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纯天然食材养生速查-调味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调味品是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它们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香、昧,促进食欲,在健康方面也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调味品使用得当不仅可以令菜肴唇齿留香,还可以收获健康。

    醋

    别名:酢、苦酒

    性味:性平、味酸

    归经:入肝、胃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醋可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

    养生功效

    杀菌、软化血管: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同时对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心脑血管病患者食用。

    提振食欲、帮助睡眠:醋可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食欲,消积化积。还可消除疲劳、帮助睡眠,并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

    本草祛病养生方

    扁平疣:取醋200毫升,加热浓缩至100毫升,凉后每日早晚各1次搽患处。

    晕车、晕船:出发前饮一小杯加醋加温开水。

    脚气:陈醋500毫升,加入去皮大蒜头50克,白矶5克,泡3天后用醋浸脚,每次5分钟,浸后可以洗去,每日1次,连用10天。

    消化不良:用醋15-30毫升冲淡服下。

    人群宜忌

    消化不良者宜:醋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

    咽炎患者宜:用醋水漱口可治疗轻度咽炎。

    骨质疏松患者忌:醋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加重骨质疏松症。

    胃溃疡患者忌: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会促使消化器官大量分泌消化液,进而增加胃酸,导致胃病加重。

    养生菜品

    醋拌苦菊

    材料:苦菊200克、油炸花生岽50克。

    辅料:陈醋、蒜末、白糖、盐、鸡精、芝麻油各适量。

    做法

    1.苦菊去蒂,洗净,沥干水分。

    2.将陈醋、蒜末、白糖、盐、鸡精、芝麻油调成汁;将苦菊与油炸花生米放入容器内,倒入调好的调味汁,搅拌均匀,装入盘中即可。

    酱油

    别名:苦酒

    性味:性寒、味咸

    归经:入胃、脾、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酱油可除热止烦,杀百药及火毒。

    养生功效

    预防心血管病:酱油含有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酱油还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调味开胃:烹调时加入适量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烹调后放酱油,能将酱油中有效的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充分保留。

    本草祛病养生方

    伤风感冒:酱油15毫升,葱白适量,水煎服。

    虫、蜂蜇伤:用适量酱油浸泡,能减轻疼痛。

    烧、烫伤:用适量酱油涂抹。

    人群宜忌

    一般人群宜:酱油可使菜肴增味、生鲜、添香、润色,并能补充养分。

    胃病患者忌:酱油是酸性物质,多食易使胃酸过多。

    养生菜品

    酱牛肉

    材料:牛腿肉500克。

    辅料:山里红50克,姜片10克,葱段20克,花椒10粒,大料1个,小茴香、桂皮各少许,酱油50毫升,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

    1.牛腿肉洗净,顺丝切去筋膜,切成长方块;山里红洗净,备用。

    2.将牛肉块、山里红、葱段、姜片全部放入清水中,煮开后,加入酱油、白糖、花椒、大料、小茴香、桂皮,约煮20分钟后,改小火煮约2小时后加盐,收汁后捞出,晾凉,切片。

    葱

    别名:菜伯、和事草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入肺、胃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葱可治伤寒,通关节,止鼻孔流血,利大小便。

    养生功效

    杀菌治感冒:葱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的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挥发油和辣素在释出时可轻微刺激相关腺体,起到发汗、祛痰,利尿作用,可治疗感冒。

    提振精神:大葱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大葱与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一起摄取时,可提高恢复精力的作用。

    本草祛病养生方

    风寒感冒:葱白10克,紫苏叶10克,水煎服,连续3天。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红枣20枚洗净,用水泡发,煎煮2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白(连根须)7根,继续用小火煎煮10分钟,吃枣喝汤。

    产后小便难:取葱白适量,切碎并将其炒熟,然后迅速外敷小腹。

    人群宜忌

    食欲缺乏者宜:葱有刺激机体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够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癌症患者宜:葱含果胶,有抗癌作用,葱内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腋臭患者忌:葱对汗腺刺激作用较强,夏季应慎食。

    养生菜品

    葱白粥

    材料:大米50克,葱白10克。

    辅料:盐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葱白洗净,切段。

    2.锅置火上,倒入适量的开水,放入大米,待大米将熟时,把切段的葱白放入锅中,米烂粥熟时故入盐调味即可。

    姜

    别名:生姜、干姜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入脾、胃、肺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姜可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气喘,止呕吐,祛痰下气,去水肿气胀,治时令外感咳嗽。

    养生功效

    开胃促消化:姜所含姜辣素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杀菌治病:姜所含的挥发油有杀菌解毒作用,炒菜时放些姜,即可调味,又可解毒;而着凉、感冒时喝姜汤,还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本草祛病养生方

    胃寒呕吐:姜捣汁,加少量开水饮服。

    咳嗽:姜汁200毫升,蜂蜜200毫升,同置锅中煎至稠黏如膏时停火,待冷却装瓶备用。每次20毫升,沸水冲化饮服,每日3次。

    风寒感冒:姜5克切丝,紫苏叶3克装入茶杯内,开水冲泡,浸泡5~10分钟后,加入红糖搅匀,趁热服用。

    人群宜忌

    晕车晕船者宜:姜有“呕家圣药”之誉,对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皮肤病患者忌:姜属辛发食物,多吃会使痒感加剧,病情加重。

    痔疮患者忌:姜有强烈的刺激性,并能生热,会加重痔疮症状。

    养生菜品

    红糖生姜汤

    材料:姜150克。

    辅料:红糖适量。

    做法

    1.姜连皮用水洗净,拍破。

    2.姜与红糖一起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续煮45分钟即可。

    功效:散寒、活血祛瘀,用于寒气或瘀血引起的痛经,能缓解经期腹痛。

    蒜

    别名:葫蒜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入脾、胃、肺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蒜可益脾肾,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不安,消积食,温中调胃,除邪祛毒气,下气,治各种虫毒。

    养生功效

    强力杀菌:大蒜中的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经常食用可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驱虫。

    防癌、防肿瘤:大蒜中的锗和硒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美国研究者认为,大蒜是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食物。

    本草祛病养生方

    感冒:蒜15克,姜15克,均切成片,加水1碗,煮至半碗时放入适量红糖,睡前1次服用。

    支气管炎:蒜60克,捣烂如泥后放入90克红糖,加适量水熬成膏,每日早晚各服l汤勺。

    腹胀:醋浸蒜、腌制蒜或煮蒜,任选1种,每次10克,嚼服,温水送下。

    人群宜忌

    糖尿病患者宜:蒜中硒含量较多,对胰岛素的合成有一定的作用。

    胃溃疡患者忌:蒜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较大。

    养生菜品

    大蒜粥

    材料:大蒜头1个,大米100克,枸杞子10克。

    辅料: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大蒜头去皮,切碎;大米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

    2.大米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待米粒开花时,加入蒜粒、枸杞子,继续熬煮成粥,下味精、盐调味,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下气健胃、解毒止痢。适合腹胀、食欲缺乏者及急性菌痢患者食用。

    白糖

    别名:砂糖、石蜜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入胃、脾、肾经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白糖可治心肺燥热,止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养生功效

    清热消炎:现代研究发现,白糖可改变伤口的酸碱性,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润肺生津:白糖具有和中益脾、润肺滋阴、止咳之效,适当食用,还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

    本草祛病养生方

    病后体虚:鸡蛋2个,白糖50~80克,水适量,同搅拌均匀,蒸熟食用。

    脚气:将患脚洗净抹干后,撒少许白糖于痒处,每日2次,2~3天有特效。

    腹泻:面粉15克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每日2次,2~3天有效。

    人群宜忌

    肺虚咳嗽者宜:白糖能润肺生津,补中缓急。

    低血糖患者宜:食用白糖可以改善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的状况。

    糖尿病患者忌:忌食。

    养生菜品

    糖拌番茄

    材料:番茄400克(约2个)。

    辅料:白糖、香油、蜂蜜各适量。

    做法

    1.将番茄洗净,切块,摆放在盘内。

    2.将蜂蜜、香油放入碗内,搅拌均匀,浇入盘内,最后在上边撤上白糖即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