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迹史-铁血皇帝朱元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胡惟庸不懂,发达得太容易往往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胡惟庸不懂的事情太多了,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朱元璋的一颗棋子,虽然是一颗平庸的棋子,但是在朱元璋这样的高手中,也可以妙用无穷。

    “真龙天子”为何定都南京?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非常低贱,比他的偶像刘邦还低贱,刘邦好歹是个公务员,而朱元璋不过是个要饭和尚,只怕很难找出比这更低的出身了。

    虽然我们常说英雄不问出身,但其实大家心里的门第意识还是非常强的。中国人是非常容易红眼的,如果你原本就出身非常好,别人没有话说,最多来句他妈的投胎投得好。可是,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一个贫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同样是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就像张士诚说的,你朱元璋并不比我强,不过是运气好,这就是不服心理的典型表现。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微贱的出身,对于统治是非常不利的,他是一个对人性非常了解的人,对大众的心理他很熟悉。

    所以,美化自己是必须的。

    朱元璋为了美化自己,制造了许多版本,有的版本还照抄刘邦,我们只需把刘邦两个字换成朱元璋三个字几乎就不用修改。

    比如,他说有一天,母亲在河堤上睡觉,父亲朱五四发现一条巨龙伏在妻子的身上,最后就生下了他。

    还有一个传说前面提到了,说他母亲有次梦见一个道士递来一个药丸,这药丸非常神奇,可以越变越大,还可以发光,母亲吃了以后,就怀上了朱元璋。

    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实在太多了,据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曾经考虑给父母的坟墓搬家,换句话说,从简易坟升级为别墅坟。后来有人对他说,他所以得天下就是因为父母葬在这块风水宝地,如果改葬的话,恐怕的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在原墓上封土,修建陵寝。

    大家知道,当时是封建社会,不光是老百姓,就是达官贵人也相当迷信。所以,朱元璋这套把戏是很有用的,谎言可以维护统治,朱元璋这个做法不过是沿袭中国古老的智慧,并没有什么独创的地方。这种看似老套的智慧其实很管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所以成功跟他心术的高明有很大的关系。

    历来,开国皇帝选都都是最重要的。朱元璋虽然很早就在应天(南京)称帝,但是他对于南京作为都城是不满意的。在明朝之前,历代王朝都是在北方的关中或是中原地区定都,在南京定都也许多不利的因素,这个朱元璋心里也是有数的。

    建都南京有哪些不利因素呢?

    第一,很多人从迷信的角度认为在南京建都的都是短命王朝,这似乎是魔鬼的咒语,但是历史情形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魔鬼咒语呢?传说是秦始皇南巡的时候发现南京城有王气,故意让人修秦淮河,切断了南京的王气。

    第二,元朝残余势力对中原依旧虎视眈眈,建都南京在军事上不利,有鞭长莫及的感觉。

    第三,南京没有险要的军事屏障,作为首都不太安全。

    第四,朱元璋在建造宫殿时,曾经将燕雀湖填平,导致地势下沉,刘基对朱元璋说这破坏了风水,可能对子孙后代不利,朱元璋比较相信。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南京呢?

    第一,南方富庶,南京更是经济中心,定都南京的话,水运发达,物质方面不用担心。

    第二,江南文化气氛浓厚,可谓是人杰地灵,朱元璋本人对南京也挺有感情。

    第三,迁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明开国不久,百废待兴,贸然迁都必然会劳民伤财。

    第四,朱元璋在南京发展很久,连宫殿都已经建立,让勤俭的朱元璋放弃这一切,很难。

    第五,功臣们反对,这些功臣大多是南方人,不愿迁往别处。

    选择国号

    好了,是时候开始建国大业了。

    朱元璋已经不再是一个王了,王在中国古代都是地方性的政权首领,现在全国统一,朱元璋君临天下,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了。

    从刘邦开始,作秀是当皇帝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当时那么多诸侯王联名推举刘邦做皇帝,刘邦很不乐意,很不高兴,最后这些诸侯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刘邦终于无可奈何,被动地走上皇帝的宝座。

    要想当皇帝,这个秀场是必须走的,朱元璋很清楚这点。当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拿着请愿书请朱元璋当皇帝时,朱元璋非常谦虚地说:“我何德何能,怎么能担当造福天下苍生这种重任?”

    李善长当然不罢休,文武百官当然不乐意,大家齐刷刷地下跪,赞扬朱元璋的品德和功劳,希望朱元璋能为天下着想,把万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没办法,朱元璋最后也是无奈地走上了皇位。

    建立一个国家,首先要有一个国号,国号就相当于国家的名字,这就好比是国家的脸,所以一定得认真对待,绝对不能出现“天完”这种混蛋名字。

    如果说朱元璋有什么宗教信仰的话,那就是明教了。明教给贫苦大众许诺光明,最后弥勒佛被证明是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却不认弥勒佛了,明教是必须得取缔的,造反它有用,治国它起反作用。不过,明教虽然被取缔了,但这个“明”字不错啊,可以拿过来用用,反正明教已经是非法组织,挪用也不算侵权。

    明教在唐朝时开始传入中国,一种外来的宗教要想在中国生根,首先要经过一个中国化的过程。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播和演化,明教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预言,明王出世在市井中口口相传。韩山童自称明王,发动起义,战败而死,他的儿子韩林儿继承遗志,大家称呼为小明王。小明王是各路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朱元璋势力膨胀后,让廖永忠在江上把小明王坐船砸沉。

    朱元璋虽然害死了小明王,但没有和明教决裂,他很清楚明教在底层的巨大影响力,用大明作国号可以凝聚全国的明教徒或者对明教有好感的百姓。朱元璋的这个做法有政教合一的痕迹,目的是告诉世人,我朱元璋既是皇帝,也是明王,其他人都是冒牌货。

    此外,用明为国号还有特殊含义,朱元璋从南方起事,和以前造反的人不太一样,他们大多是在北方闹事,然后平定南方。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南方属火,为阳;北方属水,为阴。用大明这个国号,也有镇住北方的意思。而且,历史上就有大明宫大明殿,在神话里“朱明”一词有特殊含义,国姓和国号联在一起,更是巧合。

    朱元璋很清楚明教的煽动性,当上皇帝后第一年,他就取缔了一切邪教,包括白莲教、大明教、弥勒教,当然他没有取缔佛教和道教,这两种宗教没有什么危害性。

    登基后,朱元璋将办公的地方命名为“奉天殿”,所有的诏书必须在前面加上奉天承运四个字。马秀英理所当然当上皇后,由于马皇后没有生育儿子,长子朱标当上太子。

    当上皇帝后,朱元璋曾经动过念头,想找一个体面的祖先。有臣下拍马屁说他是朱熹的后代,朱元璋犹豫不决,他当然希望自己跟朱熹有点亲戚关系,可惜还真没有,朱熹生活的年代离他太近,朱熹的子孙都还活得好好的,朱元璋虽然当过强盗,但平白把别人的祖宗抢过来心理上难免过意不去。

    后来,徽州一个姓朱的典史到宫中朝见,朱元璋问他:“你是朱文公的后代吗?”典史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突然问这话,胆战心惊地答道:“不是。”

    朱元璋一想,小小的典史尚且不肯乱认祖宗,我如果自称是朱熹的后代,无端给人当孙子也就罢了,只怕还要受到天下人的嘲笑。

    于是,朱元璋索性坦白心胸,朕本淮右布衣,老子就是耕田的出身。从这可以看出朱元璋心里自尊感是特别强的。

    元朝政治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马上得天下之后,仍然马上治天下。朱元璋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的一个重要国策就是下马治天下,让老百姓有田有地,休养生息。

    太平盛世,武官用处不大,那些名将可以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了,在朱元璋的屠刀没有伸过来之前。

    朱元璋在农业上的改革非常多,大的方针是打击大地主,鼓励广大农民勤劳致富。

    经过二十多年战乱的破坏,人口急剧减少,大片土地荒芜。摆在朱元璋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广大农民耕地的积极性。在这点上,朱元璋做得确实不错,他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免除三年租税,而且这块荒地就是你的。对于灾区,减免租粮,所以农民们,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

    总的说来,朱元璋对农民是有感情的,这跟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是农民出身,吃够了地主和官府的苦头。所以,他大大地降低了全国各地的租粮,但有一个地方除外。

    这就是张士诚控制的江浙一带,江浙一带非常富庶,张士诚管理得也特别好,换句话说,老百姓很支持这个人,即使在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许多老百姓依然怀念张士诚。对于心胸狭窄的朱元璋,江浙百姓的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所以江浙一带的税收比其他地方要高出好几倍,直到洪武七年才下令减租。

    朱元璋以前做过和尚,而且做得很不开心。当皇帝以后,他对和尚特别苛刻,首先限制和尚的数目,他认为和尚饱食终日、劳民伤财,对经济发展不利。所以,他设置了种种关卡,当时做和尚比现在考公务员还难。朱元璋还规定,严禁四十岁以下的女生当尼姑,他可不是怜香惜玉,意思很明白,四十岁之前大家手脚都比较灵便,想整天敲个木鱼混饭吃,不可以。洪武十七年,全国的僧人只有两万多,但朱元璋觉得这个数目还是太多了,必须削减,对这些人进行严格考核。

    总之,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做和尚难,做尼姑也难,做官更难,唯独就是做农民稍微好些。

    有人会问了,那么做商人难不?

    还是非常难,朱元璋这个人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对商人的感觉也差不多。他总认为商人唯利是图,是一群寄生虫。可能那时还没有发展商业文化,商人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面。朱元璋痛恨商人跟他的经历有关,他小时候可能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被商人坑了很多次。得罪朱元璋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商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想象。所以,才有传言说朱元璋杀了沈万三。

    老朱给人的感觉是谁都不喜欢,就喜欢农民,农民同志有福了,其他人遭殃了。先来说说读书人。

    读书其实也挺难的

    科举制度是隋文帝的发明,这个发明给无数出身寒微的子弟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许多读书人带来了痛苦。不光是因为压抑了他们的创造力,更是因为这个录取比例太低了,失意的人太多。

    朱元璋理解读书人的这种痛苦,怎么说他以前也有过读书的梦想,所以他实行了扩招,大家知道朱元璋是个很勤俭的人,扩招后知识分子的待遇就下降了。人多粥少,这是必然的结果。

    虽然待遇不高,但是大家还是削尖了脑袋想考科举。因为只有考上了举人才能做官,做官不光是工资的问题,做官还有油水可捞啊!

    就像我们现在有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一样,当时考科举也是有级别的。第一级是院试,考生统称为童生,意思是入门考试,入我科举门,知我科举苦啊!七老八十的童生也不少,可见科举确实是个痛苦的事。但是考上以后就不痛苦了,考上以后你的称呼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就是秀才了。考上秀才意味着变成知识分子,从此你就享有一些特权,比如一辈子不用交税,看到县令可以不下跪,理论上是这样的。

    秀才离当官还很远,所以你必须再接再厉。下一级考试叫乡试,乡试是省内统考,每三年一次,所以你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三年等一回,不像高考年年有。 喜欢玩游戏的朋友知道,打boss的时候一关比一关厉害,所以乡试更加难考。如果你过关的话,就是举人了,一般的寒士能够考中举人可以回家烧高香了。假如你考中第一名的话就是解元了。

    你终于可以做官了,虽然是芝麻大的官,但有这个机会和平台确实非常难得。不过举人并不一定能马上做官,举人充其量只是个候补的,只有等地方官有了空缺,你才能上位。所以,举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哪个地方官死了,或者犯了什么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竞争一直很激烈。

    有理想的读书人是不会就此止步的,因为要想入朝为官,还必须参加下一级考试。这级叫会试,会试只有举人有资格参加,朱元璋同志将在会试中挑选三百人。这三百个人的身份叫贡生,贡生跟进士有区别的,需要再进一步才能成为进士。会试第一名叫会元,一般说来,只要发挥正常,会元是能成为进士的。所以不要紧张,轻轻松松再进考场。

    贡生考试的地方叫贡院,贡院的设置似乎是专门给考生制造心理压力的。贡院有无数的房间,但全都是小单间,里面不通风、不透光,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三支蜡烛,可能还有一个马桶。考生在进这个笼子之前必须搜身,进去以后,不得提前交卷,直到考试结束。

    考试虽然是痛苦的,但等待结果的过程更加痛苦。假如你中了一甲,很可能需要旁人扶着,一甲只有三个,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如果你中了二甲肯定也是谢天谢地,这时你是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总之,只要没被刷下来大家都是进士了,都应该庆祝一番。当然了,三甲在二甲面前是必须低头的,二甲在一甲面前也是没法牛气的。榜眼和探花虽然和状元的距离很近,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种考试确实非常变态,你必须在众多的优秀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竞争的激烈程度好比现在上清华北大。至于连中三元的人简直可以买彩票了,终明一朝,连中三元的只有两个人。

    考上进士以后可以当官了,不过不能期望太高,毕竟论资排辈是我们的习惯,进士也必须从底层做起,也许还得听县太爷的命令。不过没关系,考上了进士在官场上就意味着你出身好,机会总是有的。

    李善长与淮西集团

    将科举制升级改良后,朱元璋就不愁没人做官了,也就是说,他可以放心地杀掉那些让他反感的官僚,因为后面有许多读书人前仆后继地等着上位呢!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最难处理的。碰到难处理的问题,有学问的人可以用有学问的方式处理,懂权术的人可以用权术来处理,但是对于怕麻烦的人,最好的处理方法还是一个字:杀!杀光之后,一了百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朱元璋认为,这个方法确实既省事又有效。

    在谈到明帝国的内部矛盾时,首先要提到的一个人是李善长。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自己的萧何,其实,李善长既没有萧何那么大的才干,也没有萧何那么深的眼光,更没有萧何那么广阔的心胸。把他比作萧何实在是委屈萧何了。

    朝廷内分成两派,一派是淮西集团,一派是非淮西集团。朱元璋本人就是淮西集团的,但由于是皇帝,肯定得保持中立姿态。淮西集团的头目就是丞相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郭兴、周德兴等人都是淮西集团的,淮西集团成员的名字可以写一大串,势力非常庞大。换句话说,当时淮人主宰了朝廷,非淮人理所当然受到排挤,受到排挤就会很郁闷,很郁闷就得斗。

    如果说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那么刘基就是非淮人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论个人能力,李善长远远比不上刘基,但是论集团论根基,刘基和李善长又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李善长确实为朱元璋立了很大功劳,他像个润滑剂一样协调种种矛盾,确实有萧何的风范。他外表看上去也是个宽厚仁慈的人,之所以说外表,是因为他内心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事实上,这个人心胸非常狭窄,得罪过他的人,他往往很多年还记得,一旦找到机会,绝不会手软。

    刘基其实是斗不过李善长的,因为刘基和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好,刘基是一个比较孤傲的人,皇帝和一个孤傲的人是很难相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建国后,李善长被封韩国公,当了丞相,俸禄四千石,而刘基只被封个诚意伯,俸禄在伯爵中也是最低的,240石。李善长和刘基,天壤之别。

    这个差别确实很大,当然了,朱元璋对刘基评价非常高,说朝中人都结党,只有先生独善其身。朱元璋从来不吝惜口头上的夸奖,他甚至把刘基比作张良,话说得非常好听,但实际上刘基在朝中是受排挤的,一方面是因为刘基敢于直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人太聪明了。所以,刘基死后,甚至连功臣庙都没进,直到明世宗的时候才搬进太庙里,跟徐达、常遇春等人享有同等地位。

    刘基的官职是御史中丞,言官的带头人,言官是个得罪人的职位,让刘基做得罪人的首领很适合。

    李善长和朱元璋是同乡,处理政事总能让朱元璋满意,最开始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不错。但是后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善长当上丞相后开始培植淮西势力,权倾一时,许多人走李善长的后门。朱元璋看在眼里,不满在心里。

    李善长和刘基斗正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引起矛盾的是一个叫做李彬的人,这人犯了法,刘基把他抓了起来,找到犯罪证据后,刘基决定要杀了他。不过,这人的靠山是李善长。此时,恰巧朱元璋不在朝廷中,李善长便找到刘基,请他给自己一个面子,放了李彬。刘基认死理,不同意,不仅不同意,还将这事儿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了很生气,下令立刻处死李彬。李善长得知这个消息,很愤怒,他当然不敢对朱元璋愤怒,他愤怒的对象是刘基。为了救李彬,老奸巨猾李善长想到了一个诡计。

    他对刘基说:“京城这么长时间没下雨,先生你对天文学非常了解,这时候应该不能杀人吧!”

    这一招很狠,刘基懂天文,如果这时候杀人,可以把老天爷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头上。

    刘基骨气很硬,其实他对天文学也是模棱两可的,说:“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被杀以后,老天还是很长时间没下雨。李善长正好有借口了,他召集淮西集团的骨干们一起弹劾刘基。朱元璋倒也没有为难刘基,他很清楚李善长是故意整刘基,也许他此时已经动了收拾李善长的念头。刘基倒很识趣,知道自己得罪了朝廷中的老二,混不下去了,干脆请假回老家。

    临走前,刘基还为朱元璋做了一件好事。那时,朱元璋想把首都建在凤阳,跟项羽的心理很类似,已经拥有天下了脑子里还不能超脱衣锦还乡的传统思维。刘基非常坚决地表示,千万不要这么做,凤阳不可能做首都的,这就好比非要把一头驴当马骑一样,不现实的,这样的造成的结果是政局不稳,蒙古人更容易进入中原。

    刘基分析得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意见朱元璋一般都能听得进去。

    不过,朱元璋说刘基没有结党也不对,刘基临走前让自己的死党杨宪接替自己。刘基一走,杨宪就开始收集李善长的罪证,应该说杨宪确实是这方面的能手,或者说他对李善长的攻击正好符合朱元璋的心理。随后,朱元璋多次批评李善长,几个月后,又把刘基召回来。

    李善长这下惊慌了,人们说功成身退嘛,李善长决定学习刘基避避风头,他找了一个人代替自己。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很平庸,胡惟庸。李善长看中的就是胡惟庸的平庸,平庸的人好控制——这是一般的思维,一般的思维有时是错的,李善长就死在这个平庸的人手中。

    这时候,在朝廷中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正渐渐取代淮西集团。所谓树大招风,刘基也不能幸免,说刘基坏话的人越来越多,朱元璋对刘基也开始猜忌,或者说一直猜忌,这次猜忌得更加严重。所以他找刘基谈话了。

    两个厚黑大师的对话录

    君臣二人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互相之间知根知底,所以谈话比较自然。两人免不了要扯一些闲话,最近天气怎么样,老百姓们怎么样,说到正题的时候,朱元璋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

    “拿掉李善长,谁适合做丞相?”问话的是朱元璋。

    刘基听到这里,脑子飞快地转着,他知道这个问题绝对不能随便回答,因为他还没摸清朱元璋的意思,所以他说道:“这取决于陛下的决定。”

    朱元璋脸色稍稍平和了一些,又问:“你觉得杨宪这人怎么样?”

    刘基立刻感到这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明知道杨宪是自己的人,提出这种问题肯定别有用心。刘基跟朱元璋这么久,很了解他,知道朱元璋杀人之前向来是无风无雨的,所以回答道:“杨宪这个人才能是有的,但是气量还不够,不可以做丞相。”

    朱元璋表情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刘基可以感到气氛相对缓和了一些。接着,朱元璋又问:“汪广洋这个人呢?”

    这又是一个陷阱,汪广洋和李善长不是一派,所以朱元璋怀疑他是刘基一党的,故意提出这个问题试探。

    刘基很聪明,说:“汪广洋这个人是个庸才,不能胜任。”

    朱元璋在心里叹了口气,人才啊!刘基,你真是个人才!

    接着,朱元璋又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呢?”

    这真是惊险的问答题,刘基回道:“胡惟庸现在是一条狗,但这条狗迟早会挣脱锁链。”

    说到这里,刘基已经快崩溃了,但是朱元璋的考验远远没有完。

    朱元璋突然说道:“看来丞相的职位只有先生能胜任了。”

    老谋深算的刘基这时候突然变得嫩谋浅算了,他带着孤芳自赏的口吻脱口说道:“我虽然有丞相的才能,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不适合这个职位,皇上再认真挑选吧!”

    朱元璋这么敏感的人听到这话心里极为不舒服,你他妈的也太不谦虚了,自称有丞相之才不算,还给自己戴个嫉恶如仇的高帽。我老朱还坐在这里的,你嫉恶如仇,是说我纵容恶吧!

    刘基没注意朱元璋的脸突然变得阴沉,继续发痴:“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没有一个适合。”

    刘基你还想不想混了,你是说我老朱不行,手下无人是吧!就你一个人厉害,行,你厉害去吧!

    朱元璋和一个人决裂是不会说重话的。

    刘基继续在朝中当官,他也知道朱元璋不再信任自己。有一天,他收到朱元璋的一封信,朱元璋像一个医生一样对他说,你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回家好好休息吧!

    刘基又回家了。刘基一走,浙东集团失去了保护伞,胡惟庸上台后,找了个借口把杨宪给杀了。那次神秘的对话,也不知怎么传到胡惟庸的耳朵里,胡惟庸听说刘基说自己的坏话,当丞相后,立即开始报复。当然了,刘基已经是一个平民,如何整呢!胡惟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拿掉刘基的退休金,饭都不让你吃了。

    刘基没有坐以待毙,他回到了京城,心想凭借我为你朱元璋立下的功劳,一口饭你总少不了我吧!这次,刘基又错了。我们发现,聪明的刘基在后期不断地犯错误,好像突然之间没那么神机妙算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让刘基的死对头胡惟庸去探望他,真有黄鼠狼给鸡看病的感觉,胡惟庸还带来了一个医生,这是个很体贴也很周到的人。医生给刘基开了一副药,这是一副特别的药,吃了以后病情会越来越重,但是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突然没病了。没病的时候就是死亡的时候。刘基死了。

    刘基之死是个谜,可能真是病死的,也可能是被害死的,害死的可能性大。如果是被害死的,凶手是谁呢?看起来是胡惟庸,胡惟庸确实想害死刘基,但他绝对没这个胆量,只能是他背后的那个人,那个阴影般的人。朱元璋,不错,拥有多重人格的朱元璋。

    看起来,胡惟庸胜利了,淮西集团胜利了。是的,胜利了,但胡惟庸身后的影子很快就要吞噬他。

    拿胡惟庸开刀

    胡惟庸是一个平庸的人,他胜利之后很得意,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厉害,竟然斗倒了谋略奇才刘基,斗倒了浙东集团。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李善长都给自己面子。发达了,而且发达得这么容易。

    胡惟庸不懂,发达得太容易往往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胡惟庸不懂的事情太多了,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朱元璋的一颗棋子,虽然是一个平庸的棋子,但是在朱元璋这样的高手中,也可以妙用无穷。第一个计划已经实现了,打倒刘基,铲除浙东集团。

    第二个计划没那么容易,还得看胡惟庸的表现。

    胡惟庸的表现让大家很失望,但是让朱元璋很满意。

    胡惟庸越来越骄狂了,他贪污受贿无恶不作,排挤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有时还挑战朱元璋的权威,甚至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自作主张给官员升降,很多事情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

    一切正如朱元璋所预见的,朱元璋确实是一个有眼光的领导。

    朱元璋怀着一种变态的心情注视着胡惟庸,胡惟庸越乱来他越喜欢,是的,就怕你清廉,就怕你正直,就怕你家伙真的大公无私。

    如果认为朱元璋心胸宽阔那肯定是大错特错,朱元璋不过是想演绎一场现实版的“郑伯克段”,这是历史上关于权术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来欣赏一下,从传统的智慧里总能学到最实用的东西。

    郑伯就是郑庄公,这个人是春秋时期非常有作为的一个君主,在他手中,弱小的郑国差点成为春秋霸主。当然,他最有名的还不是南征北战,打败其他对手。他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是收拾自己的弟弟共叔段,这兄弟俩到底有什么矛盾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郑伯的父亲是郑武公,母亲叫武姜。用现在的话说,郑伯的出身非常好,父亲是诸侯国的君主,母亲也是诸侯国的女儿,像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羡慕吧!可别羡慕得太早,郑伯虽然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从小就受母亲冷落,失去母爱的孩子成熟得比较早,所以郑伯这个人是特别有心计的。

    这郑伯为啥失去母亲的宠爱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出生时是难产,脚先出来,把母亲惊吓了。这母亲也真是的,就因为这原因,一辈子讨厌郑伯。要说,难产也不是孩子的错,就因为这原因不爱孩子,郑伯也真挺冤的。有人说,男人的胸怀是冤枉撑大的,这也是好事。

    郑伯还有一个弟弟,叫共叔段,这孩子是顺产,可能长得也比较可爱,所以很受武姜的宠爱。一个女人一旦溺爱一个孩子,往往是看他什么都好,什么都想为他做。论理,立公子的事犯不着武姜来管。可武姜母爱过了头,多次在老公耳边吹风,让他立共叔段为公子,郑武公虽然宠爱武姜,幸好耳根并不软,没同意。

    武公死后,郑伯即位,是为郑庄公。

    按照历史的一般规律,郑伯即位后一定会整弟弟共叔段的。但郑伯的表现非常奇怪,他非但没有整弟弟,反而特别溺爱纵容共叔段。是不是因为郑伯跟他母亲一样,特别喜欢这个弟弟?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都可以理解,看看后来的事情就发现不是这样。

    郑伯对这个弟弟好的没话说,弟弟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后来武姜请求把制地封给共叔段,制地在现在郑州市荥阳区汜水镇,这里是郑国的一个军事重地。庄公当然说不行。武姜又改口,让他把郑国的大邑京封给共叔段,京相当于郑国的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庄公当然不乐意让给弟弟,庄公想了想,最后竟然答应了。

    共叔段来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大叔。池大好养鱼,到了这里后,叔段招募了大量的兵士,将城墙大大翻修一阵,储存了充足的粮草。和母亲越好,准备里应外合谋反。

    这一切哪里逃得过郑庄公的眼睛,对母亲和弟弟的阴谋他看得一清二楚,但他就是按而不发。大臣们接二连三告发共叔段,庄公就是置之不理。大家奇怪了,我们也很奇怪。

    在整个过程中,庄公一直退让,共叔段接二连三地吞并城池。

    一直等到共叔段谋反,他才出兵灭掉弟弟,那时却是毫不留情。后人常常颂扬郑庄公仁义,但是一些精于权术的学者就指出了,这实际上最高明的一种杀法,软刀杀人,或者说是捧杀。假如郑庄公过早动手,势必引起世人议论,说他不孝不义,连亲兄弟都不放过。

    如果当初郑庄公没有纵容共叔段的话,也就没有合适的借口把他杀掉。等到共叔段的表现实在太过分的时候再出手,这时既可以维护国家大局,又能博得世人的颂扬和同情。由此可见,郑庄公是个高手啊!对这些,朱元璋一学即会,心有灵犀。

    这时呢,朱元璋就是郑庄公,胡惟庸是共叔段。朱元璋整整忍耐了胡惟庸七年,这根本不像是朱元璋的作风,胡惟庸只是一条狗而已,随时可以杀掉。朱元璋真正的目的是丞相这个职位,他希望胡惟庸把这个职位搞臭搞黑。要搞掉这个职位并不容易啊,丞相制度从秦始皇开始,延续了这么多年。你说废就废,必然引起轩然大波,所以需要忍。

    胡惟庸做得太过分,如果说朱元璋对他小有惩戒,他还会放心一点。可是朱元璋连个重话也不说,这反而让他很不放心。他也是比较了解朱元璋的,这个人非常恐怖,像个巨大的阴影。

    这种心理上的焦虑感越来越重,他感觉自己的死期正在临近,应该说,他的预感是准确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拖人下水,这个人必须是极有权势的人,最有权势的人就是朱元璋,但他肯定不会蠢到去找朱元璋。最好的人选就是李善长了。胡惟庸天真地认为,只要李善长支持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朱元璋总不至于连萧何也杀吧!

    胡惟庸此时又在犯错误了,他拉拢越来越多的人,以为这样声势很大,朱元璋不敢随便动他。所谓法不责众嘛,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但这只是对于一般的领导者。

    当然,胡惟庸拉拢李善长还有一个目的,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券。免死铁券是朱元璋开出的支票,在朱元璋没有大开杀戒之前,谁都不知道这只是空头支票,都把这玩意当成宝贝一样供着,还准备当成祖传宝物留给后世子孙瞻仰。

    李善长跟朱元璋的时间特别久,所以比胡惟庸更了解他。李善长自然是不肯下水的。胡惟庸也很有办法,他拉拢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胡惟庸和李存义是亲家。让李存义拉李善长下水效果要好得多,亲兄弟嘛。李善长是个悲观的人,下水后,对弟弟说了一句话:“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好自为之吧!”

    虽然悲观,李善长确实看中了问题的关键,只可惜事情比他想象得还悲观,连他自己也没能幸免。

    现在满朝文武都是我胡惟庸的人了,朱元璋,你能拿我怎么样?你要敢动我,我就干掉你?

    是的,满朝文武都是胡惟庸的人了,朱元璋总不可能个个都杀掉吧!杀几个人靠的是狠,杀几万人光狠是不够的,还要魄力。至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未必有这种魄力,想必胡惟庸也是看透了这点,不过,朱元璋在有些方面还真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厉害。

    杀胡党,废丞相

    朱元璋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好机会杀胡惟庸。(关于胡惟庸谋反,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明代史学家郑晓和王世贞等人对胡惟庸谋反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只是朱元璋借口取消丞相制度的手段,著名史学家吴晗也认为所谓胡惟庸谋反只是一个冤案)。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机会来临的时候只是一场交通事故,胡惟庸的儿子在街上骑马的时候突然落马,被一辆马车碾死。听到这个消息,胡惟庸没有经过任何法律手续就杀害了马车夫,在没有法制的年代,他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很正常,毕竟胡惟庸是权倾朝野的丞相。

    这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让人传话胡惟庸,让他过来,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听到这个消息,胡惟庸很震惊,他万万没料到杀一个马车夫后果会这么严重,何况这马车夫还撞死了自己儿子呢!朱元璋应该不会为难我吧?我只是一时气愤,这种事情换在谁身上谁也受不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往宫廷的路上,胡惟庸心里七上八下,他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胡惟庸会玩关系,也懂权术,但他和朱元璋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一路上,胡惟庸想好了各种各样的借口,但是见到朱元璋,他大脑里一片空白。

    当人过于恐惧的时候,理智不管用。胡惟庸本能地打出了感情牌,说自己多么多么喜欢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多么多么孝顺。这个马车夫看到一个活人掉下来,还那么直接开过去,完全没有生命关怀意识,完全不懂交通规则,所以自己一时愤怒杀死他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夺走了我最爱的儿子的生命……

    朱元璋沉默,眼睛很冷,冷得就像北极的冰川,他的眼睛也很暗,暗得就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当胡惟庸看到朱元璋的眼神,终于停止了啰嗦。

    一时之间,气氛非常尴尬。

    一段尴尬的沉默后,朱元璋冷冷地说出了四个字:“杀人偿命。”

    胡惟庸傻眼了,愣了一会儿,忽然全身发抖,他终于明白朱元璋刚才的意思:他要杀我,因为我杀了一个马车夫,所以他要杀我。

    这个人的眼神太可怕了,这根本不是人的眼神,而是死神的眼睛。

    此时胡惟庸毫无还手之力,满朝都是你的人,有个屁用。手握屠龙宝刀的是朱元璋,杀人不用偿命的是朱元璋。

    朱元璋,一个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最终胜利者,他经历过什么,他承受过什么,他的手段有多狠,那是胡惟庸完全无法想象的。

    胡惟庸要文才没文才,要武功没武功,光会玩弄一些关系,一些小聪明。他想和朱元璋斗,实在太不自量力了。当站在朱元璋面前时,在这沉重而压抑的气氛下,胡惟庸终于看到了差距。

    胡惟庸苦心经营,拉拢了那么多人,结果还是这么不堪一击。他终于明白,朱元璋能当上皇帝绝对不光是因为会玩关系,像自己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人狠,狠到让人恐怖。

    好了,胡惟庸的脑袋先寄存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才好把这个集团一网打尽。钢刀之下,还怕没有告密的。这次,朱元璋打算狠狠地杀一批,他已经受够了这帮结党营私的大臣们。

    第一个告密的人是涂节,这人是胡惟庸的亲信,跟他的名字一样,他把气节涂得一塌糊涂。他不仅供出了胡惟庸,还把胡惟庸的密谋添油加醋,牵连了一大批无辜的人。

    朱元璋很快挥动屠刀,首先诛杀胡惟庸,灭其三族。当然事情不会就这么算了,继续查,将所有涉案同党一网打尽。只要证据确凿,一律处死。

    所谓证据确凿当然是个好听的说法,要是凡事都讲证据,案子破起来耗时耗力,效果又不明显,不是朱元璋的风格。总之,杀得越多越好。案子很快就扩大化,几年下来,一万五千多人被杀。至于那个企图告密活命的涂节,朱元璋辜负了他,案子“破”了以后,他和胡惟庸一起被押往刑场。

    告密者的下场就是这样,朱元璋崇拜刘邦一点没错,想必刘邦杀恩人丁公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两人都是背叛者。

    朱元璋的第二个目的达到了,除掉胡惟庸一党。接下来他要实现自己的第三个目的,虽然这时候胡惟庸已经死了,但死人有时候也很管用。

    是的,是时候取消丞相制度了。大家看到了,丞相这职位是个祸害,是滋生腐败和谋反欲望的温床。大家一看,确实是这样,确实应该取消这个祸害的温床。

    取消丞相制度是朱元璋的一个大手笔,在当时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说清楚。朱元璋本人肯定认为这个措施是好的,因为在朱元璋看来,秦朝的灭亡就是因为丞相赵高擅权作乱。君权和相权之争是历代皇帝头疼的问题,所以朱元璋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酝酿了很久,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改行省为三司,设立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司。这三司的主要作用是架空丞相,让丞相变成一个闲置无用的职位。

    第二步才是借助胡惟庸的案子,一举废掉丞相这个职位。

    如果没有胡惟庸,朱元璋不会如此顺利地废除丞相这个职位,说实话,朱元璋心里还是挺感谢胡惟庸的。

    朱元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当密探给他递来一份厚厚的名单时,并声明人数太多,处理起来特别麻烦,到底是不是真是胡惟庸一党也很难鉴别……

    朱元璋用手势制止密探,淡淡地说了句:“都杀掉,一个也不留。”

    一句话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是朱元璋,独一无二又冷酷无情。

    检校

    胡惟庸虽然死了,但是他留下来的政治利润却是持久的,以后看谁不顺眼,直接打入胡惟庸一党就行。

    作为一个独裁者,朱元璋很讨厌和别人分权,这是他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可是在朝中掌握实权的不光是丞相啊,还有掌握军权的大都督府,军权这东西有时比行政权更有威力,朱元璋不能不有所行动。

    掌握都督军权的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李文忠北伐时的出色表现我们都已经欣赏过了,有能力又忠心的人非常难找,如果再加上是自己的外甥就更难找了。但李文忠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惜朱元璋对他还是不信任。他迅速地改组了大都督府,将这个军事机构分割为五个部分。五个部分互相制约,就不会对皇权产生威胁了。

    在胡惟庸的案子上朱元璋杀了太多的人,李文忠曾经指摘他滥杀无辜。李文忠实在没有估摸清楚自己的分量,像朱元璋的这样皇帝,是不讲究什么逆耳忠言的,只有两个人给他进言不用担心性命之忧,一个是马皇后,一个是太子朱标。就算是这两个人的意见,很多时候他也未必听得进。

    李文忠,你不是骂我滥杀无辜吗?好,连你也一起杀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马皇后又出来了。马皇后出面,朱元璋那满脸的杀气瞬间消退了不少。

    “文忠也是为你好,看在他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皇上大人有大量,饶了他吧!”

    朱元璋无奈地点点头,说:“我也知道他为大明立功不少,但他未免太不懂规矩了吧!秀英,看在你的份上,我就饶了他吧!”

    行,死罪可饶活罪难逃。朱元璋对李文忠还算比较客气,没有给他一顿棍子,只是将他撤职。

    朱元璋收拾李文忠一方面是因为愤怒,更重要的是告诉文武百官,凡是不服从我的人就是这个下场,哪怕是我的外甥。连外甥都准备杀,何况是其他人,这种震慑力是非常强的。

    要控制群臣,要大规模地剪除异己,必须设置一个情报机构,或者说特务机关。朱元璋开办了两个这样的情报公司,一个是检校,一个是锦衣卫。

    检校可以说是朱元璋的私人密探,没有固定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编制,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群间谍。他们像幽灵一样分布在京城,将所见的所听到的添油加醋汇报给朱元璋。朱元璋把这些人比作自己的恶犬,这样比喻很形象很生动,因为恶犬的鼻子是非常灵敏的。

    检校们的生物钟跟一般人是反着的,一般人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他们白天呼呼大睡,晚上就像猫一样在分布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在没有窃听器和监视器的年代,他们获取情报和消息的能力确实让人非常吃惊。

    检校的头子是高见贤,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他曾经建议朱元璋把那些贪官污吏发配到乡下去开垦荒地。虽然几个特务头子都没有好下场,但是他们确实闹得当时人心惶惶。

    检校的来源非常复杂,各样各样的人都有,既有朝廷的官员,也有许多社会闲杂人员,甚至还有和尚、太监。这个群体有一个好处,他们彼此并不认识,所有人都对朱元璋负责。这些人的足迹无处不在,他们就像城市的鬼魂,把肮脏阴暗的一面全部汇聚到朱元璋那里,并制造了许多的冤假错案。

    给事中陈汶辉是一个敢于直谏的言官,他曾经对朱元璋说:“自古帝王中,没有听说过缙绅士大夫等和社会闲杂人等共事的,现在功臣重臣们全都辞去职务和爵禄,许多小人流氓对他们进谗言。像刘基、徐达这样的人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这样的人被诽谤,这些人在陛下看来就像萧何、韩信,人人自危,这不是好现象啊!”

    其实,这些话陈汶辉不说,朱元璋也清楚。特务还得要,没有特务,朱元璋晚上睡不着觉。

    比如,国子监祭酒宋讷某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晚为什么不高兴,宋讷顿时懵了,皇上怎么连我昨晚的情绪都摸得一清二楚。看着宋讷吃惊的样子,朱元璋微笑地拿出一幅画给宋讷欣赏,正是宋讷昨晚生气时的样子。看着这幅画,宋讷额上凉汗直往下流。我的天哪,连这都能知道,皇上简直有千里眼。

    宋濂是朱元璋手下最著名的学者,《元史》就是他主修的。虽然一直以来宋濂没有担任什么要职,但朱元璋还是比较信任他,将教育太子朱标的重任交给他。宋濂也确实不负所望,将朱标教育成一个知书达礼的好太子。在朱元璋眼里,宋濂虽然不是一个能人,却是一个贤人。

    宋濂有一次请客喝酒,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了什么酒、请了哪些客、炒了什么菜。宋濂老老实实地回答了,朱元璋非常满意。后来,宋濂的孙子跟胡惟庸案子有牵连,宋濂虽然被迫下狱,但人品确实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宋濂最后死于流放的途中,连这样的好人都得不到好报,可见朱元璋的心理确实有些变态。

    翰林学士钱宰有一次在家写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五更朝罢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朱元璋对钱宰说:“你昨天写了一首好诗,不过我没有嫌你‘迟’啊,改为忧字不是更好吗?”

    钱宰听了浑身凉汗。朱元璋这些做法是政治干预私生活的典型案例。朱元璋没有超前意识,把政治和私生活搅在一起其实对政治和私生活都没好处,后来的文革灾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朱元璋执政时期人人自危,连李善长都对这些特务们提心吊胆。

    朱元璋不光在整个城市里安排眼线,有时候自己也会微服私访。比如,这个罗复仁是一个清官,但他以前是陈友谅的臣子,所以朱元璋对他很不放心。

    某天,朱元璋来到罗复仁家里。罗家位于京城郊区的一个小巷子里,几间破破烂烂的旧房子。朱元璋来的时候,罗复仁正在提着石灰桶粉刷墙壁,弄得满脸都是白色石灰浆。朱元璋一时没认出来,问他:“大叔,你知道罗复仁家在哪儿吗?”

    罗复仁认出是朱元璋,连忙跪在地上,说道:“正是老朽啊!皇上亲自来探视,老朽不胜惶恐。”

    朱元璋走进罗复仁的房子里,问他:“你怎么住这么破的房子?”

    直到这时, 朱元璋才相信罗复仁是一个清官,便赏赐给他一栋大宅子。

    锦衣卫

    下面说说那个臭名昭著的锦衣卫,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以前是皇帝的一支亲军,朱元璋将其改组为一个特务部门。这里面的人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全是些武功高强的人,但要进入锦衣卫,心思细密、手段麻辣是少不了的。

    锦衣卫最高指挥官叫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三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五品……锦衣卫的组织非常严密,是一个合法的特务机构。由于锦衣卫只需要对皇帝负责,所以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朱元璋创办锦衣卫的目的是为了惩治政治犯,政治犯在中国历来是非常特殊的一群犯人,如果把这些犯人交给刑部的话太麻烦,刑部办案讲究证据,而政治犯的证据是很难找的,比如说造反,锦衣卫觉得你有造反的意向就已经犯罪了。所以,千万不要得罪锦衣卫,他们是罗织罪名的高手。

    在洪武年代,最吃香的一个职业就是锦衣卫,当官不如当特务,这真是一种悲哀。所以,锦衣卫的遴选机制非常严格,一般人做不了的。当上锦衣卫以后,还需要经过严密的训练,最后通过层层考验的人才能成为锦衣卫。成为锦衣卫后,即使你的职位很低,你也比那些大官更牛。

    由于锦衣卫跟皇帝的距离走得非常近,再加上他们都是制造冤狱的能手,所以在当时提起锦衣卫三个字,大臣们便会闻言色变。

    只要有锦衣卫找上门,大臣们一般都会做好最坏的打算,让家人为自己准备后事。一旦被关进锦衣卫的监狱,即使被打死也没法伸冤。锦衣卫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所有领导者都喜欢高效率的员工。这也是锦衣卫为何无法无天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他们能够满足朱元璋的一切想法和愿望。朱元璋希望谁死,他们马上就能做到。

    给锦衣卫三个字添上恐怖色彩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酷刑,民间称之为“诏狱”,也就是说这个监狱是皇帝私人办的,国家法律不得干涉。把锦衣卫比作皇帝豢养的一群狼狗一点也不过分,他们可以当廷杖打大臣,被锦衣卫带走的人很少能重见天日。

    胡惟庸、蓝玉的案件中,锦衣卫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从来不怕杀错人,本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大批大批地抓住犯人。除了朱元璋外,没有人能限制锦衣卫。

    当然,锦衣卫不光做坏事,也会做一些好事。比如,有的人确实是贪官,被他们逮住后法办,这个在情在理。而且锦衣卫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战争时期负责搜集情报,策反敌军。万历年间,锦衣卫就搜集了大量的日军,为国家对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锦衣卫确实是一群可怕的人,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点,他想用利用的就是锦衣卫这种可怕的力量,但他也清楚,这种东西是不能持久的。在剿灭大量的功臣以后,朱元璋觉得应该歇手了。

    亡羊补牢也还来得及,锦衣卫虽然为老朱做了不少贴心事,但是也确实太损名声了。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取消锦衣卫,一切案件交由刑部处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朱元璋当众焚烧锦衣卫的刑具。但锦衣卫这玩意儿确实特别好,所以朱棣上台后,又重新启用它。

    特务政治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给明朝抹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色彩,为现在的影视和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源泉。

    锦衣卫之后又有东厂、西厂,它们比锦衣卫更加臭名昭著,更加无孔不入。

    从此,宦官、特务、私刑、专权等等,这些阴暗的词语纠缠在一起,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奇观。

    这是明朝政治非常阴暗的一面,可以想象,在这种随时随地被人监视的状态下,明朝那些官员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灵活外交

    朱元璋的外交政策值得一提,大明朝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强盛的王朝,在外交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北元

    对元朝的残兵败将,朱元璋一手挥舞着大棒,一手拿着橄榄枝。地球人都知道,元朝统治者是朱元璋的死敌,现在元朝已经被明军打得风流云散,对于元朝余孽,朱元璋绝不姑息。但他不是一味地把别人往死里打,他是以招降为主,你投降了,为我服务,我不仅不虐待你,还给你官当,给你爵位。如果不识抬举的话,那就不客气了,往死里打吧!

    政策评点:林肯曾经说过,消除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变成你的朋友。当然,你没法让所有人都变成朋友,所以,必要的时候武力也是管用的。双管齐下,恩威并施,这是朱元璋对元朝余孽的政策。

    朝鲜

    高丽王朝一直是元朝的附属国,为了控制高丽,元朝不断与高丽王室通婚,通过这种血缘的关系缔结了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很多高丽国王都有蒙古人的血统,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派遣两个使者出使高丽,结果这两人被干掉了。至于这两人究竟是被谁干掉的?至今是个谜。但这事发生在高丽境内,高丽统治者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高丽与明朝就此决裂。一场战争眼看就要爆发,高丽国王派出大将曹敏修和李成桂向中国东北的铁岭进发。而明朝派出的大将是徐达。李成桂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和明朝开战只有死路一条。到达铁岭后,李成桂不但没有造反,反而找来曹敏修,做他的思想工作。曹敏修似乎也是明白人,明白人跟明白人好沟通。

    就这样,李成桂反了,建立了李氏王朝。高丽统治者不堪一击,李成桂当上国王后,为了向朱元璋示好,请他裁断,取个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称,李成桂理应恢复古名,以示统治的合法性。

    朝鲜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国,定期纳贡。李成桂甘愿对朱元璋俯首称臣,并尊明朝为天朝。从这时期,中朝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朱元璋甚至下了一道圣旨:朝鲜为永不征讨的国家,中朝以鸭绿江为界。

    政策评点:元朝统治者以武力慑人,朱元璋在武力之外,还实行以德服人。和朝鲜的关系,用现在的流行语说,是一种双赢模式。朝鲜从此获得了一个巨大的保护伞,而大明呢,也彰显了大国风范。朱元璋在外交上确实没有令华夏子孙失望。

    日本

    朱元璋对日本是没有好感的,在处理胡惟庸的案子里,胡惟庸有一条罪名“暗通倭寇,图谋不轨”。

    明初,日本曾给朱元璋呈送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外交文书,上面写着: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这些话句句骂朱元璋,说不光是你大明朝有皇帝,我们虽然是小国家,也有君主。世界这么大,不是一个人可以主宰的,所以老天让不同的国家占有不同的地方。天下不是你姓朱的一家的。我们虽然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我们知足。陛下你是中华的主人,地大物博,还有虎狼之心,还常常想灭其他国家,未免太不知足了。

    通篇文字都充满了不敬,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日本还自称为“臣”。以朱元璋的性格,看到这样的文字当然是火冒三丈,朱元璋不是没想过东征日本。

    日本还不光是口头强硬,实际行动更过分,明初的沿海城市屡次受到倭寇的骚扰。朱元璋曾经派出使者到日本,目的是签订协议,你们每年某某时间到朝廷来交纳多少多少钱财。但日本人居然置之不理,甚至跑到山东沿海一带扰民。这太过分了,朱元璋盛怒之下准备派兵攻打日本,但想想还是算了,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明朝刚建立的时候百废待兴,远征日本是个劳民伤财的大项目,朱元璋爱惜苍生,决定还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吧,况且当时北元的主力还没有彻底肃清。

    朱元璋派出七人使者到日本,让日本政府拿出一个说法。日本政府当然是极尽所能推卸责任。使者见状,拿出朱元璋的诏书,诏书上些的内容非常强硬:如果日本不臣服天朝,一味胡来的话,我朱某人将派遣大军荡平你们小岛,捉拿你们的国王。

    朱元璋这些话用来吓吓其他国家也许可以,但日本人却没有被吓住,非但没有被吓住,他们甚至斩杀了五个使者,只留下两个,让他们回去通风报信:我们不怕你,有种就来。

    这些毫无疑问让朱元璋非常生气,但考虑到国内外的形势,他决定还是以安抚为主,再次派遣使者出使日本。这次使者带来的诏书口气更加强硬,不过他们还带来了一些日本俘虏。

    朱元璋恩威并施的措施最终让日本人态度软了下来,虽然他们依旧桀骜不驯,但多多少少还是选择了臣服纳贡。当然,日本人永远不可能真心臣服于朱元璋,纳贡归纳贡,倭寇们照样猖獗。

    政策评点:朱元璋对日本的外交政策算不上特别成功,但让桀骜不驯的日本人放下姿态,即使只是表面上的臣服,也发扬了华夏的神威。不过,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外交的作用很小。在当时,只能以武力分高下。

    朱元璋对日本的外交政策连他自己也觉得遗憾,他扬言要打日本,却迟迟没有动手,想让日本臣服,日本阳奉阴违,不仅不臣服,甚至还打算刺杀他。直到朱元璋临终前,还没有解决倭寇猖獗的问题。

    朱元璋临死前给子孙后代立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其中就有日本,这似乎让人无法理解了。莫非日本对朱元璋有恩?或是跟朱元璋有亲戚关系?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只能猜测朱元璋可能很早就看出了日本潜在的能力,朱元璋从来不敢小瞧任何对手,这应该才是他没有贸然东征日本的原因,朱元璋叮嘱子孙后代不要东征日本与其说是对日本示好,不如说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元朝喜欢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最后搞得民不聊生,这个教训是深刻的。朱元璋同志引以为戒,制定了自己的外交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朱元璋把周边国家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征之国”,也就是友邦,一类是应当提防的敌人,譬如日本。

    总的说来,朱元璋的外交政策是非常成功的,不仅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而且让它们承认中国的宗主国身份。

    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可以用现在曝光率最高的两个字来形容:和谐!

    老练的朱元璋很早就明白,和谐是必须的,没有和谐就没有强大的明帝国。

    大家知道,朱元璋起义的时候,高举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当了皇帝后,如果再这样搞的话,那就是制造民族矛盾了,天下不知何时会有宁日。

    至今,在回族的民间传说中,朱元璋仍是一个备受称颂的皇帝,给人感觉好像朱元璋对回族特别照顾一样。回民甚至说常遇春、蓝玉、冯胜、胡大海等开国功臣是回民,这还不是最让人吃惊的,居然连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是回族人。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毫无疑问并不是这样的,朱元璋不仅没有特别照顾回族人,而且他是非常防范回人的,对于色目人朱元璋从来就有敌意,而回人在当时的朱元璋眼里也是色目人。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颁布法令禁止胡服、胡语、胡姓,甚至严禁汉族人和胡人结婚,用现在的眼光看,这肯定是种族歧视的政策。但朱元璋颁布这项政策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中原饱受蒙古蹂躏。

    但是,两年后,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明显改变了,朱元璋对天下放话:蒙古色目人都是朕的好子民,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提拔做官。到了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允许蒙古色目人和汉族通婚,但不允许他们和自己本族人通婚。

    这个政令非常奇怪了,允许不同种族通婚说明朱元璋的民族政策非常开放,但不允许他们本族通婚就相当过分了。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是减少蒙古色目人的人口,异族通婚后所生的子女都是汉族。

    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酋长,朱元璋对他们的要求是,只要服从朝廷命令,允许你们自治,酋长可以世世代代传承。当然,自治之余,朱元璋也会派遣一些官员到偏远地方的少数民族那去监督,这些人被称为流官。流官主要是辅助酋长或者土司治理。

    比如,对于西北部的羌族,朱元璋给他们酋长换个称号,从此以后你们不再叫酋长了,而是卫所长官,这个长官是可以世袭的,从此以后就由你一家承包。如果少数民族有什么宗教信仰的话,朱元璋也表示支持,为他们建造寺庙,给一些僧侣们封号,通过宗教治理。为了加强和少数民族的联系,朱元璋还选拔酋长的子女们到京城国子监来读书。这些人真幸运,不用参加残酷的科考,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就是好啊,怪不得少数民族对他大唱颂歌。

    朱元璋的民族政策用一个词语来总结,这个词语就是“安抚”。安抚才能和谐,客观地讲,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是比较成功的,虽然他可能在心理上很歧视蒙古色目人。明朝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西北边防,也就是少数民族控制的那一带都比较安静,比较稳定。

    朱元璋不愧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如果没有大开杀戒,没有剿灭功臣,他应该会位列唐宗宋祖那样的贤君行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