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新建立,中外欢腾。转眼到了双十节(辛亥革命纪念日),按照民国初年的旧例,应该举行国庆典礼。民国四年袁世凯曾经停止举办,所以本届必须举行。黎总统是行伍出身,注重军事,提前几天命令参谋、陆军两部在南苑举行阅兵式,其余的事交给各部接管。除了大阅兵之外,放假休息、张灯结彩、追祭先人、论功行赏、大赦天下、开仓济贫、开办宴会等各项全部照办。自从黎元洪就任以来,像这么普天同庆的事算是第一次了。
此时大家办事热情也是空前高涨,积极参与各项政事。十一月一号,政府召集各省长官来北京,讨论各省的事宜。其中最重要的是副总统一职还没有选定,应该尽快选。渐渐地竞选副总统成为了两个议院的热门话题。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推测,符合副总统资格的人,不过就那几个人,但是要说资格老的,无非就是段祺瑞和冯国璋,具有潜力的新人有岑春煊、唐继尧,可他们虽然是重建民国的功臣,却没有段祺瑞和冯国璋的势力大,所以一般舆论认为副总统人选不是段祺瑞就是冯国璋。
十月二十四号,两院联合开会,商讨副总统人选,决定在十月三十号进行公投。投票当天,两院共收到七百二十四票,投票结果,冯国璋共得五百二十票,占据大多数,当选副总统。黎总统致电冯国璋,并令他仍继续兼任江苏督军。冯国璋盼这个盼了好久,毫不犹豫地走马上任了。
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是都是北洋军阀的领袖。当年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创建北洋武备学堂,储备人才,备选做将帅。冯国璋和段祺瑞就是北洋武备的学生,并且段祺瑞还曾经游学过德国,很有学识。当年袁世凯带兵打战,大多数用北洋武备的学生做军官,段和冯就在其中。他们本来是同学,两人的关系当然非同一般。两人有不俗的才能,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被袁世凯提拔为统领,成为袁世凯的左手右臂。
冯国璋出生在河北,是直隶派,段祺瑞出生在合肥,是皖派。只因为他们都是北洋武备学堂的同学,所以才叫他们北洋派。北方人把段叫作“虎”,叫冯为“狗”,之所以这么叫不是为了别的,是因为冯国璋在学识上不如段祺瑞。民国成立后,两人联手,段管理内政,冯国璋管理外事,感情还算不错。
后来袁世凯逝世,黎元洪继任,认为第一功臣应该是段祺瑞。段祺瑞也不谦虚,狂妄自大,并且因为自己身居总理,所以对什么副总统也不在乎。而冯国璋却联络长江各省,培养自己的势力,和国民党的关系越来越好,所以才当选第二任副总统,这让段祺瑞有了威胁感。从此,他们之间便开始了明争暗斗。
正当全国都沉浸在国庆节的喜悦当中时,噩耗接踵而至。先是十月三十一号,陆军上将黄兴在上海病逝。先前黎元洪上任副总统时,最先邀请孙洪伊和黄兴担任助理。黄兴在五月上旬从美国赶回上海,曾经在虹口东洋旅馆秘密召集同志,誓死不再认袁世凯为总统,请愿恢复民国《约法》,希望黎副总统继任,重新组织内阁。
没过多久,袁世凯病逝,黎元洪致电邀请,黄兴不愿意急着过去,想在上海等待时机成熟。到了国庆纪念日,他本打算和好友在味莼园集会,共同庆祝,却没想到早上散步的时候,忽然觉得头晕目眩,口中和鼻子里喷出鲜血,意外晕倒了,经过德国医生抢救才慢慢醒过来。下午,中央来电,授他一等勋位,他知道后惭愧地说:“我为了革命奔波了二十年,为国服务,也没什么大的功劳,黎总统授予我一等功勋,我真的是有愧啊。”过了几天,病情恶化,他肝脏膨胀,晚上睡不着觉。
到了三十号,孙中山、唐绍仪来过探望,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对他们说:“我和两位是老朋友了,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我放心不下民国的前途,现在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暗流涌动,离真正的太平日子还远着呢。两位都比我有本事,希望你们尽心尽力维持国家太平,弥补我的遗憾,我也就瞑目了。”孙、唐两人眼眶湿润,连声答应,劝慰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到了下午,他咳血不止,吃药打针都不管用,请来好几位名医都束手无策。他的长子黄一欧痛哭流涕,突然听到黄兴说:“人总有一死,你也不要太伤心,好男儿应该把泪眼奉献给国家,才算是我的儿子。”说完便与世长辞,享年四十三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