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一生相对短暂,只活了三十五年。但在这短短的三十五年中,他过得既精彩又丰富。
见过莫扎特的人,对他的描述是“不高过五英尺四英寸”(大约163厘米)。莫扎特的体形瘦小、脸色苍白,有着细细的金发。莫扎特的姐姐曾说他小时候感染过天花,造成颜面损伤,自意大利旅行后就脸色不好。虽然从小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但他的学生胡麦尔与好朋友凯利都提到他有一双灵光闪耀的眼睛:“那是无法形容的(眼神),就像是被画成的阳光。”
幼年莫扎特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天才儿童:三岁就培养出绝对音感(意思是能够马上辨识出任何一个声音的音高),五岁时已经是一个熟练的大键琴演奏者,六岁已经在作曲,七岁已能即兴演奏,为任何的曲调配上和弦,成为一首完整的曲子。在如此神速的步调下,莫扎特十八岁生日前就已经创作了34首交响曲、16首弦乐四重奏、5出歌剧和超过一百首其他不同乐种的作品。
海顿曾告诉莫扎特的爸爸:“在上帝面前,身为一个诚实的人,我告诉你,在我认识的作曲家中,不论是我个人熟识的或听过名声的,你的儿子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有品位,而且有最渊博的作曲知识。”
莫扎特的爸爸里奥波德是影响他一生最关键的人。里奥波德不是音乐科班出身,在萨尔茨堡的圣本笃大学念的是哲学与法律,毕业后才在萨尔茨堡宫廷从事音乐作曲与演奏的工作,后来成为宫廷副乐长。
里奥波德显然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莫扎特与姐姐自幼所展现的音乐才能,爸爸的教导应该是重要的原因。里奥波德在莫扎特出生那年,出版了一本教人拉小提琴的书,直到今天仍在再版,我自己上课的时候,也会指定学生阅读这本书。
里奥波德曾带着全家人,做过两次欧洲“大”旅行,每一趟旅行要花三年时间。他们拜访了欧洲重要城市的重要人士,例如国王、王后、贵族,或当代重要的音乐家。小莫扎特(当时才六岁)与姐姐不只欣赏了许多歌剧与音乐会,更是爸爸常常拿出来献的宝。莫扎特与姐姐在这两趟大旅行时的表演事迹,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但也正是这几次大旅行,让年轻的莫扎特开了眼界,不愿一辈子待在偏僻、保守的故乡,企图当个宫廷乐长。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1781年莫扎特二十四岁时,终于独自到维也纳闯天下,去圆自己的梦。
要靠音乐谋生,莫扎特的能力绝对足够。他定居维也纳之后,很快就建立了非凡的名声。他在1782年结婚,之后陆续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也走上了作曲之路。借由教授学生演奏与作曲,一家人过着舒适优渥的生活。
莫扎特在维也纳头几年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从演出一场音乐会的收入得知。根据文献记载,莫扎特演出一场音乐会的酬劳是五百金币,若以今天等值的货物换算,大概可购买五至六台奔驰汽车。而他当红时,一天要演出三场音乐会!
既然莫扎特的谋生能力如此不凡,为什么他去世时那么穷困潦倒呢?原因有二:首先,养家的花费越来越高,莫扎特夫妇又不善理财,因此生活越来越辛苦;其次,莫扎特音乐会的长期赞助者是奥地利大公与贵族,但1780年时,当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的比利时与荷兰发生动乱,隔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来攻打维也纳,奥地利大公支付在战争上的经费相当惊人,无法像以前一样赞助莫扎特的音乐演出。不过,在维也纳以外的地区,莫扎特依然不断受到邀约,歌剧《魔笛》的首演就是在布拉格。
音乐小知识
全方位的莫扎特
莫扎特可说是少数真正全方位的作曲家。他已知并保存下来的手稿或乐稿众多,包括:22出歌剧、41首交响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4首法国号协奏曲,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与低音管也各有1首协奏曲。至于各类型的室内乐重奏曲、宗教音乐、声乐曲、舞曲、小夜曲和进行曲,更是洋洋洒洒,让人叹为观止!
音乐小故事
莫扎特的旅行演奏
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对莫扎特的天赋十分得意,相信他的前途无可限量,决定带着莫扎特与姐姐到欧洲巡回演出,见识各地的音乐文化。
因此,从1762年开始,六岁的莫扎特就踏上旅程,在旅行与演出中度过童年与少年时期。长途旅行让成长中的莫扎特无法充分休息,生了好几场大病。然而,旅程中接触到的多元环境与各国音乐文化的刺激,却也让他在短时间内吸收了丰富的资讯,谱成一曲曲美丽纯净的乐章。在莫扎特的时代,很少有人像他旅行那么多。据估算,他一生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旅行,相当于十年两个月又八天——莫扎特只活到三十五岁就去世了。
莫扎特的死因,充满了穿凿附会的传闻,但最可能的原因是突然感冒发烧。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十年,是他人生最精华的十年,也是最忙碌的十年:教授学生、在公开或私人场合演出自己的作品、忙着将作品卖给出版商,终年无休。
在如此高速的生活节奏下,莫扎特快速地燃烧自己的生命。他三十五年短暂生命的热度,至今依然发光发亮。只要人类社会继续存在下去,就依然会听见莫扎特的音乐回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