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9-1941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寿梓:福州大湖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我从东京回国,决心投笔从戎加入抗战。1939年秋,我奉派到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任中校团政治指导员,分配在第六团,以后改称装备团。

    1941年4月21日,日军第一次入侵福州,驻军第一〇〇军八十师节节后退,致使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福州、连江、长乐、福清四县相继沦陷,后方南平前线也频频传来不利消息,人心惶惶。

    当时闽省主席陈仪兼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驻在南平,得知福州通往闽侯大湖和古田地区已经形成真空地带,后方南平危在旦夕,立即成立了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委李良荣为司令官(李是十三补训处长),担任闽江在左岸战斗的任务。纵队司令部成立,我被调任第一纵队前方政治工作队队长兼前方先锋队队长,纵队还决定将装备团编为主力战斗部队、将省军管区教导团派驻南平担任警备。

    5月上旬,纵队司令部率装备团由南平乘船南下,到大耳溪登陆,经兰田进入大湖地区之江洋。出发之前,全师官兵各发100块银圆,作为备战之用。

    纵队到达江洋后,我前方政工队开始活动,收容组织由福州逃出的青年学生和当地的爱国青年百余人,以发动地方群众来加强战斗力量。前方政工队编成情报、搜索、向导、担架四组,适应作战需要。一面派人深入沦陷区收集日军情报,一面向日军前哨阵地侦察搜索。

    此外,沦陷县的从政人员前来报到者成立报国委员会,组织他们从事宣传工作。纵队司令部同时成立军法审讯组,委任我为组长。

    当时日军前哨阵地是桐口徐家村一带,甘蔗、关源里地区日军活动频繁。我率先锋队也曾几次深入其境,搜索敌情。我军到达江洋后,派教导团一连部队进驻白沙,担任警戒联络和后勤任务。

    装备团共2850人,在江洋集结兵力伺机待命。李良荣作过一次训话:“我们炎黄子孙,要同仇敌忾,消灭入侵日军。”我也讲了话:“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装备团士兵都是从海外归来的爱国华侨,他们回国参加抗战,并且入伍训练,士气很是旺盛。

    5月下旬,日军铃木岑三联队400余人,突然由福州乘橡皮艇溯江向白沙挺进,当地守军不敢抵抗。日军登陆后,沿着左坑方向前进。(白沙至左坑20里,左坑至江洋约25里。)日军先头部队到达左坑,天已暮黑,就地宿营,非常轻敌,不加警戒。我军闻讯,立即派骆维藩率领的第三营,于夜9时许由江洋出发向左坑搜索。先头尖兵在午夜时分通过左坑,而日军都在驻所酣睡。此时骆营长立即下令展开战斗,乘日军不备向前冲杀,当场击毙日军百余名。当时枪弹之声“隆隆”不断,又是在夜间战斗,敌情、地形都很难判断。江洋部队立即整装待发,在午夜1时前后,司令官便率江洋战斗部队奔向左坑增援。我也跟随司令官加入了战斗。

    拂晓,我军刚到左坑外围山地,日军用步兵曲射炮80余门开始向我猛轰,沿着江洋到左坑通路不断纵深射击,阻止我军增援。我军只得展开两翼到山地加入战斗,然而左坑正面高地已被日军占领。因为左坑正面的高地居高临下,故肯定是敌我争夺的要点。司令官下令,势必要拿下这个高地。日军在步兵曲射炮的配合下,阻截我军前进,战斗十分激烈。我第三营各连猛烈反攻,不断向高地冲锋。

    上午8点左右,日军又飞来12架战斗机前来助战,向我军阵地投弹百余枚,并低飞俯冲扫射。三小时中,我第三营官兵800余人壮烈牺牲,仅剩下七人,而左坑高地的日军也伤亡重大;此时我军其他营连正在左坑外围山地进行争夺战,日军以优势兵力和武器压制我军前进。一部分日军延伸战线,通过角洋地区占领大湖,企图迂回包抄我军退路。

    战斗进入午夜不停,我军兵力分散各个山头,给养弹药无法补充。值此万分危急时刻,司令官在战地用电台向陈仪总司令发出十万火急的电报,请求友军增援。夜里11点多,连长接到回电。我和司令官都在第一线,同战斗共生死,不离左右。午夜1时,司令官决定由前沿阵地后撤,通过江洋到坂头集中待命。

    第二天中午,各营连纷纷到坂头集中,但午后2点左右,日军12架飞机又飞临上空,侦察我军动态。与此同时,我派去的10个情报组队员已从大湖赶来汇报,得知日军约有3000人集中在大湖,并查出了其驻地。我将敌情报告司令官后,他立即召集团营长紧急会议,决定反攻大湖的日军。

    因为大湖后面双髻山是制高点,情报组队员尚未探知山上是否有日军的警戒部队,令我相当担心,所以迅即派出搜索队20人向双髻山搜索(由坡头到双髻山约25里)。傍晚队员赶回说山上没有日军踪迹,这绝对是我军反攻的良机。于是司令官决定先派一连部队迅速占领双髻山顶端,然后再从两侧部署兵力,出其不意,拂晓反攻。

    午夜12点,我军全体战斗部队进入双髻山后面,部署就绪后,准备拂晓开始反攻。

    战斗一开始,村内的日军即仓促奔逃。此时大湖西面高地日军的炮火向我猛轰,其目的是掩护村内的日军逃撤。我军两翼部队已冲至村口,击毙日军200余人。

    正在此时,我和司令官、团长、郭副团长志雄都在右翼阵地,郭副团长刚一起身,立被日军的机枪击中而身亡。而右翼我军的迫击炮击中日军阵地多处,使日军丢弃许多武器弹药逃跑,伤亡百余人。战到傍晚,日军少数部队被我围住逃跑不了,凭借一个村内土堡顽强抵抗,仅和我军相距百来米,我用日语多次迫其投降。第二天拂晓枪声中断了,我军冲上去发现35名日军已全部自杀。我从日军自杀军官身中搜出一本日记,从日记中才知道来犯日军是执行扫荡大湖地区我军主力部队任务的。

    第二天,日军全部由大湖向福州撤退,我军俘获步机枪700余支和一部分弹药。接着我军派出两连部队,向左坑清扫战场,我军阵亡官兵800多人,日军死亡400多人。至此,大湖战役告一段落。

    作战结束时,全体官兵苦战三昼夜,疲劳不堪。于是我带先锋队20余人,星夜驰赴罗源县霍口,联系借粮事宜。第二天全体战斗人员到达霍口休整,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接待。李良荣司令官带我和一部官兵赶回南平,也受到南平各界热情欢迎。

    李良荣于大湖战役后调任第八十师师长。他是福建同安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我追随他两年,和他也是中央训练团党政处训练班同学;郭志雄副团长,同安人,军校四期,刚结婚两个月,阵亡殉国。

    韩绍愈:战斗在日军心脏里——吴下乔之役

    1941年9月间,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第一团奉总指挥命令,自安徽省广德县开赴日军占领区——江苏省江阴县、吴进县乡间,进行游击战斗活动。

    全团官兵1700多人,武器装备较差,在昆山县阳澄湖附近,趁夜间穿越日军封锁的京沪铁路(京指南京),经江阴县至武进县焦溪镇一带活动(焦溪镇南距铁路20里,北距长江15里,东距江阴县20里,西距常州45里,南距无锡60里)。

    团长汪浩然率团部及直属队驻扎麻皮乔,第一营长王力忠率该营500余人在三河口镇附近驻扎,向常州方向严密警戒;第二营长姜建中、副营长韩绍愈率二营500余人在吴下乔(亦称荷下乔)驻扎,向江阴方向严密警戒;指挥部队及四团在焦溪镇附近驻扎,向无锡方向警戒;山上并派少数部队活动。

    11月初,据确切情报,常州、无锡、江阴三个县,日军调集兵力1000余人,针对我军进行扫荡。我团得知情报后,立即召集连长以上人员开会,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坚决歼灭日军。我营奉命后派排连长侦察地形,预备在徐家村至吴下乔中间坟地歼灭日军。这块儿坟地也就成为埋葬日军之地。该坟地与吴下乔中间有一条小河,随后命第六连长王芝珍率六连沿山河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命第四连长张炳金率四连在右侧沿大河布防构筑工事;命第五连长邢元和在左侧苇塘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我全营阵地布成一个口袋形势,诱日军进入坟地,一举歼灭之。

    在一天凌晨3时许,我全营官兵饱餐后准备就绪,士兵们个个义愤填膺、情绪激昂、动作敏捷地进入阵地,严阵以待。

    东方渐白,探知日军潜至距坟地前600米处的徐家村,先向我阵地鸣枪以试探虚实。我官兵沉着冷静,未发一枪,但士兵们两眼充满怒火,密切注意着日军动态。狡猾的日军成散兵梯队搜索前进,借拂晓曙光进入了坟地,以一小部分留在徐家村。我命左右两连集中火力猛烈射击,组成火网封锁日军之退路。日军占领了数十个坟墩向我射击,我左右部队夹击,日军几次欲退不能,便向我左右部队猛烈射击。机枪声、掷弹筒声响彻云霄。黎明中,我数百支机步枪吐出了杀日军的火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想由我正面渡过小河,我六连集中火力猛打,打得日军卧在地上不敢动弹。日军只得时而卧地不动,时而抬头迎击,至下午3时许日军伤亡惨重,枪声逐渐稀少。我命六连排长汤元善率该排以木船搭浮桥过河。我士兵杀敌心切,前仆后继,生死不顾。残余日军仍顽强抵抗,我为避免重大牺牲命令撤回。继续战至下午4时许,残余日军所剩无几。我掌握时机,亲率汤元善排猛冲过河,与残敌进行肉搏。在士兵们一鼓作气、协同作战之下,把顽敌一一戳死。

    在坟地,日军尸体七八十具,其中还有日军一名上尉和一名中尉,均负重伤已不能言语。处在敌后不易活动的环境下,留此敌酋只会增加负担,乃以手枪击毙。

    打扫战场,计缴获日军两挺轻机枪、两个掷弹筒、70多支步枪、一把战刀、两个公文皮包(内有地图和作战命令)。从作战命令知道,江阴日军出动的一个大队,其主力朝焦溪方向去了,留下的这一个中队意在偷袭我吴下乔及麻皮乔。战斗结束,我伤亡官兵30余人。

    后援之日军被我三河口一营堵截住,焦溪方向有我四团堵住,徐家村少数日军被我团直属部队围歼干净,生擒日军两名。为与人民共庆胜利,把生擒日军押解焦溪开了大会。日军梦想不到在京沪心脏区内被我狠狠地戳了一刀。

    下午7时许,为避免重大损伤,团部命令第一营的一个连掩护其余部队在团部集合,向丹阳地区转移,次日夜转移至苏北地区。

    段海洲:夜袭南鲁集

    1941年冬,鲁西南的各个县城和一些交通要道上的较大集镇都在日军占领之下。城武县北面有个南鲁集,是巨野县通往商邱的公路线上的一站。这里驻有日军约60名,他们又用“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毒计,胁迫当地年轻人组织了一支约30人的警备队,替日军防守集镇的围寨。在街中心选择了一所坚固的院落作为日军的营地,并增建了碉楼,以资固守。

    我们这支部队是由国民党三十九集团军分出来的,共1000余人,归冀察战区游击指挥部指挥,番号是冀察战区游击第十五纵队,我任司令。我们的部队驻扎在城武县西北约40里的农村里。我们的侦察人员常到南鲁集附近活动,随时注意着日军的动向。这期间,一位侦察员因同乡关系认识了南鲁集警备队一位班长,名叫许忠元,他们多次接触,逐渐建立了友情。许忠元常常谈起被异族驱使的苦痛,后来主动表示:愿意策动警备队,协助我部搞掉南鲁集的日军据点,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行动建议。

    我们得到此项报告之后,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许忠元的表示合乎情理,是诚恳的,建议是可行的,决定派第一团团长李秉钧负责执行这项任务。我们的方案是:夜间奇袭,短兵相接。

    选了几十名精壮矫健的战士,筹措了几十柄斧头、大刀,人各一柄。派人与许忠元约定了行动的时间及联系的地址、暗号。10月份的某天,战斗准备事项都已就绪。黄昏之后,原野静谧,我们出战的部队在夜幕掩护下,静悄悄地沿着通往南鲁集的大道轻装疾进。

    夜半时分,部队来到了南鲁集预约的大门,在门上轻轻地敲了几下,许忠元自内拉开了大门,部队放轻脚步,鱼贯而入。许忠元带领我们的突击队员十余人作为头兵先行,后续部队拉开距离,荫蔽前进。夜深的小镇,没有路灯,黑沉沉的街上,异常寂静。

    猛然听到一声喊叫:“什么的干活?”是日军哨兵发问。“警备队的干活。”许忠元一本正经地答话。哨兵听到熟悉的答话,仍然照常来回踱步。许忠元来到了日军哨兵近旁,抢前一步,挥动疾如闪电的斧头把日军哨兵的脑袋砍了下来。他向后一招手,十几个突击队员快步跟上,跃入门内。当时,有十数名日军身前依着枪、坐在一排长椅上,有的已经清醒,多数尚在梦乡。咱们的突击勇士们手举板斧,对准日军的脑袋砍去,七八个倒在血泊中,有两个负伤未死,奔入院内狂叫。后续突击队赶上前来,冲入日军寝室。日军梦中惊醒,乱成一团,摸枪寻刀,在室内外与咱们的战士展开了肉搏战。刹那间,人声吼叫,钢铁叮当碰撞,嘈杂一片。在激战中,咱们的战士刀斧飞舞,追杀受惊日军,大显威风,为国为民报了仇雪了恨。

    在混乱中,有部分日军乘隙逃入碉楼,关闭了入口,继续顽抗。在离碉楼不远的地方有一匹洋马在吼叫,第三营营长李进才前去牵马,被碉楼上的日军开枪击伤。当时,我们的部队没有炮,没有炸药,面对坚固的碉楼无可奈何,只好及时收军。当部队返抵驻地时,天才接近黎明。

    事后,据当地群众反映,在战斗之夜的黎明时分,有十五六个日军搀扶着满身血污的伤兵,背着枪向城武方向逃跑了。

    这次战斗,掳获了一些战利品,其中有日式重机枪一挺、三八式步枪20余支,还有军大衣、军毯、钢盔多件,另外还有一名年轻的朝鲜妇女。当天,我们就把她释放了。

    许忠元策动的警备队共30余人,带着武器加入了我们的部队。

    这次战斗,能够取得小小的胜利,许忠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形象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陈蔼:飞虎歼敌,大快人心

    日本侵略者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侵华气焰更为嚣张,调遣军队猖狂进犯华南战区,企图迅速打通粤汉、湘桂线,威胁我大后方,并频频出动寇机对我后方城乡狂轰滥炸,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1941年,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组织志愿空军飞虎队来华助战。在湖南冷水滩机场和桂林二塘机场,均驻有该队作战飞机。这些飞机的性能和装备优于寇机,因此给日寇空军以不小的威慑和打击。

    是年,我在国民党陆军通信兵第二团团部特务连任排长,驻扎在桂林西外街同莲村。该地离二塘十余里,距桂林南郊外滑翔机场约五里。

    大概在7月下旬的一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桂林山水显得十分恬静。但是,日寇不让我们在宁静中度日,早膳后7点左右,警报声划破静寂长空,此时驻二塘机场的飞虎队九架战斗机迅速腾空,经莲塘上空呼啸东去,霎时间,桂林上空战云密布。

    我们连官兵也到营房外的山丘上,分散在坟堆、荆棘丛中掩蔽,大家枪上实弹,防备寇机低空扫射。这时碧空如洗,视野广阔。我的两眼不断向天空四方搜索,紧急警报声刚落,日寇轰炸机三架、战斗机六架便出现在桂林市上空,它们没有盘旋、投弹,而是沿着铁路线直奔二塘机场。说时迟,那时快,严阵以待的飞虎队战斗机在有利的形势下与寇机遭遇,随即进行一场恶战。只听见空中传来一串串机关炮声,顷刻霹雳般一声巨响,一架寇机化作火球,坠落在同莲村南面(周四村)山麓,其余的寇机仓皇逃窜。就在此时,一架带着尖锐啸声的飞机在我们头顶上不到两百米处低空掠过,真使我们捏把冷汗。后来获知,此乃空战中受到轻伤后迅即脱离战斗、飞往冷水滩机场并安全着陆的飞虎队飞机。

    是日下午,我和同事数人前往寇机坠落的现场观看。附近军民前往观看的络绎不绝,围观群众不计其数。敌机残骸余烬未熄,飞贼只剩烧焦的双腿示众,观者无不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异口同声,唾骂飞贼:死有余辜!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