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
很少有人在付出了很多后还愿意放下,正是由于放不下,便越抓越紧。抓住了钱,却失掉了享受,抓住了人,却失掉了自由。幸福不是我们想抓住就能抓住的,幸福就像花的种子。放开手,幸福的花才能开遍心灵的花园。
有人形容幸福是一把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常常认为,幸福就是得到,得到一个人的心,得到大房子,得到很多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我们希望得到,也更害怕失去。越在乎,就越怕失去,越怕失去,就越要尝试紧紧抓住。父母紧紧地抓住子女,生怕他们长大后远走高飞,心不在自己这里;女人紧紧抓住男人,生怕他移情别恋;男人紧紧看住女人,生怕她红杏出墙;有钱人紧紧抓住存折,害怕钱财不翼而飞。我们守着人,守着财富,却没有一点幸福的感觉,甚至,怕什么来什么,越怕失去,幸福就越逃得快。
周末的早晨,妈妈正在厨房准备着早餐,4岁的儿子独自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这时,客厅里突然传来儿子的哭声。母亲放下锅就冲出来,发现儿子把手伸进了茶几上的花瓶里。花瓶上窄下阔,瓶口很小,儿子的手伸进去了却怎么也抽不出来了。妈妈很着急,她试着把儿子的小手往外拔,可她只要稍微一用力,孩子就哭着喊“痛”。实在没有办法了,为了儿子的手,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将花瓶打碎。她知道,这个花瓶是一个古董,老公花了很多钱才买下的。但为了儿子的手,她还是忍痛将花瓶打破了。
尽管损失了古董花瓶,但看到儿子的小手完好无损,妈妈也很安心。她检查了一下儿子的小手,发现孩子没有一点皮外伤,只是紧握拳头,她让儿子打开手掌,儿子却握得更紧了。是不是抽筋呢?妈妈再次惊慌失措了。
后来,妈妈才知道,原来儿子的手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不肯打开拳头,是因为他手心里紧握着一枚硬币。正是为了掏那枚硬币,儿子才将手卡在了花瓶的口内。儿子的手之所以拔不出来,不是因为花瓶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松开握紧的拳头。
小孩子宁可手拔不出来,急得哇哇大哭,也不肯放松拳头。这和非洲猎人抓猴子的故事十分类似。在非洲有一个地方有很多猴子,猎人为了抓到猴子就做了一个箱子,在箱子上开一个仅能伸进猴子手掌大小的洞,箱底放着猴子平素爱吃的食物。猴子看到食物后,就把手从小洞伸进箱子里去,但等猴子握住食物之后,它的手就拿不出来了,因为握着食物的拳头比伸开的手掌要大很多。当然,只要猴子扔掉食物就会把手拿出来,但贪心的猴子就是不肯丢掉食物,自然只能乖乖就擒了。
成人当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但并不证明成人就比孩子或猴子聪明多少。我们虽然不会为一枚硬币就把自己困住,但我们也不希望失去钱财和食物,于是,我们被现实的利益紧紧绑住、困住,你抓得越紧,困得就越久,就越逃不开。你害怕一松手,就会彻底失去,但你不张开手,你也一样不快乐。
小梅和现在的老公结婚不久就发现,婚姻远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那样简单。其实,也不是老公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小梅。小梅的老公是做销售的,在外面应酬多,经常出差。老公在外面应酬,经常到半夜才能回家。小梅基本上是从老公下班开始,隔一会一个短信,隔一个小时一个电话。如果丈夫回短信晚了,或者不接电话,小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担心丈夫是不是跟哪个狐狸精在一起。开始老公还没说什么,过了一段时间,老公就受不了了。老公对她说:“我不是牛马,你这成天电话跟踪,我就像被拴住了一样。你能不能少打电话,我又不是小孩子,丢不了。”
小梅说:“我不打电话,不看住,你跟别的女人跑了怎么办?”有时候,小梅把自己的担忧说给闺蜜听,闺蜜也说:“老公就要抓紧,你不抓紧,像你老公那么优秀的男人,肯定被别的女人抢跑了。”但小梅心里也在合计,这成天看也不是个办法呀,但不看住,迟早会出现问题。于是,小梅看得更紧了。老公越来越烦,经常干脆把手机关掉。等老公一回来,小梅马上又哭又闹,说老公在外面肯定有女人了。老公哭笑不得。后来,小梅干脆向老公提出,让他换工作,换一个清闲一点的工作,只要每天能够按时回家就行。
老公是个喜欢交际的人,更何况,自己打拼多年,有了一定的基础,怎么可能让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后来,小梅就要求,老公出去应酬也要带上她。这怎么可能,自己和客户谈生意还带着老婆?三番五次之后,老公受不了了,向小梅提出了离婚。
小梅一气之下跑到海边,心想,自己这样不如死了算了。这时,妈妈来到了她的身边。小梅向妈妈讲了自己结婚以后的担心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我错了吗?我只是不想失去他。只是让她出去带上我,我的要求很过分吗?”
妈妈什么也没有说,而是从地上捧起一把沙子。“看到了吗?这把沙子就像你的幸福,你捧起它,它在你的手中,可是,如果你握紧它,它就会失去。”说着,妈妈将双手握紧,沙子从她的指缝间流了出来,越用力,流得越多。待妈妈再把手张开时,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
“也许,你的担心是对的,但是,幸福不是你想抓紧就能抓紧的,一把沙子我们都抓不住,更何况是一个大活人。你把老公套得越牢,握得越紧,他就越想逃离。婚姻就像这把沙子,你握得越紧,反而失去得越快。”
我们紧紧抓住我们想要的东西,以为幸福就不会溜走,恰恰因为我们抓得太紧,倒把自己紧紧困住。如果你要抓住的幸福对象是一个人,非但抓不住他,他还会远远逃开;你抓得越紧,他逃得越快,逃得越远。因为抓得越紧,就越担心失去,恐惧只会加剧你的痛苦,又何谈幸福呢?更何况,你把幸福错误地放在了手心里,你的拳头握得越紧,容纳幸福的空间就越小,幸福当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有人会问,如果我不幸失去了怎么办?其实,我们连一把沙子都抓不住,又怎么能抓住幸福呢?幸福像一只蝴蝶,张开手,蝴蝶立在你的掌间,在你掌间翩翩起舞,你要是紧紧抓住,你得到的只是一只死蝴蝶。不要害怕蝴蝶飞走,即使飞走,曾经的美好也会留在你的心间,也好过彻底死去。
很少有人在付出了很多后还愿意放下,正是由于放不下,便越抓越紧,抓住了钱,却失掉了享受,抓住了人,却失掉了自由。我们要明白,幸福不是你想抓住就能抓住的,你再不希望失去,也要学会放手。放手,幸福还可能在掌心,你紧紧握住,它反而会从你指尖溜走。请相信对方,也相信你自己,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2.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当我们双手空空地来到人世的时候,上天偏让我们紧攥着手;当我们双手满满地离开人世的时候,上天偏让我们撒开手。其实,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着放手,放掉手里的苹果,你就会得到一棵苹果树。放掉一棵苹果树,你会得到一片果园。放掉一片果园,你就会得到满世界的阳光和雨露。
人总是想,得到的越多越好,失去的越少越好。得之则兴奋不已,舍之则懊恼难当。可是,人生就是这样,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便要舍弃另一样东西。正像人想快乐就必须舍弃痛苦一样。有人说,万一我把东西舍出去了,却得不到我想要的怎么办?舍得,舍得,虽然不是每次舍弃都能得到回报,但不舍,你就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舍与得也并不是买卖关系,不是你花10块钱,便能买到10块钱的东西。舍与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付出后的幸福感。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从容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拾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真正富有的人,是懂得舍弃的人。每个人无论贫富,吃穿所用的钱都是有限的,财富锁在箱子里,实际上,它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任何人,如果你张开手,打开箱子,这些财富不但不会失去,反而会因为它变得有价值而不断地增值,让你成为更富有的人。
美国的石油大亨默尔曾因心力衰竭住进汤普森急救中心,病愈出院后,他卖掉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公司,并将所得全部捐给了慈善和卫生事业,自己则移居到乡下颐养天年。
1998年,已经80岁高龄的默尔参加汤普森急救中心的百年庆典,有一位记者问他:“默尔先生,您当初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公司呢?”默尔指着刻在医院大厅里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的一句遗言说:“是利奥·罗斯顿提醒了我。他说,‘你身体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1936年,利奥·罗斯顿在英国演出时,突发心力衰竭被送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医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但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利奥·罗斯顿的心力衰竭源于肥胖。临终前,他留下了这句遗言,警告世人,多余的财富就像肥胖一样,对人没有一点用处,反而会成为致命的负担。
是的,多余的脂肪会使我们的脏器负担过重而生病,多余的财富会消耗我们太多的精力去打理,多余的追逐会增加生命的负担。因此,人要活得轻松、快乐、健康,就要学会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舍得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大智大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默尔放弃了财富,获得了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舍”本身其实就是“得”。古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善于舍弃,主动向后退一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一天,几个学生建议苏格拉底到集市上逛一逛,“集市上的东西可真丰富啊,想要什么有什么,都是些新鲜玩意儿。如果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的。”
苏格拉底接受了学生们的建议。等他从集市上回来,学生们围住他,七嘴八舌地问他有什么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那就是,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他继续说:“人如果为奢侈的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幸福其实已经离他很远了。”
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还不会舍弃。有位诗人曾说过:“要想采一束清新的鲜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白嫩的肤色;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拥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你决定了自己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以后,便不要后悔,不要瞻前顾后。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放弃爱情,如果一定要放手,就潇洒地放。也许放弃在当时是痛苦的,但既然决定了放手,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要学会坦然面对,轻松上路。
3.什么都不愿放下,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就像做买卖一样,要获得利润,就要付出成本。同样,要获得幸福,就要付出。人不可能永远只是获得,而从不失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又不断“失去”的过程,只有把握好舍与得的尺度,我们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在拥有幸福之前,我们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一则短篇故事:
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和儿女,需要更大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来养活他们,于是,他拼命地继续往前跑!农夫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可是,他刚想停下来,马上又想到,将来年纪大了,自己和老伴需要更多的钱来颐养天年。于是,他强打精神,不顾已经摇晃眩晕的身体,向前跑!结果,他终因体力不支,“咚”地倒在地上,死了!
人活在世上,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不断地“往前跑”、不断地拼命赚钱,但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如果为了钱连命都搭进去了,便等于一无所有!其实人生在世,很多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无缘得到,而是我们的期望太高,往往在刚要接近一个目标时,又会突然转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
迈克小的时候,有一次和祖父到树林里去捕野鸡。捕野鸡使用的是祖父设计的一种捕鸟器。祖父随身带来一只木箱,他先用木棍支起木箱,又在木棍上系上一根绳子。他让迈克拉住绳子的另一头,到树丛里藏好。他则在野鸡经常出没的路上撒上玉米粒,一直撒到箱子下面为止。野鸡发现玉米粒之后,就会一路啄食,最终进入箱子。而迈克的工作就是待野鸡走进箱子下面之后,拉动绳子,野鸡就会被扣在箱子里无路可逃。祖父说,记住,看到野鸡走进去就马上拉下绳子哦。说完,就去别处忙了,留下迈克一个人看着捕鸟器。
迈克藏起不久,就飞来了一群野鸡,迈克数了一下,共有9只,它们看到玉米粒,便全部都落下来啄食。不一会儿就有6只走到箱子下面。迈克刚要拉绳子,突然念头一闪,再等等,等另外3只也走进去再拉也不迟。哪曾想,那3只不但没有走进去,反倒走出来3只。迈克有些后悔,但他又不甘心,他想,等再有1只走进去就拉绳子。可就在他思索的一瞬间,又有2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1只,但迈克很不甘心,心想,总该有1只要回去吧。不过,令迈克后悔不已的是,连最后那1只也走出来了。
那天,迈克1只野鸡也没有捕到。不过,他得到了一个令自己终身受益的道理:贪婪不仅不会让人得到更多,甚至使原本可以得到的也一同失去。
人人都渴望得到金钱、事业、爱情、美貌、幸福……但得到的越多,人就越不快乐。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在得与舍之间做好平衡。有得,便会有失,有失也会有得。从来没有只得不失的情况存在。可是,很多人不管得到多少,却永远只为自己失去的那一点感到难过,感到不甘心。一个女人嫁给了有钱人,又嫌有钱人年老不够帅,又有了新欢,她想和新欢结婚,却又舍不得老公的钱。于是,她和情人合谋害死了老公,结局当然是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人财两空。人不要贪心,该是你的,你求;不该是你的,绝不要生一丝贪念。贪婪只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丑陋,让我们的面目越来越狰狞,绝不会给我们一星半点的幸福。
村里住着一位老人。每天早上,老人都会挑着水桶去村头的水井挑水。山路两边开着一丛一丛的野花。老人的水桶用得年头太多了,有一只桶底已经烂了一个小洞。遇到这种情况,只需找到铁匠将桶底焊上就好了。但老人却每天挑着破水桶优哉游哉地来往挑水,毫不介意水桶里的水白白流掉许多。一个年轻人见了,就提醒说:“大爷,你的水桶漏了,你挑一担水不容易,白白流掉那么多,多可惜,赶紧修一下吧。”
老人呵呵一笑,说:“哪能白白流掉呢?你看,我水桶流掉的水不正好落在这些花花草草上吗?你看,它们长得多好,开得多好看呀!我天天都要走这条路,有这些花草陪着我,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年轻人只看到老人的损失,而老人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得。在老人看来,他失去的不过是一些水,得到的乐趣却是无穷的。幸福不在别处,就在你的心里,可是很多的幸福可能经不起一滴水的敲打,一滴水的流失就可能令他们不开心。
一个从来不愿意付出的人,却指望自己荒芜的心灵开满鲜花,无异于痴心妄想。我们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就要学会正确地看待得失,坦然地面对得失。
4.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
俗话说:“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在汉语中,舍得舍得,没有舍便没有得,舍中有得,得中有舍。舍在前,得在后,先舍而后得。人生往往就是这样,要想得到一样东西,就必须舍弃另外一些东西。
我们时常听人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就要舍。”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完成一件事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考虑怎样舍得。
一只茑鸟看到一艘船上放着一堆刚刚捕上来的鱼,便飞到船边,叼走了一条。一群乌鸦看见茑鸟叼着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就拼命地逃跑。可是,鱼太重了,叼着鱼的茑鸟飞不快,乌鸦越来越多,茑鸟无处可逃,无奈,它只好弃鱼而逃。那群乌鸦立刻朝着鱼落下的方向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心想:我身上带着这条鱼,差点连小命都没有了,现在没有了这条鱼,我反而觉得快乐无比。
茑鸟紧急关头,舍掉了鱼,保住了命。这就是取舍之道。哪头重哪头轻?要舍哪头,要得哪头?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许多这样的判断与取舍。每个人对该如何取舍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认为家庭重要,舍事业而顾家庭;有人认为事业重要,舍感情而忙事业。这是个人的取舍,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好。人生最怕的是不愿意取舍,不敢取舍,不会取舍。就像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总认为前面还有更大的。或者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的,或者,希望鱼和熊掌兼得,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这都是人在取舍时常犯的错误,最后可能什么也没得到,却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有一个女孩希望找一份赚得多的、活儿轻松的工作,结果找了好几年也没有找着合适的工作。找对象,有钱的,她嫌对方长得丑;长得帅的,她又嫌人家穷。妄想鱼和熊掌兼得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取舍,是一种人生智慧。取舍之道,在于淡定。淡定的人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要如何才能够得到。
小李和小张是朋友。小李文静,小张张扬。小李找了一个文秘工作,钱赚得不多但稳定。小李说,我知道自己的性格,这份工作最适合我,虽然钱少,但是我觉得很开心,又不操心。小张找了份业务员的工作,每天跑东跑西。小张说,我不喜欢枯燥的工作,让我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比杀了我都难过。跑业务每天都可以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觉得很刺激,非常开心。
这就是会取舍。人一旦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就知道自己该舍什么,该得什么。什么都不想舍,什么都想得的人,是永远不会幸福的。
从前,有个农户家里老鼠成灾,于是,农妇就买来一只猫回来捕鼠,没过多久,猫把家里面的老鼠都捉干净了。老鼠没有了,猫就开始咬农夫家里的鸡。农夫的女儿就建议把猫赶出去。但农妇告诉女儿说:“我们不能赶走猫。女儿,你要知道,老鼠不但偷吃我们的粮食,还会咬坏我们的衣服。长此以往,我们不但会挨饿,还会受冻;鸡死了,我们顶多没有鸡蛋吃罢了。所以,我们不能赶走猫。”
这就是取舍之道。想得便要有舍,关键要弄明白,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有人说: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这个词几乎包含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只要把握好舍与得的尺度,就等于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钥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开始策划联合国总部的成立事宜。不过,当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时,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去哪里搞到资金建设联合国的办公大楼呢?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对刚刚成立的联国合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时,洛克菲勒却发表声明说,财团将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不小的地皮,并无偿将其中一块地皮赠送给联合国。
在当时,870万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美国各大财团和地产商都嘲笑洛克菲勒,说这是“愚蠢”的举动,甚至认为,洛克菲勒家族财团很快就会垮掉。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联合国大楼刚刚完工,它周边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的钱袋中。
舍得也是一种经营之道。舍得之中,有舍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人们常说:会生活的人,最懂得的就是取舍之道。舍不得本钱,就赚不到大钱。民间有句俗语说“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我们中国人对舍得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很清醒的。
5.必要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在适当的时候,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当我们发现自己所走的是一条并不幸福的道路时,与其苦苦挣扎,不如勇敢地选择放弃。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
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意味着将不再拥有,但不学会放弃,同样会让我们一无所有。如果你既希望得到成功,又不希望放弃娱乐,在两者兼顾的情况下,你只能做个平庸者。学会放弃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的强项,放弃次要的,得到主要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有一个伐木工人叫刘易斯。一天,他独自到森林里去伐木。没想到,一棵大树被他用电锯锯断倒下时,又被对面的大树弹了回来,他躲闪不及,右腿被树干死死压住,顿时血流不止,疼痛难忍。他知道,森林方圆几十里没有村庄,几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指望在自己的血液流干之前有人来救他的希望等于零。所以,他不能等待,只能自救。他摸到斧子,开始砍树,可是没砍几下,斧柄就断了,斧头飞了出去,落在很远的地方。好在他又摸到了电剧,但很快他就发现,大树是竖着倒下的,不但剧不断树干,树干还会把锯条死死夹住,根本无法使用电锯。绝望之际,他头脑中突然产生了一个令他自己都觉得疯狂的想法,那就是不锯树而是把自己被压住的大腿锯掉。虽然这样会令他失去一条腿,而且疼痛的恐惧会让他很难下得去手,但这是唯一可以保住自己性命的办法!很难想象,这个男人居然真的地拿起电锯锯向了自己被压着的大腿……他终于摆脱了大树,虽然失去了腿,虽然伤口在不停地流血,但他却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在腿和生命之间选择,刘易斯选择放弃腿。缺了一条腿,他还拥有生命,拥有生命,便是拥有一切。可是,像刘易斯这样的聪明人并不多。有一句话叫“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很多人搞不清生命和财富之间孰重孰轻,该舍的不舍,结果连自己的性命都一块搭了进去。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上演。贪官的贪污受贿,商人的违法经营,劫匪的以身试法……
1846年10月,多纳尔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受困在关口里。40天后,有一半人陆续死于饥饿和寒冷,以及由此导致的疾病。直到所有的食物都用尽之后,终于有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几天后,他们徒步到达了一个村庄,并带回一个救援队。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这么容易就能走出风雪,找到救援,他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出去寻找救援呢?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不愿意放弃身边的财产。他们曾试图将马车和财产拖出关口,但都因为路上的雪太深,寸步难行而作罢。他们都不肯放弃这些财产,而是留了下来,结果有一半人因此付出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
大多数人都舍不得放弃到手的东西,结果失去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因为舍不得多年经营的婚姻,许多男人和女人宁可两个人像仇人一样相待,却也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结果,他们失去了组建另一个幸福家庭的机会。许多人因为舍不得自己一毕业就找到的但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而失去了更多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据调查,有28%的成功者都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相反,有72%的平庸者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不肯换个地方“打井”,所以,他们只能又痛苦又平凡地过完一生。放弃,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及时为人生掉个头,你会欣赏到另一种精彩绮丽的美景。
6.舍弃什么都不能舍弃爱
在我们做取舍之前,一定要明确,任何的舍与得,都是有底线的。如果我们放弃了底线,即使你因此而得到整个世界,你也不会开心。
大家一定都听过爱、财富和成功的故事。
有三个老人来到一家人的门前。女主人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三个老人说,他们一个叫“财富”,一个叫“成功”,一个叫“爱”,但她只能邀请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进门。邀请哪一个呢?女主人陷入沉思。她请求说,容我和家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好吗?老人们点头答应。男主人认为,应该让财富老人进来,有了财富,他就不需要天天外出辛苦工作养家糊口了。女主人却不同意,她说,还是让成功进来吧,如果你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不是要什么有什么吗?家中唯一的女儿却说,邀请爱进来吧,只要有爱,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才是最幸福的。
于是,一家三口决定让爱进来。女主人打开门,邀请爱进屋做客。谁知爱一起步,成功老人和财富老人也都跟在后面。妇人感到惊讶:“我们邀请的是‘爱’,你们两位怎么也一起来了?”三个老人乐了,说:“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啊!”
人生在世,我们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成功,但就是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人,生也如同死了。所以,在我们对人生进行取舍之前,一定要记住,舍弃什么都不要舍弃爱。在家人和财富之间,选择家人,在成功和爱之间,选择爱。而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财富,舍弃了家人,背叛了爱情。为了摆脱沉重的生存状态,抛妻弃子者亦有之。这样的人,也不能说他们一点爱都没有,只不过爱抵不过财富的诱惑。在一定要进行取舍时,放弃了最不应该放弃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人,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或者说,他们也没有资格得到幸福。
杰布拉疯狂地热爱着艺术,他节衣缩食收集名画,如伦勃朗、毕加索等很多名画家的珍贵作品。不幸的是,杰布拉的妻子因难产而死。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也非常热爱艺术,子承父业地成了一名收藏家。然而,上天却不肯垂怜这个可怜的老人,儿子在服兵役期间,为了保护战友,意外地死在了战场上。
儿子的死对杰布拉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他终日以泪洗面,在思念中悲伤度日。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年轻人,他说,他就是杰布拉的儿子救下来的战友。他说:“我不是个有钱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送给您,我凭着记忆为他画了一幅肖像,画得不够好,请您不要介意,请您收下。”杰布拉接过包裹,一层一层地慢慢打开,然后捧着画框,颤抖地走上楼,来到画室,取下了壁炉前毕加索的画,然后郑重地挂上儿子的肖像。
杰布拉老泪纵横地对年轻人说:“孩子,这是我一辈子最珍贵的收藏。它是我的生命,它比我所有的藏品加起来都值钱!”
一年后,不能承受丧子之痛的杰布拉去世了,他的藏品都托付给他的律师进行拍卖。拍卖会在新年那天举行。拍卖会上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有钱人。根据杰布拉的遗言,首先拍卖的是他儿子的画像。这幅画起价100美元,开始叫价了,遗憾的是,没有人投标。拍卖师问:“难道在座的各位就没人愿意对这幅画进行投标吗?”
这时,一个虚弱的老人站起来说:“先生,10美元行吗?10美元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我是杰布拉的邻居,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我是看着他长大的。说实话,我确实很想念他,我想买下这幅画,10美元行吗?”
拍卖师说:“行。10美元,一次;10美元,两次,成交!”话音刚落,现场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人们说:“嘿,太棒了,现在终于可以拍卖那些名画了。”不过,紧接着,他们又听到拍卖师说:“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很高兴各位能来参加这个拍卖会。今天的拍卖会到此结束!”现场所有人都一脸疑惑,继而群情激奋:“这是什么意思?其他作品还没有开始拍卖呢?”
于是,拍卖师告诉众人:“根据杰布拉的遗嘱,谁买下他儿子的肖像,谁就是他所有藏品的新主人。这就是底价!很抱歉,各位,所有的藏品都归这位老人所有,拍卖会已经结束了!”
杰布拉拍卖的不是收藏,而是爱。对他来说,儿子才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爱才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如果没有爱,所有的财富对他而言,没有一点价值。即使这些藏品价值连城,对死去的杰布拉还有什么意义呢?意义还是有的,那就是,他要把这些东西送给一个有爱心的人流传下去。如果有人能够体会到这位悲伤的父亲的爱,也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那幅画作了。当然,对一个不是自己亲人的陌生人来说,一幅画技拙劣的普通士兵的肖像不值一文,实在没有必要买下,但这世上,总有几个人和我们相关,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健康还是疾病,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着你。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才是值得我们留恋的。
所以,在我们决定舍得之前,先把一样东西好好地珍放在你的心里,不管在任何时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不能舍弃它。这就是爱。只要有了爱这个东西,不管你的人生曾经损失过什么,对你来说,都不值一提。有了爱,你也就拥有财富、成功,和一切的一切。
7.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人生得到的愈多,生命的负担便愈沉重。而我们总要等到真正失去或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时,才会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有些东西,有或者没有,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有,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损于你,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马寅初先生有一句名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所谓得意淡然,就是指在得到晋升、财富、名誉这些身外之物之时,要看淡,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所谓失意坦然,是指在学业、事业、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能够从逆境中奋起,勇于拼搏,从头再来。
人生总是有得必有失。比如,财富可以给人带来享受,但也可以给我们带来烦恼。关键要在得与失之间做好平衡。
在纽约市的中心公园里,长椅上每天都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他每天都出神地看着公园对面的一栋别墅。终于有一天,住在别墅里的富翁来到他面前,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每天都坐在这里盯着我的房子看呢?”
流浪汉回答说:“是这样的,我每天晚上都要睡在这张长椅上,不过,我每天晚上做梦都梦到住进了你的别墅里。”富翁童心大发,说:“你的梦想今晚就可以成真了。你现在就可以到我的别墅里住上一个月。”流浪汉非常高兴地跟着富翁来到了别墅里。谁知第二天,富翁从别墅的窗口看到了那个流浪汉又坐在了公园的长椅上。富翁十分不解,来到公园里问他:“住在别墅里不是你的梦想吗?你为什么又搬出来了呢?”
流浪汉说:“先生,我十分感谢您为我做的一切。但是,当我睡在椅子上梦到睡在别墅里时,那种滋味妙不可言,可是当我真的睡到别墅里时,我却梦见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椅子上,这大大影响了我的睡眠。”
初读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觉得这个流浪汉既可怜又可笑。其实,这个流浪汉就是我们人生的写照。不过,可喜的是,这个流浪汉很清楚地知道,幸福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睡在别墅里却梦见自己睡在冷冰冰的长椅上时,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他果断地回到了公园里。然而,很多人宁可天天住在不是自己的别墅里心惊胆战,也不愿意搬出去。比如那些住着豪宅的贪官污吏们,甘冒身陷囹圄的风险也不肯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舒服日子。比流浪汉更可悲的大有人在。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得有失。我们必须明白,人生得失无常,对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但不必得意;对已经失去的,不必痛苦,也不必失意。淡定的人失去的多,但得到的更多,患得患失,是最愚蠢的行为。患得患失的人,就像夏天抱着冰块,冬天抱着火炉,看似拥有,其实,他永远在害怕失去的痛苦中煎熬。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在打猎时不小心被老虎咬掉了一截小指。国王因此不开心了好一段日子。身边的一位大臣劝解道:“陛下,您少了一截小指,总比丢了性命强多了,想开一些,这些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国王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这不是明摆着说风凉话吗?
于是,他气哼哼地问:“假如我将你关进大牢,你也认为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吗?”
“当然。”大臣很淡定地回答说。
“来人,把这个无礼的奴才给我关进大牢里去!”
侍卫立即把这个不知好歹的大臣抓起来,关进了大牢。
过了几天,伤势已经痊愈的国王又到森林中打猎。不料,竟被一个原始部落活捉了去,还被五花大绑架到了一口大锅前。原来,这个部落每逢满月都要下山寻找一个人,作为祭祀神灵的祭品,部落首领下令把国王的衣服全部脱光。
正当国王绝望地等死时,却听到部落首领说:“这个人缺了一截小指,不能作为神的祭品。”意外脱险的国王飞马回宫,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来到大牢释放那位大臣,并在宫中设宴款待这位大臣。
“你说的果然没错,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要不是断掉一小截手指,我现在连命都没有了!”不过,国王马上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你本来并没有犯什么错,却被我无缘无故地关了好几天,难道这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吗?”
“当然,”大臣回答说:“如果不是陛下把我关进了大牢,这次我一定会陪您去打猎,那么,被当作祭品的人一定就是我了。所以我要向陛下敬一杯酒,感谢您把我关进了大牢,救了我一命呀!”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有一位哲人说,“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得到的结果必然为零。也就是说,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大部分人都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得”,却不能坦然地面对“失”。似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一旦失去,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其实,人生的很多得,都可能缘于我们某一次的“失”。因为那一天我错过了火车,我却邂逅了你;因为那一天我失去了工作,我不得不重新敲开了另一扇人生的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总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难测,祸福无常,何不豁达洒脱一些呢?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8.与人分享,生活才更精彩
有一句名言说:“世界上唯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一个并不准备承担付出的人,最终得到的是痛苦和孤独。朋友间的幸福快乐,更多地存在于慷慨地给予之中。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著名的海,它们彼此相邻,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淡水海,里面有鱼,名为加利利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跳跃的浪花,造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聚居生活。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而约旦河又向南,流入另一个海。但这里却没有鱼,没有任何活着的生物,哪怕一棵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加利利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另一个海则“精明得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用中国人的话说,一个是活水,一个是死水。加利利海乐善好施,所以,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只获得而从不付出的,就是死海。
虽然,如今死海因为“淹不死人”而闻名于世,但想来,没有人愿意在死海边上常住。因为人们喜欢能够分享的东西,喜欢能够分享的快乐,喜欢能够分享的人。但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那个愿意分享、喜欢分享的人。不愿意付出的人,他们都被幸福疏远和遗忘。
金钱、土地是财富,阳光、水、空气、树木、花草、爱心,也是财富。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均为财富,能够充分享受这些恩惠的人,都是富有的人。我们要追求真正的财富,就要遵守富有的法则。这个法则是:世界上唯一成倍增加财富和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
智德禅师在寺院里种了一株菊花,菊花慢慢繁衍,居然没两年就长满了整个院子,菊香满院。到寺里烧香拜佛的人都赞不绝口。后来,就有人向禅师要了一株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挑选最壮最艳的挖出来送人。后来,求花的人越来越多,智德禅师有求必应。没几天,寺院里的菊花一棵也没有了。
弟子们看到荒凉的院子,不禁埋怨师父说:“师父,怎么送出去那么多,我们这里一棵也没有了。”
智德禅师却笑着说:“我们这里虽然没有了菊香,可是,很快,整个村子都会充满了菊香!”
有一句名言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智德禅师的这种分享是不计回报的,但回报却往往不经意地回到分享者那里。想一想,别人院落里的菊香皆是因你的分享而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星云大师佛法造诣深厚,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求教。一天,一个有钱人请求星云大师开释:“父母留给我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幸福。”
星云大师问:“你的钱都用在哪里?”
富人说:“投资,扩大我的事业。”
星云大师问道:“仅仅是这样吗?”
富人点了点头说:“是的。”
星云大师笑着说:“我给你讲一个佛经故事吧。讲的是有两个准备转生投胎的人被召集到佛祖面前,佛祖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是要做一个索取的人,而另一个人是做一个给予的人,你们愿意如何选择?’第一个人想到索取可以坐享其成,非常舒服。于是他抢着说要过索取的人生。另一个人也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只好做一个给予的人。佛祖满足了两人的选择。第一个人来生做了一个乞丐,整天索取,接受别人的施舍;第二个人则成为了大富翁,布施行善,给予他人。第一个人常常因为索取时遭到拒绝而感到困惑,每一次在乞讨时总是面临着难以言状的压力。第二个人则在布施行善时,感觉无比的幸福。”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和成功,但未必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分享和给予才是幸福的源头。分享可以让我们的幸福感倍增,你对别人笑,别人也对你笑,你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你。你有一个苹果,当你将它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别人也会回赠你一个橘子,而你们之间因分享换来的友情,更是一份无价之宝。
甚至,分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长远投资”,是一种交易。分享是为了在我们需要时得到,你平时去帮助别人,也是为自己有难处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我们不要斤斤计较,而要学会分享。
贝尔太太在亚特兰大城外买下一座庄园。庄园又大又美,人们情不自禁地跑到贝尔太太的庄园里游玩。年轻人在草坪上翩翩起舞;孩子们在花丛中追逐蝴蝶:老人坐在池塘边垂钓。甚至还有人支起帐篷,打算在此度过浪漫的盛夏之夜。
不过,贝尔太太并不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她站在窗外看到人们在她的庄园里玩耍,非常生气。这群人怎么可以跑到私人领地来游玩呢?虽然她的庄园很大,游人的到来完全不会影响到贝尔太太的生活,可是,贝尔太太却让仆人在园子外面竖了一块“游人免进”的牌子。可是,人们还是络绎不绝。后来,有人竟然拆走了那块牌子。
不过,聪明的贝尔太太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叫仆人制作了一个告示牌,上面写道:“本庄园欢迎各位的到来,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庄园主人特别提醒,庄园内有毒蛇出没,如果有人不慎被毒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找到医院救治。离此最近的医院在威尔镇,大约50分钟车程。”看到告示的游人望而却步。贝尔太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过,几年之后,贝尔太太的朋友来庄园看望她时,却发现美丽的庄园一片荒芜。这是因为,偌大的庄园因为走动的人太少,已经杂草丛生,毒蛇横行了。寂寞的贝尔太太已经打算卖掉庄园,因为,这里实在没有一点生气了。她眼前经常浮现出那些来她的园子里玩的快乐游客的歌舞和笑声。
古希腊哲学家伯利克说:“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以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他人以恩惠时,我们不是因为得失而这样做,乃是由于我们慷慨而这样做,并不后悔的。”
朋友间的幸福与快乐,更多地存在于慷慨地分享之中。一个并不准备承担付出的人,最终得到的是痛苦和孤独。给予并非一定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给予更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同朋友分享快乐,还要同他们分享痛苦。“把快乐和朋友分享,快乐就变成了两倍;把痛苦与朋友分享,痛苦就变成了一半。”
有人说,我身上没有钱,实在没有什么能够同朋友分享的。其实,生活中能够分享的东西很多。为朋友牺牲一点时间,帮他解决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分享;为朋友的幸运和成功而庆幸,是分享;朋友痛苦时,你耐心地倾听他诉说,是分享。把你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人,他们也会无私地把自己的所有与你分享。这样,你原本只有一份幸福,却因为乐于分享,而变成了两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