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人群:有各种消费陋习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很多人穷,不是因为挣得太少,而是因为花得太多。在这个赚钱越来越难的时代,富人在消费上的智慧值得每一个穷人学习。
据说,香港有位“拜金女”连续让两个男人破产,日本也有不少拜金女星,虽然没有让身边的男人一蹶不振,但自己赚来的钱也是花得干干净净,依靠理财大师在一旁指点,才能存下自己的“安全基金”。
大多数穷人是没有多少钱可供花销的,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穷,不是因为挣得太少,而是因为花得太多。
中国正在兴起一个以消费为快乐的年轻群体。他们有才华,也有运气,一份好的工作,几千元的月薪,足以支持各种昂贵的快乐。千元的T恤,买起来毫不心疼,百元的咖啡,喝起来只要爽口。有钱要消费,没有钱借钱也要消费,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明天的,快乐,就要现在。
其实他们挣得不少——相对于一般人来说,但相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挣得再多,依然是穷人。没有积蓄,没有房产,如果生病住院,还需要家里资助。
挣得不少,花得更多,有钱时什么都敢买;没钱时便一贫如洗。他们被称为“高薪贫族”。
《马太福音》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高薪穷人们无不把这句话当做心灵的指引和经济学原则,并身体力行着。
这似乎是一种时尚,看起来轻松,其实很沉重。在商业社会里,任何事都带有商业目的。越多的人紧跟时尚转圈,商业的机器就转得越欢。你拼命工作,拼命挣钱,拼命享受,然后拼命工作,最后呢?还是没钱!
富人也用钱,而且是大把地用,但用钱的智慧不同,用法也迥异。
华人中最有钱的莫过于李嘉诚,而李嘉诚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有一件真实的事,李嘉诚曾到西北考察,在听取了一位大学校长关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报告后,李嘉诚走到前台,拿起一个矿泉水瓶说,如果生产这个矿泉水只要8万,你却向我申请10万,那多余的2万就是浪费。
这就是富人的观念,钱再多也不能浪费!
穷人,挣得再多还是穷人。
多少年前,鲁迅先生就让那个苗条的豆腐西施说了一段财富语录:“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是有钱。”话虽愤愤,还是有些道理的。
思维突破:展示你会花钱的智慧
财富在于使用,而不是在于拥有。现代创富理念是会赚钱更需会花钱。会花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会花钱不同于吝啬,更不同于铺张,会花钱,花上一万是正当;不会花钱,花上一分是浪费。会花钱犹如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会花钱能得到效益和回报,能为赚更多的钱开道。
对于每个穷人而言,要在消费上理财,做到智慧消费必须制订一份财务计划。
制订财务计划的方法有许多种,但首先你得做至少3个月的日常费用计划表,否则无论用哪种方法,你的财务计划都不会符合实际。由此看来,你对资金流向要有整体的了解,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你还必须弄清在哪些方面可以节省开支,比如你在工作午餐上花的钱并不少,可你并没有意识到:一顿午餐花20元,对白领单身贵族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把1个月的午餐花费加起来,再乘以1年12个月,差不多就是5000块钱。再比如,每天抽1盒香烟,按6元钱1盒计算,全年的费用加起来就是2000多块钱。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该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做好消费计划是门学问,细到不能再细才好,包括购物时机和地点,再配合时间性或季节性,就会省下不少开销。比如,你可以把每一段时间需要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一次性购买,不仅省时,而且利于理性消费。要尽量减少去商场的次数,因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容易让你的购买欲一发不可收拾,结果便是无限量超支。
有了家庭后居家过日子也一样,若心无计划,有一分花两分,任着性子来,恐怕未到发薪之日,便已捉襟见肘,苦不堪言了。认真做好家庭预算,也是一条理财良策。
那么,家庭预算如何做呢?建议采用此方法之前,最好先有过一段时间的理财体验,知晓家庭日常支出的大体流向,这样会使预算目的清晰,一目了然。
当你拿到本月的工资时,先不急于花掉,将家庭开支分类开列出来,通常的分类是:生活必需品开支、灵活性开支、兴趣开支、投资开支。此类别划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喜好结交者可拿出适当现金建立友谊基金,用于朋友间的礼尚往来,喜好打扮的可设“美丽”开支。
在开支类别明确后,可根据主次区别对待,按比例合理安排,由各家的实际状况决定,如:租房者,每月的租金固定扣除,则租房开支为A级(必需);平日生活,必需品开支,也为A级;而灵活性开支,一般解决医疗、游玩、服装、交友等突发性事件的开支,则可定为B级(次必需);兴趣开支等可定为C级(非必需)。在具体分配时,按市价扣除必需品开支或其他可明确的开支,其余则设定可承受数额,然后,按类别放入几个纸袋中,用时从中支取。
另外,若家庭欲投资于住房或其他项目时,可先将投资开支于月初存入银行,最好存定期。若到月末,有的开支袋尚有余额可将其存一个活期,积累两三个月,可拿此款添置换季衣物,或其他大件必需品,也可提取一部分继续存入定期。
总之,有了财务计划,可以大大减少消费的盲目性,会使日子过得张弛有度。
事先做好计划是智慧消费的关键。没有计划你就会像一艘漂大海上的无帆之船,不知将漂向何方。只有有了事先的计划,你才能驶向财务自由的海岸。
让钱如加利利海般流动而非死海般沉寂
适应人群:有钱只知存银行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财富的积累需要储蓄,但如果一直储蓄,不去投资,那么钱就成为死钱。你虽然不会为没钱生活而忧虑,但你也永远不能成为亿万富翁。钱就像水一样,只有流动起来了,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的,这是事实。但穷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改变穷的状况,需要了解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比较一下富人和穷人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金钱和资产上的悬殊,而是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人人都想赚钱,但赚钱方式不同。穷人的钱放在银行里,而富人的钱放在投资和保险公司的账户上。穷人的钱在为富人工作,富人是用自己的钱和穷人放在银行里的钱为他们工作。穷人不能责怪富人,因为穷人自愿把钱放在银行,而银行需要把钱借给会赚钱的富人去赚钱。
不少穷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能享受到复利,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了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理财,因此,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没有理财。
每一个人最后能拥有多少财富,是难以预料的事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将钱存在银行只能保证生活安定,而想致富,比登天还难。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的穷人,到了年老时不但不能致富,常常连财务自主的水平都无法达到,这种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的穷人,无非是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但事实上,把钱长期存在银行里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通常穷人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正面的看法是将其归之于富人比自己努力或者他们克勤克俭,较负面的想法是将其归之于运气好或者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的行业。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理财智慧。
曾发生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次卡耐基的邻居——一名老妇人把卡耐基叫到她的家中,央求他为自己办点事。
卡耐基说:“老人家,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管说吧!”
老妇人说:“卡耐基先生,我知道,你是一个诚实的好人,我信任你。请你进来吧,跟我过来。”
她掏出钥匙,打开卧室的门。这间卧室简直就是一间密室,没有窗,门也很厚,关得严严实实的。
卡耐基随着老人进到这间密室,不知道这神秘莫测的老妇人要做什么。
老妇人锁上卧室的门,弯腰从床底下拖出一只皮箱。开了皮箱的锁,掀开盖子。
卡耐基定睛一看,满满一箱崭新的钞票!
“卡耐基先生,”老妇人说,“这是我先生留给我的钱,一共是10万美元,全是50元一张的钞票,一共应该是2000张。可是,我昨天数来数去,就只有1999张。是我人老了,没数对呢,还是真的少了1张呢?如果是真的少了1张,那就奇怪了,我从来没有拿出过1张钞票的。卡耐基先生,我请你来,是想请你帮我数一数。谁都不知道我私下藏了10万美元,我相信你,所以请你来帮我这个忙……”
卡耐基感到非常惊诧。
忙了老半天,钞票终于数完了,正好是2000张,10万美元。老妇人高兴得像个小姑娘似的跳了起来。
卡耐基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说:“老人家,您这么一大笔钱,为什么不存到银行呢?存起来的话,每年的利息都不下1万美元呢!”
老妇人沉默不答。
“像这样放在家里,反而让您提心吊胆,”卡耐基继续对她做思想工作,“如果存到银行里,不必担心会少了一张或几张,既安全,又有利息。”
老妇人心动了,“就委托你去给我存上吧!”
等到卡耐基把存折给老妇人拿回来,老妇人把存折凑到眼前仔仔细细地看,见那上面有一行字。
“这一张小纸条就是10万美元么10万美元,一整箱崭新的钞票就这么一张小纸条么?”老妇人嘀咕着。
没过两天,老妇人又把卡耐基请了过去。她拿着那张存款单说:“卡耐基先生,这张轻飘飘的纸条,我心里怎么也不踏实。这不会是骗局吧?”
卡耐基说:“老人家,这不碍事的……”
老妇人紧接着说:“唉,卡耐基先生,我真的是放不下这颗心。我看不到我的钱,就觉得好像没有了似的。不瞒你说,以前我每天都要把那10万美元现钞数上一遍的。两天没数我的钱了,我都手痒难耐啦!卡耐基先生,再劳驾你一次,你马上就去银行把现款给我取出来吧!”
卡耐基无可奈何,只好照办了。
老妇人的做法其实是可笑的,如果那笔钱一直存在她的密室里。那钱就永远也不会增加,活钱变成了死钱,就像死海中的死水一样,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收益。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对于企业如同血液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机理失调,资金运转不灵造成经营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经营者不能不注意的事。”这话既显示出这位企业家的高财商,又说明了资金运作加速创富的深刻道理。
思维突破:让钱转才有钱赚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有些穷人,初涉商场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而不想把已赢得的利润又返回投资做生意再去赚钱,更不想投资到带有很大风险性的房地产、股票生意之中。
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杰克早年并不富有,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但即使经济不宽裕,他的母亲总是尽一切力量在可能的时候,给他最特别的款待。无论何时她有了额外的钱,她一定会为孩子们买点什么。也许为杰克买一个新游戏机,或者带他们去看露天电影。由于孩子们通常消耗的只是生活所需,所以杰克想这也是他母亲给自己一些快乐的方式。杰克认为,他们总是有了额外的钱就把它花掉,因此他们从来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存下来。
当杰克开始赚到可观的钱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即使他的钱足够开销,但是似乎每到月底仍然是一毛钱不剩。
后来,杰克第一次投资置产。他知道他至少需要3万美元的现款,但杰克一辈子也没有存过那么多钱。所以他订出一个时间表,想在6个月以内存够钱。一个月要5000美元才行。每个月5000美元的账单看起来似乎很难达成,事实上,在最初一两个月杰克试着想不理它。不过他还是照计划执行,并且试试看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确保这笔额外的账单可以和其他账单一块儿付清。
一件有趣的事开始发生了。因为杰克专心生财并且保住他赚到的5000美元,他愈来愈注意到他常把自己的钱轻率地随处散掉。他也开始留意到一些机会,是他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他也想到,他以前在工作上只会投注精力到某个程度,现在由于他必须有额外收入,他就在从事的事上投入多一点精力,多一点创造力。他开始冒比较大的风险,他要客户为他的服务支付更多的代价。他为他的产品开拓新市场,他找到利用时间、金钱和人力的方法,以便在较少时间内做完更多的事情。借着给他自己称作“头期款”的账单,他加强、放大了他一向就拥有的能力。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资金的生命也在于运动。作为金钱可以是静止的,而资金必须是运动的,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金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害怕孤独,不堪寂寞,需要明快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把赚到的钱存在手中,把它静置起来,总不如经营者用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奉劝那些储存过多金钱的人:尽管你家有万金,你还是应该继续努力,而不能“坐吃山空”。从这一古训出发,你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既然剩余价值是从货币——商品——货币中流通中产生的,那么,为什么不用已有的钱财去投资经商,而把它死存呢?
当然从事经营,风险是时刻存在的。古人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赢利是与风险并存的。
在金钱的滚动中,在资本的运动中,发挥你的才智,开启你的财商,你就可能成为新的富豪。
变盲目消费为理性投资
适应人群:只会消费,不懂投资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穷人的钱不是资本,穷人不是投资家,而只是消费者。
穷人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购物广告,大多是打给穷人看的。
穷人在购物过程中,对所需商品有不同的要求,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这种消费心理活动支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穷人喜欢盲从,消费上也一样。很多穷人在购物认识和行为上有不由自主地趋向于同多数人相一致的购买行为。
盲目追随他人购买,表面上是得到了某种利益,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穷人常常发疯似的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做废品处理掉。他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反而降低到其次。
穷人是购买商品的主力军。穷人固有的心理特征,加上长期的经常性、习惯性购买活动,使他们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消费误区。
许多穷人在购物时都容易有求名心理。因为穷怕了,所以一旦有了点小钱,迫不及待地去买名牌,试图用名牌来掩饰身上穷人的味道。名牌是经过长期努力而获得的市场声誉,名牌代表高质量,代表较高的价格,代表着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如果穷人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或者为了弥补自己商品知识不足而导致购物后的懊悔而选择名牌产品,那是明智的;但如果买名牌是为了炫耀或是掩饰,以求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则实在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这样的穷人,你永远不要指望他成为一个投资家,他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穷人只是消费者,而不是投资家。
穷人的盲目消费只是浪费,一件为了炫耀或遮掩的名牌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理性地投资,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买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一个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你拥有的一套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于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思维突破:把理性投资作为致富的最佳途径
钱真的是穷人的好朋友,尤其是你要它帮你赚钱的时候,根本不需费一丝一毫的心力,它就帮你把更多的钱放入你的口袋里。
比方说买楼,过去是给自己添享受,现在是租出去坐收租金,一进一出,呈现出赢利的空间;比方说创业,未必要攒足本钱,仰仗银行的助业贷款,也能续写老板故事,为“白手起家”找到了最好的注解;比方说彩票,即使投注不多,但只要机会和财缘一碰头,就能获取意外的惊喜……
所以说,理性的投资是穷人致富的最佳途径。
如果你每年投资500元于股市里,即使你到外地度假时。这笔钱仍将为你赚进更大的财富。平均说来,这笔钱每7至8年就会增值一倍,当然,前提是你投资在股票里。许多聪明的穷人早就学会了这点,他们了解金钱和所从事的工作重要性是不分上下的。
在美国人写的《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步骤》一书中,作者从众多阔佬的致富经验里,提炼出令平头百姓有望晋升7位数身价的行动纲领。诸如从现在就开始投资,拿出自家收入的20%,强迫用于投资;无论是积攒孩子的学费,还是购买楼盘,都得制定理财目标,并一心一意地去攀登;先求一垒打,不要只想全垒打,别眼高手低,有钱的人并非一开始就有钱,财富的积累是个由小到大的过程;投资必须习惯成自然,不论投资金额多少,只要做到每月有固定投资,就足以使你超越大多数人。
巴菲特是当今全球首富之一,他的秘诀就是将钱投资在股票里。他和美国其他小孩无异,都是从送报生开始做起,但是,他比别人更早了解金钱的未来价值,所以,他紧守着得之不易的每分钱。当他看到店里卖的400元电视时,他看到不是眼前的400元的价格,而是20年后400元的未来价值。因此,他宁愿投资,也不愿意拿来买电视。这样的想法使他不会花费金钱在购买不必要的物品上。
如果你很早就开始投资,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钱会自动帮你准备好所需的生活花费。此时,你完全享有经济独立,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让你的钱留在家里,代你上班赚钱。
当然,如果你还是用手中的钱去盲目消费,而不是将其用于理性投资的话,那么所谓的财务自由将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以钱赚钱,走财务自由之路
适应人群:不知道如何用钱生钱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马太效应指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穷人每天苦恼于如何摆脱贫者越贫的命运,走向富者越富的道路。富人给出了答案:唯有让金钱流动起来,以钱赚钱。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主人要出一次远门,临走之前,他将三个仆人叫到一起,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
根据每个人的才干,主人给了第一个仆人5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给第二个仆人2个塔伦特,给第三个仆人1个塔伦特。
第一个仆人把他拿到的5个塔伦特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5个塔伦特。
同样,第二个仆人也用他拿到的2个塔伦特经商赚到了2个塔伦特。
但是第三个仆人把他的1个塔伦特埋到了地里。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与他们算账。
拿到5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5个塔伦特来到主人面前,说:“主人,你交给我5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5个。”
“做得好!你懂得发挥钱的价值,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2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2个塔伦特来了,他说:“主人,你交给我2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2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也是一个善于掌握金钱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1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那儿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家那里,在我回来时能连本带利地还给我。”
很多穷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梦想着和自己的恋人去周游世界,梦想能不工作却有收入来维持现有的生活,即金钱、时间我皆有之。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财务自由”的境界。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穷人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就是因为很多穷人都像上面第三个仆人一样,不懂得以钱赚钱。
穷人喜欢将富人致富的原因,直接归因于他们生来就富有,他们创业成功,他们比别人努力或是他们比别人幸运。但是,家世、创业、努力、运气并不能解释所有致富的原因。我们都熟悉自己生活中的不少有钱人,他们并非出身名门,也不见得有多么好的运气,但他们却富了起来。靠什么呢?靠头脑,靠智慧!他们善于把握财富增长的轨迹,以钱赚钱,从而踏上财务自由之路。
台湾理财专家黄培源研究大量致富者后,得出一个结论:1/3的有钱人是天生的,1/3的靠创业积累财富,1/3靠投资理财致富。由此看来,以钱赚钱的理财策略是普通百姓致富的最佳途径。
思维突破:以钱赚钱,实现财务自由
以钱赚钱首先得有钱,刚成为社会新鲜人时,一切皆从零开始。为了进一步深造、积累财富潜力,甚至是为了自己未来创业当老板,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而这笔钱通常都是靠着我们省吃俭用,开源节流而来的。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原始资金的话,就需要一方面靠着兼职方式,尽量提高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则运用现金流量表、家庭日记账等简单工具,确实降低生活费用,以求在最短时间内,累积一笔可帮我们以钱赚钱的初始资金。
有些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太过心急,一毕业就从事期货、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甚至不惜向父母、亲友借贷大笔资金,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旦血本无归,就得比别人再多奋斗好几年,更可能会因此丧失冲劲,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等到你手边的钱超过10万以后,你开始进入以钱赚钱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你已在社会上工作四五年以上,日常生活费用约只占你薪水的三分之一左右,于是,你银行存折的数字愈来愈多。随着时光的流逝,以及阅历的累积,你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而可供你借贷的地方也会愈来愈多,自然你也会有愈来愈多的机会可以用钱赚钱。
此时,投资证券市场,当然是以钱赚钱,从而实现马太效应的最优选择,当然对于如何投资获利,由于大部分的人,既不是酷爱刺激的冒险家,也不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虽然手中拥有一只股票时不会担心得睡不着觉,但股票多了,晚上还是会辗转难眠,因此,只有多找几个篮子,把鸡蛋分开来放。有句时髦话,就是学会安排属于自己的投资组合。
这一个阶段的投资理财策略,可从第一阶段的多看不做,提升为多看少做,尤其尽量不要从事孤注一掷式的搏命投资;就算扩张信用,借钱投资,至少也要控制在薪水足以支付每月利息支出的额度里。因为来日方长,历史总会重演,一旦时机成熟,本身资金也累积到一定数目,自然会达到以钱赚钱的最高境界。
当你成了自己家庭后,便进入了以钱赚钱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你必须开始规划一辈子的现金流量,如果经过一番精打细算之后,发现自己会入不敷出,晚景凄凉,那么开源节流、兼差打工的事情还是不可免。如果你发现自己收入颇丰,支出不大,未来会颇有积蓄,那么不妨以一部分资金大胆地从事“以钱滚钱”的金钱游戏,因此,所谓的投资组合式,可以在这一阶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你可以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仍放在定存、活存、行会及公债中;这部分每年会有固定的利息收入,除了公债之外,本金并无亏损的风险,且兑现的速度快,可供不时之需。第二部分,你不妨把资金放在股票、黄金、共同基金,甚至高风险高报酬的外币及期货投资上。
但不管做什么投资,你都必须有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而且就算血本无归,也必须不会影响你的基本日常生活开支,否则就犯了投资过度、风险过高的兵家大忌。
如何以钱赚钱,实现财务自由,是人生能不能获得滚滚财富的大问题,要想实现财务自由,成为富人中的富人,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以钱赚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