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密码-幸运之神常眷顾勇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用勇气刺穿恐惧的黑暗

    许多人简直对一切都怀着恐惧之心:他们怕风,怕受寒;他们吃东西时怕有毒,经营商业时怕赔钱;他们怕人言,怕舆论;他们怕困苦的时候到来,怕贫穷,怕失败,怕收获不佳,怕雷电,怕暴风……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怕,怕,怕!

    当心态和思想随着恐惧而起伏不定时,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收到功效。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痛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些使得我们未老先衰、愁眉苦脸的事情,那些使得我们步履沉重、面无喜色的事情,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恐惧消耗人们的精力,损害和破坏人们的创造力。心存恐惧的人是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才能的,他只会使自己无法做到最好。如果处境困难,他就会束手无策,焦虑不安。这时,就需要拿起勇气的利剑,刺穿恐惧的黑暗。

    勇气是一切时代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无论你需要什么,首先要把它置于勇气之中。不要问怎么办、为什么或什么时候,而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定要有勇气。

    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有一天,黑人家里的一个10岁的小女孩被母亲派到磨坊里向种植园主索要50美分。

    园主放下自己的工作,看着那黑人小女孩敬而远之地站在那里,便问道:

    “你有什么事情吗?”黑人小女孩没有移动脚步,怯怯地回答说:“我妈妈说想要50美分。”

    园主用一种可怕的声音和斥责的脸色回答说:“我绝不给你!你快滚回家去吧,不然我用锁锁住你。”说完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到黑人小女孩仍然站在那儿不走,便掀起一块桶板向她挥舞道:“如果你再不滚开的话,我就用这桶板教训你。好吧,趁现在我还……”话未说完,那黑人小女孩突然像箭镞一样冲到他前面,毫不畏惧地扬起脸来,用尽全身气力向他大喊:“我妈妈需要50美分!”

    慢慢地,园主将桶板放了下来,手伸向口袋里摸出50美分给了那黑人小女孩。她一把抓过钱去,便像小鹿一样推门跑了。园主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回顾这奇怪的经历——一个黑人小女孩竟然毫无惧色地面对自己,并且镇住了自己,在这之前,整个种植园里的黑人们似乎还从未敢想过。

    “跟生活的粗暴打交道,碰钉子,受侮辱,自己也不得不狠下心来斗争,这是好事,使人生气勃勃的好事”。正是勇气的支撑,使身体单薄的小女孩选择了抗争。“应当惊恐的时候,是在不幸还能弥补之时;在它们完全不能弥补时,就应以勇气面对它们”。

    在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生活之中,人们终于知道了她为什么没有与赫伯特·斯宾塞结婚。那不是她的错,因为她非常爱他,非常想与他结婚。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也追求她很多年,很多人都以为他们将要结婚。

    有一天,斯宾塞用抛硬币来决定是否结婚,如果是正面就结婚,如果是反面就不结婚。结果硬币是反面,他决定不结婚。这个决定虽然称不上残酷,却有点草率。当然,这也深深地伤害了艾略特,因为她深深地爱着他,也期待着他的爱。她很痛苦。

    在心碎数月之后,她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我很好,很‘勇敢’,我本来想把这个词换成‘快乐’的。”当然,她也是幸运的,如果她自己有所察觉的话。斯宾塞冷酷、无情而又易怒。如果他们结婚,她所受到的痛苦可能更大,更不用说斯宾塞常年有病了。

    实际上,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幸运的解脱方式。斯宾塞的个性僵硬,很多人认为他的哲学也是僵硬的。毕竟,离艾略特而去的是一个居然会用抛硬币来决定自己终身大事的家伙。斯宾塞这样的行为说明,如果不是出于自私,则肯定是他的心理有问题。由于斯宾塞一生未婚,可以说,对于其他女性来说,这也是幸运的。

    当我们知道“勇气”可以代替“快乐”时,我们是幸运的,只是因为它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事实。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同时也有所得。快乐是不可捉摸的,在我们的面前忽隐忽现。当我们追寻她时,她却不在那里,我们必须费尽心思去寻找她,她是非常害羞和狡猾的。

    恐惧虽然阻碍着人们力量的发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它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人们能够积极地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恐惧心理,那它就不会再成为我们的威胁了。

    正像乔治·艾略特面对失恋的痛苦一样,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勇气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勇气在哪里,生命就在哪里。在勇气的天空下,我们才能美丽地活着……

    成功的原则是掌握主动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态。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人就很容易不思进取、目光狭隘,慢慢地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条与职业规划,最终将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而最可怕的是生活态度的消极,工作上的消极、失败与无望,这些必然会对人产生非常可怕的负面影响。想想看,一个人消极地面对世界,满眼的灰色,为周围的朋友、同事所不屑,该是多么的可悲!

    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

    1940年10月,贝利生于巴西古拉斯州的一个小镇。

    在巴西,男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踢球。贝利很小的时候便和小伙伴们玩起了足球。贝利与其伙伴们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他们买不起球。但困难没有阻挡他们踢球的爱好,于是他们就自己做了一个:先找一只最大的袜子,塞满了破布或旧报纸,然后把它尽量按成球形,最后在外面用绳子扎紧。他们的球越踢越精,球里面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一个男子汉夏天不穿袜子照样可以走路,可是到了冬天,贝利他们仍然没有袜子穿。他们只是这样想:有了东西当球踢,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7岁那年,贝利的姑姑送给他一双半新的皮鞋。他把这双鞋当成了宝贝,只有星期日上教堂才舍得穿,穿上它感到很神气。他永远不会忘记这双鞋,因为有一天他穿了它踢球,结果鞋子就给踢坏了,为这还挨了妈妈的罚。他本来只是想知道穿着鞋踢球是什么滋味。

    也就是从7岁起,贝利经常去体育场,一边看球,一边替观众擦鞋。球赛结束后爸爸来接他时,他已经赚了不少钱!他们手拉手地回家,父子俩都是有收入的人了!

    贝利8岁时进入包鲁市的一所学校学习。他仍然光着脚踢球,不管严冬,还是酷暑。他的球技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炼中已经让许多大人刮目相看了。就在这之后不久,人们就见识到这个孩子精彩绝伦的球技了。

    从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外在的环境、条件,而是我们自身的奋斗。只有不被环境摆布,掌控人生主动权的人才配拥有胜利的光环。环境如何并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一味把责任推给环境,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这种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

    我曾经说过:“我的成功原则就是主动。在任何行业里,能达到自己主要人生目标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运用这项原则。它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没有一个人的成功,能够不借助于它的力量。你可以称之为‘主动’的原则。研究一下任何一位被视为确实有所成就的人,你会发现,他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也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以达到他的目标,他的大部分心思和努力,都投注在如何主动去达到这一目标上。”

    多数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没能获得成功,至少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们对自己往往抱有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记住,“人是他自己最可恶的敌人”。

    有些人虽然有目标和理想,而且努力工作,但是最终仍然失败了;有人希望做些有创造性的事,偏偏无所表现,为什么?问题或许就出在他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当我们有了某种决心,并且相信它会变为事实时,我们小宇宙里的所有力量就会动起来,而把自己的决心推向实现目标的方向。在不经意的某一天,你会发现,理想真的成为现实了。回头看一看,这些都是当初你自己的选择,重要的是那种认为你行的念头一直在支撑着自己,从而改变并影响着自己的行为。

    但是你还是你,这仍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也是你自己的能力,只是你将这种能力表现出来,就像将深深沉睡在地下的矿藏挖掘出来一样,它本是属于你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自己有,是否相信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决定者。

    勇气在,就没有失败

    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的愿望,一堆的想当然,正是这些自造的想法,影响他们做出选择,这就是缺少勇气。他们因为恐惧而害怕选择自己认为不可能的愿望,因此也错过了成功机会。

    人生,不论到了哪一步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向成功挑战,你就还没有失败。所谓失败,都可以算作你的宝贵经验,是可以创造财富的。所以,只要勇气还在,你就未败。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记者:“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农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让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记者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记者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记者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信里,林肯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得以用较低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到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如果你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灵魂,那么无论在你身上发生什么事,无论面前有多么大的困难,都无法影响到你。当你意识到自己从伟大的造物主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时,能真正影响到你的事情根本没几件。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降临在你身上,你都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那些成功的人们,如果当初都在一个个“不可能”的面前,因恐惧失败而退却,而放弃尝试的机会,则不可能有所谓成功的降临,他们也将成为平庸之辈。没有勇敢的尝试,就无从得知事物的深刻内涵,而勇敢做出决断了,即使失败,也由于对实际的痛苦亲身经历,而获得宝贵的体验,从而在命运的挣扎中,愈发坚强,愈发有力,愈接近成功。

    20世纪初,有个爱尔兰家庭想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三年多,终于存够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待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饼干充饥。

    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其中一个小孩生病了。做父亲的找到服务人员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人员回答:“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也可以吃啊。”

    “是吗?”这人说,“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人员以惊讶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不甘平凡,勇敢地挑战自我、挑战潜能,下定决心,铁了心去做。你可能面对不同的局面,但必须要时刻记住:要为梦想去奋斗,你有信心获得成功,你就能成功。

    这是因为你体内有一股巨大的潜能。你勇敢,困难便退却;你懦弱,困难就变本加厉地欺负你。你勇敢,就可能成功;你懦弱,则肯定会失败。

    害怕风险会错失机遇

    如果你人生的牌在众人之中处于下风,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情势在所难免,你必须抓住那些在你面前一闪而过的机会。

    你需要记住的是,任何机遇都会有风险存在,千万记住,不要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机遇,因为敢于冒险,你才能在人生的赌局中打个翻身仗。

    1921年的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洁净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度过一生。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才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般可怕的苏联。

    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联对美贸易,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经常有人向哈默请教致富的“魔法”。他们坚持认为:哈默发大财靠的不仅是勤奋、精明、机智、谨慎之类经商应有的才能,一定还有“秘密武器”。

    在一次晚会上,有个人凑到哈默跟前请教“发家的秘诀”,哈默皱皱眉说:“实际上,这没什么。你只要等待俄国爆发革命就行了。到时候打点好你的棉衣尽管去,一到了那儿,你就到政府各贸易部门转一圈,又买又卖,这些部门大概不少于两三百个呢!”听到这里,请教者气愤地嘟哝了几句,转身走了。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灵魂。

    冒险就是抓住一个机遇,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性格或是人际关系。要想成功就要冒险,不然,没有人愿意漂泊天涯,也没人会去开创新事业。如果你从不冒险一试,那你一生也不过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风大浪来把你击垮。

    冒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把冒险作为一生中的重要手段。抓住机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冒险才显得那么重要,冒险也才有冒险的价值。

    抓住机遇也像一切冒险一样,你必须先放弃事前不确定的输赢,去探取你没有一定把握的下一步。纽约一个大美术商劳埃德便极具冒险精神。

    1938年3月,德国军队越过了奥地利边境,劳埃德赶在希特勒到达维也纳之前,带着10美元辗转到伦敦,并于1948年创立了“马尔伯勒高雅艺术陈列室”。主要为英国许多显赫的家族出售其收藏的艺术珍品,后来经营现代派的绘画作品。短短的6年就成为现代派美术作品最大的出口代理商。他的买主中,包括教皇保罗六世。

    劳埃德对美术作品兴趣不大,只关心通过作品的买卖赚大钱。所以,他采取了纯商业式交易和职业化的处理,其作品大部分都是代销的,美术馆只在生意结束后收取佣金。但美术馆除了场地以外,还提供广告、推销、邮寄、保险和运输等全套服务。所以美术家对劳埃德的服务是满意的,他们的作品在这里不仅可以卖到最高价,而且不管销售情况如何,美术馆都给予他们稳定的生活津贴,以至于各国的画家都愿意同他们来往。

    这家美术馆已成为一个世界美术界的超级大鳄,它在苏黎世、罗马、东京、伦敦、多伦多、蒙特利尔都设有分馆,每年的销售总额为2500万美元,占世界美术品市场的5%~10%。

    仅仅从劳埃德这种无所顾忌地将风险带到美术品市场的行为上,足以看出犹太美术商独具一格的眼光和魄力。

    世界上的机遇多多,但几乎每一次机遇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机会和风险并存,想抓住机会就必须冒险。想要成功,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冒险而放弃机遇。

    做机遇面前的强者

    机遇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事业密切相关。在商业活动中,对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的成就。而胆识却是把握时机的一种手段,是让机遇变为财富的一种方法。哈默与威士忌酒的故事,就是机遇与胆识创造巨额财富的故事。

    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25年是1931年从苏联回国后开始的。在这25年里,他得心应手,在他发生兴趣的任何行业里都取得了成功。除了从事艺术品的买卖外,他还做过威士忌和牛的生意,从事过无线电广播业、黄金买卖以及慈善事业。有些时候,他像杂技演员玩球那样,同时玩几个或者所有的球。

    当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在逐渐走近白宫总统宝座的时候,哈默的眼睛虽然盯在销售自己的艺术品上面,可是他的耳朵却在倾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他听到一个清晰的信号,一旦“新政”得势,禁酒法令就会被废除,为了满足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要,那时将需要数量空前的酒桶,而当时市场上没有酒桶。

    自从1920年实行禁酒法以来,市面上很少需要酒桶。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到处都嚷嚷着要酒桶,特别是要用经过处理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供装啤酒和威士忌酒使用。哈默博士非常清楚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制作酒桶用的桶板。

    除了苏联还能到哪里去找呢?他在苏联住了多年,清清楚楚知道苏联人有什么东西可供出口。他订购几船桶板,当货轮抵达时,他发现对方没有执行订货合同,他们运来的不是成型的桶板,而是一块块风干的白橡木木料,需要加工才能制成桶板。但哈默只是短时间里感到有些沮丧,他在纽约码头苏联货轮靠岸的泊位上设立了一个临时性的桶板加工厂。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之时,恰好赶上废除禁酒法令的好时机。这些酒桶被那些最大的威士忌和啤酒制造厂以高价抢购一空。

    总结起来,哈默的富有得益于他的非凡的胆识和善于捕捉机遇的独到的眼光。面对机遇,强者和弱者,总有不同的态度,前进,还是退缩,决定了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每个人都应该做机遇的强者,活得主动,活得强悍,才能活出自我。

    在困难面前要能重新站起

    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在困难面前跌倒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你是否能够重新从挫折中站起来,不被困难所击垮。能够承受挫折的人才能够坚持到底,取得胜利。

    在一则报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群登山爱好者准备征服一座海拔6000米的高山。于是,他们组成一个小分队扎营在海拔2000米的山脚等待天气好转。他们当中有些是专业的登山运动员,体魄健壮,经验丰富。

    天终于晴朗了,微风轻吹,队员们开始行动起来,由经验丰富的队员带领登山队出发了。

    在攀登者脚下,高山有种驯服般的宁静,只有峰顶的冰川在阳光下闪着迷人的光辉。每个登山者都沉浸在攀登的乐趣中。他们用手提电台与基地保持着联系,不时地向遥远的家中通话,向亲人叙述他们在高山上所见的美景。

    正当他们慢慢接近主峰的时候,灾难悄悄降临了。突然间,乌云翻滚,狂风肆虐,气温骤降。几个经验丰富的登山运动员知道情况不妙,要求大家全力返回。可是,由于在路上逗留时间过长,夜已慢慢逼近,按经验他们已无法下山,只能等营救人员前来。狂风如开堤之水,怒吼而来,许多队员的衣服被风撕破,手套也脱落了……

    祸不单行的是,有位队员的腿部被飞石击中,出了大量的血,伤员痛苦地呻吟着。

    风越吹越大。严寒也随之降临。伤员极其痛苦地喊:“我冷,我冷……”血流出后又很快结成冰。有一个登山者说:“现在天色尚未全黑,让我来背他下山,或许他会有救。”

    “你这是去找死,营救人员马上会来的。”众人劝他。可是,他还是背起伤员努力向山下走去。

    夜幕降临了,山上起了暴风雪,营救人员根本无法上山。第二天,营救人员发现在原处等待救援的人们紧紧挤在一起,已经僵硬了,救援的人员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发现伤员和背着他的人,竟然还活着。

    营救人员说在这种天气下能存活下来简直是奇迹。他们分析原因后断定,他们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他们一个晚上都没有停止过高强度的运动。

    在困难面前摔倒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你能够重新站起来,并且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即挫折、失败或迷惘,这样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

    作为电影制片人,鲍勃可谓是一帆风顺。

    鲍勃若是满足于做制片人,也许他真会一帆风顺。然而,他认为,做制片人还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和创造性。在好莱坞,真正的荣耀属于导演。

    他执导了一部片子,评论界众说纷纭,票房很低。导演鲍勃可不像制片人鲍勃那样受人欢迎了。失败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一年之内,电影砸锅,朋友抛弃他,婚姻破裂。他从加利福尼亚逃到纽约,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他疯狂地寻找新的根基,倾家荡产买下了一个套房。“我完全垮了。”他说。

    他坐在纽约的套房里,陷入了冥思苦想。面对生活与事业的双重打击,他决定偃旗息鼓,他获得了安宁。

    对于鲍勃和那些有成就的人,关键是要控制局面。但是,失败使他完全失控了。也许他没有必要控制,也许他可以改变,也许改变了会更幸福。

    最后,鲍勃重新回到了洛杉矶,回到他失败的地方。他怀揣着从未有过的谦卑感回去了。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一种完全不同的自我意识支持着他。

    他放下面子,从低级的活开始干。“我得倒退三步,才能前进四步。倒退虽然痛苦,却必不可少。”

    鲍勃最终还是重登好莱坞的顶峰,这一次,他既非制片人,亦非导演,而是电影公司的董事。

    鲍勃知道自己是幸存者。

    鲍勃现在正是轻装上阵。他的价值观非常明确。也许,他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但他绝不低头。在他看来,成功并不在于重新当上电影公司的总裁,而在于审视自己的生活这一过程。他将这一精神旅程视为最大的成就。

    看着鲍勃的精神之旅,你会明白“我完全垮了”对鲍勃来说是错误的,而对你来说,也是——错误的。

    “失败了再爬起来”,看起来是一句鼓舞克服危机者最好的话,但是要真正实现起来,需要的是自我鼓励的品质和勇气。有无这种品质和勇气,就直接决定了谁是一个惧怕危机者,谁是一个优势者。更为重要的是能在挫败之时看到站起来的希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