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烈钧已经抛弃了军事,绕过长沙,到上海养病,陈嘉佑在湖南已经被宋鹤庚部改编,许崇智、黄大伟、李福林等部在福建联络王永泉、徐树铮、臧致平等人,准备要去攻击李厚基,李明扬、朱培德、赖世璜等部从湖南退到广西,梁鸿楷部收编了陈炯明。
至于广西那面的情形,也很复杂,刘镇寰的职位是广西各军总司令,广西自治军韩彩凤占据了柳州,梁华堂占据了桂林,陆福祥在桂边,都和刘镇寰不在一起,陆荣廷又在龙州,在广西任职边防督,沈鸿英也在赣南发出电报,要回到广西,这个时候西南的情形很乱,广西广东这个时候的情形,也是相当严峻。
滇军朱培德,赣军李明扬、赖世璜等人,从江西退到湖南,湖南的边防,一时间变得非常紧张,赵恒惕派人来劝说,朱培德等人知道一直留在湖南也不好,所以就在九月中,又退到广西,占领全县,向桂林进军,在桂林的梁华堂,得到这个消息,一面部署防线,一面联络柳州的韩彩凤,准备一起来抵抗,韩彩凤自从把卢焘赶走,占领柳州之后,势力得到很大提高,得到梁华堂的联络,更觉得气势高涨十倍,认为朱培德、赖世璜等人率领的军队是经常打败仗的,所以就没把他们放在心上。梁华堂等待韩彩凤的救兵迟迟不到,只好独自奋力抵抗。只打了一仗,就吃了败仗,把一座桂林城,轻易地送给朱培德、赖世璜等人了。
正好这时候沈鸿英也回到广西,经过湖南边境,到了桂林附近。讲起沈鸿英的军队,原来和北军合作,抵抗过北伐军,这个时候岑春煊埋伏在沪滨,愿意和孙中山先生联络,所以冤家变为亲家,不但彼此合作起来,而且还加入了一个张开儒,彼此又暂时决定:先由沈鸿英向西南柳州进军发展,扫除韩彩凤。当韩彩凤看见滇、赣军队占领了桂林,又来了一个沈鸿英,更觉得有点害怕,还没等到打仗,就先严密部署防守。
沈鸿英的前队到了雒容,双方便开始打仗,因为后面的支援部队还没有赶到,军队人数很少,抵抗不住,所以就传令后退。韩彩凤以为沈军这么不经打,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就一直不停地进攻,没想到当沈鸿英大部队赶到,奋力反击抵抗,韩彩凤的军队不过是些到处凑合的民兵,根本抵御不了,当时吃了败仗便统统逃走,退回柳州。沈鸿英派师长何才杰乘胜追击,又夺回了柳州。
韩彩凤失去了根据地,没有地方可去了,需要陆福祥来帮忙。陆福祥知道韩彩凤失败后,觉着自己不能像他一样倒霉,所以立刻派兵和韩彩凤军队合作,再次去争夺柳州。沈鸿英急忙带队来救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又退到雒容。韩彩凤马上进攻雒容,何才杰抵住攻击,沈鸿英早已经悄悄带了一个团的人,绕到韩彩凤军队后面,两面夹攻,韩军又一次吃了败仗。沈鸿英乘势追击攻打,又占领了柳州。韩彩凤退到凤凰岭,一面向割据南宁的陆云高求救。陆云高见梁华堂、韩彩凤等人总是吃败仗,害怕自己也会跟着倒霉,急忙派兵去救援,以为人多,就可以把沈军赶出柳州,重新占领。没想到沈鸿英军队后退,是一种战术,出城时,城里早已经埋伏了许多便衣军,韩彩凤的军队黑夜进城,他哪里会知道,天刚刚亮,沈鸿英的军队就已经反攻过来了。
韩彩凤的军队正准备出城抵御,忽然几个地方统统都起火了,沈鸿英的便衣军全部出来露面,和韩彩凤的自治军攻打起来。韩彩凤听说沈鸿英的军队已经入城,吓得不得了,便乘机逃走了。没想到刚到南门,就被沈军的便衣军捉住,韩军没有领导人,还没开始攻打他们就已经全部投降了。沈鸿英入城之后笑着说:“韩彩凤已经全军覆没,只不过是一个平常人而已,何必打他。”于是就要手下把韩彩凤给放了,韩彩凤感谢着走了。沈鸿英一方面贴告示安抚百姓,一方面因之前陆福祥和林廷俊帮助过韩彩凤,所以要陆荣廷惩罚他们俩,必须在十天内退出南宁,可是陆荣廷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时候朱培德正在活动驻扎梧州的粤军刘震寰,准备要对广州宣告独立,讨伐陈炯明,并宣言拥护孙中山先生。在梧州粤军中,有一部分不愿意讨伐陈炯明的军队,连夜逃出梧州,退守到封川口,希望可以反攻。陈炯明得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派参谋长叶举为总指挥,带领亲信军队三十营,由肇庆向梧州反攻。滇、桂、粤联军竭力抵抗,但还是抵抗不住。朱培德眼看这仗是打不赢了,于是就改变作战方略,一方面以攻为守,一方面请沈鸿英带领部队,去攻打陈军的侧面,一方面想办法要陈炯明部在后方的军队和海军归顺他们。
那时候叶举正在向梧州猛烈攻击,忽然接到报告说沈鸿英部攻击四会,马上派兵去救,忽然又接到报告说后方梁鸿楷部已归顺联军,吃惊地说:“梁鸿楷断了我们的后路,如果还不退,恐怕就来不及了。”于是,一方面紧急通知前军,一方面急忙退到三水防守。在前方作战的各个军队,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刚准备要退,后路却早被沈鸿英、梁鸿楷等人的军队截断了,于是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只剩下少数部队,逃往罗定等地方了。叶举退到三水以后,急忙调集北江援军,又回到河口,阻止滇、桂联军的东下。但是军队没有斗志,总是吃败仗,一时之间大家心里都很害怕,各团体纷纷派代表来见陈炯明,要陈下台。到了民国十二年一月十五那天,情况变得更加紧张了,陈炯明的部下都主张退守来保住东江。
陈炯明还在犹豫的时候,忽然接到情报说海军总司令温树德已经和滇、桂两军达成一致行动,而对于魏邦平的态度也不太明白,知道事情已经没办法了,只好长叹一口气说:“既然已经这样了,只好退守保住东江,一切事情,都让你们去做好了,我就听人民的意见吧!”亏陈炯明脸皮这么厚。当天就说要下台,领兵退出广州,去惠州根据地,一部分退到北方韶关一带,方便和吴佩孚派往援助闽、师次江西的孙传芳部队联络。综合统计,六月十五孙中山先生准备要辞职,到了民国十二年一月十五,陈炯明自己辞职了,整整不过七个月,距离八月十五回到广州,不过五个月而已。既然陈炯明能够预知到自己任期这么短,那么也不会担心自己背上叛徒的名声了。
陈部洪兆麟的军队,原来属于湘军,并不是陈炯明家族的人,这个时候看见陈炯明吃了败仗,于是就在汕头宣告独立,欢迎孙中山、许崇智回到广东。当初陈炯明任职时,洪兆麟是最卖力的,这个时候陈炯明叛变,他也是最起劲的,这种人心里面,恐怕不知道什么叫信义。孙中山这个时候还在上海,许崇智则在福州,他从韶关失败后,就和黄大伟、李福林等人退到福建,因为福建督军李厚基祸国害民,他们准备一起联合讨伐李厚基,正好这时候徐树铮到福建,暗地里要李厚基部的旅长王永泉和许崇智联络,反对李厚基,并通告设立建国军制置府,要李厚基在二十四个小时内退出福州。
李厚基见到这个电报,非常生气,马上率领亲信部队,到水口来和王永泉决战。双方攻打了几天,始终还没有分出胜负。许崇智知道福州空虚,便派黄大伟和李福林,去攻打福州,福州没有守备,很难抵御,所以黄、李两个人很轻易地就攻下了福州。李厚基听说福州已经沦陷,没有心思再继续打仗,王永泉马上进攻,李军抵抗不住,立刻就逃了。李厚基急忙逃到日本管辖的台湾银行,第二天又逃到中国军船上。海军中的人对李厚基本来就不喜欢,于是就把他监视起来。他还有留下的亲信军队,想再夺回福州,然后声讨王永泉,但是也打不过黄、李军队,只打了一次,就吃了败仗,也被海军陆战队,截留遣散。
许崇智与徐树铮、王永泉进了福州,便商量建设计划,徐树铮一点都不客气,决定依照自己所写的《建国真诠》,设官封职,以制置府的名义,任命王永泉为福建总抚,管理军民两政。这些消息,传到陈炯明和北京政府当局的耳朵里,他们都很担心。这个时候陈炯明占据了广州,气势很嚣张,立刻就派洪兆麟为援助福建的总司令,尹骥为总指挥,率领部下讨伐许崇智。洪兆麟虽然接受了这个命令,但到了汕头,便不想继续前进,所以这路军队和许崇智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接触。
北京政府所害怕的,却不在许崇智,而在徐树铮,所以也派江西的常德盛师长为援助福建的总司令,进入福建讨伐徐树铮。常德盛进兵以后,又派李厚基为福建讨伐的总司令,萨镇冰为副司令,高全忠为福建军队的总指挥。萨镇冰原来是在海军中任职,得到北京政府的器重,于是努力为李厚基着想,所以李厚基脱离了海军的监视,到南京寻求帮助。
许崇智等人在福州得到这个消息,于是开会讨论。李福林说:“孙中山总统昨天任命我为东路讨贼军一二三路司令,并且说前福建第二师长臧致平,已经回到厦门,可能有所活动,南路可以不用担心了。常德盛不一定会恋战,我们只要派队堵截就行了,也不需要很担忧。至于高全忠并没有什么大的实力,也不需要担心。我们现在要留意的,只有海军一方面了。”许崇智等人都说是的,于是就决定防守西北路,一方面向海军疏通,要他们不要帮助北京政府,至少要保持中立。一方面又打电话,商量东路讨贼军司令的职位。
许崇智部许济接到许崇智的命令,在杉关防守,常德盛的军队到了杉关,许济没有攻打就已经退败了。常德盛的军队占领了杉关,又向光泽进军。许济稍稍抵抗了一段时间,就退守到邵武,常德盛觉得非常奇怪,反而不敢轻易前进,于是就在光泽逗留,改攻打为防守了。许济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发电报给许崇智,许崇智大笑,和黄大伟又部署了一条严密的计划,只过了两天,黄大伟便领着原来的军队,支援到西北路去了。
一天,徐树铮忽然来拜访,二人聊了一会儿军情,说起制置府的事情。许崇智说:“制置府的存亡,现在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有总抚,福建人却非常反对。还是想办法改变的好。”徐树铮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改变决定,任命王永泉为总司令,林森为省长,军民分治怎么样?”许崇智说:“这也是救急的方法,不如就这样决定。”第二天,徐树铮果然下令,裁撤总抚,改任王永泉为福建总司令,林森为省长。王永泉开始时还不知道是怎样一回事,后来听说是许崇智的意思,很不高兴,王永泉反对许崇智,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对徐树铮的态度,也不如从前了,徐树铮看见情况成了这样,就在十一月二日,离开福州了。许崇智和王永泉,却仍然和以前一样一起共事。
这个时候李厚基在南京得到了齐燮元的帮助,拿着很多钱,到厦门和高全忠商量,准备反攻福州,谁料臧致平的旧部已经接洽妥当,他们在夜里一齐发动,围攻高全忠,高全忠吃了败仗,和李厚基一起逃到鼓浪屿。常德盛部下这个时候已经占领了邵武,听到这个消息,一方面又探听到黄大伟已领兵到泰宁,将绕到后面准备攻击,那么就是不攻打也要吃败仗了,没想到竟然连杉关也完全放弃了。许济立即跟踪前进,收复了杉关。吴佩孚听说援助福建的各个军队总是吃败仗,很生气,又命令长江上游总司令孙传芳为援助福建的总司令,撤军到福建,一方面又命令驻扎江西的周荫人为总指挥。
周荫人收到命令,就带领一混成旅军队,进到邵武。孙传芳也运兵由武穴进入江西,转到福建,准备战斗。没想到孙传芳军队到了福建的时候,许崇智已经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总司令,准备在广西会和。王永泉本来就和许崇智不和,于是紧急联络萨镇冰、刘冠雄等人,打电话给中央,说要拥护中央。孙传芳得到了这个报告,也发电报给中央和曹、吴请示。吴佩孚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就请中央下令说:
迭据萨镇冰、刘冠雄电呈及臧致平、王永泉一再来电,详述前此不得已之情形,及拥护中央之赤忱,所有前此讨逆军总副司令名义,应即撤销,其援闽军队,着即停止进行。所有闽境主客各军善后事宜,即责成萨镇冰、刘冠雄、孙传芳妥为协商办理。总期彼此相安,毋再发生枝节,以重民生。此令。
除了这道命令以外,还有三道命令于同一天颁布。一道是命令李厚基来京,另外等候任用,一道是裁撤福建督军缺,一道是取消王永泉的通缉。等到孙传芳的军队到了福州,北京政府又下了一大批命令,一是特派沈鸿英督理广东军务善后事宜,一是特派杨希闵帮助办理广东军善后事宜,一是任命林虎为潮梅护军使,兼任粤军总指挥,一是任命陈炯明为广东陆军第一师师长,一是任命钟景棠为广东陆军第二师师长,一是任命黄业兴为广东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一是任命王定华为广东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一是任命温树德为驻粤海军舰队司令,一是特派孙传芳督理福建军务善后事宜,一是特派王永泉帮助办理福建军务善后事宜,任命臧致平为漳厦护军使。孙传芳等人得到这个命令,立刻通电就职,福建的事情总算告了一个段落,暂且按下不提。
再说许崇智部未回到广东之前,广州各军共同设立了一个海陆军警联合维持治安办事处,推选魏邦平为主任。不料在海珠会议席上,朱培德因为魏邦平之前曾经附和过陈炯明,言语之间彼此冲突起来,滇、桂军恐怕他反动,索性将他扣留,同时将他所部陆军第三师缴械遣散,以前附和过陈炯明的粤军和刘震寰的部队都离开广州去了。沈鸿英把自己的部队也开到广州城外,通电欢迎孙中山先生回粤,主持善后事宜,一面又电促许崇智急速回粤。许崇智率队到了大埔,不知什么原因,又和洪兆麟的军队发生了冲突。洪兆麟不愿和许氏发生战祸,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传令部下退让。许崇智因此得以通过饶平,到达了潮州。这时尹骥的部队正驻扎在汕头,他正想派队堵截,忽然又听说商会已接到许崇智的电报,勒令供饷二十万,不由得大怒,立刻派兵向许崇智进攻。因此许崇智军一时无法直接回到广州。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