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名句鉴赏-明朝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出处】明·唐寅《七十词》

    【鉴赏】生于唐寅之前的杜甫就已经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难怪年届七十岁的唐寅要写此感叹诗。唐寅在原诗中说:七十年岁月中,前十年是年轻不懂事,最后的十年却已经衰老无气力,真正的黄金岁月是其中的五十年,不过这五十年中又有一半是在夜里度过,所以仔细算起来,真正的人间生活只不过短短的二十五年而已。在这二十五年中,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为事业而烦忧痛苦。人生几何?在人们短短的一生当中,乐趣很少,快乐的时光也十分短促,但痛苦却实在是太多了。

    【原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不信死花胜活人!请郎今夜伴花眠

    【出处】明·唐寅《题拈花微笑图》

    【鉴赏】佳人一大早起来,看见在昨夜雨中绽开的海棠花,就摘下一枝问郎君:“是花好看,还是我漂亮?”郎君说:“你比不上花美丽。”佳人一听之下,大发娇嗔说:“我就不相信那死沉沉的花,会胜过活生生的人!”佳人越想越气,便把花揉碎丢在郎君面前,并说:“既然我比不上花,那么今晚你就去伴花而眠好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年轻佳人的娇美、可爱,十分生动、有趣。

    【原诗】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闺房,将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立锥莫笑贫无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出处】明·唐寅《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其五

    【鉴赏】请不要耻笑画家的贫穷困窘,连一个容身的立锥之地都找不着;万里江山却能很快地出现在他的一枝灵巧画笔之下。作者这两句诗颇能表现出文人画家的傲然志气,即使贫无立锥之地,胸中却自有万里江山。由此可见:生活的穷困潦倒,并不能磨蚀有志者的万丈豪情。有傲然风骨的文人志士,更是令人感佩万分。

    【原诗】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贫无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闲来画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出处】明·唐寅《言志》

    【鉴赏】我既不炼丹祈求长生,也不坐禅盼望出世;既不学商人做生意,也不做农人去耕田。闲来无事,就画些青山绿水来卖,即使生活穷苦,也绝不使用人间一分半毫不义的造孽钱。此诗作者唐寅以卖画为生,高风亮节,清贫自守,绝不贪取一文不义之财。造孽:佛教注重因果报应,人生在世多一分罪恶,便是为来生多添一分罪业。“不使人间造孽钱”常用来表示一个人对金钱的淡然态度。

    【原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画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此诗见顾元庆《夷白斋诗话》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

    【鉴赏】这两句诗用来勉励人们用功努力。寒窗苦读,无人相识,当然万分痛苦;可是一旦成功上榜,立刻就能天下知名。窗下,一般都写作寒窗。这两句诗表面看来,是在激励读书人要力求上进,才能声名大显;其实却在暗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只因人世间趋炎附势的人太多,而雪中送炭的人却是太少了。

    【原诗】只此两句。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出处】明·善惠《善惠偈》

    【鉴赏】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意思是:当人在桥上走过的时候,是人要过桥,但水并未受到影响,因此是桥在流,而水并不在流。原诗阐述的道理,可以用乘坐火车来解释:如以窗外的景物为参照物,便会认为是火车在动;如以火车为参照物,就会觉得是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地飞过眼前。

    【原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人面不看看佛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鉴赏】原诗是在劝人行善,不看人面也要看佛面,即使不愿助人,也该救济那些念佛的僧人。作者借这句诗来提醒世人,即使对某人不满意,也该看在有关系的人的情面上,对他加以帮助或原谅。现今人们常说:“不看人面看佛面”,就是从这句“人面不看看佛面”诗衍化来的。

    【原诗】人面不看看佛面,平人不施施僧人。若念慈悲分缓急,不如济苦与怜贫。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鉴赏】人在遇上喜事的时候,精神总是特别的开朗振作,就好像月亮到了中秋时候,就显得格外的清明、亮丽一样。“人逢喜事精神爽”常用来形容人逢喜事时,那种春风满面的得意神态;“月到中秋分外明”时常用来描绘中秋时节月儿的明亮皎洁。

    【原诗】只此两句。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鉴赏】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往往十件中就有八九件;可是知心相得的朋友,十个中却常常找不到二三个。“不如意事常八九”是感叹人生在世,往往事事不顺心,是感伤,是无奈,或许也是对无情生命的自我解嘲。“可与人言无二三”是感叹世上难遇知心的朋友。

    【原诗】只此两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鉴赏】这两句诗是比喻夫妻结合只是偶然,就像那夜晚共宿在一起的同林鸟,等到天亮以后,就各自离散分飞了!“巴到天明各自飞”一般都写成“大难来时各自飞”,比喻夫妻不能同甘苦,共患难;也常用来比喻夫妻遭难,不幸被强迫分离。“夫妻本是同林鸟”后人改为“夫妻本为同命鸟”,比喻男女结为夫妻,就该相依相守,同生共死,一辈子不分离。

    【原诗】只此两句。

    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未定两争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鉴赏】世事纷乱不定,就像一局棋;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输赢,一来一往互相缠斗,争执不下。原诗感叹世事纷乱,争执不休。谁敢说谁是真正的输家或赢家呢

    【原诗】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未定两争持。须臾局罢棋收去,毕竟谁赢谁是输辛勤好似蚕成茧,茧老成丝蚕命休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人生辛勤工作,就好像春蚕吐丝成茧,茧一结好变成丝,蚕的生命也就随之而结束了。一般古人都以为春蚕吐丝结茧变成蛹后,蚕就死了,却不知那是蚕的生命变化。所以李商隐的诗也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原诗感叹人生的勤苦就像春蚕的吐丝结茧,劳苦奔忙了一生,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颇有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凄凉意味。

    【原诗】辛勤好似蚕成茧,茧老成丝蚕命休。又似采花蜂酿蜜,甜头到底被人收。

    强中更遇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鉴赏】本领高强的人,自以为天下无敌,却仍会遇到更强的高手;恶人到处做坏事,总有一天,会受到更恶的人的折磨。学海无涯,凡是有成就的人绝不可自鸣得意,目空一切,因为人上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强中更遇强中手”常用来比喻高手云集,竞争剧烈。“恶人须服恶人磨”常用来形容坏人最后终会受到报应。这两句诗一般都写作:“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更有恶人磨。”

    【原诗】只此两句。《三国演义》十七回也有相近的两句:“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

    【鉴赏】原诗劝人心肠要宽厚,能饶恕人的地方就饶恕人;做人不要太刻薄,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现今常用这句诗来劝人要心存宽厚,切莫为琐事跟他人斤斤计较。

    【原诗】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富与贵,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根本来由,全都是人们在辛苦勤劳中得到的。这首诗劝人努力上进,“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的幸福,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不断奋斗,努力朝目标迈进,总会得到幸福的。

    【原诗】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带饥寒色。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鉴赏】万般世事,并不能任随人们去计较争取;人的一生都是由命运所安排的。对于一些无可奈何的事实,人们常把它归之于命运的安排。宿命论者常喜欢用这两句诗,表示对人生的无奈,一切只能顺其自然。消极中,还带有一种乐天知命的达观。

    【原诗】只此两句。

    冤家宜解不宜结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鉴赏】原诗劝人不必太过计较,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眼前的仇怨应该设法化解,不要一再追究;否则冤冤相报,循环相争,永远没有止尽。

    【原诗】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鉴赏】为善或为恶,到最后终究是会有报应的,只是有些来得早,有些来得晚而已。相信因果报应的人最爱用这两句俗语,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原诗】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劝君莫把欺心使,湛湛青天不可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走过遥远的路程,就能知道马儿的脚力;人们相处长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地。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内心,就像在很短的路程中,不容易看出马儿的脚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两句常用来说明惟有长期的相处与观察,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与为人。

    【原诗】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鉴赏】辛苦种田,如果没有成熟收获,倒不如让它荒废好了;养个儿子,如果不肯学好,还不如干脆不养。种田不熟只是白费劳力而已;若是养儿不肖。不仅空费心血,而且遗害社会,使家门蒙羞。“种田不熟不如荒”是劝人做事要有成果,不要轻易放弃;“养儿不肖不如无”常用来感叹子女的不肖,也可用来劝人要尽心把子女管教好。

    【原诗】只此两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回

    【鉴赏】历尽千辛万苦,四处去寻找,就连铁鞋也被踏破了,却仍然寻不到它的踪迹;等到忽然得到它的时候,却反而一点也不费工夫。铁鞋:是指最坚固的鞋。“踏破铁鞋无觅处”是描写追寻的艰苦,越过千山,渡过万水,连最坚固的铁鞋都被踏破了,却还是不知它在何处。此句常用来形容追寻的艰辛与成功无望时的失望情绪。“得来全不费工夫”是描写要寻找的东西忽然出现或是意外得到时的喜悦与欢欣。

    【原诗】只此两句。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鉴赏】一只狂奔的马,等他冲到了悬崖边,再想要收紧缰绳去勒住它,已经太晚了;一条漏水的船,等它驶到了江心,才想要修补它的漏洞,已经太迟了。悬崖勒马,江心补漏:代表错误已经造成,这时候再回头已经来不及了。这两句诗常用来劝人做事要有计划与准备,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才不会造成一败涂地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因错误而造成的不幸局面。

    【原诗】只此两句。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鉴赏】第一句诗,在现今一般象棋盘上都可以看到。正因为观看人下棋,往往比亲自下场还要焦急紧张,所以,经常会忍不住而加以指点或批评。酒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因此酒喝多了,往往在不自觉中乱说话。所以,看人下棋而能不插嘴多说的人,是个有礼貌的君子,一喝酒就爱多嘴啰嗦的人,大多是没有修养的人。君子、小人的分别,在这里是指人的修养风度。一般象棋盘上写的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

    【原诗】只此两句。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出处】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

    【鉴赏】人间还有比我冯小青更痴情的人,看《牡丹亭》而感动伤心的,岂只我冯小青一人而已!“岂独伤心是小青”此句是描述世上有太多为情所苦的伤心人。后人常套用“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两句来表示:许多人对于某件事物的观点或看法,常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原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出处】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

    【鉴赏】《牡丹亭》是明朝汤显祖的剧曲。其内容是在描写一对男女真情相爱的故事,极为凄美动人。传说当时有两位少女被汤显祖的绝世才华所迷,情愿以身相许,结果都失意伤心而死。这首诗是作者描写自己在风雨扑打幽窗,凄冷的风雨声令人不忍听闻的深夜里,独自挑灯闲看牡丹亭的入迷情景。作者并且感叹为牡丹亭而痴迷伤心的人,并不只有她自己一人。“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这两句诗可套用来形容人在风雨之夜专注读书的可爱情趣;也可用来表示人对某一本书疯狂着迷的程度。

    【原诗】见“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出处】明·冯小青《春水照影》

    【鉴赏】这首诗题作“春水照影”,描写妇人空闺独守,只能顾影自怜。用清水照脸,看着水中消瘦的身影,不禁自我怜惜地说:你要好好地怜惜我,我也会好好地怜惜你。“卿须怜我我怜卿”原来是指顾影自怜,伤心地自言自语。后人常用这一句来表示情侣两情相悦,互相怜惜珍爱,彼此慰藉。

    【原诗】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鉴赏】人有喜事的时候,精神总是特别地活泼、爽朗;心头一旦有了烦恼,就会老是想打瞌睡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常用来形容人有喜事时,精神显得特别振奋,言谈举止中,也会不由得流露出一股得意、欢喜的神态。

    【原诗】只此两句。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

    【出处】明·刘基《题王润和尚西湖图》

    【鉴赏】作者赞美西湖山水,是天下第一美景。这两句诗语译如下:江南的风景与北方大不相同,杭州西湖的美丽风景,整个天下都找不出可以相比的。

    【原诗】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浮光吐景十里外,叠嶂涌出青芙蕖。

    可望不可即

    【出处】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鉴赏】原诗中的白云:比喻作者想要投靠的“明主”。即:接近。梁甫吟:古乐府曲调名。凭:充满。原诗的意思是:白云飘浮在高高的青天上,可以望见,但不能接近。放声高歌梁甫吟,怅惘之情充塞了自己的胸膛。“可望不可即”这句诗,用来指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只可以望见,就是不能得到。

    【原诗】原诗的最后四句是:“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出处】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鉴赏】这首诗是王阳明幼年时代的作品,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卓越的见识,的确是不同凡俗。此诗用字浅显,但颇富哲学意味,寓意深刻,读者仔细品味,定能由其中得到若干启示。

    【原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出处】明《子西语录》

    【鉴赏】山中的和尚不了解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看见一片片黄叶开始凋落,就是秋天到了。“山僧不解数甲子”与唐代太上隐者的“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义相当;“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源,后人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由小见大,观微知著。

    【原诗】《子西语录》只此两句,又说是唐人诗。

    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哓哓问姓名

    【出处】明·朱元璋《题寺壁诗》

    【鉴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时,曾夜宿在一间寺庙内。和尚问他姓名,他不肯回答,却在壁上题了这一首诗。诗的后两句是说:你这个和尚既然不认识我是个英雄主,又何必啰唆不停地直问我的姓名呢?“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哓哓问姓名”这两句诗,是取笑山僧“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原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问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哓哓问姓名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出处】明·朱元璋《拂晓行军诗》

    【鉴赏】一大早走在路上,只见露水三点两点地落着,还不能成为雨,这时候,七八颗星儿,仍然零零落落地挂在天际。当时朱元璋尚未统一天下,这首诗颇有借“两三点露”与“七八个星”来讥刺他的对手的不足为敌。如果单就字面的意思来看,描写清晨行旅的景色,有雨露有星光,意境倒也相当优美。

    【原诗】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出处】明·朱元璋《率军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

    【鉴赏】东风吹醒了英雄的美梦,这时才知道自己身在洛阳而不是咸阳。这两句诗是描写大梦初醒,美景已成空,惆怅无奈的心绪,跃然纸上。

    【原诗】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出处】明·袁凯《客中除夕》

    【鉴赏】今夜是怎样的夜晚啊!我竟然在他乡诉说着自己的故乡。除夕夜晚,家家团圆,作者沦落他乡,怀念故乡亲友,浓浓乡愁,不知如何寄托

    【原诗】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出处】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鉴赏】我家远三千里外的江南水乡,今天接到一封家信,信中写满了十五行,每一行都只在对我说:你可要早日返回家乡。“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描写家人对自己的深刻思念,也是表示自己久居异地,对故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原诗】只此四句。

    天涯犹有未归人

    【出处】明·徐熥《寄弟》

    【鉴赏】在这遥远的天涯一方,还有着流浪飘泊未曾归去的人。作者描写在春日怀念故乡,却不能归去的感伤思念,即使面对美好春景,又哪有心情去欣赏呢?“天涯犹有未归人”也可用来表示对远方游子的挂念。

    【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清邓廷祯“好事近”也有一句“天涯犹有未归人”。其词曰:“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出处】明·徐熥《酒店逢李大》

    【鉴赏】一别已是十年,十年来饱尝别离的痛苦,真不知流下多少伤心泪;哪知今日相见,却反而流下了更多的眼泪。与老友久别重逢,内心悲喜交集,情绪不由万分激动,结果却反而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更多的眼泪,这也是人类一种极自然的情绪反应。

    【原诗】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酒共悲歌。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出处】明·山歌

    【鉴赏】我不会写情词,也不会作情诗,想念情郎时,就寄上一块白色的手帕,以表示我思念的深情。心知:就是知心,也就是指心爱的情郎。山歌:是指流传民间的歌谣、情歌。古代男女相恋,总喜欢寄上手帕一类的小礼物以聊表寸心。这首山歌说到一位男士接到女孩的手帕后,竟把手帕颠倒着看,并说:“横看是丝,竖看也是丝。”结果一个字也看不到,因此女孩不由感叹说:“这般心事有谁知?”在这首山歌中,把女孩的“多情”与男士的“不解风情”,描述得十分生动,读来异常清新、可喜。一般山歌的词句多半通俗、易懂,但在字里行间,却自然流露出一股真挚、感人的情感。

    【原诗】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处】明·于谦《石灰吟》

    【鉴赏】就是把我弄得粉身碎骨,我也丝毫不会害怕;即使牺牲生命,我也要保住一生的清白留在人间。全不怕,或作:全不顾。原诗借赞美石灰石被击得粉碎,烧成一团白粉,来比喻志士仁人高尚的人格,和视死如归的壮志;即使受尽折磨苦难,也决不改变操守,决不向暴力屈服,仍要保留那顶天立地的伟大人格,以“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出处】明《金瓶梅》第四十七回

    【鉴赏】平生如果不曾做什么亏心事,那么即使半夜有人敲门,也不会心惊肉跳。这两句诗是形容:一个人只要行为光明正大,不论何时何地,总是心安理得,不用担心害怕;反之,如果做过亏心事,那么随时随地都会感到心虚恐惧。“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这两句话也常说成:“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

    【原诗】善恶从来报有因,吉凶祸福并肩行。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出处】明《金瓶梅》第八十五回

    【鉴赏】有志气的男人,绝不贪恋分家时留下的产业;有志气的女子,绝不留恋出嫁时收到的衣服。分家饭:是指兄弟分家时,祖先所留下的产业。嫁时衣:是指女子出嫁时,父母所送的嫁妆。这两句诗是在劝人自立,应该任凭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前途,不该依赖祖先的遗产。

    【原诗】只此两句。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出处】明《金瓶梅》第十四回

    【鉴赏】如果命中注定会有的东西,不论事情如何曲折演变,最后终究会得到;如果命中注定得不到的东西,不论如何用尽心思,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幻。这两句俗语中含有非常深刻的宿命论的意味,对人生与世事充满着无奈与悲观。现今也有人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两句俗语来劝人凡事应该顺其自然发展,不可强求。

    【原诗】富贵自是福来投,利名还有利名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巧妻常伴拙夫眠

    【出处】明·谢在杭《佚题》

    【鉴赏】世间不公平的事实在太多了,且看:那些痴呆的汉子总是骑在骏马上行走;而那些灵巧贤慧的女子,却老是嫁给笨拙粗鲁的丈夫。作者感叹世间太多不平之事,内心不由感到无限惆怅。“巧妻常伴拙夫眠”常用来形容那些好女子,却嫁给无能的丈夫。原诗中的“痴汉偏骑骏马走”常用来讽刺那些平庸的人,却霸占了好职位。

    【原诗】痴汉偏骑骏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世间多少不平事,不会作天莫作天。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出处】明·凌漾初《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鉴赏】本来我是想把心意付托给明月的,谁知明月却无情地映照着路旁的沟渠。这首诗常用来表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哀怨心境;空将一片痴情付托,却得不到半点柔情的慰藉,脉脉此情,向谁诉说呢?也常用来表示:一番好意被忽视冷落,甚至被歪曲误会的伤感与悲痛。满腔的委屈与不平,无从倾吐,只有空自叹息而已。

    【原诗】只此两句,无题。一般常写作:“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出处】明·思宗《赠秦良玉》

    【鉴赏】秦良玉是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她是明朝土司马千乘的妻子,后为大将军,破贼杀敌,屡建战功。作者借这首诗来赞美秦良玉的勇猛杀敌;也是讽刺一般男子的贪生怕死,怯弱无能。语译这两句诗是:世界上虽有不少特立独行的奇男子,可是,又有谁肯奋勇地迈入战场,万里追杀敌人呢?

    【原诗】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出处】明·思宗《赠秦良玉》

    【鉴赏】他年在麒麟阁上画英雄人物的图象时,彩笔一定要先画美人图。秦良玉是明代四川土司马千乘的妻子,丈夫死后,承继军职,屡建大功,是明末有名的女将。明思宗特地写诗赠给秦良玉,极力赞美她的英勇善战。美人:在这里是指秦良玉。麟阁:是麒麟阁的简称,汉武帝时曾命人替功勋卓著的人画像于此阁,作为表扬鼓励。

    【原诗】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出处】明·曹石仓《至屠夫徐五家见悬上联》

    【鉴赏】爱好仗义行侠的人,大多是那些杀猪屠狗的粗汉;而那些不知恩义,善于忘情负心的人,却反而都是些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这副对联描写读书人的虚伪无情,忘恩负义;而那些不识字、杀猪屠狗的人,却往往是重义守信的血性汉子。

    【原诗】原诗只此两句。

    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出处】明·雪庵《剃头诗》

    【鉴赏】清朝把明朝灭掉以后,下了一道剃发令,强迫汉人模仿清俗剃头,当时还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明末遗老雪庵和尚便作了这首诗来讽刺清廷。语译这两句诗是:今天你们剃汉人的头,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来剃你们的头。“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这两句,常用来讽刺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们,总有一天会被别人惩罚的。

    【原诗】闻道头须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出处】明·孙文篪《过古墓》

    【鉴赏】翁仲:是秦朝的将军,身高一丈三尺,体型极为勇猛威武,死后始皇为他铸铜像。后人都称石像“翁仲”,这里是指墓前的石像。语译这两句诗为:过路的行人想向墓里的鬼神请问一些前朝的旧事,而那墓前的石像却只是面对着夕阳,静静地不说一句话。夕阳斜照,翁仲无言,古墓静静地躺在那里,即使是过路行人,也难免兴起思古的幽情。

    【原诗】野水空山拜墓堂,松风湿翠洒衣裳;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出处】明·边贡《嫦娥》

    【鉴赏】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是向往天上的美好,而羡慕嫦娥能够住在月宫里,却不知月宫里的嫦娥,也是时常思念着人间的一切呢!对于已经拥有的事物,人们总是不满足,却老是爱向往那些未必是更美好的“幻影”。这两句诗语意虽浅显,其中却含有深刻的意义,值得人再三品味,并能从中获得若干启示。

    【原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出处】明·王世贞《梦中得“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句,因戏成短歌》

    【鉴赏】作者王世贞自称这两句诗是他在梦中得到的句子,意思是说:人生即使有百年光阴,可是百年一过,又怎能再有另一个百年呢?岁月不留人,我们既然拥有今日,就该好好爱惜。“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这两句诗是在劝人珍惜可贵的光阴,莫等岁月流逝,才空自叹息,那已是无补于事了。

    【原诗】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枝头黄鸟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偶然案头馀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剧亦不闲。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出处】明·林翰《诫子弟》

    【鉴赏】二千年前所建的万里长城,至今还依然存在;可是当年的秦始皇,却早已消失不见了。在时间的洪流里,人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何必为了名利而斤斤计较,把生命变得如此痛苦!作者告诫子弟,不必为一角墙与他人起冲突;钱财本是身外之物,到头来全是一场空幻而已。“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句诗,可用来劝人凡事看得淡薄些,不要太过计较。

    【原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出处】明·周在《闺怨》

    【鉴赏】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妇人在江南家中,思念远在燕山迟迟不归的丈夫。原诗语译是:已经是春天了,大家都在试穿新衣,可是丈夫却还是不曾归来。一定是杜鹃鸟“不如归去”的啼声不曾带到燕山,所以故乡虽然美好,而丈夫却还没有想到要回来。原诗描写妇人的闺怨,表面上并不责备丈夫的迟迟不归,但字里行间却依稀可见那份幽怨与讽刺。“故乡虽好不思归”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天涯飘泊的流浪客,基于某种原因而不愿或不能回家。

    【原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出处】明·王恭《春雁》

    【鉴赏】请不要责怪雁鸟一到春天,就急忙地飞回北方,因为江南的风景虽然美好秀丽,但到底不是他的故乡啊!作者借雁鸟北归,感叹自己漂泊天涯,有家却归不得的痛苦。

    【原诗】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出处】明·悟空《万空歌》

    【鉴赏】黄金是空,白银也是空,不论生前多么富有,等到死后,你的手中又何曾有半点钱呢?万空歌也是劝世歌的一种,劝人认清世俗中名利与财富的虚浮梦幻,进而悟解人生的真义,这是在阐扬一种出世的思想。

    【原诗】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出处】明·解缙《桑》

    【鉴赏】尽心竭力、为国效忠、为民尽瘁的都是你;可是,享尽人们歌颂赞美的,却是那些只知争奇斗艳、毫不关心国事的桃和李。“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两句诗,是在替那些真正为国为民效忠尽力的人打抱不平,诗中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原诗】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处】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鉴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都是我所关心的。这副对联常用来表示读书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读书不忘救国,满腔热血豪情,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东林书院,在今江苏省无锡市。

    【原诗】原诗只此两句。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日望河清

    【出处】明·顾炎武《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鉴赏】前路虽然遥远,但只要信心坚定,一定会有走完的一天,又何必担心太阳就快要下山了呢?年纪虽然老大,只要肯耐心等待,终有天下太平的那一天。顾炎武是明末遗臣,年纪已经老大,却仍旧充满信心,操守不变,坚信天下总有太平的一天。

    【原诗】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日望河清。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膏聪别塞声。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出处】明·高攀龙《夜步》

    【鉴赏】夜晚的深林里,萤火虫来去飞舞,发出闪闪的亮光;寂静的村屋里,传来人说话的声音。这两句诗描写荒村的深夜景象,流萤飞舞,人声轻悄,寂静中自有无限生机,颇富悠闲意趣。

    【原诗】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无与共此赏。千载怀同心,陶公调可仿。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出处】明·翁宏《春残》

    【鉴赏】春天就要过去了,树上飘下纷飞的落花,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儿;天空洒下微微的细雨,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诗借燕子的比翼双飞,来对照花落人散的寂凉落寞,是千古不朽的名句。原诗的意境柔美,尤其独具一种孤绝高冷的韵味,深深打动人的心弦。

    【原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哪堪向愁夕,萧飒暮蟾辉。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出处】明·孙承宗《渔家》

    【鉴赏】这首诗是在讽刺那些画家的故作风雅,一点也不知道打渔人家生活的艰苦,却总是喜爱画那些寒江钓雪的图画。这首诗是同情怜悯渔家生活的艰苦,也是指责那些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对渔民生活的无知与毫不关心。

    【原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忧行路难

    【出处】明·陈基《裁衣曲》

    【鉴赏】妻子不怕冬夜的寒冷,连夜为远行的丈夫赶制冬衣。这两句诗深入地刻画出妻子对丈夫的体贴深情。古诗中,有许多借“寄衣”、“裁衣”的故事。来描写妇人对远行丈夫的记挂与思念,这首诗就是其中颇为感人的一首。

    【原诗】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出处】明·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鉴赏】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原诗是描写送别,以春色到江南代表无尽的离愁别苦。春色一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寂寞与惆怅。这两句诗是由宋朝郑文宝的“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东”衍化而来。

    【原诗】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万点落花舟一叶,栽将春色过江南。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鉴赏】万里江山,总有着万里的烟尘;一朝天子,总有着一朝的臣民。“一朝天子一朝臣”常用来比喻旧社会宦海浮沉,升降不定。上级的主管一走,底下的部属也跟着大调动。

    【原诗】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北地怎禁沙日月?南人偏占锦乾坤。

    此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舐儿面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马柳泉(卖子叹)》

    【鉴赏】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儿子的身躯,吻舐着儿子的面庞。这是一首卖子歌,描写母亲饥寒不能自保,只好忍痛把儿子卖为奴曹,临别依依,一再抚摸儿身,吻舐儿面的悲惨情景。

    【原诗】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饥寒生死不相保,割肠卖儿为奴曹。此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舐儿面。有命丰年来赎儿,无命九泉抱长怨。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抱头顿足哭声绝,悲风飒飒天茫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