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五代·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鉴赏】一片芳心,千万缕的愁绪,人间竟然没有一处可以安置。“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现今多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少女的多情、善感,一颗寂寞的芳心,不知如何安置。
【原词】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乍过”或作“早过”,“渐觉”或作“早觉”,“春暗度”或作“香暗度”,“轻轻语”或作“低低语”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出处】五代·李煜《渔父》
【鉴赏】带着一壶好酒,拿着一枝钓竿,一个人独自在河边,一边喝酒,一边钓鱼,世上像我这样自在逍遥的人,能有多少呢?这首词是描写在江边独钓的人,远离了尘俗的干扰,独自拥有一片宁静的天地,那种逍遥与闲适的情怀,又哪里是俗人所能体会的呢【原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出处】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鉴赏】人生的愁恨,要怎样才能避免呢?为何离情别恨,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深长无限呢?销魂:是指别恨。作者描写自己身在异乡,怀念故国,感叹人生愁恨虽然无可避免,可是自己的愁恨却是特别的深长,难受。这两句词把人的愁苦心境刻画得十分深入,尤其是前一句“人生愁恨何能免”常被伤心人借来抒发满腹的痛楚,与对人生愁苦的怨恨及无奈。
【原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处】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鉴赏】昨夜小楼又吹起了阵阵的东风,不愿回头远望的故国山河,却都映照在那一片明月中。东风又吹,追怀前尘,伤心往事哪堪回首?充分表现出作者的无尽哀思。
【原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应犹在”或写作“依然在”,“能有”有的写作“还有”。“几多”或作“许多”,“恰似”或作“恰是”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出处】五代·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鉴赏】我为出来相会困难万分,任令情郎尽情地爱怜。原词把少女偷偷与情郎幽会,那种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由于作者李煜写情写景的手法异常高妙,因此全词读来,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
【原词】花明月暗笼(或作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或作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或作郎)恣意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出处】五代·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鉴赏】昨夜在梦中,不知感觉到有多少恨意!作者追怀往事,感叹早已逝去的往日欢乐,真是恨意无穷,尽入梦中。
【原词】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出处】五代·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鉴赏】美意不留,芳华难驻,人生有太多的恨事。长恨无穷,就像那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总是长流不尽。作者描写自己对人生感到无奈,对太多痛苦感到无力承担的凄凉心境。南唐后主李煜从昔日之帝王沦为归宋后之囚虏,无疑他的“人生长恨”是有如“水长东”一样的无穷无尽、无止无休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句常用来感叹一个人对世事的伤心失意与对人生的无奈。
【原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采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留人醉”或作“相留醉”
车如流水马如龙
【出处】五代·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鉴赏】车辆来往不停有如流水,马儿前后相连有如长龙。“车如流水马如龙”此句词常用来形容闹市街道上,人车来往不绝的热闹昌盛景象。
【原词】见“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别时容易见时难
【出处】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鉴赏】人生际遇就是如此的无奈,别离的时候总是很容易,但要再度相见,那就太难了!此句诗与“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意境颇为相似。人海浮沉,江湖奔波,尤其是在战乱时候,知心好友一旦分离,总不免会有“别时容易见时难”的痛楚。
【原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出处】五代·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鉴赏】你知道我的心意,我也十分感激你对我的怜爱!但是,这份深爱浓情是否能如愿?只有去问那默默无言的苍天了!这几句词是描写情侣两心相许,却不知是否能长相厮守?也不知何时才能厮守?词中流露出一种哀怨无奈的感叹。
【原词】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出处】五代·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鉴赏】树林里的花朵已经凋谢,那一片片、一瓣瓣的红艳,实在消逝得太匆促了。作者借着春日林花的匆匆凋谢,来感叹美景难再,人生的大好时光,一去了无踪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两句词,可用来劝人要好好把握时光,别让它轻易流逝。
【原词】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出处】五代·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鉴赏】今夜的花儿明艳可爱,月色凄迷朦胧,大地笼罩在一片迷离飘飞的轻雾中。这样美好的夜晚,正是到情郎那边去的大好机会。为了怕被别人发觉,于是脱下金缕鞋提在手上,以袜贴地轻轻地走上那满是花香的台阶。刬,读作:产。刬袜:以袜贴地。这几句词是描写一位女子,在花明月暗的深夜里,悄悄去与情郎相会、含羞带怯的心情,画面生动而自然可爱。
【原词】见“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出处】五代·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鉴赏】往事如梦,只是令人感到无限哀凄;面对眼前美丽的景色,满怀愁苦更是无法加以排解。南唐亡国后,李后主被迫离开故国,思念往事,哀痛不已。“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两句词常被伤心人用来表示对往事的难以忘怀,万般无奈的心绪,不知该如何排遣才好。
【原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菜。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拳淮。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出处】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鉴赏】阶下不停地飘落着梅花,好像雪花般的纷飞散乱,把身上拂了又拂,可是落花却又马上落满了一身。这两句词描写花落满身,挥之不去的美好春光,景致旖旎迷人。原词则是以景物暗喻人情:愁恨之欲去仍来,犹如落花之拂了还满。落不尽、拂不完的梅花,犹如词人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如此情景合一的深婉境界,绵绵恨意,永无休止。
【原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出处】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鉴赏】多少旧日的往事,已经化作一场空;却还若有似无地萦绕心头,仿佛是在梦中。这两句词描写人对往事的眷恋,醒来不胜感伤。情场失意的人,常用“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这二句词,表示对旧情的眷恋难忘,满怀愁绪难以抒解,只有空自叹息而已。
【原词】见“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出处】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鉴赏】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春天还是开花,秋天仍有明月,这样的日子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那令人伤心欲绝的往事,究竟还有多少呢?这首词是李后主亡国后的作品。也有人把这两句词解释成:过去那些有如春花秋月般的美好时光,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在那些消逝的日子里,曾有过多少甜美如梦的往事啊【原词】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出处】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鉴赏】梦中又回到故国,不禁兴奋异常;等到梦中醒来,才知道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想起如梦的往事,忍不住流下两行伤心的眼泪。梦回故国,醒来更添惆怅之情。“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两句词,用来表示对往事旧梦的追忆眷恋与美梦成空的惆怅凄苦。
【原词】见“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处】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鉴赏】流水带走了落花,也带走了春天。春天,你到哪里去了呢?是天上?还是人间?春天消失无踪,代表美好时光的一去不再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现今引用这两句词,表示人们无法阻止时光的自然消失。
【原词】见“别时容易见时难”。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出处】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鉴赏】满腹的愁情思绪,剪也剪不断,越整理越乱,说它是离愁却更有另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萦绕在心头。这几句词常用来形容内心的愁苦纷乱。“剪不断,理还乱”比喻千愁万苦,无从排解;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事情的复杂难以处理。“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常用来形容那份只有自己知道却又无从说起的感觉。
【原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处】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鉴赏】李煜作此词是在被宋朝俘虏后的第二年春天。词中忆念他做南唐国主时的富贵繁华岁月,“雕栏玉砌”的宫殿虽然仍在金陵,自己却做了俘虏到了汴京,住进“小楼”,所以大兴“故国不堪回首”之叹。原词中的春花秋月:指时光流转,岁月悠悠。故国:指南唐。问君:其实是自问。几多愁:有的版本写作“许多愁”。李煜从君王的身份下降为俘虏,感慨说不完。他写词艺术修养极高,给后人留下了多篇佳作,此篇是其一。词在当时是谱入曲中歌唱的,明白易懂,这篇尤具特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语,写尽了词人的愁怀。
【原词】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出处】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鉴赏】在凄冷的夜晚,一个人独自静默地走上西楼,只见天上的月亮像钩一样的弯曲。这两句词,描写一个人的孤独寂寞,词意虽然含蓄,却别有一番丰富情味。
【原词】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云一绢,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出处】五代·李煜《长相思·云一王禹》
【鉴赏】王禹:读作guā,紫青色的丝带。梭:扎头发用的簪。乌云般的秀发上,扎着一条紫青色的丝带;美玉做的梭子,簪在头发上;身上穿着一件用丝罗织成的薄衫。这两句词描写女子衣衫单薄,装饰简单,有着一股动人的玲珑风韵。
【原词】云一王禹,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挥泪对宫娥
【出处】五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鉴赏】最令人伤心难忘的就是那天京城沦陷,仓皇告别祖庙的时候,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悲歌,忍不住痛哭流泪看着满宫的嫔妃侍女。李后主这首词描写国家沦陷,身为囚虏的凄楚伤痛。
【原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臣虏”或作“臣仆”,“挥泪”或作“垂泪”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出处】五代·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鉴赏】要寻春,必须比春来得更早;想看花,就不能等到花枝衰老了才去欣赏。以上这两句词劝人欣赏春色要及时趁早,以免等到春光老去,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也可用来劝人及时应当行乐,不要迟疑徘徊。
【原词】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酷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出处】五代·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鉴赏】甜美可爱的脸上,洋溢着盈盈笑意;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真有说不完的无限深情。慢脸,有的写作:脸慢,形容面貌秀美。情人相对,脉脉含情,喜悦无限,含蓄中别有一番动人心弦的缠绵。
【原词】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琐动,惊觉银屏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出处】五代·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鉴赏】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由于夜长无奈而睡不着觉,若断若续随风传来的深夜捣练声伴着秋月的清光传入帘栊。其实,明明是人因捣练的砧声搅乱了自己的万千思绪,因而心潮起伏,难以安眠。单调的捣练声和素朴的月光唤起了读者对一个孤独无眠者的惆怅和同情。
【原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出处】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鉴赏】人在梦中,竟然忘记自己是在作客,而一味地贪图那片刻的欢乐。失意的人,常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句词,来感叹美梦醒来,现实还依然是那么的冷酷无情。
【原词】见“别时容易见时难”。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出处】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鉴赏】醉乡的路最安稳平坦,应该常常去,此外其他的路都是不可行的。李煜人在沦落中,国破家亡,终日以酒消愁,以醉解闷。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困危与无奈,因此失意的人常常喜欢借酒消愁,盼望一醉能忘千愁。
【原词】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出处】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鉴赏】请你不要一个人独自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去面对无限美好的江山。“独自莫凭栏”怕的是远望无限江山的触景伤情,因而回想起伤心的往事,反倒凭添了更多的痛苦。
【原词】见“别时容易见时难”。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出处】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鉴赏】满怀的离愁别恨,就像那翠绿的春草,越走越远,还是能够看到它遍地地生长着。这两句词以春草巧喻人情,传达出内心曲折哀婉、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春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恨之绵绵而远;春草之细碎浓密,象征离恨之盘曲郁结;春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恨之浩渺无垠。
【原词】见“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出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鉴赏】每天都在花前饮酒,每次总是喝得昏沉烂醉,一点也不关心那镜里原本红润的面容,已经日益清瘦了。春花怒放,惆怅依旧,借酒消愁,不顾满面病容,也不管身躯逐渐消瘦,只愿酒能解愁。作者以此诗感叹人生不如意,百般愁绪,难以排解。
【原词】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抛弃”或作“抛掷”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出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鉴赏】寒食:节气名,大约在清明节前后。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作者是欧阳修。这两句词语译如下:在这寒食节的日子里,百草千花开满在整条道路上,而那美丽的香车,又是系放在谁家的树下呢?原词描写意中人在外游荡,不知又停留在哪里,忘了回来。词中充满着埋怨的意味。“百草千花寒食路”可用来形容清明时节,郊外野路中花草盛开的美丽景象。“香车系在谁家树”可用来隐讽意中人不知又在何处逗留。
【原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忘却”或作“忘了”,“来时”或作“飞来”,“依依”或作“悠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出处】五代·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鉴赏】风忽然吹了起来,把一池的春水都给吹皱了。孤寂的春日里,风吹在水面上,掀起圈圈涟漪,她的心湖也泛起阵阵的愁情。南唐中主李瑕曾对冯延巳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回答说:“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特高妙也。”因此后人引用“吹皱一池春水”这句词时,是在讽刺他人的多管闲事。
【原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香径”或作“芳径”,“独倚”或作“偏倚”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出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鉴赏】思念意中人,撩起心中纷乱的春愁,有如那随风飞舞的柳絮;眷恋旧情,怀念依依,即使在梦里,也无从寻找。“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两句词描写对意中人思念的殷切,满怀春愁,无从排解。
【原词】见“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出处】五代·花蕊夫人徐氏《述国亡诗》
【鉴赏】这首诗是五代花蕊夫人的作品。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宋朝入侵蜀国,蜀后主决定竖白旗投降,城内整整十四万大军,还不曾打过一仗就解下盔甲,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因此,蜀国后主与花蕊夫人双双成为宋太祖的俘虏。十四万大军,竟然“更无一个是男儿”,把所有缺乏骨气的男子全都骂进去了。后人常用“更无一个是男儿”来激励男子不要失去志气,有志男儿宁可为国慷慨牺牲,也不愿投降敌人,作亡国奴。
【原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出处】古代民谣
【鉴赏】长江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有黄牛峡,江边黄牛山上最高处有巨石,像人背刀牵牛的形状。此山很高,加上江水曲折,乘舟溯流而上,几日仍可望见。李白曾写过一首诗,叫“上三峡”,由此谣而来:“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历来写逆水行舟之迟缓,无过于这两句民谣。今人形容动作缓慢,便引用“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这句子,给人一种牛步化的形象。
【原诗】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出处】五代·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鉴赏】我情愿拼却这一生的一切,来与你尽情享受今日的欢乐。原词是在描写男女幽会时的欢乐情景,极为香艳露骨。
【原词】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出处】五代·李璟《山花子·菡萏香消翠叶残》
【鉴赏】静静地倚靠着栏干,不知流下多少伤心的眼泪,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多少泪珠无限恨”这一句词常用来描绘:追忆往事,满怀愁苦,不禁泪流满面的情境。
【原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出处】五代·李璟《山花子·菡萏香消翠叶残》
【鉴赏】鸡塞: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在这里是指边塞。窗外下着细雨,从梦中醒来,才发觉意中人依旧在那遥远的鸡塞;独自在小楼里吹笙解闷,越吹心绪越愁苦,只觉得笙声一片凄寒。“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词是李璟的名句,描写他对远方意中人的思念与他内心的愁怨。
【原词】见“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出处】五代·陈后主《戏赠陈应》
【鉴赏】这个地方不肯收留人,自然还有其他愿意收留人的地方。“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两句诗,常用来表示虽然在某处失意,却仍然可以在别的地方另谋发展。这两句诗可用以自我安慰,也可用来劝勉他人。
【原诗】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出处】五代·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鉴赏】空有姑苏台上的月亮,有如西施用的镜子那样的晶莹圆亮,凄冷地照着空旷无人的古城。原词描绘金陵忆旧。这三句词写明月如镜照空城,感叹世事无常,往日的繁华热闹,全都像流水一样无情地消逝了。
【原词】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处】五代·僧志南《绝句》
【鉴赏】春天杏花绽放,飘飞的雨丝轻轻地沾在衣服上,却不曾把衣服完全湿透;杨柳不停地摆动,凉风徐徐地吹在脸上,却不曾觉得寒冷。这两句诗描写春天的可爱美景,杏花小雨,杨柳微风,景致异常柔美动人。
【原诗】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出处】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鉴赏】如果你还记得我穿的绿罗裙,不论到什么地方,你都会更爱怜那些青绿的芳草。绿罗裙:是以裙代表人。“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词是对即将远离情人的殷勤叮咛,盼望情人“芳草处处,长忆罗裙”,切莫负心相忘。
【原词】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出处】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鉴赏】话已经说得太多了,可是千言万语,也未能完全表达我满怀的情意,忍不住回过头来,再对心上人诉说几句。这三句词描写情侣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千言万语,不胜依依。
【原词】见“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
【出处】五代·贯体《公子行》
【鉴赏】原诗前两句“锦衣鲜华手擎鹃,闲行气貌多轻忽”描写那些富贵公子终日耽乐享受,行为放荡;后两句“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是讽刺这些公子不但不知道稼穑农事的辛苦艰难,甚至于连“五帝三皇”这些普通常识也不清楚,实在是一个废物。“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这两句诗可用来讽刺一般纨绔子弟的无知无识,而且又不知关怀民生的疾苦。“稼穑艰难总不知”常用来指责那些不素餐的政府官僚或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一点也不了解人民生活的真相。
【原诗】锦衣鲜华手擎鹃,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出处】五代·顾复《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鉴赏】只有把我的心变换成你的心,你才会知道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的深浓!这三句词是写自己相思的深情,也是怨恨心上人毫不明白自己的情意的无情。
【原词】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争忍:怎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