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不勒斯前一周,查理曾派卢森堡枢机主教的弟弟圣保罗大主教前往罗马;在动身之际又派去了里昂大主教。两人的使命都是向亚历山大六世展现最大的诚意,表明法兰西国王愿与教皇保持友好关系。事实上,查理最希望的莫过于能让教皇脱离联盟,从而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给予他支持。年轻的查理,虽充满热情、野心勃勃、英勇无畏,但作为邻国之主,完全不是亚历山大所需之人。因此亚历山大对其意愿充耳不闻,而威尼斯总督和卢多维科·斯弗尔扎应其要求派来的军队并不足以保卫罗马,只能派去对圣天使堡进行层层严守。于是留下圣阿纳斯塔西奥枢机主教接待查理,自己则与凯撒隐居在奥尔维耶托的桃园小镇。查理在罗马仅停留了三天,再三恳求面圣,却屡次遭拒,这使他感到沮丧绝望。在这三天里,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再次建议他召开宗教会议罢免教皇,但查理并没有理会,而是打算自己只保留之前答应归还朱利安诺的奥斯蒂亚这一座要塞,把泰拉奇纳和奇维塔韦基亚两座要塞归还罗马涅,以此向教皇示好,争取让教皇回心转意。可最终三天之后,他只得继续命军队成三纵队穿过教皇国,离开罗马,踏上去往托斯卡纳的归程,并于13日抵达锡耶纳。驻威尼斯大使菲利普·德·科米纳赶来会合,报告查理有四万全副武装的敌军正准备对他开战。这一消息并没有引起国王和大臣们的恐慌,反倒使将士们兴奋不已;他们一路攻城略地,畅通无阻,因此自以为是地开始轻敌,根本不相信会有哪只军队胆敢阻止他们的铁蹄通行,及时敌人人数再多也不在话下。
然而在事实面前,查理不得不低头。他在圣特兰佐听说马雷夏尔·德吉将军指挥的六百名骑兵和一千五百名瑞士步兵组成的前锋部队在到达福尔诺沃后,发现前方吉亚尔诺驻扎着同盟军。马雷夏尔当即下令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利用地势高低做天然防御屏障。做好这些基础措施后,他一面派出一名传令官前往敌营向盟军总司令曼托瓦侯爵弗朗西斯科·迪·贡萨加求和,请求允许法王的军队和粮草通行;同时还派出信使八百里加急请查理八世速带炮兵部队和后卫部队赶来支援。联军的回答闪烁其词,他们还在犹豫是否要让意大利全军孤注一掷在此决一胜负,一举歼灭法军,把这位野心勃勃的征服者打个落花流水。信使来报时,查理八世正在蓬特雷莫利山督察最后一部分大炮的运输工作。这可是件费力的苦差,蓬特雷莫利山上没有现成的山径小道,上下山都得靠大量的人力搬运,一门大炮有时需要两百名士兵抬运。终于,炮兵部队全部安全穿过亚平宁山脉,查理命令部队全速赶往福尔诺沃,并于次日一早抵达。
国王从将军扎营的山顶望去,自己与敌军的营地都尽收眼底。两军军营都驻扎在塔罗河右岸,分别位于半圆形山脉的两端,山脉中间是空旷的盆地,冬天涨潮时湍流过后宽阔的平原上满是砾石,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作战都异常艰难。而且山脉的西坡是一片小树林,从敌军的阵地一直延伸到法军的营地。这片小树林为雇佣军轻骑兵[1]所占据,在法军驻扎等待国王的两天中,雇佣军借助小树林的掩护多次对法军发起小规模的袭击。
眼前形势并不明朗。从山顶俯瞰福尔诺沃,两军营地尽收眼底,双方士兵数量悬殊。法军留下了部分军队驻守意大利的城邦要塞,因此力量大为削弱,仅剩不到八千精兵;而米兰-威尼斯的联军人数超过了三万五千人。查理见事不妙决定再次求和,于是派科米纳前去谈判。科米纳在托斯卡纳与查理会合。他在担任威尼斯大使期间与威尼斯军队的监军[2]们打过交道,为人品行颇受称道。此行的使命是以法兰西国王的名义告知敌军将领,法王只想继续赶路回朝,既无在此作战之意,也不想受到攻击,唯求一条通过伦巴第大平原地区的自由通道。科米纳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一片辽阔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科米纳到了敌营发现联军内部意见不合:米兰和威尼斯的保全派认为意大利如今能安然无恙已是万幸,主张不予攻击,让法军通行,不想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西班牙和德意志的主战派表示反对,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出一兵一卒,却已按照约定如数缴纳了军费,无论战争胜败,他们都是获益一方;如果战胜,他们可坐收胜利果实;即使输了,也不必收拾战败的烂摊子。双方在讨论中无法达成一致,因此一直推迟到第二天,科米纳才得到答复告知他们决定晚上委派一位全权大使,翌日将由全权大使与他商讨,会议地点选在两军阵营的中间位置。
当晚,法兰西国王彻夜辗转难眠。因为白天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塔罗河泛滥速度之快他早有耳闻,今天还可过河,明天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眼下这般拖延对法军的处境十分不利。果不其然,一场暴风雨在夜幕降临后紧跟而来,亚平宁山脉上空整夜雷声闪电不断,直到黎明时分才渐渐平息下来。昨天的塔罗河还是一条小溪流,现在却是激流汹涌,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早上六点,查理全副武装上马,传科米纳上前领命,吩咐他前往威尼斯监军指定的会面地点。话音刚刚落下,突闻法军最右翼传来阵阵呼喊声。原来雇佣军轻骑兵,借着两军营地间的小树林做掩护,突袭了前哨驻军。这些雇佣军轻骑兵个个一剑封喉,杀死了所有将士,还按惯例砍下头颅挂在马鞍上飞奔而去。查理派出了一队骑兵追击,但是这帮雇佣兵就像野兽一般,飞快跑回树林中的藏身之处,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次突如其来的偷袭极有可能是西班牙和德意志大使背后主谋,如愿点燃了两军交战的导火线。科米纳和威尼斯监军企图阻止两军交战结果落空。那时候轻骑兵一旦遭遇小规模袭击,经常会只身涉险,冲下山去,跑到平原上一展身手,力争战功。年轻气盛的国王,有那么一刻差点按捺不住,体内如战士一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都快忘记自己身为一军主帅的职责。不过这一冲动被马雷夏尔·德吉将军、克劳德·德拉沙特·德吉斯大人和德拉·特里穆耶大人当即制止,建议他从长计议,眼下应尽快渡过塔罗河,不应恋战,同时如果敌人渡河到对岸阻截法军去路也要尽量避免陷入战争。国王深信自己的将领们智勇双全,于是听取了建议,开始排兵布阵:
第一战师是前锋部队和护军部队。前锋部队由马雷夏尔·德吉将军和雅克·特武斯指挥,挑选军队中最出色最英勇的三百五十名重骑兵组成。护军部队有三千瑞士兵,由昂热尔贝·德尔·克勒韦斯和德拉尔奈率领,后者曾是王后的御马官。最后是三百禁军弓箭手,支援骑兵作战。
第二战师由国王亲自指挥,为全军主力军,包括让·德拉格朗热指挥的炮兵团,吉勒·卡罗内为率领的百名贵族卫队,艾马·德普里指挥的皇家御林军,以及德克吕索尔带领的苏格兰军、两百骑兵弩手和法兰西弓箭手。
第三战师是后卫部队,德吉兹和德拉·特里穆耶率领仅三百名重骑兵,押送六千头牲口,搬运辎重。因此这是整个大军中最薄弱的环节。
部署完毕后,查理下令前锋部队在福尔诺沃小镇渡河。部队立即行动,河水漫过骑兵膝盖,步兵抓着马尾巴泅渡。眼看先头部队的最后一名士兵已经到了河对岸,查理立即带领部队沿同一路线涉水渡河,出发前下令德吉兹和德拉·特里穆耶率领后卫队伍跟在主力部队之后沿相同线路渡河。早上10点,法兰西全军按计划顺利渡河到达塔罗的左岸。眼下从敌人的部署来看,战争一触即发。由奥代·德·勒贝拉克带领的辎重运输队此时脱离了后卫部队,落到大军的左翼尾部。
联盟军大将军弗朗西斯科·德·贡萨加针对法王的部署做出了应对措施,下令让德·卡亚佐伯爵率领四百重骑兵和两千步兵,从威尼斯军队营地渡过塔罗河,准备伏击法军前锋。而贡萨加本人沿塔罗河溯流而上来到福尔诺沃,从查理所取路线渡河袭击他的后卫部队。最后他命令雇佣军轻骑兵守在两条渡河路线的中间位置,一旦发现法军的前锋部队和后卫部队受到攻击,就马上渡河,袭击他们的左右侧翼。为保万全之策,贡萨加在河右岸还预留了三个兵团以备撤退之需,一个兵团在威尼斯监军的指挥下守卫军营;另外两个排成梯队互相照应,分别由安东尼奥·迪·蒙泰费尔特罗和安尼巴莱·本蒂沃利奥担任指挥。
查理已经注意到联军的整个战略部署,也意识到意大利人此番策略的精妙之处,可见意大利不愧是世界一流兵法大师辈出的民族。然而,既然危险在所难免,国王决定抄小道继续行军。很快法军陷入夹击,前有德·卡亚佐伯爵率领四百重骑兵和两千步兵阻截,后有贡萨加带领六百重骑兵和一支雇佣军轻骑部队再加五千多名步兵的精锐部队进行追击。仅仅贡萨加所带的军队就超过了法军全部人数。
这时候德吉兹和德拉·特里穆耶两位大人发现自己身后有敌军追击,便下令两百名重骑兵转身迎敌;而前方,马雷夏尔·德吉将军和雅克·特武斯则下令停止前进,命令轻骑兵列队待命。此时,国王依旧处于军队的中心位置,准备为战功显赫或受到赏识的将士授予骑士爵位。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可怕的打斗声,原来是法军的后卫部队与曼托瓦侯爵贡萨加大将军的军队交上了火。这场交战就像是一对一的骑士比武,很多长矛都打断了,特别是意大利骑士的长矛,为了携带轻便,他们的长矛中间是空心的,所以不够结实。这些没了长矛的骑士立即拔剑战斗,由于他们的人数比法军多得多,国王看出他们趁其不备,向右翼延伸准备包抄他的后卫部队。就在这时,对面呼声大作,国王知道这是雇佣军轻骑兵开始渡河准备袭击他的主力部队。
国王当即下令主力部队兵分两路,一部分交由波旁家的私生子率领,抵御雇佣军的进攻。查理八世尚无子嗣,两个孩子都早早夭折。另一部分由他亲自带领,飞速赶去救援前锋部队。只见他奋不顾身地冲入混战之中,以国王之身指挥作战,如士兵一般殊死杀敌。在援军的帮助下,虽然联军对法军的人数是五比一,但后卫部队最终反击成功。至此战事愈演愈烈。
波旁的私生子遵从国王的命令,向雇佣军轻骑兵发起冲击。但不幸的是,他的战马速度太快,冲进了敌军阵营之中就再也不见了踪影。此刻群龙无首,又初临这帮装束诡异、战术古怪的敌军,极大影响了法军作战形势。中军部队陷入混乱,骑兵四分五散,各自为战,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敌。要不是雇佣军惦记着旁边无人看守的辎重,一心想要占为己有,而没能把握这一先机,恐怕法军早已损失惨重。虽然如此,雇佣军的主力还在奋战,步步紧逼法军骑兵,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砍断他们的长矛。幸好国王这时已击退了曼托瓦侯爵的进攻,看到身后中军部队的形势,立即带着御林军火速赶来求援。国王带着御林军扑向雇佣军,他的长矛被砍断了,于是挥起长剑,像闪电一般寒光四射。不知是马一路狂奔,还是国王一时杀得兴起,他和波旁的私生子一样冲进了雇佣军的心脏,身边只带着八名刚刚册封的骑士。其中包括御前掌马官安托万·德安比和掌旗手。掌旗手高呼着“法兰西万岁!法兰西万岁!”,希望把分散的骑士聚齐到国王身边。很快他们发现这里的危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于是开始还击,要雇佣军连本带利地血债血偿。
前锋的形势大为有利。德·卡亚佐负责对法兰西的前锋发起攻击。虽然一开始他信心满满,一路勇往直前,但在距离法军三五十米远的时候,他突然下令停止前进,没动法军一兵一卒便来了个大转弯掉头跑了。法军本想派兵追击,但是马雷夏尔·德吉将军担心这只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于是下令军队原地不动。不过军中的瑞士兵和德意志兵没有听取这一命令,疑惑误认为这不是针对他们下达的命令,就追了上去。虽然他们赤脚徒步追击,却也杀敌百来人。这使敌军陷入一片混乱,在平原上四处逃窜,还有一些跳进河里渡河逃回营地。
马雷夏尔·德吉见中军形势便派出一百名精兵前去援助国王。国王此时还在冒死杀敌,其勇猛无人能比,一个人身先士卒,孤军奋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到哪里,口中高喊着“法兰西万岁!”,完全不顾将士是否跟得上他的脚步。长剑和长矛都已折断,现在他挥舞着着一把重战斧,时而用斧刃砍杀,时而用斧尖刺敌,每一次出击都足以致命。这帮雇佣军,已疲于应对国王和他的随从骑士,很快从进攻转为防守,最后干脆四散逃跑了。就在这时,最可怕的危险出现了,国王一心追赶这帮溃逃散兵,突然发现自己已是孤身一人,被一帮雇佣兵包围了。这帮雇佣兵若不是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只需联手就可把国王连人带马压倒在地。然而正如科米纳所说:“吉人自有天相,天佑法王万岁!”
可是此刻,法军的后卫部队战事告急,虽然德吉兹和德拉·特里穆耶全力抵抗,但若两支援军不能及时赶来,他们很可能寡不敌众最后战败。这两支援军,一支是不知疲倦的查理八世和随从骑士,见溃兵忙于逃亡已无敌可杀便冲进后卫部队加入战斗。另一支是已摆脱了雇佣军进攻的中军卫队,见敌人忙于逃生便拿起平常用来砍树搭营的斧头飞奔而来,冲入战场中心,专砍敌军骑兵的马腿,一旦敌人落马便敲碎他们的头盔面罩。
意大利人招架不住如此双重冲击,“愤怒的法国人”粉碎了他们的全盘计划,再精妙的战略也都是一场空。近百年来意大利人打仗更像是骑士比武,绝不像法兰西人在战场上那般疯狂杀戮。因此贡萨加大将军的所有努力付之一炬,意大利军队放弃了追击法兰西后卫部队,转身而逃,匆匆忙忙渡河回营。战斗期间大雨直下,河流湍急,水位不断上涨,再次渡河更是困难重重。
法军大获全胜,有人建议国王乘胜追击,敌军已溃不成军,正从战场上四处逃散,只要派人封锁前往帕尔马和贝尔切托的必经之路便可全歼敌军。不过马雷夏尔·德吉将军、德吉兹和德拉·特里穆耶两位大人压制了这一冲动之举。他们战功累累,军中上下人人皆知。为免落人口舌质疑他们胆小怕事,害怕莫须有的危险而退缩不前,便解释道眼下已是人马劳顿,若贸然追击只怕因小失大。尽管特武斯、卡米洛·维泰利和弗朗西斯科·塞科三位大人极力主张乘胜追击,但国王还是听取了不予追击的意见。
国王撤退到塔罗河左岸的一个小村庄,在一座破旧的农舍中落脚歇息。在所有的将领和士兵中,他无疑是最英勇善战的,此刻他终于卸下了身上的盔甲和武器。
这天夜里,塔罗河激流猛进,水位上涨得厉害,即使意大利军队从恐慌中恢复过来,也不可能渡河再次追击法军了。国王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打了一场胜仗后就掉头逃跑,因此在原地戎装戒备守卫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才去了下游的梅代萨诺村休息,这里离昨晚的农舍大概三里路。不过这天夜里,他思前想后,法兰西大军打败了多出四倍的敌军,杀敌三千,还给了他们一天半的时间前来复仇,足以对得起军队的荣誉。凌晨,天亮前一个时辰,他下令让人点起营火,让敌人误以为他们依然还在营地;然后全军悄无声息地上马离开,继续向圣多尼诺城进发,路上未曾遇到任何阻拦。
注释:
[1]雇佣军:15世纪,意大利组建雇佣军,为轻骑兵部队,一般有100—300士兵为一队,成员除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外,还增加了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雇佣军在意大利战争中大放异彩。1495年在福尔诺沃,2000名雇佣兵从后方突袭,将法军的后勤和后卫部队全部歼灭。(译注)
[2]监军:威尼斯军队中设随行官,主要职责是监督雇佣军头领。(译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