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雨水后,
土膏脉动,
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盖谷以此时播种,
自上而下也。
谷雨农事忙,进辛卜莫遗忘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4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黄经为30度。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也有俗语说:“过了谷雨,天气暖定。”《月令七十二地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前后一般天气较暖,雨量增加。
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到灌溉滋润,得以很好地生长。池塘里的浮萍开始擎生,桑树也长出了翠绿的新叶,养蚕人家开始忙碌了。
谷雨时节洛阳牡丹开花。在江南,牡丹花俗称谷雨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竹之谚。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悬灯宴饮赏花的,号称“花会”。《清嘉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在山东、陕西地区,谷雨这一天要在家中的墙壁上贴厌蝎符,认为可除毒虫,符上书咒:“谷雨日,谷雨晨,奏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逆蝎千里化为尘。”
谷雨又名茶节,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的茶细如雀舌,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就是有名的“雨前茶”。因此谷雨时节也正是茶农采收春茶的时候,长江以南地区,从丘陵到高山,处处可见汗流满面辛勤地忙着采茶的茶农。茶农家里忙着制茶,飘香四溢的茶香弥漫着山野村庄。
相传,“谷雨”还是牛神的生日。民间有习俗,这一天,农家敬牛王菩萨,不役使耕牛,还喂牛以精饲料,有的甚至煮甜酒冲蛋喂之。这是农人慰劳耕牛的一种方式,因为谷雨后的农业生产将进入一个繁忙时期,耕牛就要出大力了。
在养生方面,我们也要顺应谷雨时节的时令特点,万万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在养生的过程中,只有考虑节气的因素,针对其气候特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谷雨时节,就北方来说,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南方此时的气温已升到30℃左右,雨量也特别多,人体在这段时间更为困乏,但人体的消化功能却正处于旺盛时期,所以正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在饮食上应适时进补鳝鱼、鲫鱼等补血气的食物,以提高身体的防病抗病能力,为平安度夏打下基础。
由于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而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对花粉过敏的人们,这段日子是比较难过的。过敏体质的人这个时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皮肤还容易出现湿疹症,因而除了保持人体的清洁卫生外,还要适当进食一些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汤水。
从总体上来说,谷雨时节万物生长,野外空气特别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因此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不仅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从而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谷雨保健康,防病和调养
谷雨时节,天气转暖,但空气湿度加大,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较快,所以,在保健养生方面还应注意预防和调养疾病。
宜防花粉过敏症
春季,在晴天外出游玩时,容易得“花粉过敏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春季发生的“花粉过敏症”主要表现如下。
1.表现在鼻子上。患者鼻子特别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喷出大量鼻涕,鼻子堵塞。这是“花粉性鼻炎”。
2.表现在喉咙里。患者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的黏痰,突然地哮喘,越来越重,过一会儿又好了,跟正常人完全一样。这是“花粉性哮喘”。
3.表现在眼睛上。眼睛发痒,眼睑肿胀,有水样黏液脓性分泌物出现。这是“花粉性结膜炎”。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研究,在大自然当中,有数不清的花草树木,但是,能引起特异体质过敏的花粉,却是极少数,以风媒花为主。而且这种病的发病率还与绿化程度有关。
研究认为,春季气候的变化,对花粉的影响明显。春季树木类花粉的形成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光照强,花粉形成多)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由此看来,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温度、湿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春季花粉扩散高峰期,特别是在风天或天气晴好的日子,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外出,到公园等地宜避开花朵茂盛的景点,赏花、拍照应尽快并选择上风向。
宜调养风湿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春季宜调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伤害大,因此,祖国医学早有“骨痹”“顽痹”之称。但是,若能及时得到辨证施治,防护有法,调养训练得当,也会痊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每于春季反复频繁发作,疼痛肿胀诸症加重,这是受春季气候特点的直接影响。春季天气变化快,且反复无常,往往会令久染风湿痹痛之人防不胜防,无法注意。
类风湿病的春季调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退换棉衣宜迟不宜早,宜徐不宜骤。不要因天气突然变暖,中午气温升高,为了一时轻松,任意更换衣物。
2.每晚收听次日天气预报,若变天,要高度重视,注意起居。
3.平素注意全身性防护,并对患病的肢体关节特殊照顾,加强保暖,如外出必戴手套、备衣物,以防不测之寒。
4.必须注意休息,以免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连续反复出现外感。一旦发现外感,必须安静卧床休息,不得勉强劳作。
5.食补胜于药补。每日服食适量的鸽汤或鸡汤、鱼汤、羊骨头汤,以温养脏腑气血。
6.病情稳定期要重视锻炼,以增强体质,恢复功能。人体一切机能春天开始旺盛,锻炼动可养阳,安卧静可养阴;节制性欲,注意房事,不妄作劳,有益肝肾,以壮筋骨。
感冒的家庭护理
1.预防为主
要加强自身保健、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科学饮食、随气候变化着衣;足、膝、背要暖,早晨冷水洗脸洗鼻;坚持体育锻炼、七情平和;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早晨开窗换气不少于15分钟;家中如发现流感患者应及时熏醋进行空气消毒,在健康人鼻孔涂抹大蒜液或口服几瓣大蒜以减少传染。要体现一个“早”字。常言道:病要早治,药要早吃。感冒属表症。表邪不解就会入里化热,病情发展。当自己或家人感冒受风寒时,及时服葱白、姜汤以发汗驱散风寒,一般表症即可解除。如症状较重,要早用药控制病情发展。
2.合理饮食
感冒后要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要选鸡蛋或豆制品,暂不食肉类、鱼、虾;多吃青菜、水果;最好温食,或煮水饮,忌食生、冷;辅以蜂蜜润肺通便。
3.重点保护
重点保护老人、小儿、重症病人,因这部分人为易感人群,一旦感冒又易继发合并症。注意保暖,协助病人排痰,保护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等病情变化,必要时送医院诊治,不可延误。
4.注意事项
“感冒”发汗,要见汗即止,不可太过。不能一烧就发汗,如汗流不止,既耗散阳气,又损耗阴津,老年人容易虚脱。不要常规用抗菌素,感冒一般用解表药即可,如高烧、咳嗽严重可到医院,经检查有针对性地用抗菌素。要辨证用药:“感冒”有寒、有热,要辨别寒、热,分别服以辛温解表,如桂枝汤等;或辛凉解表,如桑菊饮等。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春游宜身心,准备要充分
春游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泛舟水中,令人怡然自得;攀山登岩,则可历练意志。
春游不仅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商且有益健康。春游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肺活量增加,也可使肌体和骨节更为灵活矫健。春游,又是最佳的“健脑素”,有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且能陶冶性情,缓解精神紧张。春游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它能够使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放松,充分进行神经细胞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生理、生化活动,使之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更加灵活。
绿的世界,益脑增智。在绿色的天地中,空气十分清新,这不是空气中新鲜氧气多,而是含有众多的负离子。春游时,负离子随呼吸进人体内,它作用于人体的末梢感受器,可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负离子随血液循环可把所带的负电荷送给各处的组织细胞,促进各个器官的代谢活动。负离子能提高肺的换气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增加氧的吸收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负离子还能增加红、白血球数量,活跃骨髓的造血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科学家们还发现,绿色幽静的环境,会使人体产生一种有利于血液循环的化学物质,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
空气浴和阳光浴,养生健身。春天阳光中的红外线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供给机体各组织充足的养料,有利于长身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钙化和生长。对幼儿可预防佝偻病,成人防止软骨病,老年人防止骨质疏松。
此外,常去春游,还可改善睡眠状况,消耗掉一些过剩的能量,使肥胖者达到减肥的目的,青年人身体变得结实健美,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春游不但能愉悦身心、强身健体,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春游也要注意保健防病。
春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穿戴适当
穿着方面,最好选择耐磨而宽松的长衣长裤,可以防止丛林中的灌木、藤条等划伤或刺伤皮肤。山里昼夜温差大,带上毛衣或马甲是明智之举。山中阴晴变幻,赶上下雨会很冷,最好带雨衣而不是雨伞,雨衣不仅能防雨,还可以抵御山风的侵袭。若要野外宿营,一定记住不要穿被汗水弄湿的内衣入睡。不妨多带几件柔软、透气吸汗的内衣更换。舒适而厚底的鞋,加上两三双厚袜子,可以保证长途跋涉脚不打泡,不要穿高跟鞋或塑料底的鞋,以免滑倒或扭伤脚。若不慎“失足”落水,换双干袜子,外面套个塑料袋再穿鞋子,便可以继续行进了。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出门旅行,宜戴上墨镜、防风镜以保护眼睛。使眼睛免受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旅游墨镜应选择黄绿色镜片。这种颜色的镜片不但能阻挡全部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而且它不会混乱外界各种颜色的对比,对旅游观光基本没有影响,我们的眼睛对这种颜色比较容易接受,长时间戴也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饮食保健
春游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春游中的饮食是保健的重点。同时,应避免食用不洁、生冷食品,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一些传染病。春游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注意勿过饥过饱。为了保证营养,可随身携带一些自己爱吃的食品,如面包、蛋糕、水果等。
要随时补充水分,学会科学饮水,感到干渴时喝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咽下,等到干渴时再喝一口,不要忍到极渴时暴饮,这样容易伤肺。
防晕动症
春游中有的人因车船的颠簸,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医学上称为晕动症。预防措施除了注意饮食卫生外,还要消除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也不要过度疲劳。乘车前可以服用防晕车的药物来防止晕车,用清凉油涂擦太阳穴上和鼻唇沟也有作用。
旅途中还要注意花粉症,最好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量力而行
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注意防火
春天,空气干燥,枯叶满地,千万不要乱扔烟头,以免造成火灾。野外用火应特别注意,有的地方属禁火区,不要违规。
谷雨营养丰,野菜来补充
谷雨时节,田间地头都冒出了野菜的嫩芽。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正好补充一般蔬菜所没有的营养。谷雨时节宜吃的野菜主要有以下几种。
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率先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荠菜,又名香荠、鸡心菜、护生草等。中医认为,荠菜性凉,味甘淡,气清香,无毒。它既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有良好的治病功效。医学研究表明,在鲜品荠菜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及大量粗纤维等成分。荠菜对高血压、尿血、鼻出血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马兰头
马兰头,又名路边菊、鸡儿肠、红梗菜等。马兰头有白梗、红梗之分,以红梗为佳。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平,味甘,微寒,具有养肝血,清肝火,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也有较好的补血和明目作用。适合肝炎、高血压、眼底出血、青光眼、目赤胀痛等症患者服用。对青光眼、目赤胀痛效果更好。
马兰头的服食方法是很多的。如可以用来制作凉拌菜,亦可以用做馅包饺子。晒干后,还可以同肉一起烧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如果用于明目,可与猪肝炒食。若目赤胀痛,可以用菊花脑各半,制成凉拌菜。
菊花脑
菊花脑,又名菊花郎,即野菊花的嫩苗。中医认为,菊花脑性平,味甘微苦(用水煮沸后,则味不苦),具有清肝明目和良好的解毒作用。对高血压、大便秘结、目赤肿痛等症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菊花脑凉拌、热炒、煮汤皆可。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乳浆草、古古丁等。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微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强筋壮骨的功效。对肝炎转氨酶升高、胆囊炎、赤眼、乳病(急性乳腺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鱼腥草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具有利尿、解毒、消炎、排毒、祛痰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肺脓疡、痈疾等化脓性炎症。
在清明时节,鱼腥草的食用方法很多。贵州特色菜肴鱼腥草炒肉,别有一番风味。
天人相应,食药一体
谷雨时节,天地间一派蓬勃生机,万物葳蕤,欣欣向荣,人们亦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志蓄于心,自有所务。所以,雨水时节饮食宜和肝养胃,健脾益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顺达,尽量体现天人相应,食药一体的营养观。现列举几款常用的食谱供参考。
参蒸鳝段
【用料】
鳝鱼1000克,党参10克,当归5克,熟火腿150克,食盐、绍酒,胡椒粉、生姜、大葱、味精各适量,清鸡汤500克。
【做法】
1.党参,当归洗净浸润后切片备用:鳝鱼杀后除去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捞出,刮去黏液,剁去头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长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葱洗净切片、段备用。
2.锅内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葱、绍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装入汤盆内,将火腿、党参、当归放于面上,加入葱、姜、绍酒、胡椒粉、食盐,再灌入鸡汤,用绵纸湿浸封口,上笼蒸约1小时,至熟取出启封,挑出姜、葱,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
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活血通络。多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膝酸痛。
菊花鳝鱼
【用料】
粗活鳝鱼2条(约500克),白糖100克,番茄酱50克,干淀粉50克,花生油500克,黄酒,白醋、食盐、葱、姜、湿淀粉、麻油、蒜泥各适量。
【做法】
1.鳝鱼宰杀,剖腹去内脏,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长片块,用刀顶头斜切成两片(末端不批断),再直切成条状(一头不切断),加黄酒、盐、葱、姜浸渍起来,然后再逐个粘上干淀粉;将番茄酱、白糖、白醋、湿淀粉一起放入碗内,加适量水调成芡汁。
2.锅置旺火上烧热,锅内倒油500克,烧至八成热,将鳝鱼抖散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内留少许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芡汁烧沸,淋入麻油,起锅浇在菊花鱼上即成。
【功效】
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对体虚乏力、风寒湿痹、痔疮等病患者尤为适宜。
鸡汤鱼卷
【用料】
鲜活鲤鱼2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1.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用水调威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
2.肉末加入酱油、半个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湿淀粉搅拌成馅,剩下的蛋清与湿淀粉调成糊。把鱼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层糊,再放上肉馅,把鱼片卷起来,再涂上少许糊把鱼卷粘住。
3.将鸡汤于旺火烧开,改为小火,将卷好的鱼卷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凉,待鱼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他作料加入汤内,烧开即成。
【功效】
降压补气。
三色汤
【用料】
黄豆芽100克,姜丝20克,红大椒1个,植物油、白醋,湿淀粉、鸡汤、食盐、麻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几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
2.将锅内放入鸡汤,姜丝,烧开后把红大椒入锅再次烧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紫菜瘦肉汤
【用料】
紫菜20克,瘦猪肉100克,淀粉少许,盐、味精、姜、葱等调味品各适量。
【做法】
1.先将瘦肉切成薄片,用淀粉加水、盐、味精、姜腌一下;紫菜洗净,备用。
2.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腌好的瘦肉,再煮开后,加入紫菜,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
软坚散结,化痰利咽,清热利尿,降血压。
【禁忌】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忌食紫菜。
萝卜丝蛋汤
【用料】
白萝卜250克,鸡蛋2个,大蒜数瓣,麻油少许,盐、味精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
1.将萝卜切丝;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待用。
2.将油烧热后,放入蒜末,炒香,加入萝卜丝翻炒一会儿,加水煮开,煮开几分钟后,加入搅好的鸡蛋,再煮开,淋上麻油,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
止咳化痰,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清热解毒,通利大便。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
银耳羹
【用料】
银耳15克,鸡蛋1个,冰糖60克。
【做法】
1.先将银耳用温水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
2.锅内加水,放入银耳,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至银耳烂,加入冰糖,将鸡蛋先在一碗内搅匀后倒入锅内,再煮开即可。
【功效】
滋阴润燥。
【禁忌】
风寒咳嗽者忌食。
菊花粥
【用料】
菊花20~3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
1.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下入菊花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
2.放入粳米,熬成粥即可。
【功效】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
胡萝卜粥
【用料】
新鲜胡萝卜适量,粳米250克。
【做法】
1.将胡萝卜切成块状,备用。
2.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下入胡萝卜块、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
补气生血,健胃消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