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密码-追求完美,每件事都要做到精彩绝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永葆追求卓越的心

    在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众人中的焦点,成为聚光灯的中心,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你拥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

    推销员戴尔做了一年半的业务,看到许多比他后进公司的人都晋升了职位,而且薪水也比他高许多,他百思不得其解。想想自己来了这么长时间了,客户也没少联系,薪水也还凑合自己开支,可就是没有大的订单让他在业务上有所起色。

    有一天,戴尔像往常一样下班就打开电视若无其事地看起来,突然有一个名为“如何使生命增值”的专家专题采访的栏目引起了他的关注。

    心理学专家回答记者说:“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完全可以把握生命的深度!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十倍以上的力量。要使生命增值,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职业领域中努力地追求卓越!”

    戴尔听完这段话后,信心大增,他立即关掉电视,拿出纸和笔,严格地制定了半年内的工作计划,并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两个月后,戴尔的业绩明显大增,9个月后,他已为公司赚取了2500万美元的利润,年底他自然当上了公司的销售总监。

    如今戴尔已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每次培训员工时,都不忘记说:“我相信你们会一天比一天更优秀,因为你们拥有这样的能力!”于是员工信心倍增,公司的利润也飞速递增。

    戴尔的事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追求卓越是每个人的生命要求,追求卓越也是每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基本要素。追求卓越,取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愿望。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追求卓越始终是我们持久的动力和永恒的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追求,就能达到什么样的人生高度。勤勤恳恳地工作,超越平庸,主动进取,才能取得职场上的成功,才会拥有精彩卓越的人生。

    炎热的一天,大卫·安德森和他的伙伴们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突然遇见了前来视察工作的老朋友——墨菲铁路总裁吉姆·墨菲。他们两个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愉快交谈,然后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同事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墨菲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20多年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你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只是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工作。”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却还是一名普普通通、薪水微薄的员工。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33岁那年就建立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在这一年,他在备忘录里写下了这样的话: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只有当你把“做好事业,追求卓越”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时,你会获得比金钱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之一。不要满足于一般的工作表现,要做就做最好,要成为老板不可缺少的人物。拿破仑曾鼓励士兵:“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为什么我们在可以选择更好生活的时候,却总是选择了平庸呢?为什么我们可在职场中纵横驰骋的时候,却总是原地踏步,徘徊不前呢?因为追求卓越的理念还没有深入我们的内心,只有将追求的理念时刻放在心头,你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天进步一点点

    伟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的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他们注重细节,每天懂得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前进一大步。

    有些年轻人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然而命运本身的盲目性就是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天道酬勤,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注意细节的人手中,就正如优秀的航海家总能驾驭在大风大浪航行的船只一样。人类历史的研究表明,在成就一番伟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识、注意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等等,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即使是盖世天才也不能小视这些品质的巨大作用。事实上,正是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才相信常人的智慧与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么天才。

    牛顿无疑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那些伟大的发现时,他诚实地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还有一次,牛顿这样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总是把研究的课题置于心头,反复思考,慢慢地,起初的点点星光终于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阳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牛顿也是靠勤奋、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来取得成功的,他的盛名也是这样换来的。放下手头的这一课题而从事另一课题的研究这就是他的娱乐和休息。

    牛顿曾对本特利先生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细节。”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这样说过:“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我总是穷根究底,想出个所以然来。”

    英国物理学家及化学家道尔顿不承认他是什么天才,他认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奋。约翰·亨特曾自我评论道:“我的心灵就像一个蜂巢一样,看来是一片混乱,到处充满嗡嗡之声,实际上一切都整齐有序。每一点食物都是通过劳动在大自然中精心选择的。”只要翻一翻一些大人物的传记,我们就知道大多数杰出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著名的工匠,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应归功于非同一般的勤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们都是惜时如命的人。

    英国作家兼政治家迪斯累里认为要成功就必须精通所学科目,要精通它,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刻苦钻研,除此别无良策。

    由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做了小事,精通了细节,凡人也能变成天才。

    一位成功人士从13岁就背井离乡,在商店做小店员,日后却成为商店董事长、证券公司创办人、银行董事长。

    有一天,有人问他经营事业致富的秘诀。

    他回答:“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不会冒失莽撞,不会操之过急,都是脚踏实地从山脚一步一步坚实而稳定地攀登到山顶的。他们不会梦想一下子就跳到顶峰,而是先从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着手,先做小生意,脚踏实地地学习,一步一步充实自己的实力,小生意做成功,然后进一步做更大的生意,这样才不会招致失败。然而很多失败的生意人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们想一步登天,自己的资金只有一百万,却不自量力大举借债来做一千万的生意。结果,负担不起利息,入不敷出,虽然艰苦挣扎,仍然非倒闭不可。就好像没有开花就想结实;一年级刚念完就想跳到六年级;没有练过跳高,一下子就想跳上山顶,那么自然非失败不可。”

    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德·迈斯特说过:“耐心和毅力就是成功的秘密。”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光播种,而不善于耐心地、满怀希望地耕耘,也不会有好的收获。最甜的果子往往在最后成熟,西方有一句格言:“时间和耐心能把桑叶变成云霞般的彩锦。”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在于你处于什么环境,干什么工作,关键是看你怎样对待环境,怎样对待工作,如何看待小事。你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你的命运,因为注重小事,每天进步一点点,命运就会掌握在你的手中。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境界。卓越就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别人苟且随便时,自己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操守,这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无论人才需求如何变化,是否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始终是老板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卓越不是完美。因为完美会使你受挫,使你被削弱,而卓越却是一个尽其所能去做到更佳的、不断前进的目标。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取得更佳,不断地打破个人纪录,提高过去取得的成绩,从而让自己变得坚不可摧。

    卓越很昂贵,你必须付全价;卓越很昂贵,但回报丰厚;卓越是真理,真理是不会被否定的。你可以把卓越推倒,掩盖卓越,忽视卓越,但无论你做什么,它总能脱颖而出,上升到顶部,这就是精华法则——最优秀的将上升到金字塔顶部。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石油大亨,他的老搭档克拉克这样评价他:“他有条不紊和细心认真到极点。如果有一分钱该归我们,他会争取;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给客户送去。”他就是这样从账面数字——精确到毫、厘,分析出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弊端所在,从而有效地经营着他的石油王国。

    成功最怕“卓越”二字。做事细心、严谨、有责任心,是卓越;做人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为蝇头小利所惑,“言必信,行必果”,也是卓越;生活中重秩序、讲文明、遵纪守法,甚至小到起居有节、衣冠整洁、举止得体,也是卓越的体现。

    追求卓越的人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为之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他们在别人都放弃时仍坚持不懈,在所有人都认定事不可为时仍殚精竭虑。

    他们不仅仅维持工作或恪尽职守,他们深入内在,寻求更多的东西。

    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找寻下一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追问:“你到底要不要买?”当顾客不买的时候,他继续追问:“你为什么不买?”

    他们总是在找寻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买的原因。他们永远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举止、态度和人格。他们总是希望知道人们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他们总是希望更有活力,更有行动力。

    阿穆耳饲料厂的厂长麦克道尔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速记员一步一步往上升,就是因为他在工作中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他最初在一个懒惰的经理手下做事,那个经理习惯于把事情推给下面的职员去做。有一次,他吩咐麦克道尔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前往欧洲时需要的密码电报书。如果是一般人来做这个工作,他只会简单地把电码编在几张纸片上敷衍了事,但麦克道尔可不是这样玩忽职守的人。他利用下班的空余时间,把这些电码编成了一本漂亮的小书,并用打字机打印出来,然后再装订好。完成之后,经理便把电报本交给了阿穆耳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阿穆耳先生问。

    “不是……”那经理战栗着回答。

    “是谁做的呢?”

    “我的速记员麦克道尔做的。”“你叫他到我这里来。”

    阿穆耳对麦克道尔亲切地说:“小伙子,你怎么想到把我的电码做成这个样子呢?”

    “我想这样用起来会方便些。”

    “你什么时候做的呢?”

    “我是晚上在家里做的。”

    “是吗?我特别喜欢它。”

    这次谈话后没几天,麦克道尔便坐到了前面办公室的一张写字台前;没过多久,他便代替了以前那个经理的位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魔鬼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给自己制定更高的标准

    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是有钱的人,而是那些在人格、品行、学识、道德上都胜人一筹的人。不追求卓越,不做到最出色,是不会在工作中享有荣誉的。

    兰迪·劳伦斯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以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奋起的动因是他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这句话的激励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可以和顾客成交的机会。于是,他制定了严格的行动计划,并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实践。两个月后,他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进展,发现业绩已经增加了两倍。数年以后,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检验着这句话。

    每个人都有一种突出的才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无论你的特色是什么,你都不要把自己藏起来,你应该积极地把你的才能发掘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面对激烈的竞争,你应该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制定一个高于他人的标准。

    尚可的工作表现人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不满足于平庸,才能追求最好,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当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值得每个人铭记一生。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都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类拔萃。

    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只要不是出类拔萃的表现,都不可能让人获得满足、让人心安理得。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标准,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而且非常注意细节的部分,愿意不断地驱策自己摆脱平庸的桎梏。

    能让工作变得完美的人,需要极高的品质。高品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偶然,这是人们抱持高昂的企图心,坚持诚心诚意的努力,投入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后所得到的结果。它代表的是众多选择当中的明智抉择,因此,你做出抉择之后,就应倾注全力达到这样的标准。

    这时,才能、环境、幸运、遗传以及个性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打算凭借着自己的所有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

    全力以赴,务必100%尽心

    达格·哈马绍说:“我们的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它需要我们来努力使它完美。我们的工作也并不完美,它需要我们用敬业精神让它接近完善。”

    24岁的海军军官卡特,应召去见海曼·李特弗将军。在谈话中,将军非常特别地让他挑选任何他愿意谈的话题。

    当他好好发挥完之后,将军就总问他一些问题,结果每每将他问得直冒冷汗。终于他开始明白:自己自认为懂得很多的那些东西,其实懂得很少。

    结束谈话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学习成绩怎样。他立即自豪地说:“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59名。”

    将军皱了眉头,问:“你全力以赴了吗?”

    “没有。”他坦率地说,“我并不总是全力以赴的。”

    “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呢?”将军大声质问,瞪了他许久。

    此话如当头棒喝,给卡特以终生的影响。此后,他事事全力以赴,后来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有人问一家餐馆老板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在一家欧洲大饭店的厨房工作的经历。在那里,他学到了成功的关键是全力以赴把一切做到100%的完美,不管是复杂的主菜,还是简单的附餐。他说:“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条,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条。”

    伟大人物对使命全力以赴可以谱写历史,普通员工对工作全力以赴则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著名棒球运动员罗迪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全力以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罗迪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便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他被约翰斯顿球队开除了。他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他走人。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根本不适合在球场上打球。罗迪,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罗迪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去了宾州的一个叫切斯特的球队,从此他参加的是大西洋联赛,一个级别很低的球赛。和约翰斯顿队175美元相比,每个月只有25美元的薪水更让他无法找到激情。但他想:“我必须激情四射,因为我要活命。”

    在罗迪来到切斯特球队的第三天,他认识了一个叫丹尼的老球员,他劝罗迪不要参加这么低级别的联赛。罗迪很沮丧地说:“在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我什么都愿意做。”

    一个星期后,在丹尼的引荐下,罗迪顺利加入了康州的纽黑文球队。这个球队没有人认识他,更没有人责备他。那一刻,他在心底暗暗发誓,我要成为整个球队最努力也最尽心尽力的球员。这一天在他生命里刻下了最深的烙印。

    每天,罗迪就像一个不知疲倦和劳顿的铁人一样奔跑在球场,球技也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投球,不但迅速而且非常有力,有时居然能震落接球队友的护手套。

    在一次联赛中,罗迪的球队遭遇实力强劲的对手。那一天的气温达到了38摄氏度,身边像有一团火在炙烤,这样的情况极易使人中暑晕倒,但他并没有因此退却。在快要结束比赛的最后几分钟里,由于对手接球失误,罗迪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攻向对方主垒,从而赢得了决定胜负的至关重要的一分。

    发疯似的激情让罗迪有如神助,它至少起到了三种效果。第一,他忘记了恐惧和紧张,掷球速度比赛前预计的还要出色;第二,他“疯狂”般的奔跑感染了其他队友,他们也变得活力四射,首先在气势上压制了对手;第三,在闷热的天气里比赛,罗迪的感觉出奇的好,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从此,罗迪每月的薪水涨到了185美元,和在切斯特球队每月25美元相比,他的薪水在10天的时间里猛增。这让他一度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他简直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自己的薪水涨得这么快,当然除了全力以赴、100%尽心。

    在工作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许自己只做到一般;能完成100%,就不能只完成99%,能尽到100%的心,就不要只尽到99%的心。

    多做一点令你更出色

    盎司是英美制重要质量计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于28克。但是,在工作中就是多加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是用思想工作的优秀员工。

    事实上,许多人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点。

    基于这样的认识,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是,两者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经常有天壤之别。

    约翰·坦普尔顿把这一定律也运用于他在耶鲁的经历。坦普尔顿决心使自己的作业不是95%而是99%的正确。结果呢?他在大学三年级就进入了美国大学生联谊会,并被选为耶鲁分会的主席,还得到了罗兹奖学金。

    在商业领域,坦普尔顿把多一盎司定律进一步引申。他逐渐认识到只多那么一点儿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那些更加努力的人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那些在一品脱的基础上多加了17盎司而不是16盎司的人,得到的份额将远大于一盎司应得的份额。

    请你每天多做一点,这不是为了别人,而完全是为了你自己,这就是职场中的无上心法。南丁格尔曾经说过:“做超出所得的工作,否则你就不会比现在得到更多。”苏珊·朗格就是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每天多做一点事,每天多走一里路。所以,她成功了。

    当苏珊刚进杜邦公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因为她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技能。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她只能做一个打字员。但她并没有像别的女孩那样满足于现状。

    她注意到部门主管、自己的顶头上司芬利先生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书橱,里面都是一些管理学方面的书,于是就向芬利先生借阅。芬利先生注意到了这个好学的打字员。他发现苏珊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比别人多20分钟。下班后,她主动留下收拾凌乱的办公室;早晨上班时则提前10分钟来打扫办公室。而芬利先生加班时,她也主动留下来帮忙,虽然她所能够做的不过是打字、查资料、倒茶之类的琐事,但的确大大提高了芬利先生的工作效率。

    在以后的时间里,芬利先生已经完全习惯了苏珊的帮忙,也习惯把越来越多的事交给她去办。由于苏珊平时一直在自学管理学,因此对芬利先生的安排完全应付自如了。不到3年,她便升任为部门的副经理,她的办公室就在芬利先生的隔壁。

    像苏珊一样,每天都多做一点分外的事情,如此的工作思想能够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对你另眼相看,并逐渐地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少有人能养成这种“多做一些分外事”的好习惯,所以你一旦养成,将会对你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机会。”这让我们认识到勇于承担自己责任的重要性。在这个分工合作的社会,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但是,对于一名职业人士来说,坚守自己的责任,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够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一个企业中,除了每个员工要各自完成的职责之外,总是还有一些没有人做或者有些人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我们暂且称之为责任的空白地带。这些空白地带同样事关企业的存亡,老板在分配责任的时候又容易忽视它们。

    所以,一名用思想工作的员工除了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外,还应主动承担起空白地带的责任。而老板会非常感激能够承担空白地带责任的员工,因为他们替自己查漏补缺,保证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

    有人曾经研究机会来临时为什么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以职责范围外的形式来到我们的面前。当我们以主动的姿态,抱着每天多做一点点的思想去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就抓住了机遇的手。

    艾迪现在是一家五金供销公司的总裁。年轻的时候,他刚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当营业员。

    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这位顾客过几天要结婚了,按照当地的习俗,要提前购买这些生活和劳动用具。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连骡子拉起来也会有些吃力。送货员刚好休假,尽管这不是艾迪的职责,但他还是主动为顾客送货物。

    一开始很顺利,但是,走了一段路后,车轮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后来一位好心的路人帮他把车推出了泥潭。当他满头大汗地把货物送到顾客家中,向顾客交付货物并仔细清点完了货物的数目后,才回到商店,此时已经很晚了。老板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在自己这家店里会埋没了他,便很善意地把他推荐给了自己一位在五金百货公司担任老总的朋友。由此,艾迪的境遇得到了改善,年薪涨了几倍。经过一番努力,后来,他在这一行业里干出了一番成就。

    作为公司里的一名职员,面对公司的事务,我们都不要以“这不是我的工作”为由,推卸自己的责任,置身事外,而应该抱着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积极思想,为公司的发展着想。

    这样,你就会为自己树立起认真负责的工作思想,帮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员。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职责无关且又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递员,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之外,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为自己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多加一盎司”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思想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多加一盎司”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增加的那“一盎司”。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思想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约翰·坦普尔顿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把它运用到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现在起,你也掌握了这个秘密,好好运用它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