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鲁迅(曾任北京大学讲师,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世界报》的记者曾采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掌门人克里斯汀·拉加德,采访时,记者问及他成功的秘笈,克里斯汀·拉加德想也没想便说:“是真实。世界需要真实!”他表示“真实,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花朵。”
的确,在这个越显喧嚣浮躁的社会,虚假泛滥,真实就越显得珍贵。没有谁会对虚伪的言辞感兴趣,包括说者本身。
有些人在跟别人交流时,习惯上堆砌漂亮的言语或拼凑毫无意义的内容,过分注重说话的技巧,结果再好听的话从他们嘴里吐出来,叫人听着如同嚼蜡。不能打动人心的言语始终是失败的。
当著名节目主持人李静被问及,要成为一名知名主持人难不难时,李静很干脆的说:“不难”,以平时的角度讲,主持人的好坏一般用口才的好坏来评价。李静表示:“其实所谓口才,在我的理解当中就是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口才的条件。”因为她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所以她觉得不难。
但随后李静说:“我主持工作的前八年,自认为不是特别成熟和成功,因为那时的我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以前,我身边好多朋友见到我就问,你怎么上电视那么傻呀?就会笑,笑容可掬,端庄贤淑,一点个性都没有,跟你生活中完全不一样。于是,在第八年,我仿佛一下子开了窍,原来之前的我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我要做回李静。”
一句不难,这听来十分简单的过程,她却用了八年的时间。现在的李静主持节目,基本不再对着演讲稿按部就班,而是临场发挥。“谈话类节目的采访过程中,有的时候你会特别有感觉,你说出来的话,一定是最真实、朴实的话。如果当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就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观众会觉得,哦,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哪怕有些不当之处,可是大家都会理解你。”
李静一直认为,要面对观众,需要用真实的面孔,“释放自己的天性,将自身所具有的真实的情感融入到节目当中,这样台上台下坦诚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拉近自己和观众的距离。”
唯有真实的表达才能打动人心,李静就是凭借这一条经验,一路摸索着成为一名知名度很高的主持人,备受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一句虚伪的话,说得再情真意切,依旧虚伪;一句真实的言语,说的再白话简短,却可以深入人心。当你懂得把自身真正拥有的思想、自身的真实感觉或经验,整理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时,就可以凭借一张嘴来感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他铁石心肠。
在美国总统林肯还是一位律师的时候,他曾帮一位烈士的遗孀打官司。原因是,那位遗孀在领抚恤金时,出纳员居然让她缴纳相当于抚恤金一半的手续费,这摆明了是赤裸裸的勒索行为。因此,林肯看不下去这种可耻的行为,打算替那位遗孀做辩护。
但就在开庭的时候,因为证据不足,被告不承认勒索一事,情势很不利于原告一方。等到林肯做辩护时,他两眼闪着泪花,用最真实的情感诉说独立战争前,民众所经历的痛苦生活,又接着讲述那些爱国的战士们怎样在天寒地冻的艰苦环境下作战。他的情绪亦跟着自己的讲述激动起来,指着那位出纳员说:“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不得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争取得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林肯的话戛然而止,他真实的情感与言语的表述彻底感染了听众席上的群众,有的潸然泪下,有的忍不住扑过去痛打被告,还有些好心人打算像那位老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法官也被林肯以及群众的真性情所感染,当场判定烈士的遗孀为此案件的胜利者。
最真实的表达,包括内容的真实、感情的真实,唯有“真相”能直击人的心灵,勾起别人的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信任与支持。
一个人,是否值得被信赖,是否值得深交,完全取决于他的口才。敢于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人,他的行为必然是端正的,内心必然是豁达的,必然有着深厚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这样一个人,怎叫人不尊敬?
Lesson 2: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定要有这种人,世界才不寂寞。
——鲁迅(曾任北京大学讲师,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好口才的练习,首先要历练的便是勇气。缺乏勇气便会失去锻炼口才的机会;缺乏勇气好比唯唯诺诺的人,只知道随波逐流;缺乏勇气不仅耽误自己,同时也会伤害到他人,影响彼此的关系……比如,不敢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很多人担心被人讨厌或嫌弃,因此不敢轻易的指出别人的缺点或错误。然而表面上一团和气,但却大错特错。从古至今,只懂阿谀奉承之人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只逞一时口快,得到的不过是一时的和谐和欢愉,结果却是遗臭万年,遭人咒骂。而那些敢指出别人错误或缺点的人,到头来却名垂千史,受后人景仰。
比如,身边的一位朋友,他的言行或行事方法不对,但你却置之不理,甚至在对方询问你的意见时,含糊其词不予表态,当对方按照自己错误的方法继续做下去时,得到错误的结果是必然的,但此时他除了埋怨自己,还会抱怨你的不是,因为他认为你肯定知道他的做法是错的,却没有及时阻止或提出意见,这种不重视对方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到他对你的信任和好感。当然,我们讲的是口才,但这也正是说明了你不懂得如何运用口才来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同时,敢于说出他人缺点或错误行为的人,很多时候既是帮助别人,又可以让自己置身是非之外。
当上律师的林肯,因为精通法律又有一副好口才,所以在当地的声望很高。
一次,一个很富有的人来找他帮忙打官司。但是,当林肯听完客户对实情的陈述后,发现他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富有正义感的林肯很直接的说道:“很抱歉先生,我不能替您打这场官司,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虽然遭到了直接的拒绝,但那个有钱人并不想因此放弃,便说道:“我就只想让您帮我打这场官司,只要我胜诉了,您要多少报酬都可以。”
林肯听了这话,一脸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再次听到林肯指出他的错误,并挑明绝不帮忙的态度时,那个有钱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是,于是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
林肯当律师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被辩护一方必须是正义的,否则就会遭到他的拒绝,并指出对方的错误。为此,他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倘若对方的行为是不正当的,会对自身或他人带来伤害,勇敢并直接的指出来,有时要远比苦口婆心的游说更具说服力,而且更容易让对方体会以及反省事情的影响程度,从而很好的自我反省和修正。
勇敢一点,大胆的纠正对方的缺点,敷衍了事也许能争取一时的相安无事,但终有一天会影响彼此的关系。即使唇枪舌剑,也要拿出勇气,把对方的缺点以及做错事情的后果,用平和的言语表达出来,即使他当下不好接受或生气,但时间会让他冷静下来并仔细思考对与错,当他豁然开朗之时,你们的关系只会更近一步,对方也会更加注重你的意见和建议。
Lesson 3:要有直言不讳表达观点的勇气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敢言,那就更难了。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敢言。
——马寅初(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
会说话的人,绝对不会轻易让自己保持沉默寡言或耍小聪明,尤其在发表建议或观点的问题上,直言不讳一直让他们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知名主持人李静曾说:“我的做法和经验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因为跟聪明人对话,即使你有再多的小心思、小聪明,都很容易被对方一眼看穿,而聪明人的时间往往又是十分紧张的。那么这时,口才就是开门见山,也是较为容易赢得对方好感的一种办法,切忌拐弯抹角。”
在《超级访问》运作了一年之后,李静为了让大红鹰集团总裁帮他们的节目冠名,拿到电话不久便主动打了过去,她说:“我打电话过去,第一句话就说我是‘超级访问’的制片人,我想让您的企业给我们节目冠名,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节目,我有能力把它做成最好看的明星访谈节目。我很喜欢你们企业,觉得你们投放节目很有水准,而且你们的品牌和我们的品牌结合在一起就是‘大红鹰超级访问’,特好听。我现在没有什么广告,我也不会拉广告,但是你给我冠名,我保证你受益,不会后悔。”
也许是李静的勇气和直率又或者是大红鹰的总裁也很看好《超级访问》,双方仅用了一天时间便签订了合作合同。
舞台上的李静并不淑女,但却总是乐观而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但也正是凭借她勇敢坦诚的口才,获得了更多观众的支持及商业上的赞助。
有好的观点,就应该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无论是大家交流、讨论、发言,或者领导征求意见、参与决策等等,耍小聪明是不可取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傻子,也不要轻易的把别人当成傻子。更别扭扭捏捏推三阻四的,那只会让别人厌烦或失去耐心。大大方方、利利索索、有条有理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不是很好嘛?这不仅是一次机会,更是对自身口才的历练、提升。
曾经爆红一时的《实话实说》节目停播后,记者问前主持人阿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谈话类节目也将走向低谷或没落?
阿忆对此直言不讳地说,“内地的交谈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从来就没走出过低谷,还不够没落的资格。这就是中国交谈秀的总现状。而《实话实说》停播,只能说明一个老百姓喜欢的节目被基本不看电视的知识分子枪毙了,别的什么都说明不了。”
为何会有如此大胆的看法?阿忆表示:“《实话实说》的价值,是在充斥假话的环境中力图说实话,但《实话实说》的致命弱点是,必须有一个能让它说实话的环境,这是一个悖论,也恰好是《实话实说》的瓶颈。”
并且他还认为,唯收视论是相当可耻的“试想,收视率测的是吸引力,丑的和美的同样吸引人,你骂着丑的看完了节目,跟你赞赏着美的看完节目同样增加收视点,甚至丑得更吸引人,所以收视率这东西最大的弊病是,良性收视和恶性收视揉在一起,没法区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唯其马首是瞻呢?我们的道德判断难道要让位于这么一个好坏不分的玩意儿吗?”
倘若没有阿忆的这番直言不讳,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将节目的停播与主持人联系起来。有时候,一些该说的话就必须大胆地说出来,不用拐弯抹角或保持沉默,越有力度越直白的话反而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感染力,而不会越描越黑。
有不少人说:“之所以不敢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是怕引起尴尬,担心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也担心遭到别人的嘲笑。”也许这些情况曾经或正在发生,但嘲笑或不同意你观点之人的看法也不一定是对的。既然有话要说,就别忍着,倘若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所有的人离“正确”只会越来越远,也包括你的口才,因束缚而越加沉默寡言。
当你第一次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正面讨论和思考,不论合适与否,你是个会拿主意,有独立思想,有自信且喜欢动脑的人。更多的时候大家是透过言语看内在,观点好与坏也许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但真正吸引别人的是必要的时候可以征询你的建议或看法。
Lesson 4:说真话,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季羡林(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思想家、作家)
《雍正王朝》这部戏中,有一段戏演的很令人亢奋。户部主事孙嘉诚不畏贪官污吏,敢于说真话,在雍正皇帝与王公大臣面前据实揭露一两银子何以在贪官手里可以兑换两千文,而在市面上却只能兑换八百文的奥秘。雍正听了孙嘉诚的话,心中顿时明白这些手底下的贪官是如何巧取豪夺国库银两又如何坑骗百姓。虽然,雍正表面上呵斥了孙嘉诚,但心里却对他赞赏有加,不久便升了他的官衔,委以重用。
说真话需要勇气,难也不难,只要凡事出于公心,不存私念,维持自身的原则,其言语间自会正言义词。但说不难也难,有勇气说真话难能可贵,但真话往往最容易刺痛人心,激起他人的抗拒和逆反心理。虽说梅花吐香,经过苦寒;宝剑锋利,出自砥砺。但要能够说真话,只有坚定志向和无畏胆量是不够的。说真话除了要有勇气以外,更需要智慧,有智慧的讲出真话,不仅使自己明哲保身,还会使听者悦耳。
曾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老先生晚年有句名言:“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他又加了一句解释“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1992年在《我写“我”》中季羡林先生曾写道:“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个标准。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个好人。”季羡林老先生的坦然处世之道不仅令所有的北大人所学习和传承,也是我们华人应当传递的智慧。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讲全”这两句话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假话全不说”,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的道德底线和原则,虽然“全不讲”这三个字过分肯定,作为一个正常人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诚实为人的信条来要求自己,用它作为我们做人的准则和社会导向的真善美的标准。
而后者“真话不讲全”则是做人的大智慧和巧妙的技巧。这并不是圆滑狡诈的处世之道,而是季老先生在痛结处讲真话吃大亏的教训,在这个社会中的现实不得不使人这么做。这也是一种迫而自保、而又守住道德底线的一个妙法。
季老先生毕竟是谦谦君子,在他饱受沧桑和阅览人事之后,临终前用自己的心血凝成这句名言警句来给后人,供后人享用和参考利用。
小宋是一家外企新调来北京的总经理,听到他回国的消息,亲戚朋友们纷纷来举办宴会祝贺。在一次宴会散去之后,小宋的姑妈悄悄在楼下拉住他:“小宋啊,看在姑妈小时候那么疼你的份上,给你表弟找份工作吧。让他进你们公司,不是走后门,让他从零开始都行。”
小宋看着姑妈为表弟苦苦担忧地表情,拍了拍姑妈的肩膀:“应届大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而且表弟是一个很聪明沉稳的人,我看着安排吧!”
姑妈对他连连道谢。他叹了口气,在亲戚面前说话比在公司说话还要小心,假话谎话说不得,真话也不能全说。
第二个星期小宋的表弟小陈就到这家外企上班了,做的是一个销售。
凭着小陈沉稳的性格和聪明的脑子,他很快成为公司里拿提成最多的人。
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注意他了,关于小陈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公司里比较多嘴和无聊的同事在背后传一些对他不利的话。
有一天在公司里,有一个同事当面问他:“你是不是靠关系进来的?听说你是宋经理的表弟。”
小陈记得母亲教导他,不讲假话,他身上一直就有一种诚实的品行注入骨子里,但是眼下这个回答会影响到表哥的声誉和地位,刚好小宋从电梯里走出来,看到这一幕,想看看自己的表弟如何作答。
小陈微笑着看着同事:“我的销售业绩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也是客户给予我的肯定。不然就算我是董事长的儿子也没有用啊。”
小宋赞许地看着小陈。同事们都把欣赏的目光投来。
人们对于除了自己以外的人要求都是苛刻到近乎无理的,包括看待这个世界,人们会习惯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这样的二元思维。
孔圣人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有告诫:“可与言之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开口说话前要权衡“能说”“不能说”这两种情况和说话的对象。只有做好了这些对象和场合的区分,才能做到从善如流。有幸遇到那些可以言之的人,你却“不与之言”,那将是你的损失,也许会因而失去一个本来可以得到的良师或益友;更为糟糕的是,你遇到不可与言的对象,却毫无警戒将一切和盘托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做一个蕴含大智的人,即不违背原则也不破坏底线,用一种巧妙的思维去应对这个社会的硬性和阻碍。
Lesson 5:坦诚亦可委婉,说话少碰钉子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是春晖,给别人以温暖。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如此。朋友之间,待之以诚,肝胆相照,不就是相互照耀,相互温暖吗?
——茅盾(北京大学毕业,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罗斯福曾在美国海军部任职。一次,他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小岛建立潜艇基地的情况。罗斯福谨慎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后低声问道:“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说,“我也能。”
为人处事应该做到坦诚、不说假话。但说话过于坦诚,直来直去就不太可取了,因为不适当的直言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不是使人反感抵触,就是使人顾虑重重,增加心理压力。罗斯福用顺耳的委婉话使朋友免于尴尬,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把委婉话说得极其动听,效果非常明显。
不懂委婉说话的人总是直来直去,不仅伤人自尊,也会伤及自己。有些话别人不爱听,但出于责任或者义务,你又非说不可,那么,把这些话绕个弯说出来。
一天傍晚,正逢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拥挤不堪,李蔓作为公交车上的乘务员,不得不扯高了嗓子呼吁乘客上下车注意安全。这时,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李蔓像往常一样对乘客喊道:“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了。”也许是人太多,又嘈杂,她连喊两次都无人响应。
李蔓不得不站起来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喊道:“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您得先过去。”
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要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
李蔓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忙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
委婉法是说话时的一种“缓冲”方法。委婉语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流,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你的话。
有人称“委婉”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遇到容易引起矛盾,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时,需要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以避免碰钉子。
朱元璋称帝之后,打算册封百官,但这却让他陷入苦恼之中。有功之臣实在很多,但亲朋好友也不在少数,若把官职给了亲戚朋友,势必会引起群臣不满,可不封面子上又过不去。
当时,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为难,便想了个万全之策,但又不敢直言,怕得罪了皇亲国戚,又怕朱元璋怀疑他排挤他的亲信。于是刘伯温前思后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几十束乱发,每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画好之后便把这副画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随之哈哈大笑道:“军师真是画中有话。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
原来,刘伯温那副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没有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带刚,也算是待人处世高明的“拐着弯说话”。
伴君如伴虎。在上司或大人物面前,任何一句不慎的话,都可能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聪明的人总是该坦诚之时不坦诚,而是通过其他的途径,想法设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凡事嘴上留一意,即便对方是在争取你的意见,也要弄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想听,戒于对方的身份、地位,也许只是表面的客套话,最好的情况是在说话时巧妙地拐个弯,千万不要“乱放炮”。
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处处需要委婉的交谈,学会委婉,懂得委婉,你才能轻易地打动他人的心。可以说,委婉含蓄的语言实在妙不可言。
Lesson 6:避免正面冲突,迂回制胜
有一次我讲课之前,有一家企业邀我到他们那里吃饭,服务员手指头放在碗里了,我说小姐,你的手指头进饭碗了,她说没事儿,教授,我不怕烫。
——翟鸿燊(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企业管理专家,国学研究传播者)
著名战略家克罗莫斯曾在《战略术》一书中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国际关系中,迂回战术都明显的比直接攻击高出一筹。因为直接攻击只会激怒敌方,而引起更加强大的反抗。迂回则不同,它是以间接地,不知不觉地使形势转变到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即使在商业竞争中,讨价还价也比直接求购强得多。”
敢说敢当,人之敬佩。但碰到尴尬或不愉快的事情时,实话实说或找借口搪塞,会更容易使人反感或激怒对方,从而引发正面冲突。有时候迂回的说话方式更需要勇气和技巧,巧妙地化解冲突远离隐患,急中生智地表达是言语交流获得胜利的关键。
为了表示中方代表的友好,李肇星在一次访问智利时,专成从国内带来了仿青铜工艺品马踏飞燕。
然而,当智利副外长麻利地解开扣在包装盒上的彩带,轻轻地打开古色古香的硬纸包装盒时,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包装盒内,骏马不是踏着飞燕,而是躺在飞燕的旁边!这大概是运输途中不小心损毁的,马脚与燕身结合处断裂了。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演变成两个国家的不和谐。
然而李肇星很快反应过来,不慌不忙地从盒子里把骏马和飞燕拿出来,亲切地对智利副外长说:“这是2000多年前的文物,十分珍贵。”说完便把骏马与飞燕对接好,转而继续说道:“你看,这骏马奔腾的姿势,这娇燕飞翔的动作,是多么的生动、逼真,2000多年前人类就有这么高超的艺术水平、这么先进的铸造技术,就连今人也会自叹不如。”看到周围的人纷纷点头,李肇星继续说道:“当然,古人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骏马与燕子结合的地方,做得不够结实,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他们哪里会想到,我们会万里迢迢把它带到大洋彼岸,送给我们最好的智利朋友呢?”
李肇星一经说完,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智利副外长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肇星巧妙地利用迂回之术化解了两国之间的尴尬及隐患,可谓独具匠心。
迂回之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被视为一种策略性的智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懂得绕弯子的人,才有可能是达到光辉顶点的人。”懂得迂回之术,就犹如在“良药”之外包上一层糖衣,旁敲侧击,让别人不知不觉中承认你的说法,认同你的观点,这正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之一。
赵惠文王崩逝,由年幼的孝成王继位。秦国趁机大举攻赵。赵太后转而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了严厉的条件“一定要以长安君为人质,否则就不出兵。”
而母爱使赵太后变成了铁心石肠。无论重臣们如何竭力劝谏都不答应:“如果再有人要我把长安君送去当人质,我就将口水吐到他的脸上。”
为了说服太后,左师触龙不得不采用迂回诱导的方式说服赵太后。
左师触龙慢慢走了进去,首先抱歉地说:“我的脚有点毛病,行走困难,所以许久未向您请安,但又担心太后的健康状况,所以前来觐见……”
……
经过一番再平常不过的家常絮叨,赵太后的表情才稍稍缓和了下来。
触龙又说:“我有个小儿子,名叫舒祺,非常不成材,真叫我感到困扰,我的年纪也大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向太后请求,给他个王宫卫士的差事,这是我一生的愿望啊!”
触龙表示他身为父亲比母亲更疼爱儿子,但赵太后对此表示母亲才更疼爱儿子。
触龙以小儿子做借口终于引出了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的话题,但却说太后疼的只有长安君的姐姐,在不顾及太后的反对的情况下,继续说道:“如果疼爱孩子,就一定会为他考虑将来的事。当长安君的姐姐出嫁时,您因不忍离别而哭泣,每当有祭拜时,您一定祈求她‘不要失宠而回赵国’,而且希望她的子孙都能显贵,继承王位。”
赵太后承认了触龙的话,触龙却以“至今为止有哪位封侯的地位能持续三代而不坠的?”又以“所谓祸害近可及身,远可殃及子孙。因他们没有功绩而居高位,没有功劳而得到众多的俸禄,其最终结果就是误了自己。现在您赐给长安君崇高的地位、丰沃的封地,却不给他建立功绩的机会,万一您将来出了什么意外,长安君的地位能保得住吗?所以我认为您并没有考虑到长安君的将来。”
赵太后一言不发,细细思考触龙的话,最终被其说服,下令一切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与人交流的时候,难免有看法上的不同,尤其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对或过于偏激的时候,直接指出其不当之处,可能会激怒对方,从而引起正面冲突。
反对的意见若直着说,往往会伤害到对方的尊严或利益,同时诸多的因素,对于我们自身也许充满不利。在这个时候急躁绝不可取,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迂回战术。
需要注意的是在说话时当避开对方的忌讳点绕道而行,不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意图,一步步迂回接近目标点。这样的交际策略才有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