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妆·张爱玲-仿佛大难将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有大半个月没有出门了,想起这一个月,我似乎只出门一次,连信箱也不开,内心仍然很镇定。但是只要出门快步行走,总会感到大难将至。我其实已经经历过很多大难,后面最大的难无非就是死亡。我已经感到来日不多,对于死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想着那个躲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死亡之神,此刻,它应该是在温和地微笑着,看着我一步步走近。

    姑姑已经走了,是李开第先生写信告诉我的,我不感到难过。在我心里,她一直就在那里,死与她是无关的,她一直活着,一直生活在某个地方,在等待着我的前往。然后我们共同在一起生活,还像从前一样。

    姑姑死后不久,李开第先生写来了一封信:

    爱玲:

    我写过二封信寄给你,但都没有收到你的回音。一封是寄给香港宋淇请他转寄给你的,内容是柯灵来信,附有一份出版法剪报。还有一封是安徽文艺出版社来函,是寄到Wilcox信箱的。这二信都是为了安徽文艺出版社要出版《张爱玲文集》而征求你意见的。因为从今年6月1日起实行出版法了,现在大陆上文艺界有一股“张爱玲热”,其盛况不亚于四十年代,有很多的“张迷”,这是从港台方面传过来的。我说说我的外行看法,你过去的著作在近几年中大陆上重出版者很多,对你是好的,不是坏的。作为作家你在大陆上的名声现在很红,很有光彩。本来没有出版法,人家用不到征求你的同意就可出版你的旧作。现在实行法治,必先与你联系。如果你不同意,有些像俗语所说“敬酒不吃吃罚酒”。但情况是应当问问清楚,如具体报酬办法等等,还可提出些要求,如酬金要汇至美国等等。不作答恐怕不好,是对捧你的人失礼。不直接答,通过我和柯灵传话也可以。我这些外行话如果不中听,请原谅我,出发点是好的。

    KD1991.8.30

    我给姑丈回复了信,让他代理我在大陆的版权。不断听说大陆出版我的各类作品,却从来不曾收到一分钱的版税,这无异于抢劫,我其实一直耿耿于怀。想想大陆的情景,也就当没听到看到。我来日不多,犯不着动那个气,姑丈能讨得就讨要吧,要不到他也不会埋怨我。我已不想去取信,我的一切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甚至连头发也不再打理,自己动手剪短,短到头皮,然后戴上假发套。过一阵它长长了,接着再剪。电话我根本不接,庄信正和林式同来电话,都是事先来信告知,然后约定时间再打电话。实在需要出门时,才会出一次门,也就是购物,事先把所缺的用品抄在纸条上:咖啡、牛奶、衣架、奶油、抹布、刮刷、香皂——到超市一次买齐,然后叫计程车回来。尽管路不远,我已经提不动那些物品。

    事隔不久,我突然接到庄信正的电话。我一般是不接电话,也许是心灵感应,那天就接到庄信正的电话,他对我说:“张老师,现在你隔壁住进了一位台湾来的戴女士,她住了好几个月了,一直窥探你的行踪,还获取了你的垃圾,写了一份垃圾报告。”我大吃一惊:“有这么回事?”他说:“是的,她的稿子扣在《中国时报》李季编辑手里,要不是李季多个心,早发出来了。按照美国法律,随意翻捡别人的垃圾属于侵犯隐私权,是违法的。即便不考虑美国法律,戴女士的行动也是大为不妥。”我吓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不知道怎么回答庄信正。庄信正说:“戴女士的文章有一万多字,她向报社要高价,还要报销在美国的费用,被拒绝。那篇文章正在港台多家媒体之间‘周游列国’,早晚会发表出来。”我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怪不得隔壁一到夜晚总是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戴女士如此疯狂的行为,确实构成了对我的骚扰。我当天晚上又搬到了汽车旅馆,就是七只超市丢弃的纸板箱,外加一只海绵床垫。我搬家的时间在凌晨三点,我想,再疯狂的偷窥者,她也不可能一夜熬到这个辰光——现在,洛杉矶再高档的小区对我来说也是不安全的,我断然决定住到沙漠里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