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形象概述
CI(CorporateIdentify,企业识别)对国内企业而言,并不是个陌生的名词。由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多少看到CI在国内业界的过程和效益。不论是国营机构还是民营企业,都很热衷于CI的导入。姑且不论其成效如何,但对国内企业而言,CI毕竟引导了一些新的观念与经营手法,使得国内的企业运作,出现生机蓬勃的现象。
企业透过CI传达其理念与文化特性,博取消费大众的认同,是目前企业导入CI的共同目标。
这里所谈的CIS(Corporate::Identify::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包含了所谓的MI(Mind::Identify)理念识别、BI(Behavior::Identify)行为识别、VI(Visual::Identify)视觉识别。即运用VI视觉设计将企业的理念识别MI及行为识别BI等具体化,展现企业形象,并加以管理。不过,原则上仍是以MI为基础,透过有形或无形的BI来表达,进而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形象有整体的VI系统感觉。
在同质化与国际化的趋势里,所谓的CIS在连锁店系统中比较容易发挥,因为连锁店是属于规格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上的完整,有利于CI的整体运作。
但是,连锁店的经营,还包括了行为表现、活动内容、软硬件等,皆可能成为企业形象表现的手法。因此,另有所谓的另一层意义的CI(Corporate::Image),即“企业形象”的形成。
在这股强而有力的企业形象背后,还必须包括连锁店的全员教育、沟通及共识形成,也就是CIM(Corporate::Image::Management,形象管理)的出现,意即透过CI强化企业应有的生命力及形象力。尤其是连锁店在面临同质化与强烈竞争压力之下,如何使消费大众产生新形象、新感受,进而达到连锁经营的营运目标,是现阶段连锁店极力表现的重点。
同样是CI的导入行为,可是要造成彼此间的差异化,并提升消费认同度,不仅是外观包装、员工行为,甚至商品陈列等,皆成为CI导入规划展现的重点。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如何将CI与连锁店的经营理念结合,成为行销诉求的利器,才是连锁店CI表现的首要内涵。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外在的表现,那么,纵然是经营者阶段性的占尽地利之便,但那也不过只是一种短暂的CI经营现象,经不起消费者对连锁店持续要求的挑战,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连锁店的永续经营。
因此,连锁店的CI展现,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必须令消费者清楚地感受到该连锁店的理念与文化特质,方能称得上展现了CI的引入面貌。
二、CI对连锁企业的重要性
CI其实是一种感觉,不论是可见的层次或不可见的精神,两者皆有其共通面,那就是给予观看者的感觉如何。
如果把一杯冷水倒在我们身上,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好冷”,但是如果把一杯水倒在大海中,那可能连“感觉”都谈不上了。
因此,连锁店如果要使消费大众不但“看得到”,而且更要能“感觉得到”,才算符合连锁店的CI精神。
CI的作用如下:
1.降低连锁店的经营成本
CI是整体性且规格化的设计与制作,即由基本设计延伸至广泛的应用系统,要求造型、色彩与组合上的统一化和规格化。因而可以有效降低连锁商店的经营成本。
将这些有系统性的设计,应用在连锁店的CI,就可以(节)省各连锁店另行设计与制作的费用,而且由于各连锁店都采用共同的材料与施工工程,亦可大量(节)省分别采购或施工的程序与沟通成本。
正因如此,如果在宣传公关、教育训练、或其他共同行为上,也能规格化及标准化,那么单位成本将更加低。
2.加深消费者对连锁店的印象
既然属于整体性,这些规格化的造型、色彩、组合等,透过连锁店的外观和陈列,再配合广告宣传,给人一致性的感觉,日积月累下来,对消费者的印象会产生强有力的移植作用。
3.未来消费需求的因素
人是情感动物,自然也会有其感性的需求面。况且,在现时的生活领域中,物质享受早已不成问题,重点在于所谓的精神需求,这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消费趋势。
探究我国民族性,讲究的是社会的情、理、法,在同样都可以很方便买到货品的情况下,如果过程中缺乏被尊重与亲和力的感觉,是很难普遍获得大众认同的。这种讲求精神层面的购物享受,却是连锁店CI最重要的传递内容。
基于上述的观念与趋势,连锁店在CI的表现上,除了考虑其长久性与持续性外,还要能随时反映社会消费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连锁店CI的整体使命。
第二(节)形象战略的观念与内涵
买到一个好产品或学习一些新观念,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目标,企业也是如此,例如新技术的引进、新的观念等,都是提升个人或企业成长的重要方法。
连锁店CI既然如此重要,也如此具有出人意料的功能,故不论企业或个人如何运用,都必须先行了解CI的本质,才有利于CI的运作与发挥。
尽管任何企业都可能了解CI的功效,但是如果对其本质不加以探讨,则可能在未来导入CI的过程中,形成有始无终,甚至执行上的窒碍点,例如沟通、教育或整合等问题,因为只知其表却不知其里的最终结局就是不了了之。
由一些企业导入CI的实际案例来看,也不乏初期即大量投入时间、经费和人力的情况,但最后的结局却仍然是结束营业,这证明了任何企业导入CI,都必须在具有内涵的前提条件下自然地表现。
CI的本质、内涵与其沿革如下。
一、何谓CI
如前所述,CI应该不只限于企业的识别领域,同时也包括整体形象的塑造与管理,亦即CorporateImage的“企业形象”及CIM的“形象管理”了。
同样地,企业或连锁店对于CI的看法,也应该提升到所谓的管理层次,如此才能塑造优良的连锁店形象。
总体而言,“运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整体视觉设计与内外行为意识上加以发挥,建立企业文化,并使消费大众认同的管理”,即是所谓的CI。
二、CI的缘由与发展
就理论而言,C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境内的一家公司所发展出来的。
当时,希特勒将之引用于军事策略,产生了极大的成效,后来才陆续被美国通用公司、福特汽车等国际企业引用在企业发展上。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伊势丹百货、西武集团和TDK等企业对CI的重视和导入,俨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CI旋风。
由于世界各地对CI的运用、组织及评价各有不同,也因为各国民族性及企业体质的差异,对整个CI的认知也就各有其貌,形成了诸多的解释与发展。
三、CI的内涵与精神
前面曾提及CI的定义,但就CI的内涵而言,CI是根据企业的理念,作为传达、整合及管理的形象管理工具。有了这些行为表现,才能进一步传达出企业的精神、特征与文化。
因此,由企业经营者的眼光和使命及成立企业动机开始,融合社会需求和环境需求、消费需求,并结合企业全体员工的观念与期许,方可凝聚成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在形成过程中,还必须配合主客观因素,才能制定出有效、有前瞻性的企业经营理念。
通过企业经营理念,对内在的全员施以教育训练、专业训练,并在制度、组织及活动方面,加以改变与调整,借此提升企业的全员向心力,才能建立连锁店的企业文化。
有了这股内在强而有力的文化,才有利于扩展连锁店的外在表现,如沟通、广告宣传、行销及公益等活动。
因为CI的内涵与精神,是由内而外的总体表现,如果缺乏内在明确的经营理念,那么行为意识就难以表现,也就更无法完整而一致性地塑造其持续的形象诉求了。
第三(节)连锁企业形象战略的应用
任何行业或个人都需要借重CI加以表现,但是,毕竟企业的体制不同、管理的人也不同,而消费对象更不一样。以连锁企业而言,CI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故而必须更用心、深入地去经营。因为连锁企业CI属直接性诉求,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而且又有多点的设置,如果在整体CI的应用不足时,也相对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连锁反应。
连锁企业的CI应用可大可小,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眼光、魄力,以及全员的需要。
不论其范围的大小如何,连锁企业的CI应用,终究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步骤。
一、整体理念意识的应用
连锁企业是由多数连锁店形成的通路,不论各店店长属直营或者加盟,理念意识的整合都是最重要的。有了理念意识,才能凝聚整体行为,并塑造整体形象,因此,连锁店的理念意识,应主动积极地传达给社会大众。而且最好能有具体的说明文字、图形,甚至是透过歌曲等,以求达到活跃连锁企业气氛的目的。
此外,也可透过征文、绘画及表演等活动的举办,使大众能轻松且自然地融入其中。
二、整体行为意识的应用
经营者必须具备园丁般的耐心、慈母般的爱心,才能将连锁店的理念,传达给直营或加盟的连锁店长,透过定期的教育训练是必要的,虽然效果有时会不如预期,因为毕竟每个人价值观不同,所以在方法之外,还得再加上耐心与评估才能奏效。
此外,任何地方都是教室,任何地方都是训练场所的观念也必须加以建立。在连锁店的卖场里,任何一位员工的笑容,行为举止、问候语及主动积极的态度,都很容易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疏忽的行为表现,就造成对连锁企业形象的伤害。
三、整体活动意识的应用
除了要求全员的行为表现之外,在其背后的鼓励和安慰也必须同时进行。因为人是互动的,事情也是互动的,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别人付出,更何况是持续性的文化塑造。
连锁企业的活动意识,应具备定期的联谊及成长机会等功能,如比赛、各连锁店或同业之间的访问观摩、经验分享,或通过消费者的评语,以及其他社团活动的配合等,都是很好的互动方式。
将其中表现好的给予鼓励,表现不佳的作为经验分享,从人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连锁店的员工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以此建立企业凝聚的心,整体连锁企业的士气也会由此获得提升。
四、整体视觉意识的应用
一般而言,连锁企业店面的外观都是一致性的,如果规划不当或者是维护不良,反而易引起不良印象,因此平时的维护应予以强化。
在连锁企业的视觉意识里,应该是主动而积极地传达本店的特性,通过媒体、展销等方式,活化连锁店的视觉美学,包括海报的张贴、音乐的播放、陈列的布置及角落的美化等,都可算是视觉意识的应用范围。特别是硬件设备、色彩、造型方面,不能只为了要突出连锁店的特性,而忽略了产品的结合效果及商业需求。
第四(节)连锁企业形象战略的实施技巧
一、明确的经营理念
很多企业之所以无法继续经营,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经营理念的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理念,就没有强而有力的文化,缺乏强而有力的文化,就缺乏了企业的竞争力,更谈不上生存了。连锁企业也是如此,如果连锁企业缺乏具体又明确的经营理念,就无法进行有力的促销活动,也无从建立全员的共识与价值观。连锁企业内全员缺乏了共识与价值观,就难以提升全员的服务品质。尤其在未来的消费趋势中,连锁店的经营根本——服务品质,将成为一项重大的影响因素,由不得连锁企业疏忽或怠慢。
二、重视顾客的反应
顾客前来消费,自有其特定的需求目的,但是当顾客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时,抱怨就会出现,如果此时店内的服务员,能为顾客圆满解决其需求,那么就能建立起顾客对连锁企业的良好印象。反之,如果服务员未能妥善处理顾客抱怨时,那么顾客下次就不见得会光临了。
所以说,不论顾客的需求及反应如何,店内的服务人员都必须谨慎处理,并使之有更好的感觉,如此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在重视顾客反应的背后,连锁企业全员的学习、教育、训练等,都必须随时且长久性的进行,才能落实这个功能。
三、整体的广告宣传策略
由每个点的结合而成线,再由线组合而成面,就能有利于连锁企业整体视觉的印象积累。
连锁企业的广告宣传策略也是如此,不论透过何种媒体,最好能作统一的诉求,包括统一的重点及统一的布置呈现,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持续注意,进而累积深刻的印象。不论对象是谁,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媒体,哪怕是一张海报亦然,因此在设计及诉求上,都必须加以讲究。
同时,广告宣传策略也必须注意民族性,若能配合(节)庆与商品的结合,以利于促销与形象的累积,比较易于连贯与持续。
四、强化商品的结构与布置
不论连锁企业是应用所谓“三角窗”的地点哲学,或是“三好一公道”的商誉诉求,满足顾客是最为基本且是最高的原则。由此必须随时评估来店顾客的需求商品、数量及陈列方式。
消费者期望买到陈列优雅、整齐的商品,而不是紊乱的商品,纵使在前面已经有顾客购买且翻动过了,但对于后来的顾客,可能会有商品随意堆放的感觉,因此,服务员必须定期整理,使商品陈列整洁,令每一位顾客都受到相等的礼遇,才能把形象建立在每一位顾客的心目中。
五、“53”的展开与推广
一般人常误认“53”为一般工厂的管理手法,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想法。事实上每个人或每家连锁店内,都可以运用“53”的观念,并由此给人好的印象。
从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到纪律,是“53”的主要内容。
连锁店内的商品,应经过陈列架及柜台的整理,或是其他展示设备的清洁整顿,依人体工学、购买习惯动作等作整理、整顿,以提升顾客购买享受与品质。
要落实上述的感觉,就必须有赖于纪律的维持,而且不但是要求自己,也可以同时教育顾客,共同达到享受优良的购物环境;在连锁店的展望里,不能一味要求内部全员的付出,应有员工与顾客彼此成长的互动观念,彼此尊重,才能真正创造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
六、对社会的回馈
连锁企业必须回馈社会,才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而所谓的回馈,不尽然是在物质方面,也包括了精神及心理层面。因此,连锁企业展现应以整个社会、消费者利益为导向,投入一些相关性,凭借着连锁企业能力范围内的公益活动,以降低消费大众对连锁企业商业行为的利益印象,突出连锁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功能,才是CI体现的根本意义。而连锁企业的回馈也必须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有不同的内容及方法,否则很可能使活动石沉大海,甚至形成反效果。
七、展现技巧
在连锁企业CI展现之前,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一种的CI展现,都必须有其实质性、具体性及魅力,因此就必须在流程上加以准备及发挥,所展现出来的形象才能达到精准与富有魅力,不致虚有其表、缺乏内涵。
连锁企业的CI展现流程应包括下列陈述。
1.信息收集
不论是同业,还是周边相关业种的信息、消费者习惯、经济指标、趋势及国外相关信息等,都是必须涵盖的范围。再加上连锁企业本身的经营动机、使命和期许,都可以在日后作为参考。
2.市场调查
根据收集的资讯,设计内、外部的问卷调查,并考虑消费阶层、对象、地区属性及相关生活习惯等因素,同时依数量、调查方法、人员等数据,客观地进行市场调查。
3.确立经营理念
根据市场调查所得结果,再配合内部的CI策略,形成连锁企业经营理念的确立与表达,它必须是能够易懂、生活化且具亲和力的理念,切忌言不由衷。
4.全员CI共识训练
所拟订的经营理念,必须先求得内部的共识,才有利于外在的展现,否则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活力与内涵的。
5.成立CI委员会
达成全员共识之后,可进一步成立相关的CI委员会,方能更有利于全员的参与和推广。
6.CI计划研拟
不论是连锁店自行导入CI,还是委托外部进行,都必须依据所得资讯对CI导入作一完整的计划。
7.CI委员会组织分工
CI计划拟订之后,即可依据CI委员会委员的专长进行职能分工,每位委员能量才适用,发挥CI导入功能。
8.CI展开
分工之后的委员们,必须在共同的计划下,依时效、阶段,各自展开CI导入行动,而这时期的协调、沟通及成本等都必须加以注意,否则易导致各自独立作业,到最后却难以整合的现象。
9.追踪评估
CI执行到某一阶段之后,必须加以追踪评估,以了解所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是否合乎理想成效。
10.后续推动计划
CI执行、展现到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再持续,将成效较好的项目,趁热打铁再使之扩散;而成效差者,可以检讨是否继续,或调整方法及内容后再予以进行。
连锁企业CI展现的原则是不变的,但在方法、技巧上则可以加以互动,保留整体手法的运用弹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