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决定钱袋-思路创新乃致富必经之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思路常新是富人的标签

    适应人群:不能够时刻接纳新思想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穷人的生意下跌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墨守成规,以至于无法适应变化。而富人都是相当灵活的人,他们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因而他们总是能找到好的点子和方法。

    富人往往是积极的思考者,他们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总能找到助其成功的好点子。

    很多年以前,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因为破损而需要更换,这则小消息在人们中间平静地传播着。但是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却没有等闲视之,他几乎十万火急地毅然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

    没有人知道小老板的意图,都用异样的眼光惊诧地关注着他。他呢?关起店门,将那根电缆洗净,弄直,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金属段,然后装饰起来,作为纪念物出售——大西洋底的电缆纪念物,还有比这个更有价值的纪念品吗?

    就这样,他轻松地发迹了。他买下一枚皇后钻石,淡黄色的钻石闪烁着稀世的华彩,人们不禁问:他自己珍藏还是抬出更高的价位转手?其实那是后话。他不慌不忙地筹备了一个首饰展示会,其他人当然都是冲着皇后钻石来的,可想而知,梦想一睹皇后钻石风采的参观者会怎样地蜂拥而至。这位珠宝店老板从此更是名扬世界。

    这个小老板能想到利用废弃的电缆赚钱这样的好点子,正是得益于他的积极思考,思路常新。

    思路常新是富人的标签,在富人眼中,新思想、新思路的获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不断自我更新—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自己的思路永远是新的。

    思维突破:刷新思路,收获财富

    穷人要想致富,就要勇于刷新自己的思路。赚钱的门路很多,关键就在于你善不善于调动智慧转换一下思路。

    1957年,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全国博览会上,赫赫有名的大老板、57岁的罐头食品公司经理汉斯也把他生产的罐头食品送去展览,但博览会却分给他一个最偏僻的阁楼作为会场。

    汉斯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沉着冷静地张罗着,并以他那灵活的头脑和强烈的自信心影响着事态的发展。

    博览会开幕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而到汉斯阁楼上去的人却寥寥无几。汉斯突发奇想,制作了很多小铜牌,并在铜牌上刻了一行字:谁拾到这些铜牌,谁就可以到博览会的阁楼上汉斯食品陈列处换一件纪念品。制作好之后,他就在博览会的每一个角落里撒下这些铜牌,人们捡到铜牌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前往参观。

    这一招果然厉害。不久,那间小小的阁楼便被挤得水泄不通,汉斯的陈列处几乎成了大会的“名胜”,参观者无不争相前往。即使后来铜牌绝迹,盛况仍一如当初,汉斯所得到的利润共计50万美元。聪明的汉斯及时刷新自己的思路,化不利为有利,出奇致富的故事由此传开了。

    虽然我们说思路常新是富人的标签,但刷新思路并非富人的专利,穷人只要及时接收新鲜事物,并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营造新的秩序、探索新的规律,同样可以让自己思路常新。

    解冻创新思维,与成功亲密接触

    适应人群:受传统思想束缚、停滞不前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当你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时,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时,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这就是创造力的奥秘。富人之所以富,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解冻创新思维,不受传统思维约束。

    创新是财富的源泉,是发展的希望,创新是活力与竞争力之所在,它是富人最有效、最基本的竞争利器。

    巴西有个企业家叫卢伊兹·卡洛斯·布拉沃,有一次,他到剧院观看演出,当看到一个讲笑话的节目时,观众被演员逗得捧腹大笑。绝大多数观众笑过就抛在脑后,但卢伊兹与众不同,他反复思考此事,认为可以将“笑话”变成赚钱的“商品”。

    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卢伊兹决定搞一个独特的电话服务公司,叫做“笑话公司”。他千方百计汇集了世界各国出版的500多册笑话选集,从中精心挑选了成千上万则精彩的笑话,请专家教授译成英语,并使其富有英语的幽默感。然后再聘请滑稽演员把这些笑话制成录音,在电话上增设一个特制系统,备有专用电话号码。用户只要一拨这个专用号码,就能听到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当然,用户每听一次,就要交一定的费用,这种别开生面的业务一开张,就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卢伊兹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卢伊兹在巴西全国工业产权局进行了注册登记,后来,随着生意的兴旺,又在英国等16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注册,他在巴西先后与300个城市的电话局签订合同,都安上了特种设备,开展笑话业务。在国内业务的基础上,他又开始向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希腊、阿根廷、智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市场出口,年业务额达3000多万美元。

    连笑话都可以出售,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富人之所以富有,他们最大的本事之一就在于创新。

    其实,很多百万甚至千万、亿万富翁,自身并非学识渊博、智力超人。他们的与众不同在于思维活跃,绝不循规蹈矩。这样的人或许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欣赏,但却一定更能适应社会,更能创造财富。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创新思维,而财富自然也就随之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成功需要独辟蹊径,走别人未走的路。穷人往往拘泥于旧有的想法而无法自拔。殊不知,旧有的想法是创新思维的头号敌人,它们牢牢盘踞于你的心灵中,冻结你的思维,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进一步发挥创造的能力,使你永远不能和成功亲密接触。

    穷人要想与成功亲密接触,就必须解冻自己的创新思维。

    思维突破:打破常规思维,拥抱成功

    每一位真正的富人都有一个创造性的大脑,富人在它的指导下进行思维活动,当门被锁上的时候,它会告诉他们应该打破以往的想法,去尝试另一条成功的路。

    1974年,道菲兄弟预感到人们将不满意一成不变的电影院的老格局,打破这种格局将会受到最有好奇心的美国人的欢迎。这一年,道菲兄弟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购物中心租了一块场地,投资10万美元,在那里建成一个餐厅电影院,让电影院观众如同上酒吧的顾客一样,坐在舒服的坐椅上吃着三明治,喝着啤酒,同时悠然自得地观看电影。

    不久,餐厅电影院开张了。这种别出心裁的新鲜事物一出现,立刻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合年轻人的胃口。这里没有传统的一排排固定的坐椅,而较为宽松地放置着桌椅。穿着燕尾服的服务员彬彬有礼地为观众送上三明治、意大利脆饼、啤酒等各种食品和饮料。店堂里布置得非常雅观,在放映的时候,人们常会感到是在家里与亲朋好友聚会,吃着点心,看着电视节目。

    到这儿来看电影只需付2美元门票,在当时的美国,一般电影院的门票是5美元。道菲兄弟并不会因此而亏本,他们的赚头来自食物和饮料。有趣的是:许多观众或顾客并不在意这里将要放什么影片,他们喜欢的是这儿的“家庭影院”的气氛,很多人是冲着这儿的饮料和食物来的。一面吃东西一面看电影似乎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双重享受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

    道菲兄弟的餐厅电影院开张以后,很快就容纳不下纷至沓来的顾客。第二家、第三家开张以后,还是满足不了更多顾客的需求。于是,道菲兄弟在全美国开了21家这样的场所。白天,这里不放电影,兄弟俩将电影院出租,供人们举行会议和其他活动。这样,影院的利用率就更高了。他们还在20多家餐厅电影院里安装了卫星接收器和屋顶天线,以便收闭路电视,进行电视会议,等等。这种新型的电影院给电影业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对于习惯于“常规性思维”的人来说,电影院是看电影的地方,只能是一种用途、一种样式,在他们的印象中,电影院里无非是银幕,一排排椅子,几扇太平门……除此之外,不会再有别的什么大变化。而道菲兄弟却打破常规,给电影院带来了另一种格局。

    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它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成功的启示。故事主要是说两只老鼠和两个小矮人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那些想创富的穷人们,只有打破常规,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寻求自己想得到的奶酪。

    创意是创新之母

    适应人群:不能在生活中发现创意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创新先得有创意,创意是点子,创新是实践。对于富人来说,欲有成功的创新,必须先有成功的创意。如果说创新是火车,那创意就是推动火车的动力系统。穷人要想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就要培养自己的创意思维。

    创意是创新之母,只有找到好的创意,创新才能成功,才能更有效地赚钱。

    中国移动的一位领导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老朋友,刚下车他就住进了镇里的一家招待所。经过一路的颠簸,领导身上汗渍渍的,他便想洗个热水澡。招待所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公用的澡堂。

    领导来到澡堂门口,被一名服务生拦住:“先生,您要洗澡的话请先交纳15元的初装费。我们将会为您安装一只喷头。”领导马上一愣,心想这招待所怎么这么宰人!但碍于身份,领导没有发作。

    他交了钱,刚想进去却又被服务生拦住:“先生,对不起,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的每只喷头都有编号,请您先交纳10元的选号费,选好的号码只供您一人使用。”领导有些生气,但还是交了钱选了“8”号。服务生又说:“您选的是个吉利号码,按规定您还得交8元的特别号码附加费。”“见鬼!”领导压了压火,说:“那我改成4号。4号也不是什么吉利号码,总用不着交什么特别号码附加费了吧?”服务生说:“4号是普通号码,当然不用交特别附加费,但您得交5元的改号费。”领导无奈地摇摇头,心想当年这里的民风是何等的淳朴,没想到如今为了赚钱竟然如此巧立名目,真是世风日下啊!

    领导交了钱后理直气壮地问:“这下我可以进去洗澡了吧?”服务生笑着说:“当然可以,您请。”领导瞪了他一眼,踱着步往里走。服务生突然又补充说:“对不起,我还得告诉您:由于4号喷头仅供您一人使用,所以不管您是否来洗澡,您每月还要交纳7元5角的月租费。此外您每次洗澡要按每30分钟6元的价格收费。另外,每月交费的时间是20日之前,如果您逾期未交,还要交纳一定的滞纳金……”“够了,够了,我不洗了!”领导气坏了,扭头就想走。服务生便问:“您真的不洗了吗?”领导声色俱厉地说:“对!我永远也不在你们这里洗澡了!”服务生微笑道:“如果您不再使用4号喷头了,那您还得交9元8角的销号费。只有这样您以后才能再也不用向我们交纳任何费用了。”领导大怒,和服务生大吵了起来。

    不一会儿,招待所的经理闻声赶来。领导一见经理来了,便高声嚷嚷着要投诉。经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笑着对领导说:“先生,对不起,也许您还不知道,洗澡业在我们这里是垄断经营,还好你没有泡池子,不然还要收你的‘漫游’费呢!”

    这当然只是一个幽默故事,但故事中招待所的经理如此繁多的创意却不能不使我们在微笑之余感到钦佩。创意无处不在,只要你敢想敢做,你就能迅速致富。

    穷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承受诸多压抑、打击、挫折、失败,一旦遭遇失败,便不愿再次尝试,不愿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不敢创新,直到彻底放弃对成功的渴望,画地为牢,坐以待毙。因为害怕改变,所以将未来定义为“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办法”,所以不思进取。这样自我设限,创造力、欲望和潜力就被自身扼杀,人生被束缚在旧有的圈子里,白白浪费掉大好时机。

    成功崛起的富人,不是因循守旧、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积极投入、努力创新的参与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创意、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最有希望与财富为伍。

    思维突破:创意,让疲软走开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事业上都会碰到疲软期,而如何走出疲软期,最重要的是依靠创意。

    相信大家对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仍然记忆犹新,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SARS”病毒的恐慌,对很多的企业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虽然炎炎夏季来临,但冰淇淋市场似乎依然冻结在“冰点”。不必说“吃冰淇淋不利于预防‘非典’”的传言,也不必说店铺纷纷关门,单论大街上锐减的人流,对于随意消费、冲动购买型的产品冰淇淋来说,命运多舛就是注定的。

    4月下半月,冰淇淋整体销量急剧下滑,一些小厂相继关停。但自古“危机”具有双面性,对退缩者而言是坟墓,对进取者而言是天堂。乱“市”出英雄,旧的市场格局每动乱一次,行业格局就调整一次。蒙牛在此期间打了一场胜利的营销仗,这主要源于它三个“与众不同”的创意。

    第一,转移阵地,开辟“第二渠道”。

    食品一旦走出工厂,最基本的营销法则就是到“嘴多”、“胃多”的地方去。既然“非典”把人们逼到了社区,那么,社区就是最佳的“卖场”。

    阵地变了,策略跟着变。蒙牛冰淇淋紧急调整部署,在社区发展经销商、发展销售点。同时,改换包装形式,根据人们在“非典”期间不愿打开包装而愿整箱购买的现状,发展家庭装、组合装。结果领先一步,“抢位”成功。

    许多社区都打出了“不让‘非典’进社区”的口号,蒙牛冰淇淋何以出入社区·两个字——中转。到了小区门口,打个电话到里面,只交流货,不交流人。

    第二,密播广告,强化“品牌经营”。

    进入五月份,冰淇淋市场委靡不振,许多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广告的强势品牌不愿再做“守望者”,纷纷撤片。连2002年销量第一的某冰淇淋品牌,也撤下了在央视播放的广告。

    销量第二的蒙牛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撤广告,反而加大了播出密度,如在央视一套《走向共和》每晚三集剧前(这是央视一套第一次采取三集连播方式),蒙牛冰淇淋广告与液体奶广告双双雄飞,集集不落,各出现三次,气势逼人;同时在全国15家卫视联播中也加大了播出密度。为什么这样做?因为“非典”将人们堵在家里,电视成为联系外界的主要窗口,正是品牌传播的好机会。如果别人都撤了广告,那又横添了一样好处:品牌的相互干扰减少。

    第三,众志成城,采取“播种行动”。

    时任蒙牛冰淇淋销售部长的赵全生说:“非典”到来,有的冰淇淋品牌选择了放弃,业务员放假的放假,观望的观望。蒙牛的营销队伍却选择了“播种”,戴上口罩,主动出击。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放弃三类,淡化二类,主攻一类。由于目标集中,聚焦收效,“随变”、“绿色心情”、“顶呱呱”等产品,随着“你变我也变”、“绿色好心情”、“健康顶呱呱”的宣传主题,一路畅销。

    走出困境最关键的是创意,创意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掌握规律,把握技巧,就能从失败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逆转不利的经济状况。

    创意藏于细节

    适应人群:不能在细节中发现创意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穷人总爱抱怨好的创意都被别人抢走了。其实创意无处不在,它们隐藏于各个细节之中,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的头脑。我们应处处留心周围的小事,使自己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我们就可能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创意,有些创意甚至会让你大吃一惊。

    好的创意本身就是财富,然而创意往往藏于生活中的细节。富人都是善于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寻找创新灵感的高手。

    佐佐木是日本神户的一位大学毕业生,他毕业后在一家酒吧打短工。有一天,他遇到一位从中东来的游客,这位游客名叫阿拉罕,他很快就跟佐佐木相识了,而且二人说话很投机。于是,阿拉罕送了一只奇妙的打火机给佐佐木。

    佐佐木反复玩弄这只打火机,每当他一打着火,机身便会发出亮光,并且机身上会出现美丽的图画;火一熄,画面也跟着消失了。

    佐佐木觉得这只打火机十分新奇、美妙,便向阿拉罕打听,这只打火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阿拉罕告诉他,这是他到法国时买的,而且是打火机当中的最新产品。

    佐佐木早就不想在酒吧里打工,他想自己创业,现在碰到这种新颖奇妙的打火机,脑子里灵机一动,觉得能代理销售这种产品,一定会受到众多年轻人的欢迎。他一面想,一面开始行动,赶到神户图书馆,果然在一份法国杂志上找到了制造这种打火机厂家的广告。于是,他向这个厂家写了一封言辞恳切、愿意代理这种产品在日本销售的信。

    果然,不出一个月,法国厂家给他回了信,欢迎佐佐木成为他们的代理商。结果,他花了1万美元,获得了这种打火机的代理权。

    佐佐木推销这种打火机,很快就闯出了市场。购买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拿着这种打火机总是爱不释手,尽管价钱贵一点,也舍得花钱买一只。

    佐佐木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他不仅销售这种打火机,而且爱在打火机身上动脑筋。他想,要是把这种打火机的性能再变通一下,改造成另一种用具或玩具,这不是更好吗?

    这样,他从探究这种法国打火机的性能入手,先掌握其窍门,再进行改造。日本人特别具有模仿、借鉴的“鬼才”。很快,他就由打火机推及到水杯等几种用具和玩具。

    佐佐木设计、制造出能够显示漂亮图画的水杯产品,更是大受日本人的欢迎。他制造出的这种水杯,盛满一杯水时,便会现出一幅美丽、逼真的画面,随着杯中水位的不同,画面也跟着变得不同。人们用这种杯子品茶、闲聊,简直是一种享受,谁拿在手上都不愿放下来。

    他很快就积累到了一大笔资金,并开办了一家成人玩具厂,专门制造打火机、火柴、水杯、圆珠笔、钥匙扣、皮带扣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

    正因为善于从小事中激发创意,佐佐木才能够取得骄人的成就。

    生活中,总有穷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一些自己能够想到的创意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其实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创意藏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只是穷人自己没有去挖掘而已。留意身边的小事,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你会发现创意无处不在。

    思维突破:从小事中激发创意

    曾经有句诗这样写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教徒的眼中所见皆是佛。其实,穷人创富也一样,你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中都可能蕴涵着极大的商机。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商机的头脑。从小事中激发出来的创意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起小事中的创意,就不能不说起广东人,他们在激发创意方面闻名于世,创造了许多致富神话。

    上海有一家公司。公司领导层发现员工一个个萎靡不振,面有菜色。经咨询多方专家后,他们采纳了一个最简单而别致的治疗方法——在公司后院中用圆滑光润的小石子约800颗铺成一条石子小道。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5分钟时间,让员工脱掉鞋在石子小道上随意行走散步。起初,员工们觉得很好笑,更有许多人觉得在众人面前赤足很难为情,但时间一久,人们便发现了它的好处,原来这是极具医学原理的物理疗法,起到了一种按摩的作用。

    好创意自身就是财富。一个广东的年轻人看了这则故事,便开始着手他红火的生意。他请专业人士指点,选取了一种略带弹性的塑胶垫,将其截成长方形,然后带着它回到老家。老家的小河滩上全是光洁、漂亮的小石子。在石料厂将这些拣选好的小石子一分为二,一颗颗稀疏有致地粘满胶垫,干透后,他先上去反复试验感觉,反复修改好几次后,确定了样品,然后就在家乡因地制宜开始批量生产。后来,他又把它们确定为好几个规格,产品一生产出来,他便尽快将产品鉴定书等手续一应办齐,然后在一周之内就把能代销的商店全部上了货。将产品送进商店,这只完成了销售工作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要把这些产品送进顾客眼里。随后的半个月内,他每天都派人去做免费推介。商店的代销稳定后,他又开拓了一项上门服务:为大型公司在后院中铺设石子小道;为幼儿园、小学在操场边铺设石子乐园;为家庭装铺室内石子过道、石子浴室地板、石子健身阳台等。一块本不起眼的地方,一经装饰便成了一处小小的乐园。

    紧接着,他将单一的石子变换为多种多样的材料,如七彩的塑料、珍贵的玉石,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800颗小石子就此铺就了一个人的赚钱之路。

    生活中,许多穷人老是抱怨没有机遇,觉得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其实这种观念极为错误,不是没有机遇而是因为你没有创意。

    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意呢?一是留心周围的小事,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使人大吃一惊,有些事则平淡无奇。一般而言,使人大吃一惊的事会使人倍加关注,而平淡无奇的事往往不被人注意,但它却可能包含重要的意义。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就要能够看到“不奇之奇”。19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正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与众不同之处。在端茶时,茶杯会在碟子里滑动和倾斜,有时茶杯里的茶水也会洒出一些,但当茶水稍洒出一点弄湿了茶碟时会突然变得不易在碟上滑动了,瑞利对此做了进一步探究,做了许多相类似的实验,结果得到一种求算摩擦的方法——倾斜法。当然,我们说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留心周围小事的重要意义,并不是让人们把目光完全局限于“小事”上,而是要人们“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并得到幸福。

    此外,小缺陷中往往孕育着大市场。日本著名华裔企业家邱永汉先生曾说:“哪里有人们为难的地方,哪里就有赚钱的机会。”企业应避免“一窝蜂”地挤上一座山头,而是要善于发现市场饱和的“空档”,把眼界放开,从不断完善现有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中寻找财富。

    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周期大大缩短,如果穷人还学习以往富人致富的那一招,亦步亦趋地跟着市场走,恐怕只能分得残羹剩饭。要想获利就必须另辟蹊径。这就需要穷人能深入市场,从日常的观察中启动创意灵感,出奇制胜。某橘子罐头厂的厂长逛市场时发现:鱼头比鱼身贵,鸡翅比鸡肉贵,触发联想:“橘皮为啥不能卖个好价钱呢?”于是组织人力研制生产“珍珠陈皮”,开发出新市场。

    其实,只要处处留心,就不难找到尚未被别人占领的潜在市场。我国一位私营企业家在参加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时,见到一台美国制造的鲜榨果汁机,他便想到,如果在炙热的海滩,鲜榨果汁应该会大有市场。于是他首先在北戴河试营,结果不出所料,果然大赚了一笔。“想别人之未曾想,做别人之未曾做”,从一些看似平凡的现象中启动灵感,从一些生活的细节中去寻找创意。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掌握主动权,挖掘潜在的财富。

    别让创意从手边溜走

    适应人群:对创意缺乏灵敏嗅觉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给穷人和富人发现创意的机会也是相等的。但是,富人能够保持对这些创意的灵敏嗅觉,凭借这些创意致富,穷人却轻易让这些创意从手边溜走,于是也就依然贫穷。

    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小创意发生,有些创意看似微不足道,以至于穷人常常视而不见,等到错过它后,才意识到它的珍贵,而这时它已随着时光的波浪流向茫茫大海了。

    而富人则不管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对创意的灵敏嗅觉,抓住身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创意。

    有一天,包克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顺手从中抽出一张纸条扔在了地上。包克弯下腰,拾起这张纸条,那上面印着一位著名女演员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印有一句话: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烟草公司敦促买烟者收集一套照片。包克把这张纸片翻过来,注意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

    他想,如果把附装在烟盒里的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空白的那一面印上照片上的人物的小传,这种照片的价值就可大大提高。

    于是,他找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向这个公司的经理说明了他的想法。

    这位经理非常赞赏,立即说道:

    “如果你能给我写10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美元。请你给我送来一张名人的名单,并把它分类,可分为总统、将帅、演员、作家等。”

    按照经理的要求,包克写了很多的小传,正是因为这些小传使得平板画公司印刷的照片销量大大增,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传,让包克大发其财。

    很多时候,穷人不是没有发现创意,而是发现了之后没有及时地识别并抓住它,从而也就错失了一个又一个致富良机。

    思维突破:保持对创意的灵敏嗅觉

    住在纽约郊外的扎克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他唯一的爱好便是滑冰,别无其他。

    纽约的近郊,冬天到处会结冰。冬天一到,他一有空就到那里滑冰自娱,然而夏天就没有办法去室内冰场滑个痛快。

    去室内冰场是需要钱的,一个纽约公务员收入有限,不便常去,但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他深感日子难过。

    有一天,他百无聊赖时,一个灵感涌上来:“鞋子底面安装轮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普通的路就可以当做冰场。”

    几个月之后,他跟人合作开了一家制造roller-skate的小工厂。他做梦也没想到,产品一上市,立即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没几年工夫,他就赚进100多万。

    在现实生活中,要发现和把握创意,就需要时刻保持对创意的灵敏嗅觉。

    首先是与创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你开始想改进某些东西,或是你开始想解决一个问题,这时就是这些创意进入你脑子的时候。

    与创意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就是准备期。做一些研究,尽可能地学习有关这个问题的资讯。阅读、与他人交谈,并尽可能地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为迎接创意做准备。

    接下来就是创意释放的时刻了。这个阶段也许发生在开车时、沐浴时,或者午夜梦回时。灵光闪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你必须在头脑清醒时,客观地审视这个新点子,判断它是否值得倾注心力。

    很多时候,能够抓住创意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的反复思量、琢磨才得出来的。只有保持对创意的灵敏嗅觉,才能让创意为自己的财富添砖加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