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莫扎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的葬礼只用了十二先令五便士,无人为他送葬

    已故的莱奥波德·奥尔是俄罗斯伟大的钢琴教师,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他发现并培养的音乐人才多过其他任何人。他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就应该有个贫寒出身,贫寒能砺炼出一种东西,这种东西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它会藏于心灵,神秘而美妙,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力量,一种同情,一种温柔。

    莫扎特很穷,住着一间破房,连取暖的柴火都烧不起,为了保暖他把手插在羊毛袜里。然而,他却谱出了美妙的曲子,名垂乐史。长期的寒冷、饥饿,以及营养不良损害了他的健康,莫扎特三十五岁时因肺结核病故。他的葬礼只用了十二先令五便士,有人给他弄了口廉价的松木棺材,六人为他扶灵,后来遇雨,这六人竟也跑光了。

    哈罗德·斯坦福德是作曲家维克多·赫伯特最亲密的朋友,他告诉我说赫伯特刚到美国时很穷,一年四季只有一件衬衫,他的妻子如果把衬衫拿去洗熨,他就只能待在床上了。还记得一战初期传唱那首歌《通往蒂伯雷利的漫漫长路》么?这应该是当时最流行的战歌了,它的作者杰克·佳吉为了谋生,白天卖鱼,晚上演出。还有一首最流行的歌曲《白发吟》,是哈特·佩斯·丹克斯写给他妻子的,出版商以三英镑买走。后来他跟妻子之间出现问题离了婚。1903年,他在一家旅馆带着孤寂与贫寒离世,他的床头桌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孤独老去的滋味太苦。”

    世界名曲《幽默曲》是安东尼·德沃夏克所作,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哼唱。他的父亲是个屠夫,这首歌曲就是德沃夏克在猪圈里写的。五十年前,他来到美国,由于忍受不了纽约的喧嚣嘈杂,搬到爱阿华州斯皮尔维尔,住在一个边远的村庄上,直到今天那里还没有铁路和街道。

    在斯皮尔维尔期间,他完成了《新世界交响曲》的一部分,这是人类所谱写的最美妙的音乐之一。由于是在斯皮尔维尔的田间地头创作的,他曾想把它命名为《斯皮尔维尔交响曲》。

    九十二年前,他出生在遥远的波西米亚一个小村庄,没念过多少书,每天都要去父亲肉店里帮忙,一忙就是数小时。他常常是手里灌着香肠,脑子里琢磨着旋律;手里剁着猪肉,心里想的却是歌曲。后来他离开了父亲,来到布拉格学习音乐。钱从哪儿来?他身上只有几便士,还是沿街演奏小提琴挣来的,只能住在贫民窟的一间阁楼上。房价很便宜,就算是这样,他也只能跟五学生合租。

    到了冬季,房间冷极了,有时他饿得一点力气没有,因为他要省下饭钱租用一架破旧钢琴,钢琴上有些键都要不能弹了。就这样,他坐在钢琴边创造了优美的旋律,但从来都没有用纸记下来,因为他买不起纸,有时只能在街上捡来些废纸把音乐写在上面。

    不过我们倒不必为他感到难过,正是贫穷才成就了他的音乐才华。

    下次当你听到《幽默曲》时,不知道你是否能感受到曲中那种神秘的美、那种温柔、那种感受,一个历尽磨难,饥寒交迫,曾深深绝望的人的感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