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托马斯·爱迪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记忆力差的名人不止他一个

    某天,我去范德比尔特酒店吃午餐。过来一位服务员把我的帽子拿去保管,但并没有给我开票,我感到有点奇怪,就上前问个究竟。她说能记住我,不需开票,后来她果然做到了。她告诉我说她专门负责保管客人的衣物,多的时候会有两百多位客人,他们的衣物都叠放在一起,客人离开时她能准确无误地将东西还给每位客人。我跟这家酒店的经理说起此事,经理说她多年来从来没出过错。

    我在想,就算给爱迪生一百万英镑,估计他也未必能做到像那个服务员那样。爱迪生的记忆力很差,尤其是在青年时期,老师教什么他就忘什么,成绩总是班级垫底。老师说他笨得出奇,不适合学习,医生说他脑子可能有问题,他脑袋形状有些异常,跟正常人不太一样。爱迪生一生中只进过三个月的学堂,他母亲在家里教他。这位母亲真是了不起,因为她的儿子后来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

    后来爱迪生的记忆力惊人,尤其擅长记科学数据。他家有个大书房,他的科学知识都是从那里获得的。他的注意力非常强,可以完全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忘记其他的一切。

    有一天,他在法院排队等着纳税,脑子正在思考一个科学问题。当轮到他时,他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旁边有人看出了他的尴尬,提醒他帮助他摆脱了窘境。爱迪生后来说,有时还真就想不起自己的名字。虽然他一生都离不了这个名字,有时还真的忘了。他曾认真地考虑去学习一种能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爱迪生经常通宵达旦做实验,有一天早上他正等着上早餐,等着等着就睡着了。他的一名助理已经吃过了,心情不错,就想作弄一下他。于是助理把自己吃过的空盘子放在爱迪生的桌子上。几分钟后爱迪生醒来,揉了揉眼睛,看到眼前盘子是空的,咖啡杯也是空的,就剩了一些面包皮,想了想,自己必定是吃过早餐了。想到这儿,他就起身就离开餐桌,点了一支烟回去工作。一旁的同事们看了哄堂大笑,他才意识到是有人使坏,他根本没有吃早餐。

    美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阿萨·格雷能背出两万五千多种植物;据记载,凯撒能叫出数千名士兵的名字。

    卡莱尔·罗宾逊给卓别林当了七年的私人秘书兼经纪人,经常跟卓别林进进出出,可是七年下来卓别林还不知道他姓什么。

    埃及开罗有一座伊斯兰神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学校。入学考试要求学生背诵《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经,跟《新约》的篇幅长度差不多,背下来需要三天,不过呢,两万多名学生中就会有一名做得到。拜伦勋爵曾说他能记住自己所写的全部诗歌,而沃尔特·斯格特爵士记忆力奇差。他曾对一首诗大加赞扬,以为这首诗是拜伦写的,其实是自己写的。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能够口述出他自己的最著名的那本书;约瑟夫·杰弗森一连十几年每晚都出演《瑞普·凡·温克尔》,但他却总忘台词;亚伯拉罕·林肯也想记住东西,他的方法是大声地读出来,这样听觉、视觉两方面的印象都可得以加深。

    伟大的历史学家麦考利的记忆力是最棒的。他只看一眼文字,就可以像相机一样准确地信息记在脑子里。一个章节的内容他只需要读一遍就能复述出来,写历史材料的时候都不需要翻参考书。据说他跟别人打赌,竟然一晚上把《失乐园》给背下来了。凯文·柯立芝曾经每晚睡觉前都会读几页《失乐园》。如果失眠,可以尝试读一读《失乐园》,比安眠药效果还好。

    西奥多·罗斯福的记忆力也很惊人,他非常喜欢跟人打交道。他能记住每个人的细节,分析他们的习惯,一遍遍念他们的名字直到最后永远留在脑海里,这对他从政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次再遇到这些人,他能喊出他们的名字,这些人会感到自己被重视。有一次,他接见一位十五年未见的日本银行家,一见面就谈到十五年前他们讨论的那个话题,这位银行家十分惊讶。罗斯福读到他想记住的东西时,脑子里都会留下深刻鲜活的印象。一遍一遍地练习,他的注意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即使在有干扰的条件下,他也能集中注意力。

    1912年芝加哥会议期间,他的总部设在国会酒店。街道上群众打着横幅喊着他的昵称:“我们要泰迪!我们要泰迪!”街上沸腾的人群,嘈杂的乐队,来来去去的政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会议,要是一般人的话,注意力肯定会分散,但罗斯福坐在房间的摇椅上,充耳不闻,继续读着《希罗多德》,希罗多德是希腊的历史学家。

    他曾经去过巴西荒原,当他晚上到达宿营地,就赶紧在树底下找到一块干地,支起马扎,掏出爱德华·吉本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读了起来,全然忘却了雨声,营地嘈杂声,以及热带雨林里的动静。他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当然就能记住自己读过的东西,这就不奇怪了。

    英国人乔治·毕德十岁时就能在一百二十一秒内在脑子里计算出四千四百四十四英镑在银行存四千四百四十四天,按照百分之四点五的年利率,最后能生多少利息。

    前不久,“铁路·杰克”在密歇根州去世,他的记忆力也是惊人。二十年来他跑遍了各个大学,让学生万分惊讶。他可能走进学生餐厅说:“我是‘铁路·杰克’,你们可以随便问我历史人物,我可以回答你。”学生们听他这么一说就想考考他,问一些比较偏的问题,比如,“苏格拉底的妻子结婚时多大?”他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四十岁结婚,虽然他很有智慧,但他娶了十九岁的时髦女郎。”又有人问:“刺刀什么时候开始在战场上使用?”他立刻回答:“1689年7月27日,在苏格兰的基利克兰克战役中。”于是,这些学生就请他吃午餐,为他募捐,给他买了套衣服。

    亨利·福特被“铁路·杰克”的记忆力所震惊,决定送他辆轿车,让他能够在各地进行巡讲。然而他拒绝了,继续用自己的马车,还在马车的侧面刷着几个字:“铁路·杰克—历史天才”。

    “铁路·杰克”最后在一个废弃的旧房子里去世,时年七十九岁。他留下遗嘱,把遗体捐给密歇根大学,供他们的医学院做大脑研究,以发现他记忆的秘密。我曾给密歇根大学心理系的皮尔·波利教授写信,他告诉了我“铁路·杰克”的记忆秘密。他说“铁路·杰克”一生时间都在记忆信息,后来越攒越多。信中还说,他们对一些神奇的记忆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非常聪明,另外一半人却很愚钝。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有个非凡的记忆力,你有可能是一个天才,但也可能离精神病不远,你想想自己是属于哪种?

    如果你的记忆力跟我一样糟糕,也不要沮丧。达芬奇是最杰出的人之一,他只要不做笔记,就什么也记不住,即使是做了笔记,也常常跟你我一样,把笔记丢个精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