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广场“Forum”是直接从希腊的“agora”演绎过来的。罗马城里都有中心广场,是历代皇帝为满足日渐增长的社会、法律、商业及节庆的需要而建的。在广场中可以发布公告、进行审判和欢度节日,甚至角斗。约翰·B.沃德-珀金斯指出,罗马广场最初形成时是一种多功能的开敞空间,交替地被当作社区中顶礼膜拜的设施、政治或军事集会场所、露天法庭或者市场,还可以当作公共娱乐场所。其中著名的有三个,即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
恺撒广场供奉的是维纳斯神庙,前廊有8根柱子,进深三跨,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因此,广场显然是恺撒个人的纪念物。广场中间立着镀金的恺撒的骑马青铜像。而奥古斯都广场首次用建筑物的形式形成广场。像恺撒广场一样,也在两侧各造了一个半圆形的敞廊讲堂给雄辩家用。围廊式的庙宇是供奉战神的。而图拉真广场竟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了。图拉真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广场的形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做多层纵深布局,有意识地利用建筑布局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而建筑艺术的高潮,也就是皇帝崇拜的高潮。在君主制度下,广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礼仪的产物。房龙指出,罗马人喜欢修凯旋门,纪念圆柱,而且要从上到下,布满精美的雕刻。他说道,在罗马图拉真纪念柱上,图像占660英尺,共计2500个人物,千姿百态,表明图拉真皇帝在达契亚地区进行讨伐战争的各个场面,有皇帝拉开弹弓准备射击的场面,有被俘的野蛮人的几百个首领被斩首的场面。图拉真广场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在纵横轴线的交点上,立着图拉真的镀金的骑马青铜像。最有特色的是高达35.27米的纪功柱。柱头上立着图拉真全身像,1588年改为圣彼得像。这些记功柱和凯旋门是出于礼仪的用途。
剧场是罗马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最著名的有公元前44年—前13年建的马采鲁斯剧场(Theatre of Marcellus)、公元50年建的奥朗治剧场(Theatre of Orange)等。马采鲁斯剧场的观众席可以容纳1万到1.4万人。外墙分上下两层,都是券柱式,现在还保留着部分墙壁。奥朗治剧场在现在的法国南部,有一个直立的舞台,使剧场外表统一,这个剧场可以容纳观众7千人左右,它造在山坡上,观众席一半利用地形,一半构造起来。罗马剧场的基本设计是从希腊剧场变化而来的。有人指出,罗马剧场一般都建筑在平地上,而希腊剧场是利用山的天然斜坡以开辟观众看台。希腊剧场的观众看台超过半圆以上,而罗马剧场的观众看台是正半圆形,半圆以外的观众席位因为视线不好而都被切去。罗马剧场的台口高度一般不超过5尺,舞台上的建筑墙面装饰得非常华丽。上面提到的奥朗治剧场,有一堵设有三扇门的正面墙,装饰有许多对称的柱子、三角饰、壁龛和雕像。因此,不论在设计、建筑和装饰等各方面来看,剧场是罗马建筑中最高成就之一。
大角斗场“Clolosseum”,又称大斗兽场,是为角斗表演而建的。它不仅是罗马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也是一种象征着永恒的建筑。大角斗场平面是椭圆形的,中心是一个中央“表演区”,有60排阶梯座位的观众席,可以容纳8万观众。观众席分荣誉席或称贵宾席、骑士席和平民席等5区。看台上下五个部分,有80个出入口。大角斗场的外观非常雄伟,高48.5米,分四层,从第一层起,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爰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用连续的券廊围成一圈,最上一层是科林斯壁柱。从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大角斗场都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3世纪时,十字拱券平衡体系成熟,把罗马建筑又推进了一步。浴场建筑较之于纪念性建筑要低微一些,属于功能性建筑,其代表作是罗马城里的图拉真浴场(Baths of Trajan)。卡拉卡拉浴场(Baths of Caracalla)和戴克利先浴场(Baths of Diocletian)。早在共和时期,罗马城里就仿晚期希腊的模式,建造公共浴场。后来又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具有社交等多用途的建筑群。伯高·帕特里奇说道,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甚至他们的建筑物,也都与浴室有关。马提雅尔曾经这样描述了一座公共浴池:“噢,奥庇阿努斯,如果你没有在伊特鲁库斯浴室洗过澡,那你这一辈子就算根本没有洗过澡。”那座浴池规模宏大,绿白相间的大理石铺地,热气房旁边排着一些池子,由提图斯修建的一条水渠,直接将水从亚平宁山引到这儿。浴场规模非常大,如公元217年建成的卡拉卡拉浴场可以容纳1600人;戴可利先浴场可以容纳3000人。这些建筑不仅是罗马建筑的景观,也丰富了罗马的天际线。
在B.M.费根看来,罗马的物质遗产在于道路系统和城市建设。这项道路系统今天仍为欧洲和近东的许多交通提供了基础;而城市是仍然繁荣着的现代城市。陈志华在考察了意大利之后描述道:“古罗马的城市建设,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甚至在很长的时期内,很少有如此规模的城市建设。如古罗马帝国大建驿道,尤其在意大利本土,驿道密布如网。古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从卡普亚直达罗马中心广场的阿庇亚大道。这是从恺撒大帝以来,历次重大战役之后,军队凯旋,到中心广场去举行仪式的典礼性大路”。“引水渠也是古代罗马城市的一道景观,一共有11条输水道通向古罗马城,都架在高大的石砌券拱上,有十几公里长的,有几十公里长的”。我们由此可以想像罗马城当年壮观的景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