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操-有氧搏击操的运动损伤与保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搏击操锻炼当中,我们时常会为那些优美的动作和欢快的节奏所吸引,场上的那种热烈的气氛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搏击操爱好者尽力去模仿指导员的动作,跟上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而目前流行的搏击操练习当中,有大量的动作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冲击,一些不正确的力量练习姿势和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会在无形中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那么什么是搏击操的运动损伤呢?搏击操运动损伤是指健身者在进行搏击操练习过程中及之后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在搏击操的练习当中,其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运动锻炼安排不当、技术动作错误、运动锻炼水平较低、运动环境不适以及自身所存在的某些生理解剖弱点等息息相关。

    搏击操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搏击操的损伤多为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它包括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滑囊炎、腱鞘炎和骨膜炎等。

    1.挫伤

    是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引起的闭合性损伤。如运动时相互冲撞、被踢打或身体某部位碰到器械上,都可能导致发生局部和深层组织的挫伤。轻者可使皮下组织(如肌肉、韧带)挫伤,重者常因某些器官的损伤(如头、胸、腹部挫伤),合并休克症状。

    2.肌肉拉伤

    是指在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拉长时所引起的拉伤。

    3.关节韧带扭伤

    是间接外力所导致的闭合性损伤,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长范围的活动而造成的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轻者仅少量韧带纤维被撕裂,重者部分韧带纤维撕裂,严重者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的损伤。其中,四肢关节较容易发生此类损伤。其原因主要是动作技术不正确、训练水平不够和运动场地有缺陷等。

    4.滑囊炎

    滑囊又叫滑液囊,是由芥蒂组织构成的密闭小囊,囊内有滑液。其损伤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急性挫伤,使囊壁受损伤而发生炎症;另一种是慢性损伤,由于局部活动过多,滑囊壁受到反复磨损,从而引起滑囊受伤。

    5.肌腱腱鞘炎

    腱鞘又称腱滑液鞘,位于肌腱绕过关节和骨隆起的部位,由于肌肉反复收缩,使牵拉的肌腱与包裹的腱鞘不断摩擦,而引起肌腱腱鞘创伤性炎症,称之为肌腱腱鞘炎,又因为腱鞘腔道肿胀、狭窄,故也称之为狭窄性腱鞘炎。

    6.疲劳性骨膜炎

    出于过多踏跳和跑跳,使小腿的屈趾肌肉群和胫后肌不断收缩,刺激和牵扯了其骨的附着部分,使该处骨膜和骨质的正常联系遭到破坏而发生的病变,常可发生小腿骨疼痛,这种现象叫疲劳性骨膜炎。

    按损伤病程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指在搏击操运动中瞬间遭受直接冲力或间接冲力造成的损伤。慢性损伤指局部符合过度和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造成的损伤,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的陈旧性损伤。

    运动损伤与运动环境

    1.热天运动

    在大热天运动,穿少的衣服可以透气和出汗。一些特别为减肥设计的“出汗衣”、“裹肚衣”等对人体的健康都相当不利。这种减肥只是减水分,体重随人体的水摄入又马上恢复。在潮湿的时候或地方训练,由于汗不易排出体外,不利人体降温,这对心脏很不利。在热天,充足的水分对心脏有益,这样身体可以通过排汗降体温,通常在运动前喝一、两杯水,在运动中10—15分钟喝少量水。人体对脱水的反应要慢,当感到口渴时,人已经脱水了。少量脱水影响动作,大量脱水影响生命。运动中的大量脱水会导致人的抽筋。

    2.冷天运动

    一些人运动后在脸、颈部出现红点、运动哮喘、支气管痉挛或过敏性反应等,这些主要是在寒冷、灰尘、潮湿的环境下锻炼产生的,人会产生严重的咳嗽和不舒服。人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马上就医,并找出是否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预防的办法:做好充分的暖身运动,不要在寒冷、灰尘、潮湿的环境下锻炼。运动过敏性反应一般很少发生,但这种病情通常会危及生命,需要马上急救。在冷的天气里,衣服要保暖,外衣在暖身时会保持体温,在运动时脱去外衣,在放松时穿上以防止受冷,在冷天羊毛服装有隔热的作用,优于棉的服装,在运动强度减弱时可以蒸发散热。

    3.与温度、湿度有关的有潜在疾病危险的环境

    (1)可能出现抽筋、轻度中暑、心力憔悴的环境:温度34度、湿度20%;温度31度、湿度50%;温度28度、湿度100%。

    (2)很可能出现抽筋、轻度中暑、心力憔悴的环境:温度41度、湿度20%;温度34度、湿度60%;温度31度、湿度100%。

    (3)极可能出现中暑的环境:温度49度、湿度20%;温度43度、湿度40%;温度33度、湿度100%。

    运动损伤的防治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1.挫伤与治疗

    挫伤是钝器或者身体与其他物体碰撞引起的一种闭合性损伤,轻者仅仅是皮下组织挫伤,严重者引起内脏挫伤,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一般性的挫伤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皮下出血或者淤血。在发生挫伤以后,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其他部位的损伤。例如,头部挫伤以后,要注意是否有脑震荡;大腿挫伤的时候,是否有肌肉撕裂或者韧带断裂的现象;尤其是腹部挫伤以后,是否有内脏受伤的情况。一旦内脏出现损伤,伤者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如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甚至很快就会丧失意识,出现休克。

    一般性的挫伤只需要马上停止活动,冷敷伤处,包扎,并根据情况服用止血药或者消炎药即可。等肿胀、淤血消失以后,就可以恢复活动了。如果伤者是内脏挫伤,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肌肉拉伤与治疗

    肌肉拉伤在运动损伤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肌肉的过度收缩或者拉长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肌肉的猛烈收缩引起的损伤叫作主动拉伤,肌肉的过度伸展引起的损伤叫作被动拉伤。

    一般的肌肉拉伤如果只是肌肉纤维受损,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和功能下降的情况。如果肌肉拉伤致使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可能疼痛和肿胀的情况有所加剧。再严重一些的肌肉拉伤,可能听到断裂声或者有凹陷、突起的情况。

    一般性的肌肉拉伤可以进行冷敷、包扎、抬高患处,伤者感到疼痛比较剧烈时可以适当服用止痛药。如果肌肉大面积严重撕裂,应该进行包扎以后,马上到医院进行缝合。

    3.关节扭伤与治疗

    由于身体碰撞其他物体、滑倒或者动作不正确等造成的关节超过正常范围的活动,从而引起的关节囊和韧带损伤被称为关节扭伤。人体的脚踝、膝关节、腕关节等处都是容易发生扭伤的部位。

    不同程度的关节扭伤可能发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性的扭伤症状为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受损,如果韧带拉伤,还可能出现关节松动,疼痛感比较严重。

    单纯性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与软组织扭伤的处理方法相同,主要是冷敷、包扎和止痛。如果出现韧带断裂的情况,应该到医院进行缝合。关节扭伤以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恢复练习,可以使伤处尽快地愈合。

    4.骨膜炎与治疗

    引起骨膜炎的主要原因是锻炼方法不科学,如经常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进行跑跳练习,就容易引起小腿骨疼痛,也叫作疲劳性骨膜炎。

    这种损伤多是慢性损伤,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初期的时候只是有轻微的疼痛感,后来逐渐肿胀,再发展到骨质增生。

    在这种损伤的早期,治疗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将锻炼方法进行调整,减少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少做跑跳练习,经常用温水热敷,再配合按摩,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另外,物理治疗对疲劳性骨膜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5.滑囊炎与治疗

    滑囊位于关节附近,在肌肉、肌腱和骨头隆起之间,主要功能是分泌液体,减少各组织之间的摩擦。滑囊炎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两种情况,前者会造成滑囊肿大和局部疼痛感,后者可在损伤部位摸到肿块,有一定的压痛感。两种原因造成的滑囊炎都应该减少运动,消炎活血,后者还要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按摩或者做封闭治疗。

    6.腱鞘炎与治疗

    腱鞘是两层纤维膜构成的长管,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肌腱间的摩擦。当人们在锻炼的时候,如果由于某一部位的肌肉频繁收缩,腱鞘和肌腱不断地摩擦,就很容易出现炎症。急性腱鞘炎疼痛感明显而强烈,范围也比较大;相对来说,慢性腱鞘炎的疼痛感是有阶段性的,在锻炼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会比较明显。

    治疗腱鞘炎的主要方法是每天先做一些患处的屈伸活动,然后用热水浸泡,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腱鞘炎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做局部封闭治疗和手术治疗。

    皮肤和黏膜损伤的治疗

    1.擦伤与治疗

    擦伤是健身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也是比较轻的一种损伤。皮肤擦伤主要是皮肤表皮被擦破,面积比较大,但是伤口很浅,没有产生裂口,多呈片状或者层状。处理比较轻的擦伤,要先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再在伤口上面涂抹红药水。轻度擦伤最好不要包扎,将伤口暴露可以使其愈合得更快。如果是关节处擦伤,最好在伤口处涂上抗生素类软膏,这样既可以防止发生感染,又可以避免伤口结痂以后影响关节的活动。

    如果伤口里面有沙子等小颗粒,最好先用消毒用具将其挑出来,然后再进行清洗和消毒,最好再包扎起来。如果不挑出来,异物会留在伤口里面,影响愈合甚至引起感染。如果擦伤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用抗生素辅助治疗,并且用细纱布包扎,再用冷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

    2.挫伤与治疗

    挫伤比擦伤的程度严重一些,也有比较明显的疼痛感。当发生挫伤以后,可以用冷敷法进行止痛和消肿。挫伤发生以后,要先把该处的污血吸出来,然后进行冷敷和包扎。在面部容易发生挫伤的部位中,下唇挫伤是比较难以处理的,由于结构特殊,里面的血液很难抽出来,而耳朵和眉骨处的挫伤是比较容易处理的。

    口腔内的挫伤多是由于牙齿硌伤,较重的会出现裂口,有时需要进行缝合手术,而且缝合时的对位应该精确,以免影响功能和美观。当口腔内出现挫伤时,最好服用或者注射预防性的抗菌药物。当眼睑及其附近部位出现挫伤的时候,也应该用这种对齐缝合的方式,以免影响美观。

    挫伤一般是需要包扎的,包扎时可以将药物均匀地铺在纱布上,再用纱布包裹住伤口,一般的压迫止血绷带应该维持在7天以上。挫伤发生以后,应该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该处的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需要做手术才能进行彻底的治疗。

    3.撕裂伤与治疗

    撕裂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和黏膜损伤,发生以后应该尽早地到医院进行缝合和包扎。在缝合的时候,特别应该注意伤口的深度,观察里面的神经和肌腱是否也发生了损伤,以免延误伤情。缝合以后,应该对伤处进行包扎,以免引起感染。由于撕裂伤比较严重,所以疼痛感也很明显,可以用冷敷法止痛和消除肿胀。比较严重的撕裂伤,可以视情况服用一些抗菌药物。

    按摩疗法

    按摩又叫作推拿,是传统中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病方法。按摩不同于其他的药物或者器械治疗,它的主要方法就是施治者用身体在患者的一定部位、穴位或者经络上进行各种操作,它既能治病,又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摩受到很多人们的欢迎,因为它效果明显,标本兼治,没有任何副作用,且实施简单;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来说,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手段。

    按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加快血液流通和新陈代谢,防止细胞纤维化的形成,消除肿胀,分离粘连的软组织,缓解疼痛感。从医学角度上来说,按摩可以增强大脑皮质对肌肉的兴奋和抑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关节囊液体的分泌,增强关节囊和关节的韧性,可以降低关节损伤的几率;对于身体出现的红肿、淤血,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消炎止痛,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按摩时的手法应该刚柔相济,既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太柔,应该均匀而力度适当,最好能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弹性;按摩时的手法要正确、稳、准,才能够真正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另外,按摩者的手法还要娴熟,要连贯持续,效果才能持久有效。一般的损伤性的按摩,应该是在损伤发生以后36小时再进行,如果和热疗一起搭配进行,效果会更加明显。

    对于体育健身中的按摩来说,不同时间的按摩有不同的效果。运动前进行按摩,主要是为了提高神经的兴奋程度和克服紧张的心理状态。在运动前进行按摩,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肌肉的力量,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之前的按摩应该和运动的内容结合起来,和准备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手法主要是揉捏、拍击、搓和抖,最好要稍微重一些,速度快一些,这样可以让刺激深入机体,使神经系统活跃起来。

    运动中的按摩主要是在运动间隙来进行的,此时的按摩可以尽快消除肌肉的疲劳感,缓解肌肉僵硬的感觉,再次提高兴奋性。按摩应该根据间歇时间的长短来进行,主要是按摩一些负重比较大的肌肉群,具体的手法应该先柔后重,一般持续时间在5分钟以内即可。

    运动以后的按摩主要是为了更快地缓解疲劳感和恢复体力,如果运动量适中,可以在运动结束以后或者洗完澡以后进行,如果感到特别疲劳,也可以将按摩改在睡觉前的一段时间进行。运动后的按摩应该以放松按摩为主,先按摩负重比较大的部位,然后再进行全身放松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

    常见的按摩手法

    1.推法

    推法主要是用大拇指的指尖接触穴位来进行按摩,主要作用是通经活络,适用于全身的各个穴位,尤其是脸、胸部、腹部和四肢。

    2.缠法

    缠法是用拇指侧面在某一穴位上小幅度地快速摆动,它的主要作用是消炎镇痛,适用于一些皮肤疾病的治疗。

    3.滚法

    滚法是用手背靠近小拇指的部分以及几个手指按压在某个穴位上,用腕关节和前臂的旋转来按摩,其主要功能是舒筋活络、散湿去寒。

    4.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背面按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上来回旋转运动,主要作用是理气活血,适用于全身的各个部位。

    5.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面或者手掌面在身体部位上,用腕关节和手臂来带动手的运动,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摩擦动作,其主要作用是消淤散结,理气顺畅。

    6.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紧贴在皮肤上,快速地来回移动摩擦,使皮肤表面生热,其主要功能是舒筋活络。

    7.搓法

    搓法是将两只手掌紧贴在某一部位向相反的方向来回搓动,其主要功能是放松肌肉,加快血液流通和新陈代谢的速度,消除疲劳。

    8.抹法

    抹法是将手指肚紧贴在皮肤上做来回的移动,动作应该用力适度且均匀。此种方法多用于面部,有醒脑镇痛的作用。

    9.按法

    按法是用手按压身体某一部位的方法,多用于按压疼痛部位,用力要均匀适度,有节奏感。按法的适用部位非常广泛,有理气止痛的作用。

    10.点法

    点法是用手指或者手肘来按压穴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面积虽然比较小,但是它的刺激作用比较大,有舒筋活血的作用。

    11.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将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捏住进行挤压的方法,适用于恢复关节和骨折部位的功能,可以刺激肌肉的活力,消除肿胀和疲劳感。

    12.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相配合来夹住身体的某一部位,然后向上方提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化湿去寒,疏通经脉。

    13.掐法

    掐法是用手指尖来用力按压穴位的方法。该法常常用于急救休克患者,有很好的开窍醒神作用。

    14.抖法

    抖法是用手拉住其肢体的末端,将其稍微拉直以后做上下抖动的动作,特点是频率高、幅度小,可以调经活血、滑利关节。

    15.振法

    振法是用两手掌交叠按压在人体的表面,用手臂的力量做小幅度的快速上下运动,此法有消淤散经的作用。

    16.拍法

    拍法是用虚掌或者手指连续拍打身体某一部位的方法,所谓的虚掌是将手指的关节微微隆起,此法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17.击法

    击法是用手叩击身体的方法,可以用拳、掌根、侧掌,该法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

    18.摇法

    摇法是用手将患者身体的某一部分固定,然后使某关节做旋转动作,该法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有舒筋活血的作用。

    19.背法

    背法是实施者和被实施者两人背向而立,然后用两手插入其手臂将其背起的动作。这种方法主要是让患者的腰部进行被动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部的目的。

    20.扳法

    扳法是将患者的某一部位固定,然后将其他关节或者脊柱被动地在其最大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的方法。主要用于颈部、胸部和腰部等处。

    21.伸法

    伸法是将患者的某一关节固定,然后进行牵拉的一种方法,对于治疗关节错位、筋骨损伤有很好的效果。

    冷热疗法

    运动损伤的物理疗法种类有很多,这里仅对最常用的冷敷与热敷做些介绍。

    1.冷敷

    冷敷的作用在于造成局部血管收缩,减缓血液流通速度,降低局部新陈代谢,减少肿胀,缓解伤处的疼痛感,加快患处的痊愈过程。使用冷敷法治疗的时候,应该将患处抬高,以便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一般的冷敷法是用毛巾将装着冰块的塑料带包裹好,或者直接用专用的冰袋都可以。用冷敷法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冰袋里面加入一定量的冰,将里面已经融化的一部分水倒出来,从而使温度保持一定的水平。曾经有人建议,冷敷时可以用20℃左右的冷水来代替冰块。根据生理学的理论,人体在这个温度的时候身体的血液流动最缓慢,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血液流经伤患处引起的疼痛感,并有效消除伤处的肿胀。在做好保护伤处的情况下,如果用冷热交替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2.热敷

    热敷法的原理是通过增加患处的温度,来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通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当局部的新陈代谢和血液流通速度加快以后,又可以反过来使患处的温度进一步增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血液流量增加以后,流经伤处的白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这些部位的细胞吞噬能力,使伤处尽快恢复。

    用于热敷的用具可以是灯泡、热毛巾,或者其他一些专用的器械,但是前两种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用灯泡进行热敷治疗的时候,用普通的钨丝灯泡即可,它的效果和昂贵的专用灯泡是相同的,所以没有必要去购买专用灯泡。在用灯泡进行热敷的时候,如果患处的面积比较大,可以用一个反光罩罩在灯泡上,扩大灯光的辐射面积。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灯泡热疗的时候,应该至少和患者距离在30厘米以上,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宜,并且避免烫伤。

    也可以用湿的方式来进行热敷,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毛巾用热水浸湿以后再拧干,敷在患处。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蒸气浴、微波治疗仪和超声波治疗仪,都是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在每次锻炼以后,如果可以进行蒸气浴,可以使全身得到放松,尽快消除疲劳感;还有一种旋涡浴,是在40—50℃的水中安置了一个小型的发动机来不停地搅动,这样的水流可以对身体起到按摩作用。至于专用治疗的仪器,也是经常使用的。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的方法很多,归类于药物特性,主要有外用中药、中药注射剂和内服中药、西药等三大类,功能主要是退热、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等。具体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预防运动损伤的10个主要方法

    (1)暖身运动:走、踏步、分并跳、伸展等。

    (2)使用适当和慢的方法,听取教练的建议。

    (3)学习防止运动损伤的技术和理论。

    (4)购买运动鞋、扶腕、护膝等。

    (5)10%增加的原则,一周内不要增加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循序渐进。

    (6)保持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锻炼均衡。同时参加一些力量和柔韧练习,防止受伤。

    (7)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去恢复,锻炼但不使身体受伤。

    (8)运动前不要空腹,运动的前中后要饮足够的水。

    (9)参加不同的训练如:交叉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10)根据自己的身体及时调整运动,如果在某部位运动产生酸痛,可以考虑是否减轻运动或停止。

    2.练习搏击操的注意事项

    (1)由于搏击操的运动量很大,有很多出拳、踢腿的动作,因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适合练习。

    (2)衣着要以吸汗、宽松为主,并且带上手套,手套能够帮助练习者有效地并拢手指,这样出拳才有利。

    (3)课程强度根据自身的承受力来扩大或缩小动作幅度,避免损伤。

    (4)动作一定要按照教练要求的去做,对自己的身体控制要掌握好,避免拉伤身体。

    (5)运动前要把热身活动做充分,使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得到足够的伸展,锻炼时腿部应每15—20分钟做一次伸展。

    (6)在做搏击操的出拳、踢腿动作时身体要放松,腰腹部要学会控制用力。

    (7)搏击操运动强度大,如出现低血糖,请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3.练习有氧搏击操之教练的提醒

    (1)练习前,热身时间要足够,否则身体得不到足够的伸展。上课时腿部应每15—20分钟做一次伸展。

    (2)练习时,腹部、下颚收紧,两手握拳于脸前(防御姿势),保持呼吸,不屏气。

    (3)避免和专业运动员一样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应交替进行大运动量和低运动量的练习。

    (4)侧踢时不向前扭胯,否则会导致压力集中膝部,绷脚尖会扭伤膝盖,应向脚尖方扭胯以减轻膝盖的侧压力。

    (5)膝盖不要僵直,以减轻缓冲。在转身时要抬起膝盖,否则会扭伤十字韧带。

    (6)击拳时要由肩部带动出拳,在完成击拳和踢腿动作前一直看着目标。

    (7)避免在拥挤的房间内进行后踢的动作。

    (8)避免肘、膝部用力过猛;避免进行闪躲或猛击动作时由于动作过大而脱臼,避免扭转动作。

    (9)若发生以下情况:腿部疲劳、人体局部出现痛状不适、眩晕、心率过快等,可停止练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