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世界-昆仑山死亡谷揭秘——昆仑山的故事之十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在我国境内长达二千五百千米的昆仑山中,已发现多个“死亡谷”,这里所记述的是昆仑山东段的死亡谷。

    昆仑山的死亡谷,被人们称为是“地狱之门”。

    传说,山谷里到处布满了棕熊、野狼、羚羊、野驴、野牦牛等动物的皮毛和骨骸,以及猎人的钢枪和荒丘孤坟。山谷里,四处散发弥漫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

    牧民中间更有传说:一年的夏天,一位牧民的牛群因贪吃死亡谷中的肥草而误入谷里。牧民冒险进入死亡谷寻找牛群。几天过去后,牧民和他的牛群都没有出来。人们后来在一座小山上发现了牧民和他的牛群。牛死得漫山遍野都是;牧民死得更惨,衣服破碎,嘴巴大张,双目圆睁,手中还紧紧握着他的猎枪,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

    让人不解的是,在牧民和他的牛群尸体上,没有发现任何的伤口或遭到袭击的痕迹……

    我是冬天进入昆仑山死亡谷探险的。这完全是听从了哈萨克老猎人霍加库勒老爹的忠告。他说夏天和秋天进昆仑山死亡谷,十人就有九人回不来。他有几位要好的牧民朋友,出于好奇和好胜心,夏天进了死亡谷,都是一去不复返。

    霍加库勒老爹曾先后三次冬天进入昆仑山死亡谷,每次都是全身安全而退。我向他请教:“为什么冬天进去安全,夏天进去就难以出来?”

    他思考了许久,都没能给我个准确而信服的答案。总是说,这是他亲身实践得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并再三嘱咐我,去死亡谷里探险,一定要冬天去,没有第二个选择。

    昆仑山的冬天,只是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大一些,除刮大风、下大雪等特殊极寒的天气外,在无风、出太阳的白天,温度大都在摄氏零下二十度左右,人在户外活动完全是可以忍受的。

    冬天进昆仑山旅游探险,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水源问题容易得到解决。阴坡的山旮旯里、洼地里,到处都可以找到残雪,在炉子上融化过滤后,就可饮用。最笨也是最简便的办法,用麻袋装几块大冰块,让马、骡子或牦牛驮着,随用随融化也很方便。

    那天,接近死亡谷时,可能是强烈地磁干扰的缘故,当时我所带的指北针、罗盘和其它测量仪器全都失灵。我没能记下死亡谷的准确方位。

    一接近死亡谷,我就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一种异样:地上不见一个动物的身影,天上没有一只飞鸟,就连高原天空里最常见的金雕、秃鹫,甚至昆仑山里无处不在、最讨人嫌的乌鸦也看不见一只。

    天地间死一般的寂静,安静的令人神经紧张、令人窒息。

    我发现死亡谷的山峰,与谷外周边的山峰有着明显的区别。周边的山峰是浅褐色的,而死亡谷的山峰大多是深褐色的,周边的山峰上无论多少还不时能看到一星半点芨芨草、点地梅、虎爪耳草、绿绒蒿等高原冻土荒漠野生植物的影子。可死亡谷内的山峰就如同烟熏火燎过一般,寸草难觅。但反常的现象是,越往死亡谷深处走,草越是茂盛,而谷口和谷外的草却长得瘦弱稀疏。

    二

    进入死亡谷不远,我接连看到五头野牦牛的尸体。根据尸体的腐烂程度,最少已有三年之久。我仔细从宽大的牛角上判断,它们大都没超过十岁,按照牛龄来说,正处在年轻力壮时期。可它们为什么死去,而且是集体一同死去?

    我当时简直是震惊极了,真搞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比野牦牛更强大、更凶猛的野物,残害了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称雄高原的霸主!

    在离野牦牛有两公里路的地方,我又看到三只与野牦牛同称高原霸主的棕熊尸体。它们的毛皮基本完好无缺,死去不到一年时间。躺在最前面的是一只体重少说也在四百千克以上的昆仑山公棕熊,紧跟其后的是一只母棕熊,死在母棕熊身后不远处的,是它的不超过一岁的小熊仔。我敢肯定,它们是一家子,那只死去的公棕熊一定是小棕熊的亲生父亲。要不,小棕熊早就被老公棕熊咬死了。

    根据三只棕熊的尸体的具体位置和死后的形状判断,它们都是在急速奔跑中死去的,仿佛有什么比它们更强大的猛兽在追杀它们。

    棕熊们在躲避什么?是什么更强大的猛兽在追杀它们?

    我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现在,我心里不仅仅是震惊,而且多了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

    越往死亡谷深处走,各类动物的尸体渐多,有高原长跑冠军藏野驴、有高原精灵藏羚羊、有盘羊、黄羊、野山羊等。

    在这众多的动物尸体中,我还发现一匹马和一副人的尸骨,人和马的尸骨紧挨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人是骑在马上死去的。根据头颅、牙齿和大腿骨判断,这明显是位正处在盛年的壮汉。他身边还有一支步枪,由于天长日久,风吹日晒,再加上山谷里下雨后泛上来的盐碱水的腐蚀,枪托的木头早已腐朽的只是个形状,手一碰就碎了。枪管和枪机还没有完全朽烂,我费了半天的劲,拉开枪机后,看到枪膛里竟然还有一颗没有射出的子弹。我想把子弹取出来,但子弹和枪膛已死死地锈蚀在了一起,无法取出,只好放弃。

    我仔细查看测量了一下人、抢、马、的尸体位置和距离,根据那颗没有来得及射出枪膛的子弹,立刻判断出,人和马也是在躲避什么追赶,在疾跑中遭遇不幸的。

    是什么东西让他们那么惧怕,遭到和野牦牛、棕熊一样的厄运。他们到底都在惧怕什么、躲避什么呢?!

    这个问题再一次使我陷入深深地思考。

    进入死亡谷后不到二十公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泊,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不是湖水有毒,野牦牛、棕熊、马等动物喝下去之后,毒素在体内发生作用,它们疼痛难忍,不能自我,在拼命的挣扎中悲惨地死去。

    这个念头刚闪现,我立刻就否定了自己。因为我亲眼看到,一队队、一群群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动物,在湖里饮饱水后,非常悠闲自得地离去,一点中毒的迹象都没有。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信马由缰,在死亡谷里四处漫游,寻找着动物离奇死去的答案。

    三

    我经过几天的实地了解和观察,死亡谷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很少有活物,由于谷里的草比谷外的草多草肥,反而野生动物更多。上千只成群的藏羚羊、上百头成群的藏野驴、野牦牛,跑起来像刮风一样,在死亡谷里到处都可以看到。

    一天,我在死亡谷深处的一个高坡上,看到了更为惨烈的一幕——漫山遍野到处都躺着动物的尸体。

    我仔细清点了一下,有十一匹狼、五十七只藏羚羊、十一只秃鹫。动物的尸体都很完整,可以看出是当年夏天死去的。

    这里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秃鹫被高原的牧民们特别是藏族同胞称为神鸟。它不管吞吃了什么食物,都不会留一星半点残渣在地面上。它连屙屎溺尿都在高高的天上,在翱翔之中,高空强劲的气流,会将它排泄的杂物风化得无影无踪,干干净净,不让一星半点渣子撒落到地面。

    秃鹫虽样子邋遢,但却是一种洁身自好的鸟。它在自己年老即将死亡之时,会腾空万里,一直朝着太阳方向拼命往高空飞去,直到太阳和高空气流把它的躯体消溶一尽,不留半点痕迹在尘世。这就是为什么,在高原和草原生活的人们,很少看见过秃鹫尸体的缘故。这也使秃鹫本身具有了神奇的魅力,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它产生了崇拜。

    我在高原生活了近八年,后来曾多次重返高原,仅有这一次看到死去的秃鹫尸体。

    更令我奇怪的是,狼、藏羚羊、秃鹫尸体上都没有任何伤口。可以明显地看出,除了秃鹫是后来死去的,狼和藏羚羊是在同一时间死去的,而且是被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在一瞬间杀死的。

    我望着漫山遍野累累的动物尸骨,再一次感到死亡谷的阴森和可怕。我决定见好就收,结束昆仑山死亡谷探险之旅,迅速打马返程。

    因记者工作的便利,我曾把我昆仑山死亡谷的所见所闻和心中的各种疑问,讲给一些动物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界的朋友们,向他们请教。他们大多数都怀疑死亡谷中的那个湖,说湖水中一定含有某种致命的毒素,动物喝下后中毒而死。

    我告诉他们,跟随我在死亡谷中游历考察半月之久的坐骑,经常喝湖里的水,一直活蹦乱跳,活的很欢实。

    他们因没有到过现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直到前不久,我偶然看一个科教纪录片,才终于解开了曾经在昆仑山中狩猎的哈萨克族老猎人霍加库勒老爹当时无法解释、我藏在心中多年的疑团。

    昆仑山死亡谷处于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山岩大多是玄武岩组成,再加上周围的山体里各种金属比重含量高,地磁力强。夏季雷雨季节,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受谷地的磁场感应,导致云层里的电荷大量放电,使这里成为雷电多发区。

    雷电,是造成大批动物和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为什么夏季进去的人和动物有去无回,而冬天进去的人和动物都安然无恙的原因。

    再者,每当夏季的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山谷海拔高,而且无遮无掩,人和动物惊吓得四散奔逃,就在奔逃中被雷击而亡。这也是许多动物到死,都保持着奔跑姿势的原因。特别是猎人所肩背的猎枪,本身就成为一个导电体,在野外更容易受到雷击。

    我在那个高坡上所看到狼、藏羚羊、秃鹫死亡之谜就更容易解释了。狼群尾随藏羚羊到死亡谷的高坡时,遇到了雷击,狼和羚羊瞬间全部毙命。后来,前来吃狼和羚羊尸体的秃鹫,也遭受到了雷电袭击而亡。

    另外,关于死亡谷里草长得高而肥,而谷外草瘦而稀疏。原因是谷中雷电多,雨水就多,草当然就长得好。

    这就是,昆仑山死亡谷的秘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