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探寻极地的秘密;却发现了上帝的秘密
据我所知,再也没有比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上校的传奇更为英勇、更为振奋人心、更为悲情的故事了。斯科特上校是抵达南极的第二人。斯科特和两位队友在罗斯陆缘冰上悲怆遇难的故事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1913年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斯科特的死讯传到了英国。摄政公园里番红花正在怒放。得知他的死讯,举国震惊,自纳尔逊[61]在特拉法尔加战役阵亡之后,这样举国震惊的事情还是第一次。
二十二年后,为了纪念斯科特,英格兰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极地博物馆。博物馆落成之日,极地探险家们从世界各地赶来,相聚一堂。在建筑的正面,用拉丁文刻有罗伯特·斯科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想要探寻极地的秘密。却找到上帝的秘密。”
斯科特坐上“特拉诺瓦号”开始了奔赴南极的悲壮之旅。自从这艘船驶进南极圈冰冷水域的那一刻起,他就厄运缠身。
巨大的海浪一次次地击打着船体。海浪还卷走了甲板上的货物。数吨海水势不可挡地灌入了船舱。锅炉的火被浇灭了。抽水泵也冻结住了。连续数日,这艘巨大的船只无助地在颠簸在惊涛巨浪之间。
但是,这才是厄运的开始而已。
他带来了矮种马,这种马匹很结实,很适应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气候,但是到了这里,这些马悲剧了。它们在粉尘状的雪地里无助地挣扎;一不留神,就陷到冰缝中,摔断了腿,最后不得不开枪打死它们。
狗也一样。上校从肯空地区找来几条训练有素的爱斯基摩犬,这些狗一到极地就发了狂,仿佛瞎了眼一样,朝着冰川的裂缝就冲了过去。
后来,只剩下斯科特和他的四位队友了,他们独自拉着重达一千磅的雪橇,朝着南极发起了最后的冲刺。一天天过去了,他们艰难地行进在粗糙的冰面上,冰冷的极地空气,九千英尺的海拔,四个人拉着雪橇,一路咳喘地走着。
然而,他们没有抱怨。没有人踏上过这样残酷的旅程,而在这场旅程的尽头就是胜利,就是神秘的南极点。自从上帝创造人类以来,还没有人踏足南极点——南极点上没有生命、没有呼吸、没有一点动静,就连一只漫游天际的海鸥都没有。
第十四天,他们终于到达了南极点。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沮丧和心碎。在他们面前,竖着一根旗杆,旗杆上一面破破烂烂的旗帜得意洋洋地在寒风中飘荡。一面旗帜!挪威的旗帜!阿蒙森,那个挪威人已经提前到达了这里!他们明白,这么多年的准备,这么多个月的折磨,胜利却同他们失之交臂,只不过晚了短短的五个星期。
他们失望透顶,心灰意冷地踏上了归程。
他们的归程悲怆挣扎,宛如一部悲壮的史诗。狂风刺骨,他们的脸上都结了一层冰,胡子都冻硬了。一路上,他们跌跌撞撞,每次受伤都是离死神更近一步。海军士官埃文斯是第一个遇难的,他是这行人中最强壮的。他脚下一滑,摔在了冰面上,撞碎了头颅,死了。
接着奥兹上尉病倒了。他的双脚冻伤了,几乎走不了路。他知道,自己拖累了队友。于是,一天晚上奥兹上尉做了一件无比高尚的事情。他走进了咆哮的暴风雪中,为了别人能够活下来,他死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我出去一会儿。”他这一去,就是永别。人们没能找到他冻僵的遗体。但是今天,人们在他失踪的地方竖起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附近长眠着一位极其英勇的绅士。”
斯科特和剩下的两位队友继续蹒跚而行。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人样了。他们的鼻子、手指,还有脚都冻伤了,一碰就会掉下来。1912年2月19日,他们最后一次安营扎寨。他们还有些燃料,每个人还可以喝上两杯热茶,还有可供两天支撑的食物。他们觉得自己是得救了——距离下一个补给点还有十一英里。拼命赶赶路,他们能够撑到下一个补给点。
可是,悲剧转眼就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暴风雪从地平线呼啸而来,狂风怒吼,势不可挡。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抗争,抗争就是死路一条。帐篷外狂风暴雪肆虐,斯科特和他的同伴困在了帐篷里,这一困就是十一天。他们的补给耗尽了。大限已经到了,他们知道这一点。
不是没有解脱——很容易就能解脱,他们随身带有大剂量的鸦片,就是为了这种紧急情况而准备的。服下大剂量的鸦片,他们就会进入甜美的梦乡,再也不会醒来。
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决定以老派英国优秀运动员的精神来面对死亡,他们要抗争到底。
在生命最后一个小时,斯科特给詹姆斯·巴里爵士写了一封信,描述了最后的场景。他们的食物吃光了。死神就要降临了。然而斯科特写道:“我们的帐篷里回荡着快乐的歌声,你若是能听到我们的歌声,必定也会感到振奋。”
八个月后的一天,极地的阳光平和地照耀在亮晶晶的冰面上,一支搜救队找到了他们冻僵的遗体。
人们就地掩埋了他们的遗体,并用两根雪橇捆扎在一起做了个十字架。在他们合葬的墓前,是丁尼生[62]动人的诗句:
豪情万丈的雄心
虽被时间和命运而摧弱
可是意志依旧坚定
要抗争、要探索、要发现,绝不妥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