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话销售的生意人,常犯愁的一个问题是,给客户打电话怕耽误到客户做事。要是客户正在忙,打过去成功接听的机会小,还会让客户反感。那什么时间最适合给客户打电话呢?以一周的时间来衡量的话,进行电话业务最适合的时间是周二到周四。
周一,是双休日结束上班的第一天。大部分公司都会在星期一开商务会议或者安排布置一周的工作。所以,这天大多数人都很忙碌,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若是客户患有“周一综合征”,精神不振,无心工作,那我们成功的概率就更低了。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开这一天。如果真的有急事的话,这天下午打电话会稍微好一些。
周二到周四是最正常的工作时间,电话销售员应该好好利用这3天。
周五是工作周的结尾,即便我们打过去,对方也不一定会认真接听,多半可能回复——“等下个星期再联络”。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会无功而返,此时可以做一些预约或调查的工作。
若以一天时间为标准,打电话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
早上8点到10点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客户都在紧张地做事,比如完善昨天工作的不足,安排今天的任务,所以根本无暇接听电话。因此,这个时段我们不妨也用来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想一想怎么做开场白。10点到11点这一个小时,大部分人都处理完了一些事情,比较放松,此时打电话对方会有时间和耐心倾听。
11点到下午1点是午饭兼午休时间,千万不要打电话过去吵客户休息。而1点到3点,客户处于烦躁情绪中,尤其是夏天,这也不是好时段。下午3点到5点,是客户精神充足,热心工作的时候,所以打电话过去,也许能创造好业绩。
下班后或者晚上是否适合给客户打电话呢?
一些电话销售新手可能晚上7点或9点给客户打电话,此时客户可能正忙着做饭、吃饭或休息,此时打过去是非常不礼貌的。若是跟客户比较熟悉,或和客户预约好了,或者知道客户仍在公司工作,那么可以打电话过去,不过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接通后,我们要揣摩客户的心情是好是坏,是否适合谈工作上的事情。尤其注意,千万不要午夜凌晨去打电话,此时完全等同于骚扰电话,一定会被划入黑名单的。
不同的职业,忙碌的时间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客户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时机。
零售商最忙的时候是周末和周一,一般下午2点到3点方便给稍微清闲的他们打电话;医生在雨天比较有空闲时间,此外11点后和下午2点前也可以;律师早上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比较方便接听电话;给股票行业的客户打点话,最好避开开市后,适合的时间是在收市后。
做涉外生意时,我们常要和国外客户打电话,因此打电话的时间应该根据当地的作息,一般来说当地上午9点30分到11点30分应该是最佳时间。
根据时差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给国外客户打电话的大致时间。比如北京时间9点到11点,可以给日本、韩国客户打电话;北京时间12点到2点,可以打给印度、孟加拉的客户;16点到18点可以打给希腊、芬兰、南非的客户;17点到19点,可以联络德国、瑞士、荷兰、法国、西班牙的客户;18点到20点可以联络英国、葡萄牙的客户。
一个公认的打电话最好的时机是客户开心的时间段。比如,客户乔迁新居、结婚生子、刚做了一笔大生意等。在客户心情愉悦时,说出祝福,然后提及生意,相信效果会比较明显。
总之,我们要仔细针对每个客户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拨打电话,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了。
对方的秘书接电话时
在电话销售中,我们经常会被秘书挡在门外,很难获得新客户的联系方式。就算贸然前往,也可能被他们逼退,无缘得见客户。那么如何才能从这些“阻挠者”身上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或者绕过他们找到我们想要找的人呢?
千万不要轻视客户的秘书,因为他们是那些大客户的左膀右臂,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影响力。秘书的一个工作就是为服务的上司节约时间,也就是说凡是对公司无关紧要的电话他们就不会转接给上司。如果我们想见到大客户,那就要获得秘书的认可和好感。
诸如“我只和你的上司说话”“这件事关系到两家公司,于总不接电话,跟你说有什么用?”“这是我和你们张总之间的事情,与你无关”等话,最好不要说,否则你很快就会被秘书挂断电话。我们必须对秘书表示出足够的尊敬、友好和信任,做到和他们的关系和谐。
记住秘书的名字,并且一直记住,是让秘书感受到重视的好方法。我们要在通电话时,把秘书的名字写下来,挂电话的时候,可以说“非常感谢你,王琳小姐。”下次打电话时,如果还是对方可以直接说:“您好,王小姐,很高兴又听到了您的声音。现在我可以和张总聊一聊吗?”这样说的话,秘书会很高兴,因为有人记住了她。
秘书们一般有“三板斧”来过滤各种各样的电话,即他们经常提的三个问题——“你是谁”“哪里的”“有什么事”。这三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却让很多电话销售人员觉得左右为难。“老实交代”的话,秘书就会以“不需要”直接拒绝,我们“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坦白吧,秘书怀疑,再坚持纠缠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最终被过滤掉。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绕过这“三板斧”,让秘书觉得我们的电话很重要,不属于“耽误时间”的那一种。
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内心都有帮助他人的情怀和意愿。所以恳求对方的帮助,是不错的攻心战术。如果能尊重秘书,恳求帮助,相信对方也会乐于施以援手的。
业务员刘翰岳:“您好,我是刘翰岳,不知道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小忙?”
秘书苏珊:“什么事情?”
业务员刘翰岳:“我想把我们公司的产品资料留下来,这类事情由谁负责?”
秘书苏珊:“噢,是乔治先生。”
一下子就拿到了决策者的名字,刘翰岳很高兴。不过,为了确认对方的身份,他又故作随意地问:“他是什么职位呢?”
秘书苏珊:“后勤部的负责人。”
为了知道乔治先生的职位是不是最高的,刘翰岳又问:“请问还有谁可以负责这类事情?”
秘书苏珊:“为什么这么问?”
刘翰岳用理所当然的口吻机智地回答道:“如果有两位主管的话,我们通常会留两份资料。”
秘书苏珊:“没有别人,只有乔治先生。”
刘翰岳又问:“我要把资料和这个字条留给他,不知道您能不能给我一张他的名片?”
秘书苏珊:“好吧,那我传真给你。”
刘翰岳:“什么时候最方便给乔治先生打电话询问意见呢?”
秘书苏珊:“明天下午3点。”
刘翰岳:“好的,很感谢您帮了我这么多忙,真的谢谢您。请问您的名字是?”
苏珊报了名字,听到电话里说:“苏珊小姐,很好听的名字,再次谢谢您。”
秘书们大多是女性,如果我们能始终保持微笑,态度友好,以绅士风度对待她们,那么将很有可能从秘书那里得到决策者的信息资料,还可以和秘书交上朋友。相信下次见面时,秘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套近乎的策略。给客户打电话,被秘书接起,那么我们语气一定要轻快,如同给好友打电话问好。比如,说:“早安,请问方律师在吗?”如果对方不是,且报出了自己的姓名,那我们就说:“嗨,李小姐,请问我能和章先生聊聊吗?”我们可以不先透露自己的信息,然后和秘书们多聊几句,聊些想要知道的事,他们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已经做完了秘书的要求,比如寄送了材料、发送了传真、留下了电话,而对方还是说“有消息联络你”“我们会考虑的”,那么此时也可以选择点破、挑明,直接问:“我这个人比较实在,你是真的帮我给客户看,还是为了委婉地拒绝我,请告诉我你的想法。”这样,我们很有可能得到正面的回答。
另外,客户不在,秘书无法转达时,别把自己名字跟电话号码留给接电话的人。不妨待会儿再试,我们可以说:“如果你是我,你会再打电话来吗?”“我想我再打电话过来,什么时间比较恰当?”
当客户的秘书接起我们的电话时,内心不要恐慌,不要担心被拒绝。把握真诚、有礼、尊重,再加上一些技巧,我们就能突破防线,获得见面的机会。
预约电话不谈生意
贸然登门造访谈生意,是失礼的行为。况且,生意高手总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因此,登门造访客户前先电话预约,是最好的方式。它能让客户感到我们的尊重,节约了双方的时间,而且往往非常有效。
保险推销员乔·库尔曼29岁时就成为美国薪水最高的推销员之一。他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约访,但不谈推销”,并由此消除了客户的警戒心理,确保了和客户的面谈机会,同时也赢得了客户的好感。
乔·库尔曼想拜访生意上的大忙人阿雷先生,于是他提前给对方打了个电话。
“阿雷先生,我是理查德先生的朋友乔·库尔曼,您还记得他吧?”
“是的。”
“阿雷先生,我是人寿保险推销员,是理查德先生建议我结识您的。我知道您很忙,但您能在这一星期的某天抽出5分钟,咱们面谈一下吗?5分钟就好。”乔·库尔曼特意强调了“5分钟”。
“是想推销保险吗?几星期前就有许多保险公司找我谈过了。”
“那也没关系。我保证不是要向您推销什么。明天早上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吗?”
“那好吧。你最好在9点15分来。”
“谢谢!我会准时到的。”
经过乔·库尔曼的争取,阿雷终于同意他拜访了。
电话预约客户时,如果客户认识你,当然好办。我们就可以直接约:“布朗先生,您认为什么时间见您最好?早上还是下午,或是这个星期的什么时间?”如果客户不认识你,直接做介绍表示要见他,那么对方肯定会立马树起防备,问“你见我干什么?”这就为我们接近客户设置了障碍。
一个好办法是告诉客户我们是他的熟人介绍的。有这样一个熟悉的人做中介,对方自然就会比较放心。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是你们董事长的好友,是他特别推荐你,要我打电话给你的。”可能不少人会想:“万一他查实我不是他们董事长的好友,那岂不是会说我是骗子?我岂不是很难堪吗?”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紧张,因为我们打电话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得一次面谈的机会。只要不损害对方的利益,这么说就不过分。况且,若是我们和他相谈甚欢,那么对方可能就不会去追究你曾经说过的话了。
切记,预约电话最好不要谈推销。首先是因为单凭电话里的一两句话,很难确定客户的需求,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此外,若提及销售只会让客户有心理负担,难以自然地和我们沟通。
客户都很忙,我们在预约时,最好强调只占3分钟、5分钟或者10分钟。比如说:“我们都受过专业训练,只要花10分钟,就能将我们的事业作一个完整的说明。您放心,我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只要10分钟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这几分钟时间客户还是愿意给的。不过,要记住,在正式见面的时候,说占用对方几分钟的时间就占用几分钟,尽量不要延长,否则客户不但认为你不守信用,还会觉得你喋喋不休,这样下次你约他就难了。到了时间,我们可以这么说:“5分钟时间到了。您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如果客户自己愿意延长时间与我们交谈,那这笔生意很有可能成交。
确定一个非常准确的时间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问对方“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如果他对保险不感兴趣,就极有可能会回答你“啊,真不巧,这段时间我都很忙”。如此一来,又得从头开始来说服他。一些毫无诚意的客户,很有可能告诉给我们一个笼统的时间,这使得我们还得再次和他预约。
我们要主动决定拜访的日期、时间,如问客户:“下礼拜二或礼拜五方便吗?”“明天上午10点方便吗?”这样的问话,对方一般是能够给一个准确时间的。要是客户在提议的时间里比较忙,可以把日期或时间点提前,因为往后拖延的话,你的说服力会大大减弱,这样还能减少发生意外变故。
如果遇到比较难预约的客户,我们还是要继续预约,以表达诚意、重视和坚持,希望能获得客户的亲见。此时,我们不妨在一个星期的固定几天里给客户打电话,而且这几天里每次打的时间也是固定的,这也是一种预约。电话留言也很有效,即便留了好几次言,客户也没说要见我们,但是这无疑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门拜访外国人时,一定要预约。什么时间做什么,他们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此外,每周五下午,我们做完下周的工作计划后,给下周要见面的人先都约好时间。那下周工作就可以有序有效进行了,我们有了完全自主的时间,在谈生意时必然从容不迫。
人人都喜欢预约服务,既显得专业,又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好的预约会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下次的良性互动和销售的进行创造条件。
在电话拨通后30秒内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任何交谈中最难的就是第一句话,好的开场白是电话销售成功的一半。推销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客户一般会记住聊天的30秒钟的话语,而且以此决定是否要交谈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讲好开场白。
不少生意人的经历已经证明,错误的开头开场,很容易让客户发出拒绝。
电话销售员一:“周女士,您好,我是华宇装饰公司,听说您在某小区有一套房子,您是否正在考虑装修的事呢?”
“谢谢,我不装修。”
电话销售员二:“早上好,陈先生,我是晨星机械公司,我们公司是国家三级资质企业,我们……”
“好,我知道了。有需要会联系的。”
电话销售员三:“晚上好,苏先生,请问您这个星期六有时间吗?我是朝雨服装制作公司的,我们……”
“对不起,我没时间,再见。”
……
这些开场白里,我们既没有说明为什么打电话过来,也没有说明自己的产品对客户有什么好处,说的都是客户不关心、不在意的问题。而且,乏味、没有新意的东西。无怪乎客户把我们拒之门外了。
因此,准备瞬间吸引对方的开场白,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让客户觉得产品对自己有好处;二能引起客户的好奇心。
让客户放下手里的工作,认真听我们讲话,那就要在30秒钟里讲明“我是谁或我代表哪家公司”“我打电话给客户的目的是什么”“我公司的服务对客户有什么好处”。比如,我们可以说:“蒋先生,您好,我是某公司市场部的陈明,我打电话给您的原因是许多像您一样的企业家成为了我们的会员,我们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机械购买费,而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是最好的,能够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我们是否也能为您服务,我想请教一下您目前是否有购买需求?”
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对于神秘奥妙的事,大家都会关心瞩目。所以,我们要在30秒钟的时间里,说些客户不熟悉、不了解或与众不同的东西,让客户对你的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把生意做成。
“王女士,您好,我打电话,是给您说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是这样的,我是浩宇装饰公司的。我们公司最近推出一项征集小区样板间活动,这个活动对您而言有很多好处,如果您加入该活动会有优秀设计师团队进行全房设计,在工程造价上进行优惠,并且主材上优惠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千万不要让客户有否认身份的机会。如果客户真的有房准备装修,一定会对这些优惠信息感兴趣,乐意听下去。
向客户提供新的信息,可以唤起客户的注意。比如,某业务员告诉客户:“我从一家美国刊物上看到了一项新的技术发明,觉得对贵厂很有用。”一般来说,客户非常希望能把握市场动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因此对这些问题都非常感兴趣。注意,不要捏造信息,而要真正地通过阅读专业刊物,向客户提供新技术或新产品知识。
借助有影响力的“第三者”,如名人或客户的朋友来开场有一定的效果。比如,金先生是行业内严格注重质量的客户,而他运用了你们公司的产品。你去其他公司介绍时,可以说“以重品质著称的金先生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并赞不绝口。他曾向我提及您,所以我来这里看看您是否也需要?”注意:这样打着别人的旗号来介绍自己,效果很好,但不能胡乱说,一定要是真实的。
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本能,总喜欢指导别人。我们可以有意用一些不懂的问题,或者虽懂但装不懂的问题向顾客请教。一般来说,客户是不会拒绝的。我们可以这么说:“王总,在扫描仪方面您可是专家,您已经看了我们公司生产的新型扫描仪,请问在设计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吗?”一旦客户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我们便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不要指望客户会有很强的耐心,听我们讲一些对他而言没价值的东西。如果不能在接通电话最初引起客户的兴趣,那我们被拒绝的机会就会很大。所以,一定要开动脑筋,在电话的开头就吸引客户,让他不得不听下去。
用声音迷住你的客户
利用电话做生意时,由于我们不是和客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所以无法通过身体语言影响客户。此时,传递信息的载体——声音,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能用声音“迷”住客户,那就可以让客户产生购买的欲望。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在电话里更有魅力呢?
热情,有亲和力,能感染客户。打电话时,通话的前几秒钟我们就能判断出对方的态度和情绪。同样地,如果我们在与客户交流时,板着脸,那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有热情,会让客户觉得冷冰冰的不舒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面部表情。
说话时微笑很重要。当我们微笑时,声音会传递出很愉悦的感觉,变得有亲和力,让对方都开心起来。因此,当和客户通话时,我们要多提醒自己笑一笑。
达到热情大方,要控制语调,多令语调上扬。因为上扬的语调可以使人觉得热情开朗。打电话说“您好”的时候,声音上扬可以表现出你的激情活力。降调的“您好”给人的感觉是死板冷漠,效果天差地别,会使人觉得你沉闷而乏味,并使客户怀疑你是否愿意继续对话。另外,咬着后槽牙说话,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最好打开口腔,自然言语。
当然,热情也要把握尺度,因客户而异。有的客户喜欢跟热情的人交流,有的客户却不喜欢跟太热情的人打交道。对于不是很熟悉的客户,不要在电话里表现得太过热情,太过热情反而可能让客户觉得你有些夸张,反而容易产生戒心。
吐字清晰明了,能令客户明白我们说的意思,也能给客户如沐春风之感。
有些生意人辛辛苦苦地准备好各式各样的精彩开场白,但是一开口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让客户产生反感,第一印象很糟糕。尤其,含糊其辞、咬字不清、掺杂方言土语,这根本无法达到语言美的基本要求,也可能造成和客户沟通的障碍。所以,我们在谈话时,要尽量做到说话文雅,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这样,声音清亮圆润,语句流畅,自然能令人舒心。
配合客户说话的习惯,能让客户觉得我们和他是有共同点,令谈话顺利很多。
在最初不知道客户说话速度时,我们要采用适中的音量与语速。因为太快,对方可能还没有听明白你在说什么,你说的话却已经结束了,假如对方是急性子肯定受不了,而太慢会令客户开始感觉不耐烦。我们应尽可能娓娓道来,给他人留下稳健的印象。
但若发现客户在电话里讲话声音特别快,我们也要把声音放快以适应他;如果客户讲话速度很慢,我们也要尽量放慢一点。
声音的大小也是有差别的。在最初我们可以保持音量正常,这样既能给人自信的印象,也能让客户听清。不过,当客户显示犹豫不决时,把音量稍微调高,让客人有“专注”的感觉。如果我们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请自己的同事帮忙,先打个电话给同事,让他帮你听听,你的音量是否合适,然后进行调整。
谈话的过程中需要停顿。若我们一直说个不停,一是不知道客户是否在听,二是不知道客户听后有什么反应,此时停顿可以有效吸引客户的注意力。而且,客户若有疑问,他也可以借助我们停顿的时候提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语句表达要流畅,多用短语和单句,避免口头禅及“嗯、这个、那么”等;听起来很专业、讲话有力度、适时幽默,开怀大笑,缓和与客户之间的紧张气氛;讲话要有重点,重要部分要加重声音,听上去要更有力;遣词造句要得体、恰当。
无论是哪一行,要想做成生意,首先要取得对方的信任,声音有魅力能占很大的优势,帮我们获得客户的好感。想让自己的声音更有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我们长期的练习与摸索。
接听电话需要注意的地方
商务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接听客户的电话。千万不要把这看做是小事一桩,很多人因为对客户电话处理不当而得罪客户。接听客户的电话要注意基本的商务礼仪,如果能用亲切和气的态度感染客户,那就能赢得客户的赞誉。
通常,我们应该在电话铃声响过两声之后接听电话。因为电话铃声响一声大约3秒钟,若长时间无人接电话,让客户久等是很不礼貌的。并且,客户在等待时心里会十分急躁,往往会认为公司员工的精神状态不佳。很多业务员桌上有两三部电话,若同时响起,可以长途电话为优先。如果电话铃响了五六声才拿起话筒,应该先向对方道歉,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电话接通后,我们应该主动向客户问好,并立刻报出本公司或部门的名称,说:“您好,这里是翔宇公司市场部……”这一声很重要,往往决定着我们的公司或个人在客户心里的印象。如果我们一拿起话筒,就张嘴嚷道:“你哪里?找谁?什么事?”那客户要么立马挂电话,要么用更重的口气回答。做生意不是吵架,所以,我们要尽量轻柔一点,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但不要矫揉造作。
问好后,要确定来电者的身份,如公司、姓名等。对常有业务联系的电话,一拿话筒便能立即呼出对方的姓名,就能有效地缩短我们与客户之间的隔阂与距离,掌握交谈的主动权。当然,一下子认出对方的身份,也能获得对方的好感。我们可以有一个为工作准备的电话号码簿,将常用的人名与电话号码记下来,这可以节约办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和客户交谈的过程中,礼仪不可缺少。
接听电话时,声调要显得热情愉快。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试一试带着微笑说话,这样的话,客户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像我们在微笑,从而受到感染。因此,接电话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此外,我们,尤其是女士,接电话时要采用自然发声,不必故意做出嗲声嗲气的假嗓子。声音好听,并且待人亲切,会让客户产生亲自来公司拜访的冲动。
不要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慵懒的姿势对方也能“听”出来。如果躺靠在椅子上接电话,对方听你的声音就是无精打采的;若身体挺直,坐姿端正,那么我们发出的声音是亲切愉悦充满活力的。而且这是运用丹田的声音,不但可以使声音具有磁性,且自然流畅。
嘴与话筒间,应保持4厘米左右的距离,适度控制音量,以免听不清楚而产生误会。此外,为了表示专心聆听,并且已经理解,要适时恰当地称“对”或“是”,给对方以积极地回应。客户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如果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做其他事情,没有听清楚客户说的话并要求客户复述一遍时,客户很可能由于不耐烦而挂电话。
礼仪大师金正昆教授曾说:“了解清楚来电的目的,有利于对该电话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电话的接听者应该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本次来电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代为转告?是否一定要指名者亲自接听?是一般性的电话行销还是电话来往?”如果我们自己无法处理,应认真记录下来,委婉地探求对方来电目的,这样既不误事还能赢得客户的好感。
记录客户来电的信息时,要牢记“5W1H”的技巧,也就是When(何时)、Who(何人)、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为什么)、How(如何进行),尽量记得简洁又完备。记录完后,我们要复诵一遍来电的要点,防止记录错误或者偏差可能引起的误会,使整个工作的效率更高。
此外,一般我们都习惯用右手拿话筒,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边听电话边记录。有些人可能会将话筒夹在肩膀上面,这样,电话很容易夹不住而掉下来发出刺耳的声音,从而给客户带来不适。因此,金正昆教授提倡“用左手拿听筒,右手写字或操纵电脑”。
如果客户打电话的目的是责难或批评,我们要委婉地解说,并向其表示歉意,不可与发话人争辩。如果需要查找数据,且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最好不让对方久候,应改用另行回话之方式,并尽早回话。
当电话交谈结束时,很多人常讲完就先挂断电话,甚至会把话筒“啪——”地一下扔回原处。这种做法,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客户产生极不愉快的想法。
挂电话前,我们要最后道谢。来者是客,以客为尊,即便不直接面对客户,或者客户是来责难的,我们也应该感谢客户致电或者欢迎客户提出意见。另一个基本礼仪是,牢记让客户先收线。在电话即将结束时,我们应该说“再见”,礼貌地请客户先收线,等客户挂断后,整个接听电话才算圆满结束。
有时候,我们会接到需要交转的电话。此时要注意礼仪,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并表示会转达他说的事情。比如,“我是陈总的同事刘海涛,您说的事情,我一定会传达给陈总的。”这样就能给对方以亲切感、信任感。
电话是企业经营的桥梁之一。通过接听电话,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形象推销出去,所以应该慎重使用电话。不过,只要养成良好的接听习惯,接电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