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置可否,烂眼圈就接着说:“外乡人一直走到了饭店门口,锁娃才反应过来,他一招手,就带着一干人追了上去。外乡人听到后面传来杂七杂八的脚步声,也回过头来。锁娃指着外乡人喊道:你好大的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金牌你也敢偷!外乡人笑着说:不就是一块金牌嘛,有啥了不起。锁娃听到外乡人这么说,脸都气红了,他活动拳脚,准备动手。锁娃身边的喽啰就对着外乡人喊:知道这是谁?这是新科武状元,赶紧讨饶,要不把你的屎尿打出来。外乡人平静地说:我知道,我在台下看了三天,看到他夺魁了。喽啰们嬉笑着说:原来你是个怂包,看了三天也不敢上台挑战。外乡人转身走了,他撂下一句:我为什么要上台?我才不稀罕这个武状元。”
我听了,暗暗赞叹,只有锁娃这种毛头小伙才把武状元看得很重要,很值钱,而豹子走南闯北,纵横江湖,他从来就不需要这些虚名。
烂眼圈说:“外乡人走了,锁娃从后面追上去,飞起一脚,踹向外乡人的后背,他本来想着这一下就会把外乡人踹倒。可是,外乡人后面就像长着眼睛一样,他连头也没有回,只是向旁边挪动了半步,锁娃就踹空了。锁娃落地后,拳脚交加,打向外乡人。外乡人一边还击,一边退让,他退着退着,就退到了河边。锁娃再次飞腿踢来的时候,外乡人一扭身,大家都没有看到他是怎么出手的,锁娃就掉到了河里。锁娃在河里扑腾,外乡人径自离开了,连头都没有回。当时,大家都惊呆了,新浪武状元成了落汤鸡,大家只顾着看在水里挣扎的锁娃,没有人去拦截外乡人。等到锁娃被人从河里捞上来,再去找外乡人,他已经不见了。”
我笑着说:“这个新科武状元丢人丢大了。”
三师叔说:“练武要练德,没德成败类。武状元遭受这次挫折,对他有好处。”
烂眼圈说:“是这话,他爹也是这样说的。”
我问:“那个外乡人朝着哪个方向走的?”
烂眼圈指着南面说:“从这里端直向南,只有一条路。哎,这外乡人你们认识?”
我模棱两可地回答:“也许认识。”然后就匆匆告别了烂眼圈,和三师叔急急忙忙向前走。
我们昼夜兼程,几天后,看到了连绵起伏的中条山。
中条山是晋南的山脉,也是关云长的故乡,所以,在中条山中,随处可见关帝庙。日本人占领了山西后,关帝庙仍然香火旺盛,听说日本人也崇信关云长,关云长在那片海岛上,也是一尊神。
那天,我们看到山间道路上走着很多人,有的女子头上换成还插着菊花,有的老人手中拿着艾草,他们都向着山顶上的关帝庙走去。
三师叔惊讶地说:“啊呀,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在山西都走了三个月了。”
哦,怪不得山道上走着那么多人,原来今天是重阳节。这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重阳节,所以人们都走出家门,登高赏菊,采摘艾草。因为艾草有非常浓郁的独特气味,民间传说,鬼怕艾草,把艾草别在门楣上,可以辟邪驱鬼。还有人说,夜晚躺在十字路口,身上铺着艾草,就能看到鬼来来往往,就像赶集一样。天亮鸡叫,鬼就跑回了坟墓里。
按照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望远,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于是,我和三师叔也登上了山道。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条搭在山梁上的裤带,而登山的人,则像藏在裤带褶皱里的虱子。我们来到了关帝庙前,看到很多人在庙里烧香拜神,满脸虔诚,一个穿着长袍的庙祝模样的人,正拿着一把香在派发。
三师叔从庙祝手中领取了一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插到了香炉里。我们江相派从来不相信神鬼之事,因为我们就是依靠装神弄鬼来骗人钱财的,然而,自从三师叔失去了一只胳膊后,他性情大变,做什么事情都畏缩迟疑,疑神疑鬼。尽管他不相信神鬼,但是他相信命运。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由不可捉摸的命运决定的,见庙就进,见佛就拜,会改变自身的命运。
庙祝看到三师叔仅有一只胳膊,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友好地向三师叔点点头,三师叔也向他点点头。
关帝庙边有一座山洞,习习凉风从山洞里吹出来,让人感觉通体舒畅。山洞外有一棵手臂粗的梧桐树,然而树干却被劈断了,我上前用手掌摸着斜斜的茬口,不明白这是什么刀,居然会这么锋利。
三师叔也用手掌抚摸着白白的茬口,说道:“真是一把好刀,可为什么要斜劈树木啊?”
身后传来了庙祝的说话声:“你们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你们是外地人?”
我们转过身去,看到关帝庙前已经游人稀少,庙祝发完了手中的香,也跟着我们走过来。
三师叔问:“发生了什么事?谁一刀把这棵桐树劈开了?”
庙祝说:“日本人。”
我听得一惊:“日本人?现在怎么还有日本人?”
庙祝说:“这是几天前才发生的事情。日本人投降了,可是有一小队日本人拒绝投降,他们逃进了中条山里。本来没人知道,前几天他们下山找吃的,山下有一个岳家沟村,他们把全村人杀光了,有一个放羊老汉躲在山梁后看到了这一切。”
三师叔指着远处的人群说:“山里有日本人,这可太危险了,这些人怎么敢上山?”
庙祝看着那些在山道上渐离渐远的人群,说道:“几天前,这里发生过一场激战,日本人里一个当官的被打死了,其余的也一个没逃脱。”
三师叔摸着梧桐树齐整的茬口说:“哦,这是日本刀劈开的?”
庙祝说:“是的,死的就是这个拿日本刀的。日本人逃走后,放羊老汉连羊群都顾不上赶,就跑到了邻村。邻村敲响了铜锣,周围几个村子里上千号人都拿着棍棒锄头,进山打鬼子。鬼子没地方逃,就钻进了这座山洞里。我当时看得很清楚,一共有五个鬼子。追赶的人来到了山洞口,也不敢进去,因为日本人手里有枪。双方僵持着,里面的不出来,外面的不进去。后来,有人就说用烟熏,把狗日的熏出来,很快就抱来了几大堆柴。就在准备点火的时候,里面出来了一个带指挥刀的日本人,哇哩哇啦说着,说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看样子是向外面的人挑衅,他伸出大拇指,指指自己,又指指人群。人群里走出来一个汉子,他对大家说:我来对付这个日本人,看样子这狗日的想和咱单挑。”
庙祝接着说:“那个日本军官看起来有功夫,他挥舞着指挥刀,只看到刀片呼呼,像落下了漫天雪花,雪片包裹着人影。追上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迟疑,没人敢上去,一个大个子走了出来,他从旁边一个人的手中要过木棍,握在手中。日本军官看到大个子手中只有一根木棍,就狞笑着扑上来,举起指挥刀,朝着大个子斜劈过来。大个子一闪身,指挥刀劈在了这棵梧桐树上,桐树咔嚓一声断裂了,树头落在地上,旁观的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日本人一招得势,步步紧逼,逼得大个子连连后退。日本人的刀法极快,竖劈、斜劈、突刺……一招比一招快。大个子举起木棍阻挡,木棍被劈成了两半,围观的人齐声发出惊呼。”
我握紧拳头,手心里全是冷汗,日本刀如此锋利,木棍根本就无法阻拦。
庙祝接着说:“大个子丢掉了半截木棒,把另半截木棒握在手中,向着日本人头上击去,日本人举刀阻拦,木板又断成了两截,木棒在这么快的刀面前,就像豆腐一样,人家想怎么切就怎么切。现在木棒只剩下了一尺多长。日本人挥刀斜劈过来,大个子抡起木棒阻挡,木棒又断裂了,现在大个子手中的木棒只有半尺长。”
我听到这里,禁不住啊地喊出声来。三师叔嘴巴半张着,额头上都是密密的汗水,身体在微微晃动。半尺长的木棒对阵日本人锋利的指挥刀,必败无疑,豹子安全脱身了吗?
庙祝没有看我们的表情,继续说:“大家都认为大个子的性命危在旦夕,绝大部分人来不及反应,个别胆子大的拿着锄头,准备上去解救大个子,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突然听到噗通一声,有一个人倒下去了。”
啊,我又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
庙祝看了看我,笑着说:“大家都看着那个倒下去的人,看到指挥刀丢在了一边,他捂着眼睛大声叫唤,倒下去的是日本人,他的左眼上插着那根半尺长的木棒。原来,日本人用指挥刀把木棒一节节削下去,就像削铅笔一样,把前段削得非常锋利,像短矛一样,大个子一个跃身,扑到了日本人怀里,把这根短矛插进了日本人的左眼里。日本人疼得受不了,就倒在地上直叫唤。”
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扭头看到三师叔用衣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问:“剩下的日本人呢?”
庙祝说:“剩下的那几个看到当官的成了这个样子,就偷偷溜出山洞,想跑进树林里,被追上去的百姓用锄头一个一个锄死了。”
我又问:“大个子呢?他叫啥名字?”
庙祝说:“名字不知道,只知道是外地人。大家把他抬着,一直抬到了县城里。那天,全县城的人都出来看英雄,万人空巷,万人空巷啊,前面是抬着英雄的人,后面是跟着观看的人,那队伍,那阵势,足足有几里长。抬到县衙的时候,县令带着一干人在门口迎接。县衙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铺着红布,红布上放着一缸酒和一个粗瓷老碗。县令问大个子:壮士,能饮酒否?大个子说:是壮士,岂能不饮酒?县令说:痛快,痛快,是条好汉。他亲自斟满一杯,双手递给大个子。大个子接过去,一饮而尽,滴酒不洒。围观的人一起鼓掌,给这个豪爽的汉子鼓掌。县衙那一干人依次给大个子斟酒,大个子来者不拒,居然喝了满满一缸。全县城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都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会有这么大的酒量,也不敢相信一个人会有这么大的酒量。大个子喝了一缸酒,依旧谈笑自若,面不改色。县令感慨说:关羽武松,也不过如此。”
我着急地问:“大个子现在在哪里?”
庙祝说:“我那天跟着下山看大个子喝酒后,再没有下山,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我看着三师叔,说:“赶快下山,进县城。”
我们来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天色阴暗,风从空荡荡的街道上吹过,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哗啦啦作响。街道的尽头有一间庙宇,里面供奉着一尊不知名的塑像,油彩斑驳,面目狰狞。
我对三师叔说:“现在县衙里的人都走了,我们在这里住一晚,天亮后就去县衙里打听豹子。”
三师叔说:“也只能这样了。”
我们躺在空荡荡的铺着一层方砖的地面上,有蚊子嗡嗡飞过来,在头边萦绕。三师叔惊奇地说:“都这个时节了,还有蚊子,今晚看起来睡不了一个好觉了。”
我说:“你先在这里睡觉,我出去找点艾蒿。有了蚊子,今晚就没法睡。”
我走出了庙宇,一直走到了郊外。这座县城在抗战时期肯定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城墙被大炮轰塌了,至今还没有垒起来。城墙外有一圈护城壕,护城壕边长满了荒草,郁郁葱葱。那晚月色朦胧,但是,仅仅凭借艾蒿特殊的气味,我就能够辨别出它生长在哪里。
我抱了一捧艾蒿,绕过倒塌的城墙,走到街道上,远远看到庙宇门前聚集了一群人,还有人在叫喊。我意识情况不妙,将艾蒿扔在地上,贴着墙角,悄悄跑过去。
庙宇门口亮起了火把,里面也点着火把,我听见三师叔愤怒的咆哮声:“跟你们走?凭什么让我跟你们走?我不偷不抢,堂堂正正,凭什么要跟你们走?”
庙宇里还有几个穿着黑色制服,戴着大盖帽的人,他们执意要把三师叔带走,三师叔执意不让他们带走。他们把手中的步枪摇得哗啦啦响,想吓住三师叔。三师叔不但不害怕,反而声音更高了:“你们这几杆步枪算什么?老子当年还用机枪打过鬼子,一扫一大片。老子打鬼子的时候,你们都还在你爹腿上转筋哩。”
三师叔以前从不会跟人争吵,而自从失去了一只胳膊后,他性情大变,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会大喊大骂。
那几个人从怀里取出绳索,要捆绑三师叔。我看到这里,就挤进了庙门,喊道:“干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话给我说。”
一个大盖帽说:“你也是外地人?来我们这里干什么?”他转头对着身后的人喊道:“把这两个一起绑了。”
两个大盖帽一左一右扑向我,我一拳一个,把他们击倒在地。先前的大盖帽看到我这样,就赶紧从背上卸下步枪,还没有等他端平步枪,我已经从怀里取出了手枪,上了扳机,枪口对准了他的脑门。我大声喊道:“都他妈的给老子把枪放下,谁敢动一下,我就打死他。”
大盖帽们吓坏了,赶紧把步枪乱七八糟地丢在了地上,被我枪口顶着脑门的大盖帽告饶道:“好汉息怒,好汉息怒。小子们有眼不识泰山。”他边看着我,边向门外递了一个眼色。门外,传来了飞快离去的脚步声。
我让三师叔把地上的步枪聚拢在一起,靠在墙角,取出子弹。我押着这个头领模样的大盖帽也走到了墙角,我不管他们把谁叫来,只要这个头领模样的大盖帽在我手中,我和三师叔就是安全的。
我让其余的大盖帽面朝墙壁站立,对着他们喊道:“谁也不准转过身,谁转过来,就打死谁。”
我向三师叔摆一摆眼色,三师叔明白我的用意,走出了庙门,我押着这个大盖帽也走出庙门。刚刚走出几步,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声大喊:“我琢磨着这谁吃了豹子胆,敢动我的人,原来是呆狗啊。”
听到声音,我抬头望去,看到面前一个人滚鞍下马。在火把的光亮中,我看到他笑容满面。
那是熊哥,是我们晋北帮三当家的,按照辈分我应该叫他师叔,但是不拘礼节的他让我叫他熊哥。我在西北走镖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他,后来,我和三师叔他们回到张家口,他却独自离开了。
大盖帽们听到熊哥这样说,都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我,熊哥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给你们讲过的呆狗,江湖新一辈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人,别说你们几个,再来几个,也不是他的对手。”
大盖帽们赶紧对着我弓腰作揖,连连说道:“大水冲了龙王庙,原来大家一家人。”我感到奇怪,行走江湖的熊三哥,怎么会是这群大盖帽的首领?
我和三师叔跟熊哥分开好几年了,此刻相见,分外亲切。在愈来愈亮的曙光中,我们抱在一起,又说又笑。熊哥对三师叔说:“我总以为你死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三师叔说:“我命硬得很,阎王爷不敢收我。”
熊哥笑着说:“抗战胜利了,大家都迎来了好日子。只要活着,就比什么都好。”
我问熊哥:“你这些年去了哪里?怎么会在这里?”
熊哥说:“此处不是说话之地,我们先回去,整上几盅酒,我们一醉方休。”
我高兴地说:“那太好了。”
熊哥已经成家了,他家在县城里,老婆是一个极为贤淑的女人,她见到我们,打声招呼,浅浅一笑,就去了厨房里。工夫不大,就端来了几个凉菜:红萝卜丝、凉拌粉条、油炸豆腐丝、凉精肉、白菜丝。这些都是喝酒的好菜。
熊哥对老婆说:“你回娘家去吧,三天后我去接你。”
老婆又是浅浅一笑,转身掩上了门。
三师叔看着熊哥老婆离去的背影,说道:“你都有老婆了?老婆哪里人?”
熊哥说:“也是县城人,以前走江湖,舔着刀口过日子,朝不保夕,现在才知道这老婆实在是个好东西。”
三师叔又问:“你咋想起在这里安家?”
熊哥笑着说:“兄弟我现在不是江湖人,是公门中人,我是这个县的警察头,也就是过去的捕头。”
三师叔又问道:“你怎么想起做了捕头?”
熊哥端起酒盅说道:“喝酒,喝酒,咱们慢慢聊。”
熊哥和我们离开后,继续在陕甘道上流浪,直到有一天,他想通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兄弟之间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他要找到虎爪和豹子,向他们当面道歉,他希望兄弟三人和好如初。
熊哥一路向着东面行走,来到了张家口,打听到虎爪和豹子已经去了雁北,他又一路南下,来到雁北。他到了雁北的时候,抗战已经结束了。熊哥想着和两位师兄回到大同,重过以前那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日子。然而,熊哥没有想到,他打听到的居然是虎爪和豹子都被日本人打死了。
熊哥悲伤过后,就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虎爪、豹子、三师叔、燕子等人的名字。他离开雁北,继续南下,他不愿再会大同这个伤心之地,他只后悔自己回来太晚了,永远也没法见到大师兄和二师兄一面。
一月过后,熊哥就来到了这座县城。来到这座县城的时候,熊哥已经花光了盘缠,他夜晚偷偷潜入县衙门,准备摸一把后,就离开这里。
他没有想到,这天晚上,他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熊哥爬在县衙的房梁上,听到了一件事情,县衙的玉印居然在两天前被人偷走了。这天晚上,县长带着县衙一干人在开会,大房的明柱上挂着汽灯,汽灯照着一张张垂头丧气的,面如死灰的人。熊哥看着他们,心里想:这个高买比我的胃口还大,我只是到县衙里摸点钱,而他居然把人家县衙的大印给拿走了。没有了大印,县衙就瘫痪了,就没法办公。
县长对那些人说:“找不到大印,不但我会被免职,你们个个都要卷铺盖滚蛋。这枚大印是玉石刻成,南京政府亲授,丢了大印,就丢了民国政府的脸面,大家个个都脱不了干系。”
那天晚上,熊哥本来想摸一把,但是那些人开会一直开到天亮,熊哥没有任何机会。天亮后,县衙门口挂着“休班”的牌子,这一干人打着呵欠离开了,熊哥也趁机溜下了房梁。
县衙里不能下手,熊哥就准备去一户富人家下手。街道上开了一家生药铺,能开生药铺的,不但是当地的有钱人,还得有一定的势力,那时候的生药铺里不卖西药,只卖中药。
熊哥走到了生药铺门前,看到生药铺门口摆着两张长凳子,上面坐着几个老汉。他们正在交谈。一个说县衙丢了玉印,一个说县长说不定就要被免职。一个说县长是难得的好官,一个号召说大家联名保住县长。还有一个人插嘴说,县长在日本人来之前就是县长,日本人占领了县城,他带着人在中条山打游击,日本人走了后,他下山继续当县长。
熊哥听到这里,在心中暗暗称赞县长,他觉得这个县长了不起。
又有一个人说,日本人走了后,县长带着县衙一干人在文庙宣誓,不爱钱,不贪污,只要贪污一个铜板,就自己走进监狱。县长总是一身布衣,一双布鞋,如果百姓有什么事情找县长,县长就脱了一只鞋,和百姓坐在地上,把自己的香烟发给百姓抽,说着说着,就把问题解决了。
熊哥一听,就觉得这个县长实在不错,他一定要帮县长的忙,一定要把玉印找出来。可是,玉印现在已经丢失了两天,高买早就离开了,到哪里才能找到?高买就是本领高强的盗贼。这是一句江湖切口。
到了夜晚,熊哥又来到了县衙外,他绕着县衙的外墙慢腾腾地走着。那晚月色很好,能够看到十几丈外的人影。熊哥走到一棵梧桐树下的时候,看到树身上蹭破了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皮,他用手一摸,就知道是有人爬树的时候,鞋子蹭破的。
熊哥爬上了梧桐树,骑在斜伸而出的树枝上,向四周望去,看到月光下的县城一片静谧。这棵巨大的梧桐树,有一根树枝伸向了县衙门的高墙,熊哥想明白了,高买是从这里进入县衙的。
熊哥滑下梧桐树,沿着县衙的外墙继续走着,走到了县衙的另一边,他看到另一边有几棵槐树,爬上这几棵槐树,也能够走进县衙里。而且,从这里翻墙进入,距离县长和手下一干人办公的那排房子更近。
熊哥判断,这个高买一定不是本地人,他对县衙并不熟悉,也许,他潜入县衙后,也只是想绺点钱,没想到看到了玉印,就顺手牵羊拿走了。高买拿走了玉印后,并不能出手卖钱,没有谁敢收购县衙大印的。但是,高买一旦把县衙那几个字铲去,当做玉石来卖,那就再也找不到玉印了,县长也面临着被撤职的危险。所以,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玉印。
后半夜的时候,熊哥偷偷溜进生药铺,摸了一把钱,还把掌柜的那件府绸长衫顺走了。府绸长衫的口袋里还装着一块怀表。怀表是那个时代最时尚的物件,他是那时候男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茫茫人海中,熊哥要找到这个偷玉印的高买,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熊哥有自己的计策,他不去找这个高买,而让这个高买来找他。
熊哥走出县城,看到有一条端南端北的道路铺在县城边缘,沿着道路向南走,需要翻越连绵起伏的中条山;沿着道路向北走,则是平坦如砥的晋中平原。熊哥判断,高买偷走了玉印,只会向北走,不会向南走。玉印被偷,第二天就会被发现,发现了就会追赶,两条腿的高买在山中行走,无论如何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如果高买走进人迹罕至的中条山中,很快就会被追上盘问。但是,如果高买走向晋中平原的通衢大道,道路上人流如梭,即使县衙的人赶上了,也不可能一一盘问。
沿着通往北面的道路追赶,一定就能追上高买。
熊哥走到下午,走得口干舌燥,他看到了一座村庄,村口有一个卖水和卖核桃、红枣、柿饼的老汉,高买如果急急赶路,就一定会在这里买水喝。熊哥买了一杯水,还称了两斤柿饼。柿饼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干果,也有一种特殊的制作方式,这种制作方式鬼斧神工,匪夷所思。首先,需要挑选没有伤疤的大柿子,像削苹果一样把柿子皮一层层削下来,用绳子串着柿子把,吊在房屋外面。柿子成熟的季节,已经到了深秋,此时夜凉如水,霜气正旺,柿子在室外挂了十天后,外表已经镀上了一层白霜,这时候的柿子已经变软,需要捏出里面的果核。然后,把削下来的柿子皮铺在水缸缸底,上面放置着霜的柿子;铺一层柿子皮,放一层柿子;铺一层柿子皮,放一层柿子。水缸放满后,盖上盖子。半个月后再打开,浑圆金黄的柿子,已经变成了扁平灰白的柿饼。
熊哥吃着柿饼,喝着清水,和老汉攀谈,他问老汉:“老伯,两天前有个人在你这里买了水喝,你有印象没有?”
老汉抬起黧黑的脸膛说:“我这里每天都有几十个人买水喝,哪里记得清谁是谁?”
熊哥说:“他是空手,没带行李,走得很急。他是我家一个亲戚,说话是外地口音。”熊哥判断出高买不是本地人,那么说话就一定是外地口音;高买跑这么远的路偷玉印,那么为了尽快脱身,一定走得很急;为了行走方便,一定不会带行李,谁见过窃贼带行李的?
老汉想了想,说:“是有这么一个人。”
熊哥心中一阵窃喜,他继续说道:“他出门两天,家里就出事了,他爹死了。我这一路上赶来,就是给他报丧。”
老汉脸上露出了恻然之色,他说:“那可得赶紧啊,红白喜事,水火之事。”
熊哥说:“我不知道老伯您说的是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您仔细想想,这个人长什么样子?”
老汉认认真真地说:“小个子,干瘦干瘦。对的,就他一个操着外地口音。”
熊哥又问:“他还有什么特征?”
老汉很努力地想了想,然后说:“啊呀,想不起来了,反正就是这么一个人,我有印象,当时也没太留意他。”
老汉说了,等于没说,熊哥知道高买走的是这条路,但是老汉又说不出高买的任何特征,熊哥只能一路追下去,他对老汉说:“是这个人,谢谢老伯,我得赶紧赶路。”
熊哥离开了卖水老汉后,急急赶路,当天晚上,他来到了一座小镇上。小镇只有一座客栈,熊哥走进了客栈里。
客栈里游客稀少,那个时代交通不便,人们出门只能依靠马车和步行,所以出门人也少,出远门的人更少。熊哥登记了一间房屋后,和掌柜的攀谈,他打听那个干瘦干瘦的人。
掌柜的说:“前天晚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他给了钱就关起房门呼呼大睡,我把洗脚盆给他端到门口,硬是叫不开房门。”
熊哥明白这条路走对了,他继续问:“这个人长什么样子?”
掌柜的说:“黑灯瞎火的,谁会专门留意。就是干瘦干瘦的,说不上来有什么特点。”
熊哥又问:“他什么时候离开的?”
掌柜的说:“她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慢腾腾地起床洗漱,到了中午才离开。我是听伙计说他中午离开的,我早晨就有事回家了。”
熊哥找到伙计,打听这个高买的情况,然而伙计仍然说:“干瘦干瘦的,没啥特点。”
盗窃门和江湖上的其他门派不一样,其他门派大多都是徒弟找师傅,软磨硬缠要学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是盗窃门不是这样的。盗窃门是师父选徒弟,想要做高买,必须天赋异禀,师父看上了这个孩子是可塑之才,就想尽各种办法,连骗带偷,也要把这个孩子弄到手,传授给他技艺。为了避免被人认出,在第一线偷窃的高买,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高买最大的特征,就是没特征。
第二天,天刚刚亮,熊哥就起身赶路了。他相信自己如果走快点,今天就能够赶上高买。高买第一天行走急速,而第二天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说明高买已经放弃了警惕,他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天走出了近百里,不会有人追赶他了,他终于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熊哥加紧追赶。
临近黄昏,熊哥追到了一座小镇上,小镇有一座饭馆,熊哥走进去吃了饭,打听那个干瘦干瘦的操着外地口音的高买。掌柜的说:“半个时辰前,有个干瘦干瘦的人刚在这里吃过饭。可是他说的是本地口音。”
熊哥感到很失望,走出了饭馆,他怀疑高买没有从这里经过。他向回走了两步,突然明白了,高买操的就是这个地方的乡音,高买到家了,所以掌柜的会说高买操着本地口音。
高买就在附近。
这里,距离丢失玉印的那座县城,已经将近200里了,熊哥想不到,高买的巢穴会在这里;高买肯定也想不到,熊哥会把他追到这里。
然而,要在小镇上找到高买,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截至目前,熊哥知道高买的特征,只是干瘦干瘦,但是,干瘦干瘦的人很多,哪一个才会是高买呢?
这天晚上,小镇的戏台上在演晋剧《打金枝》,夜风飘来了咿咿呀呀的唱词和板胡吱吱扭扭的尖响,熊哥找不到高买的线索,就决定前去看戏,散散心。
熊哥来到戏台下,才看到这里人山人海,戏台的两边挂着两盏明亮的汽灯,照着台上粉墨登场的戏子,和台下黑压压一片的观众,《打金枝》是一部流传极广的戏曲,说的是唐朝郭子仪的儿子,娶了公主为妻,郭子仪过寿的时候,公主不愿前去拜寿,说天下都是她父亲的,谁也不敢把她怎么样。丈夫一怒之下,打了公主。公主恼羞成怒,就回到宫中告状……熊哥来到戏台下的时候,正听到皇上训斥公主:
年轻人一时火性起,
不懂的轻重惹是非。
你夫妻一时吵几句,
不该将父王的江山提。
虽然年幼不明理,
也不该任性把君欺。
……
熊哥站在人群后,踮着脚尖,正看得专心,突然感觉到右边多了一个人。那个人挨着熊哥站立,眼睛盯着戏台子,好像也看得很专心,但是,熊哥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绺子客。
熊哥离开县城的时候,穿着生药铺掌柜的府绸长衫,长衫外露着怀表链子。熊哥的目的是故意把绺子客引过来,没想到,今晚绺子客真的就过来了。长衫的纽襻都在右边,绺子客想要下手的时候,也就会站在右边。
那个人伸出手指,手指探进了熊哥的衣服里,手指中夹着康熙皇。熊哥能够感觉到他手指的冰凉,他是奔着怀表来的。熊哥装着看得高兴,故意弯腰大笑,那个人的手指飞快地离开了熊哥的府绸长衫。
熊哥向前走了两步,挤进了人群中,他想摆脱这个绺子客。他来到这里,只想找到玉印,不想节外生枝。可是,那个绺子客好像专门和熊哥过不去,他也向前走了两步,想要再次下手。熊哥生气了,他决定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绺子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