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最讨人喜欢-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与陌生人说话要有巧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你如果不认识他,先问他姓名,一有机会就叫出他的名字。

    ——[英]查斯特菲尔德

    与人交谈时,应专心聆听。不要显出无聊的样子,或露出一副“我早知到了”的表情。

    ——[英]卡莱尔

    一见如故,争取对方的信任

    初次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用真诚的语言去打动对方,使对方和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样就能消除他本身的心理障碍,从而为以后顺利交谈打下基础。

    在初次与人见面时,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对方的心扉,你的所有努力终将付诸东流。因此,初次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用真诚的语言去打动对方,使对方和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样就能消除他本身的心理障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对方感觉到你是可以信赖的人时,就会放松警惕,打消对你的怀疑,从而为以后交谈的顺利打下基础。

    小林是一个走村串巷收购山货的商贩。一次,天色已晚,他便决定找一户人家投宿。但一连敲了好几家的门,都被主人借故拒绝了,对此,小林倒是能理解。因为谁愿意让一个陌生人在家里住宿呢?万一“引狼入室”怎么办?

    但是,天已黑了下来,小林没法再继续赶路了,他决定改变自己敲门借宿的谈话方式,也许能找到愿意留宿的人家。当小林敲门时,开门的是一位老大爷,“你是谁?”“你有什么事?”老大爷一脸戒备地问。

    这一次,小林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投宿的意思,而是说:“大爷,我知道这个村子里有几位枪法极好的猎人,他们几乎能百发百中,每次进山都会满截而归。我是城里来收购山货的,但不知道那几位猎人住在哪里,所以向您讨教。”

    老大爷听了小林的话后,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下来,说:“小伙子,进屋吧,天黑了,还怎么赶路呢?”

    “谢谢大爷!”小林道谢后,随老人进了屋,他知道自己已初步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小伙子,你说自己是收购山货的,可我怎么不认识你呢?”

    “大爷,以前这一带都是我父亲来,可前段时间他生病了,不能来,可他心里一直惦念着这事,他说这个时候那几位老猎人手里肯定有山货,所以就让我来了。”

    “以前来这里的林老弟是你父亲?”老大爷满脸堆满了笑容。

    “是的,您看,我身上穿着这件袍子就是一位老猎人送给我父亲的。这次出门时,我父亲说山里冷,特意让我穿上了。”

    “哟,真是我那件袍子。”老大爷用手一摸,笑着说。

    “大爷,您就是我父亲说的那位神枪手?”小林兴奋地问。

    “神枪手算不上,只不过比别人多打了几年猎罢了。”老人说完,上下打量了一下小林,接着说:“孩子,今晚你就别走了,就住在我们家,咱爷俩好好聊聊。”

    不用小林再说什么,他希望住宿的目的就达到了。由于小林一开始并未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是用身上穿着的皮袍作为感情沟通点,因而双方感情距离很快就缩短了。小林之所以强调自己身上的那件皮袍,就是让老猎人见到皮袍就如同见到他的父亲一样,而他的父亲和老猎人有极好的交情,这样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不是陌生的。当信任感产生时,两人的距离就拉近了。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信任能使对方和你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一旦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谈话的双方便由陌生人升级为好朋友了。

    由此可见,在与陌生人谈话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争取对方的信任,获得对方的好感后,话匣子自然就会打开,而自己的目的也更容易达到。

    “礼”字当先 以“礼”服人

    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的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与称呼语,切忌语言粗俗、轻浮,对人没有尊称。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忽略这样一件事,即在与陌生人说话时,忘了使用礼貌语言,或者没有使用得体的称呼,从而给交谈留下了障碍。事实上,一个会交际的人就能注意到这一点,并尽量避免的。任何一位口才高手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的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与称呼语,切忌语言粗俗、轻浮,对人没有尊称。

    有个年轻人匆忙赶路,天快黑时,还没有遇到可以住宿的旅店,心里便着急起来。

    这时迎面来了一位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

    老人回答:“五里!”

    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

    于是掉转马头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

    话没说完,老人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由此可见,与人谈话时,恰当的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非常在乎,特别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影响交际的效果。有时因称呼不当会使交际双方发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但也有共同的称呼,如“太太、小姐、女士、先生”。因此,我们必须懂得恰当的称呼他人。这样听者才会感到舒服,进而增加双方的感情。不过,初次交谈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称呼是为了满足别人。例如,钱某最近被提升为主任。这时就应先跟他打招呼:“钱主任,真想不到能在这儿见到您。”如果他听到你跟他打招呼,就会显得格外高兴,忙跑过来和你握握手。虽然平时他是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会显得很健谈。

    第二,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论你如何称呼人,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传达这样的意思:“您很重要”,“您很好”,“我对您重视”。

    第三,使用称呼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先董事长及夫人,后随员的顺序为宜。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使用称呼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如有的30多岁的男士还没有结婚,就称为“老王、老孙”,会引起他的不快。对没有结婚的女人称“太太”、“夫人”,她一定很反感,但对已婚的年轻女人称“女士”、“小姐”,她一定会很高兴。

    第四,称呼应该根据社会习惯来进行。例如称呼一般分为职务称、姓名称、职业称、一般称、代词称、年龄称;职务称:经理、科长、董事长、医生、律师、法官、教授等。

    总之,礼貌的、恰当的称呼能让你和陌生人之间一见如故,从而能顺利地展开谈话。

    把重点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

    与陌生人谈话时,要主动去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好的话题是初次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始。

    和陌生人说话,由于双方素不相识,互不了解,如不注意讲话的方式,交谈起来就会很困难。因此,找好合适的话题,把谈话的重心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就能使双方的谈话融洽自如。

    卡森先生是一位童子军的工作人员。欧洲将举办童子军夏令营活动,卡森想邀请美国某家大公司的经理出钱,赞助一位童子军的旅行费用。他在去拜访这位大公司的经理之前,听说他曾开出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

    卡森在见到这位经理之后,说:“我这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人开过数额如此巨大的支票!我要告诉我的童子军,说我的确看到过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听到这里,这位经理非常愉快地把那张支票递给卡森看。卡森则赞叹不已,并询问这张支票的详细情况,这位经理饶有兴趣地告诉了他。

    之后,那位经理问卡森:“请问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到这时,卡森才说明来意。

    结果十分出乎卡森的意料:这位经理不但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十分慷慨地付出了更多的资助。卡森本来只想请他出资赞助一名童子军去欧洲,可是他慷慨地资助了5名童子军和卡森本人,并当即就开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并建议他们在欧洲玩上几个星期。另外,他又给卡森写了封介绍信,把卡森引荐给他在欧洲分公司的经理,好为卡森提供帮助。当卡森一行抵达欧洲时,分公司的经理亲自去巴黎迎接他们,领着他们游览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从此以后,这位经理一直对卡森的童子军事业很热心,并且为家庭贫困的童子军提供工作机会。

    卡森先生与陌生人交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秘诀在于:刚开始时,他并没有和对方谈有关童子军与欧洲夏令营的事,也没有谈他想要对方给予的帮助。他只谈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对方高兴和他交谈,这样就能顺利地打开交谈的话匣子。假如卡森根本就不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情,而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目的,那么,这位经理有可能根本不会满足他的请求。

    一个善于交谈的人,在与陌生人谈话时,能主动去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好话题是初次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始。把谈话的重点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时,对方会因为你的细心而感到高兴,并乐意与你交谈下去,这样你就能达到与对方深入交谈的目的。

    温和的语气比咄咄逼人更有魅力

    没有人能够在温和的“对手”面前表示自己的愤怒,也没有人会对温和的语言还以不礼貌的言辞。因此,当别人指责你、甚至是辱骂你时,你要做的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对待他,这比咄咄逼人的语气更有效。

    在陌生的场合,遇到不高兴的人和事时,我们是表示极端的愤怒,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去向对方表示抗议,还是用温和的语气去解决问题泥?毫无疑问是,后者的效果更理想。

    某机场里,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倒一杯水给他吃药。

    这位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0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稳飞行状态。

    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耽误了给那位乘客倒水了!

    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

    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自己瞧瞧,都过了多长时间了?”

    空姐手里端着水杯,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她并没有因为乘客的愤怒而生气,相反地,她仍然语气温和地向那位乘客作了解释,但那位挑剔的乘客就是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这位空姐每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很不合作的样子,并丝毫也不理会空姐。

    到达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意见薄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位空姐。

    这时候,面对乘客的恶劣态度,空姐依然没有生气,也没有说什么抱怨的话,她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

    这位乘客脸色变得温和了,想说些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意见薄,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这才打开意见薄。她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意见薄后,却惊奇地发现,这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遇事冷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在陌生人的百般挑剔下依然用温和的语言和微笑去对待对方,更不容易,但这位空姐做到了,因此她受到了乘客的表扬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由此可见,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别人的情绪失控,说出一些不礼貌的话时,我们仍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像那位女乘务员一样。如果她也冲旅客发脾气,那么,一场“战争”就无法避免了,而“战争”的结局对她肯定不利。很显然,这位乘务员是明智的,她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得非常好,而且最终以温和的语气赢得了赞誉。

    消除尴尬,主动为对方解围

    善于打圆场,善于为别人解围,这也是在陌生场合赢得陌生人好感的一个方法。

    在一些陌生的场合,我们经常会碰上一些尴尬的事情,这时如果你能主动帮助别人解围,就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善于打圆场,善于为别人解围,这也是在陌生场合赢得陌生人好感的一个方法。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当有两个陌生人因故而处于尴尬的境地时,第三者若是以巧妙的方式为双方打个圆场,可以变凝滞的气氛为轻松活泼。

    我国的一位老诗人和一位青年女作家访问美国。在一所博物馆广场上散步时,恰巧有两位美国老人在旁休息,看见中国人来,他们很热情地迎上来交谈。其中一位老人为表达对中国人的感情,热烈地拥抱那位女作家,并亲吻了一下。

    女作家十分尴尬,不知所措。

    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老人说:“中国人不习惯这样。”那拥抱过女作家的老人,像犯了错误似的呆立一旁。

    老诗人赶忙上前微笑着说:“呵,尊敬的老先生,你刚才吻的不是这位女士,而是中国,对吧?”

    “对,对!我吻的既是这位女士,也是中国!”那老人马上笑着说道。

    尴尬的气氛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主动为对方圆场,可以避免双方的尴尬,不但能把对方从窘境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为自己赢得他人的好感。不过,要想让自己成为口才高手,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陌生人表示关心。我们对于自己的亲人、朋友付出关心并不难,但却不愿对陌生人付出关心。事实上,用温暖的话语去表示你对陌生人的关心,是最容易打动人心,最容易感化人的。

    第二,谈话时多用“我们”。如果你总是以“我”为主语,开口、闭口不离“我”字,也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说话是需要双方交流的。无论你的话题多么有趣,但如果是以自己为中心,就会给人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感觉,而这样的谈话绝对不会愉快。

    第三,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要独自占用说话时间,也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或抢着说,更不要故意提一些刁钻的问题,使对方难堪。在对方说话时,应该认真地听,认真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

    听与说一样重要

    安静地听别人说,比抢着表现自己、打断别人的话自己接着说更有礼貌、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在公众场合,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如果你也想让大家都喜欢你,那么就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地只顾谈自己,而冷落了周围的人。正确的做法是,让对方谈他的家庭、他的兴趣、他的工作、他在股市上的经历及他经历的一些趣事……

    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说自己,也是一个口才高手必备的基本功。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最热烈的欢迎。

    威尔逊是约翰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演讲、共进午餐、参加公益活动、担任基金会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游泳,等等。

    一天晚上,约翰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威尔逊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约翰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约翰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威尔逊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约翰见到威尔逊时禁不住问道:“昨天晚上我在奥姆家看见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威尔逊说,“奥姆太太把玛利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到的?你去过哪呢?夏威夷还是其他地方?’”

    “夏威夷。”她接着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玛利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显然地,威尔逊受欢迎的秘诀是让玛利谈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让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

    在社交场合中,你也可以这样做,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的话。

    安静地听别人说,比抢着表现自己、打断别人的话自己接着说更有礼貌、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特别是在陌生的场合,你安静地听别人讲,认真地倾听,让别人只谈自己,这样的人最受欢迎。

    说好第一句话

    说好了第一句话,等于打开了通向对方心灵的大门,这样的交流自然是愉悦的、顺利的。

    无论在什么场合,第一印象对人都非常重要,而如何与陌生人说好第一句话,也关系到能否打破初次交往的心理障碍。如果开场白很精彩,能引起对方的共鸣,那么双方就会因此很快“打成一片”,就很容易接近了。

    比如,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走进路边的一家餐厅,准备用餐时,发现餐厅里人很多,已没有单独的空餐桌,你只好走到已有一位女客人的餐桌旁,这时你可以礼貌地问:“我能够坐在这里吗?”如果对方点头,就应该说:“谢谢,打扰了。”假如你想驱散在异乡的孤独感而想和人家聊聊天时,便不妨说:“小姐,我一看你点的菜,便知道你是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辣妹子,对吗?”

    这时,对方肯定会对你有“如此眼力”而感到高兴,会欣然地点头。假如对方性格活泼,肯定会说:“先生好眼力,请问先生是哪里人呢?”就这样一问一答,一来二去,两人边吃边聊,说不定就成为好朋友了呢。

    瞧瞧,这就是说好第一句话的魅力!

    当然,正因为第一句话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地说好它,否则,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小佟是某公司的推销员,在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中,他就深深地领悟了说好第一句话的重要性。下面是他的一次成功经验:

    有一次,小佟在旅馆里住宿,选了一间双人房,等他进去时,里面已住了一位旅客。

    为了排除寂寞,小佟主动说:“哦,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在南方长大的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小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如果对方也是在南方长大的,就会引起共鸣,接着自己的话头说出一些有关的事。如果对方是在本地长大的,他也会因为自己在寒暄中提到了自己的故乡在南方,而对自己的一些情况发生兴趣,有了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样可以把交往引向深入。而且这种把自我介绍与寒暄有机地结合,也不致令人觉得牵强、不自在。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放弃了戒备的心理,从而产生了“亲切感”。

    不过,说好了第一句话,仅仅是良好的开端。要想谈得有味,谈得投机,我们还得在谈话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吸引对方,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

    控制情绪,从容应对更自如

    在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省,想想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任由情绪失控,因为愤怒只会使气氛更加紧张。在愤怒之时,任何事情都不会得到有效解决。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等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抱怨周围的人故意与自己作对。因此,常板着一张脸对待他人,或者想着法子去刁难他人。其实,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稍微碰到一丁点的不如意,就责怪他人,为难他人,总以为别人是与他故意过不去,却不愿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我错了?是不是发生误会了?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总是容易受情绪控制,而与人斤斤计较,但是聪明之人却总是善于自我反省,冷静地处理问题。

    有一天,柯师傅开着他的黑色帕萨特到小区的地下车库停车时,发现一辆白色的丰田车停在他的车位旁边,而且离他的车位靠得特别近。

    “为什么总是挤着我的车位?”柯师傅生气地想,并且朝白色丰田车的车门狠命地踢了一脚,车门上立即留下了一个清晰的脚印。

    一天傍晚,在停车场,当柯师傅正想关掉发动机时,那辆白色丰田也恰好开了进来,驾车人像以往那样把车紧紧贴靠在柯师傅的车旁。

    柯师傅一见,很是生气,加上他正患着感冒,头疼得厉害,下班前又被经理猛批了一顿,一肚子气正没地方发泄。于是,柯师傅怒目圆睁,恶狠狠地对着丰田车里的人大声喊道:“喂,你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有像你这样停车的吗?”

    那辆丰田车的主人也不甘示弱,十分生气地说:“你和谁说话呢?你以为你是谁?这地方我交了钱,我想把车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别那么多废话!对了,上次我车上的那个脚印是你踢的吧,以后少干这种缺德事,不然,你的车上会留下更多的脚印,甚至是你的身上!”

    听到这些张狂的话语,柯师傅直恨得牙痒痒,心想:“我得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第二天,当柯师傅回家时,白色丰田还未回来。这一下,柯师傅也把车子紧挨着对方的车位停下来,也没给对方留一点周旋的余地。

    接下来的几天,白色丰田车每天都先于柯师傅回来。显然,白色丰田的车主暗地里和柯师傅较着劲,弄得柯师傅苦不堪言。

    “如果长期这样‘冷战’下去怎么办?”柯师傅眉头一皱,便有了一个好主意。

    一天早晨,当白色丰田的主人一坐进他的车子里,就发现挡风玻璃上放着一个信封,信中写道:亲爱的白色丰田,真是非常抱歉!那天,我家的男主人向你家主人大喊大叫,还曾对你有过不文明的行为,现在他正为自己的粗暴行为深感后悔。其实,我家主人心眼并不坏,只是脾气躁了点,加之那天他正好在公司被领导猛批了一顿,心情很糟糕,因此,给你和你的主人带来了伤害,在此,我希望你和你的主人能够原谅他——你的邻居黑色帕萨特。

    隔了一天,当柯师傅准备打开车门时,也一眼就发现了自己车上的挡风玻璃上有一封信。柯师傅连忙拆开信:亲爱的黑色帕萨特,我家的主人这段时间失业了,因此心情郁闷,而且他是刚刚学会驾驶我,所以总是没把我停放好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家主人很高兴看到你写的信,我相信他也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你的邻居白色丰田。

    从那以后,每当黑色帕萨特和白色丰田相遇时,他们的主人都会愉快地相互向对方打招呼。

    在生活中,发生争执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化解争执,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情绪,不让情绪的火山爆发,就不会发生争执。万一争执已经发生,我们就要学会反省自己,要找出自身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否则,不仅不能解决争执,化解矛盾,还会加深彼此的怨恨。

    在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省,想想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任由情绪失控,因为愤怒只会使气氛更加紧张。在愤怒之时,任何事情都不会得到有效解决。

    那么,怎样才能改正乱发脾气的缺点呢?

    第一,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要学会忍耐,学会控制情绪,才能使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样就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在对方生气时,做到“我不气”。如果我们能以微笑来面对怒火万丈的对方,那么,对方就会“不战而败”。用微笑就能轻而易举地浇灭对方的“怒火”,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当和别人有了争执时,要尽快处理,不要过于固执己见,更不要轻易发怒,即使自己有理,也更多给对方一些赞美和肯定,对于化解争执、解决问题极为有效。

    要热情,但切忌喋喋不休

    热情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凡事皆有度,热情也如此,过分热情的语言容易变成喋喋不休的罗嗦。很显然,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喜欢听罗嗦的话语的。

    与人初次见面时,主动热情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把握好语言的分寸,以至于热情过了头,从而引起了别人的厌恶。下面这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来一个煮蛋,一碟家常油炸土豆条,一块乌饭浆果松饼,再加咖啡和鲜桔汁。”山姆先生对餐厅的侍者说。

    山姆先生刚打开报纸,咖啡就端上来了。

    “请用咖啡,”侍者说,“不过,对不起,我们的立法当局坚持要我们提醒顾客,每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有可能增加得中风和膀胱癌的危险。虽然这是除去了咖啡因的,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仍要求我们说明,提取过程中或许还残留了微量的致癌可溶物。”待者说完,才给他的杯子斟上。

    当侍者端着其他的早点回来时,山姆先生差不多看完了第一版。

    “您的鸡蛋,”侍者说,“如果不煮透,就可能含有沙门氏菌,会引起食物中毒。蛋黄中有大量的胆固醇,它是诱发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主要潜在危险。美国心血管外科医生协会主张每星期至多只吃四个鸡蛋,吸烟者和身体超重十磅者尤应如此。”

    山姆先生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

    “马铃薯,”侍者继续着,“皮上的青色斑块有可能含有一种叫龙葵碱的生物碱毒素,《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说龙葵碱会引起呕吐、腹泻。不过请您放心,您用的土豆是仔细地去了皮的。我们的供应商还答应,如有不良后果,他们将承担一切责任。”

    “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山姆先生想。

    “松饼含有丰富的面粉、鸡蛋和黄油,还有乌饭浆果和低钠调味粉,唯独缺少纤维素。营养研究所警告说低纤维饮食会增加胃癌和肠癌的危险。饮食指导中心说面粉可能受到杀真菌剂和灭鼠剂的污染,还可能含有微量的麦角素,它能引起幻觉、惊厥和动脉痉挛。”

    顿时,山姆先生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

    “黄油是高胆固醇食品,卫生部忠告患心脏病的人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我们的乌饭浆果来自缅因州,从未施过化肥和杀虫剂。但美国地质调查队有报告说许多缅因州的浆果长在花岗岩地区,而花岗岩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质铀、镭。”

    山姆先生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

    “最后,烘焙的麦粉中含有硫酸铝钠盐,研究者认为铝元素可能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侍者说罢便离去了。“上帝啊!终于结束了。”山姆先生想。

    然而,侍者很快又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大玻璃杯子。“我还得说明,我们的鲜桔汁是早上六点前榨的,现在是8:30正。食物和药品管理局与司法部正在指控一家餐馆,因为那家餐厅把放了三四小时的桔汁说成是新榨的。在那个案子裁决前,我们的律师要求我们从每一个订了类似食品的顾客那儿弄一份放弃追究声明书。”

    山姆先生填写了他递过来的表格,侍者用回形针把它附在账单上。

    在山姆先生伸手取杯子时,侍者又拦住了他。“还有一件事,”侍者说,“消费安全组织认定您使用的叉子太尖太锋利,必须小心使用。”

    “好,祝您胃口好。”侍者终于走开了。

    山姆先生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

    没有人喜欢听啰哩罗嗦、喋喋不休的话语,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口才高手,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友谊,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金科玉律:切忌、切忌喋喋不休。

    “眼观六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没有搞清楚对方的身份就一派胡言,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一定要谨慎,既不能胡侃乱吹,也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用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楚倾听者是什么身份,了解了他们的喜爱与兴趣之后,再开口也不迟,否则,如果说话不得体,或是触到了对方的敏感事情,不但得不到对方的尊重,有时还会引火上身。

    “夫人,我看你满脸幸福之感,一定是有一位体贴你、爱你的丈夫,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在膝下共享天伦之乐吧。”一位小伙子殷勤地对一位女士说。

    那位女士听后,恼怒地瞪了一眼正对她说话的小伙子,起身走了。留下小伙子尴尬地站在那里。

    “嗨,伙计,刚才那位小姐还是未婚呀!你的马屁拍在马腿上了。”另一位年轻人在旁边说道。

    “夫人,你看到那边那位穿蓝色西装的中年男子了吗?”在一次酒会上,某公司的副总对坐在自己旁边的一位陌生的中年女性说。

    “哦,见到了。”那位夫人礼貌地说。

    “他是我们公司的一把手。别看他表面睿智仁慈,其实道德败坏!”

    “是吗?”那位夫人微笑着轻声说。

    “哦,你不是我们公司的人,不了解他,当然也就不知道了。如果你感兴趣,我愿意讲给夫人听听。”

    那位夫人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副总见此,便得意地说:“我们老总虽然有工作能力,但作风却不正派,听说在外面养了个‘二奶’呢。结果原配夫人在家里又哭又闹,导致精神失常,现在正在精神病医院治疗呢。”

    “这些事我怎么不知道呢?”那位夫人又微笑着说。

    “当然,你当然不知道了,他隐藏得多么深呀!这只老狐狸,居然有心情在这里潇洒。”

    “对不起,先生,我该走了。”那位夫人依旧礼貌地说。

    “哦,我能送送你,为你效劳吗?我的奔驰车就在外面。”

    “谢谢,不用了,我先生有车。”

    “你先生?”

    “对,他过来了。”那位副总一看,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原来,那位夫人的先生就是他刚才百般贬低的老总。

    古人曾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没有搞清楚对方的身份就一派胡言,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下面这个寓言故事也证明了这个道理。

    从前,有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总是说实话,另外一个总是说谎话,他们一同外出做生意。

    一天,他们来到猴国。猴王吩咐捉住他们两个,为了要审问这两个人对它的意见,它命令所有的无尾猴在它的左右排成两列,最前端放着它的王座,好像人类皇宫的仪式。等这些都预备妥当了,再发出命令,将两个人带到面前。

    “哦!客人!在你们看来,我是哪一种国王呢?”猴王简单地问道。

    “在我看起来,你像是个有权威的国王。”那一个说谎的生意人回答说。

    “那么你对于我周围的臣子,又觉得怎样呢?”猴王继续问道。

    “它们是你忠实的部下,配做大使或将军。”说谎的生意人回答说。

    猴王和它的臣子们听到这一番谎话,很是满意,便吩咐将丰富的礼品赠给这位说谎话的生意人。

    那诚实的生意人看了这情形,心想:“一番谎话可以得到这样好的报酬,那么如果依照我的习惯,说了真话,我将得到什么报酬呢?”

    “请问,你觉得我和我的这些朋友怎么样?”猴王回过头来开始问诚实的生意人。

    “你真是一只很优秀的猴子,而你所有的伙伴,确实也都是优秀的猴子!”诚实的生意人说道。

    猴王听到这些老是猴子猴子的真话,不禁大怒,便将他丢到臣子们的爪牙中去了。

    由此可见,在陌生人面前不要随便说话,要了解了对方的性格、脾气、品性后,再“对症”开口,才会受欢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