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你自己读书-坚持不懈,用行动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刻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结果,学习也一样。即便你读书很努力,还是会遇到挫折。在困难面前,逃避就意味着失败,唯有勇敢面对、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勇于面对挫折,坚持才能茁壮成长

    人生犹如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因此,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它会带给我们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继续奋发努力。

    读书学习的道路也一样充满着挫折。我们总会遇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碰上做不出来的难题,也会遭遇解答出错的尴尬,还可能会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考出糟糕的成绩。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问题就在于我们能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挫折,有的人选择在挫折中成长,有的人却会被挫折打败。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得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应对,对自己产生片面、偏激的认识,这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非常重要。

    学习就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其中遭遇挫折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以没必要因为一点挫折就觉得抬不起头来,勇敢地迎上前去并想办法战胜它才是正确的表现。下面看看古代名人在挫折面前是怎么做的吧!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宰相,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十二岁就参加荆州府科试,立地交卷且文采横溢,博得主考官的一致喝彩,从此被誉为“神童”。

    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又赴武昌应试,湖北按察会事陈束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这个时候,正值湖广巡抚顾玉麟来武汉巡游,陈束兴冲冲地将张居正的试卷拿给他看。顾玉麟看后,也称赞张居正是个奇才。

    陈束以为张居正一定会被录取,不料,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陈束迷惑不解,顾玉麟解释说:“居正年少好学,吾观其文采志向,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他的上进心。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使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奋发图强。”

    就这样,张居正落第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试,后来也证实了他的才华,最终成为明朝有名的首辅大臣。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顾玉麟在选择人才和培养人才上的远见卓识。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朝中兴的一代杰出政治家,在险恶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匡正时弊,具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精神,与他年轻时培养出的面对挫折的优良品质息息相关。

    其实,不仅仅是张居正,许多名人在取得成就的道路上无不以挫折为台阶。《史记》的诞生,是司马迁忍受着巨大的屈辱而写就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挫折做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我们要想树立起自己的成功之碑,也必须以挫折为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挫折呢?

    1.学会坚强一点

    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坚强一点才不会被挫折吓倒。对于还在成长的我们来说,挫折是再好不过的成长促生剂。因为挫折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把我们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越早经历挫折,我们才能越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越多地遭遇挫折,我们才能越快地完善自我。

    当然,在挫折面前,感到郁闷、难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不过可不要陷入这样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挫折以及解决方法中去。

    2.树立勇气和自信

    一个人只有勇于尝试,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得到及时有效的肯定,就会变得自信。有自信的人才会有所成就。所以,当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用平静的心去面对挫折,要有勇气和自信客观地去寻找挫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找回进一步尝试的信心和勇气。

    3.适当宣泄情绪

    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导致大脑释放一种有害物质,使人身心疲劳并促使主体心理积极性发生改变,影响个体的思维过程和敏捷性。甚至,挫折还会使我们产生紧张、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会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处于紊乱、失调的状态,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严重的挫折会导致弱者精神崩溃、大脑神经细胞遭到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有了挫折之后,也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宣泄糟糕的情绪。

    一个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只要勇敢面对学习上的挫折,每一个人都能站在万人瞩目的成功舞台上。可见,只要我们不畏挫折的阻拦而奋力跨越,成功就会向我们招手!

    读书小贴士

    任何挫折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台阶和经历,人生路上从来没有“失败”这个概念,只有暂时未成功的人。所以我们要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和学习!

    读书要有志、有识,更要有恒心

    读书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把钥匙,可以为我们开启精彩世界的大门,拓宽我们的视野;学习是座灯塔,可以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然而,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清朝大臣曾国藩曾经讲过一段话:“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这告诉我们,读书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志向。这个志向是指读书志在学为圣贤,为官,为国家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只有拥有这样高尚的追求,我们的学业才会有长进。

    第二,读书要有见识。见识宽广,我们才知道学问是无穷无尽的。如此,我们才不会自以为是。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懂得谦虚,而越无知的人,就越傲慢。以傲慢的态度去读书学习就很难进步。

    第三,读书需要恒心。学习如同织布,需要日积月累,一旦停止,就如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前功尽弃。一个人没有恒心,成就不了事情,而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待学习,就不怕学问做不成。

    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一名进士,做过兵备道参议,母亲丁氏也是一位懂诗文的女子。由于有深厚的家学渊源,阎若璩自幼就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

    然而,不幸的是,阎若璩幼年体弱多病,落下了口吃的毛病,秉性也变得迟钝。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时候,读书至千百遍,还不了解书文的大意。

    虽然身体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读书学习,但他不愿屈服于命运,仍然自强不息,勤勉不怠。每当同学日暮抱书回家之后,他仍然在那儿不断地背诵学习。

    水滴石穿,积思自悟。他读书的恒心与坚持给他带来了收获,在他15岁的一个冬夜里,他的心智忽然开朗,如同门窗轰然洞开,屏障全部脱落。从此以后,他便练就了读书过目不忘的本领。

    世上一切有价值的事情总是需要经过艰辛而漫长的奋斗历程才会成功,真正的学问也从来没有速成的。阎若璩虽然天资存有缺陷,但他用恒心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最终成为一位朴学大师。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资质不一样,但大多相差无几。为什么有些人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而有些人的学习成绩则止步不前,甚至是下降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对学习的恒心就是要素之一。

    可见,坚持不懈的恒心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也是取得成功的必需条件。如果我们想与众不同,想在未来取得成功,那么,我们要拥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比其他任何人都坚持得更久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恒心。

    读书小贴士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一个人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一切,需要的只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在学习上,失败是常见的。但是,一次失败并不等于永远不会成功。只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会走向终极的彼岸。

    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坚持不懈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是长久不变的意志表现。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只要坚持,任何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做到。

    其实,学习也一样,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一旦学习累了,作业多了,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变得懒惰。究其根本,就是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任何困难下,我们都应该向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退缩。如果在学习中总是知难而退,那么就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我们要坚持把每一课学好,坚持克服每一个困难,坚定地朝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总有一天可以把铁杵磨成针,把金石打磨穿。

    曾有一个少年向陶渊明求教。陶渊明带他来到天边,指着尺把高的禾苗问:“你仔细瞧瞧,它现在是否在长高呢?”

    少年蹲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禾苗,看了半天,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摇头。

    陶渊明教导说:“其实,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没观察到。读书学习也是这样。知识的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自己都觉察不到。但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就会由知之不多变为知之甚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大磨石问:“你看那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回答说:“那是磨损的。”“那你可曾见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说:“不曾见过。”陶渊明进一步诱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久而久之,磨损而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而辍学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所学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忘掉。陶渊明循循善诱的教导,让少年认识到了为学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有人说,坚持是一遍遍地重复着腻烦而又平淡的内容,是一遍遍地反复着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是日复一日地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前进。这难道不是墨守成规、枯燥乏味吗?的确,坚持可以是主动的,通过主观意志来实施,并将它进行下去;坚持也可以是被动的,在坚持中难免有强迫地去实施的成分。但无论如何,只要行动起来,即便坚持看起来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也是有意义的。

    总之,一件简单的事能坚持到底也非易事,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每天都做同一件事而不放弃。学习需要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知识的积累需要长期的付出,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意志、决心、耐力、勇气的最好实践。善于坚持意味着我们具有这些品质,而具有这些品质,成功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读书小贴士

    成功贵在坚持,很多事情,只要你坚持下来,意外的惊喜就在你身边,成功就会出现在你眼前。犹如珍贵的雪莲总是开在万丈冰崖,只有不畏严寒、坚持不懈的人才能一睹她的芳容。学习也需要坚持不懈,才能金榜题名。

    在绝望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对于绝望的人来说,黎明过后不是曙光,而是一片漆黑,风雨过后不是彩虹,而是毒辣的阳光……很多人以为自己足够强大,而当真正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如此不堪一击。在筋疲力尽之后,他们渐渐地陷入绝望,渐渐迷失了方向。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绝望的时候,面对绝望,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坚持一下。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意思就是,在学习上我们必须自己勇于坚持。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往往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依旧没有一点进步。这个时候,绝望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怎么办呢?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绝望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但是,放弃只能暂时逃避眼前的困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学习本来就是我们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所以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么,应该怎么坚持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坚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名人们是怎么做的吧!

    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有多达2000多项的发明,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凝结着坚持的力量。

    为了发明灯泡,爱迪生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失败,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电灯的发明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的学者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向成功又走近了一步。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电灯从此点亮了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看到那些华美的灯饰时,请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爱迪生的坚持所带来的。可见,只要坚持就会成功,但要坚持到底就要承受一次次失败的考验!

    王羲之是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大家,他的成就也是在不断的坚持中获得的。

    王羲之7岁开始练习书法,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就连吃饭走路的时候,他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都被磨破了。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不知用了多少墨汁,写烂了多少笔头,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的成功同样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坚持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就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无论是发明家爱迪生还是书法家王羲之,他们发明和练习的刻苦过程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学习的过程,有开始的艰难,有过程中的一波三折,整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的道路也布满荆棘,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看到最终的学习成果。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于“每次考试成绩都上不去,一道题做了几遍还是不会做,单词背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忘了”等令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我们要在心里为自己打气:“别灰心,再坚持一下就会了。”

    绝望往往会让一个人极度失落,因而释放自己苦闷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比如在操场上狂奔几圈,大喊出来。千万不要深陷这样的情绪之中,而要尝试着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告诉自己学习本就是一件无止境的事情,与其为自己的不足绝望,不如满怀喜悦地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等到情绪稳定之后,再拿出不会做的试题,重新看几遍,或是找老师、同学讨论一下,把自己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把没搞明白的内容再翻一翻,一点点地学习,积累起来的知识即便无法改变下次考试,但总有一天会用到的。

    所以,坚持是唯一能够获得学习进步的法宝。无论这个过程有多艰难,只要我们不轻易被绝望打倒,再坚持一下,或许我们就能像弹球一样,落得越低,弹得反而会越高,说不定就能够绝地反击,成为一个胜利者。

    读书小贴士

    生活不可能随时都充满阳光,总会在偶尔的时候,给你来一场暴风雨,让你猝不及防。因此,当我们处于低谷、受伤和落魄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暴自弃,风雨过后就是晴天。在绝望的时候,不妨再坚持一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