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的后宫生活-张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洗衣女"成为张勋原配经营有方

    如果说"浣衣女",就显得文雅,好似从大唐的一江春水款款走来;如果说"洗衣女",就显得世俗,搓搓洗洗,外带缝缝补补,就是老妈子小丫头要干的活计。有谁能够相信,一个洗衣女,能够改变一个男人的命运。但是,军阀张勋就是从洗衣女身畔出发的。

    1879年春季的一天,在南昌许公馆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洗衣婆李婆婆把一个12岁的小女孩带到了张勋面前。女孩虽瘦弱单薄,却容貌姣好、白皙秀丽——她就是李婆婆的外孙女曹琴。曹琴生长在南昌西郊一个普通农家,由于父母相继病逝,被外婆收留。李婆婆经常到许公馆帮佣,由此结识了在许家做书童兼做杂役的张勋。老太太看中小张,做主将曹琴许给张勋。

    太意外了!张勋长到25岁,这是第一次有人给他提亲。而他一无所有,所拥有的便是以前不太光彩的历史——他在到许家当小厮前,简直就是乡里的混世小霸王,气死继母、赌钱偷卖了东家的古花瓶——面对这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张勋越发自惭形秽。当听说李老太太打算把外孙女嫁给自己,张勋晕了!人家要求什么都答应"我会的!我会的!"这一刻,张勋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李婆婆看。同时,他暗下决心,洗心革面,好好做人,不说飞黄腾达,也要出人头地,要让妻子终身有靠,也不枉李婆婆一番重托。

    小两口成婚时,曹琴只有16岁,张勋已经29岁。当时张勋虽然当上百总,但曹琴还是回到南昌苦守了10年清贫,孝顺外婆。直至张勋40岁得志后,曹琴才真正成为"军嫂"。当张勋得到西太后老佛爷的赏识,在北京南河沿一座四合院安家时,曹琴被眼前的大宅子惊呆了。站在院子中,她讶然地说:"这是咱的家?咱要住在这里?住这么多房子?!"曹琴是过惯清贫生活的,她实在有些不适应看不见庄稼的日子。不过,随着张勋的官越升越高,曹琴的生活水准自然也越来越高。多年的"军嫂"生涯,官场上的熏染,使她早变成了一个十分成熟的人。她性情温柔,态度和蔼可亲,待人接物非常热情,从不摆夫人架子。

    说实话,女人要是光靠个性博老公的爱,那是有尽头的。要想让老公离不开自己,还得有能够拿得住老公的硬件。这个,曹琴有!曹琴能够让张勋服服帖帖,不仅仅是她善良。张勋从1920年开始,先后投资过不少实业——有钱能聚兵嘛。不过张勋实在不是这方面的干才,不少投资都亏本了。倒是沈阳、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商店,由于选派的二当家经营较得法,每年上交利润还颇为可观。而这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商业投资,却完全是靠他的当提篮小卖出身的"诰命一品夫人"曹琴在天津坐镇指挥的。这恰恰说明张勋的经济头脑,还远不如他的那位久已失宠的黄脸婆。

    曹氏虽然为张勋挣来了不小的家业,可是她却也有两件事犯了难。第一件是识字。当了官太太,难免有些上传下达的事,但她不识字,连谁拿来了什么文书都说不清楚。着急!张勋请个教书先生教她认字,光"曹琴"这俩字,就学了半个多月,搞得先生都哭笑不得。第二件让她寝食难安的就是子嗣。她不是不会生,早在张勋前往辽海带兵的时候,他们曾有过一个男孩——有了这个男孩,曹氏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就稳固了!哪知,这个可怜的男孩很快就不幸夭折了。而张勋连年转战,生活不安定,这两口子也再没有过孩子。进北京了,眼见生活稳定了,可是曹琴已经40岁,肚子也一直都再没见有喜。张勋虽曾抱怨过她,可他也同情她,自己还是流浪儿时,人家能够终身相许,这是何等的情义呀!怎么能因为不生育疏远了人家呢!

    这正是张勋做得到位的地方。后来,张勋接二连三地先后收了四房妾室,甭管女人们闹成什么样,张勋却始终糟糠不下堂。而张勋也确实打心眼儿里敬着曹琴,这位贤内助为张勋"买"下了不少人脉——每当江西人路过天津,囊中羞涩时,只要到张勋公馆吱一声,曹氏定会慷慨解囊。至今,曹夫人仍被家乡人称为贤惠可亲的"良家妇女"。而张勋对待曹琴也始终"事之若母,家庭事无大小,俱一一问过曹夫人"。

    当然,也正为有了这个"事之若母",才让曹琴在关键时刻敢说敢做。当然,听不听就是张勋的事情了。这个,我们留在下次讲。

    张勋忙着复辟,原配曹氏"扯后腿"

    男人偏于理性,而女人则偏于感性,在对事物的判断方面,女人的直觉往往要优于男人——也不知道这是女人的社会性还是女人的本性。"辫帅"张勋的原配曹琴的政治敏感性就比老公强太多了——统共12天的复辟闹剧,却牵扯着台前幕后。

    张勋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进京!不过张勋也并不傻,他可不是直接带着部队进北京的,而是先到了民国政治的后台——天津。在这里,张勋这个忙叨啊,今儿去拜访一下被黎大总统赶走的段"总理",明儿又拉上袁大总统遗嘱中的第二继承人徐世昌密谈。

    看着老公忙里忙外地准备,原配曹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复辟这件事上,她跟张勋可是同床异梦。辛亥革命后,张勋无时不在做着复辟梦。早在张勋接到黎元洪书信准备率军进京时,曹琴就发觉张勋那颗"忠心"又开始躁动了,屡次劝阻,张勋仍旧是痴心不改。1917年上半年,张勋和杨度、康有为、万绳轼等人认为时机来了。曹琴觉察后,又劝阻张勋:"民国又没有亏待你们,也没有亏待清室人员,他们都已退位,你为何去死保,自讨苦吃呢?"这种温和的劝谏哪里拉得回张勋这个犟种啊!为了矢志不渝地搞复辟,张勋甚至冲着原配曹琴大声怒吼:"你敢再阻止,我毙了你!"是呀!女人能把家里这一大摊子整理好就不错了,外面的事,懂什么啊!尽管张勋对原配曹琴尊敬有加,但是,政事没的商量!

    眼看着老公是劝不回头了,曹琴开始操纵"后台",扯张勋的"后腿"。第一道任务发给了大妾邵雯和四妾王克勤。曹琴叮嘱两位妹妹:你们跟随大帅进京,一定要从旁多方劝阻,千万别让大帅走上复辟那条路啊!这两人看着太太诚恳的眼神,深受感动,何况太太平日待自己也不薄,于是就应了。

    第二道任务由曹琴自己完成。辫子军刚进北京,曹琴也带着一大家子紧跟着进了京,但却不是与老公团聚,而是要搞"妻谏"。只要张勋一回到内室,"曹氏率其子女及张宠妾,跪于老公前痛哭,求其即返徐州"。张勋哪听啊!结果,臭骂太太一顿,甩手走了。

    看着丈夫走远的背影,曹琴又想了第三招儿。据1918年出版的《复辟始末记》中记载,张勋带领"辫子军"进入北京后,常与康有为在公馆里密谋复辟相关事宜,直到深夜。曹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派遣儿子、婢仆在张勋和老康身边转悠,美其名曰"服侍着",其实是为了监听。

    张勋在复辟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深爱着老公的曹琴使出了最后一招——赶紧让亲近的堂侄张肇持30万银票南下广州见孙中山,一方面表示支持国民革命,另一方面为张勋铤而走险的行为及子孙后代寻条后路。女人哪,为了自己深爱的人,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曹氏不惜抛头露面,不惜背负叛夫的"罪名",只为了让张勋未来的路不至于走得太难太尴尬。

    哪个女人不盼着自己的丈夫功成名就?哪个女人不是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丈夫的事业?有哪个女人愿意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走向末路?又有哪个女人愿意在心爱的人成功时兜头浇上一盆冷水?曹琴与张勋从少年贫贱一路走来,当然不愿意看着自己的丈夫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是张勋真就做下了令天下人侧目的举动。

    1917年7月1日,张勋扶持溥仪复辟了。12岁的小皇帝封了张勋一个"忠勇亲王",把张勋美得啊,赶紧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回家将"喜讯"告诉曹琴——这时候的张勋多希望能有个贴心的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啊。谁知,曹琴听后大骂:"你今天被封为忠勇亲王,明天要作平肩王了!"张勋糊涂了,问:"平肩王是啥意思?"曹琴说:"你将来首领不保,一刀将你的头砍去,你的颈不是与两肩一字平了吗?"背气!张勋听后大怒,摔门而去。

    仅仅12天,张勋败了,落荒而逃。不知一路逃命的张勋那时是否想起了太太曹琴的规劝,是否记得太太曹琴为了阻拦他复辟而做的一桩桩努力,也不知道那时的张勋是否为当初怒喝太太而后悔?总之,他那一步跨出去,最后落得的只有失败!

    张勋于1923年去世后,曹琴带着邵雯等妾室一直生活在天津。由于投资实业成功,张勋身后,家室的生活也依旧殷实。1944年,曹琴病逝于天津。1950年才迁葬于昌北瀛上公墓。

    张勋百辆火车多情换回美妾小毛子

    女人骄矜,要恰到好处,才勾得住男人的心。女人骄矜,搞得大发了,势必惹人生厌,如果再加上凭美貌而得宠,继而恃宠而骄,这样的女人就只剩招人恨了!军阀张勋一度最宠的小毛子,应该说就是属于这样一个女人。

    当年的秦淮河还在桨声灯影里荡漾,夫子庙也沦落在温柔乡中。张勋驻防南京,近水楼台嘛,逛逛去!蔻香楼里,张勋点了小毛子——那可是上天赐下的尤物啊!二八佳丽轻移莲步,如春风摆柳,四目相对,张勋喜不自禁,大声道:"就是她了!"张勋得到小毛子之后,倚红偎翠,如影随形,夜夜专房,爱不释手,椒房之乐,莫可言状。

    进门在先的大妾邵雯和二妾傅筱翠全被"晾"在一边儿。没进入冷宫,也和站在冷宫门口差不多。那没办法,谁让人家年轻,还细皮嫩肉更兼艳冠群芳;再说了,张辫帅娶她们进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可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啊。现在,来了个小毛子,自己眼见着是没戏唱了。而这小毛子也真不愧是出身青楼的浪货,仗着张勋宠爱,凡人不服,更有甚者,把一向稳重的大太太曹琴竟气得跳着脚大骂。一次,张勋办完公事,兴冲冲往家赶,刚进大门,一眼瞧见小毛子坐在高耸嶙峋的假山石上,吓得连忙跑过去,伸着两手:"小乖乖,快下来,怎么爬这么高呀?"小毛子指着正室曹琴说:"大太太要我死呢。"原来,小毛子去给曹夫人请安,曹氏说:"小毛子,近来的天气不对头,这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是平均一些好。"语带双关,要是说给明白人,闷头儿意会接受脸一红也就罢了,可对面偏偏是小毛子。双方口角起来,小毛子回了一句:"老牛都爱吃嫩草,哪有喜欢吃稻草的?"天啊,这下子彻底惹翻了敦厚的曹大太太。

    曹大太太高声怒喊:"不管怎么说,老娘是原配,老娘是正房,老娘进门的时候,你这个小蹄子还不知道在哪里穿开裆裤呢?"她抄起一把鸡毛掸子挥舞过去,愣把小毛子吓得"噌噌"爬上了假山。邵雯和傅筱翠早就想出口恶气,见大太太终于被小毛子惹怒了,赶紧一旁帮腔:"哪见过这种女人?""青楼里面还能够出好货?"四个女人,一台半的戏,正吵着、骂着、哭着、喊着热闹的时候,她们的老公张勋进家门了。

    小毛子撒欢来劲了:"大帅啊,都是你疼我,她们气不过,要不是我跑得快,就被她们几个打死了!"男人呢,其实是非常感性的动物,特别是面对自己宠爱的女人被一群"明日黄花"欺负的时候,哪里还管什么青红皂白。张勋见这阵势,劈头盖脸就以"不怕丢身份""大的要让小的",把曹太太臭骂一顿。这下,小毛子得脸了,终于在张勋一再哄劝下,像骑着高头大马一样,骑在张勋脖子上,胜利"打道回府",临了,还朝那三个已经被气歪了鼻子的老女人扮鬼脸儿示威。你说,看见这个场面,任何一个敢于出来大奶斗小三的女人,是不是都要气得背过气呢!    小毛子怎么能不招人恨啊!曹大太太不跟她们瞎掺和了,一跺脚说"我走",自己跑到天津的豪宅里过清静日子去了;剩下的姨太太可就难受啦——但她们说什么也要找个机会把这小毛子整治整治。张勋也怕三房妾室天天演"打金枝",索性给小毛子另置了外宅。

    终于,邵雯和傅筱翠日夜等待的机会来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仅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革命,也是改变军阀张勋家庭命运的一场革命。

    那年,张勋兵败,但没有自己仓皇出逃而置家人于不顾,而是派亲信掩护家属撤离。估计是这亲信在"亲"和"信"的程度上都不够,他根本不知道大帅还有外宅呢,只是在匆忙中带着卫兵保护着两位姨太太卷着细软撤退,而邵雯和傅筱翠呢,这个时候也彻底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生生地把个刚刚有孕的小毛子给撂在南京城了。

    这边,张勋得知丢了小毛子后捶胸顿足;那边,革命军则准备把细皮嫩肉的小毛子关进笼子,然后当展品卖票创收增加军费。不过,还是革命军负责人徐绍祯比较仁义,他命令把小毛子保护起来——这是奇货可居啊!日后会有用处滴!

    革命军打下南京,可是,张勋逃离时把南京的火车全给掳跑了。怎么办?这个咱可以有!"去跟张勋谈判,我拿小毛子跟他换火车。小毛子归他,他给我发100辆火车来!"徐绍祯这个主意正打在张勋的软肋上,小毛子弄丢了,已经搞得他寝食难安,大发雷霆了。为了小毛子,"不就是100辆火车吗?只要他徐司令说话算数,本帅决不食言"。成交了!民国时版又一出"爱美人不要江山"大剧上演。

    不过,小毛子结局不大好。以为自己年轻,希望男人把自己总当娃娃着,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啊?!后来,张勋心情变化,爱上了艺人王克勤,这下刺激了刚刚生下一个女儿的小毛子。人要倒霉了,放屁都砸脚后跟。小毛子的女儿没有能够活下来,这又给了她一记重创。小毛子悲痛欲绝,心伤欲碎,一撒手,凄凄惨惨地走了。

    小毛子这一生就仿佛是一场戏——有花红柳绿,有莺歌燕舞;有枪林弹雨,有英雄一怒舍火车——无非就是女人和女人、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周旋。但是,小毛子不是一个好演员,尽管她一时抓住了张勋的心,却把自己推到了令人憎恶的反面角色上。

    小毛子,离开秦淮河的青楼,是走出了一场戏,却走进了另一场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