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立风波
百日维新失败了,最郁闷的人是谁?
六君子——不,他们死得很爽快,抛头颅洒热血,何其慷慨,换句话说,死得其所,虽然没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活,却能理想地去死。够了!
康有为、梁启超——不,这两个大名士正在日本逍遥呢,一边著书一边饮茶,娱乐的同时又感觉自己在救国,一举两得啊!
袁世凯——这人是有点郁闷,毕竟,由于他的被动告密,六个年轻的生命飞向了天堂。但十多年来宦海浮沉的经历也让他看透了许多东西,做官就是顺势而走,切不可逆流而行。既然木已成舟,只好坐在小舟里一同沉浮了。
最郁闷的人是光绪!他想做一个千古明君,最后活得像个木偶;他想拯救中国,结果自己还需要别人拯救;他想跟珍妃在一起,珍妃被慈禧杀了……总之,他想得到的东西总是得不到,他不想要的东西别人总是送给他,这就是光绪。
光绪被幽囚后,朝野上下都敏感到这个皇帝有可能被废掉。本来维新变革是中国百年来改革的一个大好机会,这个机会说成时千载难逢的一点也不过分,更难得的是连守旧派都支持变法改革。可惜,狂生康有为把一切搞砸了。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从此水火难容。守旧大臣掌权后,不仅废掉了维新变法的内容,甚至株连到前任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改革,连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也开始否定。
慈禧确实有废掉光绪的意思,但这个精明的政治女妖不会鲁莽行事的,她要通过一种委婉的方式让光绪下台。什么方式呢?立太子。
立太子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在清朝不太正常。清朝自从雍正掌权后就没有立过太子,雍正结合自己的经历,认为立太子容易引起兄弟相煎。遂想了一招,做了个盒子,将继承人的名字装在盒子里,盒子一式两份,一份藏在自己身边,一份放在“密码箱”里。等皇帝死后,只需打开密码箱就行了。
慈禧违反祖例立太子,动机非常明显。慈禧找来宗室中的一个弱智儿溥儁,把他过继给自己死去的儿子同治,称呼他为“大阿哥”。慈禧紧锣密鼓地想把这“孙子”捧上皇帝的宝座,光绪则日日夜夜在瀛台里愁眉苦脸。
光绪实际上已是一个政治犯,但名义上他还是清帝国的首脑。最关键的是,有许多要人支持他,是的,光绪也有粉丝。比如,在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等人的心中,光绪是一个比较贤明的皇帝,只是性格懦弱了点。翁同龢是帝师,就不用说了;连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都不主张废立。
光绪虽然是个傀儡皇帝,要想废他也没有那么容易。老女人慈禧一向鬼点子多,这不,她又想出一计:皇帝病危。是啊,这皇帝病得都快死了,总得立新君吧!这女人毒辣的地方就在于,她编造的理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光绪确实给人病歪歪的感觉,从小身体就不行。
光绪病危,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内,京城骚乱不安,各国驻京大使更加不安。是不是这些大使很关心光绪?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光绪是个主张学习西方的人,光绪做皇帝当然会实行开放政策,这样,中外的交流合作就更多。听到皇帝病危的消息,各国公使纷纷要拯救皇帝的性命。
这些热心的洋人要为光绪提供西医治疗,遭到慈禧拒绝后。他们对总理衙门施压,要求允许洋大夫进宫为皇帝体检。慈禧太后抵抗不住压力,被迫同意。
体检的结果是:除了有点肾虚,皇帝一切都很健康。想必慈禧在洋医生进宫前就给过什么暗示,所以这个结果出来后,慈禧很上火:他妈的洋人,是不是吃错药了,管事管到我家里,欺负我老太婆软弱是吧!
洋人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皇帝病危”全是这个老太婆一手策划的阴谋,好啊,你有阴谋,我有大炮。
这一来,慈禧对外国人很反感,而且有人告诉她,康有为就是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跑的,至于梁启超则完全是日本人救走的。他妈的洋人,专门跟我作对,咱们走着瞧。
废立之事不仅遭到国内官员和名流的反对,也遭到国外的反对。慈禧面临一场内外交困的公关危机。恰巧这时,荣禄接到消息,说是英国人准备派兵进北京,逼慈禧交出权力,让光绪执政。
一向至高无上的慈禧听到这个消息,满脸阴沉,他妈的,老佛爷在国内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些洋鬼子居然敢在我头上撒尿,这口气不出枉为老佛爷。
空兴奋一场
上行下效。慈禧反感洋人,清廷上下也跟着反感洋人,民间也酝酿着一股反感洋人的暗涌。
大家都很讨厌洋人,尤以义和拳对洋人的讨厌最给力。为啥呢?因为他们不光讨厌,还用拳头打啊!这叫付诸行动。若是换到以前,义和拳早给镇压下去了,但现在不一样,宫廷仇洋,义和拳也仇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义和拳据说脱身于白莲教,是一个长期以来流传于山东、河北一带秘密团体,最早是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后来洋人涌进中国,他们又以赶走洋人为宗旨。
义和拳以仇杀洋人和教民为快事,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很原始,还是传统的刀枪,又称为大刀会。有些练拳练得出神入化的人自称刀枪不入,这个迷信的组织有一套神秘兮兮的仪式和习惯,据说社团的成员都必须用红巾扎头,穿着红肚兜,扎着红腿带,用红布裹双手,衣服里还藏有一些符咒,手腕里也贴着白纸符咒。
曹州教案之前,山东巡抚是李秉衡,由于李秉衡对义和拳的纵容,德国人出兵胶州湾,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李秉衡因此革职。由张汝梅暂时接任山东巡抚的职位。
1899年,新任的山东巡抚才到任,这人叫毓贤,这厮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是清朝少有的酷吏,他一上任就开始实行恐怖统治。在酷刑方面,他是一个天才。朝廷派遣这样一个屠夫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得知屠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毓贤决定刚柔并济,招安。
你义和拳不是讨厌洋人吗?我毓贤也讨厌洋人,既然有共同点,还有什么不好谈的。毓贤将义和拳改组成官方承认的组织:义和团。这样一来,义和团就听他调遣。
正是在地方官的这种大力支持下,义和拳抢劫了张家庄的天主教堂,杀害了两名德国神甫。
曹州教案发生时,有着高度战略眼光的袁世凯就感到事情不妙,他当时就电报山东巡抚张汝梅,让他在莱州、平度、高邑、潍县一带驻兵防守,以防有变!张汝梅对军事反应相对迟钝,没有把袁世凯的建议当回事。
建议无果的情况下,袁世凯又向北洋大臣王文韶建言:尽快与德国谈判,以防事态恶化。
果然,德国在占领胶州湾不久,又向日照、沂州等地增兵。袁世凯再次向朝廷建议,派兵进入山东,防止德军切断中国南北交通线路。在刘坤一和荣禄等人的支持下,袁世凯的建议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德国的行为确实非常过分,如果一味示弱的话,后果确实不堪设想。朝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命令张汝梅和毓贤紧急布置山东防务,同时袁世凯和聂士成受命带领新军开往山东。听到这个消息,袁世凯是兴奋的,所谓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他很想试试自己手中的这支军队有多犀利。
袁世凯此行的目的表面上是打压匪类,保护教民和洋人,实际是想威吓德军,甚至决一死战。这从他给徐世昌写的信中可以看出来:这次去山东,我心里怦怦乱跳,因为想到即将开战,所以很兴奋。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袁世凯是个好斗的人,和德国这样强大的对手打,他当然兴奋,因为一旦打赢了,那就可以一仗出名,打输了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朝廷的意思却是以和为贵,所以派兵进入山东,也是希望德军适可而止,知难而退,并不打算真正开战。
袁世凯进入山东,毓贤只差没说出“山东不欢迎你”,毓贤是个地方上的小暴君,袁世凯来了自然让他很不爽。他不仅处处和袁世凯作对,还派人秘密跟踪袁世凯,一旦抓住把柄,立刻奏他一本。
袁世凯也不是好惹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大量地搜集不同组织对毓贤的不满,整理起来,打包发给荣禄。小鞋还没有给毓贤穿上,朝廷已经发来奖励,说是袁世凯等人圆满完成在山东练兵的任务,是时候返回原部队了。
出任山东巡抚
一枪未发就“凯旋而归”实在不是袁世凯的性格,那么多子弹,没有飞出去总觉得是种遗憾的事。
回到天津小站后,袁世凯接连给慈禧上了两个奏折,在奏折中,袁世凯激动地写道:德国人分明是利用教案侵占我国,他们先出兵胶州湾,又进入日照等地。为什么这么嚣张呢?就因为我们的国防力量太弱了,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要被欺负。我们国家虽然军队庞大,但大多没有经过西式训练,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练兵,而且用正确合理的方式练兵。
慈禧看完奏折,认为袁世凯说的有道理,就让袁世凯呈上详细的练兵方案。
袁世凯见意见采纳,连忙组织编写《训练操法详细图说》,并附上一封奏折,针对德国挑衅,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严格挑选山东地方官员,不能用那些没本事的人,也不能用那些惹事的人。(那意思就是说毓贤既没本事,又惹事;用我吧,我有本事,又不惹事。虽然是阴招,但说的也是事实。)
第二,按条约办事,山东巡抚一定要严格按照和列强定立的条约行事,不要给人口实,不要滋事。
第三,要在各个战略要地驻兵,要随时巡逻,做好开战的准备。
第四,要派一名朝廷大员驻守山东,总揽大事。
没多久,毓贤又搞出了一个巨大的动作,在他的支持下,义和团举出了“扶清灭洋”的大旗。大旗虽然是站在大清一边的,但这么一来,大清也就成了一个病夫。
德国人哪里会把义和团的刀枪棍棒放在眼里,你灭你的洋,我修我的铁路。这条铁路由青岛通往济南,有人说德国人很无私啊,帮我们发展基础设施。德国从来不是一个无私的民族,这铁路一通,德军运输起来就方便得多。
德国动作大,其他列强肯定羡慕了。光流口水就不叫列强,这不在欧洲一蹶不振的意大利也找上门来了,意大利人“礼貌”地提出想借中国的三门湾玩玩,总理衙门说:没门。门虽然没有,但是军舰意大利还是有几艘,为了充一次老大,意大利派遣军舰在烟台海域巡视。
如果说德国是虎狼,意大利就是狐狸了,对于这么无耻的行为,是人都会愤怒。列强做得太过分了,软弱的清廷终于命令袁世凯带兵进入沂州。
朝廷让袁世凯再次进入山东,目的是防备德国佬。但对袁世凯来说,此去有双重任务,防备德国佬是最重要的,但打压义和团也是必须的。在袁世凯眼里,义和团扰乱社会稳定、引起国家纠纷,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所以,必须平定。
由于毓贤极度排外的立场,许多国家纷纷给清廷施压,要求撤掉他,换上一个开明人士,这个未被点名的开明人士就是袁世凯。慈禧太后对毓贤的办事能力也表示怀疑,就这样,袁世凯自然而然地当上了山东巡抚。
牛刀小试,收拾义和团
袁世凯见过世面,是一个有外交手腕的人。在当时的中国,他是少有对西方非常了解的人,由他出面和外国人周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袁世凯对义和团也比较了解,他小时候就见过那些所谓的“怪力乱神”把戏,一方面对这些把戏他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他又清楚这种底层运动一旦形成燎原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1900年1月,袁世凯向朝廷表达了自己对义和团的认识,因为朝廷中很多人对义和团是存有希望的,毕竟他们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袁世凯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义和团盲目排外,给社会造成极大的骚乱,也会增加清政府在国际上的压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对国家只有破坏作用,没有建树作用。
第二,义和团是一群乌合之众,虚张声势,绝对没有什么有效的战斗力,更不可能用来对付洋人。假如任其发展,反而会成为洋人侵略中国的借口,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取缔。
对义和团,袁世凯主张“文武双管”一起用,一方面是劝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洋教士虽然在中国,但也得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可以胡作非为,所以没必要盲目排斥;另一方面是武力镇压。
袁世凯再次发挥他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整顿了山东的混乱局势。有一个小故事,最能说明他办事的果断与狠辣:
袁世凯刚刚上任,一些义和拳的首领还不清楚袁世凯的态度,以为他像前几任一样支持义和团运动。新官上任嘛,首领们便约好去拜访袁世凯,同时建议袁世凯能够加大力度支持义和团。
袁世凯是个懂礼的人,有人来拜访,自然是客人,是客人就得请上酒席。入座以后,首领们照例吹嘘自己法力无边,刀枪不入,简直是行者孙下凡。袁世凯不动声色地聆听着,甚至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首领们也是酒肉之徒,喝得越高,吹得越厉害。
袁世凯提议让几位高人当场表演一下。盛情之下,那些义和拳首领也不好意思拒绝,准备再忽悠一次。袁世凯笑盈盈地让这些首领站成一列,首领不明所以,巡抚这么说,也只好站成一行。
接着,袁世凯拍掌,出来几个神枪手。袁世凯笑道:“各位首领法力无边,相信这些子弹根本拿你们没办法!准备好了吗?”
首领们大惊失色,待要开口说话,枪声大响,这些吹了一辈子牛皮的首领们应声倒地。这就是袁世凯的方式,不动声色,快刀斩乱麻。
不久,袁世凯命人到处张贴告示,宣布义和团为非法组织,从此严禁设坛习拳,若有违抗命令者,杀无赦。在袁世凯担任巡抚期间,也发生过“教案事件”,不过袁世凯处理起来爽利得多。
有一次,山东平阴县的一个英国牧师在路上失踪,袁世凯接到案子后,首先急电总理衙门,让他们照会英国使节,告诉英国公使会尽快妥善处理此事。然后,火速调集人马查案,悬赏捉拿罪犯。没多久,犯人被抓获,袁世凯公开审理案犯,并邀请英国领事旁听,由于袁世凯断案公正,英国方面没有理由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这事落在一个昏庸的官僚头上,估计又会召来一群英国虎。
愤青们可能谴责袁世凯崇洋媚外,打压人民,事实不是这样的,袁世凯所作所为在当时确实是以大局为重。他真正维护的还是中国和清政府的利益,比如,在高密县爆发了民众反抗德国人的拆迁事件,袁世凯就公开为民众的利益辩护。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德国人不是要在中国修铁路吗?这修铁路就涉及到拆迁,德国人以低价征收农民的土地,强行进行拆迁。当地民众不服,聚合起来对抗德国人。德国人便派出了三百人的海军陆战队,扬言要以武力开路。
袁世凯得知消息后,速度带领人马赶到现场维持秩序。调查后,袁世凯认为此事的主要责任在德国人,民众虽然无知盲目,但其目的也是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袁世凯在和德国人交涉时,据理力争,要求德国给予农民足够的赔偿。德国面对强势的袁世凯,不得不让步。这件事情后,袁世凯还对德国人筑路用地、路矿公司设局、雇工、火车运载货物、征收厘税等事项,作了明文规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也算是维护了群众的部分利益和国家的部分尊严,也因此,袁世凯在山东的威望也因此大增。
一场动乱引发的战争
洋人也好,义和团也好,在当时都是非常敏感的势力,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袁世凯也挺难的,虽然他处理得当,但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在山东,袁世凯的剿匪行动是卓有成效的。不过,朝廷中有人不爽。山东的地方官也不时有人弹劾他。但袁世凯不管这些,该镇压的还是镇压,义和团在袁世凯打击下,到了1900年,在山东绝迹。
义和团被扑灭了吗?没有,义和团眼看在山东呆不下去了,决定换个地方谋生,那些首领们也还有一些地理知识,他们把阵地选在直隶,直隶是古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进入直隶,要通往北京和天津就方便很多了。
到了河北境内,义和团的活动达到了高潮,呈现出燎原之势。义和团逃出袁世凯的势力范围,绝不代表袁世凯就会不闻不问,他邀请直隶总督裕禄一起,南北夹击义和团,裕禄也是很讨厌义和团的,但是高层对义和团的态度越来越暧昧,慈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义和团那些神话鬼话兴趣还很浓。尤其是大阿哥的亲爹端郡王载漪,急切地盼望义和团进京,为啥呢?他想借义和团的力量夺权。
义和团进入天津后,裕禄不断没有剿匪,反而成了义和团大哥张德成、曹福田的小弟。张德成等人居然在总督衙门设立总坛,祭拜关公,总督衙门被整得乌烟瘴气。在朝廷的姑息纵容下,义和团越来越过分了,许多“善男信女”加入义和团,他们杀烧抢劫无所不为,洋人和教民被杀得鸡飞狗跳。
在这种大气候下,许多官僚和绅士也未能幸免,反而加入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坐在紫禁城里的老佛爷听到这种架势,不但没有引起丝毫警惕,反而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想法,她觉得这个社团可能真的神。
慈禧是相当喜欢听戏的,中国戏曲中那些古古怪怪的东西对她最有吸引力,现在义和团上演的是一套真实的“神话戏”。此时,慈禧希望义和团早点进京,满足她头脑中那种离奇古怪的神秘渴望。
外国佬对这事非常警惕,他们纷纷派遣卫队保护使馆。洋人军队和义和团同时向京城出发,在英国海军中将、东亚舰队司令西摩尔指挥下,一支由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2000余人联军,在保护北京使馆的名义下,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军。此时,京城高层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调动,端王载漪等四人进入总理衙门,许多老臣靠边站。
这一切都预兆着一场大的动乱就要开始了。
1900年6月10日,义和团大部队逼近北京城,北京城有10万守兵,九个城门都是紧紧地关闭。显然有人不欢迎义和团。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义和团在城外叫骂,守兵们端着枪,随时等待出击。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忽然传来高层的手令:九门提督听令,放这些“爱国志士”进城。
就这样,九个城门同时打开,义和团嘻嘻哈哈开心地进城了。进城后,不到十天,义和团的部队就发展到十万人。义和团在山东度过一段艰难的岁月,进京后,终于找到发泄的机会,连帝国首脑都支持自己,还有什么顾忌的。杀吧,抢吧,放火吧,洋人和教民们死的死、逃的逃,官兵在一旁看热闹似的。
事情发展到后来,京城内几乎家家户户都筑坛念经,最后连帝王将相都不能幸免,连慈禧都在紫禁城内设坛念经。
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在端王载漪的授意下,义和团扬言要杀掉“一龙二虎”。一龙自然是光绪帝,二虎便是李鸿章和奕劻。据说,在庄亲王载勋的带领下,几十名义和团人冲进宫中,扬言要捉拿教士,实际是想对光绪不利。结果,老佛爷知道这事了,处决了20名义和团人,并且大骂朝中这些兴风作浪的后辈。
老佛爷的态度是明显的:只要你们别干涉内政,我可以让你们胡来。老佛爷所以有这种态度,与她受够了洋人的窝囊气有很大关系。
京城内,四千多家商铺被烧成灰烬,24家铸银炉厂被焚毁,银子无法生产,钱庄、银行都被迫歇业!市场交易尽皆停滞。甚至连正阳门的城楼也被烧塌!
最惨的还是杀头。北京城内有许多信仰基督教的,这些教民的末日到了。义和团大肆搜捕教民,然后施行集体大屠杀,人头滚滚落地,城内人心惶惶。幸存的教民只好逃进洋人的教堂和使馆中,在这个动乱时期,一些无辜的人也受到牵连。
这场动乱持续了很长时间,奸淫掳掠的事情司空见惯,连许多朝廷高官都成为洗劫的对象。当时没人敢出头稳定局势,因是老佛爷没有开金口。
这一年是庚子年,北京城一片混乱。义和团也好,清军也好,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情绪中。
终于,捅出了篓子。杀中国人,只要老佛爷不发话,是没有什么大的风险的。但是杀外国人就不行了,列强一旦生气了,就算是老佛爷也保护不了他们。
6月11日,日本大使馆的书记官杉山彬被清兵杀死,这书记官死后被肢解,五脏六腑还拿去喂狗。
6月17日,慈禧听说八国联军想推翻自己,扶持光绪,大怒,召开紧急会议,命令刚毅、载勋、载漪等人奉命统帅义和团,做好战斗准备!慈禧这时已有些丧心病狂,她真以为义和团真是刀枪不入,可以对付洋枪洋炮。这一天,七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狡猾的美国没有参战。
战争一触即发。祸不单行,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被杀之后尸体又被斩首,悬在东安门外示众。
列强生气了,老佛爷豁出去了。6月21日,老佛爷同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荷、奥匈十一国主动宣战。这招确实很生猛,但也有狗急跳墙的感觉,反正是左右没有出路,不如破釜沉舟,来个鱼死网破。
袁世凯:玩火自个儿玩
京城大乱,袁世凯也是很清楚的,他对老佛爷纵容义和团很不满。
大沽炮台失守的那天,袁世凯接到北上勤王的命令。袁世凯心里很不爽:慈禧啊慈禧,你自个儿要玩火,现在玩出了火灾,让我灭火,只怕我灭不了火,自己就烧死了。
毫无疑问,袁世凯不愿出兵,但抗旨也不是办法啊!他毕竟是大清的臣子。怎么办呢?这事也好办,碰到棘手的问题,中国的老智慧总能帮忙。兵是一定要派的,但只派一点点,这样既没有违反命令,又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有人会问:慈禧能满意吗?袁世凯有自己的解释:我派出的是最精锐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山东的防务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倾巢北上,德国人和英国人就会趁虚而入,到时山东就会全部沦陷。
确实如此,朝廷表示理解,让他加紧山东的防务。袁世凯这人也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以前他高调剿匪,现在慈禧几乎是收编义和团,如果还剿匪的话,那就是活脱脱的傻帽了。这时,袁世凯下令:义和团是合法的,如果山东境内还有义和团,都应该北上,帮助朝廷打洋鬼子,如果谁不去,就是假的义和团,是假的就要全杀掉。
以前杀真的,现在杀假的,袁世凯真有一套。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老佛爷不管什么山东防务了,还是大本营要紧,急命袁世凯火速进京。袁世凯就拖着呗,但是老佛爷又急电过来,给他下了硬性指标,要带多少人,并且给予了严重警告。
这下咋办呢!敷衍!敷衍真不是袁世凯的性格,但官场混了这么多长,该学的他也都学会了。他派出了一个营的部队北上,这个营是在山东收编的。同时,袁世凯托徐世昌走荣禄的后门,让他代为说情,请老佛爷取消北上的命令。这事还成了。
不得不承认,洋枪洋炮确实厉害,义和团固然不是对手,清军也不是对手。7月9日,聂士成光荣殉国。7月14日,天津沦陷,直隶总督裕禄自杀殉国,烈士不分年龄,老人也有热血。八国联军进入天津后,也是杀烧抢掠,灾难之年不得安宁。
7月17日,八国联军三万多人整装待发,准备向北京进攻。袁世凯很纠结,从道义上讲,他应该带领全部人马北上勤王,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他应该保存实力,守住山东。袁世凯选择了现实。
八国联军很顺利地就到达了北京城,沿途的清兵和义和团有15万人,结果被打得四散而逃。8月16日,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一路西逃,完全不顾北京城市民的死活。
八国联军进京后比义和团还残忍,将京城变成一个大屠场。
德国本是虎狼之师,上级给他们的命令是: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
法国军队也很残忍,遇上一队中国人,把他们逼到死胡同里,开枪扫射,一个不留。
日本军队非常变态,喜欢酷刑实验,他们甚至实验一颗子弹能穿过多少人。
这些军队在杀人时,还从不同角度拍照,将受刑者临死时的痛苦拍下来。真是一帮丧心病狂的野兽。
最惨的还是女人,许多女人被轮奸至死。国子监祭酒王懿为了防止家人被辱,带着全家投井。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归来后,全家集体自杀。
张家口、山海关、娘子关等地。沙俄不甘寂寞,出动17万大军侵占了东北。中国眼看就有亡国的危险。
人们不禁要问:袁世凯,你在干什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