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是谈出来的-邀君更进一杯酒,如何在酒桌上谈生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给生意宴请找个恰当的理由

    俗话说,办宴容易请客难。客人们都秉持着“无功不受禄”的心理,没有合适的理由,不敢同意赴宴,生怕“宴无好宴”。因此,要想让客户心甘情愿地赴宴,最好给对方一个最恰当、最能接受的理由。

    一般来说,生意宴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联络感情,疏通人际;二是为了促成生意。但是,不能说得那么直白功利,毕竟谁都不愿意费时费力去应付一桌动机明确的饭局。在说理由的时候,不妨找一些诸如有喜事要宣布、有好东西要分享之类的理由。

    以宴请某公司的唐总经理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说法做宴请理由。

    “唐总,今天实在感谢您对我们公司产品的指教,晚上我来做东……”

    “唐总,您是咱们行业大师级人物,可不可以给我个机会和您找个地方进行技术交流……”

    “唐总,上次听说您到我们这儿出差,时间忙也来不及上我们公司看看,这次我无论如何得请您,补一补地主之谊……”

    “唐总,我的朋友刚从法国旅行回来,带回一瓶顶级红酒。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想请您来品鉴品鉴……”

    当然,邀请别人要因人而异,性子直的,可以来个开门见山。直接对他讲出邀请,说出自己的目的。喜欢搞气氛的可以来个借花献佛,想一下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邀请他一起祝贺一下,当然,如果没有可以自己编一个。

    某公司的业务员魏霖常驻天津市场,他几次想请该地区的客户徐总一起吃饭却总被婉言相拒。

    几经了解,魏霖才知道徐总原是天津师范大学一名下海经商的教授,对于那些请客吃饭的方式很反感,因此一般不参加商务宴请。

    但魏霖了解到徐总工作之余喜欢听交响乐和吃西餐。于是,他找到了机会,请客户到北京听意大利交响乐团的演出,并在之后的午餐上从音乐品位开始,聊得十分投机。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非常难请的客户,对方甚至一再婉拒。一般,这样的客户戒心比较重,我们要首先打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因此,采用暗度陈仓的方法比较合适。

    方旭多年来一直想请客户李主任吃饭,但是对方一直都说忙。一次,他打电话给客户,是李主任的妻子接的,说明来意后,李主任夫妻竟然请方旭到他们家吃,弄得方旭很尴尬。后来,另一位朋友教了他一个办法,终于让方旭请到了客户。

    过程是这样的:方旭先在吃饭时间提前打电话,问李主任今天有没有空,借口说要到他公司附近办事,可能会去拜访他。李主任同意了。然后在吃饭前半小时,方旭又打电话给李主任说自己正在路上,要晚一点,请稍等一会儿。方旭在吃饭前赶到了,他和李主任聊得起兴,时间又正好到了晚餐时分。于是,他对李主任说:“这样吧,我们找个地方坐坐,好吗?”

    李主任看了看时间,终于点头同意了。

    在和客户聊得开心,而时间却“正巧”到了吃饭的时间,这时候提出邀请客户一起吃个饭,既自然又合理。如果客户犹豫,我们一定要坚持,并强调只是一顿便饭,不要让对方有负担。如果客户住的地方离你较远,不妨采取喧宾夺主的方法,事先调查一下他所在的环境,在他家附近找一家有特色、符合他身份的酒店,然后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你在他家附近。

    如果是客户来到你们公司,你可以用拖延法,等到饭点的时候顺水推舟,邀请他一起吃个饭。如果你之前邀请过他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可以先回顾第一次共进晚餐时的美好回忆,然后话锋一转,问一下对方有没有时间。

    如果是男士要邀请女客户,一般对方不会赴约。此时,如我们已经成家,那可以这么说:“正值假期,我和妻子想请您吃个饭。”如果知道对方结婚了,或者见过对方的配偶,可以说请客户夫妻吃饭。

    一般邀约一两次对方不一定会答应赴宴,这就是考验我们诚意的时候了。如果这个客户很难请,那就不停地邀请。比如每次到了该客户的公司,就邀请一次,如果拒绝你到十次以上,对方肯定知道你的诚意,也不好再拒绝了,至少会答应赴一次约。

    请客吃饭一定要表现得大大方方,光明磊落。要让客户觉得你的理由非常正当,有凭有据才好。只要他不拒绝你,你就成功了一半。

    与客户进餐的时候,不要再谈公事

    俗话说,“酒桌之上说好话,杯子底下好办事。”在饭局上,尽管喝酒吃饭比较重要,但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饭局的核心是谈话。那到底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呢?

    酒桌上不谈公事,是众所周知的准则。无论是私人关系还是公务关系,饮酒进餐氛围下谈公事往往不会有好的效果,甚至还会让对方认为我们办事不够严谨。应酬话题应该是那些轻松愉快的、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的。它能帮助我们和对方建立友谊或者工作之上的私人关系,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才是促成生意和合作的基础。

    一位经历过十几年商务饭局的生意人说:“我曾见过有人一味奉承低俗,有人的话题天高海阔不着边际,有人黄色段子层出不穷,有人自言自语狂妄自大,也有人穷追不舍誓达目的……这些都令饭局索然无味。”所以,要想饭桌引起众人谈话的兴趣,轻松的话题,如家庭情况、个人爱好、风土人情或自己的独特经历是不错的选择。

    在饭局中,作为主人,我们不可能开席就单刀直入,一般要由浅入深地引入不同的话题。

    在客人刚到饭店或包厢时,他们都还未进入饭局状态,此时作为主人不要急于跟客人说太多的话,话题应以寒暄为主,目的在于给双方一个缓冲。比如,表示欢迎以及感谢赏脸、路上的交通状况、餐馆的位置是否难找、以前是否在此用过餐及评价。如果被邀请的人员没有一起到来,询问原因。若是有新成员,让熟识的客户做个介绍。这些话题,非常容易回答,也为接下来的交谈打好了基础。

    真正的饭局一般是从双方坐下等上菜的时候开始的。此时,客人都是静等主人说话,而身为主人,我们可以以半正式的话题说明此次宴请或聚会的目的。比如,“听说这家饭馆的菜做得很有特色,特意邀请大家品尝。”“经常麻烦某人照顾,特意一起吃饭表示感谢。”“为了欢迎某客户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洽谈生意,特意做东招待。请大家一定要随意。”这样说既淡化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饭局目的,又能让在座的放开拘束,放松心情。

    接下来,大家还可以谈谈喝什么酒,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菜,如果是外地客户,问问是否来过这里,介绍一下今天的特色菜。或者,我们拿自己到外地或者国外吃饭时闹出的笑话来博客人一笑,并尽量让客人讲出他们的见闻或经验等。

    正式上菜后,大家的精力都会集中在品尝菜肴上。所以,此时主人要主动多谈,少问客人一些。此时的话题,要选择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和倾向性的。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体育赛事,时事新闻如奥运会、油价、房价等,或者娱乐趣事如热门电视剧、欧美大片、喜爱的明星或旅行的见闻,或者养儿育女心经等。这些话题,总有一项符合在座的客人,有助于他们各抒己见。

    当然,若大家开始比较拘谨,我们可以和相熟的人主谈,引起其他客人加入。若是都不熟,可以观察谁最善谈,并以对方为突破口,联合创造一些话题。注意,不要因为某些客人比较内敛沉默就忽视他,这会给人厚此薄彼之感。最好每一位客户都能照顾到。

    酒足饭饱,众人即将离席时,是点明或暗示此次饭局真正目的的最佳时机。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客人点明主题。因为客人愿意赴约,心中就已有数,所以也不必多说,给出暗示即可。如“愿我们接下来的谈判能够顺利,达到双赢。”或“保持联系,过两天去办公室拜访你,之后的申请有劳操心了。”或者,“希望此次合作愉快。事成之后,我们去海边吃海鲜庆祝。”

    为了让我们在喝酒时更有话题可聊,在参加酒宴之前,我们要先为酒桌上的话题做点准备。首先,准备三个参加酒宴中多数人都熟悉的话题、问题或故事,再准备四个常见的问题备用。其次,想好每个话题可能引起的其他问题以及我们对它们的看法。这些话题一般来自于我们内涵丰富的生活见闻。所以,为了积累话题,我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趣事记录下来,多看新闻、书籍、体育比赛或电影等。如果与陌生人进餐,根本不了解对方的兴趣或爱好,最简单的是从我们吃的东西聊起,比如川菜、湘菜、鲁菜等,把菜的特色或故事变成话题,再从聊天中发现对方的兴趣点。

    谈什么比饭局上吃什么东西还重要。我们要多察言观色,积累见闻,如果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进餐气氛活跃愉快,那就能给客户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学好斟酒,开局大吉

    喝酒有很多礼节,斟酒也非常有讲究。做好斟酒,能为客户留下好印象。

    中国传统的斟酒方法是斟酒者右手拿酒壶,左手按住壶盖斟酒。现在的酒都是瓶装,在斟酒时我们仍要用右手。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酒局中最好的酒。斟酒时,我们要站起来,从客人的右边斟酒,然后右手持酒瓶,让酒瓶上的商标全部暴露在外,中指齐瓶签处,食指朝上抵住瓶颈,徐徐倒出。斟完一杯,应把瓶口向上抬一下,以免瓶口的余酒滴到桌布或宾客的衣服上。

    如果是从冰桶里取出的酒瓶,应先用巾布擦拭干净。有些红酒要保持较低的温度,因此必须用餐巾裹着酒瓶倒酒,以免手温使酒升温。斟一般酒时,左手持一块折成方形的餐巾,右手握瓶,即可进行斟酒。注意:斟酒时,我们的身体应当做到既不要紧靠客人,也不能离得太远。

    斟酒时,无论斟哪种酒,酒瓶的瓶口都不可沾贴杯口,以免有碍卫生及发出声响。一般,瓶口最好在杯子上方2厘米左右,斟汽酒或冰镇酒时,二者则应相距5厘米左右为宜。若是桌斟,不应拿起酒杯,而应持瓶向放在餐桌上的杯中斟酒。

    瓶内酒越少,出口速度越快,斟倒时容易冲出酒杯,因此,我们要掌握好酒瓶倾斜度,使酒徐徐注入酒杯。在斟倒啤酒时,速度要慢,最好让啤酒沿着杯边流入杯内,这样可以使杯中倒满,避免产生大量泡沫。

    为客户斟酒,是有顺序的。身为主人一般先从第一主宾的位置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绕餐桌依次进行。如在座的有年长者,或有长辈、远道来的客人或职位较高的人,要先给他们斟酒。另外,由于宴会的规格、对象、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因此斟酒顺序也应灵活多样。比如,宴请亚洲客人时,主宾是男士,主人应先斟男主宾位,再斟女宾位,最后为自己斟酒,以表示对来宾的尊敬。不过宴请欧美客人时,则应先斟女主宾位,再斟男主宾位,以表示对女士的尊重。不管如何,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

    斟酒时,我们常说“满上满上”,是不是酒都要倒“满”才行呢?我国斟酒虽然强调“满”,但此满不等于溢出酒杯,否则,客户难以端杯饮用,还会弄脏桌布。

    斟酒斟多少是有标准的。一般中国白酒八分满,红葡萄酒入杯1/3,白葡萄酒斟入杯中为2/3,香槟酒斟入杯中时,应先斟到1/3处,待酒中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续斟至七分满即可;冰水入杯一般为半杯水加入适量的冰块,不加冰块时应斟满水杯的3/4。斟啤酒时,瓶与酒杯呈直角,一直斟到泡沫上升到杯口为止。稍候片刻,待泡沫消退一些后,再次向杯子正中斟酒,直至泡沫呈冠状,高出杯口。

    酒宴进行中,我们要及时为客户添酒,这时要注意时机。我们最好在客人干杯前后及时为宾客添斟,还有每上一道新菜后要添,客人杯中酒液不足一半时也要斟。此外,客人互相敬酒时,要随敬酒宾客及时添酒。

    如果作为客户,主人为自己斟酒,此时我们要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欲扶状,以示恭敬。或者,当主人给我们斟酒时,行“叩指礼”,即把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表示感谢。

    总之,斟酒是一门艺术,要想斟好酒,就要把握快、稳、慢、旋四字诀,做到有礼有序,让酒席气氛融洽。

    碰杯、敬酒,要有说辞

    酒桌上,碰杯、敬酒,都要有说辞,这就是祝酒词。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两句话,没了它,对方怎么好意思平白无故地喝我们敬的酒呢!若是祝酒词说得好,那就能句句引导客人跟上我们的思路,圆满地达到生意宴请的目的。

    敬好第一杯酒是酒宴酒局的一个良好开端。若我们是主人,第一杯酒一般要敬给在座的所有客人,话语要包含祝福。第一杯酒的目的是为了营造欢愉的场面,因此我们要做到有礼貌,饱含热情。

    某公司为了欢迎合作企业董事长一行到来而举行宴会。

    宴会开场时,该公司董事长举起酒杯,面带微笑,说:“尊敬的周董事长,各位贵宾和同仁们,大家晚上好。周董事长与我们合资建厂已经两年,今天亲临我厂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进行指导,我们表示热烈地欢迎。让我们举起酒杯,祝双方能友好合作,生意更上一层楼。”

    祝酒词开头应对宾客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然后根据双方的关系,回顾相互交往的历程,阐明宾客来访的意义,展望美好的未来。结尾应再次表示欢迎,并预祝来宾做客愉快,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提议,为今后我们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为我们之间日益增进的友谊,为大家的健康幸福,干杯!”或者说“今晚大家欢聚一堂,我希望大家不要拘束,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请举起酒杯,干一杯!”

    若不是正式的大型宴请,而是与客户酒桌上沟通感情,或者是个人敬其他单个人时,那么祝酒词和劝酒的话应非常简练。

    内蒙古草原人敬酒时,一般说“美酒倒进高脚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

    请生意场上的朋友时,敬酒可以说“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

    请在座的女士喝酒,可以说“这里的山这里的酒,这里的女士真是美。”而请在座的男士喝酒,则可以说“这里的酒这里的菜,这里男士也挺帅。”

    若在酒桌上遇到同乡,则可以说:“骏马奔驰跑边疆,人在异地遇同乡。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及往事情更长。”

    祝酒词和劝酒词要尽量口语化,若是祝酒词说得如同做课题一样正式,会让在座的客人感到紧张。那些贴近生活的语言,能让人感觉亲切,让酒桌氛围更加舒服。当然,这不是说这些说辞都要非常俗,而是说语言流畅,非常顺口。“常在外边走,哪能不喝酒”“大量饮酒会伤肝,适量饮酒赛神仙”。

    引用一些名诗或者名言,加上自己的组合,见机而作,能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比如,请酒量好的客户喝酒,可以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或者请对面朋友共饮,可以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约对门,喝酒喝个双。”

    若是实在找不到敬酒的说辞,可以借助酒桌上饭菜的菜名来祝酒。比如说,“各位朋友,这是本地最著名的香酥鸡。它不仅色、香、味俱佳,还能带来吉祥如意。你们看:吃鸡头,一鸣惊人;吃鸡脖,承上启下;吃脊背嘛,不负众望;吃胸脯,胸有成竹;吃大腿,脚踏实地;吃鸡爪,步步登高;吃鸡翅,展翅高飞。来,请大家共同举杯,为合作顺利干杯!”同样地,鱼也可以这样说,“吃鱼头,独占鳌头;吃鱼眼,珠玉满目;吃鱼骨,中流砥柱;吃鱼背,倍感亲切……”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餐桌上还有很多可以拿来作为祝酒、敬酒的题材,只要用心,就不用为祝酒词发愁。

    在宴会或者酒局的最后,一般常有客人一方向主人一方致谢。若我们是被宴请者,此时敬酒可以这么说:“……今天的酒宴好极了。大家都吃得舒心,喝得开心,同时还有机会相互熟悉和交流。在此,我谨代表我方所有人敬你们一杯。”或者还可以说:“感谢刘董事长的热情招待,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希望两家公司的合作成功。请举杯共饮。”

    应酬时,一般都是即兴祝酒,这很大程度上考验了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了能在关键时刻说好祝酒词,博得满堂彩,平时我们需要多收集一些这样的说辞,或者研究一些名言和警句,并根据当时酒宴的主题或者客人的情况,进行修改。若是看到一个场景需要而立即以不俗的言辞、精巧的组合、恰到好处的风度举杯,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祝酒词和劝酒词是控制宴会气氛、掌握宴会节奏、实现宴会目的、保证宴会效果的关键,我们要好好学一学。

    敬酒分主次,谁也不得罪

    在酒桌上,敬酒一定要考虑好主次和顺序,否则很容易得罪人,让酒桌气氛不快。那敬酒应该按什么顺序呢?

    大型正式酒宴,要先由主人向列席的来宾或客人敬酒,会饮酒的回敬一杯。若是规模比较大的宴席,主人可依次到各桌敬酒,而各桌则派一位代表到主人所在的餐桌上回敬。

    若是一般的酒局,敬酒应以宾主身份、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等为序,按顺序敬酒。

    主人举杯前致词,第一杯全桌同饮。哈尔滨、南京等地,表达对宾客的盛情,主人要先与全桌同饮三满杯。然后,一般应该由主陪开始敬宾方酒,尔后,副主陪敬酒。注意:宴请宾方时,应热情向宾方敬酒,并说一些祝福或感谢的话,以表达心意。即便酒桌上有自己的老板或上司,我们也不能首先向自家人敬酒,这会冷落宾客。

    新上任的销售经理王朝和老板一起招待来访的各位经销商。

    酒席开场后,王朝举起酒杯,面对自己的老板,说:“唐总,我要敬您一杯,谢谢您对我的培养与信任……”话音未落,唐总就打断了他的话,责备道:“怎么能先给我敬酒呢?应该先给各位老板敬酒,他们是我们的客户,是上帝啊。”

    王朝这才反应过来,立马转换话题,说:“不好意思,各位老板,梁老板、周老板、徐老板,来,我敬各位一杯,作为我们公司的代表,谢谢各位老板对我们公司的信任,也感谢大家对公司产品推广的帮助。”各位经销商马上附和:“太客气了,祝我们合作愉快,大家财源广进吧!”

    就这样,酒桌上的氛围活跃起来。

    等主人一方敬过一轮后,客人一方开始向主人回敬酒,以示感谢。客人中的主要领导向主人敬酒,然后依次向主陪、副陪等敬酒。

    客人间互敬时,敬酒的原则可以按照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来敬。一般情况下,长者均是尊者,尤其是在家庭宴会或者朋友聚会中。但是在商务应酬的酒桌上,年龄却不是一定的标准,此时实行的是卑者向尊者敬酒,即职务低的人向职务高的人敬酒,或者一般人向重要人物敬酒,比如酒桌上有高级领导、著名人物、重要贵宾等。古语云:“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有钱人、有权人,大部分都是酒席中的尊者,应该先敬。

    若是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要首先打听一下在座其他人的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避免出现尴尬或不尊重人的局面。如果我们是客人,可以根据主人一方敬酒时的顺序回敬。

    如果是对在场的人职位高低、身份高低等都不清楚,可以按统一的顺序,比如从自己身边开始逆时针方向敬酒,或从左向右敬酒,以做到合理公平。注意:此时“宁落一群,不落一人”。若是其中一个人被落下了,那他会感觉自己没有得到重视,还会伤及双方的感情。

    有时,有求于某位客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其倍加恭敬。但是,在酒席上,若是有更高身份的人,则不应该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女士若是主人,难免要先向所有人敬酒。但若不是,那女士不宜主动先向男士敬酒。

    向外宾敬酒时,要主随客便,可以敬酒,但不宜劝酒,喝多喝少全由客人自己掌握。而且,我们一定不能劝女宾干杯。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宴请,若我们作为客人,千万不可主人敬酒未完,或比我们重要的客人尤其是坐在主人身旁的贵宾还未敬酒时,就已经站出来敬酒了。这是对主人和贵宾的不尊重。

    敬酒要想谁也不得罪,分清主次,弄清在座人的重要顺序非常重要。有礼、有序敬酒,能获得别人的好感。

    以茶代酒时,如何打好圆场

    “我酒精过敏,不能喝酒,可上了酒桌,难免要敬酒喝酒,怎么办?”

    “我是一个女孩子,三口酒醉,不能喝酒,可客户有时候非要敬,如何应对他们的敬酒呢?”

    “我喝酒伤肝都住了好几次医院了,医生反复叮咛不让喝。可我是生意宴请的主人,还要祝酒,不喝不行,真为难。”

    ……

    不少人不胜酒力或不能饮酒,参加酒局,难免就会发愁。古人面对这个问题时,是怎么办的呢?据《汉书·楚元王传》:“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醴”泛指度数最低的甜酒或以茶代酒。也就是说,不善饮酒者,不妨以茶、饮料、水等代酒。

    现在,一个新问题是,杯子里装的不是酒,那向其他人祝酒时,怎么说才能让大家感知我们的诚意呢?一个重点就是言辞一定要非常真诚,把水和酒的不同说出来,但更要清楚表达我们的水比酒更能表达感情。

    在祝酒时,我们可以这么说:“尊敬的张总、徐总和各位朋友,我在这几天里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我非常想表达我对各位的感谢之情。但是,我不胜酒力,而且明天还有重要工作处理,所以只好以水代酒。”一般比较能体谅的人,都会同意这种代酒法。

    若是在座的客户不愿意,甚至有人还会来把水换成酒。我们要挡住,然后接下来继续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完。我们可以接着说:“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水虽不若酒浓烈,但它清澈透明,正应了这句话。我希望我们的友情也如这杯澄净的水一样,喝完了也不会留下寂寞的酒杯,能日久天长。”

    或者,我们还可以说:“茶水虽然不像酒一样让人产生眩晕的快感,但却是一样醇香陶醉。

    因为这杯子里所饱含的感情胜过茅台,超过牛栏山,不同于长城干红。它是用我的感情勾兑的,更能体现出友情。我敬大家,把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最美好的祝愿都融在一杯茶水里,献给大家!”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么说:“酒是水主其行,火主其神。现在我用水来代表酒的外形,用真情如火来表达酒之神韵。请大家共同举杯,让我们拥有水一样的绵绵柔情,火一样的热烈真情,干杯!”相信经过这么一番深情解释,酒桌上的其他人也会接受,并且气氛不会冷掉。

    若是客户专门来敬酒,我们要以茶代酒拒酒时,一般可以诚恳地向同桌人说明自己不饮酒,并致以歉意,求得谅解。比如,“我昨天才从医院出来,医嘱不能喝酒,所以我把感情都放在茶里,以茶代酒,先干为敬了。”

    若是客户不满意,非得要我们喝,我们可以善用一些茶水类的拒酒词来应对,这样不伤感情。客户敬酒,我们问对方:“我们俩有没有感情?”他肯定会答有。然后我们就顺势说:“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感情是什么?感情就是理解,理解万岁!”接着,我们就以茶代酒,表示一下。

    或者说:“俗话说,‘酒水,酒水,有酒就有水’。大家喝酒,那我就喝点茶水,一来应了‘有酒就有水’的俗语,二来我喝酒真的是过敏。不过不管喝酒还是喝水,感情是一点不带差的。来,我们一切尽在‘酒水’中!我干了!”

    诸如此类的拒酒词还有以下几种:“以茶代酒,天长地久”“酒是苦的,茶也是苦的,我不会喝酒就喝茶代替吧”“感情到位了,茶比酒要更醉人,我以茶代酒敬您”“感情深浅不在酒,以茶代酒情更深”。

    此外,如果没有酒,对方不满意,不妨在喝水、饮料、茶之前,给在座的背一首带“酒”或关于喝“酒”的诗,要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将进酒》等。这样“酒”不就有了。

    当然,以茶代酒时,还可以根据情况想出其他对策。但,只要多说些表达感情的话,相信即便不喝酒,我们也能获得众人的好感。

    掌握“没话找话”的本领

    “吃饭当哑巴”这句话在赴生意宴会时是完全不适用的。我们喝酒一般不是把酒作为目的,而是以酒为媒,考虑怎么达成目的。联系工作、拉家常、谈古论今等此时比吃饭喝酒更重要。因此,在餐桌上,我们绝对不可以金口不开,枯坐一隅。

    业务员李阳请客户韩经理吃饭。因为李阳平时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所以在酒桌上,他只在开始时,找了个理由敬了韩经理两杯酒。接下来没了话题,两个人只好坐在那里硬着头皮只管自己喝。

    韩经理原本对李阳印象不错,可现在他很恼火,觉得李阳不懂“规矩”。本来在酒桌上很活跃的韩经理就一下子没有兴致了。

    饭吃了没多久,韩经理就说有公事,要回去。李阳赶忙提出了自己销售产品的事情,韩经理面无表情地说:“回去会开会商量的,等消息。”

    尤其是酒局进行到中间阶段,若是在场的人不会找话题,那么酒局氛围可能会冷掉,让人感觉进行不下去了。酒局要是到了这个地步,岂不是很失败吗?为了活跃气氛,我们就不得不没话找话,不管认不认识,都要说得得体、有趣,让所有人都舒服。所以,我们就要练就“没话找话”的本领。

    好话题是初步交涉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其实,没话找话,并不那么难。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如果不大会说话,那么就找对方可能会感兴趣的事情说,比如,做生意的人祝他生意兴隆,还可以祝他保持健康。中年人,可以和他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说说孩子的趣事。和年轻人一起可以谈谈他的理想抱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或者见闻。

    说话的时候,不忘敬酒;敬酒的时候不忘找话题,这样结合在一起,能让酒局氛围更加活跃。

    业务经理刘允为了产品销售的事情,请合作公司的苏总经理吃饭喝酒。刘允很善谈,聊这个侃那个,把苏总经理说得很是开心。

    途中苏总经理不小心说了错话,自罚了酒。此时,刘允道:“第一只猿猴错误地下了地直立行走,所以今天的人们才不用趴着敲电脑。美国总统尼克松偏离了美国的既定政策,才有了中美关系的大进展。所以说,意外错误有时候是充满着理性光辉的错误,这又是一次创新的契机。所以,犯错误有时也是一种美丽。来,让我们为美丽的错误干杯。”这一说,苏总经理更开心了。

    刘允看苏总经理正在兴头上,说:“苏总经理,我们产品的事……”还没等刘允说完,苏总经理就笑着说:“放心。咱们一块喝酒能喝得有兴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那么酒桌上如何找话题呢?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是不错的办法。一些非常机灵的人常借助客户的姓名、服饰、口音等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好的效果。运用这个办法,只要思维敏捷,就能就地取材,当然,如果能从客户说的话语中找到话题更为自然。

    通过寻找自己与客户之间的媒介物,能找出共同语言。见客户赴宴时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以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或者赴宴之前就打听好对方喜欢什么,然后特意带一件过去,并由此引出更多话题。

    有时候,话题会从一个转向下一个,但是,若没有人接住话题,可能造成冷场。所以,我们要竖起耳朵,细心聆听,以便接上话题。一般用承上启下的话语可以使话题不着痕迹地继续下去,比如,“我和你想的一样,但是你知道小刘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吗?上次他说……”或者,“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个事情网上又传出了新进展……”“这道菜好吃,除了味道,还有故事,我说出来给大家佐餐。”

    注意:有些话题属于敏感话题,一说出口就错。没话找话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否则说了不该说的话,必然得罪人,可能让生意泡汤。

    不要说低俗、没礼貌的恶心话。饭局进行到中间时,人们往往都很激动,有人会放肆地讲一些“屎壳郎搬家”等让人倒胃口的内容或者说一些黄段子。这些话都影响食欲,还是很没素质的表现。

    情感话题还是少谈为妙。商务宴中,喝酒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借着酒劲谈起一些伤心的感情往事,惹得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若是不小心提及了,要马上打住,说:“不好意思,不提这事了。败了大家的酒兴,我自罚一杯。”

    维持氛围很重要,所以,不要对某一不在场的人恶意中伤、妄加菲薄或者造谣言。而且,不要对餐馆的菜肴烹调评论挑剔,也不要抱怨服务员的工作或者当着主人的面抱怨食物不佳。此外,个人恩怨和牢骚、令人不愉快的疾病、对方以往的过失或隐痛等都是话题之海中或隐或现的礁石。我们必须小心地绕开它们。

    当我们要提出一个话题时,最好考虑到其他人的情况,不要触到别人的痛处或冷落他人。比如,不可以当着独居人的面大谈婚姻里的问题,不要问客人的奖金是多少。

    神奇的短句、巧妙地回应和轻松愉快的话题总能让谈话顺利进行下去,总能让酒喝得有滋有味。所以,我们不妨多多修炼一下“没话找话”的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