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20世纪大提琴宗师卡萨尔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个艺术家。”这句话是20世纪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在1962年初、即将演出他的歌剧《马槽》展开个人的和平圣战所说的声明,这一年他八十五岁。和平圣战指的是唤起世人察觉核战争的威胁。

    卡萨尔斯是20世纪备受世人尊敬的音乐家。虽然他主要的工作是演奏大提琴,但对于他认为不对的人和事,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与勇气,实已超越了一般音乐家所能发挥的影响力。

    特别是卡萨尔斯对于20世纪的法西斯独裁政权及其统治者,例如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与德国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所采取的公开、坚定且持续的不妥协立场,被视为20世纪乱世中,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盏明灯。他的存在与他的音乐鼓舞着成千上万身陷独裁国度的平民百姓,特别是20世纪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亚——卡尔萨斯故乡的人。

    1876年12月29日,卡萨尔斯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亚靠近地中海海岸的小镇文德雷利诞生。他的父亲是小镇教堂的管风琴手,也教钢琴。母亲是因为向他的父亲学琴,进而恋爱结婚。

    卡萨尔斯和大提琴结缘的过程,有点像是命中注定。他七岁就拉小提琴,八岁当他脚能踩到踏板时,就跟随父亲学管风琴,但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比不上他十一岁第一次听到大提琴演奏时心中的那种感动!

    音乐会是在他家乡的镇上天主教中心的小厅里举行,是一个钢琴三重奏的室内乐团,包括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听众都是镇上的居民,其中包括渔夫和农夫,大家穿上正式的服装前来聆赏。大提琴家是荷西·贾西亚,任教于巴塞罗那市立音乐学院。卡萨尔斯一看见贾西亚的大提琴,马上为之着迷。

    他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当我看见他的大提琴,便为之着迷,在那之前我从未见过大提琴。从听到头几个音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股澎湃的情绪淹没,觉得仿佛无法呼吸。那个声音非常温柔、非常美、非常具有人性。是的,非常具有人性。我从不曾听过那么美的声音,一种光和热盈满我的心。”自此,卡萨尔斯和大提琴结了一生的“琴”缘,日后他便到巴塞罗那音乐学院向贾西亚学大提琴。

    声音是非常抽象但又具体的东西,它无法像许多其他的事物,例如绘画或建筑,透过肉眼可见的方式呈现。因此“什么是美的声音”,似乎没有一个标准,更不要说声音怎么会“非常具有人性”。也许,这就是卡萨尔斯这个人最特别的地方吧。

    不论是东方或西方,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领悟的能力(简称“悟性”)。一个具有高度悟性的人,不只能举一反三,还能触类旁通。以音乐为例,大调的曲子听起来就是比较愉悦、光明,像晴朗的好天气一样;而小调的曲子,听起来就是比较感性,甚至感伤。类似这种在曲调上的差异,悟性高的人不需要教,就会有很深的体悟,且能自然地演奏出来。

    卡萨尔斯的琴声表达的不止是表面漂亮的声音。他的琴音和其他人相比较,反而显得朴实许多,一点也不华丽。但他的声音就是耐听,不光是耐听,而且听起来很有说服力、有哲理。

    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系主任邀请卡萨尔斯进行系列讲座,是当时的美国乐坛一大盛事。这系列的讲座被录制下来流传至今,其中,他指导学生如何诠释巴赫《第五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萨拉邦舞曲》乐章的部分,最让人印象深刻。

    接受指导的女学生尽可能用许多技法将这首舞曲拉得好听又带有浪漫的气息,她其实已经拉得很好。卡萨尔斯讲评时说:“这是一首慢板的曲子,你拉的每一个音都被听得清清楚楚,所以每个音都要拉得准确清楚。如果有拉不准的,就要马上改正过来,不要继续。”接着,他从头到尾示范一遍给所有在场的人听。虽然只是从录影带观赏这位八十三岁大师的示范演奏,但从他的演奏与现场满座却寂静无声的场景可以强烈感受到卡萨尔斯十一岁时说的“非常具有人性”“一种光和热盈满我的心”的情景。

    他的琴声是如此虔诚又朴实,他的拉奏语法是如此简洁明了,在混沌不清的现实世界中,带给所有观赏者理性、文明、井然有序的稳定力量。我们传统文化最珍贵的性格——内敛,在卡萨尔斯的演奏中被诠释得只有“完美”两个字可以形容。至此才顿然领悟,宗师之所以为宗师,是因为他自始至终拥有一颗未受污染的赤子之心。

    音乐小故事

    母亲的影响

    卡萨尔斯的母亲对于人世之间的行为准则,有非常独特的看法。

    结婚后,她把漂亮的衣裳送给了别人,穿起便宜朴素的衣服,因为她现在是穷人的妻子。卡萨尔斯在事业有成之后,曾对母亲说:“你这么美,应该佩戴一些首饰,也许戴个小小的珍珠别针,请让我送你一个。”母亲却说:“你赚钱了,你会变得比较富有,但我仍旧是穷人的妻子。”

    卡萨尔斯的弟弟安克祖十九岁时,依照当时西班牙的法律被征召去军队服役。安克祖去找母亲告知此事,卡萨尔斯也在场。他们的母亲说:“我的孩子,你不必去杀害任何人,任何人也不必杀害你。你生来不是为了杀人,也不是为了被人杀害。走吧,离开这国家。”于是安克祖逃离西班牙,去了阿根廷。这一去就是十一年,一直等到那些违犯征兵法的人得到特赦,安克祖才回家。

    对一位母亲来说,这是需要何等的道德勇气才能做出的决定!卡萨尔斯就是在这样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养育之下,形成一代宗师的人格特质。而母亲对人生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卡萨尔斯的人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