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为共和国家之通例,约法许集会结社之自由。安福俱乐部,具有政党性质,自为法律所不禁。近年以来,迭据各省地方团体,函电纷陈,历举该部营私误国,请予解散。政府以为党见各有不同,自可毋庸深究。乃此次徐树铮、曾毓隽等,称兵构乱,所有参预密谋,筹济饷项,皆为该部主要党员。观其轻弄国兵,喋血畿甸,肆行无忌,但徇一党之私,虽荼毒生灵,贻祸国家,亦若有所不恤。是该部实为构乱机关,已属逾越法律范围,断不能容其仍行存在。着京师卫戍总司令,步军统领,京师警察厅,即将该部机关,实行解散。除已有令拿办诸人外,其余该部党员,苟非确有附乱证据者,概予免究。其各省区,如设有该部支部者,并着各该省区地方长官,转饬一律解散。此令。
现在就差将王揖唐撤换掉了。徐总统也不急着下命令,他让国务院发电报给江苏,把议和代表王揖唐撤销,由江苏督军李纯担任南北议和全权总代表,和广东军政府洽谈议和。李纯本来就和王揖唐有过节,所以他就写了一封弹劾王揖唐的电报发到中央。徐总统回复道:
据江苏督军李纯电呈:“王揖唐遣派党徒,携带金钱,勾煽江苏军警及缉私各营。并收买会匪,携带危险物,散布扬州、镇江省城一带,以图扰乱,均有确凿证据,请拿交法庭惩办”等语。王揖唐经派充总代表职务,至为重要,乃竟勾煽军警,多方图乱,实属大干法纪,除已由国务院撤销总代表外,着即褫夺军官,暨所得勋位勋章,由京外各军民长官,饬属一体严缉务获,依法惩办。此令。
王揖唐住在上海,不像在北京的徐树铮他们一时间不能远逃,只能在日本大使馆里避难,所以虽然下发了要缉拿王揖唐的命令,王揖唐依然哪里都可以去,就算仍然居住在上海租界里,中国政府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王揖唐也不怕什么通缉。
到这时,除了新旧国会的更替没有出具正式的解散命令,徐总统已经将曹锟、吴佩孚的要求基本照办完了,他还因为曹锟、吴佩孚弹劾段派中的另外一些人,又接连下了两道命令:
前以安福俱乐部为扰乱机关,业有令实行解散,所有籍隶该俱乐部之方枢、光云锦、康士铎、郑蒐瞻、臧荫松、张宣,或多方勾煽,赞助奸谋,或淆乱是非,潜图不逞,均属附乱有据,着分别褫夺官职勋章,一律严缉,务获惩办。其余该部党员,均查照前令,免予深究,务各濯磨砥砺,咸与维新。此令。
边防军第一师师长曲同丰,第三师师长陈文运,陆军第九师师长魏宗瀚,第十五师师长刘询,谦威将军张树元,于此次徐树铮称兵近畿,甘心助乱,以致士卒伤亡,生灵涂炭,均属罪有应得。曲同丰、陈文运、魏宗瀚、刘询、张树元,着即褫夺军官军职暨所得勋位勋章,交陆军部依法惩办,以伸军纪。此令。
不过这些命令也就是一纸空文,这些官员听到风声以后,纷纷逃到上海、天津等地的外国租界里,中国政府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曹锟、吴佩孚最恨的是躲在日本大使馆里的徐树铮,他们多次请求徐总统和日本大使馆进行交涉,徐总统只好命令外交部通知外交团要他们交出徐树铮等人。各个国家的大使曾经开会讨论过,但是意见都不一样,所以最终由各个大使单独回复,他们都说“本国的大使馆里没有收留这些人”。于是外交部干脆直接发文件到日本大使馆,质问日本大使有没有收留这些人,没想到日本大使竟然如实回复说:
徐树铮、曾毓隽、段芝贵、丁士源、朱深、王郅隆、梁鸿志、姚震、姚国桢等九人,咸来本使馆恳求保护。本公使鉴于国际上之通义,及中国几多往例,以为事情不得已而予以承认,决定对于此等诸氏,加以保护。刻将此等诸氏,悉收容公使护卫队营内,并严重戒告,在收容所内,万不得再干预一切政治,且断绝与外部之交通。兹本使特通告于贵代理总长之前。此时外交总长陆征祥称病请假,由颜惠庆署理。本使此次之措置,超越政治上之趣旨,即此等诸氏所受之保护,决非基于附属政派之如何,而予以特别待遇,恰以该氏等不属于政派之故,是以本使馆不得拒绝收容。本使并信贵部对于此等衷意,必有所谅解也。八月九日。
外交部接到日本大使的回电以后,又回文书给日本大使和他辩论:
敝国政府,不能承认贵使本月九日通告之件,至为抱歉。刻敝国政府,正从事调查各罪犯之罪状,一俟竣事,即将其犯罪证据,通知贵使,请求引渡,并希望贵使勿令诸犯逃逸,或迁移他处藏匿为荷。
日本大使收到回信以后,隔了几天又回复了拒绝的书信:
贵总长答复敝使,本月九日,关于收容徐树铮等于帝国使署兵营之通告回文,业已领悉。据称:“贵国政府,不能承认敝使上次通告之件,且将以根据法律之罪状,通知敝使”云云。惟贵国大总统颁发捕拿该犯等之命令,系以政治为根据,故敝使署即视为政治犯,而容纳保护之。敝使并声明无论彼等将受何等刑事罪名之控诉,敝使不能承认贵总长所请,将彼等引渡也。
经过日本大使两次的拒绝,徐总统没办法了,就连对徐树铮恨得牙痒痒的曹锟和吴佩孚,也没法亲自到东交民巷中将徐树铮抓获,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将这事搁置在一边。直、系两派合力扳倒了段派以后,双方关系非常融洽,经过双方军官互相撮合,曹锟、张作霖联了姻,于是曹锟的女儿和张作霖的儿子结了婚。
因为当时的时局还没定下来,所以吴佩孚想要召集公民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当下的时局问题。他草拟了八条大纲:
(一)定名。为国民大会。
(二)性质。由国民自行招集,不得用官署监督,以免官僚政客操纵把持。
(三)宗旨。取国民自决主义,凡统一善后,及制定宪法,与修正选举方法及一切重大问题,均由国民解决,地方不得借口破坏。
(四)会员。由全国各县农工商会各会各举一人,为初选所举之人,不必以各本会为限。如无工商会,宁缺勿滥。再出全省合选五分之一,为复选。俟各省复选完竣,齐集天津或上海,成立开会。
(五)监督。由省县农工商学各会长,互相监督,官府不得干涉。
(六)事务所。先由各省农工商学总会公同组织,为该省总事务所,再由总事务所电知各县农工商学各会,克日成立各县事务所。办事细则,由该所自订。
(七)经费。由各省县自由经费项下开支。
(八)期限。以三个月内成立,开会限六个月,将第三条所列诸项,议决公布,即行闭会。并主张将南北新旧国会,一律取消,南北议和代表,一律裁撤。所有历年一切纠纷,均由国民公决。
吴佩孚提出的这些言论,大家都非常赞同,中国革命之后君主制已经改成了民主制,国家主权应当归还给全体人民。袁世凯组织筹安会想要做皇帝,徐树铮等人组建安福部想要包揽政权、财权和军权,最后的结局是袁世凯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失败了,徐树铮也落了个兵败寄宿在日本大使馆的下场,所以说违背民心的做法最后都会失败。吴佩孚看上去提出了这些民主的主张,但是吴佩孚经常心口不一,而且曹锟和张作霖同样也是主张武力的,所以说和平和民主仍然是一个梦想。
再加上西南地区的党派纷争,各个都想要扩充自己的地盘,军阀之间你争我夺,在地产丰富的四川,军阀头目们争夺得更加厉害。刘存厚把周道刚赶走,刘存厚又被熊克武排挤,直、皖战争以后,熊克武又被吕超挤下台,四川军队就任命吕超为总司令。熊克武不甘心,又向刘存厚讨要了兵力重新攻入四川,四川人民吃尽了战争的苦。其他派系如桂系、粤系等在分裂以后也是战争不停,各省的督军和师长看起来表面上没什么争端,暗地里却每个人都怀着私心。民主之路非常漫长,民主的希望也非常渺茫,还不知道要再过多少年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呢。
段派被解散以后,靳云鹏经曹锟、张作霖推荐,徐总统特别委任以后,重新担任国务总理,内阁成员也有了变换,外交部长陆征祥、内务部长兼交通部长田文烈等人都被免了职务,重新任命颜惠庆担任外交部长职务,张志潭担任内务部长职务,周自齐担任财政部长职务,董康担任司法部长职务,范源濂担任教育部长职务,王乃斌担任农商部长,叶恭绰担任交通部长,靳云鹏兼任司法部长。
靳云鹏再次上台以后,想要大力发展和平,所以请求徐总统赦免安福部的余党,由此徐总统才签发了上面的命令。靳云鹏为了南北统一的计划,经徐总统批准以后,将曹锟、张作霖请到北京一起商量时局问题。
商谈过后,徐总统下了命令,撤除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四个省的经略使职位,任命曹锟为直鲁豫的巡阅使,职权和张作霖相同,吴佩孚担任巡阅副使的职位。张作霖和吴佩孚之间虽然有猜忌,但彼此还不是非常反感,所以张作霖对中央提拔吴佩孚的做法没发表什么异议,但是对吴佩孚国民大会的主张进行了批判,说政府自然会有解决的方法,不需要国民大会,所以靳云鹏就把张作霖的看法告诉了吴佩孚,打消了吴佩孚宏图大略的想法。这件事情的矛盾,后来经过激化后演变成了武力统一政策。
不过对于靳云鹏南北统一的主张,张作霖还是赞同的,曹锟是根墙头草,只会一味地附和。曹锟和张作霖两位巡阅大使在北京分别发电报给各省的督军,集合他们一起开会讨论。各省的督军就派了代表到天津,靳云鹏、曹锟和张作霖也来到天津和各省的督军代表商议会谈,各个代表当然也都同意,谁敢有其他意见啊?商谈完以后,曹锟和张作霖就喜气洋洋地各自回去了,靳云鹏也回了北京,各个代表也各自回到了省内。
靳总理回到北京以后,就想将南北统一计划积极落实,但是这时的南方军阀由于党派纷争,情况比上次议和时候还要糟糕。滇、黔、粤、桂各系互相敌对,旧国会的部分议员离开广东到云南召开国会,会议中撤除了岑春煊的政务总裁职务,重新任命贵州督军刘显世担任政务总裁职务。一个国家有三个国会,该怎么治理呢?刘显世没有入职,他依然站在唐继尧一边不愿意加入桂系。经过靳总理和南北议和总代表李纯的劝告,唐继尧和刘显世于是给各省发电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西南护法,于今三载,止兵言和,业已二周。因法律外交两问题,迄无正当解决之法,以致和会久经停顿,时局愈益纠纷。夫维持法纪,拥护国权,此吾辈夙抱之主张,亦国民应尽之天职。顾大义所在,虽昭若日星,而时势变迁,则真意愈晦,是非莫辨,观听益淆。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恐国家前途,益败坏而不可挽救。吾辈为贯彻主张计,谨掬真诚,郑重宣言,以冀我全国父老兄弟之共鉴,特立条件如下:
(甲)关于收束时局之主张。
(一)南北和平办法,应由正式和会解决。
(二)和议条件,以法律外交两问题,为国本所关,须有正当之解决。
(乙)关于刷新政治根本救国之主张。
(一)宜将督军以及其他特设兼辖地方之各种军职,一律废除,单设师旅长等统兵人员,直隶于陆军部,专任行兵及国防事务。
(二)全国军队,应视国防财政情形,编为若干师旅,其余宂兵,一律裁汰。裁兵事宜,特设军事委员会,计划执行。
(三)实行民治主义,虽在宪法未定以前,宜先筹办各级地方自治,尊重人民团体,以确立平民政治之基础,而实现国民平等自由之真精神。上列各条,继尧、显世,谨决心矢志,奉以周旋,邦人诸友,其有与我同志者乎?吾辈当祷祀以期。至地方畛域,党派异同,非所敢择也。
这份电报很有条理,也没有什么私心,所以北方各省的军阀也纷纷回电报答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