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决策华为的66金典-危机决策:华为没有成功,只有不断成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是成功?经历了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危机、萎缩和破产迟早都会到来,如果发展速度跑不过危机,那么只能一败涂地。

    决策金典61 华为距离破产只有一线之隔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出生到成长,从幼稚到成熟,再从成熟到衰老并最终走向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尽管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寿命等都不尽相同,但没有人可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实际上企业也是如此。纵观那些在浩瀚无边波涛汹涌的商海中纵横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上百年的企业,哪家是没有经历过滔天巨浪的?哪家是没有面临过灭顶之灾的呢?

    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难发现,企业也是有其诞生、发展以及死亡的生命周期的。人类历史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但哪家企业的历史能有这么长呢?远的不说,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很多知名企业又有几家活到了今天?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

    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万世不倒,永世流传,但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根本是难上加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环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霸主地位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即便是你已经当上了行业霸主,但决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否则很可能就会立即丧命于自己的大意和疏忽。这就提醒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要时刻保持警惕,否则很容易被时代的发展洪流所吞没。

    经济学家魏杰曾经预言道:“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十年,现在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生存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对于这样的预言是否准确,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验证手段,只能等着未来给我们正确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预言恰恰反映了一个事实:商场是变化莫测的,现在的知名品牌未必是明天的知名品牌,今天的行业霸主说不定就会在下一轮的凶猛竞争中退出历史。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IBM、通用等国际企业的CEO们依然经常充电、考察,为的就是避免企业在下一场危机中轰然倒下。如外界所说,华为人的忧患和危机意识从没有随着华为的快速发展以及壮大而放松半分,也正是这种力量一直督促着华为不断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一直督促着华为人抛弃历史、继续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一直督促着任正非在经营和管理中不断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无独有偶,海尔领军统帅张瑞敏对自已的形容则是“如履薄冰”,尽管说法不同但他们的忧患意识却是相同的,对于华为的未来,任正非同样也并不乐观,在他看来,“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危机感时刻提醒着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领导层必须要保持勤奋,在制定战略时一定要谨慎,对未知的市场风险一定要具有足够高的警惕性。

    有些媒体将华为称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胜利”,尽管这种说法并不是十分准确,但却是任正非十几年来的真实精神写照。华为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任正非“悲观”很正常,但时至今日华为已经成为国内响当当的通信商,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小有名气,其每年的纯收益都是数以亿元计,任正非还有什么可“悲观”的呢?

    按理说,取得了这样的辉煌成就,任正非本人应当相当具有成就感才是,但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对此任正非曾这样描述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不管华为今天的名头多么响,华为的规模多么大,任正非始终认为华为距离破产只有一线之隔。然而不少人认为任正非的这种担忧和危机感纯属杞人忧天,在通信行业中,任正非老是喊“狼来了”已经成为同行们的共识,可是喊多了大家反而有些不信了,但事实证明任正非的担忧并非是多余的。

    2003年“非典”在全国范围内肆虐,于是各大企业终于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但就是在这个大家所公认的冬天中,华为公司全球市场销售同比增长42%,达到317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0%,海外销售所占比例上升到27%。为什么在其他企业丢盔弃甲的同时,华为能够取得这样的骄人成绩呢?很简单,这完全来源于包括任正非在内的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尽管是冬天,但华为因为提前有准备,所以反而因其他企业的业务萎缩而收获了大批客户,取得了业绩大幅上涨的好成绩。

    无独有偶,任正非的危机和忧患意识不仅让华为在2003年这个“冬天”大获全胜,还帮助华为安然度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当时爱立信、思科等国际电信巨头全部因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先后陷入困境,而反观华为不仅没有受到消极影响,反而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健康的增长速度,其全球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3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尤其是国际市场部分的收入比例竟高达75%以上。

    为何全行业的“冬天”反倒成了华为的“大丰收”之年?为何在绝大部分企业都深入困境的大环境中,华为依然能够保持充足的“战斗力”?这不是一种偶然,更不是一种运气,而是任正非未雨绸缪的一种必然结果。

    但即便是如此,任正非对于华为未来的担忧依然没有减少半分,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他曾经十分忧虑地说道:“在我看来,今天的风险远胜于十年前的风险,十年前还是在工业社会里面产品对产品的颠覆,今天已经变成了时代对时代的颠覆了,敢问你能战胜时代吗?移动互联网时代里,速度慢就等于掉队和死亡。”时代是无法战胜的,华为只能选择奋力奔跑才不至于被它抛弃,尤其是对于通信行业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来说,时刻保持忧虑和危机感才可能有希望活下去,否则只能死的更快。

    “今天评判一个公司死亡的标准,已经不是指公司亏损或者破产,而是指它收入不再增加,在新兴时代的影响力消失,这就等于死亡,微软正是如此。以此标准,从华为的增速、市场成熟度,我认为华为正在走向死亡,我甚至可以危言耸听地说:华为已死。”任正非的这番言论尽管有些骇然听闻,但却十分鲜明的指出了华为今天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危机感,如果不能把这种危机感传递给每一个华为人,那么企业将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家要想让企业的生命力更长久,就必须要时刻保持一颗警惕之心,对于未来无法预知的各种风险一定要提前布局、提前谋划,而不能因为企业现有的发展成绩而固步自封、沾沾自喜。唯有用危机意识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才能保有制订战略的警惕性,唯有把这种危机意识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时刻保持最佳战斗力。

    决策金典62 市场险恶,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一个人再没有本事,也能活到六十岁;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能力,连六天都活不下去。众所周知,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速度极快的行业,如今,每三个月几乎就会有一项十分有影响力的新技术诞生,面对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的市场环境,必须要时刻保持警醒,否则稍一疏忽很可能就会因此而陷入万劫不复。

    尽管如今的华为已经在通信行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强敌就不复存在,相反,今天华为所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比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所遇到的竞争对手还要厉害,其竞争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对此作为华为的最高领导者,任正非曾有过十分明确的论断:“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我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学会保护自己,慢慢壮大自己。”

    那么任正非所说的“夹缝”究竟是何意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任正非极其低调的行事作风,在他看来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唯有惶者才能生存,中国古人所讲的“韬光养晦”就不失为一种躲避风险的好办法。

    所谓“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企业名气大是好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却未必是好事,名气越大越容易被竞争对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越容易在羽翼还未丰满时就被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做企业千万不要太高调,哪怕是已经取得了一些发展成就也不能因此而目中无人,大讲排场,否则很容易会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纵观华为的整个发展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任正非确实深谙“韬光养晦”之道。

    2005年,华为公司凭借优秀的业绩被美国《网络世界》杂志评为网络上最锐意进取的十家科技公司之一,任正非也凭借华为总裁的身份成功跻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200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列,这样的成就不可谓不显赫,不可谓不耀眼,然而与那些哪怕出钱出力也要在各类排行榜上混个名额的企业家们相比,任正非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对于这样的出色成绩,不管是华为还是他本人都从未拿出来当做炫耀的资本,更没有当做宣传的噱头和无聊的谈资,任正非依旧保持着惯有的低调继续在通信行业兢兢业业的努力着、耕耘着……

    时至今日,华为早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大亨,但华为依然不为一般消费者所熟知,任正非的名字也只是在通信圈里震耳欲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与其低调的行事作风是分不开的。

    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为了躲避自己的天敌,往往十分善于伪装,他们对周围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谨慎与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只要稍微风吹草动就会立马采取伪装措施,并以此来保护自己度过危险期。实际上,商场又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狩猎场呢?

    华为只是一家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小企业,成立之初没出门在家门口就遇到了国际竞争,在强敌林立的市场环境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任正非只能时刻保持“惶者”之心,并用“低调”来做出毫无威胁力的外部伪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任正非的“藏拙”,华为根本无法从一个弱小的企业在强敌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没有任正非的“韬光养晦”,华为也根本不可能在通信巨头们的市场垄断中见缝插针,并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市场险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华为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之中曾遭遇到了强敌思科的围追堵截,当思科开始意识到华为已经对自己的市场地盘产生强大威胁时,主动挑衅并在美国提起了知识产权的侵权诉讼,此举意在打压华为,最好是能够直接打倒华为,逼迫其退出国际市场。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华为多吃一块,其他竞争对手就会少吃一块,能否抢到足够的食物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市场的争夺上谁都不会客气,谁都不会手下留情,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和险恶,在强敌的挑衅面前,华为撕开了长期以来的伪装积极应战,并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

    不得不说任正非的“韬光养晦”策略是十分高明的,如果任正非没有一个“惶者”的心态,没有“未雨绸缪”的智慧和谋略,那么华为怎么能够躲过思科前期的审视?当思科发现华为的侵略性和威胁性时,华为早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市场话语权,这就是任正非的高明之处。

    如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而且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透明度也大大增加,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韬光养晦”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毕竟员工的一条微博、一个心情、一篇博客都可能让竞争对手了解到华为究竟在做什么,华为的实力到底是深是浅。

    因此,任正非比以往的二十多年更为惊惶,今天的华为已经无法再遮掩自己的实力,这确实壮大了华为的名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华为同时也因此而陷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在看不见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华为,他们在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华为在发展上的新动向、新决策,他们在仔仔细细研究着华为新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并随时准确超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华为的领导层没有充足的忧患意识,那么很快就会被众多竞争者拉下神坛,被市场遗落在历史的尘埃里。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华为,任正非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低调的行事作风。一位在通信行业奔走了十几年的媒体资深人士曾经透露道,“任正非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我至今也没有得到机会。我们年底评奖他也从不来领奖。”任正非不仅自己低调,而且也不允许员工唱高调,他甚至在内部会议上告诫员工,“行事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我们主要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由此也不难看出他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确实十分“小心翼翼”,这与他“惶者”的论调是同出一辙的。

    一家企业要想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从弱小走向强大,就必须要先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时间,才能在强敌林立的夹缝中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任正非所提倡的这种“惶者”精神确实是十分有商业价值的。面对恶劣的竞争环境,单凭一家企业的力量根本难以改变,要么被竞争对手无情的吃掉,要么在自我伪装下躲过“天敌”的觅食时间,究竟如何选择完全在于企业领导者的一念之间。

    与其锋芒毕露,遭到大多数同行的“眼红”和“嫉恨”,不如“韬光养晦”以谋求更大程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华为之所以能够熬过重重困难,克服种种挫折,成为通信行业的三分霸主,这与任正非一贯低调的“惶者”作风不无关系,在这个险恶的市场环境中,唯有时刻保持警惕与危机感,才不至于在大意和疏忽中丢了性命,唯有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发展企业,才可能在竞争的夹缝中顽强成长,并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决策金典63 发展跑不过危机,必将一败涂地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信行业已经经历了从2G到3G再到4G的技术变迁,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危机可谓是随处不在,倘若企业的发展速度跑不过危机,那么企业必将会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一败涂地。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中跑得更快呢?很简单:专注。人们常说“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如今很多企业家在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后都会通过多行业、多渠道投资来降低破产的风险,事实上这种“狡兔三窟”的投资方式确实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大型集团,这些集团涉足的往往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多行业跨越式经营。

    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华为也从一个资金捉襟见肘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跺跺脚就能在通信行业掀起一股风浪的大企业,但与众不同的是,在这二十多年中,华为只做了一件事儿,就是通信制造业。作为华为的最高领导者,任正非并非不懂得分散经营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的事情,但还是坚持着他一贯的专注,至今为止,华为依然从未涉足过房地产,从未涉足过资本运营,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中国企业界,甚至在全球企业界都是不多见的。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要想保持一个稳定高速的发展速度就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后背力量,如果把这些资金抽调出来去投资别的领域,如何保证华为的发展速度就能够跑得过危机?如何保证华为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发展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既然树立了坚定的发展目标,就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畏手畏脚,通信行业没有让你犹豫退缩的机会,在每三个月都会进行一场技术革新的行业环境中,危机距离我们并不远,即便是全球知名的微软公司距离死亡也很近,比尔盖茨曾亲口说道:“微软距离死亡最多只有18个月。”连微软这样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IT公司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其他远远不如微软的企业呢?

    随着通信技术革新的速度越来越快,IT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已经成为追赶企业的“刽子手”,只要速度稍慢,就很可能会被无情的吞噬,会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任正非对危机的感知一向是十分敏锐的,在这场危机与发展的速度之战中,华为要想活下来就必须全力以赴,就必须加大火力全速前进。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发展靠的是什么?从广义角度来说,发展需要企业人才、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撑,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资金,没有资金作为启动力量和巨大的推动力量,那么企业是不可能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资金就这么多,你在别的行业多用一分钱,华为就要少用一分钱,而资金力量不足企业的发展后劲儿就自然不足,这好比是“早产儿”,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在后天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方面自然就会比正常孩子稍显迟缓。

    然而就是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迟缓则很可能会让危机的速度超过发展的速度,这样一来企业就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作为华为的最高领导者,任正非决不允许华为陷入危险,这从他曾经的言论中可以窥探一二。

    在谈到华为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时,任正非曾经明确表示道,“最低目标是活下去,最高目的也是活下去。”尽管都是活下去,但前后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之所以最低目标是活下去,是因为只有在危机的追赶中活下去才能完成企业的原始积累期,这个阶段“活下去”是第一使命,不必太过苛刻的强调秩序、规范化,只要不违法,组织怎样更有活力就怎样来组织,工作怎样更有效率就来怎样工作。

    那么,任正非又为什么特地强调华为的最高目标也是活下去呢?从企业发展规模来看,小规模有小规模的好处,船小号掉头,人少好管理,尽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存问题,但由于其内在的活力与激情,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往往是充满光明的;大规模也有大规模的坏处,尽管企业的自身实力获得了很大的增长,但其进取性却往往会随之减弱,甚至会出现组织动脉硬化症,在通信行业这个充满危机的地方,企业越大其面临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因此任正非不仅没有随着华为的发展而松一口气反而越来越具有危机感。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发展目标固然重要,但建立起与其匹配的组织体系同样重要,只有宏大的梦想,没有足够的资金力量以及组织队伍去执行、去实施,再容易达到的目标也会落空。任正非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为了成功地跑过危机,他积极地调整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把市场从最初的国内扩展到国外;他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华为被即将到来的管理危机而打倒;他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豪赌3G以及迅速致力于打造4G,也是为了华为在新一轮的通信技术变革中不会被时代抛弃……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实际上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小企业和大企业所面对的难题往往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千万不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盲目乐观,因为企业越大,内部的管理也就会越复杂,内部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危害也就越严重。因此,任正非在召开内部会议的时候常讲“华为随时会倒下”,而要想借助发展速度跑过这场危机,全华为从上到下就必须全力以赴。

    企业的发展价值观决不能扭曲,市场人员只有时刻紧盯市场才是企业有活力、有发展的表现,一旦内部缺乏了奋斗精神,当绝大多数员工都把眼睛盯着老板,用屁股对着客户的时候,企业距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要想避免让华为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中倒下,首先就要做到专注。与很多企业家不同,任正非在商言商,从没有想过在政治上搞什么花样,与那些“商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相比,任正非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心一意扎根通信领域,即便是中央电视台选评年度经济人物,他也从不曾参与,当得知被提名后还专门通过有关渠道找到中央电视台取消了这个提名,由此也不难看出任正非对通信的专一,对华为的专注。

    从创立华为一直到离开华为,任正非始终脚踏实地努力让华为活下去,尽管在这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华为曾经无数次面临很可能闯不过去的危机,但正是任正非的专注和坚持,带领着这家命途多舛的企业力王狂澜,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新的发展生机。诚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决策确实有冒险的嫌疑,但也正是因为所有的力气都集中用在了一处,所以华为才能成功跑过危机,才能迅速成长壮大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来讲,关键时刻孤注一掷也并非是完全不可取的,有时候商业决策不仅需要对危机感的敏锐感知,更需要从一而终的专注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决策金典64 自动降薪,打破表面的太平盛世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管理层往往就会陷入“万世太平”的虚拟假象之中,因为在这个时期,企业的利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度过了艰苦奋斗时期,创业的元老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也能在公司内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收入,然而殊不知,历史上的很多王朝就是被表面的“盛世”冲昏了头脑,以至于等到发现危机已经是华佗在世也无力回天了。

    一个成熟理智的企业家懂得居安思危,越是在繁华的“太平盛世”里越是能够嗅到潜藏在暗处的危机,而任正非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企业管理者。在外界看来,华为这样的发展成就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作为华为的第一创始人,任正非在辛苦奋斗了这么多年以后,也是该“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实际上,外界的这种看法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是站在管理的角度上,这种思想却是绝对要不得的,创业的元老们不能固化成为“企业内部高高在上的贵族”,一旦这种内部安逸氛围形成,华为就会迅速进入内部腐化的极其危险的境地。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任正非绝不允许华为内部出现这种“贪图安逸”之风,因为一旦开始就意味着华为将走向死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任正非决定要戳破华为的“太平盛世”。

    然而当一个阶层的利益已经固化了,再想去削弱其原有的权利和利益,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手段过激或者决策太突然都可能会因触动某部分人的利益而引起企业内部争斗和大战,这是任正非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可是为了华为的前途着想,又必须要让所有的华为人,尤其是华为的老人们清楚地感知到“盛世”背后的危机,“盛世”背后竞争对手们虎视眈眈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内部摩擦和矛盾,真正做到统一战线对外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任正非在企业管理领域是一个十分精明的领袖,他永远都能找准决策的那个最佳点。“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实在是数不胜数,一旦最高统治者对曾经的功臣下手,往往就会被盖上过河拆桥、无情无义的大帽子。从本心来讲,任正非并不愿破坏当初大家联手打天下的兄弟情谊,因此他选择了从自己身上“开刀”,一来确实能够起到戳破眼前“太平盛世”局面的作用,二来自己处处打头阵更能够让下属们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而不至于因利益受损而产生内部矛盾和争斗,实事求是地说,任正非的这种做法确实很好地化解了利益再分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华为业绩的不断攀升,华为人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一些老员工不仅拿着高工资,每年还有数额不菲的分红,在公司的地位也比较稳固,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固化的“贵族阶级”。再加上,华为连续几次的加薪更是让华为人趾高气昂地沉浸在“共享太平”的美好幻想之中,殊不知通信行业的外部竞争环境不仅没有任何缓和,反而比从前更为激烈了,殊不知有多少只眼睛紧紧盯着华为,甚至恨不得趁机把华为赶出市场,如果在这个时候陷入“夜郎自大”的境地,那么华为只会死的更快。

    必须要向员工的太平意识宣战,否则华为迟早都会在“安逸”之中死去,出于这个目的,任正非于2003年发动了自华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降薪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任正非以身作则自降薪金,在他的带领和示范作用下,很多公司中层以上的员工都自愿提交了“降薪申请”,上至总裁、董事长,下到中层管理人员,薪水普遍降低了两成左右。任正非此次降薪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并没有涉及华为的普通一线员工,借此降薪他是想给广大的管理层提出反省和警告,告诫他们不能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心与危机感。

    实际上,为了戳破华为表面上的“太平盛世”,任正非所作出的努力并非只有这一件小事,2007年正值全球金融风暴肆虐之时,不少企业因为业务暂时受挫以及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启动了自动降薪制度,以确保公司能够度过难关。

    事实上,降薪制度并非是华为公司的首创,而是不少大公司的“权宜”之计,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企业要想与员工建立起共患难的忠诚关系,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员工们的个人利益,为了避免过度的人才流失,很多企业在遭遇经营困难时,第一反应往往不会是裁员而是选择更为温和的降薪政策。但就是这种“权宜”之计到了任正非的手里却成了打破盛世,激发员工危机意识的一个最为有效的管理武器。

    2007年,任正非牵头带领所有在华为工作超过8年以上的员工提交辞职申请,再竞争上岗。在通信行业的寒冬季节,华为和其他的企业一样同样陷入了一个萧条的发展时期,为了公司利益,任正非主张采取自动降薪原则,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暂时减轻公司的经营压力,减少企业的经营困难,压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增加华为在这场寒冬中的“耐受性”,而且也正是一个打破“盛世”,激发员工危机意识,对员工进行忧患教育的好时机。

    在企业内部会议的发言中,任正非的言语之中没有讨好,也没有宠溺,他只是实事求是客观严肃地说道:“我们也不能把员工培养成贪得无厌的群众。我们要向员工的太平意识宣战。不管公司经济上能否实现,这都反映了员工的太平意识,这种太平意识必须长期受到打击,否则公司就会开始迈向没落。”由此也不难看出,任正非本人对打破华为内部太平意识的坚决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任何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进入一个稳定而繁荣的“盛世”时期,不少企业家就是被眼前的“盛世美景”迷惑了双眼,忘记了潜藏在盛世背后的危机以及虎视眈眈的对手,所以最终才会从高处跌落下来,甚至是摔得惨不忍睹。

    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这个竟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危机不会因为盛世的到来而自动隐去踪迹,它只会藏到不容易发现的暗处,如果我们陷入了“太平意识”中,那么企业往往就会因此而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只有心存忧患,心念危机,才能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发展使命,才能躲过暗处的危机,从而避免被突如其来的困难打倒,并最终带领企业走向新的更为辉煌的发展愿景。

    作为企业管理者,任正非这种主动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戳破“太平盛世”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究。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打破这种内部固化腐化的趋势,就必须要做到铁面无私,不能搞特殊化,即便是高级领导层也是如此,因为一旦出现不公现象,最高管理者势必不能令人信服,从而必将会大大激化内部矛盾,引起企业集团内部的争斗,并最终降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唯有一视同仁,以身作则才可能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不可控局面,这一点尤其需要我们谨记。

    决策金典65 宁愿战死沙场,也决不举白旗投降

    一个人没有骨气,势必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同样一个企业没有骨气,也注定会被同行们看不起。任正非是军人出身,纵然今天的他早已经是白发斑斑,没有了当年英姿飒爽的“军威”,但岁月的洗礼并没有让他丢掉在军队中建立起来的“不低头、不投降、绝不做逃兵”的“中国军队之魂”。也正是这股精神,支撑着华为在与强敌的激烈竞争中顽强的“战斗”,并最终以十分微弱的优势死中求生。

    商场如战场,这并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华为从决定走入国际市场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必须要面对比自己强大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竞争对手,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军事生涯的企业领导人来说,任正非比常人更加清楚这场“战争”意味着什么。尽管,从古至今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事实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心动魄呢?

    尽管与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比,华为实在是一家弱小的公司,但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命就是自己的命,俗话说“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生存,如果连基础的生存都没办法保障,又谈何发展呢?这也正是华为一直“怕死”的原因。

    在外界看来华为太“惜命”,在企业决策上也是足够谨慎,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市场竞争的手段,并不能成为对抗竞争对手恶意攻击的盾牌。随着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美国老牌通信设备提供商思科逐渐意识到了华为的侵略性和威胁性,因此他们开始把华为视为自己的假想敌,并想除之而后快。

    在美国,华为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只有思科一家,但大肆主动挑衅的却只有思科。2002年,思科在美国对华为提起“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并要求华为要对此作出相应赔偿,值得一提的是,思科的诉讼根本就是别有用心,因为他们所要求的赔偿金额足够让整个华为从地球上消失,思科“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清除华为这个极富危险性的竞争对手。

    当时华为正处在国际市场的上升期,对于思科的主动挑衅行为,任正非本不想把彼此的关系搞僵,为此他还专门嘱托前去处理此事的工作人员,“要和平处理此事”。然而当前往美国处理此事的郭平将思科的要求全部告知远在深圳总部的任正非时,他当即改变了自己的决定,“即使死也要战死,不能举着白旗被人打死。”随即华为与思科两大通信公司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激烈竞争。

    尽管华为在国际市场上曾经遇到过不少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不得不说思科这个最为难缠的对手却是最能激发华为人“血性”的“敌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2002年开始,华为与思科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从未停止过。尽管关于知识产权的诉讼最终落得无疾而终,但这并不代表着华为与思科偃旗息鼓或者握手言和,尽管在此后的十年中思科在全球通信技术的竞争中开始走下坡路,但对于华为这个对手,思科的掌门人钱伯斯却从未放松过半点警惕之心,他始终都在将华为视为自己最强大的对手之一,并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华为进入美国本土市场。

    作为思科的领导人钱伯斯即便是在公开场合,也毫不避讳地把“华为”视为洪水猛兽,2007年4月在谈到竞争对手时,他就将华为与谷歌、微软和阿尔卡特放在一起,2010年3月在记者会上讲到竞争对手时,他的回答依然有华为,并特地连续强调了三遍,2012年4月,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仍然将华为视为比HP、Juniper更大的竞争对手,并毫不掩饰的指责华为“不按规则出牌,剽窃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如果思科对华为的敌意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任正非也不会将更多的担忧与危机感都放到了思科身上,事实上钱伯斯在具体行动中也是毫不含糊。因为华为这种势头,如果在美国能够扎进去的话,思科的领导地位很快就会丧失。钱伯斯也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便一股脑儿的想办法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为此他甚至专门向美国众议院常设的特别情报委员会提出报告,并在报告中声称“有证据显示,华为漠视美国公司和实体的知识产权”,甚至危言耸听的搬出了“国际信息安全”等问题,并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采取强硬手段把华为挡在门外。除此以外,思科还专门借助各种资料劝诱客户远离华为。

    不得不说华为与思科之间的较量历时漫长,尽管包括任正非本人在内的华为集团为进入美国市场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在思科的阻挠下,时至今日还是没能进入美国的通信领域,这令任正非气愤不已。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和千千万万个华为人所做出的努力并不是没有任何成效的,华为曾专门在海外做了一次品牌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华为始终没能进入美国市场,但在美国的知名度反而比西欧还高,而且高出很多。对此,华为企业业务BG营销部总裁何达炳曾以开玩笑的口吻调侃道,“这是因为思科CEO钱伯斯在美国给华为做了很好的宣传。”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每每被问及竞争对手,钱伯斯一定会提到华为,久而久之,很多美国媒体上都会看到华为的名字,只要是有思科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华为,这让很多美国人认识到了华为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公司,连思科这样的通信巨头都惧怕不已的对手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思科在各种媒体上对华为的损毁反而让美国大众更坚信华为的实力,这不得不说颇有戏剧的意味。或许连钱伯斯本人都未曾想到,正是他对华为的敌意,反而帮助华为在美国名声大噪,可谓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

    在不久的未来,3G将成为通信行业的历史,4G才是未来通信领域的技术主流,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争夺赛中,任正非仍旧保持着极强的警惕心和危机感,并迅速投入了新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或许在外界看来,任正非这种举动貌似有些“担心过度”,毕竟思科早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思科,十年之前两家公司可以算是旗鼓相当,但随着思科业绩的不断下滑以及华为的不断迅速成长,这两个夙敌之间的差距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华为完全不必太过于“惊惶”。

    但任正非显然并不这样看,尽管思科出现了业绩下滑但它在美国市场的雄厚基础不可小觑,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小心谨慎些的好,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看清周围潜藏的危机,才能更好地避免“阴沟里翻船”。这也提醒我们一点:无论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永远都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站到了顶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永远都不会存在“东方不败”和“独孤求败”,唯有时刻警醒,时刻进步才不会在自我麻痹中走向灭亡。

    决策金典66 小心别在欢呼声中“沉没”

    人越是在春风得意之时,往往越容易丧失警惕性,大家常说的“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反倒栽在了小阴沟里”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实际上做人是如此,做企业更是如此。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企业家往往经过一次大手笔的运作,就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迅速成为公众眼中的“成功典范”,不仅会成为各种财经杂志的封面人物,还会顶着诸多荣誉四处发表成功演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些甚至不过才风光了短短几个月,其所领导的公司就会陷入困境,业务急剧下滑,股价也是一落千丈。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企业家并非昏庸无能之人,从客观角度来讲,他们确实有着超乎常人的经商能力和管理手腕,但这些大众眼中的商界领袖为什么会跌落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惨呢?企业经营失败或走向萧条和破产在瞬息万变的商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种看似偶然的滑铁卢现象却引人深思。难道这些公司走向颓势甚至破产真的只是因为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吗?

    在任正非看来,滑铁卢背后的真相并非如此,这些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这就代表他们确实具备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但短短几个月长则几年就陨落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太过于自信,以至于盲目自信而忘记了那些自身所无法掌控的风险。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这将会是致命的错误,无论什么时候,作为企业的掌舵人,都应该对周围的危险和机遇充满敏锐的感知,而不能被眼前的鲜花和掌声所迷惑,因为一旦欢呼过头就是灾难的开始,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小问题,尽管这些小问题、小麻烦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企业的管理者尤其不能太过于自信,要从客观角度去面对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论其大小,其轻重缓急,都应该客观谨慎认真的去对待、去解决,否则很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企业的崩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企业管理界的“蝴蝶效应”,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此,任正非曾经说过,“企业要生存不是靠嘴皮子的,论文养活不了华为及万名员工,只有做出产品了,占有了市场,华为才会有明天,看到局部产品领先,就认为是世界水平了,这是短视。”也正是这种一贯的清醒,使得华为人无论是在取得了怎样成就的前提下,都不会因成功后的过度兴奋都忘记暗地里所潜藏的危险。

    所谓乐极生悲,并未是没有道理的,在古代的偷袭战中,打胜仗后全军喝酒庆功的时机往往是上上之选,之所以会选在这个时间,就是因为胜利的欢呼让敌军放松了警惕和防备。实际上企业经营不也是如此么?你因胜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往往就是竞争对手赶超你的最佳时机。领导者如果希望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尤其需要保持警惕,绝不能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华为不需要溜须拍马的“人才”,任正非本人也不需要“歌功颂德”者,在他看来往往越是这类好大喜功之人,往往越是缺乏警觉之心,而且由于他们的眼睛是时刻盯着领导的,而不是盯着客户,盯着市场,因此从一开始的努力方向就出现了偏差,在任用和选拔人才时,任正非往往会有意识的避开这部分人。

    华为一向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一次在征询公司经营战略问题时,任正非曾收到一封“万言书”,至于这封万言书的具体内容或许只有任正非以及相关人士心知肚明,外人似乎没有过多的发言权。但据相关知情人员透露,这份“万言书”用了几乎不下十几个著名的外国营销理论,而且畅想了华为的美好发展前景,可以算得上一份毕业论文的翻版,但任正非对此却并不感冒,看过之后他亲自批复道,“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尽管任正非的批复充满了诙谐的意味,但从中也不难看出他并不推崇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

    华为是一家企业,是靠客户和市场生存的,毫不客气地说,纯理论化的建议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也是无法产生任何市场效益的,所以企业与其把精力都放在这些华而不实的行动上,不如踏踏实实的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真抓实干的做出一番成绩来。尤其是对于那些大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必须要拒绝官僚主义的盛行。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文化长期盛行的国家,由于这种文化的熏陶,很多企业家一旦做出一点成绩后就喜欢“摆谱”喜欢讲“官腔”,不管干什么都要端着一副领导高人一等的架子,实际上这也是导致企业迅速走向颓势甚至是破产的重要原因。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越大,发展越顺利,管理者就越是应该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做领导不能太嚣张,做领导更要低调,树大招风啊!”从他的这句感叹中也不难看出他的警醒。毛泽东曾经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就自负的以为天下无敌了,那么迟早是要吃大亏,跌大跟头的,唯有时刻保持谦逊,胜利时犹能自我反思,才可能时刻保持前进的步伐。

    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会有低谷,一位杰出的企业领导者应当具备强大的心理调控能力,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站在理智和客观的角度做出最正确最明智的决策,反之如果一切顺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宇宙无敌了,那么其所做出的决策也会带有鲜明的冒进色彩,忽略了客观的风险做决策无疑是自寻死路。

    华为从创立至今,既经历过十分风光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曾因决策关系而丢掉过小灵通的发展先机,但任正非始终都保持着一贯的清醒,既没有因周围的欢呼声而淹没理智,也没有因外部存在的发展困境而否定自己的决策能力,正是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让华为在二十多年中始终保持着前进和冲锋的姿态,实事求是地说,任正非身上这种冷静而稳定的决策心态是值得我们广大企业家们学习的。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这个拜金的年代,企业家们尤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名与利”,要有一种更高远的眼界,不能只盯着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能只看一时的好坏成败,要有一种大局观念,具备运筹帷幄的能力。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没有走到终点,比赛就永远没有结束,过早的欢呼只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与其把时间用在欢呼和庆祝上,不如把时间用在切切实实的修炼内功之上。我们要学习任正非建立一种企业家的使命感,建立对企业以及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办好,才能把企业引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如履薄冰,谨言慎行”这既是任正非的领导原则,也是这个已经年过七旬的企业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