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拟态”和“保护色”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宝。“拟态”是指动物或昆虫的形状和周围的环境很相似,借以保护自身免受侵害的现象。例如有一种枯叶蝶,褐色的身体就像一片枯叶一样,当它停在树枝上时,如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保护色”是指动物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接近,当它在这个环境里时,它的天敌便不易找到它。比如蚱蜢好吃农作物,它的身体是绿色的,这颜色便是它的保护色。
在人类世界里,说谎有时是一种“拟态”和“保护色”的行为。最具体的例子便是间谍,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并且要避免被人识破。间谍所使用的“拟态”和“保护色”就是在角色扮演上尽量和周围的人接近,让人分不出他是外来者。所以,间谍执行任务时,都要先熟悉当地的生活,穿当地的服装,说当地人的话,吃当地的食物,研究当地的历史、民俗,为的是把自己“变成”那里的人,以免被人辨识出来。人类对“拟态”和“保护色”的运用不仅限于此。军事家常用的“兵不厌诈”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在人性丛林里,人性的战争天天上演。有时候你是个强者,但在某些状况之下,你却又是个弱者。当你是弱者时,苦斗无益,徒费心神。因此,与其苦斗,不如智斗,以保存实力。并以“诈死”、“装败”来寻求生机。
有一种鸟,它孵卵时,若有外敌入侵,它会先佯装与外敌搏斗,翅膀扑几下后,便假装受伤,跌跌撞撞地“败走”。外敌受到这个动作的吸引,会过去追逐这只“败鸟”,等外敌远离鸟巢,“败鸟”立刻快速逃走,于是巢中的卵得以保全。
这就是“装败”!目的在于求胜。
有一种瓢虫,当你用手碰它时,它就停止不动,连脚都缩了起来,任凭你怎么拨弄它,它就一副死样子,可是危险消除后,它就会“复活”。
这就是“诈死”!目的在于求生。
人类对“装败”和“诈死”的运用最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两军对峙时,较弱的一方有时就不得不“诈死”或“装败”,以寻求生机;而实力较强的一方,有时也会为了尽速打败对方而采用“诈死”或“装败”的策略。
“装败”和“诈死”若诈得像、装得真,通常可以产生很多效应:
1混淆对方的判断,使其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踏入陷阱。
2拖延时间,在对方对你的行为进行判断的时候,你就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3助长对方的傲气,使其放松警戒,而你则可趁此寻找求生的契机。
4诱使对方解除心理戒备,对方巴不得赶快卸下心头的重担,你却得到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要诈死装败不难,难在使对方相信。因此要装得像、诈得真,必须要有一些“败相”,好作为对方相信你的根据。例如装败的军队,总要在撤退的路上留下大批武器;诈死的指挥官,总要来个有模有样的发丧活动。因此与人相争,你力有不敌,要采用诈死装败的策略时,一下子就偃旗息鼓是不大恰当的,这样并不能松懈对方的戒心,因为对方会认为你还在“备战”,有时候反而攻得更猛!
因此,在生活中,你有必要对“拟态”和“保护色”有所了解,并且学会运用,尤其当你明显处于“弱势”时,更应该好好运用这两种大自然赋予的本能。
照顾别人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说谎。大多数谎言发生在人们刚刚谋面的时候,因为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认可,所以大家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尽管这些话很客套、很虚伪,甚至还有些歪曲事实,但对于被赞美的人来说却是非常中听、非常受用的。
如果你对遇到的每个人都讲真话,如果你想什么就说什么,你就可能没有朋友,还有可能丢掉饭碗。
如果你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例如:
“阿雅,你看上去憔悴多了,皮肤怎么变得那么粗糙,怎么护理一下?”
“小伟,你应该去看皮肤科医生,治治脸上那些难看的疙瘩。你穿的衣服真让人恶心,还有你的鼻毛,怎么不剪一下?”
“圆圆,你新买的汽车真漂亮。你那两个好动的宝贝孩子不一会儿就能把它弄坏。作为母亲,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这个妈妈是怎么当的?”
这些例子中,讲的都是真话。可想而知,对方听了这些“真言”后的状态将是多么糟糕。谎言会这样说:“阿雅,你看上去真棒。”“小伟,你这个英俊的大块头!”“圆圆,你真是个好母亲。”
在爱情中,如果恋人对你说:“我和你不来电。”“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友好相处”之类的话,你一定会非常伤心,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对方如此评价,甚至还会为此痛不欲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这种疼痛和伤害是刻骨的。人们的心情固然是多变的。但是,如果遭受到这样的突如其来的打击,谁都会大吃一惊的。在随口应道:“嗯?这是什么意思?”的同时还想探求一下缘由。如果自己还是很喜欢对方的话,很多人就会禁不住反思一下自己的不是之处。此时如果给不出合适理由的话,就会造成彼此的隔阂。
然而,有很多理由可以作为与恋爱对象分手的原因。比如说,喜欢上其他人了、爱情冷淡了、工作太忙了、性格不合等等。但很有可能真实的理由是“一见到对方气就不打一处来”。与其坦诚相告,使对方伤心欲绝,倒不如找个对方能接受的借口来结束这段感情,撒个小谎,虽然爱情结束了,但留下的还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许多人说些无伤大雅的小谎,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人。这只是些没有恶意的谎言——你嘴上说喜欢他们的发型、喜欢他们装修的风格或是喜欢他们新交的朋友,其实你心里一点都不喜欢。还记得你上次说谎是什么时候吗?回忆一下自己是为什么说谎,是为了让对方高兴而说的一番恭维话?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利益或希望而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了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鲁迅先生在《立论》一文中写了这样的情况:恭维他人孩子将来要发财、要做官的,得到的是感谢;直言他人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得到的是大家一顿合力痛打。然而,“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有些情况下,直言相告会对别人有所伤害。所以,措辞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听者的情绪,适时地说些谎话,可能对听者来说还是件不错的事情呢。
融入社交环境
苏格拉底是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谎言的本性就是(其中很多话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1谎言的本性就是逃避一些不能或是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其本性如果要强自区分的话可分为善意和恶意两种。
2善意的谎言是在为他人利益考虑的前提下所说的谎言。
3恶意的谎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谎言,是损人利己的。
善意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消除矛盾,可以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可以化解人心中的怨恨,使人与人彼此间的关系更融洽、感情更深厚。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适当地运用谎言来解决问题。一个满嘴谎言的人,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样,一个一句谎言也不会说的人,也可能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一定狐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张伟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一天,下班后他和同事李华走在一起。李华这些天和上司的关系十分紧张,心情不佳。两人边走边聊,李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指出上司对待他的种种不公平,还把上司的无知、浅薄及一些事统统信口说了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上司在张伟面前谈起李华时,言语之间非常不客气,怒斥李华的不顾大局、平庸无能、不思进取、不善开拓等诸多缺点。上司还向张伟打听李华是否说过自己什么坏话?
张伟该怎么办呢?
无疑,张伟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不把李华的话告诉上司,另一种选择是把李华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上司。
如果张伟选择了前者,上司的气慢慢地消了下来。当他冷静下来后,会比较公正、合理地处理好这种关系的,使问题得以解决。
如果张伟选择后者,上司会对李华记恨在心,可能会找机会报复李华,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而且,如果上司是个非常多疑的人,他会进一步设想:你在我面前讲你同事的坏话,肯定也会在其他人面前讲你同事的坏话,你甚至还会在其他人面前讲我的坏话。因此,即使张伟说了实话,也会给他上司留下两面三刀、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象。
上面所说的这件事,说谎,能使三方面都得到好处;而讲实话,却让每个人都受到伤害。可见,谎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俗话叫“会做媳妇两头瞒,不会做媳妇两头传,”讲出了人际交往的真谛。
所以,面对—些事情,我们不一定非讲实话,因为实话有些时候对人、对己、对事无益。既然真话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真话呢?其实,制造一些谎言,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益的,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可以使你融入周围的环境,使你的生活少很多阻挠。
谎言引爆人的潜能
我们的语言所具有的暗示效应有时影响会很大。语言可能使人燃起勇气、产生希望;也可能使人绝望。甚至会使人万念俱灰、含恨而终。也就是说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一定的魔力。生活中有一种谎言,心怀善意的动机,充满质朴的愿望,可以激励他人,甚至引爆他的潜能,使他获得成功,改变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小调皮爱玩,他在学校里的表现让老师头疼不已。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小学时,老师叫妈妈来学校对她说:“你的孩子这次又考了班里最后一名。”妈妈含着泪回到家,笑着对儿子说:“老师对妈妈说,这次你成绩虽然是最后一名,可是你的字写得比以前好多了。”中学时,老师叫妈妈来学校对她说:“你的孩子总是读不懂数学题,总是曲解意思,这次是班里最后一名。”妈妈低着头回到家,笑着对儿子说:“老师今天对妈妈说,你的数学虽然没有考好,可是你的卷面却比上次考试整洁多了,如果把题多读几遍,分数完全可以更高些。”高中要毕业了,儿子一定要报考重点大学,妈妈高兴地说:“好啊,妈妈支持你,妈妈相信你。”发通知那天,儿子哭着跑回家:“妈妈,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欣赏我的人,今天我考上了。如果没有妈妈的鼓励,我是走不到今天的。”
这就是善意谎言的力量。它给孩子的心灵种下一棵积极的种子,进而萌发,开启他内心潜在的力量。善意的欺骗给别人对未来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心理,然后去追求实现,这种心理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开始时,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聪明的学生给你们,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教学更加努力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远远好于其他班的成绩。
知道结果后,校长告诉这两位教师一个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感到十分意外,心想既然学生不是最聪明的,就一定是他们教得最好啰。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起很大的作用。
用这种方法对那些工作不求上进的职员进行鞭策也同样有效,即使不是出自内心的言语期待也能激励当事人奋发向上。
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变得更糟糕。所以有人说: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
赞美给人以力量,给人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赞美能激发人的潜能,给人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无穷的乐趣。赞美能让人在黑暗中重见光明,无论遇到多么可怕的境遇,都能使人怀抱天使般的梦想,在黑暗中期待光亮。学会用谎言去赞美、暗示别人,这世界将会绽放更多美丽的风景。
你必须学会说谎
在为人处世的哲理与准则中,我们往往把单纯、真诚、正直等良好的品德看得非常神圣,以至在我们的意识中“权谋”是非常可耻并且可恶的。权谋之术似乎也成了阴谋家、黑社会和各种不法之徒的“专利”和特长。要知道,在你的周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捧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来和你打交道。如果你太过老实,就极其容易落入别人的陷阱。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当以一颗单纯、善良、真诚、正直的心与人交往,与人相处,但总有某些复杂的情况需要我们多留个心眼儿,要用点心计。权谋之术未必都是坏心歹意,主要是要有所预测、有所用心、有所防备。
诚然,诚实是重要的,它是人生极具价值的东西。但是,并非说不完全说真话、撒谎就一律是不诚实。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客套话等都是一种谎言,说客套话的人绝不仅限于不诚实者,所以,我们不应当笼统地对谎言加以指责,必须有所分析、区别对待。好的谎言与必要的谎言就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有时我们明明十分清楚事情的真相,却偏睁着眼说瞎话。这是因为在许多事情上我们不得不撒谎,否则就要伤害别人。例如医生不会告诉癌症患者他患了什么病,即使不是癌症,面对濒临死亡的重症病人,医生说“你已经没救了”也是不近人情的。
对于一些功利性的场合,或能决实成败的时刻,我们也必须学会说谎,但应禁绝那些用尽心机却违背法律的谎言。
真正能说好假话容易,我们首先应消除对谎言的偏见和罪恶感,才能把假话说好。说假话有三条规则:
其一,谎话是化了妆的真实,不能太不靠谱。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我们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述。当一位女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用模糊的语言,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其二,目的合情合理。这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和爱心。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父母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子女为之十分悲痛。应该让父母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子女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父母,也不应该在父母面前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而应该使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活。当孝顺的子女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对父母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的爱与无奈。
其三,必须。这是指许多假话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我们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饰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饰是为了礼仪需要,怎能加以指责?
当我们按照上述三条规去说谎话,它肯定会给我们带来非凡魅力。只要我们心存真实,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这就是善意的谎言。
林语堂写道:“华人的个人修养,内容十分繁杂。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原则性的问题:一、要会说谎……二、要具有绅士风度的说谎能力。三、无论是自己撒谎还是别人的谎言,都应一笑了之,以保持心境之平静。同时,对人世间的事物不宜过分迷恋。”
在某种情况下,撒谎不但是可以谅解的,而且是值得嘉奖的。
——菲尔丁
善意的谎言,是赋予人性的灵性,体现着情感的细腻和思想的成熟。善意的谎言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善意的谎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善意的谎言,可以使人燃起希望,摆脱生活的危机。它不会玷污文明,更不会扭曲人性,所以我们应该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装点生活。
测试:测测你的说谎水平
有一天,兔子在森林中的遇到了饥饿的老虎,你认为兔子应该跟老虎说了些什么话?
A不要吃了我,我的肉很难吃。
B不要吃了我,我原本也是只老虎,受魔法之后,才变成兔子。
C猎人马上就要来,快跑!
D想吃了我就吃了我吧。
测试解析:
1选A的人说谎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可是遇到难题总会说谎。说谎方式过于单纯,会被人揭穿。
2选B的人是个大骗子。你说出的谎言非常巧妙,一般不会被揭穿。可是对方一旦发现了,会感觉很受伤害,可能会报复你。
3选C的人在必要时才说谎。通常都是怕说了真话会伤害到对方,才会无奈地说谎。你的谎话是带有善意的,但反复多次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4选D的人从不会说谎。你为人正直、诚实,深受大多数人的信赖与尊敬是个模范,但在小人眼里是眼中钉,是他们的第一排斥对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