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中国古代乐器的分类与形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古代乐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音色也是各有千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分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远在3000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根据乐器的形制不同而将乐器分成了八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和竹。虽然此后不断有新乐器的产生,但是根据其材料都能划分进“八音”之中。

    1.金属乐器

    金属乐器是指以金属类为基础材料的乐器,一般由铜或是铜锡混合制成。古代的金属乐器,种类繁多,造型也各异,其中最主要的是钟类乐器。另外铙、钹、锣等也是金属乐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声音宏亮,音质饱满,音色清脆,代表着中国乐器金石之声。

    在古代钟最早就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用小木棒或铁锤敲击就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只有单独一个悬挂在那儿的叫“特钟”;成组结队,按一定的次序依次排列的叫“编钟”。钟后来又衍生出了两个门类:朝钟、更钟。朝钟是皇帝们用来表彰功德、彰显权贵的,更钟则是用来报时的。

    (1)编钟

    金类乐器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就是编钟。编钟属于打击乐器,一般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形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依次排列悬挂在钟架上,用丁字形或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就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音色清脆悠扬、婉转悦耳,穿透力强。

    编钟的钟身呈椭圆形,很像是把两个瓦片合在一起,上小下大,纵小横大,钟口的边缘一般不截齐,两角向下延伸,呈尖角形。顶端有柄的被称作甬钟,带钮的被称为钮钟。钟的各部位也都有特定的名称,钟上部的叫钲,下部的叫做鼓,钟口两角是铣,钟唇的地方称为于,钟顶被称为是舞。在钟的鼓部,常铸有精美的图饰,钲部的纹饰称为钟带或篆间,钟制作精细,每枚钟的钲部都有36个突起的隆包,谓之钟乳或枚。

    编钟之所以能发出不同音高、音调而组成优美的乐曲是因为编钟的钟体大小不同音高音色就会不同,钟体越小,音调越高,音量也小;钟体越大,音调越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每个钟的尺寸和形状都对整套乐器有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比较简单。此后历代的编钟形制不一,枚数也有异。到战国时期或周朝末期,编钟进入到鼎盛时期,数量最多时可达六十多枚,奏出的音乐也更加悠扬悦耳,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礼仪乐器,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饮、朝聘、出行和祭祀,都要演奏编钟。编钟可以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是色彩性很强的旋律乐器。在中国古代,编钟往往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并以其数量多少和形制的大小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这样使得这种单纯的乐器扮演起一个政治、文化上的重要角色。战国时期,周朝衰落,诸侯并立,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制作复杂、成本昂贵的扁形编钟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秦汉时,扁形的编钟竟然无处可寻,制作技术也已失传,曾被赋予非凡功效的钟重新成为一种普普通通的乐器。此时钟的形状也是有扁有圆,没有固定的形制了。

    编钟产生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那时候,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区还都是荒无人烟,有些地方虽有人群,却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那时,我们这里的祖先不但越过了钻木取火的时代,而且已达到了能用火冶炼青铜铸造编钟的先进时期,编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国宝”。

    (2)铙和钹

    铙和钹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它们最初的功能是为军中传播号令。铙钹是一对,形似托盘,中间隆起呈半球形,叫碗或帽。两端各有一条钹巾系在中央,演奏时手持钹巾将两片对击。铙和钹的声音变化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但是也可以通过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响效果来,一般用于音乐高潮处。另一种用法是将一面平吊于架子上,用鼓棒敲击,可以重击,获得响亮如飓风或闪电般的效果,也可以轻击或两棰滚奏,使人联想到水声。

    铙和钹都流行于商代晚期,周朝初开始沿用。铙和钹的构造也极为相像,都是钵形金属体,用响铜制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内凹进。但铙与钹也是有区别的:铙的面薄且翘,帽小顶平,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面厚且平,碗大而顶圆,其径约为全径的二分之一。故民间有说法“碗大称钹,帽小称铙”,而大小相同的铙与钹,铙的声音低于钹而且余音较长。铙和钹的规格较多,各地的大小也不一。铙和钹的音色、音量和传远度,都取决于其中响铜的成分、面积、厚薄、边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

    铙还可以组成编铙,类似于编钟。铙先是单个的,后来逐渐发展为大小不同、三五成组,就成了编铙。进入周朝时期,乐匠们对编铙做了改进,先是把编铙挂在架上,再对铙的形状做了改进,而且数量也逐渐增加,成为了那一时期一件重要的乐器。

    2. 石类乐器

    石类乐器即是以石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乐器,石类乐器主要是磬。磬主要是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其次是青石和玉石。石质越坚硬,磬的声音就越铿锵宏亮。

    和钟一样,可分为特磬,编磬等,独自一个的叫特磬,大小不同的磬按音节排列组合起来的叫编磬,编磬通常是由十六枚形式大小不同或厚薄不同的石块编悬而成。在3200多年前的商代磬已有了广泛的制作和运用,并发展到用玉石制造,以后又有了编磬问世,可以击出旋律。磬在我国少数博物馆里有陈列,台南的孔庙里便有一个。

    (1)磬

    磬的造型古朴,但制作却是十分精美考究。一般都是上是倨句形,下是微弧形。大小薄厚各异。磬会有架,磬架通常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都做成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栩栩如生,制作精美而牢固,所以磬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件艺术品。

    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磬曾被称为“石”和“鸣球”。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就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磬。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磬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磬在商代时最为广泛流传,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磬在商周时期是一件重要的礼乐器,也是以打击乐为主体的雅乐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就成为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了,使用也不是那么广泛了。到了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磬在不同时期的形制也有所不同。商代的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西周初期至战国,磬的形状上为倨句形,下为微弧形;汉代以后上下均为倨句形。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风格各异的磬。20世纪70年代,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cm),上部穿有一孔,敲击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有4000年,是夏代时期的遗存,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1950年春,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了一件虎纹大石磬,这件磬用一块白而青的整石琢成,正面以刚劲而柔和的线条,雕刻出虎形纹饰,瞠目踞伏,作张口欲吞状,形象生动健美。其音色悠扬清越,近于铜声,这也是至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最精美完整的一件磬。

    (2)编磬

    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按大小音调高低排成一套,一般分两层悬挂,每层又被分为两组,一组是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另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的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调式组合的。因为每只磬大小不同,音高也不同,能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编磬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编磬中低音浑厚高远,高音明澈清亮,音色优美动听。

    商代时期的编磬,一般三枚一组,在殷墟出土的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初期,楚地的编磬制造技术就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除了音乐方面的提高外,制作编磬时的外部装饰也变得越来越考究,雕龙立凤,技术精湛,并能以金黄色美饰其线条,使得金龙、飞凤、猛兽的造型更加精妙绝伦;石磬上还经常刻上大量的铭文,反映了当时的制作情况及乐律铭文情况。到了明清,编磬主要用于皇帝与王公大臣庆典的“丹陛大乐”、宫中大型宴会的“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编磬,16枚为一套,大小相同,但厚度不同,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外形与特磬一致,只是体形偏小,每次演奏时全套都要使用,随乐曲旋律击奏。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还特别用黄金制作了一套金编磬,同时还有一套金编。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也不断发现了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编磬组。20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和随县出土了大型编磬。湖北江陵的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1970年在这里出土了一套共25枚的编磬。磬都是用青色的石灰石制成,上部是倨句形,下部呈微弧形,表面都有清晰的彩绘和凹凸的花纹。其中还有4枚绘有凤鸟图,色彩艳丽,线条优美、栩栩如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全套共有四十一枚,都是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各有十六枚,另外还有九枚可以随时调用,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转调演奏,余音绕梁,仿若天籁。1980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成功地将这套2400多年前的战国大型编磬复制出来,其发音与原编磬的标音铭文相符,音色优美动听,音域跨度达三个八度,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乐曲。

    (3)云磬

    云磬:又称引磬,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外形似酒盅,形体一般都很小,磬身为铜制,磬口直径大约在7(cm)左右,把磬置于一根全长约35(cm)的木柄上端,木柄以条纹为饰。云磬一般是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于宗教音乐中。演奏时,左手持长木柄的下端,右手以细长铜棍敲击,发音清脆悠扬,在梵乐中常用以云磬敲击节奏。特磬也用于宫庭雅乐演奏或是盛大祭典。

    (4)特磬

    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单独悬挂在木制磬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黄钟”,最小的为“应钟”,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各奏一个调的乐曲,如正月用太簇,十一月用黄钟,十二月用大吕等,演奏时,只需换上相应调的特磬,合奏时,在每一乐句的末尾各击特磬一下,起加强节奏的作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制作的特磬(现为北京天坛收藏),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形状曲折。

    3. 丝弦乐器

    丝弦乐器指的是先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又有了筝、箜篌、阮咸、秦琴、三弦、琵琶、胡琴等乐器。丝弦乐器中尤以琴在中国的乐器里最富代表性,它的身价颇高,象征着君王和隐士。

    (1)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古代文人必须拥有的四技“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古琴也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在古代中国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象征着古人的高洁与优雅。琴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伏羲、神农、虞舜作五弦之琴等传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从中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是古琴在孔子时期就已经是非常盛行的乐器了,距今至少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到了周朝“文武二王,各增一弦”,至此,五弦琴成为七弦琴的形制。琴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型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琴体一般为木质,由体、尾和活动木板组成。琴体为亚腰形,面略拱,呈波状起伏。琴头有一条岳山,上面柱弦,有五弦,七弦,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十弦的,但是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十弦的古琴。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古琴造型优美,雕刻细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根据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的。琴的音色也是千变万化、十分优美。根据弹法不同,可以把古琴音分为三大类,即:泛音、散音、按音。泛音清脆高远,若隐若现,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而散音深沉浑厚、坚实内敛;按音的特点是婉转舒情,圆润细腻,如人婉婉倾诉衷情。正是因为古琴多变婉转的曲调才使得文人隐士常以奏琴来诉说自己内心的高洁品质。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2)瑟

    瑟,古代一种设有弦柱的拨奏弦鸣乐器,多为二十五根弦,也有少数是少于或多于25根弦的。古瑟型制都大体相同,瑟体为中空的长方形,多用整木斫成,首尾端有首岳和穿弦的弦孔,瑟面稍稍隆起,体内中空,体下嵌有底板。瑟面首端设有一个长岳山,尾端设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

    瑟的历史同样很悠久,传说在夏代就已经有瑟了。《诗经》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描写,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说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甲骨文中瑟字的结构是上面为“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这也就是说瑟要用弦,而瑟弦的原料,至少要等到巢丝的技术产生后才可能制出弦线。另外还有一个推测,像琴瑟这一类乐器,也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但是弓弦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来制作。而这些也只不过是推测而已。我们在复制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瑟的时候,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在先秦时代极为盛行,汉代的时候流行也很广,到了南北朝时期常用于歌舞伴奏,但是南北朝以后瑟的形制就和先秦略有不同了,瑟在唐时也应用颇多,唐以后就渐少使用了。后来瑟的制作渐精,用途更加广泛,在增加瑟的音量、改善音色和方便演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

    在音色方面,因为瑟是施柱弹弦乐器,所以只能演奏散音,发声在低音区略空泛,高音区略显单薄,声音舒缓,有一种“壮士的深挚”。瑟在民间较为流行,故其平民的气息较重;特点是圆实明快、遒劲有力。瑟的发音短促干脆,饱满结实,且出音密度大,具有特殊的深度与力度。且常常用来演奏悲伤或悲愤的曲子,也常常和离别、忆念等悲怨情绪联系在一起。

    (3)筝

    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又称古筝、秦筝,是我国传统弹弦乐器,深深根植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对史料的研究,筝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遗憾的是现代考古很少发现出土的实物筝,只有少量传世珍品。

    关于筝的名称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瑟分劈而得筝,二是因为筝的发音“铮铮”而得名。但历史上筝和瑟起初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一般认为筝是因其声音而得名的。

    筝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部分稍稍凸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弦架“筝柱”即我们常说的雁柱,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一弦一音,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最早以25弦为最多,唐宋时有十三根弦古筝,后来又增至有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悦耳,意蕴绵长,表现力丰富,直接而且外露,抒情效果强烈,一直深受大众喜爱。

    (4)箜篌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为“坎侯”或“空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除了宫廷雅乐使用之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常用于独奏、重奏或是歌舞伴奏。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的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箜篌有五根弦,最多的25根弦,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汉武帝时就曾有关于箜篌的记载了。到了盛唐时期,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箜篌的制作和演奏技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但是到了13世纪后期箜篌便不再流行了,以致到后来慢慢地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卧箜篌与琴和瑟相似,不同之处是箜篌有品,有五弦十余柱。竖箜篌的形状像半截的弓背,共鸣槽也是曲形的,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一般有20多条弦,竖抱弹奏,因此唐代人把演奏箜篌又叫做“擎箜篌”。凤首箜篌外形与竖箜篌相近,它的音箱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所以叫做凤首箜篌。

    箜篌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有一种浪漫唯美的悲剧性情调,出乎天然,以至于在它离世的岁月里,人们也常常会在某种追忆往昔的梦幻意境中提到它。箜篌表现力也十分丰富,既可以伴奏乐队演奏古今民族乐曲,又可以独奏琴曲。

    (5)秦琴

    秦琴,弹弦类乐器,由古时的“弦鼗”发展而来,结构和阮很相似。但共鸣箱部分小于阮,琴杆较长。秦琴由琴身、琴杆、琴头、弦轴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身即是共鸣箱,由六或八块硬质木板胶接成边框,呈不同的形制,有梅花形、圆形、六方和八方形,两面以桐木薄板制成,上下开有插琴杆的洞眼。琴杆狭长,用硬木制作,上嵌有十九个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琴头一般都雕刻精美,有梅花、如意等饰纹,有的上面还嵌有骨花。弦轴使用琴杆木料或齿轮铜轴。秦琴的琴弦有两弦、三弦或四弦几种,多使用三弦秦琴,用丝弦或钢丝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弹奏。

    秦琴音色明快、优美,与别的乐器合奏时,音响和谐,秦琴是中音乐器,用来结合高、低音乐器。尤其是表现轻柔、柔和的旋律时,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民族乐队中,秦琴常为笛子、二胡等旋律乐器配奏,担任伴奏部分的节奏与和声部分的声部,或附会其他乐器演奏部分曲调,但很少使用高音。

    (6)三弦

    三弦,又称“弦子”,我国古代传统弹拨乐器。三弦最初形成于秦朝,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为了在繁重的劳役中得到放松,北方的劳动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拴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唐朝时三弦就已经进入乐队参加演奏了,并在当时相当流行了。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当时曾称弦索。到明初三弦开始向南方传播,其中江、浙、闽尤为盛行。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只有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雕刻纹饰或嵌有骨花,中间开有弦槽,槽的两侧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琴杆是半圆形的柱体,三弦的指板是平滑的表面,上端嵌有山口,下端插入琴鼓中。琴鼓是三弦的共鸣箱,又叫鼓子或鼓头,它是在略带椭圆形的鼓框上两面蒙以蟒皮制成的。琴弦一般采用丝弦或钢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

    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厚实洪亮。其低音区浑厚,共鸣性强,中音区响亮而且富有力度,高音区坚实、清脆。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7)琵琶

    琵琶是拨弦类弦鸣乐器,在中国历史上广泛流传,为上至君主下至百姓所喜爱,因此又有“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雅号的。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也就表明至少在汉代琵琶就已经出现了,汉时的琵琶是指称为阮的秦琵琶或阮咸琵琶等一切抱着竖弹的拨弦乐器。大约到了魏晋时期,才正式称为琵琶。晋时一种新的类似于汉族琵琶的乐器由印度、波斯传入——曲项琵琶,这种乐器到南北朝时已颇盛行。到了唐代,在吸取汉代直项琵琶的一些特点后,琵琶作了较大的革新,保留了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和发音特点,改拨子弹奏为用手弹奏,使琵琶的形制基本定型。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琵琶一般有四根弦。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弦轴”、“山口”等组成。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 身部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

    演奏时要竖抱琵琶,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既可以独奏、伴奏,又可以为乐队合奏。琵琶发声十分特殊,不但音量大,穿透力强,而且音质既清脆明亮又柔和饱满。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减小,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琵琶中音区发音清朗、柔美,最富于琵琶的特色,是琵琶技巧最能充分发挥的一段音区,高音区发音清脆而坚实,低音区则是音质淳厚。

    (8)阮咸

    实际上,阮咸是汉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西域琵琶的变种,是一种圆形音箱、直柄的琵琶,到了汉代发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汉琵琶”,那时叫做秦琵琶,后来在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期,由于名士阮咸擅长演奏这种乐器,所以就以他的名字改名叫“阮咸”了,从此,阮咸也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乐器。

    (9)胡琴

    胡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属于弓拉弦鸣类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元代文献开始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胡琴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

    胡琴发音优美动听,音色明亮高亢、柔和浑厚,接近汉族的中音板胡。胡琴能机动灵活地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抑扬顿挫,连续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10)筑

    古代弦乐器,形制和琴、筝很相近,筑体用整木制成,外形呈棒状,大头为中空的共鸣箱,小头为实心执柄,面板平整,首部有一蘑菇形的弦柄,筑有十三根弦,也有一说是筑有五弦,弦下设柱,在弦与筑体之间支有可以移动的柱马。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或竹片击弦发音。

    筑是中国古代乐器,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便有记载,但是自宋代以后失传。千百年来,只见记载,未有实物。1993年,考古学家在长沙河西西汉王后渔阳墓中终于发现了实物,当时被文物界称之为新中国建国四十余年来乐器考古的首次重大发现。学术界也称这件渔阳筑为“天下第一筑”。

    战国末年燕国人高渐离,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高渐离曾与友人荆轲一击一唱,十分和谐。公元前227年,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到秦国去刺杀秦始皇,高渐离与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河畔。高渐离为荆轲击筑送行,荆轲和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这成为了筑的历史上一段佳话,从中也显示出了筑音色的柔美动人。

    4. 竹类乐器

    竹是指竹类制成的吹奏乐器,主要是箫和笛。其实比较简单的区别是直吹为箫,横吹为笛,二者虽然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乐器,但性质和音色各有巧妙不同。

    (1)笛

    笛子被称为吹管乐器之王。笛是一种开管乐器,通过人体吹气发音,气流经过嘴唇的控制,成为一束,以一定角度的斜面射入吹孔,与管壁产生迈棱振动,在管内形成驻波,从而发出频率与管长相应的声波。凡是以这种振动形式发音的吹管乐器,都可称为笛类乐器。笛子的管长、管径、孔位、孔径等任何一项改变都可能改变它的音高。中国笛子主要为竹制,也有以玉、瓷、木、金属等材质所制,但多用于装饰或特殊用途。

    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骨哨,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笛子,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骨哨最早在狩猎中使用,用以模仿鸟兽鸣叫。音阶完整的竹制笛子的出现,不晚于殷周时代。汉代时吸收了羌笛的形制,这种笛子被称作“横吹”。根据《晋书》的记载,随着音律学的发展,当时已产生了不同长短的笛子:“每合乐时,随声之清浊,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也。声浊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蔡邕、荀勖、梁武帝先后创造和改进了十二律笛,这是十二平均律在笛子上的应用。到了隋朝又出现了十二孔笛,一支笛子能吹十二个调。唐朝时,吕才制成了尺八,因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随唐雅乐传入日本,保留至今。刘系作七星管,即在吹孔与指孔之间打一膜孔,贴上笛膜。笛膜多以竹管、芦苇等内壁上的薄膜制成,吹奏时与气流共振,音色清脆。这是笛子贴膜的最早记载。到了宋代,为了避免笛子演奏时一只手的手指朝向身体前方,有指点君王之嫌,于是出现了吹孔在中间,两手交叉演奏的叉手笛,也叫“拱宸管”。宋元之后,戏曲盛行,成为戏曲伴奏的必备乐器。在北方,为梆子戏伴奏的笛子较短,音域较高,这种笛子叫作“梆笛”;在南方,为昆曲伴奏的笛子较长,音域较低,叫作曲笛,这种分类一直沿用至今。

    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不同技巧;它既能表现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演奏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笛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无论是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急促、跳跃的旋律,都可以让笛声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不知不觉中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是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2)箫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一些,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古代的箫一般六孔竖吹,五孔在前,一孔在后,也有八孔箫,七前一后,吹孔在上端斜剥而成。在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它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此孔拴系箫穗为装饰。

    箫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骨笛,唐以后专指竖吹之笛。笛子和箫在外形和发声原理上都极为相似,民间常说的“横吹笛子竖吹箫”,即是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另外,箫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这也是箫和笛子之间的区别。

    箫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洞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六孔箫,直径2.2cm左右,在各种箫中音量较大,适合与乐队合奏;琴箫,因常与古琴合奏而得名,比洞箫略细,一般为八孔,玉屏箫,因用贵州玉屏所产的黄竹制做而得名,比琴箫略细,音量较小,适于自娱。箫身常雕有凤凰图案,所以也叫凤凰箫;短箫,朝鲜族所特有的一种箫,形制与汉族洞箫基本相同,但身管细而短小,全长35—37cm,所以才被称为短箫。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悠长恬静,低音区发音深沉哀郁,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柔中有刚,温婉中含有内在的力度,适合表现明朗空阔的意境,抒发人的温柔哀婉、抑郁缠绵的内心情感,具有浓厚的文人情调和书香气息。箫多使用中、低音区。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乐队合奏,以及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

    (3)排箫

    排箫是由一系列竹管构成的管乐器,竹管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用绳子、竹篦片等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管子的底部都要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如果竹管的长短是一致的话,则在管中采到堵腊,在竹管深浅不同的位置堵住,而得到高低不同的乐音。所有排箫有无底、封底两种,分别叫作“洞箫”和“底箫”。排箫的管数是不定的,从最初的3管起,后来又有10、13、16、20、21,直到最多的24管排箫,每只竹管只能发一音。

    中国曾是排箫的发源地,中国的古代诗词文献典籍中对于排箫的记载和考古中出土的那些年代久远的古代排箫,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排箫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宫廷雅乐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在盛唐之时,我国的排箫还东传到了日本。但中国排箫的发展又是一部断代史,排箫的吹奏技艺没有承传下来,在清朝中后期排箫音乐就从中国乐坛中销声匿迹。

    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听之宛若风的声音,宛若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之音”。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5.匏类乐器

    有一种葫芦叫匏瓜,古人用干老的匏瓜制成乐器,就是匏类乐器了。匏类乐器基本上都是簧片乐器,包括笙和竽等乐器。但匏类乐器中使用得最普遍的就是笙了,笙是和声乐器,和竽的形状很像,但竽比笙大一点,管也比笙多,战国以前在民间极为盛行。

    (1)笙

    笙,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是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因此它的音响兼有管乐器和簧乐器的双重性质,笙能同时发二个、三个甚至直到九个音。

    考古发掘也已经证实,笙的历史的确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箫有点相似,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长短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的簧片和匏质笙斗,就这样和排箫区别开来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战国初期的笙,无论是表面的通饰彩绘,还是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都与现代笙几乎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在二千五百年前,笙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那时的笙,一般不到九根笙管,呈前后两排横向排列。

    笙的主体是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在发展中不断的改良创新,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式样的笙。笙的簧管数也是不同的,传统笙一般为13、17或19簧,经过改良后有21、24、26、36、37、42簧等多种。传统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哪一支管发声。改良的笙加上按键,一个手指可以控制多个按键,以便控制更多的音。

    笙具有很强的协调性,音色明亮甜美、柔润安详,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浓厚结实,低音松散甜美,音量很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他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同时,笙也非常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2)竽

    竽,也是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形制和笙极为相似而较大,管数也较多。战国至汉代时期曾广泛流传,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经常出现吹竽的图像。

    竽原为36管,后来减至22管,通高二尺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竽斗也渐渐由匏瓜改为了木质。竽管分为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篾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

    6. 土类乐器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就是陶制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1)埙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些类似竽,一般有六个孔,以陶制最为普通,所以也称“陶埙”,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埙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埙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发音体了,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埙是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的只有一个吹孔的无音孔陶埙,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此外就是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一个没有音孔,另一个有一个音孔,能吹出羽和宫两音,构成小三度音程,距今有6700余年。除此之外, 山西万泉荆村与太原义井也多有陶埙出土,多为两个音孔,距今有四五千年,为新时器晚期遗物。但是出土的远古时期的埙无论是外形、大小、指孔位置、指孔数都始终带有随意性,很难确定它的音高和音律。

    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据推测埙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出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时期埙的样子很多,形制并不确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管形、蛋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后来逐渐多为陶制的。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形体多为平底卵形,开始出现六孔埙。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汉代又出现了七孔埙。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埙的音色深厚婉转、悠远低沉,悲壮哀怨,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古人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人们认为内容舒缓平和的音乐,有助于教化,体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点,古人说:“埙具治后之德,圣人贵淹;于是,错凡银、借福勃。”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还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埙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

    (2)缶

    缶,八音中属土类敲击乐器,就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普通的生活容器,用土烧制,口小腹大,圆形,外形像一只小缸火钵。缶的主要用途是用之来盛放酒、水,也可以当乐器来叩击,这样渐渐的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的乐器了。不过,缶的主要功用毕竟是盛放酒、水,但作为乐器,它还只是一物两用。在古代,缶算是一种低级的乐器,一般只是穷苦人自娱自乐的简单乐器,有时也在葬礼场合敲击,表示悲伤的气氛,而缶也没有特定的形状或是音调、音色。

    2004年无锡鸿山的越国贵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墓甬道壁龛中发现了由五百多件组合乐器组成的陪葬坑,其中有三件盆状的乐器。经功能分类和专家认定,这便是秦王渑池会上被迫一击的“缶”。这几件缶口径40(cm),通高24.2(cm),内外施青黄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饰细蟠虺纹,两兽首状宽耳,另两侧有一对称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两前肢攀在沿上,口衔缶沿,造型夸张生动。

    7.革类乐器

    革是指以野兽皮革制成的乐器。革类乐器,要说简单,应该是最简单的,因为它总共就只有一类基本乐器,那就是鼓。但是,要细说这个鼓,中国鼓在历史上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名称也是千奇百怪,恐怕未必全部能说清楚。鼓也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乐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在战时可激励士气。

    鼓作为打击类乐器,出现得比较早,甲骨文中就有专用的鼓字了。早期的鼓所使用并不是现在的牛皮,而是兽皮。更早的还有陶制的陶鼓,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了。从目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的土鼓来看,可以确定皮鼓大约也有4500年的历史了。到了周代以后,鼓类乐器就更为发达了,用途特别广泛,而且不断产生新的形状和种类。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仅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在坚固且一般为木质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皮革制成的膜,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一般桶身的形状不同,鼓的类型也就不同,鼓可分为腰鼓、悬鼓、楹鼓、建鼓、雷鼓、贲鼓、应鼓、花盆鼓、大堂鼓等等。

    鼓的作用非常广泛,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用于祭祀、乐舞,在战时用来可以激励士气,不仅可以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声音洪亮,可以传播得很远,听见鼓声,难免会令人精神振奋、抖擞。

    8.木类乐器

    木是指木类乐器。最初有柷、敔、拍板等,后来有木鱼、梆子等。柷是一种祭祀用的启奏乐器,而敔是一种停止音乐的乐器,这两种乐器除了在孔庙以外,普通乐团不容易看到。而古代的木类乐器也并不是十分广泛,通常只用作伴奏或是打节拍。

    (1)柷

    柷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如方形的木箱子,一般是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它的内壁而发声,用于宫廷雅乐中,表示乐曲开始。柷是汉代乐器,曾流通于全国各大城市。柷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cm、每边长65cm。

    (2)敔

    敔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与柷同时出现。《旧唐书·音志》中记载:“敔,如伏虎,背皆有鬣二十七,碎竹以击其首而逆刮之,以止乐也。”这是指敔的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支一端劈成数根细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常在乐队中使用。演奏中和韶乐时,奏者立于敔侧,以劈成细茎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如果仅从音响审视,敔并不突出,但它却以奇特的形制和演奏方法而成为宫廷雅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3)拍板

    拍板简称“板”,因多用檀木制作,又名“檀板”。拍板可分为鼓板、书板、坠板三种,鼓板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书板和坠板则多用于说唱艺术。拍板可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或其他硬木制作,木材必须干燥,不能有干裂或腐朽现象。板无固定音高,发音短促,声音坚实响亮,穿透力强。若用纹雕旋转的木料制成,则发音更为脆亮。

    古代拍板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唐代时已经广为流传。但只在民间流行的“散乐”中使用。拍板有大小之分,大的9块板,小的6块板。从成都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000多年前五代前蜀宫廷乐队中,拍板曾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到了宋代,拍板在民间说唱艺术中普遍使用,是民间器乐“鼓板”中的主要乐器,并在宫廷的教访大乐、小乐器合奏和马后乐中使用。到了元代,拍板用于宫廷宴乐,也是杂剧的伴奏乐器。明、清的中和韶乐、清乐和番部合奏等宫廷音乐也都使用拍板,可见拍板作为乐器在古代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历代的拍板因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数量、规格也不一致,从3块、4块、6块直至10余块的都有。大多数情况下由五六块板组成,最多的是九块板,最少的有三四板。满族的拍板多为两板或三板,除木制的外,还有用铁片制成的拍板,每块拍板的上端均钻有两个小孔,用细皮条或丝绳串联,下端可自由开合。

    在器乐演出时,执拍板者处于乐队的指挥地位,古代这种坐在乐队中央指挥节拍者称为“乐正”。乐曲开始,执拍者站立,待拍击第一拍后始坐下,等到乐曲结束时,执拍者也须再次起立,此时若有下一名歌者,则须前来接拍,音乐随即演出下一曲。传递拍板时应庄重优雅,行礼如仪,此乃南管传统伦理,充分表现了中国礼乐之风。

    (4)木鱼

    木鱼,木制打击乐器。原为佛教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木鱼因外形酷似鱼头形状而得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其实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了。

    木鱼整体呈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是木鱼的敲击发声部位,呈斜坡形,两侧呈三角形,底部是椭圆形;敲击木鱼时,常使用木制的棰子,棰头做成橄榄形。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也随之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大木鱼正面圆径约40cm,最大的达85cm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有4(cm),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高,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cm到16cm不等,多用桑 木或椿木制作。

    在民族乐队中,常需要备有大小不同、材质不一、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

    (5)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17世纪时,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起来。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其中一根木棒长25cm,圆柱形,直径4cm,另一根木棒短而粗,呈长方形,长20cm,宽5cm到6cm、厚4cm。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木棒、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

    梆子音色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是豫剧、河北梆子、秦腔等梆子戏剧中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