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来临淄的?”王敖怕他什么都说,赶紧打住他的话头。
“我们是让魏元吉追来的。”说着席如把在邯郸偷盗兵书的事讲了讲。
“好。”熊鹰第一个叫起好来:“魏元吉也有丢人的时候。”
“主人,这是您夫子的兵书。”说着席如把羊皮书交上来。
王敖让他们找地方坐下,手里捧着羊皮书不胜感慨,当年就因为这本书与元吉结仇,如今上下卷都回到自己手里。突然他看了看东方姿,扭脸对盖聂说:“当年魏元吉抢劫兵书的事,盖子知道。”
盖聂点了点头。
“元吉武功猛进与这如意功有直接关系,今天我替在下夫子做个主。把这羊皮书借给盖子,让东方姿修习如意功,加上盖子的剑艺,早晚必将打败元吉,为其父报仇。”王敖把羊皮书双手奉上。
“这么说财迷也练过如意功了,怎么也打不过元吉。”熊鹰翻着眼睛说。
“这内功讲究的是悟性,我天天想发财,悟性又不高,自然练不成,家师沉湎于兵法,这内功也练得稀松。当今之世练成如意功的只有魏元吉,是不是能练成还要看姿儿的福分了。”王敖说得很诚恳。
盖聂没接羊皮书,他瞪着东方姿道:“姿儿,还不赶紧谢谢王叔叔?”
东方姿立刻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天色晚了,盖聂他们便随王敖去丽质宫过夜。刚走到门口,贵成就神秘地迎了出来,趴在王敖耳根道:“邯郸密报,魏元吉来齐国游说合纵了。”
王敖还没及说什么,熊鹰却叫了起来:“财迷,有什么不可告人的?”
王敖苦着脸说:“魏元吉来了,估计是为兵书的事。”
“好吧,那我们就在邯郸住两日,见识一下魏元吉。”盖聂冷笑着,他没忘记魏元吉下毒的事。
“要是机会合适,大家合伙杀了这小子,为民除害!”王敖做出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大家齐声叫好。
五
魏豹劝了魏元吉一路,丢失兵书的事实在让他窝火。其实魏元吉早把如意功了然于胸了,但他担心别人练成,那样自己的武功就不能独步天下了。好不容易到了临淄,魏豹劝他多想想合纵的事,元吉这才不提兵书的事了。
齐国崇尚周礼,对别国使节一直很友好,魏国使团到临淄的第二天,齐王建便召见了他们。
魏豹是当世少有的雄辩之才,在齐王建的面前,他施展得淋漓尽致:“大王,臣久居陆地,仰慕大海之万顷波涛,曾到蓬莱观潮,因见海市蜃楼巍峨壮丽,煌煌犹如仙境,不觉向往而欲奔之。然微风骤起,浪潮翻涌,幻影不在呀!今大王居于齐鲁,如在海上仙境,不用担心强秦入侵。但强秦就如飓风一样,席卷了三晋,燕、楚后必到齐国,到时只剩万顷波涛,大王连栖身的地方都不会有啦,望陛下深思。”
齐王建微笑起来,他宽额方脸,面带忠厚,说话时总是一副询问的口吻:“上客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魏豹望着满朝文武大臣,脸上竟流露出轻蔑的表情:“陛下,这大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北有渤海,西有清河,四塞之国,物富民丰,纵横四千里,带甲者百万,粟粮堆积如山。臣私下常思量,这临淄的街道比咸阳宽,这临淄的民众比咸阳多,这临淄的君王比秦王仁义而好施。但这临淄为何处处臣服于咸阳,讨好于咸阳呢?臣常为此感到羞耻。”
齐王建的涵养非常好,他依然满面笑容地说:“上客这些话。苏秦几十年前就说过啦。几十年来,我齐国安如泰山。”
此时相国后胜看不下去了,他站到魏豹面前,大言不惭地说:“《礼记》曰:毋为戎首,不亦喜乎。何必要当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呢?敝国几十年未动兵戈,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足,这全是大王英明啊。而西边六国,征战不休,民生疾苦,近者愁苦,远者惊骇呀。今年秦赵交兵,几个月的工夫双方就有三十万人命丧黄泉。公子为何要把齐国卷进去呢?难道怕天下的寡妇不多吗?”
魏元吉瞪了后胜一眼,心道:瞧你这副摇头晃脑的样子,早晚把你脑袋割下来。他向齐王建拱手道:“臣以为,战争并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如今大王名重天下,光照四海,偏安于海上着实不妥。如今乱世,大王应率六国之众,吊民伐罪,讨伐暴秦,此万世伟业。”
齐王建又笑了笑:“寡人没这么大志向,日中则仄,月满则亏,保一国平安已经不错了。”
后胜也道:“兵者,不祥之物,非君子所为。”
此时齐国大夫裴立站了出来:“居安思危,二位公子的话还是有道理的。秦国实行的乃是远交近攻之策,望大王深思。”
后胜满脸不高兴:“合纵合纵,合纵于我国何益?去年秦兵伐赵也不见魏国发一兵一卒,自己的大王都不愿意趟这道浑水,来齐国做甚?”
这一来魏豹和元吉都没话了,最后齐王建打了个圆场:“二位公子先回馆驿安歇,我们从长计议吧。”
魏豹和元吉这才失望地从王宫出来,元吉狠狠地跺脚道:“今天晚上要了后胜的狗命。”
魏豹点了点头:“这些孔孟之徒,智不足以权谋,勇不足以安邦,只会夸夸其谈,全该死。我看还是贤弟亲自去保险些。”
他们回到馆驿不久,便听说秦国特使顿弱也到了,后胜在朝堂上竭力维护秦国,齐王建也表示首肯。魏元吉怒道:“早知如此,当年在大梁就应该把顿弱杀喽,后患无穷啊。”
魏豹却道:“先杀了后胜再说。”
当夜魏元吉穿上了夜行衣,黑纱蒙面,偷偷溜出了馆驿。他不熟悉临淄的道路,转了几圈才找到后胜的府邸。元吉看看四下无人,飞身上墙,不一会儿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后花园。远远的元吉看到书房亮着灯,估计着后胜还没睡觉,提雨剑就要破门而入。突然他听见身后有异动,急忙回身,这一看真是气了个半死。王敖和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正举着宝剑向他冲来,见元吉发现了自己,王敖张嘴大喊道:“抓刺客,抓刺客。”
原来王敖命人昼夜监视魏元吉的行动,他一出馆驿,王敖就得到消息了。他在临淄住过五年,道路熟悉,很快就带着盖聂赶到了。盖聂的想法很简单,魏元吉是坏人,他要暗杀的人保证是好人,于是侠义之心顿生。
王敖扑上去就是一剑,魏元吉举剑隔挡,王敖知道他用的是宝剑,剑走偏锋顺着他的剑身往下削。魏元吉转身扭腰,一掌照着王敖的头顶就拍了下来。元吉早就狠透了王敖,心道你的兵书已经偷回去了,还缠着我干嘛?这一掌着实是倾注了全力,王敖只觉得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掌风,顿时把自己罩住了。他没想到元吉的功力进展得这么快,一时间躲没处躲藏没处藏,眼看脑袋就要被元吉拍扁了。幸好盖聂就在他身后,见元吉一招就要毙了王敖,立刻一掌接了过去。“砰”的一声,盖聂退出七八步远,而元吉只退了五六步,盖聂大惊,魏元吉的内力已经远远超过自己了。
盖聂挥五尺长剑扑上去,迎风三十六式!长剑如砍柴一样直上直下的劈落。原来盖聂自上次击败元吉后,将这套取自劁夫砍柴的剑法总结了一遍,取名迎风三十六式。而魏元吉这几个月也没闲着,他一见盖聂拉开架势,立刻横剑柔身而入,突破了盖聂攻击的圈子。盖聂不敢跟他拼掌力,马上跳了出来。此时相国府的卫队、家丁已经赶到了,大家见三人相斗,只有魏元吉蒙着脸便知道他是刺客。数十人蜂拥而上,魏元吉全然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雨剑上下翻飞,剑光如山,一眨眼的功夫冲上去的侍卫又退了下来,地上只剩下十几具缺胳膊少腿的尸体。突然房顶上有人叫道:“射箭,扔网,抓住魏元吉。”一句话提醒了卫队,顿时箭如飞蝗。王敖与盖聂对笑了一下,熊鹰果然耐不寂寞啊!原来房顶上那人就是熊鹰,这位好热闹的女公孙怎么能不来呢,只是王敖他们跑得快,熊鹰死追活追的还是晚了一步。魏元吉知道今天无法得手了,他真怕卫队撒网,趁还未被包围,纵身跃了出去。
王敖见元吉走了,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他揪住一个平时相熟的门客道:“相爷在哪里。”门客指了指书房。王敖推门而入,只见后胜竟蜷伏在床上,浑身哆嗦成了一团。“相爷,刺客已经被打跑啦。”王敖道。
后胜一把拉住王敖:“王先生,这,这救命之恩让本相如何报答呢?”
“不过是路遇,还是相爷鸿福齐天。”王敖笑着说,心里却着实看不起这个大国宰相。
“听他们说是魏元吉?这小子合纵不成就来杀人,真是可恶!”后胜眼里冒着凶光道。
“他蒙着面,即使明天抓住也不会承认的。”
“本相绝不让他得逞。”可能是说话太过用力,岔气了。后胜突然捂着后背叫起疼来,旁边几个奴仆赶紧上前搀扶,王敖便告辞出来了。
第二天相国后胜险遭暗杀的消息传遍了临淄,齐民们愤慨无比,大多认为是魏国人干的。不少人甚至跑到魏国使团的驻地示威,最后齐王建担心弄出外交争端,派兵封锁了馆驿。
后胜几日没上朝,据说是被刺那天染上了风寒。
这日秦使顿弱,携带重礼来到相国府,后胜亲自迎到书房,顿弱自然是问长问短一番。最后说到行刺一事,后胜感慨地说:“多亏丽质宫主人,王敖舍身相救,不然今天就见不到顿子了。”
顿弱哈哈笑起来,他伏在后胜耳根小声道:“相国不知啊,此乃秦王有德与大人哪!”
后胜吃了一惊,他瞪着顿弱道:“阁下交浅而言深,乱人之智也。”
“当年伊尹背鼎而见成汤,未说姓名而受三公之职,难道不是交浅言深吗?在下对相国忠诚才会这么说。”顿弱依然满脸笑容。
“请奉教。”
顿弱平和地说:“敝国大王听说元吉鼓吹合纵,而列国中只有相国深明大义,定然阻止。敝国大王怕元吉伤害无辜,密令各处保护大人。所以说此乃秦王有德与大人也。”
“原来王敖等人是秦王派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