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只为蝶恋香:古诗词中的花间之意-甜蜜交织着凄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栾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清平乐·上元月蚀》纳兰性德

    这首词运用委婉曲折的手法递进式地描写了自己对春日的喜爱向往之情。委婉曲折的手法直至最后,仍然没有一语道破这种感情,结语轻柔,余音淼淼,言虽尽而意犹在。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巧妙的构思、新奇的设想,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整首词俏丽、含蓄、宛转,表现了词的风格。

    整首词几乎全用白描,无任何雕琢手法。前半部分的第一句描绘了月全蚀时所见的景象。“上元”指的是元宵;瑶华则指美玉。晋葛洪所作《抱朴子·助学》有云:“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在这里借指入蚀之月就像是光彩照人的美玉一般。蓂墀雪谓生长着瑞草的殿阶上,出现了洁白一片的景象。蓂,指一种瑞草。在《竹书纪年》中这样记载:“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据云,古代唐尧观蓂荚而知月。

    词的后两句是对不寻常景象的一种赞美,更加富有朦胧感和梦幻感。下半部分写月出蚀的情景:前两句写月蚀渐出呈现“初弦”的景象,后二句写蚀出复圆。前后八句,写了月蚀的整个过程以及不同的景象。影娥,指的是汉朝未央宫里的影娥池。这个池子是为了赏月而凿,后代指清澈鉴月的水池。《三辅黄图·未央宫》记载:“影娥池,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台。”“初弦”指的是上弦月。“宫莲”是对莲花瓣的美称。

    纳兰性德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爱情故事也颇具几分神秘而凄美的色彩。民国蒋瑞藻在他的《小说考证》中引《海沤(讴)闲话》道:“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如汉武帝重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这样的轶事估计有很多的演义成分,不足为信,但是纳兰性德的一些词篇里带着那种亲切、甜蜜与惆怅、凄凉相交织的初恋情怀确属事实,作为诗词的背景也无大碍。就像这首词,上半部分写幽会,下半部分写离别,迷漫着一种烟水迷离的感伤之美,确是这类题材的上乘之作。

    在所有的词牌中,《清平乐》属于易学难精的一个。其上半部分四仄韵,句法为四、五、七、六;下片三平韵,都是六字句,从而抑扬有致,又具有错落整饬的美感。要写得轻倩流美,像淙淙的溪水,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才是上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