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约法业经公布施行,所有现行法令,及现行官制,有无与约法抵触之处,亟应克日清厘,着法制局迅行,按照约法之规定,将现行法令等项,汇案分别修正,呈候本大总统核办。在未经修正公布以前,凡关于呈报国务总理等字样,均应改为呈报大总统;关于各部总长会同国务总理呈请字样,均应改为由各部总长呈请;关于应以国务院令施行事件,均改为以大总统教令施行。余仍照旧办理。此令。
从法令上看,大总统手里掌控着无上大权,和皇帝相差无几。令出必行,那么就算是特任的国务卿,也只是服从总统的政事堂的附属部门,一只软柿子而已。
不仅所有的制度被更改,更有许多杂乱的条例被颁布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法令,除了新约法中设立的审计院,参政院等组织外,还有新出台的省官制,道官制,县官制这些。每个省的民政长改叫巡按使,职责是监督当地司法行政和政务厅;政府根据道路划分区域,每片区域设道尹,区域范围内的知事都归道尹管辖。知事就是地方县城的行政长官。诉讼第一审,无论民事刑事,统统归县知事审理,没有司法独立这种说法。至于各省的都督,也都改称为将军。都督与将军又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这名字要由袁世凯取,所以要改罢了。另外还有文官官秩,一共九等:(一)上卿,(二)中卿,(三)少卿,(四)上大夫,(五)中大夫,(六)少大夫,(七)上士,(八)中士,(九)少士。此外又有同中卿,同上大夫,同少大夫,同中士,同少士这些官职。顺天府府尹也被改叫京兆尹;另一方面,袁世凯还取消了国家所有地方税的名目。
国家税就是上交中央用做行政支出的钱,地方税是地方管理本地的费用。袁世凯为了筹钱,不仅取消了所有的地方税,把财政权收归到中央,还广泛招兵,要发军饷就得加税,所以印花税,烟酒税,盐税等都陆续增加。他还新创了一种验契条例,凡百姓所有的不动产契据,都要验过,并且照例收费;还颁布了三年国内公债条例,强迫人民向政府贷款……百姓的负担难以言说,又能到什么地方申述?只能暗自骂骂袁世凯这土皇帝罢了。
五月二十六号参政院成立,特任黎元洪为院长,汪大燮为副院长,参政人员大概七八十个,一大半是前朝官员,一小半是当代名流。按新约法,袁世凯命令参政院代行立法权,院长黎元洪虽知这不符合共和的宗旨,院长不该当,但由不得他,只好勉强挂个虚名,从不主动去院里。万不得已要去一次,也是装聋作哑,懒得发表意见,就像不说话的泥菩萨一样坐几小时就回去。也难为他忍耐得住过这样的日子。就在袁世凯刚刚上任,兴高采烈地任意变法时,又接到河南的军报说,强盗白狼,已经击毙了。这白狼被什么人击毙呢?说来话长。
白狼自拿下紫荆关后,就带领白狼军继续向西走。除了李鸿宾舍不得王九姑娘,沉醉在温柔乡里没跟着同行外,王成敬也和两名王姓女子一起留了下来。白狼军一路长驱入陕,连破了龙驹寨、商县,拿下了蓝田,接着绕过长安从通渭西上,围困住了乾县,全陕大为震惊。河南护军使赵倜急忙快马加鞭地从潼关赶往陕西围剿追击白狼。白狼得到消息后,就扎营在某县,然后大举攻入了甘肃省。甘肃后勤不足,突然遭遇袭击当然溃败,天水首先被拿下,伏羌、宁远、醴县也相继沦陷。匪徒呼应人数一下子达到了数万。白狼还沿途贴出布告说要消灭袁世凯,文笔工整精炼,影响还不小呢!众人正得意呢,几路大军就追来了,白狼军刚吃饱喝足、斗志懒散,因此遇战皆败,部队在慌乱中收缩到了岷、洮一带,白狼军遭遇了最大的困境。
于是白狼找了个宅子召集众人开会。土匪出身的头目们站中间,谋士们站在两旁,其余人在门外把守。白狼开始说话了:“如今我们的局势进退两难,我想听听大伙的意见。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手下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一个叫徐居仁的兽医说:“清朝的端郡王载漪,被发配到甘肃来了,我们可以去找他让他做皇帝,年号宣统,这样就可以收拢民心。”这真是个馊主意。白狼十分愤慨:“让满人来做皇帝,难道他们待汉人仁慈吗?就算如此,他坐他的朝,我赶我的车,如今他们倒台了,我们又何必要拉他们来充门面,拉着皇帝叫姐夫,攀亲结贵呢!”这个提议被一票否决了。接着旁边走出来一个独眼龙,绰号叫白瞎子,也是一员猛将。他大声说:“那还不如自称皇帝,就算做不成朱元璋,也做一个洪秀全。”这提议倒是爽快,白狼手下土匪出身的部下都赞成自行称帝,但谋士们却没有一个回应的。他们虽是白狼的谋士,但也反对帝制。白狼大笑:“白家的坟头青烟都没几股,我怎么敢做这种事,僭越了反而折福减寿。”他倒是很自知。接着,谋士吴士仁、杨芳洲说话了:“改去四川怎么样?四川被称为天险之地,易守难攻,人马又都能得到安顿休息,我们养精蓄锐,静待时机再行动,不比长途奔波直接讨伐袁世凯强吗?”这算得上是上上之策了。谋士们全体拍手赞成,但大小匪目就不做声了。杨芳洲又说:“没有成功就回河南去,并不是上策;并且之前卜卦显示说回去是凶,不是吗?”白狼这才下了决心说:“那就入蜀。”但门外看热闹的士兵都不同意:“就是到了四川,也还要回来的。”吴士仁想再发言,已经没有开口的机会,石子纷纷被丢进来,士兵们吵道:“白头领要去四川尽管去,我们要回河南去了。”白狼连声呵止没人肯听,于是恨恨地说道:“那你们尽管回去送死吧。”白狼已决心向东入蜀。白狼军分裂后,谋士们也知道白狼军成不了大事了,于是也纷纷离开了,人心已散。
后来,白狼一行在宁远、伏羌一带遇到了政府军,再战再败,这一次白瞎子等人都战死了,白狼负伤被赵倜紧追;逃向宝鸡,又遭到张敬尧截击;偷偷到子午谷,又被陆建章攻杀。于是白狼重整了剩下的人,硬着头皮突出重围,向镇安、山阳一带逃窜。湖北都督段芝贵和河南都督田文烈带领军队进行围堵,并悬赏十万银元收购白狼的人头。白狼逃到富水关时已十分疲倦,一晚睡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听到枪声四起,慌忙起床,发现已经被政府军队包围了,眼看抵挡不住,只好孤身往山上逃。这一次又死了数百人。天亮后,起了大雾,土匪们又被军队的鼓声吓得更加混乱,有不少人坠崖而死。
这支军队是什么人带的呢?原来是巡防统领田作霖。田作霖奉命带了一千多人来到富水关,驻扎在离白狼军十多里的地方。听说刘镇华也驻扎在富水镇,于是派人去送信给刘,约他同时夹击白狼军。但信使前往了三次都在半路被匪徒拦住了。就在田作霖无奈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老头。他对田作霖说:“以前僧亲王在此打败了长发贼,就是靠红灯沟、红龙沟两个地方的地势。如果我们乘夜从这两个地方偷袭匪军的话,定获全胜。”田作霖大喜,于是留下老头吃饭并请他做向导。天黑得差不多了,老头带路出发,田作霖率军紧跟着,老头眼力好得简直让人称奇,走夜路毫无障碍。顺利靠近白狼军营后,田作霖传令,分成左右两股势力突围白狼。果然,白狼军来不及迎战,四处奔逃,田军大获全胜。田作霖兵力不够不能乘胜追击,于是便让士兵敲鼓,让白狼军以为草木皆兵,更加不敢恋战。田军连长鞠长庚,在带人包抄白狼时遇上了刘镇华的人也要上山抓白狼,鞠长庚不知情,以为对方也是土匪,没等对方解释就开炮进攻。这下可惹恼了刘镇华,一挥手就准备回击了。在双方打得正欢时,白狼乘机跑掉了。等到田作霖闻讯赶来解释,让双方重归于好时,白狼早已不见了。
白狼军经此一战,伤亡惨重。逃到屈原冈白狼再清点人数时,已只有三四千人了,杨芳洲很是伤感:“刚入甘肃,三战三胜,一旦有了放弃要回去的心思,就四战四败。当年楚怀王不重用屈原,最终成为了秦国的俘虏,我们也会是这样的结果啊。”白狼就说:“众兄弟都坚持要回去,就算我不愿意又能怎么办呢?走一步算一步吧!”于是剩下的人又继续向东逃奔。赵倜和田作霖两支军队不分昼夜地追,一路上击毙了很多匪军。
最后一次重创白狼的地点是在临汝南半闸街东沟。飞弹击中了白狼的腰,白狼逃入了搭脚山,手下也只有一百多人,又被政府军队围攻,等到拼命逃回家乡大刘庄时已经不行了。狐狸要死在狐狸洞,白狼也是这么想的吧?手下把白狼的尸首埋了起来,白狼的叔叔和弟弟知道了埋尸的地点所在,怕被株连,于是偷偷向刘镇华的人主动坦白了。民国四年八月五日,张治功刨开坟,将白狼的首级砍了下来。但向袁世凯报告时,却说是派人潜入了白狼军做奸细,乘机刺死的。袁世凯喜出望外,于是下令嘉奖了张治功。
谁知赵倜给袁世凯呈上了一篇公文,说出了实情,指出并非是张治功的部下击毙的白狼,有田作霖、张敬尧作证。袁世凯于是又下令责罚张治功,并且收回了刚授予不久的少将衔和三等功功章。刘镇华也被此事牵连,因为是他帮忙上报的,他被撤销了新授的中将衔和勋五位。但究竟白狼最后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各人都只是在为自己邀功而已。
剩下的匪徒也都在慢慢进行清理。王成敬、李鸿宾被抓住正法后,只留住了王氏两女的性命;王九姑娘和一儿一女,都被送回了母家。但后来,王九姑娘的父亲王沧海杀掉了王九姑娘的子女,将她改嫁给了汝南的某富翁作继室。王沧海对小孩能下得了毒手,真是个心狠手辣之人。那富翁愿意娶强盗的女人,也是登徒浪子一流。段青山、尹老婆、孙玉章等人,也都被处置了。流寇作乱三年,终于全部铲除。可怜秦、陇、楚、豫的百姓已经被他们蹂躏得身心俱疲了,要这些尸体又有什么用呢?
袁世凯看到匪乱平定,内政问题又处理得越来越顺手,更坚定了要称帝成就万古基业的决心。但一想,各国现在只承认一个中华民国,不肯承认中华帝国,若是联合起来反对就麻烦了,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准备用巨款请几个外国人当总统府顾问员,将来唆使他们游说本国民众认可帝制。可惜巨款在哪呢?所有的国家收入行政使用都嫌不够呢,哪有闲钱用来养说客?为了筹到资金,他放松了广东的赌禁,还设了鸦片专卖局;创立的有奖储蓄,奖金一千万元,承诺三年后连本带息归还,让民众积极存钱。但至今本息微薄,而各省开始仿造各种奖券四处骗钱,危害不比赌博和鸦片的小。真是令人感慨,不好发展的事情往往都因为它有不好的动机,你想利用歪门邪道,别人也可以加以利用。
另一方面,袁世凯为了向法国银行借到一万五千万法郎,情愿加重利息,并且让出钦渝铁路的管理权(广东钦州到四川重庆)。就这样好不容易有了款项后,袁世凯聘用了日本博士有贺长雄和美国博士古德诺等人入京当顾问,待遇丰厚。正当袁世凯认为时机成熟,打算借他们作为导线复辟帝制时,欧洲方面又响起了一个霹雳闹出了一场大战争。这件事本来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只不过世界各国都有些往来,顶多受些影响。而且从理论上说,欧洲各国正全力进行战争,没有时间多加干涉我国,那我中华民国乘他放松的时候发奋图强,提高实力,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偏偏袁世凯只为帝制急红了眼,专注于压榨人民,变革政治,反而弄得国内民不聊生,内讧不休。恐怕,这也是我中华民国的气数,注定不该在袁世凯手里强盛!
再看欧洲战争,最初是奥地利、塞尔维亚两国的交涉出了问题。奥地利与匈牙利合为一国,在欧洲东南部,塞尔维亚在匈牙利南边。奥地利和塞尔维亚塞两国本来就存在摩擦:欧洲历史一千九百十四年,即中华民国三年六月二十八号,奥国太子费狄南在塞国斯拉杰夫境内被塞人泼林氏刺死。奥地利皇室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愤怒,马上就向塞尔维亚国要他赔偿,趁机列了许多条件,逼塞就范。塞尔维亚不愿吃亏示弱,不肯履行,奥地利于是向塞尔维亚下了战书,宣布两国决裂。塞尔维亚不得已,只好迎战。俄国于是出来帮塞尔维亚。而奥地利和德国是联盟国,就也请了德国出来帮忙压制俄国。德皇维廉二世正想有个机会征服欧洲各国,于是立即出兵与俄国宣战。法国与俄国也是同盟,当然助俄抗德。夹在法、德两国中间的比利时国,向各国保证他永久中立。有次,德国要向法国出兵,向比利时借道,比利时不肯,德军于是强制进入了比利时国境。英国仗义要求德国尊重下比利时中立的身份,但德国不理睬,英国也只好对德国宣战。于是英、俄、法、塞四国,与奥、德两国,大动干戈,角逐海陆,非要争出一个你死我活不可。美国和其余各国,持中立态度不愿参与。中国国力本就不足,且积弱已久,只能选择袖手旁观。袁世凯下了命令:
我国与各国,均系友邦,不幸奥、塞失和,此外欧洲各国,亦多以兵戎相见,深为惋惜。本大总统因各交战国与我国缔约通商,和好无间,此次战事,于远东商务,关系至巨,且因我国人民,在欧洲各国境内,居住经商,及置有财产者,素受各国保护,并享有各种权利,故本大总统欲维持远东平和,与我国人民所享受之安宁幸福,对于此次欧洲各国战事,决意严守中立。用特宣布中立条规,凡我国人民,务当共体此意,按照本国所有现行法令条约,以及国际公法之大纲,恪守中立义务。各省将军巡按使,尤当督率所属,竭力奉行,遵从国际之条规,保守友邦之睦谊,本大总统有厚望焉。此令。
中立条约一共二十四条,宗旨是对交战各国的领土和领海界限互不侵犯。所有在国外的军人或平民都不得讨论战事。交战国的军队军械等也不得运入中国境内,否则卸除武装,扣留船员。各国的中立条约都是差不多的内容。
欧洲大战牵扯到中国是因为青岛。中国山东省境内的青岛,一向都属于胶州管辖。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因为曹州教案杀了德国的两个传教士,于是德国就借此名义派了海军入驻,把青岛占去了。后来经过清政府的交涉,决定把青岛租借给德国,定下了九十九年的租约然后了结了此案。这次日本与德国交战,却乘机进攻德国驻守的青岛,将其占为了己有。试问,青岛是中国的领土,德国人都只有租借权,现在他无力兼顾,要收回也是我国的事情,日本人凭什么越俎代庖呢?全国上下为之一片愤怒。可惜啊,袁世凯一心想称帝,有意亲近日本获得支持,因此不管此事。众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从胶州湾带兵直入而无所忌惮。
日本恃强欺侮国力弱的中国,袁世凯又为了权力不顾百姓的生活动乱,狼狈为奸惹出了种种麻烦。外忧内患一直都是民不聊生的原因。我写到此禁不住伤心起来,后面的下章继续说,看官请少安毋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