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智慧:既利人又利己
“合作双赢,利人利己”是现如今最常被商人津津乐道的。意思就是双方共同做一件事时,最终各得其所,产生双赢的效果。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讲的就是合伙的智慧。
作为成功的创业者,你可以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因为只要你拥有“合伙的智慧”,就可以通过合作来借用别人的物质力量,达到成全自己,也有利别人的目的。
在过去这些年,戴尔公司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站在全球IT浪尖上的企业。就在计算机市场最不景气的时期里,在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折戟沉沙、大吐苦水时,戴尔的市场份额却从12%攀升到了15%。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迈克尔·戴尔懂得“合伙的智慧”。
戴尔公司创立于1984年,以1000美元起家,创业初期缺乏资金、缺乏资信、缺乏资源,可以说非常的艰难。这时候,对迈克尔来说,要活下去就必须凝聚订单、凝聚资本,这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个时候,金融家沃克出现在迈克尔的面前。沃克因为一次投资的事情而陷入“经济危机”之中,急需一个新工作为自己打开局面。正想聘请一位经理来帮助自己融资的迈克尔采取了大胆的合作策略,他聘请沃克来做电脑公司的总经理。
迈克尔聘任沃克任总经理的真实意图并不是想让他帮助自己做大电脑销售额,而是要让他来帮助自己筹集资本。但沃克也的确需要这个工作,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促成了合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迈克尔·戴尔的用人策略是多么英明,沃克是个大胆的资本家,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他在得克萨斯州商业银行的老朋友关系,为戴尔申请贷款支持,很快就打通了银行融资的大门。1988年6月,戴尔公司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筹到3000万美元,此时公司的市值大约是8.5亿美元。
就这样,在合作中,迈克尔成功创业,沃克顺利扭转经济困局,彼此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合作的价值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合作、联合其他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以更强大的力量、更殷实的财富,实现合作双赢,利人利己的最终目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3间空房里分别关着2只猴子,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的食物,但放的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悬挂在屋顶;第三间房子里的食物则分别从易到难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几天后,实验人员在3间房子里分别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死一伤;第二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全死了;惟独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安然无恙。
原因很快查明了,摆放在第一间房子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激起膨胀的私欲,让两只猴子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二间房子里,两只猴子望着悬挂在屋顶上高不可攀的食物,在绝望和饥饿中死去;只有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在独自跳跃取食难以奏效时,同时想到了对方。于是,一只猴子站在另一只猴子的肩上,取下食物,两只猴子在“叠罗汉”式的合作中,惊奇地攀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让它们得以饱食并生存下来。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这6只猴子的境况。互相厮打和孤立,都难以生存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当你感觉到自己的高度不够时,你可以借肩膀给别人用一下,那样你借出的肩膀也一定会为你赢得回报,而你们因此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实现了双赢。
凯斯特是一位青年演员,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从职业的发展来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目前,他迫切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及有关他的文章,以增加他的知名度。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凯斯特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上了布莱曼。布莱曼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过好多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希望最终能够打入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但是让她烦恼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愿与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还只是靠一些小买卖和零售商店得以维持。
凯斯特与她一拍即合,便联手干了起来。凯斯特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很快达到了最佳境界,凯斯特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的电视剧中出现,布莱曼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
这样一来,布莱曼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凯斯特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钱,而且随着名声的扩大,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布莱曼和凯斯特在合作中各取所需,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对方的需要,互助使得他们同时迈上了成功的台阶。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能否运用合作的智慧,实现既利人又利己的愿望,同时在双赢中实现自我突破。
财智双赢,让死钱变活钱
很多企业拥有了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但总是因资金不足而胎死腹中,怎么办?难道能眼睁睁错过良机吗?这个时候,不妨尝试在金钱上与人合作,用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让别人的死钱变成自己的活钱,通过财智合作实现双赢。
在借别人的钱来开创自己的事业方面,美国商界大亨丹尼尔·洛维格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丹尼尔·洛维格在9岁时,偶然获悉邻居有艘柴油机帆船沉在了水底,船主想放弃它。洛维格向父亲借了50美元,用其中一部分雇了人把船打捞上来,又用一部分从船主手里买下了它,然后用剩下的钱请人把那条几乎报废的帆船修理好,再转手卖了出去。这样他净赚了50美元。他知道如果没有父亲的50美元,他难以做成这笔交易。洛维格发现,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这一次借钱生钱的经历,丹尼尔·洛维格一直牢牢记在心里。但他真正懂得借钱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借钱生财,还是在他年近40岁的时候。那时候,他想买一只货轮,然后把它改装成油轮,因为运油比运其他货物更赚钱。可是,他几乎一无所有,找了几家银行,银行职员看看他磨破的衣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就在绝望之际,丹尼尔·洛维格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有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装,并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去找纽约大通银行,说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因为有一条老油轮,并且那家石油公司信誉很好,大通银行没有要求他提供担保物,就直接把款贷给了他。拿到钱后,他立即购买了早已物色好的一条老货轮,迅速把它改装成油轮,并立即包租出去。接着,他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给石油公司,获取租金,然后又以租金为抵押,重新向银行贷款,然后又去买船,如此循环往复,像滚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轮被他买下,然后租出去。等到贷款还清,整艘油轮就属于他了。随着一笔笔贷款逐渐还清,油轮的租金不再用来抵付给银行,而转入了他的私人账户。
洛维格又一次将自己“借鸡生蛋”的经验复制到其他事业上,终于拥有了一个庞大得不可思议的跨国公司,这个公司包括遍布世界的许许多多产业:一连串做储蓄放款的信贷公司,许多家旅馆,许多座办公大楼,从澳洲到墨西哥的许多家钢铁厂,煤炭和其他自然资源开发经营公司,位于巴拿马和美国的石油和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此外,他还拥有一支可以和希腊船王的船队相媲美的世界性船队!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经济中,“谋借”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多么大的意义。
当然,借钱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多人都会担心,万一做生意赔了怎么办?但是如果不冒这个风险,又怎么有机会取得成功呢?
不过,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还是应了解“谋借”的具体方式、操作技巧以及其中的一些原则,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在现代经济中,“谋借”的具体方式可以分为:银行贷款、企业内部融资、租赁业务、商业信用等。企业经营者只要认真掌握其技巧,自然就可在商海之中,纵横捭阖,解除资金上的后顾之忧了。
资金几乎是所有企业经营者遇到的最头痛的事,一穷二白怎么开创事业呢?非借而不能也,聪明的人会借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说到借,一般的人就认为是向亲戚朋友借,向银行借。其实还有比这更高明的借,比如,如果你能够提前从客户那里收取费用而后向供货商支付费用,那么就等于是用他们的钱来壮大你自己的事业。
约翰发明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很快订货单就纷至沓来,其中一家连锁店的订单最大,数量是600台,并且很急。但是约翰在欣喜之余,也陷入了烦恼,因为每制造一台机器需要5000美金,出售的价格是1万美金。约翰手里资金不多,为了筹集300万美金,他跑了无数家银行,找了无数个投资人,结果仍然两手空空。
后来,有人建议他去跟那家连锁店谈谈,要求支付一半的定金。通常的情况都是在支付了货物60天内才付款的,但是,那家连锁店意识到,如果他们不付定金,就拿不到那批机器,损失显然要比支付定金大得多。因此,他们爽快地付了定金。就这样,约翰拿到了300万美元的现钞,并且不用付任何利息。
所以,与其讨好心存疑虑的银行放贷人员,还不如跟你的供货商和客户共同合作,因为你的事业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让死钱变活钱,就是学会借别人的资金来经营自己的事业,从而为自己赚到更多的钱,无疑是企业借力法则中的最高境界。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技术过硬,这样,“让别人的死钱变成自己的活钱”的效应才会更有益于企业的前途。
股份合作,聚财生财
越来越多的现代型企业,在创业之初就选择了股份制的合作方式,由此不难看出,股份合作是最适合市场经济的聚财形式,自然也是创业致富的首选。
一般来讲,刚开始创业,原始积累较少,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就会偏重资金合作。在创办大项目时,选择合作伙伴会更多地偏向选择掌握其他资源和行业经验的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合作绝对是最优的选择。
但是,在选择合作伙伴——股东的时候,考虑合作性也是很重要的,能否合作成功也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企业的发展也是充满坎坷的,而股东之间是否能包容、无私和经营理念的一致性很重要的。可以看到的是,公司开始经营不力,亏损较多,合作伙伴就会忍受不住,要抱怨,为避免自己利益受损更大,就要求撤伙走人;而企业做大,挣了很多钱,合作伙伴也会闹矛盾,分多分少,想自己单干,也会撤伙。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股东要尽可能的少一些,因为人多了毕竟更难以协调一致。
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成立的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是股东少,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最大股东的股权不能超过75%。有限责任的概念就是股东承担的经济责任,可以限制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即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有现金和实物,实物当然要评估,专业技术以原始发票为依据。注册资本实际上是由保证金及经营需要而决定。如果经营需要已足够,另一考虑就是对外经营形象的需要了。
除此之外,股份合作公司还要非常注意一些法律事项的准备:
第一,关于资本金的准备。
主要是需准备两笔资金,如房租、办证照的费用,就是启动费用。一笔是进货的准备金,以后就可连续滚动,可能厂家还可以给些帮助周转以及产品铺底。这滚动资金应当准备在4~6个月以维持生产的原料资金和经营费用。这是为了保证三个周期的需要——工厂生产周期的需要、客户资金回笼周期的需要,以及备货周期的需要。
第二,一致通过的事项。
还应注意股东合伙经营协议书上一致通过的项目,这是很关键的条目,要认真对待,与你的合作者充分沟通。往往有些经营者简单地将工商局的范本拿来签字了事,以致留下争议。
第三,保留自己的股东权利的法律原始文件。
能证明你权益的文件:1.协议书要有原件,各位合伙股东的协议书;2.出资证明,这是证明你以资本缴纳的出资证明;3.收据,已办理出资后要有你们的合伙公司的财务开据一个收据证明;4.验资报告,要聘请当地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以上四个原始文件都不要忽视,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要认真保管。
虽然股份合作更容易聚财生财,但要建立起完善的股份合作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并谨慎选择股东,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佳合伙赚钱的方式。
从“狼狈为奸”看合作之道
有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分别叫做狼和狈,这两种野兽都很喜欢偷吃猪、羊等家禽。有一个不同之处是人们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们:狼的两只前腿长,两只后腿短;而狈却是两只前腿短,两只后腿长。
这一天,小狼和小狈相约一起去农舍里偷羊吃。于是小狼和小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馋得直流口水。只是苦于羊圈的墙和门太高,小狼和小狈都不能爬进去。
这时候,小狼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由小狼骑到小狈的脖子上,然后小狈站起来,把小狼的身体抬高,再由小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两人分着吃。
小狈对小狼的主意表示赞成,于是小狈就蹲下身来,让小狼爬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小狈使劲地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身子慢慢伸直。之后,小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尝到了合作偷羊的甜头,于是小狼和小狈从此经常合伙干这种勾当。
假如小狼和小狈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养羊的农民也会减少很多损失。然而,小狼和小狈却经常那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
一只狼或者一只狈,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偷到羊的,但它们通过合作,利用了狈的高度,狼的利爪,顺利地把羊从高高的羊圈中拖了出来。
像狼和狈这样,取长补短,互相利用彼此的优势,实现双赢,正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合作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不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么强大,总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不足,如果能弥补自己缺陷并与同行企业合作的话,也许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富士、施乐的合作,就是一个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合作者,让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好例子。
施乐复印机公司与富士胶卷公司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来帮助施乐在日本销售复印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家合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向施乐供应产品,并成为开发新技术的伙伴。这家合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获利丰厚,并向施乐偿付了一定的红利。
但是,这家合资企业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此,而在于它帮助施乐在20世纪80年代击退了日本人的竞争,遏制了施乐公司下滑的趋势,并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了主动权。
企业之间的合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发展和运用资源的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战略联盟时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同行的大企业之间在面对残酷竞争还是合作发展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是同行之间协调关系的一种新形式。合作的意义可见一斑。
现在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单枪匹马”奋战的很少,它们更多的是在战略联盟形成后,为提高联盟的效率,还需作出很多努力。而在我们中国,存在很多家族企业,在内他们能团结一致,可往往容易导致故步自封,不相信别人,不敢与别人合作,在竞争中错失发展良机,最终难免被淘汰的命运。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企业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就是企业通过协作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大致来说,企业之间协作的构成要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要素,包括信任、网络和规则;二是运用基础要素的能力。
狼也好,狈也罢,只要是对自己有利、能弥补自己不足的,就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要知道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一联盟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愤恨
一个人赚钱而让其他人赚不到钱甚至赔钱,无疑就像贫富的两极分化一样可怕。试想,利益本来是大家的,现在却由你一个人独享,天下人怎么会不眼红、不怀恨在心呢!当然,已经激起民愤的你,也不可能一路畅通地发展下去。
所以说,避免“单赢”策略引起同行业者的愤恨,才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如果一个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没有合作意识,把同行对手全都当做敌人来对待,那么势必引起别人的愤恨,他的利益必然也不会长久。
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曾经红极一时,但是他对竞争者残酷无情,对身边助手和员工也不友好,以致在他炒股失手时,竞争对手和周围的人,纷纷趁机出手打压。最后,公司破产,别墅和轿车等被政府没收,人还被送进监狱。同行都说,这是他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顾他人的结果。
老话讲“同行是冤家”,也许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这却绝对不是现代商人所认同的观点。想要长期发展,就不能树敌更不能与人结怨,而避免让竞争对手对自己产生愤恨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变“单赢”为“双赢”,竞争中求合作,共创互惠互利的和谐局面。
同行未必是冤家,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待竞争对手。面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很多商人常常会怒目而视,相互排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其实,在同行业之间,双赢能够催人奋进,也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赢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成功商人总是乐于化敌为友,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合作,则会弥补各自的不足,借对手之力,达到双赢的局面。
红顶商人胡雪岩就非常注重同行间的合作,他说:“同行不妒,万事都成。”他做丝业生意的时候,同行业就有几家已经相当有规模,胡雪岩却没有倾轧对方,而是设法联络他们。湖州南海丝业的庞云缮在丝业行内相当有威望,生意也做得相当大。胡雪岩为了将自己的丝业做得更大,便寻求对生丝颇为内行的庞云缮的合作。与人携手,资金充足,规模宏大,联系广泛,从而在丝业市场上形成了气候,胡雪岩也得以在华商中把持蚕丝的国际业务。这就是将对手转化为合作者的典型例子。
当然,与对手的合作是以利益互惠为基础的,胡雪岩做丝业生生意得到了庞云缮的帮助,反过来,他也向庞云缮传授了经营药业的经验,后来庞氏在南海开了镇上最大的药店——庞滋德国药店,与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关系密切。实际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同行的真心合作。
胡雪岩的每行生意都有极好的合作伙伴,而他的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所以,依靠对手,联合对手的力量非但不会影响到自身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以对方为靠山,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进。
在某一个时期,市场总份额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个行业内,同行之间由于经营内容的相同,也就意味着要分享同一市场。对同一市场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因此同行间的竞争也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于是,为了各自利益,同行间互相忌妒,引发愤恨,以至于互相倾轧,“单赢”成了同行间的常事。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俯首称臣;或者两败俱伤,第三者得利,这样的情况也似乎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市场规律。
但是这样的局面绝对不是最好的。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又能得利的第三条路可走。胡雪岩正是走了第三条路,他时时顾及到同行的利益,既为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开财路,保持了稳定的经营,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经验:善于联合对手制造双赢的人,总能打开别人难以打开的局面。我们不能否认同行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竞争,但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合作。
如果我们能抓住对方和你的共同利益,就有可能化敌为友,一起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赢。正因为是同行,你们之间也最有可能合作,因为你们存在相同的利益。所以,要尽可能的把对手转化为合作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单赢”策略难免引起对方愤恨,所以同行之间,不仅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依靠对手的力量,才能将眼光放得更远。与对手共存共进,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润。化敌为友,事业才能做得更加强大。
帮别人攀登,自己也能登上去
就像乔治马修阿丹所说的“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会爬得最高”。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你也能因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帮助得愈多,得到的也愈多。
哈特瑞尔是一位水准很高的演说家,他曾经说当他还是东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孩时,有次跟两位朋友在一段废弃的铁轨上走,其中一位朋友身材很高,另一位则是个胖子。孩子们互相竞赛,看谁在铁轨上走得最远,结果两个人都只走了几步就跌下来。
后来,哈特瑞尔跟他的朋友分别在两条铁轨上手牵着手一起行走,彼此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支点,他们便可以不停地走下去而不会跌倒。这就是合作的可贵。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社会分工越细,每个人对他人的依存度就越高,不会与别人合作,就相当于把自己送入地狱。创业做生意也是一样,单打独斗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只有互相帮助,本着合作求双赢的经营理念,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江苏省张家港市的长江村从一个“要饭村”磨砺三十载,变成了资产总额达8亿元的村子。变富裕了的长江村也开始了自己的扶贫之路,从1997年至今,长江村已经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输送扶贫资金420万元,帮助小岗村修建了一条水泥路面的村级大道,办起了一个占地80亩的葡萄示范园,全村90家农户种植葡萄。葡萄苗、化肥、管理费用都由长江村全部足额补贴。长江村不仅在小岗村发展鲜食葡萄,还大力发展葡萄酿酒,搞葡萄深加工。后来,他们还带小岗村人去法国、西班牙考察,并与法国一家葡萄酒厂达成了开发生产葡萄酒的合作意向。
郁全和说:“我们帮扶小岗村建路,搞葡萄园,有人不理解。我当时就想,作为先富起来的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现在想,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帮了他们,也扶了我们自己。”
截至目前,长江村在苏北贫困地区宿豫县投资3.5亿元,兴办了几家企业。彩涂板厂已经开工建设,这有利于宿豫县的经济发展,对长江村也有好处。长江村现在发展的空间不大,此举解决了长江村生产车间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生产成本较低,还可提高投资收益率。“帮了别人,也扶了自己”,是长江村与小岗村帮扶结对的新认识。
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有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事实上,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一切都从私利出发,从不肯伸出手帮助别人,最后就会陷入人生的死胡同。而一个企业如果只顾发展自己,仅仅看到眼前这一点利益,这样的企业必定不会长久。
这个社会上,所有的链条都是息息相关的,谁也无法单独存在。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将来会需要谁的帮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而不为?
美国埃·哈伯德说:“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解惑,自己获得知识;帮助别人扫雪,自己的道路更宽广;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友善的回报。
有人与上帝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既绝望又饥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可以够到铁锅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自己嘴里,因此他们看上去是那样悲惨。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大家都在快乐地歌唱。
“我不懂,”这个人说,“为什么一样的待遇与条件,他们快乐,而另一个房间里的人却很悲惨?”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会喂别人。”
帮别人攀登,自己也能登上去,因为“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双重奖励:一方面可使对方获得生活所需求的一切;一方面可使我们自己得到渴望的物质财富,或者其他的需要。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双赢
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合作,组成合作团队,则企业双赢的结果将是必然的。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合作型的社会,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可以表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而且双赢应该是经营者始终要牢记的最高准则和追求目标。尤其是创业的时候更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这就需要合作。寻找一个好搭档,才能够迸发出无限的能量,才能各得其所。
庄吉集团的创始人之一郑元忠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有名的“电器大王”,后来,他选择了服装业,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但是却一直没有作出大成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元忠认识了同样搞服装的陈敏,两人一谈,感觉相见恨晚。于是,两人在商量后成立了温州庄吉服装有限公司。
不久,吴邦东也加入其中。三人在公司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被业界称为“黄金三角”。
当时,对于谁当董事长的问题,三人都看得很开。按股份,郑元忠是理所当然的董事长。但是,郑元忠却选择让陈敏来当董事长。正如他日后所说:“服装该由懂服装的人来做,陈敏是当时温州服装界数得着的少帅,又是服装商会副会长,三个人里边,肯定他最行,而且也年轻。”
三人从一开始组合就达成一致:庄吉的权利在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公司绝对不安排任何人的家族成员。有一次,陈敏的侄子大学毕业后,想到庄吉来工作,被陈敏拒绝了。如今的庄吉,股权清晰,事事由董事会集体决策,已经创造了许多第一:全国第一家利用品牌做质押贷款的民营企业;温州市第一家民办服装研究所;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配制股份;创办了庄吉服装文化研究所等等。庄吉还与中国美院、杭州丝绸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地把庄吉定位于高层次的服饰品牌。
在合作求双赢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要使得双方的利益和情感需求都得到满足,并愿意进行下一次合作。假如两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每一次可以赚1000元钱的利润,假设大家付出的劳动相等,则这个利润应该是五五分成,但是有一方却拿走了600或者更多,一次、两次也许还会安然无事。但如果次数多了,肯定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并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这显然不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们生存在一个合作“双赢”的时代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某种合作的形式下经营。
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当天报纸上的新闻,必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在同一管理机构下合并的工商企业,创造了无比的力量。今天是一群银行合并,明天又是一群铁路公司合并,过几天又是几家钢铁公司联合起来。这一切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全是为了运用高度的团结及合作,发展出无比的力量。
双赢,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对方的需要,彼此同时迈上了成功的台阶,最终各得其所,这正是现代“合伙赚钱,谋取双赢”的成功理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