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附录1:王国维年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877年,一岁,12月3日(旧历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州城(今海宁市盐官镇)双仁巷旧宅。初名国桢,后改国维,字静庵(安),又字伯隅,号人间、礼堂、观堂、永观、东海愚公等。海宁王氏乃当地书香世家。

    1886年,十岁,全家迁居城内西南隅周家兜新宅,少年时代即被誉为“海宁四才子”之一。

    1892年,十六岁,七月入州学,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1893年,十七岁,三月赴省城杭州应乡试不中,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

    1894年,十八岁,中日甲午战起,清军战败,极为震动。始知世有“新学”。

    1895年,十九岁,十一月与莫氏成婚。

    1897年,二十一岁,九月赴杭州再次参加乡试,不中。

    1898年,二十二岁,二月,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与罗振玉相识。七月因患脚气病,回籍治疗。十月返沪,罗振玉引之入东文学社,负责庶务,免缴学费,半工半读。

    1900年,二十四岁,秋,罗振玉应张之洞之邀,至武昌任农务局总理兼农校监督,召王国维等同至,任武昌农校日籍教员翻译。年底,由罗氏资助,东渡日本东京物理学校习数理。

    1901年,二十五岁,春,在日本东京物理学校留学,夏归国,协助罗振玉编《教育世界》杂志,译《教育学》、《算术条目及教授法》。

    1902年,二十六岁,夏,张謇在通州(今南通市)创办通州师范学堂,欲聘一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教员。经罗振玉推荐,王国维应其一年之聘。

    1904年,二十八岁,代罗振玉为《教育世界》主编,进行刊物改革。8月,罗振玉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王国维来校任教。仍钻研叔本华思想,并深受其影响。

    1905年,二十九岁,十一月,随罗振玉辞职,赋闲家中。

    1906年,三十岁,春,随罗振玉进京,暂住罗家。四月,集数年间(1904—1906)所填词六十一阙成《人间词甲稿》刊行。八月,其父王乃誉病故,奔丧归里,并为之守制。

    1907年,三十一岁,四月,自海宁返京,住罗家。不久,经罗振玉引荐,得识学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荣禄,甚为其赏识,未几,得在学部总务司行走,任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主编译及审定教科书等事。因其夫人莫氏病亡而归省,事毕即返京。十一月,汇集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间所填词四十三阙,成《人间词乙稿》。

    1908年,三十二岁,一、二月间,太夫人病故,奔丧返里。三月,与继室潘夫人完婚,携眷北上返京,赁屋于宣武门内新帘子胡同。七月,辑《唐五代二十家词辑》二十卷,对每家词数及其出处,均以按语说明。又辑《南唐二主词》。十月,译著《辨学》(即逻辑学)一书刊出。

    1911年,三十五岁,二月,为罗振玉创办之《国学丛刊》作《序》,提出“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校《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十二月,罗振玉、王国维各率全家避居日本,居京都田中村,侨居日本达五年之久。从此,其治学转而专攻经史小学。

    1912年,三十六岁,罗振玉藏书运抵日本,存京都大学,王国维与其一同整理,并与日本学者相过从,专攻古史。春,草《简牍检署考》,夏,作《双溪诗余跋》。

    1915年,三十九岁,二月,撰“殷虚书契前编”,一、二卷释文,作“洛诰解”。三月,写成“鬼方昆夷□狁考”。中旬,携眷返国扫墓,四月十三日罗振玉亦归国扫墓,二人会于上海。中旬,经罗振玉介绍与沈曾植相识于上海,多有往还,商磋古音韵之学。下旬,携长子随罗振玉往日本。

    1916年,四十岁,一月,决定春节后返国,《国学丛刊》停刊。王国维认为其寓居日本期间,乃“成书之多,为一生冠”。二月,携长子回国,至上海,应哈同之聘,主持《学术丛编》。

    1917年,四十一岁,一月下旬受罗振玉招至日本,二月归国,始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三月成《太史公年谱》。四月,返海宁扫墓。

    1918年,四十二岁,一月,校《尚书孔传》、《方言》等。北京大学蔡元培托马衡与王国维联系,欲聘其往北大任教。经与罗振玉商量,拒绝之。

    1919年,四十三岁,四月,罗振玉携眷归国,与王国维会于上海。伯希和在上海与罗振玉、王国维会见,商谈学术。

    1920年,四十四岁,本年继续为蒋氏编藏书志,并校阅多种古籍。

    1921年,四十五岁,年初,马衡受北京大学委托,再次来书邀王国维出任北大文科教授,为其所拒。继续为蒋编藏书。五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由乌程蒋氏出资刊行。

    1922年,四十六岁,年初,王国维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以“无事而食,深所不安”,未受酬金。二月,北京大学马衡集资影印王国维于上年所辑之《唐写本切韵残卷三种》。三月,撰《两淅古刊本考》及序,并校《水经注》。五月,顾颉刚来访,后多有书信往还问业。八月,草成《五代两宋监本考》,为乌程蒋氏撰《传书堂记》。致书马衡,询以研究科章程、研究生人数、研究项目等事。为罗振玉撰“库书楼记”。

    1923年,四十七岁,寒假,仓圣明智大学解散,王国维所任《学术丛刊》编辑及该校教授至此结束。二月下旬一度返海宁故里。四月十六日,受命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为乌程蒋氏编藏书志基本结束,历时近四载,编成经、史、子三部,集部至元末,明则为草稿。五月离沪取海道北上入京,六月一日,觐见溥仪,夏曾至天津罗振玉处消夏。十一月,受溥仪命,清理景阳宫等处藏书。十二月初,《观堂集林》二十卷样本印成,文二百篇,诗六十七首。

    1924年,四十八岁,五月,撰成《明内阁藏书目录跋》、《散氏盘考释》及跋。九月,罗振玉入直南斋,至京,住王国维家,后又与罗氏共检理内府藏书。近年,与胡适往还书信,商讨学问。十一月,冯玉祥部“逼宫”,命溥仪迁出紫禁城。王国维随驾前后。

    1925年,四十九岁,二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此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四月十八日,移居清华园之西院。研究院同时还聘请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世称“清华四大教授”。另,聘李济为讲师。四月二十三日梁启超到校,随后赵元任到校,住清华园之南院。七月,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新生,正取三十名,备取两名。暑期,应学生会邀请向留校学生讲演《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现之学问》。九月八日,清华国学研究院举办第一次教务会议,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李济到会。会上公布各教授普通演讲的讲题(即所开课程)与指导研究学科的范围。王国维任经史小学导师,普通演讲讲题有:《古史新证》,每周一小时;《尚书》,每周两小时;《说文》练习,每周一小时,指导学生研究范围有:《尚书》本经之比较研究、《诗》中状词研究、左礼器之研究、《说文》部首之研究、卜辞及金文中地名或制度之研究、诸史中外国传之研究、元史中蒙古色目人名之划一研究。

    1926年,五十岁,二月,赴天津,为溥仪祝寿。十月,因其长子病逝,与罗振玉发生误会。撰成《桐乡徐氏印谱序》。十一月下旬,为北京大学历史学会讲演《宋代之金石学》。

    1927年,五十一岁,五月十二日,出席清华史学会成立会,并致辞。六月一日,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中午,参加研究院师生叙别会,午后访陈寅恪先生。六月二日上午,告别清华园,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