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优雅:杨绛的人生智慧-人生大境 用淡定和从容勾勒最美的风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繁华之巅的归零心态

    在人生之路上走得越久,脚步也就越沉重,那是因为太多的过往成为了身上的包袱,包袱中也许是欢欣,也许是悲痛,甚至也可能是荣耀。

    人生需要归零,就像电脑系统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过去的杂质清空。归零之后的轻装上阵,会让步履更加轻松,蒙尘的心,也会变得更加通透。

    所谓归零,就是将自己变成一只空杯,不再沉迷于过去站在巅峰那一刻的荣耀,用谦逊的姿态重新上路。

    从古至今,空杯心态一直都在被世人推崇。相传古时有一个自认为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到寺庙中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老禅师恭敬地接待了来客,可这个人的态度却无比傲慢。

    禅师并没有气恼,反而亲手为他斟茶。不过,茶杯已经倒满了茶水,禅师依然没有停下斟茶的动作。茶水沿着杯壁流到桌面上,那个人不解地问禅师:“为什么茶杯满了还要不停地倒?”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是啊,既然已经满了,干吗还倒呢?”

    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像一只斟满茶水的茶杯,不将自己放空,就永远也无法接纳更多的知识。

    不知道杨绛有没有读过这个故事,不过,在被上级和同事视为隐形人的那段日子里,她真的把自己的心态归成了一个“零”。

    就连一向好脾气的钱钟书也替她鸣不平,杨绛反而在“三级研究员”的位子上自得其乐。不去争取渺茫的前程,正好让她可以保持恰到好处的天真;被别人归为卑微的个体,正好让她可以见证人性的真相。

    杨绛曾是闻名于上海的著名女剧作家,她编写的舞台喜剧,曾经激发起无数观众发自肺腑的笑声;她还是一名笔耕不辍的作家,她笔下的文字无数次变成铅字,被万千读者捧在手中阅读;她还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家,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外国文学著作的内容和精髓,不惜从头开始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和文字。

    然而这一切成就都没有动摇杨绛想成为“隐形人”的意愿,她甚至不将这一切当作成就,依然心甘情愿做一只被倒空了的茶杯,安心地做着分内的工作。

    杨绛在不服输的心态下创作的许多文章,都成为了她挨批评的导火索。于是,她索性不再写文章,一个人坐在冷清的角落,潜心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

    她将自己原本掌握的知识暂时搁置一边,在心中为更新的知识留出足够的空间,只要茶杯永不倒满,生命就永远焕发着崭新的活力。

    一颗归零的心,才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生活中的新知,才能懂得谦逊,让自己活得更加潇洒自在。

    “三级研究员”的位子,也无法坐得安稳长久。很快,杨绛就与几位研究员一起,被分配到了乡下,接受社会主义再教育。

    那是一个贫瘠的山村,每一个被分配来的研究员,都要和老乡们一起从事繁重的劳动。杨绛身体本就虚弱,可是干起农活来,却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她从未将自己当作知识分子,反而永远将自己当作普通百姓中的一员,轻易就能和乡亲们打成一片。

    每一次磨难,都是将自己清空的一个过程,它倒掉的是人心中的傲慢,却增加了与挫折对抗的毅力和勇气。

    “归零”后的杨绛,学着公社中老大妈的样子,整天带着一根木棍,用木棍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全部敲落下来。砸完玉米粒,再把秫秸杂草装到独轮车上,堆得比自己的脑袋还要高,然后推着独轮车稳稳地上坡、拐弯,从不翻倒。

    似乎做任何一件事情,杨绛都会投入百分之百的认真。做学问如此,做农活也是如此。有的知识分子觉得与乡下人没有共同语言,谈不来,杨绛却在做农活的间隙与老乡们闲话家常,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乡下人,语言都是相通的,微笑更是全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她抱着一颗真诚待人的心,让所有同来的研究员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原来她不是一个做作的资产阶级太太,而是一个可以轻易打入百姓群体中的普通百姓。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杨绛也坦承自己有缺点,她愿意在任何一个陌生的领域将自己的心态归零,从每一个人身上吸纳正确的东西。

    躺在过去的荣耀上睡大觉,是最可怕的事情,虚荣的外衣被杨绛远远抛在了身后,她以最谦卑的姿态将自己变成了老乡中的一员。

    最初来到乡下,杨绛连一个稳定的住所也没有。一开始她被安排在一位工人家里,工人长期在外工作,只有妻子在家。杨绛和工人大嫂睡在一张炕上,可没过几天,工人回家,杨绛只好搬到一间满是灰尘的空屋里,在冰冷的炕上睡了一夜。

    不久之后杨绛又搬进公社的缝纫室,和女伴共享一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上下铺的竹榻,女伴说自己爬不上去,杨绛就主动提出睡在上铺。狭窄的床铺没有栏杆,只要爬上去,杨绛就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一动不动。

    后来又搬到托儿所,白天孩子们在炕上玩耍,杨绛的铺盖就叠好放在炕上的角落,铺盖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哪个孩子撒上一泡尿。

    在乡下上厕所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乡下的茅厕只是在粪坑上架起两条狭窄的木板,杨绛每次都担心自己一不留神踩空掉下去。这样的茅厕晚上根本没办法进,只好在墙根下面解决。一次杨绛吃坏肚子,不敢去茅厕,只好到一个无人的院落里自己挖了一个坑,像小猫一样如厕之后,再将坑埋上。

    即便如此,杨绛也从未抱怨生活的不公。喧嚣的世界让太多人变得浮躁,这份浮躁占据着人们的大脑,让人们放纵着情感,丧失了平静。只有一颗素净的心,才懂得接纳上天赠予的一切,包括人和事。

    杨绛的好心态感染了身边的许多人,那些淳朴的老乡更是将她当成知己,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她倾诉。一个负责管食堂的人,偶尔会变戏法一般地端出一碟香油白菜心,给杨绛和研究员们换换口味,他也只偷偷告诉杨绛,公社里那几头膘肥体壮的大猪,曾经是他们家的私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只是众多平凡人中的一员。

    因为懂得这个道理,知识分子杨绛和每一个老乡都没有距离。村里的一个女孩子摔了一跤,头上磕破了一大块,杨绛心疼地用自己带来的药品给孩子包扎,伤口很快长好,也没有留下疤痕。女孩子记得杨绛的好,临走时,还对杨绛送了又送,嘴里不住地喊着:“想着我们哪!”

    融入老乡当中,并不是杨绛刻意计划着做的事情。也许是杨绛善良的内心清晰地反映在了容貌上,老乡们都愿意主动和杨绛亲近。

    清空之后的心境才能恢复应有的平和,留出一方净土,种出一片芬芳。

    杨绛心灵篱笆中的芬芳花朵感染了许多人,这也让她成为了研究员中的“友好使者”,只要是需要与老乡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给她出面去做,每一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每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杨绛都能迅速和当地的人打成一片。一次,全体研究员去猿人石窟参观,中午和铁路工人一起吃饭。研究员们打饭的速度慢了一些,没有拿到主食,杨绛主动去和铁路工人们攀谈,很快就从工人们那里分到了一大盘馒头。

    她曾说:“下乡对我大有好处。我对老乡更能了解,更能亲近。”

    在红尘中行走得久了,难免疲倦,不如卸下身上的包袱,放空自己,笑看山水间的风轻云淡,感悟缘去缘来的莫测光阴。

    志得意满,是心灵上的枷锁,它会让人丢失自我,丢掉心中的静默。

    从乡下回来,钱钟书听说杨绛成为了能和农民打成一片的人后十分欣喜,他一直担心第一次下乡的杨绛会不适应,没想到她做得这样好,再也不会被别人当成“不革命”的分子。

    将心态归零,才能更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公平待遇。别人对杨绛的赞扬还没有停止,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就带着足以令人良知麻痹的气息席卷而来。杨绛还没有来得及搞清现状,一群“革命群众”就山呼海啸一般袭击了她的住所。

    杨绛一字一句翻译完成的两部《堂吉诃德》手稿被搜走,那是杨绛长时间以来的心血,她还来不及痛心,就已经沦为了“牛鬼蛇神”的一员,被揪到宿舍大院里接受批斗,剃光了半边头发,成了“阴阳头”。

    在遭遇重大的人生挫折时,心态的归零变得更加重要,这种心态可以让失衡的人生天平重新调整砝码。

    钱钟书十分担心一向爱整洁的杨绛会接受不了自己现在的形象,更担心她因为悲愤交加而想不开,没想到杨绛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回到家里平心静气地在衣柜中翻找着什么。

    原来她是在找女儿圆圆不久之前剪下来的辫子,又找出一顶钱钟书的帽子,套在一个小锅上面,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头发一股一股地缝在帽子上。到太阳升起时,一顶带有头发的帽子制作完成,杨绛戴着帽子像平时一样正常出门,正常工作。

    每经历一件事情,人们的心中就会留下记忆的点滴。就像茶杯中每一天都会注入一些新的水,如果杯中的水长久没有倒掉,就会变成一杯死水,水面上长满青苔。将那些糟糕的记忆清零,甘甜的清泉才能重新注入。

    挨批斗,被剃“阴阳头”,似乎还不足以侮辱一个高尚的人格,那些“革命分子”打算将杨绛羞辱到底,于是分配她去打扫厕所。

    难闻的气味与污秽的环境无法弄脏一个洁净的灵魂。杨绛不把打扫厕所当作一种侮辱,只是当作一份工作,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她自己准备了许多工具:小铲子、去污粉、毛巾、抹布、大小不一的脸盆,还自制了小拖把,不在乎他人异样的眼光,每天只顾埋头清理厕所。

    几天的功夫,原来肮脏不堪的厕所就在杨绛的手中焕然一新,难闻的气味也被杨绛定时开窗流通了出去。女厕所顿时干净整洁起来,那些原打算羞辱杨绛的人,不由得在心中对她多了一分敬重。

    你心中是怎样的,你眼中的世界就是怎样的。杨绛始终心怀善念,因此总是能从别人的身上发现闪光点。

    作为“牛鬼蛇神”的一员,杨绛要经常写自我检查,每份检查都有“革命群众”的批复,批复的话语也都写得尽量严厉。一次杨绛收到的批复是:“你这头披着羊皮的狼。”她抬眼去看写批复的人,怎么看都不觉得对方凶狠,反而显得很善良。于是杨绛在心中默默地称他为“披着狼皮的羊”,她坚信,“革命群众”并不都是丧失了理智的个体,有些人只是不得已暂时将良知用“狼皮”遮掩了起来。

    永远不要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人生中遭遇的折磨,只是命运对你的另一种偏爱的方式。归零的心态能让你更好地感受人间的悲喜,也只有如此,才能尽早看透人间的繁华。

    杨绛智慧语录

    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可以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唯有谦卑才接近伟大

    人生在世,必须具备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品质,那就是傲气与谦卑。傲气在精神,无论何时都不能自轻自贱;谦卑在心态,始终心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也就渐渐拥有了对生命的彻悟。

    谦卑不会让人变成一个渺小的个体,反而让人因为谦卑,心中可以容纳天地,身影也变得伟岸而又高贵。

    因为心怀谦卑,杨绛才能在自己被迫成为一个卑微的个体时,活得那样坦荡。“牛鬼蛇神”是没有资格雇佣保姆的,杨绛家的保姆不得不离开,生活的一应琐事都要由杨绛和钱钟书亲自打理。

    戴着帽子的杨绛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总是遭到菜市场大妈们的盘问,于是她把买菜的任务交给了钱钟书,自己负责到煤厂去买煤。

    没有成为“牛鬼蛇神”之前,杨绛对待替自己服务的人,从未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她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却始终抱着谦卑的心态与劳动人民相处,因此,那些理智尚存的人,不顾杨绛“牛鬼蛇神”的身份,愿意无条件帮助她。

    杨绛白天要在“革命群众”的监管下干活,有时赶到煤厂,人家已经下班。煤厂的工人特许杨绛可以自由出入,把钱放在桌子上,自己取煤。

    看到杨绛因为工作累得双手无力,之前经常给杨绛送煤的工人主动提出为她拉一车煤。杨绛谦和待人的处世方式得到了回报,这无疑是在黑暗的前路上点了一盏明灯,在漫天飞雪的冬日送来一抹温暖。而这明亮和温暖,实际上是杨绛自己播种下的善果。

    从事最卑微的工作,没有磨掉杨绛的一身傲骨。唯有涉及自己用心血翻译出来的手稿,她才会暂时放低自己的身段。

    自从《堂吉诃德》的手稿被没收,杨绛就心心念念地想着有朝一日能和自己的手稿重逢。她像一个和孩子失散了的母亲,只要有机会,就在每个办公室的窗外向里张望,期望发现那一摞厚厚的手稿的影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绛在奉命打扫一间储藏室时,无意中在一堆凌乱的废纸堆里发现了自己的手稿。她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把将厚厚的手稿搂在怀里。一向行事坦荡的杨绛打算为了自己的手稿做一次“贼”,她的位置离门口不远,如果趁着监管的人不注意,抱着一摞手稿走出去,一定不会有人发现。

    可惜还没有走出门,监管人员就发现了杨绛的举动。杨绛有些羞愧,又有些生气,她说:“这是我的稿子。”可惜依然没有被允许拿走,杨绛只好精心为自己的手稿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既怕地方太糟,被人当作废纸丢掉,又怕地方太好被别人看中,扔了自己的手稿放别人的东西。

    直到重新“恢复人身”,杨绛才鼓足勇气要回《堂吉诃德》的手稿。

    谦卑的心态让她学会了低头看脚下的路,看清前方究竟是鲜花铺就的平坦大路,还是布满了荆棘的坎坷小道。

    谦卑的心态也是一种淡定和从容,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杨绛变得越发沉稳,不悲观、不慌张、不抱怨、不哀叹。

    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杨绛,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她在恶劣的环境里生活过,也从事过完全靠体力支撑的繁重劳动。多年以后,《干校六记》中呈现出的文字,丝毫不见血淋淋的惨状,平和得不能再平和的语言,似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对杨绛来说,在干校的生活,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磨难,可她依然改不了自己温柔敦厚的个性,就连回忆起那段经历的文字,都可以写得“哀而不伤”。

    在干校生活了两年,杨绛和钱钟书才作为“老弱病残”被送回了北京。杨绛已经能够在世事的沧桑中做到游刃有余,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未来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迎刃而解?

    保持谦卑的心境也是一种智慧,唯有不争,天下才没有什么能与你相争。谦卑是一种对德行的积累,更是一种对心境的磨砺,功成名就而知谦,身居高位而知卑,不只人生可以受益,幸福也可以长久。

    摆脱了“牛鬼蛇神”的身份,杨绛依然没有学会高调行事。她将自己的心态放到最低,携着钱钟书的手,回到了一别就是两年的家。

    此时的家已经不再是家,因为家里已经住进了外人。“革命群众”美其名曰“掺沙子”,其实就是让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家中住进“革命群众”,对其进行监视。

    杨绛家里住着的那对“革命群众”夫妇,不是两个好相处的人。即便杨绛已经放低了身段,他们依然咬牙切齿地想要将她狠狠地踩在脚下。

    于是,杨绛和钱钟书逃跑一般离开了那个不再温暖的家,匆忙之中离开,除了身上的衣服和手稿,没有带走一件东西。偌大的北京,竟没有她和钱钟书的容身之地,好在钱瑗学生时代在北师大的宿舍楼里有一间空房,暂且可以提供给他们居住。

    懂得低头,才有抬头的一日。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低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性中有着与生俱来的傲气和固执,然而不懂得适当地低头,也就难以积蓄起巧妙的智慧,变得沉稳和成熟。

    杨绛和钱钟书暂时居住的这间宿舍位于北面,只能见到很少的阳光,在严冬的时节里更显寒冷。不过她从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邻居们身上感受到了温暖,听说她是钱瑗的妈妈,又听说了她的遭遇,邻居们纷纷拿出家里的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还送给他们装满了煤的炉子,炉火的温度让杨绛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气息。

    成熟的谷子尚且知道低头,在困难面前不仅要保持谦卑,更要保持乐观和隐忍。昂起头是为了感受太阳的温度,低下头也是为了躲避危险的冲撞。

    此时此刻,有一处容身之地,对于杨绛来说就是快乐的。她手脚麻利地将阴冷脏乱的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用邻居资助的物品烹饪出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生活又像从前一样步入了正轨。只要在乎的人安然无恙,任何地方,多么简陋的条件,都能重新开启全新的人生。

    没想到即将步入晚年的杨绛,还要经历一段颠沛流离的人生。那间宿舍实在是过于阴冷,钱瑗的同事同情这一对饱经磨难的老人,将两间温暖的房子借给他们暂住。在阳光充沛的房子里,杨绛和钱钟书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冬天一结束,杨绛就主动把房子还给了人家,和钱钟书一起搬进了学部提供的一间老旧的办公室。

    乐观的杨绛和钱钟书将这间办公室称作“陋室”,身外的一切都可能失去,却永远没人能够夺走他们心中的乐观。杨绛甚至暗暗觉得,如果能在这间“陋室”里安度余生,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如此简陋的容身之地却让杨绛感到无比心安,她终于可以重新开始翻译《堂吉诃德》,一共八册的原著,就在这间“陋室”里全部翻译完成。

    杨绛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看作天空中的大片乌云,几乎没有任何一户人家可以躲避乌云投射下的阴影,虽然这大片乌云在头顶笼罩了漫长的十年,终究无法阻挡阳光穿破云层投射到地面,也在乌云的四周镶上了一道美丽的金边。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杨绛说:“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她始终坚信人性不会泯灭,因为心中有光,再多的乌云也不会遮蔽她心中的温暖和煦。

    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杨绛的谦卑,是一种能屈能伸的精神。趾高气扬只会让人敬而远之,像杨绛一样保持着谦逊的姿态,才是刚柔并济,进退有度。

    因为杨绛的谦逊,在困难的岁月里,她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也愿意去帮助更多的人。即便是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杨绛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一个“零”。

    她没有奢望会有离开“陋室”的一天,甚至还有些不舍得离开,因为周围的邻居们实在是太友好,经受过恶邻欺负的杨绛,把善良的邻居当作上天的恩赐。

    她每天的生活除了认真翻译《堂吉诃德》,还会早、午、晚各打扫一次厕所,把阳沟清理得干干净净,还为自来水管道做好了防护措施。

    邻居们也真心地喜欢杨绛,小孩子们也能感受到杨绛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善意,整天组成一个小小的“团伙”,来杨绛家里讨糖吃。

    生活会给每一个懂得谦卑的人以最好的馈赠。就在杨绛像每一个冬天那样买好了供一整个冬天烧的煤,学部的人忽然送来了一串钥匙,这是他们新家的钥匙,那是一处新盖的宿舍,宽敞明亮,有许多的房间。

    杨绛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书桌,再也不用为了给钱钟书和同事们腾地方,跑到邻居家里去工作。

    也许只有继续笔耕不辍,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回报,在新家中安顿下来之后,杨绛马上投入了重新按照西班牙原文翻译《小癞子》的工作。

    直到1978年3月,杨绛翻译完成的《堂吉诃德》终于出版,甚少激动的杨绛在拿到样书的那一刻,心头浮起了五味杂陈的滋味。接到翻译《堂吉诃德》的任务时,还是1956年,杨绛从接到任务之后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在层出不穷的政治运动中,她只能在会议和学习的间隙挤出点滴的时间翻译。

    好不容易翻译好了一部分,又在那一场文化运动中被红卫兵没收了手稿,虽然最后终于要了回来,可是杨绛感觉仿佛一口气断了,只能从头开始翻译。

    一部《堂吉诃德》从开始翻译到翻译完成,竟然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人的一生有多少二十年?又有多少人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做同一件事情?

    《堂吉诃德》一出现在书店的书柜上,马上出现了万人哄抢的局面。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的先遣队刚好在中国看到了这一盛况,便将情况告知了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先遣队的记者也专门采访了杨绛。

    在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举办的国宴上,邓小平专门邀请了杨绛出席。由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也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他们亲切地与杨绛握手,询问她《堂吉诃德》翻译的时间和经历,杨绛来不及细说,只简单地告知是今年出版的。

    “隐形”了许久的杨绛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被贵宾接见的一天,心中的喜悦化作脸上的盈盈笑意,她带着十足的幽默感,将这次接受召见比喻成“太阳晒到狗尾巴尖上”。

    她依然还是那个心怀谦卑,又不忘时刻保持幽默乐观的杨绛。她不愿做拉得太满的弓,也不愿做圆满得没有一丝缺憾的月亮。

    谦卑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强的弹性和韧性,适当地低头避让,也是为了让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杨绛智慧语录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平静是最强的生命能量

    《道德经》中说:“不欲以静,天下自定。”还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懂得平静,也就学会了如何抛却世间的浮华,找寻到了通往快乐的捷径。

    让内心回归平静,并非让心绪凝固在某一个状态,再也不动,而是动得微妙,动得巧妙。“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是老子说的话,其实人也是世间万物中的一种,学会了平静,也就回归了生命。

    可惜总是有人无法意识到平静才是最强的生命能量,尽情地消耗自己的情绪,消耗自以为牢牢握在手中的一切资源、财富、荣耀,当这一切消耗殆尽,才发现自己比那些从未拥有过这些东西的人更加空虚。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让杨绛的生活终于回归一条平静的轨道,这更像是一种暴风雨过后的宁静,杨绛永远无法忘记狂风暴雨是怎样在人们的生活中肆虐,她也想把有关暴风雨的故事,讲给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听。

    在五七干校的时光,是杨绛生命中一段具有代表性的经历。她将这段经历浓缩成片段,凝聚成文字,分别以“下放记别”“误传记妄”“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事”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六个真实故事呈现出来。

    在杨绛心中,平静的文字才蕴含着真正的美丽,于是,平静也被她当成了一种文字的艺术。她在《干校六记》中讲述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平实从容的笔调,将干校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灵活现地搬到了读者的面前。

    其实,当时的干校远远不像杨绛笔下的那么平静,反而处处充满了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干校中的每个人都是阶级斗争的受害者,杨绛更是在这场斗争中失去了许多至亲好友,就连杨绛的女婿也在阶级斗争中自杀。

    杨绛的心头积蓄着巨大的悲愤,她平静的文字,反而蕴含着撼动人心的力量。风轻云淡不是一种超脱,在巨大悲痛之中绽放的微笑反而更摧肝裂胆。

    她知道,无论现实是黑暗还是光明,自己永远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小点缀,因此她将自己的经历当成人世间发生的小事,哪怕是挫折,也如同闲话家常一般讲给世人,即便不能作为对世人的一种指引,至少也是对逝去岁月的一种祭奠。

    《干校六记》是杨绛对于一段人生的记录与回忆,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淡泊的智慧。她徐徐讲述的仿佛是一个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然而越是平静的讲述,越能够让人感受到在那个大多数人丧失理智与良知的年代,人性发生了怎样的扭曲。

    钱钟书比杨绛早一些被下放到干校,回忆起当时送别的场景,杨绛写道:“我们三人就下车,痴痴站着等火车开动……默存走到车门口,叫我们回去吧,别等了。彼此遥遥相望,也无话可说。我想,让他看我们回去还有三人,可以放心释念,免得火车驰走时,让他看到我们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离去。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车开,先自走了。几次回头望望,车还不动,车下还是挤满了人。”

    只要读过这一段文字,人们就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依依惜别的场景,杨绛却讲述得那样淡然。

    对那段经历,她早已经释然,经历过伤心与挫折,反而更能感受到时光的静好。

    都说无情的人最快乐,杨绛做不到无情,却可以做到有情之后的平静。伤春悲秋都改变不了浮生若梦,不如宠辱不惊,享受花落无声。

    杨绛在《干校六记》中记录了许多次送别的场景,大多数的送别,她都描写得像写钱钟书初下干校之时那样深情而又淡然,唯有一次,文字中却出现了杨绛平日里难得展现出来的激动。

    那一次轮到杨绛自己被下放到干校,她写道:“上次送默存,有我和阿圆还有得一(杨绛的女婿),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

    与失去了丈夫的女儿分别,自己未来的遭遇无法占卜,女儿的孤独与心痛却仿佛可以感同身受。即便如此,杨绛也只用哀而不伤的笔调缓缓记述。

    在撰写《干校六记》时,杨绛将文字艺术中的华丽辞藻统统收敛起来,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着自己在干校时期的所见所闻。

    杨绛曾经被分配去看管菜园,因为他们种的白薯和青菜只要成熟,一夜之间就会被偷光好几垄。杨绛只要看见有人来偷菜,就要负责驱赶,有时候迫不得已还要追赶偷菜的人。

    杨绛写道:“其实,追只是我的职责;我倒愿意她们把青菜带回家去吃一顿。”杨绛觉得农民的生活比她自己还要可怜,虽然背负着看管菜园的责任,却宁愿这一点青菜能改善贫下中农贫苦的生活。

    平静蕴含了无穷的力量,这似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将内心变成一面镜子,用来反观自己,反省自己,才能将自己看得越透彻,内心也就变得越发强大。

    这个世界总是有太多看不清自己的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因为不尊重自己,也就不懂得尊重他人。

    杨绛的笔下就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在她的小说《“大笑话”》中,就描写了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的太太,她们的身上沾染着污秽的习气,当欲求不满时,还希望将别人拉进自己的生活,成为替自己达成欲望的牺牲品。

    《“大笑话”》中民法专家林子瑜的太太周逸群,就是这样一个被污秽的习气浸染的人。她爱上了年轻的大夫赵守恒,与他维持着一段微妙的关系。赵守恒忽然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副社长的夫人朱丽。为了报复,周逸群打算把已故生物研究室博士王世骏的妻子陈倩拉入自己的生活,让她去勾引赵守恒。

    纯洁的陈倩不知道周逸群的险恶用心,林子瑜不敢干涉老婆的所作所为,只能在暗地里给予陈倩关心和鼓励。没想到别有用心的人趁着周逸群不在家,冒充周逸群的口吻写了纸条,邀请陈倩到周逸群家里做客,当穿着浴袍的林子瑜打开门,马上就有一位太太从后门闯了进来,抓了“现行”。

    周逸群成为了太太们眼中的大笑话,想要利用别人去勾引情夫,没想到“赔”了自己的丈夫。无辜的陈倩也成为了“大笑话”,她的心中充满着多少对这些无事生非的人的绝望和不理解。

    文字是杨绛用来展示人性的最好武器,她无须张开双臂去奋力高呼,只须淡然地描述,就能让读者们在复杂的人性描写中发出会心的微笑。

    人生的道路漫长,有平坦就注定会有崎岖;人生的滋味丰富,有甘甜就注定会有苦涩。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自己的经历,每一段经历,都是自己宝贵的财富。从走过的路中,你收获的不应该是浮躁,应该是平静。

    从平静中汲取的力量,会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活得简单,头顶的阳光才会更加明亮和温暖。没有必要去仰望天边绚烂的彩霞,因为你自己就是盛开在人世间的一朵色彩斑斓的花朵。只要看淡人间的风云变幻,再严酷的霜雪也不会摧毁你舒展的花瓣。

    坚守着淡然的心,平静地做着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钦佩和敬仰。

    杨绛的心中也有敬佩的人,振华女校的老校长王季玉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永远忘不了王季玉女士将一生奉献给了学校事业,于是将她作为原型,创作出了小说《事业》。

    在杨绛从前的文字中,除了在《干校六记》里记录了自己在一段时期内的真实生活经历,从来没有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笔下的主人公,王季玉女士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过杨绛并没有在小说中用她的真实姓名,只是写了她做的事情,和她为学校付出一切的精神。

    对“嫁”给了学校的王季玉女士,杨绛心怀敬佩,而对她笔下创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杨绛也像一个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疼惜。

    她将自己的几篇小说收录在一本集子里出版,取名叫作《倒影集》。杨绛在序言中写道:“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都是旧社会的。在我们的新时代,从前的风俗习尚,已陈旧得陌生。或许因为陌生而变得新奇了;当时是见惯不怪的事,现在也会显得岂有此理而使您嬉笑、使您怒骂。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照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所以称为《倒影集》。”[9]

    文字既是时光中的倒影,也是生活中的缩影。平静叙述中,杨绛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洞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阳光早已从乌云背后露出了整个身体,它温暖着每一个行走在路上的人,陪伴他们穿过每一段有温度的时光。

    岁月已经给予了杨绛最严苛的磨砺,也让杨绛多了许多理性,也多了许多淡然。这让她更加懂得原来生命本应安静美好,哪怕身处荒凉,只要固守着心中的宁静,终究能够走向繁华的风景。

    杨绛早已不再是一个“零”,却依然保持着淡泊而又洒脱的风度。钱钟书和钱瑗先后出国,杨绛就一个人留在家里,默默地做着他们的“后援”。

    从前只要分离,钱钟书就会一天写来一封信,尤其是在乡下接受社会主义再教育时,钱钟书写来的信装满了杨绛的衣兜、皮包,甚至枕套。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杨绛才万般不舍地把这些信烧掉。

    这次出国,钱钟书便不再写信,而是像写日记一样把每天的所见所闻都写在小本子上,等到回国,把小本子交给杨绛阅读。

    离别之后的重逢更加温馨,苦难之后的幸福更加可贵。在孤寂彷徨时,不要慌乱,更不要抱怨,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安慰自己,让自己在平静中变得坦然,变得从容,如此才能迎来云开雾散。

    生活中,只要做真实的自己就好,随遇而安,才能让生活变得宁静而又美好。你应该庆幸自己走过一段跌跌撞撞的路,这会让你学会看淡,沉淀过后,才能对生命有更多理解,更多包容。

    杨绛智慧语录

    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将每一种角色做到极致

    生命会赋予每一个人若干个不同的角色:从一生下来,就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学生,同学们的同学;工作以后,是上级的下属,又是下属的上级;结婚以后,是爱人的另一半,是孩子的父母;在朋友面前,又是朋友,抑或知己。

    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是否问过自己,有没有将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扮演到极致?

    钱钟书曾经将杨绛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更将她当成人间少有的集“妻子、情人、朋友”于一身的女子。

    杨绛比许多人扮演的角色都更多:她既是上海著名的戏剧作家,也是大学中教授知识的老师;既是一名需要赚钱养家的事业女性,也是操持一切琐碎家务的“灶下婢”。

    无论扮演任何一种角色,杨绛都是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钱钟书的“誉”,就是对杨绛扮演的每一个角色的最大认可。

    杨绛是父亲最疼爱的女儿,她也时刻不忘记扮演好女儿的角色。即使在父亲离去多年之后,杨绛依然想要为父亲做一些什么。用文字记录下父亲生前的点滴,似乎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一篇《回忆我的父亲》的文章,在杨绛笔下诞生。饱含深情的文字,也鲜活了父亲早已经故去的生命。

    杨绛笔下的父亲,是一个敢于和清政府对抗的革命人士,因为被清政府通缉,不得不远赴日美留学;他还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正义官员,因为不愿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愤然离职改做一名为普通百姓说话的律师;他还是一位开明的家长,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由选择自己爱的人;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却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绛始终遗憾没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这篇饱含深情的文字,成为了她对父亲最好的祭奠。

    有时候,在众多的角色面前,我们很难做到兼顾。有些人也想面面俱到,然而在现实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

    兼顾每一个角色,最重要的就是分清主次。在钱钟书创作《围城》时,杨绛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灶下婢”这个角色上,挤出的点滴时间才用来进行戏剧创作。

    当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围城》在读者中又掀起了新一轮热潮,这一次,杨绛的角色又发生了转换,从“灶下婢”变成了一名“守护者”。

    尽管钱钟书已经一再声明《围城》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虚构的,可还是有数不胜数的读者愿意对号入座,猜测钱钟书是否就是方鸿渐的原型。

    《围城》中的方鸿渐有假冒的外国文凭,于是也有人推测,钱钟书毕业于牛津的学历也是伪造的。还有人写信或打来电话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钱钟书解答,希望从他的答案中找到蛛丝马迹,证明方鸿渐这个人物就是钱钟书本人。

    还有人觉得写信和打电话都不过瘾,几次三番提出想要登门造访,见一见钱钟书本人。杨绛再也不忍心钱钟书被这些无谓的琐事干扰,想要为他解围。

    既然钱钟书的困扰来源于文字,杨绛也打算用一篇文字为他扫除干扰,于是专门撰写了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

    杨绛曾经亲眼见证《围城》这部小说从构思到诞生的过程,因此,没有任何言语比她的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她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叫作“钱钟书写《围城》”,另一部分则叫作“写《围城》的钱钟书”。

    看过杨绛写的这篇文章,读者们终于知道,原来《围城》中的每一个人物,在现实中都找不到原型。杨绛唯独承认,在塑造唐晓芙时,钱钟书请求从她的身上借鉴一些元素。不过也只是个性中的一星半点儿,杨绛本人也算不上唐晓芙的原型,方鸿渐更不是钱钟书本人的化身。

    杨绛也清楚,将《围城》中的人物“肢解”得这样透彻,一定会让那些乐于对号入座的读者扫兴,然而她更清楚,自己和钱钟书都是活在现实中的人,别人无谓的猜测,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困扰。

    为了扮演好钱钟书“守护者”的角色,杨绛也的确煞费苦心。“写《围城》的钱钟书”这一部分,就是为了让读者们了解钱钟书本人,让他们更加清楚,钱钟书与方鸿渐,无论是个性、为人处世,甚至爱情观,都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虽然这部分的文字不多,钱钟书的身影却已经跃然纸上。他有着单纯而又可爱的“痴气”,行动起来还有些“拙手笨脚”,可这丝毫掩盖不了他的才情,《管锥编》《谈艺录》,还有倍受读者青睐的《围城》,就是最好的例证。

    杨绛特意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我自己觉得年纪老了;有些事,除了我们俩,没有别人知道。我要乘我们夫妇都健在,一一记下。如有错误,他可以指出,我可以改正。《围城》里写的全是捏造,我所记的却全是事实。”[10]

    杨绛的确是个“善变”的女人,并且每一个角色,她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大智慧。在扮演每一个不同的角色时,她懂得运用不同的状态,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女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事业也是女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更代表着一个女人的尊严和气魄。

    杨绛还扮演着一个广为人知的角色,那就是《堂吉诃德》的翻译者。她将这部作品视作自己的孩子,不过,一连两任的西班牙大使邀请她到西班牙去访问,杨绛都婉言谢绝了。

    虽然杨绛按照西班牙原文翻译完成了《堂吉诃德》,不过她并不擅讲西班牙语,因此总是一直在推辞西班牙大使的邀请。

    直到第三任西班牙大使上任,直接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了邀请,杨绛才成为了访问西班牙代表团中的一员。

    她没有以一个访问者的姿态来西班牙,而是事先准备好了有关《堂吉诃德》和原作者塞万提斯的问题,因此,对于杨绛来说,这是一趟寻找答案的旅程。

    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分子,唯有将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到极致,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杨绛专门到西班牙寻找塞万提斯的足迹,她来到了他的家乡,参观了他的故居。看着这栋小房子里依然保存完好的陈设,杨绛似乎可以想象出塞万提斯童年时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在档案馆里,杨绛还看到了塞万提斯在1590年写给西班牙国王的申请书,希望为自己谋到职位,为国效力。虽然信件中手写的字迹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模糊,不过塞万提斯的亲笔签名依然清晰可见。

    当听说杨绛是《堂吉诃德》的中文翻译者,档案馆的馆长特意将塞万提斯信件的手写稿复印了一份,送给她作为纪念。

    杨绛曾经只想让自己活成一名普通百姓的样子,然而懂得善待生活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让自己成为一名大人物。那是因为无论扮演任何角色,杨绛都竭尽全力地认真对待,即便《堂吉诃德》已经出版了多年,她依然不放弃任何可以打消心中疑问的机会。

    在翻译《堂吉诃德》时,杨绛心中就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书中的托斯达多的绰号为什么是“焦黄脸儿”。这让她联想到了西方国家烤得焦黄的面包干的颜色,可是西班牙明明是一个白人国家,为什么托斯达多的脸色会是黄色的呢?

    这次访问西班牙,杨绛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托斯达多在历史上有原型存在,他是一位名叫阿维拉的主教,又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据说他的文字作品堆起来和他本人一样高。在西班牙当地,“托斯达多”就是用来称呼多产的作家的,而主教阿维拉还有吉普赛人的血统,这就让他的肤色在白中带了一点黄,这就是“焦黄脸儿”绰号的由来。

    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杨绛觉得这比游览西班牙的任何一处风景名胜都更加让她激动。认真是最“可怕”的,也许从一个人扮演人生角色的认真程度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会在人生中取得怎样的成就。

    一次本应如度假一般轻松的访问之旅,杨绛却过得格外忙碌。她跟随代表团从西班牙来到了英国,这个她曾经生活过的国度。趁着别人四处游览的机会,杨绛把一周的时间都用在了大英博物馆里,那里有在国内看不到的书籍,也为杨绛再一次制造了与塞万提斯的亲笔信邂逅的机会。

    这一次,杨绛发现了两封塞万提斯写的信,比之前在西班牙档案馆里看到的那封还要早上几年。回国以后,杨绛来不及仔细回味这次旅程中的所见所闻,而是迫不及待地把塞万提斯的三封信和有关“焦黄脸儿”的故事写成了一篇文章,名叫《〈堂吉诃德〉译余琐掇》。

    人们把杨绛当成了塞万提斯的“代言人”,在塞万提斯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的纪念仪式上,杨绛成为了受邀嘉宾,西班牙大使点名要杨绛发言。

    杨绛说:“……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就是说,天上的日子愉快,一眨眼就是一天,而人世艰苦,日子不那么好过。我们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塞万提斯离开我们人世,已三百六十六年,可是他在天上只过了三百六十六天,恰好整整一年。今天可以算是他逝世的‘一周年’。我们今年今日纪念他,最恰当不过。”

    一番幽默的话语引得众人拍手大笑,经历过种种磨难,她依然保持着难得的乐观。杨绛的乐观,是经历过逆境之后的坦然,逆境让杨绛变得更加坚强:身处逆境时,心中时刻充满希望;走出逆境之后,也能从容地笑着回忆当时的种种。

    也许是杨绛的身上同时背负了太多的角色,有时候,她也会搞不清,自己究竟该归于哪一种角色的阵营。在杨绛出版的散文集《将饮茶》中,一篇题为《孟婆茶》的序文,道出了杨绛对自己角色归属的困扰。

    杨绛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梦中,她不知为何登上了一个和传送带一模一样的交通工具,她的手中拿着一个对号入座的牌子,可上面的号码和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杨绛在传送带上慢慢寻找,发现原来每一个座位都按照乘客的身份分好了类。杨绛按照自己曾经从事过的职业挨个去寻找,先是来到教师座,已经满了,又来到作家座,也没有空位。她又找到翻译者的座位,这里按照不同国家的语言分好了类,可是在英、法、德、日、西的翻译者座位中,杨绛依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

    杨绛再次想到,自己曾经被当作“隐形人”对待了许久,于是询问自己的座位是不是在“尾巴”上,得到的答案是“尾巴”上没有座位,因为被安排到那里的人都是没有地位的。

    工作人员懒得去查杨绛的身份,就放了一只小板凳让她坐下。传送带缓缓向西开去,原来是带着人们去喝孟婆茶。据说喝了以后,就会忘掉前世的经历。杨绛无法割舍自己的家人和记忆,在即将开进孟婆茶店的那一刻,从传送带上跳了下来,也从睡梦中睁开了眼睛。

    每一个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一段不同的人生旅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于你选择了怎样一条人生之路。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总共有多少年,也没有人会提前预知自己在未来会有怎样的经历。你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生命赋予你的崭新角色,更要明白自己处于哪一种角色当中。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并非扮演每一个角色都能顺遂心意。有时候,尽管人生不如意,但该扮演的角色也要认真去扮演,生活的压力与他人的不理解,都不能成为放弃角色的理由,这也是考验生活态度的过程。只要用心生活,每一种角色都尽量做好,那么人生中的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你热烈鼓掌。

    杨绛智慧语录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