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奖罚得当,从家庭做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家庭中,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从家庭教育出发,妈妈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让孩子明白家庭中的责任,用一些奖惩妙招让孩子爱上做家务,学会简单的理财知识,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使奖惩教育相辅相成。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做成人,把孩子当做孩子。

    ——卢梭

    一次,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去某地考察教育。当地有一个人非要见他一面,说自己能让一个3岁的孩子学会3 000个字。但柳斌不想见他。

    可是在考察结束时,这个人竟带了一群3岁的孩子和一群记者在门口等他,说:“柳主任,您随便考,看看这些孩子是不是能认识3 000个字。”

    柳斌摇摇头说:“你让孩子和记者都回去吧,我单独跟你谈。”

    之后,柳斌对这个人说:“我相信,你的每个孩子都能认识3 000字,这无非是训练的结果,小狗训练多次还会算算术呢!可这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毛泽东选集》每篇也只有2 700多个字,你让一个3岁的孩子学会3 000字,他干什么用?他会思维吗?孩子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在柳斌看来,这种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的“起跑”是误人子弟的教育。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其实是不起作用的。

    这句话值得所有的妈妈深思。展望今天的教育,父母对孩子赋予了太多期望,致使他们的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妈妈前赴后继,小小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逼着上各种早教班、辅导班,也不管他是否感兴趣,每天早出晚归,比大人上班还要忙碌,结果,辛苦一路,只能是忙坏了家长,又累坏了孩子。

    这种偏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学习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到最后也只能是害了孩子。

    卢梭曾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看看今天,这种“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般的早熟的果子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14岁的美国人罗伯特·枚瑟就是一个人们所说的超级天才,他在戴着尿片的时候就和妈妈在超市里讨论应该买什么牌子的衣物柔顺剂,他躺在摇篮里时就已经在思考转世轮回的问题,可是他有时候也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诅咒,因为巨大的天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期望。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吹捧,使得他畏惧失败,在沉重的外界压力下,最终,他患上了心理疾病。

    一位教育家也曾经在美国跟踪了几十名“少年班”的“神童”,绝大部分人在长大后发展都一般,有个别人还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也证明,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

    知心姐姐卢勤也看到过一些人们眼中的“神童”,一次,有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来找她,话语中带着忧伤和焦虑:“我们的儿子4岁半上小学,19岁拿到博士学位。可现在他毕业在家,天天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什么事都不干,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都愁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卢勤说:“你们的儿子该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时,你们没让他吃,而是让他学习;想做事时,你们不让他做,也是让他学习。如今他学位是拿到了,可童年的缺憾,让他现在的心理有所迷失,他已经无法找回童年,但他想去找,所以现在他只想吃、只想玩,不想做事了。一个人没有快乐的童年是很不幸的,而用金钱买不回童年。”

    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个童年,所以,妈妈不要剥夺大自然给予孩子的短暂时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只有在玩耍中,他们的天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千万不要逼他们学写字、学拼音、学外语,为了让孩子成为“天才”,用大量的练习占据他们玩耍的时间。

    卢梭说:“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更大的灾祸全是我们咎由自取的。”

    曾经有一个4岁的印度男孩参加马拉松比赛,他跑完了42千米。在男孩5岁时,他的家人又准备让他向50千米冲刺,超过马拉松的长度。正当人们兴奋地等待这一冲刺时刻,迎接“马拉松神童”的诞生时,印度政府却出面干预了。政府派人封锁了50千米长跑的道路。他们的解释是:“我们宁愿要一个普通的孩子,也不要神童。”印度政府的这种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着实令人钦佩。

    还有一位妈妈的态度也值得学习,她就是美国史岱文森高中15岁的学生杨格的妈妈。

    杨格在10年级还未结束时就已经读完了高中所有数学与科学课程。他决定提前申请大学,而且是美国最好的几所大学。杨格竟然在“科场”连中三元,当时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哈佛大学决定录取他,而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也不甘落后,都要争抢这名数学“神童”。可是,在美国人的眼里,以杨格的年龄来看,大学入学许可未免来得太早了。

    因为,不论如何有天赋,15岁的杨格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杨格不知道选择哪所大学,他甚至还很孩子气地表示,如果实在不能决定入读哪所大学,他会用扔硬币来决定。

    但杨格的妈妈是如何看待儿子的成就的呢?

    这位普统的美国女性只是一所学校的办公室文员,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有出息,如果换成是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可是杨格的妈妈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这个孩子喜好非常强烈,冲劲十足。我唯一担心的是,他好像不明白一生的青少年时期只有一次,将来有很多时间慢慢成长。我希望他早日了解这一点。”

    这位美国妈妈讲了一个年轻人成长中很深奥的道理,那就是不论一个人如何的有才华,在他的少年时代,心理素质依然脆弱。

    所以,面对孩子的童年,妈妈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目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短视,把孩子看成学习的机器,剥夺孩子最宝贵的童年,毁掉孩子的人生。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完整的人格,任何时候出发都不晚。

    家庭中更要给孩子制定规则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淮南子

    在日本人的家庭教育中,守规则非常重要。

    日本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很重视培养孩子懂规矩、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而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则不那么热心。

    如果你去日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日本的孩子都比较老实,坐电车时不会来回走动,在餐馆吃饭时更不会大声哭闹或喧哗。在公园里玩,明明是你的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但日本妈妈也会赶紧过来道歉并要求自己的孩子与小朋友共享玩具。日本家庭教育协会认为:“规范形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学会懂规矩,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将来在进入社会后,每个孩子才能变成遵守规范的社会人,而只有具有了共同规范的人之间才能产生信赖,这也是日本人民凝聚力强的原因。

    妈妈如果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叛逆,不好管,坏毛病太多等,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太疏于管教了。因为孩子这样常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家规,从小缺乏家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要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就要给孩子制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父母的规矩应该尽量少立,但立了,就一定要遵守。”

    事实上,孩子能否遵守规则,妈妈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人。

    一天,在美国的某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妇女。起初大家并没有感到奇怪,因为人人都有权利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可过了不久,年轻的大学生们发现,这个妇女并非退休之后为了填补空虚才来这里学习的。每天清晨,她总是风雨无阻,第一个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因紧张出一头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年轻的大学生们还纷纷借她的笔记做参考。每次考试前,她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一天,一位老教授对年轻的大学生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果然,大家一打听,原来这个妇女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所谓“见其母,知其子”——妈妈的素养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

    朱木兰在学习中的自律只是一个缩影,在她的悉心教育下,她的6个女儿个个都不让须眉,全部出自美国名校,被外界称为“六朵金花”:大女儿赵小兰毕业于哈佛大学,荣任两届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二女儿赵小琴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三女儿赵小美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硕士,现任纽约消费者保护厅厅长;四女儿赵小普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现任通用电气航空服务副总裁;五女儿赵小婷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自己创业,后又攻读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博士;小女儿赵安吉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后任福茂集团资深副总裁。

    朱木兰要养育这么多女儿,可想而知,日子会有多么辛苦。但她却把女儿全部培养成了名牌大学生,令美国白人社会刮目相看,其中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对于朱木兰的教女有方,丈夫赵锡成一语中的地说:“我这个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女儿管得好,都是妈妈的功劳。”

    现在很多妈妈都是面对一个或两个孩子,即使是这样也常常让妈妈们忙得不知所措,而朱木兰呢?她要面对有6个孩子的大家庭,而且丈夫还常常不在家,朱木兰深知规则的重要性,赵小兰曾这样概括朱木兰的言传身教:“母亲让我们爱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严和自己的价值观,知道活着要为更美好的事物奋斗。面对男孩或其他什么人,我们都不会示弱。我们要自重,言行得体,不做让自己感到难堪的事情。母亲让我们清楚地懂得,我们来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要仪态端庄、举止正确。”

    朱木兰治家教女,基本上也是沿袭中国的传统,对于规定的事,一定要做到,尤其要以身作则。朱木兰认为:“年轻人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各自分担家务。”在孩子们年幼时,丈夫处理公务,朱木兰就让女儿们做功课,并规定大家谁都不可以看电视。后来家庭富裕了,便请了一名管家,但朱木兰依然要求孩子们必须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房间,并在临睡时,自己拨好闹钟,准时起床,然后赶校车上课。每逢周末,朱木兰还要求孩子们和自己一起做家务,包括整理花园中的花草,清理游泳池,甚至连家门口那条宽36米、长120米的柏油车道,也是由大家动手一尺一寸地铺设而成的。

    此外,赵家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女儿们非但不能上桌,反而要做好服务生,为客人上菜添饭。直到三女儿赵小美结婚,亲友们来到赵家吃夜宵,当时身为联邦政府运输部副部长的赵小兰还要照例为客人们端菜盛饭。那时,到赵家的客人简直不敢相信,朱木兰的答复却与众不同:“不错。我们教她们做女服务生,那何尝不是一种训练?我的先生常对女儿说,人生做事好像开车,不是只能直走的,有时候必须左转右转。不要把伺候客人当做辛苦事。当你们读书读累了,招呼招呼客人,不也是一种休息吗?人生并不是‘读书’便足够的。在招呼客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训练,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许多待人处事的道理。”

    赵家还有另外一条家规:女儿们在外面的花费,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赵小兰念大学时的学费,曾向政府贷款,暑假时赵小兰便打工赚点生活费。母亲常对她说:“我们主张俭省,但如果你们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朱木兰的这种家教方式,目前在海内外的华人世界里很少见,但朱木兰始终肯定它的作用。

    这位平凡的东方女性性格温和但内心坚定,她在给孩子制定“家规”时,首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在教育孩子时,遵循两点:一个是爱,一个是严。做到这两点而不偏离,又谈何容易,但朱木兰做到了。她的教女有方,众口皆碑,也传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耳朵里。一次,老布什在白宫接见朱木兰一家,还特地对夫人巴巴拉·布什说,要虚心地向朱木兰学习如何成功地管教孩子。

    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引出了后来的《弟子规》,立规则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第一课。“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就会发现,多数名人的家规不仅多,而且很严格。正是这些看似严厉却充满爱的家规培养出了出色的孩子。

    那么,该如何制定家规呢?

    下面先来看看奥巴马为两个女儿设立的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准追星。

    首先,家规主要致力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在家规的制定上,必须合理,孩子才能明白,也才有能力做到。像奥巴马家的家规注重独立、注重修养、注重作息,都属于易于接受的范畴。

    其次,父母要态度一致,并且划出专门的时间,监督落实。对孩子严格要求,每一条规定都不允许例外。执行时可以温柔地引导,但语气必须是严肃的、不容商量的。因为孩子自控能力差,天真好动,如果希望他们遵守规矩,就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还要帮助他们持之以恒。

    最后,可以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此来鼓励孩子积极遵守。比如额外奖励给遵守家规的孩子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或购买他喜欢的书籍,或者也可以学学奥巴马,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做家务就给他们报酬。

    当然,如果孩子没有遵守家规,在惩罚时,也要坚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做错事不要打骂,可以按照约定好的规矩进行惩罚,例如禁止外出、禁止玩游戏、如果晚睡一小时就要早起床一小时等方法,这种惩罚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却能让孩子深深体会做错事的后果,比单纯地说教更管用。同时,作为父母,不仅要学会为孩子制定家庭中的规则,还要学会和孩子一起遵守,父母只有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受到好的影响,要知道,身教重于言传,家规不是只用来管孩子的。

    让孩子高高兴兴做家务

    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日本谚语

    在某亲子论坛上,一位阿根廷妈妈在网上晒出了儿子烹饪课上的一些手工作品照片,这些照片一贴出就成了亲子群里的热门话题。这个阿根廷妈妈说:“在阿根廷,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里都有一顶印着自己名字的厨师帽。幼儿园老师会带他们一起烤饼干、打果汁、拌沙拉等,做一些不使用明火的简单餐点。孩子们还会把在幼儿园里做的各种小点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父母也都会对他们的劳动给予热情的鼓励。”

    看着这些充满童趣的饼干作品,你很难想象它们只是出自一个4岁的小男孩的手中。的确,4岁在很多妈妈看来还是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年龄,而这个4岁的阿根廷小朋友却已经学会了“下厨”。

    其实,国外的妈妈从孩子很小时就注重培养他们做简单家务的能力。国外的幼儿教育看似都是在让孩子轻松地玩耍,实际上大到爱护环境、亲近自然,小到与人相处、动手动脑,孩子在游戏中一直是在不断地学习。拿美国家庭来说,那些小小年纪的孩子们能做的事常常能超乎大人的想象,我们甚至可以把美国的孩子们称为“家庭小童工”。

    4岁的美国小女孩丽娜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她出生在比较殷实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物质上的富足自不必说,丽娜拥有的衣物和各种启发智力的玩具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她家的后院中有供她游戏的秋千、沙堡和滑梯等,但她并不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她经常会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当丽娜看到爸爸推着剪草机在草坪上劳作时,她就会推着自己的塑料剪草机跟在爸爸后面有模有样地“见样学样”;当妈妈在厨房做饭时,她则在旁边跑前跑后地“打下手”。

    一次,丽娜妈妈的一个中国朋友去她家拜访,正好看到小丽娜踩着小板凳站在洗碗机的旁边,一个一个地取出那些自己能拿得起来的小碟子和刀叉,而她的妈妈则站在一边一个一个地从丽娜手中接过那些餐具,每接一件就说一声:“谢谢,你做得真棒。”丽娜也回应一句:“不客气,妈妈。”看着这一切,中国朋友问:“丽娜还那么小,你就让她拿刀拿叉的,你不担心她伤到自己吗?”丽娜妈妈却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她自己会注意的。”

    的确,丽娜的妈妈和女儿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和伙伴,她一直坚持,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妈妈都要尽量让孩子亲自动手,妈妈所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所以,当妈妈在收拾屋子时,丽娜也常常在收拾自己弄乱的玩具;当妈妈准备给房前屋后的小动物们送食物时,丽娜也总要用小手拿着一点动物食品放在妈妈刚刚放过食品的地方。有时一不小心,丽娜跌倒了,妈妈也是尽量让她自己爬起来,如果伤势不重,还让她自己去取创可贴贴在患处。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实习”,丽娜到地下室与她的玩具娃娃玩耍时就明显地看出了效果——她在照顾玩具妹妹和给玩具妹妹做饭时的一招一式俨然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小妈妈了。

    如果你说丽娜的例子只是个特例,那么当你在美国的街道边看到孩子们举着牌子对着路旁开动的汽车高喊“停下来,洗车吧”,当你家的房门被孩子敲开,询问门前的草坪是否需要修剪,门前的雪是否需要清扫时,你就不得不佩服这些“小童工”们的胆量了。

    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做家务,不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是为了让孩子早日形成自我意识,建立自信心,通过日常的自我管理,形成独立的人格,培养出心理上的安全感。

    做家务不只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通过做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家务,他们还可以提高在计数、分类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等。比如帮助爸爸安装或修理一些旧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的技能都与阅读、数学、逻辑、信息和组织能力有关。在帮助换水龙头、换保险丝、安装挡风窗户、修补破损的楼梯时,爸爸往往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有时还会讲一下运用到的物理学原理。这些都是在为孩子的成长打基础,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国外妈妈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能让他们的一生都受益匪浅。那么,妈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爱上家务劳动呢?以下的几点建议供妈妈们参考。

    1。及早开始

    几乎是从学会走路开始,孩子便有了“学做事”的强烈欲望。一个2岁的孩子能替妈妈传送物品,甚至能整理衣服。4~5岁的孩子就能了解简单的命令和替妈妈办点小事。7岁的孩子已经能负担一点家庭责任。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妈妈在为孩子指派第一件“工作”时,一定是能使他做得满意和有兴趣的“工作”,让他享受到有成就感的喜悦,不要让孩子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

    2。明确目标,妈妈要和孩子一起做

    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和培养责任感、自信心及自立能力,妈妈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做,并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做,怎样做得最好以及为了安全必须遵守哪些相关规则等。

    3。提供适合孩子的工具

    一般来说,家务劳动的工具都是为大人量身定做的,给孩子使用不太合适。所以,妈妈最好能为孩子准备一些合适的,或改装了的“小一号”的工具,比如小扫帚、小垃圾桶、小土铲、小水桶等。

    4。不要拿妈妈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妈妈做家务事肯定比孩子做得好,所以不要以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同时,妈妈也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马上当着他的面自己再做一次,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教导孩子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重复去做。你可以先给他示范如何做,然后和他一起做,最后让他自己做,并定出一个合理的完成时间。但千万不要太快就插手帮忙。

    5。奖励给孩子合理的劳动报酬

    每当孩子完成了一件工作,妈妈最好的报酬就是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在别人面前说你为孩子感到自豪,这句话让孩子听到也是一种很好的奖励。如果结合理财的观念让孩子体验劳动所得的感受,也可以采用薪水的方式付酬,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要付得吝惜,以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

    附: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分子,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很重要,而承担家务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呢?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孩子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桶里。

    2~3岁:可以在妈妈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妈妈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子和碗放到水池里;帮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做的家务,并且要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妈妈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这时妈妈可以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地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做的家务,还要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做的家务,还要能在妈妈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做的家务,还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卫生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的街上。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做的家务,还要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掌握洗衣服的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方,也许是骗子。

    ——罗伯特·清崎

    一位中国妈妈接待了一个品学兼优的美国私立高中的女孩,在共同生活了一周后,她不禁感慨万千,其中,最令她震惊的是这样一件小事:

    一次晚饭后,这位中国妈妈那个上高中的女儿和美国女孩相约到家附近的电玩城去玩,除了她俩,她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也是两个高中“小才女”。

    一进电玩城,女儿的两个好朋友就上去玩了,大家尽情地玩,什么好玩玩什么,游戏币自然也被消耗得很快。而美国女孩却没有这样做,她一开始就是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赢利最大,转了一圈后,美国女孩才锁定目标。之后,美国女孩很顺利地赢了很多游戏币,她把游戏币分给其他三个女孩,然后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

    听女儿讲述这件事时,中国妈妈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而这时女儿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美国人太厉害了!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啊……”

    美国的孩子在理财方面如此的深思熟虑,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未来将要面对的对手!而在很多中国家庭中,过分的溺爱、频繁的干预、过度的保护常常导致了孩子的无情和无能,教条式的教育方式更是让孩子变得束手束脚,毫无活力与创造力可言。

    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不一样的结果,未来的主宰是什么样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不是将来的事,而是要从小就开始的事。在美国,财商知识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

    美国孩子从3岁起,就被锻炼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5岁时,就知道了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了钱是怎么来的;7岁时,可以数大量硬币;8岁时,就被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比如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时,已经可以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也知道比较价格;在12岁时,还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则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打工等赚钱实践了。

    美国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那就是“金钱奖励”。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就很严,他就是靠给爸爸做“雇工”的方式赚取零花钱的。他清晨到田里干农活,有时还帮妈妈挤牛奶。为了清楚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洛克菲勒还做了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爸爸结算。这种记账的方法使得他做事更加认真,而且还感到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思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子孙,都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零用钱。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勤劳节俭的美德。

    妈妈千万不可小瞧了孩子的经济头脑,从3岁起,孩子就可以支配金钱了。一旦你发现孩子对钱币和银行等事物产生了兴趣,眨巴着双眼问这问那时,你就应该意识到,这就是理财教育的最好时机。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积极引导孩子管理和规划自己的零用钱,并使孩子从小体验到收获和付出的乐趣。

    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妈妈可以细心地抓住一些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当孩子拿着钱币仔细观察时,妈妈可以给他简单地解释钱币的面值和作用;当孩子对银行里的自动取款机感兴趣并按上面的按键时,妈妈就可以告诉他钱是怎么放进去的;在超市里买东西时,妈妈还可以教孩子挑选的方式,告诉他哪些贵、哪些便宜,什么是打折、什么是拍卖,解释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等,让孩子愉快而自然地建立金钱和理财的概念。

    在孩子五六岁时,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孩子一定量的零用钱,帮助他从真正的消费行为中学习理财,并明确理财的目的。如果妈妈能处理好给予、消费、反思这些环节,孩子将会从中受益匪浅。

    妈妈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孩子做一个自己的小账本

    在这个小账本里,孩子可以记录自己的开销情况,比如今天买书花了20元,买铅笔花了3元,这些都要记录在小账本上,让孩子在掌控自己的零花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如果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妈妈也没有必要呵斥、训导他,让他体验自己的错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就行了,进而让他懂得为自己的消费错误负责。

    2。开办一个家庭小银行

    妈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储蓄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将压岁钱或零用钱拿去“喂小猪”。孩子会觉得“喂小猪”的形式十分有趣,同时也享受到累积带来的成就感。如果金额比较大,还可以把压岁钱直接存入银行,并简单告诉孩子存款将发生变化的情况,让孩子通过这些增长的数字明白储蓄的概念。如果孩子要买零食与玩具,可以让他根据自己的储蓄金额自行决定。妈妈可以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就不得不在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让孩子懂得取舍。

    3。在家庭中模拟超市购物

    有一个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其中的“超市抢购”环节对孩子的理财意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节目在“超市抢购”环节中模拟了一个超市的情景,现场摆满各种标价不等、重量不等、大小不等的商品,然后用“倒计时”的方式,让参与者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地“抢购”货物。谁抢购的商品最符合节目的要求,谁就会获得相等的奖励。这种游戏可以考验人们在瞬间对货物的性价比做比较和取舍的能力,当然孩子也可以参与进来,随父母一起体验“抢购”的刺激,从中锻炼估价意识。

    这种“理财”游戏还可以在家中模拟。比如,父母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化身“店主”“销售员”等角色,孩子可以充当“顾客”,然后妈妈把物品统统“标价”,让孩子做自由选择,做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无疑是在给孩子日后真正理财打造基础。

    4。鼓励孩子给家人买礼物

    给家人买礼物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孩子成人后不可缺少的一项开支。妈妈可以鼓励5~6岁的孩子在爷爷和奶奶生日时,给他们挑选礼物,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该如何挑选礼物、如何付费,为他将来自己理财持家增长经验。此外,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做些公益捐助,如捐助灾区的小朋友、捐助濒危动物、领养一棵小树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

    5。鼓励孩子为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攒学费

    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将压岁钱存起来充当学费,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对孩子的理财能力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而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这一任务时,他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

    鼓励孩子养成正确、良好的理财习惯,不仅要对他的理性消费和科学预算进行奖励,还要对其不恰当的浪费钱的方式予以纠正。让孩子学会理财,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只要指导孩子如何做好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智慧地花钱。

    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世界上有93%的人都是因为爱拖延的恶习导致一事无成。

    ——哈力克

    要想享受自由,必须要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一个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说过:“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概括——‘我没有时间’。”

    或许有人会问,一小时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小时的时间,其实,越是忙碌的人,往往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一位名叫奥斯勒的加拿大医生,为了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读书,他规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到多晚,都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于是,他天天读书,就这样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 000多本书,8 000多万字,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

    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他用专门的器材给蜂鸟拍照,并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被权威人士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罗斯福总统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常常强迫自己挤出一小时来集邮,借以摆脱周围的烦心事。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摆弄着各种邮票。他进去那间屋子的时候常常疲惫不堪、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等到他走出屋子时,精神状态完全改变了,他神采飞扬、容貌柔和,让人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对这位总统来说,这一小时的独自清静换来了新的精神面貌。

    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威尔福莱特·康,尽管平时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真正学过油画,我不敢相信自己花费了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做出多大牺牲,我每天都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他唯一的办法是每天清晨在5点钟之前就必须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为止。

    威尔福莱特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年,后来,时间给了他惊人的回报。他的油画在画展上被大量地展出了,他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有几百幅画被收藏者以高价买走了。威尔福莱特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作为奖学金,提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这点钱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快乐,这是另一半收获。”

    还有一个名叫尼古拉·格里斯多费罗斯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因为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决定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个小时来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他做到了,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突然跃入他的脑海,于是在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新型加速器比当时所有其他类型的加速器更强有力而且造价也更便宜。他把计划书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实验,又经过多次改进,结果,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 000多万美元。尼古拉·格里斯多弗罗斯也因此得到了数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的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的都不是24小时。时间不会因你财富充裕而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你物质匮乏而少给你一秒。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一样多,但时间却会因你对待它的态度而给你不同的结果。你今天不走,明天就得跑。而时间的意义就取决于人们怎样去合理地利用它,对智者来说,时间是伟大的祝福,因为它能使智者的精神走向永恒;对愚者来讲,时间是祸患,让人留下的是绵绵的悔恨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乔布斯年轻的时候,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来自于自律!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孙子大卫·洛克菲勒也是一位管理时间的高手,从1939年起,他一共获得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9所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了出色的银行家。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明确地指出,他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管理方法,他说:“懒惰是最严重的浪费,而我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大卫·洛克菲勒为自己制定了科学的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表展开学习和工作。

    大卫·洛克菲勒的一位同事曾惊奇地说:“我真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有分身术,一个人怎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事?也许,我应该试试他的方法。”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一位教授曾说过:“一个学生能否管理好自己,决定了他未来成就的大小。”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对一个自制力差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妈妈的指导和帮助。妈妈要帮助他们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学会珍惜时间,学会管理自己。

    很多孩子都有爱拖延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往往是和妈妈的娇惯分不开的。想一想,作为妈妈,你平常是不是也会这样做:你每天都得叫孩子起床,但看到他赖床,你并不会责怪,你会想,反正等一下再摇醒他就行了。于是,你像个“仆人”一样,总是跟在孩子身边,提醒孩子“该做功课了”或“该上钢琴课了”。如果孩子上学迟到或功课没做完,你还会陪着孩子去向老师道歉,为孩子说情。你相当贴心地帮孩子规划活动,不管是假期还是休息日,孩子的时间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如果这些情况都发生了,那么,就表示你正在剥夺孩子培养“时间规划能力”的机会。

    看似是一个爱孩子、事事为孩子着想的行为,却不小心扼杀了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促使孩子养成了爱拖延的坏习惯。

    拖延最能够杀伤人的积极性。哈佛大学哈力克教授曾经说过:“世界上有93%的人都是因为爱拖延的恶习导致一事无成。”

    其实,培养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妈妈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而一旦孩子学会了管理时间,他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

    管理时间就是合理分配并有效地利用时间,这里有几个方法供妈妈们参考:

    1。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

    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就不会具备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由于孩子的随意心理比较严重,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最好具体到细节,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吃饭、做作业和看电视用多长时间等,都要严格规定。此外,妈妈还要仔细监督孩子的遵守情况,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一旦孩子的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就能明确地认识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当一向对时间缺乏概念的孩子能严格遵守时间时,妈妈更要不吝奖励,因为赞赏和表扬可以激发孩子更大的积极性。

    2。对学习时间有所掌控

    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时间花在哪里都不清楚,就是因为没有掌控学习的时间。掌控时间就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比如,现在离考试还有100天的时间,可需要看的书摞起来却有一尺高。在极度焦虑中,怎样利用好每一分钟就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此时,妈妈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帮孩子制定做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记下这段时间的工作量,比如几点到几点,看语文,看几页,并严格遵守,这样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在晚上,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时间利用的情况,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让孩子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比如,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这种提高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赛跑。

    如果孩子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低估了作业的难度,或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时间,妈妈就可以适当提示孩子早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慢慢地,妈妈再让孩子自己做记录、自己分析,渐渐养成高效的好习惯。针对孩子的表现,妈妈最好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妈妈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千万不能把这个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

    3。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做事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做两三个小时的作业,中间却不休息。这样看似非常专注,可是从用脑健康的角度看却是很不科学的。

    学习时间太长往往会产生疲惫的感觉,如果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硬撑着,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这时妈妈就要让孩子适当地休息一下。比如保持学习30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虽然孩子的学习时间短,但却可以保持高度的专注,在疲倦之前休息,能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孩子更不会有特别疲惫的感觉。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这个道理。

    4。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做作业时间太长,是因为把时间都用在了玩上,不能专心做作业,于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以给孩子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惩罚他。其实,孩子学习效率低与妈妈没有给他留出玩耍的时间有关,孩子丧失了玩耍的权利,对学习就提不起兴趣,才会做事磨蹭、拖拉,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妈妈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会逐渐培养起来。

    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妈妈的责任重大。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一定要积极配合,当孩子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做事时,妈妈就应该多奖励、多赞美,使孩子增加自我管理的决心和勇气;反之,如果孩子放松对自我的管理,并对妈妈善意的提醒置之不理,妈妈也不要太过苛责,最好采用“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在考试中尝到成绩下降的苦头,从而主动改正坏习惯,更加坚定自我管理的信心。如果自我管理成了孩子的习惯,那就意味着,孩子正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让孩子知道盲目竞争要不得

    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佚名

    这个故事曾经作为一则网络热帖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每次考试都排在第23名,所以她的同学都喊她“23号”。虽然女孩的父母觉得这个外号有点刺耳,但女孩却欣然接受了。

    在一次中秋节聚会上,亲友们让孩子们说说将来想做什么,于是有的说想当钢琴家,有的说想做明星,还有的说想当政界要人,甚至连一个四岁半的女孩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而这个12岁的女孩却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想做妈妈,穿着印着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女孩的回答让亲友们愕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女孩的爸爸神情也极为尴尬。

    为了提高女孩的学习成绩,父母给她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使女孩就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一沓沓地做,到最后患上了重感冒。父母只好放弃了揠苗助长的活动。

    在一次周末的亲子野餐活动中,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可女孩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地鼓掌。她不时地跑到后面,照看那些食物,一会儿把倾斜的饭盒摆好,一会儿拧拧松了的瓶盖子,一会儿又擦擦流出的菜汁,忙忙碌碌,就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在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是奥数尖子,一个是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大人们连劝带哄,可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这个女孩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野餐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堵车了,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孩就给大家讲起了笑话,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女孩还剪出许多小动物给孩子们玩,消磨时间,令其他的孩子赞叹不已。

    期中考试后,妈妈接到了女孩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孩的成绩仍是中等,但班主任说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她。

    原来,在那次的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奇怪的是,除了女孩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孩的名字。

    他们的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女孩担任班长。班主任感叹道:“您的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很优秀啊。”

    过后,妈妈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孩听了却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妈妈:“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女孩顿了顿,然后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妈妈的心里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女儿,那一刻,她忽然被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儿打动了。是啊,她想:“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漫长的岁月里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女孩的想法让人感动,而妈妈的理解与支持更让人动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妈妈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鼓励孩子事事争先,甚至还有的妈妈会买一些贵重的礼物奖励孩子,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却没有让孩子了解竞争的意义,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恶性竞争。

    一个屡屡得第一名的男孩在一次考试中屈居第二,当班主任在讲台上宣布考试成绩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男孩因为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一气之下,竟拔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刺伤了那个成绩超过自己的同学,然后扬长而去。

    这样的事情让人震惊,但在震惊之余,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扭曲了孩子的心理?“元凶”就是妈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所以妈妈要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负责。

    既然是竞争,就一定会有输赢,所以,妈妈在鼓励孩子竞争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让孩子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功利性的事情,使其产生虚荣心,而陷入盲目竞争的误区。妈妈要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和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如果妈妈能做到“考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不批评”,这种坦然的心态会影响孩子,让他们能正确地看待考试。

    在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常常会听到父母说这样一句话:“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德国妈妈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她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她们也很关心孩子的成绩,但不会把分数看得最重要。德国妈妈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感染孩子,每次都会鼓励他们去做得更好。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出现不良行为时,德国妈妈会很认真地和孩子探讨原因,而不会用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一句话,德国妈妈是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

    很多家长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那教育孩子自然就是学校的事了。其实不然,在孩子长大成人以前,父母必须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气。一位教授指出:“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1’为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该将其中的50%投资在家庭教育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在家庭中,妈妈的言传身教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妈妈才更需要在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这件事上保持平和的心态,多用宽容的心来面对孩子的失败与错误。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的境界,更值得妈妈仔细思索。

    作业不是用来惩罚的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尹建莉

    一天,数学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搞小测验,要求学生们默写一条刚讲过的定理。老师并没有提前布置背诵,现在突然要在课堂上测验,还要求一字不能错,否则就罚抄写10遍定理。结果可想而知,班里的同学全军覆没。

    一个女孩回家之后就向妈妈讲了这件事,妈妈看出,女儿对抄写10遍定理很发愁。

    于是妈妈就看了女儿在测验中写的内容,对照书上的定理,只有几个字与原文不符,而且妈妈能感觉出女儿是理解这条定理的。妈妈想到了死记硬背的坏处很多,看着自己才上四年级的女儿一脸愁容,妈妈心里想:“即使需要背诵,背会了写一遍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写10遍不可?写10遍要花多长时间啊,这点时间干什么不好呢?花一两个小时去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作业,不也是在浪费时间吗?”

    于是妈妈问女儿现在是否背会了这条定理,女儿说会了。妈妈就让她在作业本上写了一遍,果然一字不差。妈妈便笑笑说:“你已经会了,一个字都不错,写一遍就行了。好了,这个作业已经完成了。”

    女儿有点高兴,但马上又发愁说不行,因为老师明文要求写10遍,写不够可不行。妈妈便安慰女儿说:“老师是因为你们没背会,才要求写10遍的,现在你会了,就不用写10遍了。”

    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妈妈坚持没让孩子写10遍,还给她打气说:“明天老师要问为什么只写一遍,你就告诉老师说是我不让写那么多遍的,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老师如果要批评,你就乖乖地听着,什么也不要说;如果老师要叫家长,你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去和老师沟通,向老师解释。无论怎样,你都不用太在意,因为你没做错什么事。”

    听到妈妈这样说,女儿虽有犹豫,但因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

    第二天,女儿晚上放学回家,一见妈妈就要哭,原来在上数学课时,因为定理没写够10遍,老师不仅批评了她,还让她当天晚上回家把整本数学书里的全部定理都默写一遍,还说如果写不够,明天就默写两遍,再不够就写三遍。

    听到老师已经是在布置“暴力作业”了,妈妈便用轻松的语气对女儿说:“这个作业不用写了,妈妈明天会亲自去学校和老师沟通。”

    这个妈妈在面对“暴力作业”时,毫不妥协的态度让人钦佩。但并不是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勇气。现实中也有很多妈妈,明明知道有些老师布置“暴力作业”,却只是一边抱怨老师,一边又不停地督促孩子赶快写,担心孩子写不完被老师批评,这样就会混乱孩子的价值观,违背了写作业的目的,让孩子在学习上逐渐变得虚假做作,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教会了他去迎合权威。

    所谓“暴力作业”就是无意义的、重复无效率的作业,甚至带有恶意惩罚性质的作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地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暴力作业”最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它本身也已经带有了“惩治”的性质,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孩子都遭遇了“暴力作业”,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有来自家庭的,有时候妈妈一生气,也会用写作业来惩罚孩子,使孩子变成了作业的奴隶。

    电视里曾有一则新闻说某学校的英语老师给家长们群发了一则短消息,内容是对前一天的英语作业导致学生熬夜的事情表示道歉。因为学校有政策,如果学生在晚上11点还没有做完作业,家长签字后就可以不做。

    要知道,作业是不可以用来惩罚的。想一想,一个小学生,怀着无比恐惧和厌恶的心情,手里握着笔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枯燥的定理,那条定理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多大的阴影啊。所以,妈妈要呵护好孩子的学习情感,就要对“暴力作业”说“不”。

    那种一边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而又无可奈何、袖手旁观的做法,其实是最不可取的。妈妈要告诉孩子不写,自己也不要帮孩子写,要让孩子懂得,作业不是用来惩罚的,不要为了心疼孩子被老师批评,为保护孩子的面子,就让他应付了事,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大。妈妈要站在对孩子负责任的立场上,与老师和学校多沟通。

    同时,妈妈更不要主观地为孩子制造“暴力作业”,要呵护孩子的学习情感,让孩子对写作业感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乐于去写。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

    ——莱辛

    在英国的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常常把鼓励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比如为了让孩子明白颜料的用途,老师就会让一两岁的孩子任意使用环保无毒的颜料,孩子们可以随意坐在地上,也可以把颜料涂在地板上、墙壁上,甚至是自己的身上,有的孩子还会把颜料放在嘴里尝尝味道。孩子们的妈妈对幼儿园采取的这种方法也表示支持,但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国内,情况会大有不同,妈妈们会担心颜料把孩子的衣服弄脏,担心孩子吃颜料会有碍健康,其实那些尝过了颜料味道的孩子很少会再把颜料放在嘴里尝,因为他们已经知道,那个味道并不好。

    作家蔡澜的父亲柳北岸老先生是中国台湾著名学者,他有一间书房,书橱内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古今中外的书。在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时也使用了和英国那所幼儿园相同的方法,柳北岸说:“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满天满地,我一声不响地替他们收拾。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读,可是,他们见我读得津津有味,而满屋子的书又伸手可及,一个个都自动地成了爱书人。”对于柳北岸来说,一日不可无书。而他的几个孩子在书籍的熏陶下,后来都成为艺术界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人。

    孩子的兴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就要给他建立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自由地、快乐地发挥创造和想象的空间,这时候,妈妈的过度奖励或约束都对孩子的兴趣发展很不利。

    对于孩子的兴趣,妈妈要合理地引导,任何形式的过度干预或惩罚都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兴趣,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灵扭曲。

    大音乐家贝多芬几乎是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的。父亲望子成龙,从贝多芬年幼时就开始对他进行音乐教育。父亲的启蒙使贝多芬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面对父亲严苛的音乐训练,贝多芬的内心又充满了痛苦。在小贝多芬的记忆里,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练琴,除了练钢琴之外,还要练小提琴、中提琴。父亲的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暴虐,令小贝多芬受尽苦难,坐在钢琴前,他的眼泪会掉到键盘上,于是他开始憎恨这份功课,时常不按谱练习,兴起时随意拉一些曲子,但只要被父亲发现,就会被大骂一通,这也让贝多芬背负了一生的心理阴影。在贝多芬成年后,受父亲的影响,他也用残酷的方法强迫侄子卡尔练琴,贝多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想把卡尔培养成最伟大的艺术家。无奈卡尔天资所限,在贝多芬的高压管制下,卡尔甚至还萌生了自杀的想法,在一次自杀未遂后,卡尔毅然断绝了和贝多芬的关系。这也让贝多芬饱受打击,精神极度空虚、崩溃,终至老死。

    棍棒和打骂之下的教育对孩子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即使他们可以在发展兴趣上取得成就,但心灵上的阴影却是难以抹去的。

    所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任何形式的过度挖掘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它直接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假如我们对某事感兴趣,但让我们长期沉浸其中,任何人都会感到乏味,更没有快乐可言。正如同爱吃的东西,如果天天吃,顿顿吃,最后也会败了胃口。

    同理,如果对孩子发展兴趣采取过度奖励的方式也常常会物极必反。

    比如有望子成龙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学会一个本领,或安心把一件事做完,如学弹一首曲子,画完一幅画等,常常是软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许诺孩子“做完某事就给你买玩具”或“给你买巧克力”等。这一招在短期内非常见效,但孩子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得到奖赏。若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们就不会像先前那样有兴趣去做,然后妈妈只好再次扛起“奖励的大旗”,或者给予更高级的“许诺”,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只是为了礼物、为了食品在“工作”,他们曾经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在瞬间变得索然无味。

    其实,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试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画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高兴地画完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孩子们得到的只是几句平常的赞语。

    三个星期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会主动去画画,他们对画画的兴趣明显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画着。这个试验也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过,试验的结果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这个试验说明了一点:“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

    妈妈从这件事上还能得到什么感悟呢?那就是精神奖励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想发展孩子的某种兴趣,一定要在尊重他的基础上多对他进行精神鼓励,不要过于干涉,更不要过度惩罚或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也不要让孩子在许多种兴趣之间穿梭,那样只会使孩子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更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实际上,尊重孩子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拥有快乐,这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不做追分妈妈

    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

    ——李开复

    一个中国男孩被美国的一所大学录取,在入学报到时,男孩的爸爸陪他一起去。父子俩进入宿舍后发现,里面没有床具,只有木板。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床具都需要自己组装。男孩和爸爸手忙脚乱地装了大半天,可还是没有把那些木板各就各位。就在这时,旁边宿舍的一个美国男生看见了,便拎着自己的工具进来,三下五除二,没费太大工夫,就帮男孩把一套床具装好了。

    这件事让男孩和他的爸爸都很震惊,他们也看到了不同教育之下的学生的差距。

    在国内,我们总是会直觉地认为,只要孩子考了高分,考上一所好大学,就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所以整个教育过程也是简单而机械地追求表面化的分数,用分数代替了发展孩子丰富而完整的人生。而在“分数”之外,那些无法考查或考查不充分的东西,却对孩子拥有幸福的生活至关重要。比如,做家务的能力,对生活的热爱,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这些却被妈妈忽视掉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追分”妈妈:一看到孩子的考试分数比上次高了,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肯定是下功夫了,进一步推论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很优秀,于是各种奖励也纷至沓来。可是如果看到孩子的分数下降,妈妈立刻就认为孩子“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孩子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这时妈妈更是失去了批评、帮助的耐心,甚至会恶语相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最后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不得不说,这样的“追分”妈妈真的很可怕,而“高分就奖励,低分就惩罚”的方式也是十分愚蠢的,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有个妈妈的做法很好,她教育孩子一直坚持“成绩差了不惩罚,成绩好了也不奖励”的原则,从孩子3岁起学琴时,妈妈就明确地告诉孩子:“学好钢琴是你自己的事,弹不好老师会批评,弹好了老师会表扬,妈妈的批评和奖励其实是画蛇添足。”妈妈担心孩子单纯地为了奖励去学习,这样就把学习当成了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妈妈不是舍不得给孩子买奖品,而是有意地不把成绩与物质利益挂钩,从而让孩子更重视追求知识、轻视名利。

    李开复在教育女儿时也是轻分数、重能力的。李开复知道女儿对成绩非常敏感,作为爸爸,他从未告诉女儿一定要得几分,但是女儿总是觉得自己要得好成绩,这也许受到了周围的孩子的影响,女儿有时候也会不经意地跟李开复说:“上大学这么贵,读这所大学我真的要好好地读出一点成绩。”听到女儿这样说,李开复觉得自己有必要告诉她,成绩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在李开复看来,孩子有这样的想法,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有责任感了,而且有很深的责任感了,这也在无形中给她增加了太大的压力,所以李开复在信中写给女儿这样一句话:“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也许这句话不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李开复是为了借此告诉女儿:“我永远不会刻意地看你的成绩,你只要毕业就可以了。”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妈妈如果给他施加太多的压力,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还会患上抑郁症,所以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地施压。此外,妈妈还应该肩负为孩子解压的责任。

    “台湾卡耐基之父”黑幼龙先生有4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性格各具特点,但都非常顽皮,为教育好这4个孩子,黑幼龙和妻子李百龄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其中,在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上,他们的做法更值得妈妈们深思。

    对于4个孩子的功课,黑幼龙和妻子几乎是从来不管。从美国搬回台湾后,4个孩子要逐渐适应台湾的教育体制,这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时期,李百龄认为孩子对上课内容都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事,无须太紧张,于是她告诉孩子们放轻松,能学多少算多少,尤其是老二黑立国,根本没上过台湾的国文、数学,妈妈甚至还打趣地说:“你现在去学校一定很惨!国文、数学都会听不懂,尤其是国文一定拿一个鸭蛋回来!”黑立国还不懂什么是鸭蛋,妈妈还要画给他看。

    结果,一天下午,黑立国放学回家,一边跑一边挥着一张考卷,兴奋地喊:“妈!我今天拿鸭蛋回来了!”原来是学校考国文,他一道题都不会,果然考了零分,真的应验了妈妈的话。妈妈哭笑不得,接着又告诉他们:“下一次的考试应该会比较好,没准拿一根油条加一个鸭蛋,也就是10分。”妈妈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分数不好不是他们的错,当然,他们也不要因为考试成绩差而觉得有挫败感。

    作为妈妈,李百龄的这个认识非常了不起,对孩子的功课能够完全不管,很多妈妈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李百龄看来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她之所以这样想,是与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李百龄小时候一直是一个功课非常优秀的女孩,每天在妈妈的期望中为做一个乖小孩而拼命努力,拼死拼活地读书,就是为了保持班上前五名的排名。别人念20遍就会背了,李百龄常常要念25遍才记住,夜里补习到很晚才睡觉,虽然学习上一路风光又顺利,但她却一点都不快乐。后来,李百龄遇到了丈夫黑幼龙,她一直认为丈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第一次见到黑幼龙是在一次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那次夏令营分组活动,各组都要表演节目,而黑幼龙就是他们那一组的策划和灵魂人物,当时他的表演精彩又有趣,引来同学们的阵阵喝彩,李百龄当时就觉得:“哇!这个人怎么那么了不起,会做这么多我不会做的事情!”和黑幼龙交往后,她更是深深觉得,读书读得好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黑幼龙也没念什么书,却创意活力十足。而且他在学生时代又留级又念军校,也没有怎么样,所以她说:“孩子的功课不好,再惨也没有比黑幼龙糟吧!那又有什么好怕、好担心的呢?”作为妈妈,有这样的心态十分难得。

    妈妈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分数,更应该看孩子实际的学习效果。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如果考不好,更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在生活中让孩子爱上学习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一定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在家庭中该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这是每个妈妈都想知道的。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东西,看似很难,但如果妈妈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趣的“课堂”。

    “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经过观察,就发现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每当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做事的时候,都会非常开心。即使是去超市买调料,孩子们也像是外出旅游一样充满好奇心。于是张炳惠就决定利用去超市购物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点什么。

    一天,和平常一样,张炳惠带着孩子们去一家大型超市买食品。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张炳惠就决定让他们学习算数的本领,这时她正好看到陈列在货架上的牛奶,而小女儿南希就站在她身边,于是张炳惠问小女儿:“南希,一大盒牛奶和两小盒牛奶相比,哪个量更多?”

    正兴致勃勃地看这看那的南希听到妈妈的问题后,拿起牛奶看了一会儿,嘴里嘟囔着:“看一看包装马上就可以知道了……”这时,一旁的彼得走过来,拿起牛奶说:“这里不是标明了重量吗?把两个小盒的重量加在一起就可以和大盒的重量进行比较了。”

    于是南希和彼得举着牛奶算了一会儿,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一大盒和两小盒牛奶的量一样多,您别担心,买哪个都可以。”

    孩子们似乎以为妈妈是为了省钱才这么问的。趁此机会,张炳惠就又把大女儿爱丽丝叫到了跟前,出了另外一题:“你们都知道,我们家一天的伙食费是5美元,现在你们就帮我挑选5美元的食品回来,好不好?”

    张炳惠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的脸上就露出了兴奋的光芒,他们马上装出一副老成的样子,把脑袋凑到一块儿商量起来。一边琢磨哪些是生活必需品,一边计算着价钱,要知道只有5美元的预算,但却需要买很多必需品,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果,孩子们一起动脑筋,完成了妈妈的要求。这之后,每次去超市的时候,张炳惠都会让孩子们计算价格。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次算得最快的孩子,张炳惠还会给他一定的奖励,有时候是几枚硬币,有时候是几句真诚的夸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聪明的妈妈可以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很多,而且学习起来轻松快乐。

    妈妈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入手,如果孩子喜欢吃,就在吃的食物上做文章。比如有个小女孩喜欢吃饼干,妈妈就给她挑选动物饼干或数字饼干,一边吃一边让孩子认识小动物或者学习做加减法。

    如果孩子喜欢去野外玩耍,妈妈就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借看路牌的机会教孩子认字,或教孩子认识一些动植物。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斯托夫人就喜欢让女儿接触大自然,她常常给女儿指出树木和小鸟的名称,并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洗出来后,还让女儿给照片填上颜色。对女儿来说,这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斯托夫人一有机会就对着实物向女儿讲述各种有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地质学以及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科学领域。斯托夫人带着女儿有时在野外摘下一朵花,有时又拔下一棵草来进行研究,或者观察一块石头,或者察看小鸟的窝巢,观察昆虫的习性。在斯托夫人的影响下,女儿很快就学会了用显微镜观察它们,而且还写了一些有趣的小文章,同时也获得了各种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此外,如果妈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妨尝试着给孩子举办一些家庭宴会,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或同学来参观。让孩子为自己的宴会准备表演节目,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文豪歌德的妈妈就常常在家中为孩子举办宴会,这时候歌德就被鼓励站在椅子上发表演讲或讲故事,这个方法使歌德从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慢慢地变得口齿伶俐,以致使歌德爱上了演讲,他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为逗小歌德开心,妈妈还奖励给他一套表演浮士德故事的木偶戏玩具。歌德非常喜欢妈妈的“奖励”,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排演了这个剧目,并且还拉来了一批小观众。可没过多久,演员和小观众们都厌烦了反复表演的老剧目。于是歌德又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甚至自己编剧本排演。尽管他们表演的节目简单而幼稚,但却让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令歌德的妈妈喜出望外。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每个妈妈都能从生活中找到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灵感,这需要妈妈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多陪伴孩子,多鼓励孩子,用科学的奖励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爱上学习与锻炼,引导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