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成交-被拒不可怕,成交从拒绝开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交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拜访客户,一次又一次洽谈才能实现。所以作为一名销售人员,要意识到,遭到客户的拒绝并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一部分。遭遇拒绝时,要积极想办法找出被拒绝的原因,寻找说服客户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成交的概率。

    前台“挡驾”,怎么搞定对方

    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经常会遭到客户的拒绝,客户拒绝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我很忙”。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销售人员该怎么应对呢?

    一名销售员不知道客户的直接联系方式,只得打电话给客户公司的前台:“您好,我想找一下贵公司业务部的主管,能帮我联系一下吗?”前台小姐却冷漠地说:“我现在很忙,你待会再打过来吧!”然后挂断了电话。

    遇到这种情况,许多销售人员都会顺从地把电话挂了,过一会打过去后又被前台以“我很忙,你改天再打过来吧”为借口拒绝。如果销售人员乖乖地把电话挂断,就等于把主动权拱手让给对方了。即便是要挂断电话,也要尽量多问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为下次打电话做好准备。

    还有一些销售人员,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后没有挂断电话,而是直接要求说:“占用不了您太长时间,只需要您帮我把电话转接到业务部就行。”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这是在挑战前台的权威,忽视了前台的感受,让前台觉得自己不受尊重,自然不会帮你转接。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没错,转接电话的确是前台的分内工作,销售人员也明知道前台在找借口,但是不能因此而失去礼貌和耐心,越是在这个时候,销售人员越要表现得不卑不亢。

    前台有可能真的很忙,所以顾不上帮销售人员转接;有可能是在履行公司的规定,按照制度不能转接;也有可能因为情绪不太好,于是就拿销售人员出气。无论是什么情况,销售人员都要想方设法,用灵活应变突破前台的阻拦。例如,销售人员可以利用前台的虚荣心理,恭维前台一番,故意抬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最后告诉他们请务必帮个忙。

    还可以表示同情,对他们说:“我知道您很为难,每天上班都要接很多陌生人的电话,哪个电话该接,哪个电话不该接,真的很难确定。我很理解您,因为我也有过相同的经历。不过我这个电话是该接的,因为这会给贵公司带来很多实惠,等于给贵公司送钱呢,如果把钱挡在门外就太不明智了。还请您辛苦一下,帮个忙,贵公司的领导一定会感激您的。”

    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经常要去一些公司拜访陌生人。一天,他来到一家公司,正准备要进去,却被前台小姐拦住了。

    前台小姐礼貌地问:“您好,请问您找哪位?”

    王先生回答说:“您好,我找一下采购部的马经理。”

    前台小姐接着问:“请问您有预约吗?”

    王先生回答说:“没有预约。”

    前台小姐抱歉地说:“对不起,先生,见马经理需要预约的,不然我没有请您进去的权利。”

    王先生说:“他的电话打不通啊,你现在帮我预约一下不行吗?”

    前台小姐回答说:“不好意思,先生,这个不可以的。”

    许多销售人员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被前台阻拦时,也往往直接用“没有预约”来应对,或者低三下四地请求对方帮忙临时预约。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太妥当。

    第一种方式,销售人员直接回答说“没有预约”,就等于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接下来就剩下被“请”出去了。大多数销售人员都败在这个地方,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固定思维,心里觉得自己是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拜访客户的,所以肯定会被前台拦下。心中这样想,自然就没有底气,被前台拦下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虽然这个回答很坦诚,但是对自己的销售工作没什么好处,是很不明智的回答。

    第二种方式,销售人员请求前台:“你现在帮我预约一下不行吗?”往往会得到前台否定的回答,或者只得到前台的一句敷衍性回答,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最后只得无功而返。

    其实,提前预约是很多公司都有的规定,没有提前预约一般很难实现拜访。对于前台来说,“挡驾”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销售人员可以用模糊的回答蒙混过关,或者说一些深奥的技术专用名词,暗示前台这次拜访很重要。

    假如碰到较真的前台,可以告诉对方:“我和你们采购部经理昨天刚见过,能不知道他很忙吗?假如没有预约,我怎么会冒昧打扰呢?”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说时要底气十足,不能被前台看出破绽。

    客户下逐客令,应对有绝招

    耶鲁马·雷达曼曾说过:“销售就是从被拒绝开始的!”生活中,许多人都对贸然登门拜访的销售人员很反感,所以经常下逐客令。此时,许多刚入职的销售人员会选择放弃,放弃的次数多了,对上门推销也就失去了信心。选择放弃的销售人员甚至经常会向自己的同事或家人抱怨,说客户的架子太大,或是说客户不近人情。

    其实,面对没有预约就登门拜访的陌生销售人员,客户下逐客令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防范心理。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拜访陌生客户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障碍。一些销售人员刚进客户家门,仅仅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还没开始介绍产品,就已经被客户扫地出门。

    客户下逐客令后,许多销售人员都觉得已经无望了,被客户的表现所困扰,似乎觉得推销工作已经无法进行下去。然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必须逾越这一障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想方设法让自己从这种消极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小李是一家礼品公司的推销员,每天都要拜访陌生的客户。一次,他来到一位陌生客户家门前,敲响了客户的房门。为他开门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士。

    小李连忙介绍说:“您好,阿姨,打扰您一下。我是一家礼品公司的销售员,想要向您推荐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这款产品……”小李的话还没说话,就被客户打断了。

    女主人没好气地说:“你不用多说了,我是不可能买陌生人的东西的。你还是去别人家推销吧,别再我这儿浪费时间了。”

    小李忙说:“阿姨,您放心,我不是骗子,只是一名上门推销的普通员工而已。您不信任陌生人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许多陌生人都是骗子,可是我不同呀,我是正规公司的员工,这是我的工作证和身份证。”

    女主人看了看小李的工作证和身份证,戒心稍微小了些,但是依然不敢相信他。

    小李接着说:“您不用担心,虽然我是来向您推销产品的,但是您有不购买的权利呀。我的要求不多,只希望您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让我介绍完我们公司的产品,也许正好是您所需要的。如果到时您依然拒绝,我不会赖在这儿不走的。”

    女主人终于消除了戒心,对小李说:“那你说说吧!”

    案例中推销员小李的话还没说话,客户就已经下了逐客令,理由是“我是不可能买陌生人的东西的”。遇到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我,然后可以诚恳地对客户说,自己不是骗子,只是努力工作的普通员工,顺便向客户展示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消除客户的疑虑。销售的成功在于消除客户的戒心,缩短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销售环境。

    客户下逐客令时,如果销售人员选择放弃,最后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也许本可以成交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所以,销售人员要增强自信,激励自己。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来满足客户需要的,我的产品可以给客户带来利益,所以要让客户知道,听听我的介绍,否则客户就会失去这种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人员在登门拜访时,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同时说话要庄重,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客户交流,而不表现得轻浮、随便,也不是花言巧语、信口开河地和客户交流。除此之外,销售人员还要注意说话的语速,不可说得太快,交流时不要左顾右盼,也不要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要直视客户的眼睛,表现出对客户的尊重。

    总之,客户下逐客令并不可怕,只要销售人员不失去信心,懂得赞美客户,用真诚拉近与客户的关系,就能消除客户的戒心。客户之所以下逐客令,只是因为他们对销售人员不够信赖,此时,销售人员不要觉得委屈,而要降低自己的姿态,用真诚说服客户。

    客户说“考虑一下”时,要抓住他的心动时机

    销售人员都遇到过这样的客户,快要成交时,客户突然以“我考虑一下”或“我再想想”为借口来拒绝销售人员。听到这些话时,许多销售员都会觉得这是因为客户没有购买的欲望,其实并非如此。客户说“我考虑一下”或“我再想想”,并不代表着客户没有购买的欲望,而是出现了一些阻碍成交的因素。这个时候离成交已经近在咫尺。

    有一家很有名的杂志社,社长希望在广告版面上刊登一些广告,提高杂志的赢利。于是,他多次和一位客户预约,希望对方把他们公司的产品刊登在杂志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客户终于同意和他见面了。

    见到客户后,双方互致问候,很快就进入了主题。

    社长开门见山地说:“很多企业都喜欢通过展会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觉得展会是最直观的方式,可以和潜在买家零距离接触,却忽略了展会的费用比平面媒介的费用高很多这一因素。其实,展会是必须要做的,在杂志上投放广告也是必须要做的。您可以想一下,假如您的竞争对手都在杂志社投放广告,只有您没有选择这种方式,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客户说:“就算我们要在杂志上投放广告,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你们家的杂志呢?”

    社长笑了笑,对客户说:“我正要向您解释这一点。我们家杂志的发行量就不用多说了,恐怕在国内的杂志社还没有哪家可以与我们杂志社的发行量相匹敌;就说一下我们杂志的读者吧,您可以看一下,在我们杂志的读者中,有一大把都是您公司的潜在客户,所以我觉得,您不在杂志上投广告就算了,要在杂志上投广告,我们杂志社是您最好的选择。”

    客户动摇了,在做决定时却说:“您留一张名片,我再考虑一下,考虑好了再答复你。”

    不少销售人员听到客户说“我再考虑一下”时,总觉得这是客户的推辞。因此,这些销售人员往往会顺应客户,对客户说:“好吧,我就等着您的回复。”然后和客户道别,离开了客户的办公室。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等你再次征询客户的意见时,对方却对你说:“对不起,我们已经和其他公司合作了。”

    还有一些销售人员,听到客户说“我再考虑一下”,还没有搞清楚客户的真正意图,就贸然向客户提出返利、优惠等一系列的让步条件。客户原本已经动摇,甚至已经有了成交的意向,听到你提出的让步条件后,也许会觉得可以通过谈判争取更大的利益,于是就更要考虑考虑了。

    也有一些销售人员比较直接,听到客户说“我再考虑一下”后,就生硬地劝客户别再考虑了,不然就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这种方式难免有“霸王硬上弓”之嫌,很难让客户接受,更不可能让客户觉得踏实,只会增加客户的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已经说服客户做出成交的决定,也会因为客户的疑心而有毁约的风险。

    当客户说要考虑一下时,销售人员要搞清楚客户的真实意图,然后再拿出自己的应对之策。

    许多客户都很精明,之所以告诉销售人员要“考虑一下”,是因为想借助这一点要挟销售人员,借机争取更大的利益。假如销售人员不明就里,很可能会因此错过成交的机会。一个原本可以成交的单子就这样死在自己手里,岂不可惜?

    还有一些客户对产品很感兴趣,只是没有弄清楚销售人员的介绍,对其中的某个细节存有疑虑。遇到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可以说:“也许我刚才没向您解释清楚,您还有一些疑问,所以才说要考虑一下。您有什么疑问尽管说出来,我会一一解释清楚的。”采用这种方法,销售人员就可以问清楚客户拒绝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消除客户的疑虑。

    假如客户对产品的效果心存顾虑,所以说要考虑一下,销售人员可以对客户说:“既然您对我们的产品还不太信任,这样吧,我把我们曾经的客户都告诉给您,您可以了解一下他们使用后的效果。这是他们的名单和电话,您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相信他们的回答肯定能坚定您对我们的信心。”

    总之,当客户说要考虑一下时,应尽量不给客户考虑的时间,否则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成交。正确的做法是趁热打铁,让客户明白,假如一直拖延下去,最后只会损害客户的利益。可以对客户说:“考虑一下是好的,这样更稳妥。不过,您要明白,机会不等人,有时候做决定就要果断一些。假如您错过这次机会,到时我可能也帮不上忙,希望到时您别见怪。”

    客户说“价格太高”时,要谈一谈商品的价值

    在销售过程中,当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很多客户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产品的质量非常认可,可是最后却因为价格太贵而放弃购买。这类客户的拒绝理由是:“你们家产品的质量的确非常好,我特别满意,可是价格让人接受不了。如果不能优惠,我就只能忍痛割爱了。”

    对于客户提出的“价格太高”这样的问题,其实严格地说并不算是一种拒绝,而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因为“价格太高”的潜台词是:除了价格太高,别的我都很满意。此时,销售人员要把握机会,想办法让客户接受这个价格,否则“价格太高”就真的成为一句拒绝成交的话了。

    不过,销售人员不要忘了,很多时候,无论你的报价有多低,客户都会说你的价格太高,因为客户想让销售人员主动让利。对客户来说,说一句话又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却可以帮自己省一笔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郭女士是一家大型商场的导购员,一天,来了一位顾客,挑选了很久,最后终于选定一件红色的连衣裙。

    郭女士对顾客说:“这件衣服是我们今年刚上市的最新款,穿在您身上显得比较时尚,您看效果多好!”

    顾客说:“相比其他衣服,我比较喜欢这一件,不过它的价格太高了,我接受不了。”

    郭女士说:“这件衣服确实比其他衣服贵一些,不过,咱们都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这从侧面反映了它的质量好,所以价格才贵一些。花钱买个放心,值得!”

    顾客说:“虽然这么说,但是价格太高了我也很难接受的。”

    郭女士说:“您可以这么想,这件衣服的价格是600元,假如能穿6年,一年才100元,每天才几毛钱而已。当然了,这衣服的质量这么好,绝对不可能只穿6年。您可能会觉得什么衣服能穿6年啊,穿个两三年就扔了。咱们就拿穿2年算吧,一天平均下来还不到1元钱,并不算贵。”

    顾客说:“您给我打个八折吧,否则我就不要了。”

    郭女士回答说:“我非常想让您带走这件衣服,因为它太符合您的气质了,可是我不是老板,没这个权利。我们家的衣服都是原价出售,即便是节假日也没有折扣的,看似不公平,其实是最公道的。总比一些商家把衣服的价格提高到原价的两倍,然后告诉您打五折要好吧?”

    顾客说:“不行,价格太高,一定得给我打个折。”

    郭女士说:“我真的没有这个权利,要不这样吧,您要是实在觉得价格太高,我就带您试一下别的衣服。这件衣服您回去再考虑一下,觉得合适了再来拿。”

    顾客意识到价格实在降不下去,只得高价成交了。

    其实,高价成交的客户反而更高兴,一方面是因为高价会让他们觉得衣服的质量好,值这个价;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不至于被商家欺骗,所以心理比较平衡。

    在销售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讨价还价的客户。讨价还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环节,一般到了这个环节,也就预示着成交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不过,客户提出降价的请求时,销售人员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可以委婉拒绝,但是不能直接回绝。

    直接回绝是一种伤害客户自尊心的行为,很难让客户接受。实际上,许多商品之所以没有成交,就是因为客户提出降价请求后,销售人员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让客户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推销产品时,就算没有议价空间,客户提出降价要求,销售人员也要给予理解,而不是用生硬的措辞拒绝客户的请求,否则就会引发客户的逆反情绪,导致交易失败。

    任何客户买东西都想要最大的优惠,这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消费心理。当客户提出降价请求时,销售人员可以因势利导,不让客户一直在价格上纠结。具体的做法是,销售人员可以把客户的目光吸引到商品的价值上,从“贵不贵”的问题转变为“值不值”的问题。

    客户以“价格太高”为理由拒绝成交时,销售人员首先要认同客户的观点,然后把产品的优势介绍给客户。如此一来,客户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产品上来,销售人员也就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了。研究表明,在选择产品时,许多客户都把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放在第一位置,看重价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所以,销售人员不要在价格上和客户过多地纠缠,而要巧妙地转移客户的视线,让客户关注产品的品质和服务。

    销售大师戴夫·多索尔森:从拒绝理由入手寻找说服客户的机会

    戴夫·多索尔森曾说过:“遭到客户的拒绝并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一部分。”实际上,即便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销售明星,也都曾经遭受过客户的拒绝。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遭到客户的拒绝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因为销售原本就是一个不断被客户拒绝的工作。

    一项研究表明,成交案例中的80%都是拜访客户五次之后才敲定的。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销售人员都没能坚持到底,刚见客户一两次,就因为客户的拒绝而退缩。

    因此,销售人员不要把客户的拒绝当作一种挫折,而是要用欢迎的态度去迎接它。遇到拒绝你的客户时,要积极想办法,找出被拒绝的原因,然后从客户拒绝你的原因入手找到说服他们的机会,最后成功和客户达成交易。

    戴夫·多索尔森曾经给一位客户打电话,希望客户给他一个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机会。

    电话接通后,戴夫·多索尔森表明了来意,提出要去客户的公司拜访。可是,客户一口回绝道:“非常抱歉,先生,我一直很忙,没有时间接待您。”

    戴夫·多索尔森说:“先生,我特别理解您,知道您的工作非常忙。但是我不会占用您太长时间,只需要给我3分钟就可以了,请相信我,您绝对不会因为抽出3分钟时间接见我而感到后悔。”

    客户回答说:“可是我现在真的没时间。”

    戴夫·多索尔森接着说:“没事的,先生,这样吧,您定个时间,选一个您方便的时间就好。我下个礼拜一和礼拜二都会在贵公司附近,如果您能抽出3分钟时间,我想在这个时间段拜访您,还请您不要推辞。”

    客户回答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对这些没有任何兴趣。”

    戴夫·多索尔森锲而不舍地说:“我能理解您现在的感受,您之所以没有兴趣,是因为您还没看到我带给您的资料,不清楚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心里面有很多疑惑,自然不可能对这些感兴趣。希望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把这些资料给您带去,有什么疑惑时,我还可以当面给您解释一下。我这个礼拜一或礼拜二去拜访您,您看可以吗?”

    客户无奈地叹了口气,在电话里说:“行吧!但是我不得不提醒你,我没什么钱,你很可能会白忙活。”

    戴夫·多索尔森说:“要是这么说,我这个项目就更适合您了,因为它只需要您投入少量资金,就可以为您带来巨大的利润。”

    客户终于被说服了,对戴夫·多索尔森说:“那你来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有些客户一直找出各种理由拒绝销售人员,比如“没时间”“没兴趣”“没有钱”。其实,这些都是客户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销售人员的话还没有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没让他们看到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客户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接见那些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或利益的人,所以销售人员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寻找客户的兴趣点,让成交成为可能。

    客户为什么会拒绝你推销的产品?是拒绝你的产品和你的服务还是拒绝你本人?这是每一个销售人员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假如客户拒绝的只是你的产品和服务,就要想办法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假如客户拒绝的是你这个人,就要改变自己的形象,赢得客户的信赖。

    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品的质量的确存在问题,销售人员就要考虑协调相关部门,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如果产品的质量没问题,客户拒绝的原因是价格太高,销售人员就要考虑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给客户一个合理的报价。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客户拒绝销售人员的理由都是借口,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真的没有购买的需求。所以,作为销售人员,就要有戴夫·多索尔森的精神,不害怕客户的拒绝,迎难而上,和客户增进交流,寻找客户拒绝的真正原因,然后根据拒绝的原因找到说服客户的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