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小提琴家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提琴是许多人选择学习的乐器,这可能和它在乐团里数量最多有关。但相信大家也都同意,拉得好听的小提琴,声音非常迷人,这大概是许多人学习小提琴的另一个原因。

    在乐器分类上,小提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出声音,因此属于弦乐器。又因为它弦的振动主要是借由弓摩擦弦产生(一般称这种动作叫“拉琴”),所以小提琴更精准的归类应该是弓弦乐器——用弓拉出声音的弦乐器。

    小提琴最早的祖先,可能和传统乐器“南胡”一样——源自北印度或阿拉伯地区的弓弦乐器。经过当时人们的通商交流,分别传到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中国,它基本上保持了传来时的外貌特征;但在欧洲,随着文化的演进,它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小提琴(violin)的样子。

    小提琴一共有四条弦,音高从低到高,分别是Sol、Re、La、Mi,弦的名称为G、D、A与E。小提琴的制作目的是模仿人声,所以,这四条弦声音背后的涵义,可以看成是模仿人声混声四声部:男中(低)音(G弦)、男高音(D弦)、女中音(A弦)与女高音(E弦)。

    在20世纪以前,小提琴的弦都是由动物的肠子或筋制作而成,例如羊肠弦或牛筋弦。20世纪以后,由于制造机械的进步,开始以金属来制作弦,例如最细、音最高的E弦,就是由钢丝制成。另一方面,为了展现不同弦的声音特色,同时又能维持弦的张力,又可看到不同材质混合制作的模式。例如,在A、D与G弦,有时以尼龙弦为主,体现不同弦声音的特色,外面再包裹铝、银、铜或金的金属;有时为了追求更闪亮的声音,E弦也会用K金包裹。

    经过数百年的改良,小提琴的琴身在18世纪前半叶达到完美的结构比例。其中影响最深远、世人公认制作最精良优美的小提琴,由17世纪末18世纪前半叶意大利北部城镇克里蒙纳的两位制琴师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与瓜奈里(Giuseppe'del Gesu'Guarneri,1698-1744)制作。这两位制琴师所制作、状况保持最好的小提琴,每一把发出的声音都是举世无双的。

    演奏时,小提琴的弓扮演着灵魂的角色。同样一把琴,用不同的弓来拉奏,发出来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如果说最棒的小提琴来自意大利,那么,最好的弓就是由法国人所制作。现在所见的小提琴弓,是法国制弓师图特在18世纪末制作完成。图特制作的弓,被视为现代提琴弓的开始。和之前制作的弓相比,图特制作的弓最大的改变在于,弓杆子弯曲的方向不一样。以前的弓长得像胡琴的弓,向外弯曲;而图特的弓是向内弯曲。这一改变,大大地提升了弓的弹性与张力,进而改变了小提琴演奏的方式,激发出更多灿烂的世界名曲。例如:19世纪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与柴可夫斯基所写、所谓小提琴的“四大协奏曲”;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所写的小提琴协奏曲,也不能错过。

    许多知名的小提琴小品,更是让世人更加喜爱聆听小提琴演奏的原因。例如:西班牙作曲家萨拉沙提的《流浪者之歌》,法国作曲家马斯奈的《泰伊丝冥想曲》,作曲家克莱斯勒的《爱之喜》《爱之悲》与《美丽的罗斯玛琳》,等等,都是知名小品。当然,帕格尼尼为小提琴独奏所写的24首随想曲,更是小提琴演奏技艺的极致之作。

    小提琴其实是成员完整、一般称为小提琴家族乐器中的一员,除了小提琴,还包括: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与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这些家族成员就是一个管弦乐团弦乐声部的主干。小提琴家族也可单独成为一个乐团,称为弦乐团。莫扎特的小夜曲K.525与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弦乐团名曲;弦乐四重奏是小提琴家族成员更精致的组合,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与一把大提琴,被视为最完美的乐器组合。舒伯特的《死与少女》或德沃夏克的《美国》,则是众多弦乐四重奏作品中欣赏的好选择。想要感受和谐、古典的声音,就从弦乐四重奏开始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