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优雅:杨绛的人生智慧-时光淬炼 沐浴命运悲喜,绽放最好的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珍惜那些让你真正动心的

    人生苦短,纵然百年,不过稍纵即逝。种种缘分,凝聚成亲情、爱情、友情,遇到的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有多少,你可以坦然承认,曾经珍惜?

    有人将人生当作一场赌博,却忘记了去珍惜每一段让自己动心的际遇。杨绛是个懂得珍惜的人,对待钱钟书是这样,对待生命赋予自己的每一段人生,也是这样。此刻让她珍惜的,是自己的祖国。

    当解放战争进行到后期,许多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知识分子,纷纷选择了离去。离开自己生长的故土,去追求一段未知的人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未知,代表着美好。

    在诸多传言中,杨绛和钱钟书轻轻拨开了层层迷雾,偏偏选择了留下来。曾经有太多离开的机会呈现在他们的面前,种种带着炫目光环的头衔等待着他们去摘取,有人许给他们教授的身份,更有人许给他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务,甚至还有人承诺,一旦他们决定就任,将派来专用的车运输他们的书籍和行李,然而他们丝毫没有动心,哪怕如今的祖国正在以羸弱的身躯苦苦挣扎在动荡的局面当中,他们依然将祖国当作一生的热爱。

    杨绛微笑着送别了一个又一个选择离去的好友,也想到了留下来将要面对的一切残酷现实,她在钱钟书坚定眼神的鼓励下,铁了心要与这片残破却依然美好的故土终生为伴。

    他们手头有一笔数额不小的金圆券,那是钱钟书为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展览翻译标题获得的收入。无论是决定留下来的人还是离开的人,都纷纷把这些日渐贬值的金圆券换成黄金保值,杨绛和钱钟书简单商量一下,决定潇洒地充一次“阔佬”,用这笔钱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真的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未来的猜测与恐惧,比不上乐在当下。这是杨绛与钱钟书婚后的第二次旅行,因为决定将圆圆留在家里,这次旅行就变成了夫妻二人的又一次“蜜月”之旅,旅行的地点,就选在了与苏州并称为“天堂”的杭州。

    虽然杨绛曾经在十七岁时跟随学校来杭州旅行过,可是只要一想到和最爱的人奔赴美丽的“天堂”,她依然禁不住一阵阵心动。把握幸福,其实就是把握住心动的刹那,一旦犹豫,那美好而真挚的悸动也就稍纵即逝,也许以后也再难为同一件事情动心。

    去见识一下杭州的美景,是杨绛和钱钟书曾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刻共同许下的心愿,就像钱钟书在登上开往杭州的列车那一刻说的那样:“四年宿愿,今日始偿。”

    都说金钱无法买来真正的快乐,然而当真正的快乐轻轻叩响门扉,杨绛便不惜为这份快乐投掷下大把金钱。

    杨绛选择住在杭州最出名的大华饭店,那里风景优美,服务周到,几乎天天客满,想要住在这里的旅客往往面对着“客满”的牌子遗憾而归,杨绛却早早地托人预定到了一间客房。

    金钱不过是身外之物,为了守住这些无法带到另外一个世界的财富,错过已经在面前清晰展露出一角的幸福,只能给自己留下后悔和遗憾。

    于是,杨绛决定享受当下,住最好的旅店,看最美的景致,吃最好的美食。虽不至于一掷千金,但在杭州最好的饭店“楼外楼”用餐之后,钱钟书还是被街上乞讨的孩童称为“上海大老爷”。杨绛莞尔一笑,孩童的一句戏称,改变不了他们“百姓”的身份,她早已决定一辈子生活在百姓当中,也决定与前途未知的祖国共进退。真相在自己心中,别人口中的言语,索性就让它化作一阵风,从耳畔拂过。

    最让杨绛动心的,依然是杭州的湖光山色。她居住的旅店后面,就是一处观湖的最佳地点。她不只看景,也爱看人,看年轻的男女带着羞怯的神情牵手漫步于湖畔,不禁勾起她自己关于恋爱时光的美好回忆。

    美景能使人动情果然不假,西湖的一汪春水,任何画笔都无法完全勾勒出它的美好,钱钟书在一旁忙着用诗文记录下沿途所感,杨绛则将眼前的一切美好默默收藏在心中。

    享受当下,也是一种珍惜。珍惜让自己动心的一切事物,才能把握当下的幸福。每一个今天,都是未来再也回不去的昨天,你若珍惜,它便美好,你若虚度,它便荒废。

    于是,杨绛没有停止自己搜寻美好的脚步,无论是湖是山,甚至是远近闻名的寺庙,她都要拉上钱钟书,亲自去观赏一番。

    她的心中收藏了西湖的潺潺水波,收藏了玉皇山掩映在松竹间的樱花怒放,又收藏了钱塘江大桥下的八卦田。杭州的九溪十八涧,留下了杨绛和钱钟书的足迹,钱钟书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也记满了有关这次出游的美好词章。

    在忧伤中偷得一丝快乐,似乎比单纯的快乐更让人动容。畅游美景之余,杨绛也为那些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只能寄宿在寺庙中的学生唏嘘感叹,同时也因为体力不支,必须乘坐轿子才能翻山越岭,而遭到其他游人的冷嘲热讽和白眼。杨绛成为了乞丐口中的“轿子太太”,也成了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眼中的“资本家”,杨绛有些窘迫,却也有些无奈,依然将这些话语当作一阵风,她觉得没有必要去刻意澄清,而自己其实和他们在同一条战线上。

    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幸福拔节的声响。太多的美好就像时间一样,总是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悄悄溜走,直到回头张望时,才感叹有多少美好被自己遗落在风中。都说花能重开,可明日绽放的花蕾,真的与昨日毫无二致吗?

    为了不留遗憾,杨绛选择珍惜当下。尽管有时体力不支,她也尽可能地去领略最高的山和最险峻的路。看到美景的那一刻,一切的疲累都会一扫而空。虽然明知道回到现实中又要面对不知何时才能散尽的黑暗,至少不让自己的回忆中,满满记录下遗憾。

    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使然,杨绛也把与杭州的重逢当作一种缘分。

    钱的意义不仅在于享受美好的人生,更在于帮助他人。当遇到前来募捐的流亡学生,杨绛二话不说便将钱包中的部分现金投入募捐箱当中。

    懂得帮助他人,才能更坦然地欣赏更多的美好,面前的湖光山色似乎也变得更加秀美。

    寺庙是一个能够体察人心,更能体察人情的地方。杨绛感慨岳王祠的香火鼎盛,更感叹五夫人殿的冷清。善男信女们逢神必拜,祈求生活的如意美好,杨绛却知道,一味地祈求,不如努力争取,美好才能牢牢地握在手中。

    路过月下老人祠时,钱钟书不惜用四千元金圆券买下了全份的签诗,这不仅是对签诗中内容的欣赏,更是因为感谢月下老人在他和杨绛的手腕上系上了缘分的红线。

    杭州的美景疏散了杨绛心头关于战争的忧虑,也终于带着她冲破了无边的黑暗,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回到上海之后不久,一场解放上海的战争终于打响,杨绛一家三口趴在地板上躲避从窗口射进来的流弹,心中却满含着胜利即将到来的甜蜜。

    乐观的人总是能拥有更多的好运,当太阳刚刚在地平线上投射下第一缕曙光,胜利的号角也终于吹响,这代表着全部上海百姓渴望了许久的解放终于到来。

    看到因为疲累过度躺在潮湿的人行道上休息的解放军战士,杨绛的心中除了感谢,更多的是对这些年轻孩子们的心疼。

    解放军的确是有着浓厚人情味的一支部队。战争胜利之后,杨绛亲眼见到他们并没有冲到店铺中去抢夺美味的蛋糕,而是掏出口袋里仅有的钱,买来一支冰棍,几个人轮流吃。

    生活又重新铺陈开本应有的美好模样,也许是长久以来紧绷着的一根弦终于松懈,杨绛竟然得了一场大病,并且久久没有康复的迹象。

    解放后,杨绛的工作压力已经缓解了许多,只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几门课,又重新聘请了保姆料理家中的琐事,可是杨绛仍时常发烧,体重每天都在减轻,医院却查不出任何原因。

    钱钟书想着,也许换一方水土会让杨绛的身体渐渐好转起来,正好母校清华大学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于是,两人决定奔赴生命中的又一场远行。这次远行,是回到他们缘分开始的地方,水木清华承载了他们太多的留恋,也即将带给他们一段崭新的人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杨绛虽然留恋故土,却也知道,清华才是真正让她动心的一座校园。她在仓促间打点着远行的行囊,遗憾的是,钱钟书已经写了两万字的《百合心》手稿,以及父亲留下的一些遗物在忙乱中被遗失。

    些许的遗憾没有让杨绛丧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把一些贵重的物品缝在了圆圆最爱的娃娃的肚子里,懂事的圆圆一路抱紧了娃娃,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前往北平的旅程。

    重返清华,杨绛不是没有失望。曾经的一方净土,早已在连年的战乱中改变了模样。曾经被浓厚的文化气息萦绕的校园建筑,在炮火中变得残破不堪,简单地修缮之后不仅没有恢复原貌,反而像全身包扎着绷带的伤员一样让人心痛。

    杨绛最喜欢的图书馆变成了一个臭烘烘的所在,曾经信步徜徉在校园间如同快乐的小鹿一般的女学生们,如今个个被臃肿的黄布大棉袄包裹着身体,这不是杨绛记忆中女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更让她难过的是,上课似乎成为了一项可有可无的事情,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远远不如参加各种会议和运动来得迫切。

    一家三口被校方分配好了住宅,因为一户要住两家,隔断还没有打好,杨绛和钱钟书只好带着女儿暂时居住在工字厅西面的一间客房里。这是一间久无人住的房间,不仅破烂不堪,因为堆积的杂物堵住了门,一家人只能从窗户跳进跳出。

    老鼠和他们共同享用这个房间,肆虐的冷风也从每一个缝隙钻进来,分享好不容易积累起的一丝温暖。

    学校制度规定,夫妻二人不能同时担任学校的正教授,杨绛索性就做兼职教授,因为令她动心的不是顶在头顶的光环,而是能重新与学问做最亲密的接触。

    自称“散工”的杨绛,没有想到兼职教授的身份还能带来意外的惊喜,因为不是正教授,可以不用参加许多繁琐的会议,因为不是家庭妇女,也不用参加各种各样的妇女学习。省下来的时间,杨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读书,这是她一生都不愿放弃的爱好。

    杨绛珍惜生命给自己的每一次馈赠,她将活着的每一刻当作自己快乐的源泉。顺其自然,好过刻意的强求,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天,人生之路会在不知不觉间越走越宽。

    虽然逃避了那些名目繁多,实际上却是在浪费时间的会议,杨绛却从不会对自己教的课程敷衍了事。只要是校方派下来的工作,她都能认真完成,报酬少,她不在乎,付出多,她当作是自己的收获。即便如此,她依然谦虚地说自己是“学教”,学一门,教一门,可是她教的小说选读,虽然是当时最“危险”的三大科目之一,依然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

    杨绛珍惜自己授课的每一分钟,也珍惜讲台下坐着的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最令她动心的美好。人生变幻莫测,她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有怎样的事情等待着她去面对,然而无论日子是苦是甜,她都真心对待,用珍惜,换来生命中的感动。

    杨绛智慧语录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有一双兴趣的翅膀,它能带你飞翔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兴趣也是对生活最好的调剂。拥有兴趣的人,更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甜蜜,一不留神,还能带来成功的喜悦。

    杨绛向来视自己为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可是因为对文字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也让她这个“普通人”,渐渐变得不再平凡。

    自幼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生活态度,让她懂得笑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从文字中汲取的力量,更让她学会了不轻易悲伤,无论世事如何艰险,她也从不沮丧,从不抱怨。

    书中有一个未知的世界,杨绛如一个刚出生的孩童一般,始终对那个新奇的世界,张开着一双探索的眼睛。似乎找到了生活中的兴趣,也就找寻到了快乐的源泉。

    读书是杨绛在教课之余最大的消遣,她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感悟着每一本书中主人公的人生。她向来喜欢阅读外国小说,一次偶然间读到一本西班牙名著《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杨绛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对人性的描写,她开始想要分享,将书中的主人公当作反面教材分享给更多的中国人。

    她读的这本书是英文译本,于是,杨绛开始认真地一字一句将这本著作翻译成中文。她并没有打算从这本书中收获任何名利,只是将翻译当作工作和读书之余的另一个兴趣,聊以调剂已经贫乏到不能再贫乏的生活。

    兴趣中,往往包含着幸福与快乐,每翻译一个字,都是杨绛在用心编织着快乐的过程,因此,光是书名,她就斟酌了许久。

    “拉撒路”源自《圣经》中的典故,是对无赖流氓的统称。可是“拉撒路”三个字显然不够接地气,杨绛思索了许久,决定索性就把书名翻译成“小癞子”,这一词与“小拉撒路”的含义相同,但“小癞子”更易被中国人接受,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泼皮无赖的故事。

    兴趣,是一双通往智慧殿堂的翅膀,它在悄然间带来诸多收益,也会让人无意中玩出一些名堂。

    出于兴趣,《小癞子》的故事演化成中文,在杨绛的笔端缓缓流淌。她用一个中国人的视角与语气,讲述着这个卑贱的穷苦孩子的故事,杨绛仿佛亲眼见证着小癞子伺候一个又一个主人,做着一件又一件卑贱的工作。

    对于小癞子来说,一个最低贱的公差,就已经让他头顶着“为皇家效力”的光环。只要能够与有钱人为伍,让他吃饱穿暖,攒下养老的本钱,哪怕眼看着自己的妻子与神父搞在一起,他也毫不在乎。

    愚蠢可欺的小癞子,是当时西班牙社会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这本书不仅仅是在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博得世人一笑,其中深远的意味,更值得世人仔细地品味与揣摩。

    如果说《小癞子》的原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能手,那么杨绛更是用她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为小癞子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生命。

    当人们从杨绛的笔下读到这个故事时,仿佛是在亲耳听小癞子不疾不徐地讲述他悲惨而又可笑的人生,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满满的都是俏皮却又不失真实的语气,因此,只要打开这本书,人们就会爱上杨绛的文笔。

    杨绛并没有想到自己为了打发寂寞时光而做的翻译,竟然能够获得出版社的青睐。《小癞子》翻译完成之后,很快就变成了铅字,出现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一时间,抢购《小癞子》,成为了阅读爱好者中的一种风潮。

    虽然《小癞子》已被重印了许多次,可是杨绛依然觉得,按照英文译本翻译西班牙名著,似乎是走了一条弯路。她又尝试着按照法文译本翻译了一遍,依然觉得距离西班牙原文有一些差距。于是她自学西班牙文,按照原著翻译,终于贴近了原作者的灵魂,也更加还原了《小癞子》的真实味道。

    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如果是为了谋取名利,杨绛绝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遍又一遍地将不同国家的同一部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翻译已经成为了她不愿割舍的一种兴趣,这兴趣如同一双翅膀,带着她飞越国境线,到达一个从未踏足的国家去饱览当地的风土人情。

    每一本书都能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的每一个世界,都可以让读书的人像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兴致勃勃。

    不仅是读书,任何一种兴趣,都可以把人变成上帝的宠儿,只要投入精力与好奇心,就能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一个优秀的个体。

    写作一直是杨绛不曾放弃的兴趣,翻译过《小癞子》,她似乎又重新打开了封闭已久的灵感闸门,一部名叫《小阳春》的小说在头脑中酝酿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定落笔。

    对文字的兴趣,让杨绛进入了一段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正因为对文字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让她一落笔,便诞生一部佳作。

    杨绛的创作灵感依然来自于普通人的生活百态,这一次,她将创作之笔落在了一名爱上有家室的教授的女大学生身上。

    二十岁出头的胡若蕖正在经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青春貌美而又聪明好学的她,却偏偏爱上了已经四十岁,且为人夫又为人父的教授俞斌博士。

    俞斌从未打算为了胡若蕖放弃自己的家庭,只是贪恋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可以让自己重拾年轻。于是,胡若蕖偏黑的皮肤,在俞斌眼里也变成了“黑得静、软、暖和,像一朵堆绒的墨红洋玫瑰花苞儿”。

    与胡若蕖交往,让俞斌感到愉悦和满足,如梦似幻般的人生让他陶醉,他也变得更加年轻而有诗意。

    他们的感情并未挑明,却借由“稿件”传递着对彼此的爱慕之情。可是他们往来的信件无意间被俞太太发现,还没等到她报复,俞斌和胡若蕖却在阴错阳差中分手了。

    杨绛把这段见不得光的恋爱比作“深秋天气里的小阳春,一瞬间就过去了”。就像她在文字中写的那样:“时间不愿意老,回光返照地还挣扎出几个春天,可是到底不是春天了。”

    她把《小阳春》的故事布局得细腻而又动人,轻松而又发人深省。看似喜庆,实则悲哀,笑过之后,又会让人陷入深深的惆怅。

    杨绛把兴趣变成了一门艺术,让自己一门心思投入兴趣当中,她没有想过万一做不好怎么办,也没有想过做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用,简单的尝试,就可以获得无尽的乐趣。而那些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兴趣的人,不愿尝试,不愿投入,虽然失败得少,却只能单调无味地度过此生。

    不愿在生活中发现兴趣的人,总是用各种理由拒绝着一切事物,无形中便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了一道墙,墙的那头是快乐,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却触摸不到,更无法融入其中。

    杨绛读书、创作、翻译都不是被迫的,这是她的兴趣,这会让她身处欢乐当中。她似乎每开启一个全新的兴趣,都能在无意中收获一次成功。

    《小阳春》在《文艺复兴》上发表之后,又在读者中引发了一次轰动。

    然而,层出不穷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杨绛不得不暂时停止了文学创作,这也让她在未来的路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杨绛把自己对生活的兴趣也遗传给了女儿圆圆,这个十几岁的女孩正处在无忧无虑的年纪,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让她感到新奇。因为体弱,杨绛决定让圆圆暂时休学,自己和钱钟书亲自辅导她初中的课程,将来直接报考高中。

    圆圆因此有了更多探索世界的时间,每天只要跟着爸爸学习英语,阅读英文课文,用英文练习写作,再跟着妈妈学习数学、理化知识,写上几篇毛笔字,一天的课业就算全部完成。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她自己支配,大部分的课余时光,她都徜徉在清华的校园里。

    她像爸爸妈妈一样喜欢在生活当中“探险”,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并从此在心中认定,“水木清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杨绛暂时搁置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创作,却没有把精力投入到政治运动上面,因为政治是她最不感兴趣的事情,更不肯说一句有关政治的话。

    那些热衷参与政治运动的女性,虽然还没有统一着装,却已经穿得越来越简朴,杨绛依然穿着讲究的旗袍,听到别人开玩笑说想要“改造”她,她也只是不置可否地淡然一笑。

    协调人际关系也是杨绛乐于做的事情,单纯的钱钟书有时会不小心得罪人,杨绛就不着痕迹地带着钱钟书到对方家里做客,谈笑间便将双方的关系重新修补好。

    钱钟书养的小猫和林徽因家的猫打架,钱钟书就举着竹竿为自家的小猫加油助阵,杨绛一面笑爱人的孩子气,一面偷偷庆幸林徽因没有看到这一幕,免得伤了彼此的和气。

    对生活时刻抱有兴趣,也就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因为热爱,生活才变得美好。

    生活之所以值得人去热爱,就是因为它有悲有喜,经历了人生的五味,才能骄傲地说自己有过多彩的人生。

    杨绛把自己的种种经历在内心中沉淀,这些沉淀下来的往事,又时刻激发着她对生活的热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被杨绛对生活的热情感染着,他们也将这份热情孕育成温暖,回馈给杨绛。

    住在附近的邻居都把杨绛当作家人对待,从不向别人倾诉的心里话,却愿意对杨绛说。一年冬天,两个邻居同时告诉杨绛,已经替她做好了过冬的腌菜,每人做了二十斤,整整四十斤的腌菜,杨绛一家一个冬天都吃不完。

    将好好生活当作最大的兴趣,生活必将回馈给你更加广阔的天地。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如一潭死水一般毫无波澜,唯有调动起自己对生活的激情,人生才会向美好的方向靠拢。

    因为杨绛懂得善待他人,人们也就更加善待杨绛,从他人怀抱中汲取的温暖,杨绛再用来去温暖更多的人。

    当时的社会,处处以苏联为尊,学校对苏联来的教员处处礼遇,月薪也比其他的教员高出许多。许多教员心生不满,杨绛和钱钟书共同的老师温德,也因为这件事情闹起了情绪。

    对于这位旅居中国的老知识分子,杨绛心中有着无限的崇敬。她和钱钟书亲自登门安慰老师,宽慰他不要和苏联教员比,只和他们比就好。几句话说得温德十分舒心,心中也就舒畅了许多。

    听说温德很久没有吃过鸡,杨绛就趁着他生日那一天,专门炖了鸡,请老师到家里来吃饭。杨绛不着痕迹地抚慰着老师,又如同家人一般满足着一个“老小孩儿”的口腹之欲。

    可是,杨绛无论如何就是无法对政治产生兴趣,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运动开始之后,似乎每个人都赤裸裸地站在明亮的探照灯下,“前世今生”都被照得清清楚楚。杨绛不得不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和会议,虽然不情愿,却也不敢抱怨。

    知识分子们将这场运动称作“洗澡”,这种荒谬的批判与自我批判,已经触及到了杨绛的灵魂。她看着那些平时似乎很有理性的人,却在运动中用同一种语气说着并非发自肺腑的话,心中不免怀疑,难道这样就算是改造好了吗?

    即使杨绛也不得不在检讨会上“供认”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但这依然没有让她对生活失去兴趣,她始终乐观地相信生活不会永远像当下这般不堪,她也将摆脱困境的那一天当作自己的胜利日。

    杨绛智慧语录

    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现实生活里的“任意门”

    如果能在心中安装一个阀门,由自己来调节心态,那么就等于在生活中为自己安装了一道“任意门”,只要遇到糟糕的人和事,轻轻推开“任意门”,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道绚烂的美景。

    活在世上的人们,一刻不停地追逐着心中的目标,却忘记停下来问问自己,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是否已经被那些虚无的事物所掌控。有时候,即使是面对顺境,人们也显得那样力不从心,因为他们的情绪早已经不由自己支配,自己也早已被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

    事后的自责与自省,永远也不能将糟糕的结局扭转成完美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乐观地看待残酷的现实。

    杨绛曾经无端遭遇过别人的指责与批判,在清华大学的“三反”运动中,杨绛顺利通过了自我批判的环节,本以为已经平安无事,没想到却在学生批判教师的运动中,遭遇了一名女学生对自己的批判。

    那一天,学校的礼堂里坐满了来参加批判大会的人,每一个上台批判教师的学生,都说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台词。杨绛本来已经听得有些瞌睡,忽然一个女学生上台直呼杨绛的大名,吓得她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那个女学生似乎与杨绛有着深仇大恨,她咬牙切齿地控诉着杨绛的种种“罪行”。她说:“杨季康先生上课不讲工人,专谈恋爱;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见了情人,应当脸发白,腿发软;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恋爱应当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杨季康先生甚至于教导我们,结了婚的女人也应当谈恋爱!”

    言语上的抨击似乎不足以抒发那名女学生的愤怒,她还捶胸顿足地用动作来烘托自己愤怒的语气。台下不明所以的听众个个听得怒火中烧,可杨绛却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课堂上见过这名女学生,她连自己的学生都不是,这些无端安在杨绛头上的罪名,不知她是怎样杜撰出来的。

    女学生的控诉越来越激烈,杨绛的形象也在她的口中变得越来越不堪。杨绛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无中生有”的真正含义,可是人们宁愿相信女学生口中的“事实”,不顾杨绛心中有多少冤枉和委屈。

    杨绛感觉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毒瘤”,原本坐在身边的保康姐已经不知去向,散场之后,人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唯有杨绛周围几米的范围内,被自动隔离出了一片空白地带。

    没有人敢靠近杨绛,生怕这颗巨大的“毒瘤”会传染自己。杨绛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了孤独的滋味,这份孤独里,还间或夹杂着他人鄙夷的言语。

    只有外文系主任吴达元愿意靠近杨绛,他悄悄地问杨绛是不是真的说过那些话,杨绛已经无力为自己辩解,只是反问:“你想吧,我会吗?”

    吴达元坚定地告诉杨绛:“我想你不会。”杨绛心头马上涌起了无限的感激,可是别人的眼神和言语太过恶毒,杨绛不愿让这个善良的人遭到连累,于是主动与吴达元保持着远一些的距离,一个人无声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钱钟书当时并不在杨绛的身边,他在城里负责翻译毛选的工作,听说杨绛遭到批判,钱钟书特意打来电话问她的情况,杨绛并没有向钱钟书讲述自己的委屈,只简单说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钱钟书在城里工作,女儿圆圆在城里住校读书,家中唯一能陪伴她的保姆早已进入梦乡,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杨绛一个人。

    孤独的感觉最容易让人绝望,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念头,轻易就会让人走上绝路。然而杨绛不是一个情感脆弱的女人,她一个人无声地在房间里坐了许久,心头那个调节情绪的阀门终于被她缓缓扭动。

    “任意门”将杨绛带到了一个能让她鼓足勇气的地方,刚刚还像一只撒了气的皮球一样的她,仿佛一下子就被勇气再次填满。她无法容忍自己默不作声地承受这份屈辱,既然有人用力在自己的头顶拍了一下,那么索性就像一只充足了气的皮球一样反弹起来,自己没有看扁自己,世界就依然充满了美好。

    这样想着,杨绛心头的郁闷纾解了不少,她坦然地像从前一样按部就班地生活,照例在睡前看一会儿书,然后安然睡去。第二天醒来,她又神采奕奕地站在世人面前,不同的是,从这一刻起,她变成了一个内心更加强大的杨绛。

    心中的“任意门”已经把她送到了一个不惧世人言语的世界,她没有刻意躲避他人的目光和言语,反而把自己打扮得利利索索,专门到菜市场上人最多的地方去转悠。

    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被杨绛当成了一场游戏,她偏要看看人们是怎样躲避自己的,看着他们转身离去的背影,杨绛没有伤感,反而感觉到一丝滑稽。

    这又为杨绛提供了一个感悟人性的机会。她发现,曾经看似亲密的老朋友,见到自己也能假装看不见,而那些从前并不刻意与她套近乎,几乎很少说话的人,竟然可以不惧他人的言语,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甚至并肩行走。

    原来掌控自我的情绪,可以让外界的压力变得微不足道。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跟上他人的步伐,调节好心中控制心态的阀门,就可以“任性”地让自己的情绪转悲为喜。

    所谓的“任意门”,不是让人逃避眼前丑陋的现实,而是借助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心中积蓄一份力量,勇敢地跨越那道门槛,将丑陋的现实远远地甩在身后。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杨绛一样有这样的勇气,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创办者高崇熙先生,就在他人的批判与诽谤声中,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残缺的句号。

    杨绛和钱钟书也许是高崇熙先生生命中见到的最后两个人,他们去拜访高先生时,他正独自坐在房间里发呆。那一天,高先生对他们的招待无比热情而又心不在焉,临走时,高先生送了又送,一直送到工厂的大门口,却依然久久伫立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去。

    过了一天,杨绛就听说了高先生服用氰化物自杀的消息,这位为清华贡献了一生的教授,最终却被人诬陷偷了学校里做化学实验用的白金坩埚,带着屈辱与这个世界诀别。

    人们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糊涂的决定,当死神勾一勾手指,就能轻易蛊惑疲惫的心灵。其实,每个人的力量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强大,当觉得自己已经撑到头,也许再咬一咬牙,就能挺过去。

    可惜,在那个令大多数人丧失理智的年代,像高先生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杨绛认识的一位虞先生,是燕园东门外一个果园的主人,他曾经留学美国,回国后一直勤勤恳恳经营果园,五十几岁还亲自和工人们一起劳动。

    知识分子的惺惺相惜,让杨绛和虞先生成了朋友。虞先生的果园在政治运动中一夜之间变成了公家所有,他这个果园的主人一下子沦为了为果园打工的工人。虞先生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气病了身体,最终自己选择用触电的方式结束生命。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杨绛的眼前消失,这反而激起了她与生命中的不公平对抗的勇气。她觉得比起高先生和虞先生的遭遇,自己被女学生控诉了几句实在算不得什么,屈辱也能变成一种历练,巨大的压力反而会激发出反弹的力量。

    这样想着,杨绛心中的怒火终于彻底平息,理性终于再次占了上风,她和钱钟书一起按照校方的要求为自己“洗澡”,心中却依然存留着永远都不会泯灭的良知。

    成功地控制调节心态的阀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与残酷现实进行斗争的一次胜利,“任意门”另一端的美景,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悲观的情绪永远不会带领你走上通往幸福的捷径,一味的乐观也只能让你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杨绛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她笑对困难,又从不盲目憧憬不现实的美好,没有过大的期望,就不会失望,恰到好处的憧憬,又能带领她走出黑暗的境地。

    打定了与现实对抗的决心,接下来的政治运动似乎也就变得不再难熬。“洗澡”结束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忠诚老实”运动。杨绛和所有人一样,每天都要开会坦白交代自己以前的“问题”,交代过后,又要自己来评定工作的薪金。

    当时的薪金以小米来计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杨绛不敢多报,只报出了很小的数字,没想到还是惹来了非议,说她上报的薪金少,是为了偷懒不做工,有散工思想,宁可少拿工资,也不愿为国家服务。

    这些无端的言语再也不能扰乱杨绛的心绪,她平心静气地填写发下来的表格,等待学校的最终安排。

    在杨绛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可是一场场运动经历下来,每一个教师都开始害怕教书。清华大学再也不是当初讲授知识的净土,杨绛也不打算再涉足深奥的学问,只祈求能让自己教最简单的学科就好。

    当学校的通知下来后,杨绛才知道,自己已经被“逐出”了清华,她和钱钟书一同被分配到文学研究所,不做教师,这反而引来了其他教师的羡慕。

    这一次离开清华,杨绛并没有太多遗憾,她接受命运的安排,也清楚自己即将走入另一个未知的领域。

    她和保姆简单收拾了一下为数不多的行李,很快就搬到了新家。小小的一座平房,成为了杨绛在未来一段人生里的安身之所。

    情绪要靠自己调节,生活也要靠自己打造。既然无法预知未来,索性就尽量将当下的生活装点得美好。

    杨绛在新家的门口栽下了五棵柳树,柳树似乎也通人性,很快就长得十分茂盛,坐在屋内,就能欣赏门前的绿树成荫,这是杨绛目前能够做到的对生活最好的调剂。

    她被分配到了文学研究所的英文组,也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老先生”。杨绛知道,“老先生”不过是“老朽”的代称,她并不在意,反而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称谓。

    在文学研究所,杨绛被评为“三级研究员”,这是一个职称,也是一个身份。她并不渴望向上爬,在“三级”的位子上,一直干到退休。

    既然决定留在祖国,与祖国共进退,杨绛就做好了粗茶淡饭的准备。物质的贫乏影响不了她精神上的富有,她还有书可读,图书室的藏书,就是她和钱钟书的精神家园。

    经历过思想改造运动的知识分子们,纷纷将入党当成人生的追求,杨绛却不以为然。她和钱钟书都是自由主义者,精神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文化才是杨绛真正的信仰,她不愿过问政治,因此也不愿入党,她和钱钟书精神上的一方净土,也不希望任何党派和政治进行触碰。

    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人性也变得不再单纯,人们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唯有那个调节心态的阀门,时刻被杨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是明智的,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的同时,时刻不忘开启“任意门”帮自己找回自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些自我安慰、自我激励,快乐和幸福也就变得触手可及。

    杨绛智慧语录

    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的笑,轻轻的叹息,只许抑制着的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岁月无情冲刷,芳华蜕变成优雅

    人生就像一朵花,经历过绚烂绽放,终将迎来凋谢枯萎。当美好的容颜不再,曾经的芳华在岁月的冲刷中蜕变成优雅,才会让自己的心安详地存在。就像花儿凋谢后还会留下种子,迎接生命的另一个轮回,这份源自内心的优雅,也会永远存留于后世,让后人念念不忘。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得透彻才能舍得放下,优雅地转身,留下的是让人动容的背影,无意之中,自己的灵魂便在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之间得到了超脱。

    杨绛自从进入文学研究所,就成为了一个“零”。她仿佛披上了隐身衣,成为了领导和同事眼中的“隐形人”。

    也许正是因为她不愿过问政治,让她成为了一名不够“积极”的研究员。许多能力不如她的人,纷纷获得升迁,待遇也节节攀升,唯有杨绛,任何好事都没有她的份,就连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也差点被夺走。

    杨绛并不奢望提升自己的待遇,只是默默地做一个研究员,翻译着手头的文学著作。虽然身为英文组的研究员,杨绛却不愿荒废了自己的法文,偶尔也进行一些法文著作的翻译。几乎没有人去干预杨绛的工作,因为她压根就是“不存在”的。

    研究所的其他成员都成为了三套丛书的编辑委员,只有杨绛一人不是。每次编辑委员们开会,最后都要到同和居吃一顿像样的饭菜,在当时的年代,能吃上这样一顿饭菜,就等于吃了一次酒席,钱钟书也有资格参加,唯独杨绛没有资格。

    杨绛也羡慕钱钟书能吃上那样丰盛的菜肴,听着钱钟书对美食的赞不绝口,她也只是淡然一笑。此刻对于她来说,物质享受不过是浮云,她要安心接受岁月的打磨,哪怕最终化作一粒尘土,也要保持优雅的身影。

    经历蜕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杨绛只能咬牙默默承受。她享受不到编辑委员应有的待遇,却要从事编辑委员应该做的工作。

    尤其是当作者、译者、责任编辑之间出现了分歧,负责审阅稿件的杨绛又要充当调和者的角色。

    “和事老”最不好做,一不留神总会得罪一方,甚至得罪所有人。好在杨绛懂得语言的艺术,善于劝说,她做的每一次协调都能让产生分歧的双方心服口服。不过,也有人把杨绛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钱钟书,认为是钱钟书的帮助,杨绛才顺利完成工作。杨绛从不反驳,而是用沉默的态度去等待事实水落石出。

    蜕变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炼,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蜕变的过程中,杨绛也越来越有气度,她不争不抢,静默处事,摒弃着世间的浮华,体味着自己的人生。

    对于美好的事物,她渴望却不强求。送上门来的,斟酌之后坦然接受;远在天边的,她默默欣赏却不妄自触碰。

    文学研究所经常会组织研究员们参加文娱活动,杨绛也从来没有份儿参与。发下来的“五一”和国庆的观礼券,杨绛也从未得到。

    一次,杨绛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张没人要的“五一”末等观礼券,她兴致勃勃地刻意打扮了一番,捧着观礼券就像捧着宝贝一样,来到了现场。因为是末等票,只能在不起眼的角落观礼,杨绛根本看不到节庆的盛况,因为她的位置只能看到攒动的人头。

    即便得不到任何应有的待遇,杨绛也从未敷衍手头的工作,外文组的所有研究员,只有她一个人每次都能按时完成工作。其实,各种各样的运动和会议已经占用了不少的工作时间,工作反而成为了挤时间才能做的事情。为了完成工作,杨绛赔上了全部的业余时间,然而在按时上交工作的那一刻,还是要被人说是因为什么事情都不管,才有时间完成工作。

    只有钱钟书和圆圆知道,杨绛为了完成工作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为了赶完一项工作,她常常忙得面无血色。有时候,钱钟书帮杨绛审阅稿件时,会不小心用铅笔划破稿纸,杨绛只能重新誊写一份。

    即便如此,杨绛也不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去卑躬屈膝,更不会让自己随波逐流。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如一坛陈年的佳酿般历久弥香,这种气质,叫作优雅。

    优雅不是别人授予的头衔,是自我活出的一种生活态度。文学研究所不分给杨绛研究课题,她就自己找课题来做。文学研究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是马克思提到过的作家不进行研究。菲尔丁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正赶上菲尔丁逝世二百周年,杨绛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研究的对象。

    时光在用无情的手肆意摧毁一个人的芳华,那令无数人神往的芳华,最终也不过成为指缝间的流沙。过往岁月中的欢声笑语、挫折磨难,凝聚成杨绛一身的才情,她虽淡然处事,却无法掩饰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荣耀与骄傲。

    腹有诗书气自华,被书香熏染出来的女人最美。被上级和同事冷落的杨绛,如同一朵默默盛放的莲花,没有艳丽的姿容,只有淡雅的香氛轻轻释放,独自展现自己的美,丝毫不在意外界的言语和眼光。

    虽然不受上级和同事的青睐,杨绛的文字却在读者中吹开了一股清新的风。她的文字没有当时流行的八股腔调,行云流水的文字开阔了读者们的视野,入情入理的分析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与其他学者截然不同的新颖观点。

    专业人士也欣赏杨绛不落俗套的语言,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李赋宁教授更是将杨绛的文章当作范文推荐给学生们。

    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交织着悲喜,也飘散着余香。杨绛的文字中沉淀着她丰富的经历,带出的袅袅花香,也飘进了每位读者的心房。

    她将孤独也活成了一种优雅,因为不愿相信命中注定,也就不愿轻易向现实妥协。因此,尽管已经做到了足够低调,杨绛依然认为自己的性格有些急躁,不像钱钟书那样善于隐忍。

    尤其是面对学术问题,杨绛更是喜欢有话直说。当时的文学研究所处处以马克思为尊,可是即便马克思的思想再伟大,终究也有涉猎不到的领域,许多优秀的外国著作,马克思并未提及,杨绛却固执地要进行研究。

    她欣赏简·奥斯汀的作品,但有人却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到过简·奥斯汀,她的作品就不够好。杨绛再也不愿忍耐,直截了当地反驳:“也许马克思没读过简·奥斯汀。”

    倔强也是一种优雅,别人不看好简·奥斯汀,杨绛偏要写一篇与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有关的专论,题目就叫作《有什么好》。虽然这篇专论并没有引起重视,杨绛依然要固执地捍卫文学名著的尊严。

    在外文组讨论文学作品时,谈到作者对笔下人物的爱憎,杨绛坚信,作者对笔下每一个人物的情感,完全不是或爱或憎那么简单,她认为爱憎可以交杂成同一种情绪。一番言论下来,杨绛马上成为了整个外文组针锋相对的对象,她依然不肯服输,还举例说:“Thackeray之于Becky Sharp,从品德方面是憎,作为他的艺术创造,是爱。曹雪芹对王熙凤及赵姨娘亦然。”

    许多人依然不认同杨绛的观点,却也找不出更恰当的实例来反驳。讨论会结束之后,年轻的研究员之间开始悄悄讨论,其实杨绛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生活上的不平等待遇,杨绛可以隐忍,然而对于学术,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将全部的文学著作统统蒙上一块毫无二致的“大红布”。

    她不愿用卑微的态度去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使很多人都将她当成浑身带刺的刺猬,依然还有志趣相同的人能透过表象,参透她纯净的内心。

    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掐灭了太多如烟花般美好的渴望,杨绛却一直保持着一腔深情,优雅地翻阅时光。许多人在人生之路上走得太过匆忙,将心底真正的想法掩埋于尘埃,虽然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却终究难以在苍白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绚烂的痕迹。

    杨绛不愿做人们眼中的“大多数”,她静静站在素色的光阴里,优雅地与长风对语,在时光的流逝中记录下岁月的点滴。

    在那个年代,很少能有哪个学者像杨绛这样敢于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论点,如果捍卫文字艺术也是一种困难,她偏偏要向困难宣战。于是,她写了一篇题为《艺术与克服困难——读〈红楼梦〉偶记》的文章,一下子获得了诸多学者的欣赏,周扬还专门将“艺术就是克服困难”这句话,引用为自己演讲的结尾句子。香港的文学刊物也将杨绛的这篇文章进行转载。

    就像杨绛说的那样:“写文章也会上瘾。”她从未担心过可能会再次遭受批判,心中有话就要写出来,否则就会手痒。

    文字是心灵的牧场,杨绛沿着时光的长廊在这片丰茂的牧场上信步徜徉,不沾染世俗的风尘,独自品味一份恬淡的心境。

    她曾说:“我在上层是个零,和下层关系亲密。”因为工作的变动,杨绛曾经搬过许多次家。每一次搬家,都会在邻居中结交许多知心的朋友。

    房子越搬越小,结交的朋友却越来越多。杨绛的朋友不仅有年龄相仿的成年人,还有许多小孩子。因为喜欢小孩子,杨绛总是与邻居家的孩子们十分亲近,孩子们也能感受到杨绛的善意,愿意和她亲近。

    她也把这些小孩子们真心当作自己的朋友,不仅能够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姓名,还十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和喜好。

    和谐也是一种优雅,这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一种后天的修养。冷漠的人永远与优雅这个词汇无缘,只有心中有温度,对人生有不灭的渴望,才能在岁月的淬炼中蒸腾出优雅的香气。优雅的人能够带给他人欢愉,也能够受到他人的敬重。

    杨绛智慧语录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永远不要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人生中遭遇的折磨,只是命运对你的另一种偏爱的方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