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吉亚家族-人质复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查理八世在马里诺得知阿方索二世[1]带着全部金银珠宝登上一支由四大桨帆船组成的小舰队逃亡了,把战争和王国留给了儿子斐迪南二世[2],有辱精明政治家和伟大将军的美名。就这样,查理八世的征伐一路告捷:所到之处城门大开,敌人早已逃之夭夭。他一仗未打却已赢得了征服者的盛名。

    次日拂晓全军继续上路,经过一整天的行军之后,傍晚时分在韦莱特里扎营。这天从早到晚国王都在巴伦西亚枢机主教和杰姆亲王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前行,到达驻地后,先送枢机主教回到住处,再和杰姆回到自己的行宫。凯撒·博尔吉亚出发时随行的还有二十辆四轮马车,驮着沉重的货箱。这时,他打开其中一辆马车上的货箱,和昨天一样,取出一个豪华的餐具柜,拿出银器放在餐桌上,命人备来晚餐。此刻夜幕降临,他回到自己的寝室闭门休息,脱下主教服之后立即换上马夫的衣服,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国王安排的住处,之后穿过几条街,出了几道城门,来到空旷的乡下。此地离城约莫两公里外,一名仆人带着两匹快马早已等候于此。凯撒可是一等一的骑马高手。跃上马背,主仆二人快马加鞭,一路飞驰赶往罗马。天刚破晓二人到达罗马。凯撒在天主教最高法院弗洛雷斯审判员的府邸前下马,取来一身得体的衣服,换了匹精神抖擞的快马,接着上路直奔母亲的寓所。看到儿子归来,母亲高兴得欢呼起来。这位枢机主教一向沉默寡言,行事神秘,事先就提早返回罗马一事未曾对任何人透露只言片语,连母亲也不例外。而罗莎·瓦诺莎的这声欢呼,其中蕴藏的仇恨胜过了母爱。那天傍晚梵蒂冈内查理八世和教皇表面上立誓互建友谊,互相说着言不由衷的效忠誓言,在场的诸位无不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这时,罗莎·瓦诺莎的一名信使给凯撒带来一封信,要他马上赶回德尔塔隆伽拉街的家中。凯撒询问信使有何要事,仆人表示无可奉告,待其回家后可听母亲亲口告知。于是,凯撒一有机会立刻脱身,换上平民装束,裹着宽大的风衣离开了梵蒂冈赶往天后教堂。大家应该还记得,教皇的情妇就住在这座教堂附近。

    刚到母亲的住处,凯撒注意到四周满是惨遭洗劫的痕迹。街道上一片狼藉,拆毁的家具残骸和破碎的珍贵布料四处散落。来到家门口台阶前,透过破碎的窗户玻璃看到撕烂的窗帘还在飘动。他不知道为何如此狼狈不堪,急忙冲进屋去,一连好几个房间都已面目全非,也不见人影。终于看见了一间屋里透着灯光,他走了进去,发现母亲正坐在一个嵌着象牙银饰的破烂乌木箱子上。母亲见到凯撒立刻起身,脸色苍白,头发凌乱,指着满地狼藉大声道:

    “你瞧瞧,凯撒,这就是你们的新盟友干的好事!”

    “母亲,究竟出了什么事?”枢机主教不解地问道。“家里怎会弄得如此狼狈?”

    “还不是拜那帮蛇蝎心肠所赐,”罗莎·瓦诺莎咬牙切齿地说道,“就是你们拥入怀中温暖的毒蛇,它怕咬你们折断自己的毒牙就来咬我!”

    “谁敢下此狠手?”凯撒喊道。“告诉我,母亲,我向天发誓,一定让他血债血偿!”

    “谁敢?”罗莎回答道。“查理八世国王就敢,借他那忠心耿耿的瑞士盟友之手干的。大家都知道梅尔基奥尔外出,就剩下我和几个可怜的下人在家,所以他们就跑来撒野,竟敢破门而入,就像罗马是他们的战败之城一样。在你这位巴伦西亚枢机主教还在和他们的主人把酒言欢的时候,他们把你母亲的房子洗劫一空,让我饱受欺凌侮辱,就连那些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也未必会遭受此番奇耻大辱。”

    “好了,好了,母亲。”凯撒说道,“要冷静。耻辱终将血洗。您想想,比起我们可能会失去的,这点屈辱算得了什么呢。您放心,父亲和我,我们保证会给你比这更多的弥补。”

    “我不要你保证,”罗莎喊道,“我要复仇雪耻。”

    “我亲爱的母亲,”枢机主教说,“此仇不报,我不配身为人子。”

    一番安慰之后,凯撒把母亲送去了卢克雷齐娅的宫里。卢克雷齐娅和佩萨罗领主的婚约解除之后重新恢复了自由之身。接着凯撒回到梵蒂冈,下令重新修缮和装饰母亲的住所,且要比之前还要豪华壮观。完工之后,凯撒再次见到母亲,崭新的奢华豪宅并不能让她心中的仇恨有丝毫消退。也正是这种仇恨让她再见到儿子时激动的大声欢呼起来。

    母子二人简短交谈了几句之后,凯撒上马去了梵蒂冈,两天前以人质的身份从这里离开。亚历山大六世事先已经知道儿子定会逃跑,对此不仅表示赞成,还以教皇至尊的身份提前赦免了儿子的伪誓,此刻见儿归来满心欢喜,还不忘千叮嘱万嘱咐他要好好隐藏起来,以防查理八世随后来要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国王起床后,有人发现巴伦西亚枢机主教不见踪影,国王心中不免担心,便让人前去探个究竟。派去的人来到凯撒的住处,得知昨晚九点左右他出去之后一直未归,于是立马回禀国王。国王当即断定他是半路潜逃,顿时龙颜大怒,向全军通报了他的伪誓。将士们想起了凯撒那每辆都载得沉甸甸的二十辆马车,,见他还在众目之下从马车上取来闪亮的金器银具,也就不曾怀疑其他马车上的财物;此刻他们纷纷来到马车前,破开箱子一看,全是一车车的沙子石头,这即表明此次潜逃早有预谋,不免令国王对教皇的怒火倍增。于是他即刻派出菲利普·德·布雷斯,即之后获封的萨伏依公爵,前往罗马,奉命告知教皇对凯撒此次潜逃十分不悦。然而教皇回答说对此毫不知情,并对国王陛下深表歉意,表明自己对其下落一无所知,但十分肯定他人定不在罗马境内。事实上,教皇说的是实话,凯撒确实不在罗马,而是和奥尔西尼枢机主教一同前往其封地暂避风头。教皇派出内皮主教和苏特里主教担任使者前去回复查理八世;波尔卡里阁下担任使者代表民众同往,他是天主教最高法庭的院长,负责向法王传达罗马人民得知枢机主教失信于陛下之后的痛心疾首。查理八世这时候不管对这群人的空口白话有多不快,不得不顾忌当务之急,只好继续行军赶往那不勒斯,并于1495年2月22日礼拜日进入那不勒斯境内。

    四日之后,不幸在卡普阿病重的杰姆在那不勒斯新城堡去世。之前在辞行宴上亚历山大六世对他下毒,此药专为枢机主教所备。不过下毒者终究逃不过恶有恶报,只是此刻时候未到。如此一来,教皇可是一箭双雕,把这可怜的年轻人生前以十二万法郎卖给了查理八世,死后又以三万达克特金币卖给了巴耶济德二世……

    然而与后者的交易有些耽搁,这位土耳其苏丹要在见到尸首之后方才付钱,而查理八世已下令将其埋葬在了加埃塔。

    凯撒·博尔吉亚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断定国王现在必定日理万机,忙于安顿新都城诸事,想必无暇追究他的行踪。于是他又回到罗马急欲实现对母亲的承诺,表明此次回来只为报仇雪恨。

    巴伦西亚枢机主教豢养了一位西班牙手下供其差遣,并担任其杀手队头领。此人大约三十五到四十岁,一辈子尽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只要出价合意从不拒绝任何交易。此凶汉名叫米切莱·科雷利亚,江湖人称血腥侩子手“米凯洛托”,正是凯撒所需之人。米凯洛托对凯撒可是死心塌地,而凯撒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这位枢机主教让他负责部分报仇行动,剩下的由他亲自完成。

    唐·米切莱受命在坎帕尼亚乡村搜捕法兰西人,见一个便割喉索命。他立刻奉命展开行动,不出几日大见成绩:一百多人遭抢劫、暗杀,其中包括途中返回法兰西的圣马洛枢机主教之子。在他身上米凯洛托还搜出了三千克朗银币。

    至于凯撒自己则留着对付洗劫过母亲寓所的瑞士人。正好教皇手下有一百五十名瑞士士兵已在罗马安家立业,靠着军饷和杂役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枢机主教将他们统统开除,并下令要他们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撤出罗马,三天内务必从罗马领土上消失。这些可怜人只好服从命令,带着妻儿家当,齐聚圣彼得广场准备离开。这时,枢机主教突然命令两千西班牙人将他们全部包围,向他们火枪射击,同时挥刀砍杀,而凯撒和母亲则一起从窗口欣赏这场屠杀。

    就这样有四五十瑞士人丧生,其他活着的人团结起来奋力反抗免遭不幸,成功撤退到一处民房,借民房掩护顽强抗敌,抵御围攻,争取时间等待教皇的救援赶来。教皇不知这起屠杀背后的主谋为何人,便派出护卫队首领带领一支精英小分队前来救援。他们成功把幸存下来的近四十人安全送出城去。其他人在广场上或民房中惨遭杀害。

    然而这样的复仇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去凯撒的心头之恨,也根本没有伤到查理八世半根毫毛,而他才是过去一年来教皇一家遭受凌辱的始作俑者。于是凯撒立马放弃了这种下三滥的报复手段,开始在大利益背后动心思,一心琢磨着重建因斯福尔扎的背叛、皮耶罗·德·梅迪奇的流放和阿方索二世的败亡而瓦解的意大利君主同盟。其实重建同盟并没有教皇想象的那般不易:因为威尼斯人眼看查理八世越来越近,开始心神不安,害怕他一旦成为那不勒斯之主后难免不心生一统意大利的念头;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看见法王一个措手不及就让阿拉贡家族下了台,心中不寒而栗,唯恐自己敌我不分,引狼入室;马克西米利安则一心待机而动,想乘机打破无奈之下连连退让换来的短暂和平;还有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曾是倒台阿拉贡家族的盟友。因此,大家虽各有所需,但却有着共同的隐患亟需解除,故而很快就在务必将查理八世赶出那不勒斯及意大利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并保证自始至终齐心协力,竭尽所能,不管是谈判、设计或战争,定将全力以赴务必成功。只有佛罗伦萨拒绝加入此次反法同盟行动,继续忠实于自己对法的承诺。

    根据反法同盟国联盟条约,联盟期限为二十五年,表面上宣称宗旨是捍卫罗马教皇的权威和基督教界的利益。然而基督国的各位君主碍于颜面不敢指名承认苏丹为其同盟成员,若非巴耶济德二世的大使每次均有出席商议大会,人们还会以为此番同盟是为讨伐土耳其的圣战而准备的。其次,同盟国当下必须共建一支拥有三万骑兵和两万步兵的军队,军饷由各成员国共同承担。为此教皇需提供四千骑兵,马克西米利安六千骑兵,西班牙国王、米兰公爵和威尼斯共和国各八千骑兵;同时每位成员国需在条约签署后六周之内招募并配备四千步兵;舰队由沿海国家装备,所需费用由各成员国平摊。

    1495年4月12日棕枝主日[3],意大利向全国公布该同盟国成立,并举行了盛典大肆庆祝,尤其是罗马全民欢庆。在条约公布的同时,秘密条约开始执行。其中要求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必须派出一支由六十只巨型战舰组成的舰队前往阿方索二世之子的藏身之处伊斯基尔岛,并配备六百骑兵和五千步兵以协助王子重登王位。这支舰队由科尔多瓦的贡萨尔沃担任指挥官,他之前攻陷格拉纳达获胜而赢得了欧洲第一将军的荣号。威尼斯将派出一支由四十只巨型战舰组成的舰队,由安东尼奥·格里马尼担任指挥官,进攻法兰西在卡拉布里亚和那不勒斯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而米兰公爵保证截下所有法兰西援军,并将奥尔良公爵驱逐出阿斯蒂地区。

    剩下的马克西米利安承诺将入侵法兰西边境。一旦巴尔贝里戈或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向巴耶济德二世求助,他将为威尼斯或西班牙提供财力、舰队和人力支持。

    之前的隆重欢迎昙花一现,如今同盟国的成立使查理八世仓皇失措。和所有的征服者一样,他的胜利多来之于走运而不是真本事。且他并没有拉拢那不勒斯和卡拉布里亚当地的诸侯势力,也没有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势;而是把所有的爵位、官职和封地全部封赏给了跟随他征战的本国人,导致王国要职均为外人所担任。这让土生土长的地方诸侯备受伤害。

    结果,同盟国成立的消息一公布,查理八世之前把托佩亚和阿曼泰亚两城封赏给德普勒西领主,这两地诸侯便打着阿拉贡家族的旗号起兵造反;而西班牙舰队刚驶入卡拉布里亚的雷焦卡拉布里亚,这座不满新统治者的城市即刻敞开城门迎接;阿方索二世的皇弟腓特烈亲王[4],即斐迪南的叔父,从未离开布林迪西,却被当作大救星在他林敦受到热烈欢迎和拥戴。

    注释:

    [1]阿方索二世:(1494—1495)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长子。其父去世后,法王查理八世已经准备入侵那不勒斯,1495年2月,查理八世率3万法军进入那不勒斯,阿方索退位于其子斐迪南,逃往西西里的修道院。(译注)

    [2]斐迪南二世:(1495—1496)那不勒斯国王,阿方索二世之子。查理八世入侵后,阿方索二世传位于他,法军败退后,那不勒斯人民狂热地将斐迪南迎回。(译注)

    [3]棕枝主日:基督教节日,圣周的第一天,也就是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译注)

    [4]腓特烈亲王:即之后的腓特烈四世(1496—1500),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的次子,阿方索二世之弟,斐迪南二世之叔。斐迪南二世死后无嗣,腓特烈继承了其侄的王位。(译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