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在一起-就这样吧(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13年 北京 夏

    我在火车站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在出站口等了很久,拖着个大行李箱,有些烦躁地用手遮挡着夏日里暴烈的阳光。我看到她的时候距离她还有一段的距离,她掏出手机拨电话,我的手机就响了。我接起电话让她往天桥上看,她就用握着手机的手冲我挥手,嘴里还喊着什么,可惜手机离嘴巴太远,听不太清楚。

    “真不好意思,堵车。”这似乎是最信手拈来也最真实的借口。

    “没事,也没等多久。”她额头上被汗水打湿的刘海告诉我她说了谎。

    “我来帮你拿箱子。”我拿过她的箱子,比想象中要沉,“在附近找个地方坐坐吧,凉快凉快。”我这么说着也不经过她的同意便往前走。她跟在后面没来头地道了一句:“你黑了点。”

    天桥的对面有家咖啡馆,在过天桥的时候,她用手机冲着拥堵的路况拍了一张照片。我站在原地等她,她边拍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第一次来北京,拍着新鲜。”然后突然转过身问我:“要不合个影?留个纪念。”说着一只手已经拉过了我的胳膊,我也就靠在了她身边。她把手机递给我:“你胳膊长,你来拍。”

    咔嚓一声,手机的音效没有关,有人朝这边看,多少有些尴尬。我把手机还给她,她盯着照片看了看笑着道:“真好,一点没变。”

    我们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喝着冰水,燥热在身体上一点一点褪去。我问她来北京做什么,待多久?她眨了眨眼睛道:“不知道,也不是不知道,我是说还不确定。”

    “哦,算旅行?”我掏出一支烟来抽。她没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拿起我放在桌子上的烟盒看了看,“这么淡,不抽原来的牌子了?”

    “打算戒了,一到夏天烟抽多了就呼吸不顺。”

    “好事。”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

    “你住哪?”她问道。

    “西边。”说完我就想到她对北京不了解,便补充道,“离这不算远。”

    “一个人住?”

    我点了点头:“想吃什么?我请你。”

    她像是很认真地思考了一小会儿,抿着嘴巴发出嗯嗯的长音:“好久没吃过你做的饭了。”

    “那就走吧,去我家。”我起身拖着她的行李箱往外走,不回头也确信她跟在身后。出了咖啡馆,炎热的空气瞬间把身体包围。“这该死的夏天。”我抱怨了一句。

    我住在一栋老楼里,窗前就是一条长满高大洋槐的小路,每个午后聒噪的蝉鸣就一直在叫,总让我幻觉那些树枝伸进了窗户里。

    我在厨房里做饭,煤气灶一打开,厨房里就多少有些闷热。她靠在厨房的门口看着我:“一个人也总做饭吗?”

    “偶尔吧。心情好的时候才做,大多时候是在外面吃。”我在切一块肉,不肥不瘦的,没什么特点。

    “有点口渴,给我弄杯水呗。”

    我到冰箱里翻了翻:“只有啤酒。”

    “来一罐吧。”

    我拿了一罐啤酒出来,用衣服擦了擦罐口,递给她。

    “好冰。”她啪的一声拉开拉环,喝了一大口道,“你现在拉拉环还总是割到手吗?”

    “谁那么笨啊?”

    “你啊!”

    我皱着眉头想了想:“有吗?”

    她说了句什么,大概是感慨的话,我在洗菜,水龙头哗哗地响着,没听清,也不想再追问,就笑着说哦。

    她喝空了那罐啤酒,又自行在冰箱里拿了一罐。

    “你去屋子里等着吧,这怪热的。”我的菜已经下锅了,抽油烟机坏了,我把窗户打开,一整片市井的声音传了进来。

    “我喜欢看你做菜的样子。”她仍旧靠着门站着,目光已有些迷离。

    我没有接话,而是反问:“肉要嫩一些还是干一些?”

    “随你。”她说完被油烟呛到,咳嗽了几声,“我去卫生间洗把脸。”

    洗过脸后她没有再回到厨房,等我做好菜端出厨房,看到她半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我以为她睡了,可是听到动静她又睁开了眼睛:“真快。”

    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她都不再主动说话,我问她还要不要喝啤酒,她也摇着头拒绝了。我自己拿了一罐啤酒喝着,时不时问一下她的情况,她也都用极其敷衍的态度作答,一来二去我也没了再询问的兴趣。

    吃过饭我到厨房刷碗,她又靠在厨房的门边说要走,我没有问为什么也没说挽留的话,只是说你等下,我送你。

    洗过碗出了厨房,看她已经准备好了,站在行李箱旁边。我说你等一下,我洗把脸,然后进了卫生间,拧开水龙头我就看到了洗手台上的牙具,两套,一蓝一粉。

    从卫生间出来,我看到她在摆弄行李箱,然后从里面掏出一条烟递给我:“来时买的,送给你。”

    我接过来看,是我之前爱抽的牌子。

    送她到楼下,不好打车,就沿着树荫的小路往前走,走着走着她说道:“我本来是打算留在北京的。”

    我没有说话,也大概明白了缘由,想说对不起或不好意思,也不知怎么开口。

    路马上要走到头了,我还是问了一句:“你准备去哪?”

    “回去。”她虽回答得干脆,我却也明白这一路回程的艰涩与酸楚。

    “那你小心点。”我礼貌地说道,连我自己都讨厌自己这种冰冷的克制。

    “抱我一下吧。”在出租车停下来时她伸出了双臂,我靠过去,轻轻在她背上拍了拍。看着载着她的出租车离开,消失在视线里,我掉头往回走,天气还是没有一点凉下来的意思。

    “这该死的夏天。”我又抱怨了一句。

    2012年 成都 春

    已经下了火车一小会了,还是感觉地面有些晃动,我坐在行李箱上在出站口等朋友来接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建筑都有轻微的摇晃,似乎都能察觉到空气的漂浮流动。成都的天气在春季里就已经有些热了,我从北方过来,还穿着毛衣,身上出了汗,就觉得有些扎得慌,正想着要不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毛衣换下来,朋友就出现在我面前了。

    说是朋友,其实也不太熟,以前有过几次照面,这次到成都玩想着就联络一下,有个落脚的地方也省下了住宿的费用。

    他来到我面前:“刚才地震了,不过只有三级多点。”

    “啊?怪不得我觉得有些晃,还以为是幻觉。”我没经历过地震,刚到成都就遇到了,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

    “这是成都欢迎你的方式。”朋友玩笑道。

    “我看是震怒了吧。”

    “你实话说吧,一路上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和小姑娘搭讪算吗?”

    一路和朋友说笑着就到了他的家,他养了只猫,到处都是猫毛,那只猫喜欢趴在窗台上,窗台上有盆枯死的花,窗外是很热闹的小区,吵吵闹闹的说着我不太能听得懂的方言。

    隔天朋友有个面试,不能陪我,又怕我闷得慌,就建议我去杜甫草堂。他说搞创作的人去那里转转挺好的,《好雨时节》的编剧就是在那里转的时候有的灵感。

    我坐了公交车到了草堂,买了门票就在里面闲逛,也没找讲解员。草堂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一整片一整片参天的树木,正值春季,可能是某种树木开了花,有着好闻的香气。那天草堂里的人并不多,我逛了大半天也觉得无趣了,就想着回去,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进来的那个门了,又想着反正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找了一块石凳坐下休息,然后就看到她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打扰一下,请问你知道怎么出去吗?”我问完这句话就觉得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我找不到进来的那个门了,可我又不知道那是哪个门。”

    她想了想道:“那你记得那个门口有什么特别点的标记吗?”

    “好像有个杜甫的雕塑。”我努力回想了一下。

    “哦,我带着你吧,我正好也从那个门出去。”她说着就站起身往前走,也不回头,好像很不在乎我到底有没有跟在身后。

    出了草堂,我向她道谢,便往公交站走去,走了几步发现她跟在身后,就开口想要问,没等我开口她便说道:“我也要坐公交车。”

    “哦,那就一起走吧。”我等了她两步,两人就并肩了。

    公交站的距离不远不近,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到了站点,当我等的那辆车在马路对面露头时,我突然就想和她吃顿晚饭了,我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她摇了摇头道:“我晚上还有事。”我听了也没有太大的失落,谁知她又开口道:“我明天去爬青城山。”我随口唱了句“青城山下白素贞”,这倒把她逗乐了,于是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我也就错过了那班的公交车,但也确定了下来明天一起去爬青城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