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降临了。
“月亮城”失去了往日的温柔。发射场陷入一片沉静。
气象处处长吴传竹拖着沉重的步子,踩着湿漉漉的发射场坪,朝着地下指挥所匆匆走去。
他去参加指挥部召开的紧急会议。“我当时只有两种想法:一是与发射场共存亡,二是打一份辞职报告。”他后来说。
是的,刚才一声声雷鸣,如同重锤一般,重重地敲击着吴传竹的心。一切都太突然、太意外了!
本来,中午时分,太阳已从云被里钻了出来;1点左右,发射场上空的云团也开始迅速消散。老天展现给人们的是缕缕温和的阳光和一片淡蓝色的天空,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按照人们美好的意愿发展。
但,人类与自然之间似乎永远难以和谐相处。正当观看者们的乐观情绪开始上升时,气象专家们却痛苦地感到,一场老天早已安排好的阴谋正在逐渐展开——他们从卫星云图上看到,影响发射场区的云层虽然正在东移,并逐渐减弱、消散,但在发射场区的上游,突然又荡来一片中尺度对流云团!
当时在现场的国家气象局研究所所长方宗义先生说,这种对流云团是目前世界天气预报中的一大难点。它的空间范围不大,生命史不长,目前的常规探空网站还捕捉不到这类天气系统;对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物理机制,也搞不清楚,所以更谈不上对它的准确预报。
因此,直到雷暴降临前三十分钟,各种地面监测设备还显示正常。但三十分钟后,阵阵惊雷,突然隆隆滚动在发射场上空!吴传竹等气象专家这才又一次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无能与渺小!
庆幸的是,加注中可怕事故没有发生。一阵雷雨之后,老天像玩游戏似的,又在人们面前显露出了一缕缕淡红色的阳光。
但,这又是一个迷惑人的假象。气象专家们从卫星云图上观测到,在这个对流云团的西面,紧接着又发展出一片直径约一百公里的云团,而这片云团将在今晚7点至8点移经发射场区的上空,正好挡住第一个“发射窗口”。
此刻,当吴传竹抬头望天时,这片直径近一百公里的云团正由西向东,向着发射场方向缓缓移来。
不过,让吴传竹可以稍稍松一口气的是,刚才他和气象处的同事与三位外协气象专家方宗义、黄福钧、姜洁喜一起,根据最新时次的云图、实况和雷达回波资料,再利用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当地天气预报经验进行周密分析后一致认为:经过下午4点前后的雷雨,大气中贮存的不稳定能量已经释放了相当大一部分;加之入夜后山区地面降温明显,不利于对流云的发展,所以这个直径约一百公里的云区在东移过程中是减小的,在晚上9点前可以移过发射场上空;并且,这块云区的背后,还有一块约一百平方公里云空。根据对这块约一百平方公里云空的动态演变情况和高空流场形势的分析,预计这块云空在9点左右可以移至发射场区,持续时间为一小时左右。因此,倘若能抓住这块约一百平方公里的云空,今晚卫星便可发射升天。
然而,这毕竟是理论上的分析预测。头顶的这片云区能否如期移动过去,后面的云空能否按时到来,这都还是一个大而又大的问号。
吴传竹注视了一会儿滚滚而来的云团,长叹一声,这才一步跨进了山洞地下指挥所的大门。
山洞地下指挥所。这是一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屋。
中方指挥部所有成员,几乎全都一路小跑跨进了这间小屋。
许是山洞里太沉闷,许是情况太紧急,小屋里的空气显得异常紧张,紧张得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
今晚还发不发射?怎么发射?何时发射?一切都将在这短短的紧急会议上决定。
通信卫星的“发射窗口”(发射时机),每晚只有一百分钟左右,一旦错过了这个“发射窗口”,就得取消当日发射,坐等二十四小时之后,重新选择下一个“发射窗口”。
原计划是今晚7点50分发射,现在只剩下四十分钟了!第一个“发射窗口”眼看就要过去,而发射程序早已中断。
下一步咋办?是选择第一个“发射窗口”发射,还是选择第二个“发射窗口”发射,或者是第三个“发射窗口”发射?
关键的关键,取决于气象!
“老吴,你先谈谈气象情况吧!”发射指挥长曲从治主持会议,首先打破了沉默。
人们的目光一齐投向吴传竹。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老吴刚说了一句,便打住了话头。由于心情太紧张,他的声音有些异样。
“随便讲吧,老吴,没关系。我们现在都听你的了!”发射副指挥长胡世祥微笑着,轻松地插了一句。
“中午预测的那团云层,刚才已经移过了场区。”老吴接着说道,“但是,现在又有一片云团向我们头顶移来,使刚刚变薄的云层再度加厚。这片云团估计要在今晚9点左右才能移过发射场区。”
“那9点后是什么情况?”沈荣骏副主任忙问。
“根据我们的预测,在这片云团的后面,有一个一百平方公里大小的云空,现正以每小时十三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发射场区移来。这个云空在9点前后可能到达发射场的上空。”
“这个云空到时肯定能到达吗?”有人问。
“目前还不能肯定。”老吴说。
“那啥时才能有确切的答复呢?”沈荣骏又问。
老吴刚要回答,又停住了。但当他的目光与老总们齐刷刷的目光相碰时,心一横,脱口而出:“一小时后,可以做出肯定的答复!”
“一小时后?”整个小屋一下沉默了。
是的,一小时后这个云空若能如期而至,当然是太好了;但一小时后,万一这个云空就是不来或者姗姗来迟呢?
眼前该如何决策呢?
沈荣骏急切地在山洞里踱起了步子。片刻,他才停住脚步,抬起左腕,盯着指针“嚓嚓”走动的手表,一动不动;而大脑却像一部计算机,唰唰地运转着。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走着。
第一个“发射窗口”过去了。
第二个“发射窗口”眼看又要过去了。
一向有些性急的胡世祥有些憋不住了,他匆匆抬腕看了一下表,然后对沈荣骏说道:“我先说一个意见,行,就这么干;不行,再考虑别的意见。”
沈荣骏说:“好,听听你的意见。”
胡世祥说:“我的意见是,气象问题,先暂时不去考虑它,我们现在就瞄准第三个‘发射窗口’的前沿。因为第三个‘发射窗口’是从9点24分到10点45分,足足有八十分钟时间可供我们选择。我们在这八十分钟内做好发射的一切准备,一旦云空出现了,我们抓住老天这个空隙,就可以打出去!”
为了争取时间,胡世祥刚一说完,就征求各位老总的意见:“你快说说看,这样行不行?”
“行!”
“可以!”
“万一天气……”
“再想想吧!”
胡世祥急了,又忙补充了几点理由,然后紧紧看着沈荣骏。
沈荣骏一向果断利落,颇有魄力。胡世祥的意见自然也在他的考虑之中。作为发射场的最高指挥官,他当然深知“战机”的重要。现在,第一个“发射窗口”已经过去,第二个“发射窗口”又太短,唯一之举,只有抓住第三个“发射窗口”打出去!
他看了一下表,稍加思索,便果断拍板:立即启动发射程序,瞄准第三个“发射窗口”!而后,拿起电话,向北京指挥所做了报告。
接着,曲从治和胡世祥又组织召开了各分系统指挥员紧急会议,决定发射程序从最后八十分钟切入!
01指挥员很快重新下达了“八十分钟准备”的口令。
沉寂一时的发射场,又进入腾飞前的兴奋状态之中。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