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纯天然食材养生速查-畜禽蛋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肉类和蛋类能补给能量、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相比蔬菜和水果来说昧厚醇香,并且脂肪含量高,还富含较高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等成分。在饮食中,做到荤素合理搭配,可以为健康加分。

    猪肉

    别名:豚肉

    性味:性凉、味咸

    归经:入脾、胃、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猪肉可治疗狂病经久不愈、可压丹石,解热毒,补肾气虚竭。

    本草祛病养生方

    神经衰弱:莲子肉、芡实各50克,猪瘦肉200克共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便秘:罗汉果、猪瘦肉各适量,加水煮汤。

    痔疮:猪瘦肉60克,槐花30克,煮汤服食。

    水肿:猪腿肉250克,红小豆120克,煮烂成浓汁食用。

    养生功效

    强身健体:猪肉含完全蛋白质,可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精猪瘦肉的蛋白质可补充豆类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不足;而含丰富脂肪的肥猪肉可提供热量。

    补血养血:猪肉可为人体提供血红素铁(有机铁)和促进铁质吸收的半胱氨酸,这些物质可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

    人群宜忌

    一般人群宜:老少皆宜。

    女性宜:猪皮、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可滋润皮肤。

    贫血者宜:猪肉能提供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防治缺铁性贫血。

    搭配宜忌

    宜猪肉+辣椒=消除疲劳及疼痛

    宜猪肉+白菜=补充营养、帮助消化

    宜猪肉+萝卜=增强体力、帮助排泄

    忌猪肉+茶=容易便秘

    烹饪小技巧

    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会大大降低,故宜长时间炖煮。

    养生菜品

    芋头香粥

    材料:大米、芋头、猪瘦肉各50克。

    辅料:葱末、料酒、盐、香油、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芋头去皮,洗净,焯水,捞出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煮成稀粥。

    2.锅置火上,倒入香油烧热,下入猪瘦肉丁炒熟,烹入料酒。

    3.将猪瘦肉丁放入粥锅中,加入芋头块熬煮,待米粥黏稠,调入盐、味精,撒上葱末即可。

    红烧肉

    材料:猪五花肉500克。

    辅料:葱花、胡椒粉、八角、干红辣椒段、白糖、盐、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猪五花肉洗净,切块,入沸水中焯透,捞出,洗净。

    2.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油,加入糖炒成糖色,放入五花肉炒至枣红色,加八角、葱花、胡椒粉和干红辣椒段炒香。

    3.倒入煮熟的五花肉翻炒均匀,加入白糖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肉块熟透,待锅内的汤汁黏稠,用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牛肉

    别名:黄牛肉、菜牛肉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入脾、胃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牛肉可安中益气,养脾胃。对腰脚有补益作用,可以止消渴。

    本草祛病养生方

    病后体虚:牛肉60克绞烂,用约70摄氏度热水泡10分钟,滤去渣炖熟,即牛肉汁,食用。

    高血压、慢性肝炎等: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

    气虚自汗:牛肉250克,黄芪、党参、淮山药、浮小麦各30克,白术15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同煮汤至牛肉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养生功效

    强壮肌肉:牛肉富含的肌氨酸被称作“肌肉燃料之源”,吸收后能在人体内迅速转化为能量,增强气力,并能增长肌肉。

    补虚暖胃: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更适合病人补血养血、修复组织。寒冬食用牛肉可暖胃,是冬季的补益佳品。

    健脑益智:牛肉中丰富的肌氨酸能提供脑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益于大脑。

    人群宜忌

    孕产妇宜:牛肉中富含的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可有效防止孕期缺铁性贫血。牛肉在滋阴养血、修复组织方面很有帮助,特别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学生宜:牛肉中的肌氨酸可以提高智力。

    高血脂患者忌:牛肉中含中等量的胆固醇。

    皮肤病患者忌:牛肉为发物。

    搭配宜忌

    宜牛肉+洋葱=美肤、消除疲劳

    宜牛肉+青椒=防止动脉硬化

    忌牛肉+猪肉=容易消化不良

    忌牛肉+板栗=容易造成肠胃不适

    忌牛肉+白酒=容易形成脂肪肝

    烹饪小技巧

    牛肉经烹煮后会收缩,切大块可防烹煮后体积太小。牛肉肌纤维较粗,不易炖烂,烹调前可加些嫩肉粉,让口感变得更柔嫩。

    养生菜品

    番茄牛肉

    材料:番茄250克,牛瘦肉50克。

    辅料:葱花、姜末、盐、黄酒、酱油、花椒粉、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番茄洗净,去蒂,切块;牛肉洗净,切块,用黄酒和酱油抓匀,腌渍20分钟。

    2.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烧至七成热,加葱花、姜末和花椒粉炒香,放入牛肉块翻炒均匀,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牛肉九成熟,倒入番茄块煮熟,用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土豆牛肉汤

    材料:土豆150克,牛腿肉50克。

    辅料:香菜末、葱花、姜末、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净,切块;牛腿肉去净筋膜,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2.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待油烧至七成热,下葱花和姜末炒香,放入牛肉块煸熟。

    3.倒入土豆块翻炒均匀,加入适量清水煮至土豆块熟透,用盐和味精调味,撒上香菜末即可。

    羊肉

    别名:绵羊肉、白羊肉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入脾、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可暖中,治虚劳寒冷,补中益气,镇静,止痛,益养产妇。

    本草祛病养生方

    产后缺乳:羊肉200克,猪脚1只,黄芪30克,同煮汤,食盐、味精适量调味食用,每日1~2次,连服7天。

    遗尿、夜深多:羊肉250克,黄芪30克,芡实30克,同煮汤,加入适量油盐调味,饮汤吃羊肉及芡实。

    阳痿:羊肉500克切条块,肉苁蓉、菟丝子各20克装入纱布装内,核桃仁2个,淮山药50克,生姜、花椒、八角、料酒适量,同煮汤,加入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养生功效

    抗病延年:羊肉的肉质很细嫩,容易消化,多吃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

    冬补佳品:羊肉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可去湿气、暖心胃,补肾壮阳。

    人群宜忌

    老人宜:常食羊肉可缓解老人耳鸣眼花、腰膝无力的症状。

    男性宜: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的作用,可补肾壮阳。

    产妇宜:产后食羊肉能治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风或无奶。

    发热患者忌:羊肉性温热,易加重病情。

    搭配宜忌

    宜羊肉+豆腐=降低胆固醇,预防上火

    忌羊肉+茶=容易造成便秘

    忌羊肉+醋=容易造成腹泻

    忌羊肉+西瓜=易使脾胃功能失调

    烹饪小技巧

    羊肉有膻味,煮制时放数个山楂或一些萝卜、绿豆,炒制时放些葱、姜、孜然等佐料,可去膻味。

    养生菜品

    葱爆羊肉

    材料:羊后腿肉200克,大葱2根,大蒜3瓣。

    辅料:料酒、酱油、糖、白胡椒粉、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大葱择去葱叶,洗净,留葱白部位切小段;大蒜剥皮洗净,用刀背拍碎。

    2.将羊肉洗净,切成薄片,放入料酒、酱油、糖、白胡椒粉腌渍10分钟。

    3.锅内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羊肉片,快速翻炒至羊肉片变色,翻炒15分钟左右放入葱段,淋入1匙醋,倒入蒜碎、盐,翻炒均匀即可。

    羊肉萝卜汤

    材料:羊肉200克,白萝卜50克。

    辅料:香菜、羊骨汤、料酒、胡椒粉、葱段、姜片、盐、味精、辣椒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小方块,入沸水中略烫,捞出,用清水冲去血沫;白萝卜洗净,切成滚刀块,放入沸水中煮透捞出;香菜洗净,切成末。

    2.汤锅中放入羊肉、羊骨汤、料酒、胡椒粉、葱段、姜片,用大火煮沸,撇去汤面浮沫,盖上盖儿,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然后加入盐、味精、白萝卜炖30分钟左右,至羊肉熟烂,撤上香菜末,淋上辣椒油搅匀即可。

    鸡肉

    别名:家鸡肉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入脾、胃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鸡肉能杀虫,解蛊毒,古人多食之。

    本草祛病养生方

    气血虚弱:鸡肉500克,枸杞子30克,黄芪5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后食用。

    心血管病:鸡1只,冬菇20克(水发),加入姜汁、食盐等,隔水蒸熟食用。

    养生功效

    强身健体:鸡肉中蛋白质含量高、种类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更是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可增强体力、强壮身体。

    温中补虚: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强筋骨等功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补血护肤:鸡脯肉中富含B族维生素,可消除疲劳、保护皮肤;鸡腿肉中含有较多的铁,可改善缺铁性贫血。

    人群宜忌

    一般人群宜:老少皆宜。

    体弱者宜:鸡肉可安神,强健五脏,增强体力。

    女性宜:鸡肉可治疗妇女崩漏带下、产后缺乳等症。

    搭配宜忌

    宜鸡肉+葱=提神醒脑

    宜鸡肉+青椒=防止动脉硬化

    宜鸡肉+圆白菜=预防贫血

    宜鸡肉+香菇=预防中风及大肠癌

    忌鸡肉+芥末=容易上火、伤元气

    烹饪小技巧

    鸡臀尖(鸡屁股)是淋巴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储存病菌、致癌物的仓库,千万不可食用。

    养生菜品

    香姑蒸鸡

    材料:净鸡肉250克,水发香菇100克。

    辅料:盐、料酒、鸡精、酱油、葱丝、姜丝、水淀粉、清汤各适量,香油4克。

    做法

    1.将鸡肉洗净,切成长片;水发香菇洗净,切成丝。

    2.将鸡肉、香菇放入碗内,加入酱油、盐、鸡精、葱丝、姜丝、料酒、清汤、水淀粉抓匀,上笼蒸至熟时取出,用筷子拨开推入平盘,淋上香油即可。

    鸡肉番茄羹

    材料:鸡脯肉25克,番茄1个。

    辅料:盐、水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

    1.鸡脯肉洗净,切末;番茄洗净,去蒂和皮,切碎。

    2.锅置火上,放入鸡肉末、番茄和适量清水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加适量盐调味,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鸡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大脑健康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罗口磷脂,常食鸡肉可增强记忆力。

    乌鸡

    别名:乌骨鸡、药乌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入脾、胃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乌鸡补虚劳羸弱,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煮食饮汁,捣和丸药。

    本草祛病养生方

    贫血:乌鸡肉100克,大米或糯米60克,煮粥食用。

    精神不振:乌鸡肉200克,制何首乌20克。将乌鸡肉切块,制何首乌拣去杂质,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扎好,入砂锅中用文火炖熟,取出药渣,食肉饮汤。

    遗精:乌鸡肉200克,莲子15~20克,糯米60克,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炖熟,将鸡肉、莲子、糯米共食并饮汤。

    养生功效

    补虚劳、养身体:与一般鸡肉相比,乌鸡肉的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更高。

    补血补钙:食用乌鸡肉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健筋骨。经常食用乌鸡肉,对防止骨质疏松、佝偻病、女性缺铁性贫血等有明显功效。

    人群宜忌

    女性宜:对产后亏虚、乳汁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虚寒、经行腹痛等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老年人宜:乌鸡对老年人所患的虚损性疾病有很好的补虚作用。

    癌症患者宜:乌鸡可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

    感冒患者忌:感冒时人多会发热、咳嗽、多痰,而乌鸡会生痰助火,生热动风。

    搭配宜忌

    宜乌鸡+竹荪=降低胆同醇的吸收

    宜乌鸡+苹果=解除疲劳,使肌肤健康

    忌乌鸡+苋菜=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忌乌鸡+大豆=降低营养价值

    烹饪小技巧

    鸟鸡连骨(砸碎)熬汤,滋补效果最佳。炖煮时使用砂锅小火慢炖最好。

    养生菜品

    乌鸡大米葱白粥

    材料:乌鸡腿150克,大米100克。

    辅料:葱丝10克,盐3克。

    做法

    1.将乌鸡腿洗净,切块,焯烫,沥干;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

    2.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乌鸡腿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分钟,放入大米继续煮,煮沸后转小火,待米熟时放入葱丝,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乌鸡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E,其中维生素E含量是普通鸡肉的2.6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环境的应激适应能力,并有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胰岛细胞。

    党参枸杞煲乌鸡

    材料:乌鸡300克,党参10克,枸杞子、桂圆肉各适量。

    辅料: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

    1.将乌鸡洗净,切块,用沸水略烫煮后捞出;党参洗净,切段。

    2.锅煲中放入鸡块、党参、姜片、枸杞子、桂圆肉、盐,再加适量清水,隔水蒸2个小时即可。

    功效: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党参为中医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此汤有滋阴补气、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鸭肉

    别名:鹜、舒凫、家凫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入肺、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可补虚,除热,调和脏腑,通利水道,定小儿惊风,解丹毒,止热痢,生肌敛疮。

    本草祛病养生方

    慢性肾炎浮肿:老鸭1只,去毛及内脏,填入大蒜头5个煮至烂熟,不加盐,可加少量糖,喝汤吃鸭和蒜。

    脾虚水肿:老鸭去毛及内脏,切成大块,芡实150克,同煮汤,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食欲缺乏:老鸭1只,去毛及内脏,加入鸡汤、酱油、料酒、胡椒粉拌匀,陈皮6克切丝,放在鸭子上面,蒸熟食用。

    养生功效

    消肿化痰止咳:鸭肉有大补虚劳、清肺解热、止咳化痰、养胃生津、滋阴补血、定惊解毒、消除水肿之功能。

    保护血管:鸭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

    消炎:鸭肉富含的B族维生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神经、心脏、消化和视觉的维护都有良好的作用,还能抵抗多种炎症。

    人群宜忌

    产妇宜:常吃鸭肉可改善产后无乳或乳汁缺少的状况。

    糖尿病患者:鸭肉健脾胃、补肺肾。更适宜上消、中消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脾胃虚弱者忌:鸭肉性寒凉。

    搭配宜忌

    宜鸭+姜=温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宜鸭肉+山药=消除油腻、健脾止渴

    忌鸭肉+核桃=降低营养价值

    忌鸭肉+鳖肉=水肿腹泻、消化不良

    烹饪小技巧

    老鸭肉在短时间内不容易煲烂,可以在锅里放一些木瓜皮,其中的酶会加速鸭肉变熟烂。

    养生菜品

    醪糟鸭

    材料:半片鸭1个,醪糟1瓶。

    辅料:枸杞子、白胡椒粉、盐、鸡精各1小匙。

    做法

    1.将半片鸭洗净,剁成小块,放入枸杞子、白胡椒粉、盐、鸡精各1小勺,倒入半瓶醪糟,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放入冰箱中冷藏4—5小时。

    2.将醪糟鸭放入微波炉,用高火加热30分钟即可。

    冬瓜鸭肉汤

    材料:冬瓜400克,老鸭半只。

    辅料:高汤、盐、姜片、葱段、味精、香菜段、枸杞子各适量。

    做法

    1.将鸭肉洗净,切块,用沸水焯烫后捞出;冬瓜去皮,洗净,切成片。

    2.锅置火上,烧热,放入鸭块干炒至鸭油渗出后,捞出。

    3.汤锅置火上,倒入足量高汤,放入鸭块、冬瓜片、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放入枸杞子、盐、味精调味,撤上香菜段即可。

    鸡蛋

    别名:鸡子、鸡卵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入心、胃、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鸡蛋可祛热镇心安神,安胎止痒,止痢。

    本草祛病养生方

    产后腹泻:红糖水煮鸡蛋,每天服用2~3个。

    慢性气管炎:鸡蛋2个,白糖适量,调匀后用开水冲服。

    月经不调:鸡蛋2个,当归10克,红糖30克,用水煎服。

    小面积烧烫伤:鸡蛋白调茶油,敷患处。

    小儿鼻出越:鸡蛋清2个,白糖50克,调匀,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

    养生功效

    健脑益智:鸡蛋中富含DHA和卵磷脂,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

    延年益寿:鸡蛋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1个鸡蛋。

    人群宜忌

    一般人群宜:老少皆宜。

    肝、胆病患者忌: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均在肝中代谢,会加重肝的负担。

    高热患者忌:高热患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下降,鸡蛋高蛋白、难消化,会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不利于康复。

    搭配宜忌

    宜鸡蛋+番茄=健美抗衰老

    宜鸡蛋+丝瓜=消热解毒、补血通乳

    忌鸡蛋+橘子=消化不良

    忌鸡蛋+味精=破坏鸡蛋的鲜味

    烹饪小技巧

    鸡蛋不宜生吃,因为生鸡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会妨碍人体对营养素的分解和吸收。烹调以水煮蛋、蛋花汤及蒸蛋等方式最为健康。

    养生菜品

    蛋黄羹

    材料:鸡蛋黄1个。

    辅料: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鸡蛋黄倒入耐热的碗中,搅散,加盐和50毫升清水搅拌均匀。

    2.蒸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放上蒸帘,放入盛有蛋黄液的碗,盖上锅盖,蒸至锅中的水烧开后再蒸8分钟左右,淋上香油即可。

    韭菜鸡蛋汤

    材料:韭菜50克,鸡蛋1个,粉丝适量。

    辅料: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散;粉丝冲洗干净,放在水中泡软;将韭菜择洗干净,切段。

    2.锅里倒入适量开水,放入粉丝,用大火煮沸,淋入鸡蛋液搅匀,立即将韭菜段倒入汤内,加入盐,淋入香油搅匀即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